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权后-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面前暴跳如雷,眼下连太后都不想见她,更别说闹去帝后跟前,她一说要去跪哭先君,韦元平甚至吓得只能把她锁在居苑。
  而新春佳节宫中欲行宴庆之事,自然也会给十一娘增添不少事务,正忙碌,碧奴却又请见,是为荐举一位才能之士。
  “这么快,竟有人上赶着向阿碧毛遂自荐了?”十一娘打趣她。
  “妾身可没有这大本事,此人乃小艾、曲小郎寻获,打听了一番底细,先期略有接触,小艾也不知他有多大才能,只对我说酒量惊人,听他说话,很像满腹经伦,横竖十句中只能听懂六句,还有三句弄不懂是何典故,靠猜测出其中含意,说是懂得排兵布阵,但又不擅长骑射,虽也不能说手无缚鸡之力,但在小艾剑下,走不过三个来回,故而小艾也弄不懂他究竟有无才能,不甘冒昧就向皇后举荐,又让妾身先行考察。”
  碧奴这时,在十一娘的一再要求下,也已经不再自称奴婢了,当然更不会受限于皇后的威仪,说起话来比过去还显随意:“此人姓柏,字士衡,不是名门子弟,出身寒门,却有幸得一隐士教导,论及师从,说是青城居客,妾身是孤陋寡闻,不知其师何方高人,但柏郎君一手医术也算出类拔萃,竟能与董医正论症还能不落下风,在善堂诊治病患,也能尽心尽力,妾身试探了几句,他竟能一语道破圣上对吐蕃用兵,用意实乃修和,妾身忖度着柏郎君许真有才能,又见他德行正直,今日才特意向皇后举荐。”
  “青城居客,我倒是略有耳闻。”十一娘颔首:“姚潜手下有一军师,本乃蜀王所荐,有此人谋划部署,姚潜一度也能固守甘州不失,此人据察,亦是师从青城居客。”
  “柏郎君还称,圣上与吐蕃修和,一定是打算再灭突厥,而只要降服吐蕃,突厥亦能洞察圣上之意,阿史那奇桑就算元气大伤,也必定不会束手待缚,柏郎君谏言圣上应当留心突厥,迁军于胜州,对云州形成威胁。”
  “我不懂行军布阵,但会转告圣上,圣上已经等不及明春,打算年前便开制科,君国正值用人之计,无论世族抑或寒门,更甚至游侠、隐士,不问出身,凡有才能者,正当举荐。”十一娘也甚鼓励碧奴发现人才的积极举荐的意识。
  “圣上嘱令小艾,让她莫忘向皇后举荐才能,小艾最近一段,可是睁大了两眼只顾忙碌这事了,连自己婚事都顾不上,好在有扈娘替她操持,但扈娘也不擅长女红,又多得霓珍绣坊巧娘替她裁绣嫁衣。”碧奴满脸是笑:“妾身看小艾这劲头,今后怕是还会举荐不少能人。”
  十一娘并不知道贺烨给艾绿布置了这一任务,想想又失笑道:“圣上这是逗着丫头玩呢,才能之士若靠她睁着两眼就能网罗甚多,大周也不用发愁强盛兴旺了,倒是多少攀附之徒,听说你与艾绿有此职权,今后怕是会蜂涌而上,阿碧稳重,我不担心,你提醒着艾绿别被那些媚从权势之流给欺哄了。”
  却又肯定道:“这位柏士衡,听着还有几分本事,若真能为圣上任用,你与小艾也算旗开得胜,我想圣上此时,相比治政之才,更加需要军事人才,柏士衡虽说不擅骑射,但若深谙兵法,比统将士勇更加难得。”
  说完正事,碧奴略经犹豫,还是开了口:“皇后还记得婷洁与柔洁?”
  “她们不是服侍同安么,怎么了?”
  “同安公主想让为她两择士卒许婚,但两人都不情愿,苦求公主无果,只好求到妾身跟前,让妾身代转意愿……婷洁与表兄青梅竹马,二人幼时便许下誓言,婷洁故而不愿另嫁他人,但柔洁,是决心独身,也知道违逆公主之令,今后怕是也不能再入宫服侍皇后了,只望协助妾身,一齐经管善堂。”
  十一娘诧异道:“她们人在宫中,怎么能求到你面前去?”
  “二婢早已不在宫中了,自从圣上赐建公主府,二婢便被留在了公主府里。”碧奴比十一娘还要诧异:“皇后竟一无所知?”
