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权后-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她能做什么呢,她做得了什么呢,除了等着噩耗传来,除了一遍一遍提醒自己,不能让叔公与世父白白牺牲,她绝对不能放过韦太后,务必辅佐贺烨平定内忧外患,力保贺周社稷,她并不能再多做什么了,她救得了邵广,也可以庇护晋朔百姓,可以解救流民于水火之中,可是为什么,她想不出办法保全她的亲长,那些曾经给予渥丹爱护,如今又投效晋王系的亲长?!
  “十一娘,想哭就哭吧,此时此刻,在我面前你不需忍耐。”
  她听见贺烨换了一种方式安慰。
  但她站得笔直,眼眶通红着,眼底的泪意却逐渐散去。
  “我再怎么痛哭,他们也看不见了,又何必哭呢?”似乎是喃喃自语,女子看着廊檐之外,那一片风雨如晦。
  “十四郎说了,阿姑很坚强,所以我更不能软弱,我会记住这一切,刻骨铭心,至死不忘,总有一日……”
  剩余的话她并没有说出口,因为她忽然恐慌与心虚。
  她知道豫王府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牺牲,用两代家主的性命,保全的不仅仅是满门子孙,更加不是为了裴渥丹抑或柳在湄,他们是真心投效贺烨,可她此时,虽然看似与贺烨齐心协力,但心里明明白白最终目的,倘若贺烨将来不愿重审裴郑冤案,那么颠覆贺周江山的人便会是她,她甚至要比韦海池更加冷酷无情。
  如果那样,叔公与世父必定会死不瞑目吧?
  “我要去见六哥,此刻狂风骤雨,他应当没有赶去衙堂。”十一娘丢下这一句话,转身欲走,再一次被贺烨拦住。
  “披头散发衣装不整,你这样就想去溯洄馆?”
  “还不来人替我梳装!”女子面无表情冷喝一声,转身进入寝卧。
  贺烨这回没有阻拦,他甚至没有尾随,只是站在门外,看着十一娘似乎冷静自持的神色,看她交待着摒弃那些华衣金钗,着一身素服,然后披好蓑衣,带好雨笠,头也不回走进大雨里,他只是站在廊檐底下,其实他并不明白十一娘为何如此悲愤,因为在他认知里,虽然十一娘是莹阳真人学生,但与豫王及豫王世子交往并不深厚,值得品位的是贺湛显然知道十一娘必然会悲愤,所以选择先书告他,让他再知会。
  “是因为爱屋及乌?可是十一娘,我怎么觉得,并不是如此单纯呢?”贺烨喃喃自语
  又说此时的溯洄馆,陆离已然起身,但正欲出门,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雷暴阻止,当然他根本没有料到十一娘会在此时突访溯洄馆,他安静地听完前因后果,知道十一娘的担忧。
  “五妹,何必忧虑并未曾发生之事?何不想想,殿下并不会拒绝为裴郑翻案。”
  “陆哥有这自信?”十一娘依然迷惘。
  “我相信。”陆离却异常坚定:“我相信殿下决非薄情寡义,我相信殿下会明辨是非。”
  “可我还是担心,虽说我们都明白谁是始作俑者,但贺衍下令将裴郑二族论罪处刑也是不能反驳之事实,推翻此案,史书上便会记载为贺衍之过,他是贺烨兄长!在贺烨心目中,贺衍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取代!”
  “我当然明白,但我也早有准备,五妹,你信不信我?”