第1226章 将往华清宫
  宫妃若要放遣宫婢,当然需要先经皇后首肯,同安公主纵然不是宫妃,论来也不应例外,但贺烨既然允准她在外建府,自然也会另拨仆从家人归公主府辖属,虽说同安仍然长住宫廷,但拾翠殿之外,公主府的仆从其实已经不在宫籍之内,十一娘自然不会在侍从等事上横加干涉,婷洁柔洁是在潜邸时便已调遣去同安身边服侍,原本就未录名宫籍,同安在外建府,干脆将二婢调离左右,并不需要经过皇后批准。
  主人当然也有权力主张仆婢的姻缘,可皇后毕竟是同安的长辈,婷洁柔洁二婢乃叔母所赐,从礼节上说,同安无论是惩罚,抑或放遣二婢,至少应该知会十一娘。
  这两名侍婢可不普通,乃贺湛为十一娘精心培教,忠心耿耿自不多说,也都是身怀武艺。
  婷洁的表兄乃私兵之一,当年未随往太原,如今当然也不在长安,二人幼年时虽互许终身,可也知道有可能分别之后再也不能相见,但婷洁心中扔有坚持,至少不愿另嫁他人,但这些事情,未得皇后许可,她是不能向同安坦诚的,眼下人在宫外,无法直接恳求皇后,逼于无奈,才寻碧奴转告请求。
  柔洁的身世凄惨,母亲被生父休弃,带着她一度在青楼谋生,后虽被另一豪强赎身,不久又遭厌弃,柔洁眼睁睁看着母亲被继父活活虐杀,紧跟着她又被卖给了牙行,后来虽被白鱼择中,暗中教导武艺,没有再受虐打,但因为幼年时的遭遇,对姻缘再不抱希望,故而宁愿独身。
  十一娘听碧奴细诉缘由,起初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让碧奴转告二婢稍安勿躁,答应了代二婢向同安求情。
  若说二婢既然已经赐给同安,十一娘这叔母也不好再更多干涉,但她又有些自责当初考虑得并不周道,明知玉管居的婢女都有非常之处,也没询问二婢对将来姻缘有何意愿,事先叮嘱同安一声,如今才闹出这桩事故,她若置之不理,对二婢岂不是有失公允。
  关于去从之事,十一娘其实从来不愿勉强奴婢,也不是说十一娘多么与众不同,事实上世俗虽区限了尊卑之别、贵贱之分,奴婢对主人之令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资格讨价还价,但大多数主人,对于身边的贴身侍婢,心腹家人,还是会给予相对宽容,比如萧氏曾经对待姜姬,也是相当有情有义。
  奴婢们当然也是因为能够得到主人的善待,才甘愿舍生忘死、鞍前马后。
  十一娘常听阮钰提起,都说婷、洁二婢服侍同安尽心尽力,从不敢半点疏慢,仆婢既事主忠恳,主人也应当体恤几分,如去从、婚嫁之事,一般不会自作主张,否则其余仆婢眼见“前人”无过而受责,难免会生物伤其类之心,今后行事会为自己多多打算,不会再以主人的利益为重。
  故而十一娘以为同安只是不知二婢异于常人的身分,想当然认为许以婚配便是善待,经她劝和几句,这事也就算解决了。
  又正好碧奴刚走不久,同安便来蓬莱殿寻十一娘闲话,十一娘也就提起了这事。
  同安顿时变了神色:“请叔母谅解,我并非有意难为婷柔、洁柔,只是想到,叔母改革内宫之制,因许宫婢年二十五岁即可请辞,婷柔、洁柔原本乃叔母所赐,我又怎敢误了她们终身?虽说她们未够请辞之龄,但我想着,也不用如此局限,所以,所以才为她们张罗婚事,并非有意冒犯叔母。”
  说着竟红了眼圈。
  倒让十一娘很过意不去,连忙安抚道:“我岂会怪你?二婢既然赐予你,我原本不该再过问,但当初,也怪我有些事情未与你说明,她们不同于普通仆婢,自幼便习武艺,甚至精通间术。”便将婷洁已经有心上人,还有柔洁的心病详细分说一番,又道:“二婢谨记幼时训则,故而不敢向你说明,我代她们求情,也是为了弥补过失。”
  同安羞愧道:“难怪叔母择此二位服侍同安,原来是担忧我在外居住,安全难得保障,二位五年以来,护我周全、侍奉起居,从无半点偏失谬错,我不该自作主张,叔母既已说明,同安还哪敢为难?二位去从,全凭叔母作主。”
  这事眼看就这么过去了,不想长安殿又来传诏,十一娘与同安只好去见太后。
  原来是眼看入冬,太后意动,想往骊山华清宫暂住,享享汤泉温浴,以解寒凉之苦,这原本也不算件事,但太后却提出要让同安随行,话说得还很是冷嘲热讽。
  “自太宗帝始,便连君王,也爱往骊宫越冬,老身也知道,当今天子身强体壮,不惧寒凉,又不愿劳师动众离京入驻别宫,天子留在京城,皇后当然也不能远游,否则世人不说皇后是孝顺我这婆母,倒会议论皇后贪图享乐了,只同安到底是我孙女,留在宫中,也不能替皇后分担内务,便由得她代叔父叔母尽孝也罢,如此也算两全了。”