  十一娘看着陆离坚定的神情,好半响,才微微颔首。
第950章 主动投案的凶手
  承德七年五月,领着五万禁军前往衡州平叛的镇抚大将军杨怀义,并没能让翘首以待的韦太后盼来捷报,杨怀义甚至遭遇惨败,险些连自己也阵亡衡州,而一举拿下广州的叛军,不仅深入到了循州等地,甚至就算朝廷讨伐大军开往衡州,竟然也根本无法阻止叛军有如破竹之势,一连攻占吉州、新渝等地,消息传回长安,韦太后勃然大怒,这个时候她再也不敢犹豫迟疑,只好启用无论功勋抑或经验均在杨怀义之上的安宁伯齐俊,任命为镇定大将军,再领五万军马,务必扼制叛军势力扩张。
  而豫王府里,正在治丧,韦太后也在考虑是否要以“附逆”之名问罪时,豫王府突然又传噩耗,这回入宫的是莹阳,身边还陪着贺湛,莹阳义愤填膺,因为豫王世子竟然被人毒害!
  这出事故也大出韦太后意料,她没想到的是她正暗暗盘算着治罪豫王,豫王却死在了出征途中,转而又想父罪子替,考虑是否要以大逆之罪将豫王一系灭门时,没想到贺珍竟然也被人毒杀!
  韦太后立即想到,豫王一系再也不成威胁,她大无必要斩尽杀绝,甚至可以利用贺珍被毒杀身亡这件事故,挑动贺泞敌视蜀王,但若说豫王已经病重,死在征途还算情理之中,贺珍的死,那便俨然太过于凑巧了!
  韦太后当然会仔细察究,莹阳却是一问三不知,贺湛更加糊里糊涂,最终还是动用了她在豫王府安插的耳目,依稀察明嫌疑似乎指向大管家常伯孙女婿徐江身上。
  紧跟着,徐修能便来坦诚罪状,说正是他威胁徐江,才顺利在贺珍饮食之中投毒。
  “太后,豫王与贺珍相继‘病故’,贺泞再也不成威胁,眼下情势,倘若将豫王一系灭门,岂非又让乱臣贼子借此机会兴风作浪,更易激发舆论,故臣建议,不如对豫王系施以安抚,而在公众眼中,得益者无非蜀王。”
  太后经这话后,再不疑心是豫王牺牲长子保存实力,只追问道:“那徐江可信否?”
  “当然不可信,然而他并不知道是谁在后威胁,再者他做下这等恶事,哪里会声张?只要下官令人释放其外室及私生子女,难道还怕他会主动声张?”
  太后格外满意徐修能的知情识趣,彻底没有想法再追究他建议广推工窑令的错责,至于那徐江,虽说是被常伯扣审,但由于徐修能的人竟然再也没与他接触过,常伯也说明这事并没上报主家,甚至依然允准徐玄到贺珍身边侍奉,这显然是示意徐江,某件事情常伯只当没有察觉!
  徐江为救外室母子,又因常伯已然默许,咬牙继续实施计划,竟然被他顺顺利利得手!
  当然他也格外疑惑,私下找岳丈,也就是常三打问了打问。
  “你还敢再提这事?!”常三火冒三丈:“你是什么东西,有幸攀附我常家,竟然还敢在外包养外室?!”
  将徐江好一番斥责,一点内情没有泄露。
  徐江经过不少努力,才终于察获蛛丝马迹。
  原来他的岳丈常三看似忠心,暗下却私吞了不少钱银,偏偏又被世子贺珍察觉,不过因为常三是世仆,多少留了几分体面,答应暂不声张,给常三时间筹款,补齐亏空,但也示意,常三已然失去继任管家的资格!
  徐江连连冷笑,他就疑惑岳家在逼问出那些事情后,何故睁眼闭眼,原来说什么忠诚不二,实际还不是奸诈歹毒,这也难怪,世上谁不是因为利益而活,世子珍倒是仁慈,可惜好人没好报!
  当然,韦太后不可能追问徐江,这件事情只要让徐江觉得是情理之中,就不怕露出蛛丝马迹。
  可关于豫王世子贺珍的暴亡,朝廷必须给出一个交待,当然不可能是毒杀。
  先是豫王府在经历两番创痛之后,竟然还有人落井下石,站出来指斥豫王,主张应当以附逆之罪论处——毕竟当年若非豫王力保,朱子玉绝不可能饶幸得生,然而偏偏就是这个朱子玉,煽动匪众,自立为王,诋毁肃宗帝乃篡位,实乃大逆不道,力保他的豫王,理当视为同谋。
  而这些人,竟然曾与蜀王相交甚密!
  韦太后于是诏见莹阳大吐苦水:“我不瞒你,得知世子竟是被人毒害,我悲愤填膺,别人不清楚,我难道还不清楚?族叔怎可能是早怀逆意?当初他又怎能料到一个襁褓小儿会行大逆不道之事?正是为了平息流言,我才与族叔商议让他领军平乱,我也知道,他身体已经经不得折腾,可我之愿望,确是为了豫王一系子侄平安,只好辛苦豫王。”
  总之是好话说尽,后来表达了主旨,因为无法察明投毒者,贸然公布实情必会引得人心惶惶,而眼下大周情势,已经不容再有任何动乱了,因而,最明智的办法便是对外公布世子贺珍是因为哀毁过度病逝,毕竟贺珍已然年近六旬,历来养尊处优,突遇变折,悲忧过甚引发旧疾也是合情合理,如此一来,贺珍非但赢得至孝之名,太后甚至还表示不依礼律降等,破例让世孙贺泞继承亲王爵位。
  这也就是说,关于那些以附逆之罪声张处治豫王一系的谏言,太后不会允准。
  莹阳除非脑子坏掉了,才会拒绝太后的好意。
  死者已矣,生者为重!
  可事隔不久,新一任豫王贺泞便听闻不少流言,将杀父之仇渐渐锁定蜀王,表现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冲蜀王所剩不多的侄儿贺温大动干戈,蜀王大怒,继任宗正卿的他主张严厉惩办贺泞,可竟有不少宗室对此表示异议,他们做为“内部人”,不比普通子民,当然都听闻了一些风声,知道贺珍之死另有蹊跷,而最大受益者无非蜀王,尤其一贯与世无争的贺泞针对蜀王系,似乎更加证实确有内情,人往往都会同情弱者,豫王府的遭遇让许多宗室都饱含惋惜,于是不少人劝阻既无大事,蜀王身为长辈应该息事宁人。
  蜀王这个宗正卿却不依不饶,后来终于惊动了韦太后,在其力保之下,才算平息了这件事端。
  不过蜀王那些谋臣,诸如杨怀犀等等,都对蜀王打压豫王心怀异议,有人直接指出:“这分明是韦太后离间之计!”
  蜀王冷笑:“我当然明白,但贺珍已然死了,如今这豫王贺泞,简直不足轻重,既然所有人都坚信是我谋害贺珍,我纵然忍让贺泞,在他们看来,也只是欲盖弥彰,抑或作贼心虚,我何必多此一举,反而让贺温也心怀芥蒂?”
  不少谋臣有如恍然大悟,唯有杨怀犀不以为然。
  要想与韦太后对抗,贺姓宗室必须团结一致,别看贺泞是蜀王晚辈,看似一无是处,然而倘若韦太后有意扶持,先豫王的威信未必不能成为贺泞基础!殿下明知韦太后意图,却因功利,干脆舍弃贺泞,在这宗室之中有识之士看来,岂非坐实殿下便是害杀族兄之真凶?为笼络一个贺温,担负如此罪名,大大得不偿失呀!
  然而杨怀犀这几年,已经逐渐失去蜀王的信任,如今蜀王更看重的,无疑便是郭居安一党!