  十一娘当然不放心同安随往华清宫,没有贺烨与她庇护,同安岂不只能受太后折腾?便推脱道:“圣上诞辰将至,虽不操办宴庆,却也希望一家团圆,不敢为此耽搁太后休养玉体,但若连同安也去了华清宫,圣上诞辰也太冷清了些,太后惯喜谢美人温柔和顺,又能闲话逗趣,依妾身看来,莫若让谢美人随行华清宫,代圣上与妾身,略尽孝道之礼。”
  韦太后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皇后倒是一片好心,生怕我为难同安,可我乃同安嫡亲祖母,自从得知同安幸还未遇劫杀,也是感恩念佛,又怎会为难与我骨肉相联之晚辈?我与孙女一别数载,不比得圣上在太原时,叔侄两相聚一处,皇后以疏间亲,这要传扬出去,外人可不会体谅皇后待同安一片真挚,反而会诽议皇后居心不良。”
  同安眼见长安殿里像弥漫了一股硝石硫磺的味息,稍有一点火星便要引炸,连忙劝和:“大母误解了,叔母无非是体谅叔父政务缠身,诞辰日有家人陪伴说说笑笑,亦能放松一日,但孙女与大母分别数载,心中也十分挂念,好容易团聚,也理当承欢膝下。”又向十一娘说道:“叔母放心,我先随大母往华清宫,叔父诞辰之前,定会赶回。”
  韦太后十分满意一斜唇角:“真是个孝顺孩子,我这乖孙女,如今可真是长大成人了。”
第1227章 机心显
  一前一后两乘肩舆再度停在蓬莱殿前,同安急急上前挽住了十一娘的手臂,两人刚刚进入西侧门,同安迫不及待便小声解释:“叔母莫恼侄女自作主张,更甚至不知好歹,枉废叔母一番苦心。”
  十一娘微微侧目,见这位年岁与她看似相差不远,实则一度有过母女情份的女子,此刻诚惶诚恐的轻垂着眼睑,克意压低着声嗓小心赔罪,步伐却行走得格外稳重,甚至还小心避开了小径上的一片落红,白狐裘的锋领衬托得双颊娇生红雾,尖尖巧巧的下巴,半藏于锋领,让人疑心也深藏了几许笑意。
  五年前那个楚楚可怜的少女,到如今是当真已经长大成人。
  目光只是微一倾注,十一娘又不动声色地收回,安抚一般拍了拍同安挽在她的胳膊上的手,并没有出声。
  直到在起居室坐了下来,接过绾芋呈上的热茶,十一娘润了润喉,才莞尔回应看似坐立不安的同安:“我并不恼,只是担心你勉为其难,其实你若不愿去华清宫,大可不必委屈求全。”
  许是十一娘的语气显然温和,让同安轻轻吁了口气,她目光忽闪,神色很有几分讨好的意味:“我能体会叔母关怀之情,但请叔母宽心,我真不觉得为难……同安不想欺瞒叔母,从前,的确对大母心存埋怨,但回宫之后,眼见着大母比过去苍老不少,我心中又难免怅然,同安年少,便已失恃失怙,大母到底乃我血缘至亲,同安身为晚辈,实在不该有违孝道,因为姻缘违愿,便怨恨亲长不慈。”
  她小心翼翼打量十一娘的神色,见皇后似乎并未怪罪,再度吁一口气:“自从回宫,华阳夫人屡屡劝和,同安也能体会大母心中愧疚,大母有意弥补,同安更加不该无动于衷……同安也知道,大母从前对阿叔与叔母均怀戒备,甚至,加害之心,但大母如今已有悔过之意,同安也希望阿叔与叔母能够谅解,家人和睦,骨肉相亲。”
  十一娘不置可否,只颔首道:“太后乃你嫡亲祖母,为孙女者孝敬亲长,无可厚非,同安大可不必理会太后与圣上之间恩怨。”
  同安莞尔:“叔母能够体谅同安,实乃侄女之幸。”忽而又提起:“大母欲往华清宫,怀孝及琛儿必当同行,如此一来,七姨应当亦能随往骊山,前些时候七姨与我谈论诗赋之见,同安大是钦折于七姨才华,这回在华清宫,更多机会能与七姨切磋,又是一喜,故而叔母放心,同安心中并无半分勉强。”
  因同安先提起韩琛,十一娘才醒悟她口中的“七姨”是自家七姐,七娘对她嫌隙已深,十一娘没有办法亦大觉毫无必要化解,这时听同安用如此亲昵的口吻表示对七娘的折服,她的神色仍然没有半点变化:“同安既如此说,那我就真放心了。”
  “那我这便去告诉阿叔一声,免得阿叔听说,疑心同安是逼于无奈,又冲大母发脾气。”说完便真告辞。
  自有女官将同安送出殿门,绾芋立在廊庑下张望了一阵,返回时不掩满面疑惑:“圣上与太后可不会化干戈为玉帛,华阳夫人不怀好心,贵主竟听信了她花言巧语,皇后为何不提醒贵主,以免贵主再被人利用。”
  十一娘又品了一口茶,唇角的笑意才散去:“你小看同安了,她没这么容易被人利用,圣上与太后之间仇怨,同安心中清清楚楚。”
  绾芋越发不解:“难道说……贵主亦明知皇后与七娘子不和,而故意与七娘子相交?”