  有些话说了也是无用,遭至白眼而已,杨怀犀干脆便寡言沉默了。
  却是暗暗计较,良禽尚且择木,更何况人?既不得蜀王重用,看来也是时候考虑另投明主了。
  而贺泞既然袭豫王爵位,嫡长子贺佶自然成为豫王世子,杨氏当然便是世子妃,她在还是曾孙媳妇时便气焰熏天,如今虽说上头不但有婆婆,甚至还有祖母、曾祖母,但杨氏自恃父亲虽然没有大胜告捷,但太后并未降罪,俨然还是权臣,曾祖母与祖母守寡不管事了,婆婆钱氏又历来温弱,杨氏竟然觉得她俨然成为了豫王府事实上的主母,头顶上先是生出两只角,两只角上才长着眼睛,目中无人已经不足以形容了,她眼睛里大约只有日月。
  治丧之事她便指手画脚,所幸长辈们都让着她,又暗暗替杨氏圆场,还没有闹生什么大乱子,故而杨氏越发洋洋自得,又经身边刁仆奉承,居然自以为是到了多亏她娘家的脸面,豫王府才会被太后轻易放过,继续富贵荣华的地步!
  然而某一日,丧事并未结束,杨氏便受到了挫折。
  挫折她的人便是前来吊唁的谢莹。
第951章 挑衅你了又如何
  豫王妃正亲自陪送谢莹出去,刚好遇见才将几个宗室女眷送走的杨氏归来,谢莹先一步上前对杨氏行了福礼,眉间眼角却隐隐带着几分挑衅之意,杨氏心头瞬间怒火直拱,但落后一步的豫王妃却看不见谢莹的挑衅,只被杨氏满面冷霜的神色,使得心中“咯噔”一下。
  若说畏惧,当婆婆的还不至于对儿媳产生这样的情绪,但钱妃自来便是温柔和顺的性情,最不爱与人争执,对于家人,历来也是抱着和睦相处的信念,认同家和万事兴这一真理,所以对杨氏火暴的性情,钱妃历来宽容,早些年贺佶少年气盛,屡常与板杨氏争执,钱妃无一不是教导贺佶忍让,这也直接导致了贺佶根本无法约束杨氏,有时被数落得七窍生烟,他也只好另找安静处生闷气,杨氏便越发不知收敛,压根便不感激婆母与丈夫的宽容,反倒以为豫王府虽是宗室亲王,威信远远不及她的娘家权臣杨,活该婆母与丈夫处处忍让迁就。
  钱妃虽说因为性情使然,对儿媳多有忍让,但摊着这么个不知进退嚣张跋扈的儿媳,她当然说不上真心喜欢,又听说过杨氏与谢六娘之间一贯便有矛盾,现下便格外担心杨氏当场发作,钱妃倒不是害怕开罪了太后身边大红人谢莹,她压根就看不见这么长远,甚至不知豫王府刚刚化险为夷的事,她无非是担心治丧之时闹出不愉快,让前来吊唁的客人笑话。
  好在杨氏虽说嚣张,却还没有蠢笨到毁砸自家场子的地步,所以纵然被谢莹的存心挑衅激怒,这时倒也尚能克制:“不需阿家劳累,儿送谢氏出去即可。”
  口称“谢氏”,已显倨傲,钱妃当然不会放心,她正要拒绝,哪知谢莹竟然也恭恭敬敬说道:“请王妃留步,便让阿杨送我一程即可。”
  当钱妃忧心忡忡地走远,杨氏才冷笑道:“一段时间不见,谢氏你越发不知尊卑了,今日你我遇见,你不过臣子之女,为何不行跪礼?”
  她挺胸抬头站在那里,压根就没有礼送谢莹的想法,显然是当钱妃离开后,杨氏又要故伎重施胁迫谢莹跪拜。
  “一段时间不见,杨氏你还真是越来越愚蠢了。”谢莹这回却不受胁迫,同样以高冷的姿态回应:“怎么你竟不觉奇异,今日我并未跟随长辈,而是独自前来吊唁?”
  眼看杨氏眼睛里火星几乎是掩饰不住,谢莹越发得意洋洋,她一迈步,更加接近杨氏:“因为我今日可是奉太后懿旨,是代表太后前来吊唁,便连太妃、祖太妃都要礼敬,你区区一个世子妃,竟然想让我当众跪拜?”
  又好整以睱地打量着杨氏那两道眉毛愤怒得挑了又挑,谢莹再追一声冷嗤:“杨氏,你莫非以为成了豫王世子妃,今后便更加可以肆无忌惮刁难我?你可真是愚不可及,如今豫王府,可不比得先豫王在世之时了!否则,你道蜀王殿下因鸡毛蒜皮事故为何坚持主张重罚豫王?倘若不是太后维护,豫王殿下这回罪责难逃,又说令尊镇抚将军,领五万军而战败,难道你还以他仍被太后信重?愚昧之徒,让我来点拨你吧,平定内乱那是必然,但令尊可不会有任何功劳了,娘家娘家势颓,夫家夫家运衰,你以为你还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你给我仔细着些,倘若再敢不敬,仔细我让你杨氏一门吃不了兜着走!”
  摞下这番狠话,谢莹头也不回往前离去,直到登车,她才终于忍不住捧腹大笑,不是她从前忌惮杨氏,之所以颇多忍让,还不是为了在太后面前维持稳重大度的姿态,她若与杨氏斤斤计较争执吵闹,岂不也成了愚狂无知?杨氏到底是宗室妇,太后表面上的确要维护她,自己与她较劲,那可落不着好,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有仇不报非君子!
  当年太后利用杨氏联姻豫王府,那是时势所需,可眼下时势已变,杨氏这枚棋子的作用便显然有限了,太后需要一个更加明智的人笼络豫王系,所以她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让太后彻底鄙弃杨氏,想到自己将来把杨氏取而代之,狠狠践踏羞辱,谢莹便觉多年以来堵在胸口的恶气终于消散,她这时可是愉快舒畅得很。
  虽说吧,贺佶是万万不能有称帝的可能,谢莹这时倒也断绝了母仪天下的野心,不过贺佶的外貌甚是符合谢莹的审美,更关键则是倘若她能相助太后牢牢笼络豫王府,无论太后将来是要君临天下,抑或铲除蜀王依然把天子当作傀儡操控,她的功劳都不容轻视,就算名份顶多也只是王妃,可尊威却必须在皇后之上,也算是仅仅屈低一人之下了,谢莹认为这样的结果倒也不算太过委屈自己。
  当然,她也想过,万一太后决意效仿武则天而非慈禧,很有可能将贺姓宗室诛杀永绝后患,不过她可不会受到诛连,到时顶多与贺佶一刀两断,改嫁他人,照样能够荣华富贵。
  而让谢莹更加满意的是,如杨氏这样的人居然都能在豫王府嚣张跋扈,压制得钱妃及贺佶一点脾气没有,换作是她,当然更不可能受婆母苛刻夫纲逼压,大可如未嫁时般,随心所欲生活,贺佶与杨氏成婚三年,杨氏无子,贺佶竟然不曾纳妾,这一点就很好,谢莹可不情愿丈夫身边姬妾成群,她还要显示贤良大度,她可是来自21世纪的新女性,当然不像这些愚昧的古代女人,讲究什么三从四德。
  总之,对眼下的谢莹而言,贺佶竟然还算一个不错的选择,嫁给贺佶至少要比嫁给韦表哥们更加自在,起码上头不会有那么多长辈指手画脚。
  又说杨氏,被谢莹一番羞辱鄙夷撩拨得七窍生烟,然而冷静下来之后,她心中却又开始惴惴不安——这也很正常,从前无论杨氏怎么欺压,就算当众耳光教训,谢莹也只能忍气吞声,眼下忽而气焰高涨,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让杨氏不得不思考谢莹那番威胁的可能性。
  她越想越坐不住,立即便要让仆侍准备车马,想回娘家打问明白,她的乳媪连忙劝阻:“眼下可使不得,王府正在治丧,世子妃怎能归宁?”
  杨氏倘若当真如此任性,就算豫王府的长辈们不理会,传扬出去,宗正卿蜀王也必然会加以训斥,虽不会亲自出面,但蜀王妃一来是杨氏长辈,二来还是天子生母太后胞妹,自然有资格教训杨氏。
  “便说我病了,让阿母与嫂嫂立即过来看望。”杨氏只好诅咒自己,以此为名正言顺的借口。
  杨母婆媳带来的消息越发证实了谢莹的威胁不是信口开河。
  “太后明面上虽未因衡州一战失利问罪你父亲,却令韦相狠狠申斥了你兄长,就连你十八妹,原本是太后保媒,意欲说给符氏子,结果这桩婚事也再也没有回音,安宁伯虽然也只是被授镇定大将军,但太后却饬令你父亲以安宁伯为首,怕是……太后还是因为战势失利,怨罪我们家。”
  杨氏听后大是不服:“战场之事,本来便是胜负难料,太后怎能因为这仅仅一次失利,就怨罪父亲?”
  她的长嫂听得大不耐烦,冷冷警告:“十五妹这是在质问太后不成?万一张扬出去,只怕更会为杨家招来大祸!眼下情势,十五妹可不能再如从前般无所顾忌了,当以小心谨慎为上。”
  杨氏被嫂嫂的话噎得面红耳赤,正欲发火,没想一贯偏袒女儿的杨母也连忙劝阻:“你嫂嫂说得不错,仔细祸从口出,只望你父亲能将功补过,待战乱平息,太后许能重新予以重用。”
第952章 跳坑
  夫家丧仪未了,杨氏却为突然“一落千丈”的地位焦虑不已,偏她身边一位“伶俐乖巧”的婢女,这日也不知从哪里打问得到小道消息,一五一十地说给了杨氏听:“世子妃,原来外头许多传言,都说先郎主竟然是被蜀王殿下所害,连大王也认定蜀王为杀父之仇,之所以与前来吊唁之贺承议大动干戈,便是不愤蜀王系假仁假义,只如此一来,岂不是与蜀王系彻底反目?!蜀王可非但是大王叔辈,已经继任宗正卿,甚至还是圣上生父呀!这要是……”
  要是将来天子亲政,蜀王得势,豫王府岂不彻底没了指望!
  这下杨氏彻底相信了谢莹那番话,她当然不会埋怨自家父亲无能,却去寻婆母钱妃大放厥词:“翁爹也太冲动不智了!别说那些谣传无根无据,便是大父真是被蜀王殿下害杀,就眼下形势,翁爹也该忍辱负重,怎能与蜀王殿下敌对,彻底反目成仇?!”
  钱妃是个循规蹈矩的后宅妇人,一贯不怎么理断外务,更别说关系到权位争斗,但关于与蜀王府之间的过节,她还是听愤怒不已的丈夫念叨过几句,这时听儿媳竟然毫不客气指责丈夫,觉得实在过份,可她温柔惯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怎么训教,却刚巧太妃身边的管事仆妪,来寻钱妃商量几件事务,在门外将杨氏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实在忍不住悲愤的心情,进来便代钱妃管教儿媳。
  “世子妃为人子媳,怎能指斥舅翁以下犯上?世子妃这可是大不孝!”
  杨氏自打嫁入豫王府,什么时候被仆妪教训过?当即便叫嚣开来:“刁奴既称我为世子妃,怎敢以卑犯尊?仆婢犯主,视为恶罪,理当杖责后驱逐!”
  钱妃虽对儿媳多有忍让,然而对婆母更加孝敬,知道这位仆媪是婆母身边最最得重之人,哪能纵容杨氏喊打喊逐,破天荒端起长辈的架子来,竟是将杨氏教训了几句,杨氏又急又怒,竟然与钱妃高声争执起来。
  到后来甚至惊动了祖太妃,亲自下令让杨氏到灵堂罚跪,才算终止了这场争端。
  而这件事情,当然瞒不住太后在豫王府留下的耳目,走漏到了蓬莱殿,太后气得连连发笑:“杨怀义这回虽然有负我重望,过去看他,却并非愚蠢不堪,可我实在想不到他竟然教女无方到了如此地步,杨氏还真明智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