  “连琛儿都留在了长安殿,做为怀孝公主玩伴,莫说同安,这时只怕显望勋贵之族,但凡还关心朝堂人事,也皆知七姐与我手足失和了。”
  “可贵主为何要这么做?”绾芋心中却隐隐知道答案,难免为皇后打抱不平:皇后对待同安公主,真可谓关怀备至,当初圣上为救同安公主至太原,甚至不顾皇后即将临产,皇后又何曾有过丝毫怨言?贵主却明知太后与皇后不和,还要故作天真无知意欲激怒皇后,有心与皇后疏远,这岂不是恩将仇报?
  “同安心性敏感,少年时又多遇蹇舛,郁积于胸,难免久成乖僻,她是何心思,我如今也难料定,但同安敬爱圣上不假,只要她不为于圣上有害之事,大可不必责备。”人与人之间的情份,并不能勉强,十一娘虽感应到了同安对她有意疏远,但一时之间也无能为力。
  绾芋担忧道:“就怕贵主在圣上跟前,又是另一套说辞。”
  事实证明绾芋并非杞人忧天。
  同安“兴冲冲”赶往紫宸殿,却听说贺烨正与臣属议事,她自然不肯打扰,仍是在内堂等候,一等却到了傍晚的辰光,贺烨才有空闲接见这位侄女,他与同安从不见外,只任由江迂跟着急忙忙赶往内堂,绕过画屏一瞧,却见东壁下安放的一张软榻上,同安不知何时已经和衣斜靠在那里打盹,皇帝陛下便顿住步伐,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己也不打扰,又绕出画屏,轻声嘱咐江迂让两个宫女入内侍候,抱来衾被捧入炭盆,当然是担心侄女受寒。
  他自己在堂中落座,让江迂遣宦官抱来未及批阅的公文奏章——最近政务越发繁重,皇帝陛下已经不能日日赶去蓬莱殿用膳了,有时甚至忙碌至三更时分,才能休息。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堂外已是暮色四围,同安方才醒转,收拾一番衣容,笑着出外见礼,方才说起往华清宫一事:“大母坚持要让我同行,叔母虽有心维护,奈何大母以孝道施压……我见叔母为难,只好答应下来,虽经一番安慰,但恐怕叔母仍耿耿于怀,不能放心。”
  贺烨蹙起眉头:“你若不想去,大可不必委屈求全。”
  “阿叔可千万别再为难叔母,否则同安怎么过意得去?阿叔也不必为同安担心,同安虽敬畏大母,但只要小心谨慎,想必大母也不会刁难,再者过不了多久,阿叔诞辰之日,我也就有了借口回宫。”
  又垂下眼睑:“早前,因婷洁、柔洁二婢去从,我处置有失妥当,已经险些惹得叔母不悦,我也是因为心中愧疚,更不愿再让叔母因我之故,受大母责备。”
  “什么婷洁柔洁?”贺烨不由蹙眉更紧。
  ——
  因着皇帝陛下最近作息甚无规律,十一娘也没有特地等待,这晚仍旧是与迟儿玩笑一番,见他有了睡意,才让保姆领着去东寝歇息——小子虽说尚处稚龄,个头却很“可观”,江尚宫是没办法抱着过去了,就连江怀也很觉吃力,半道上再把迟儿给折腾醒了,反而麻烦,所以十一娘才没纵着儿子在她的寝室一直玩闹到睡着。
  二更时分,贺烨仍未见人影,十一娘也便洗漱一番上床安歇,迷迷糊糊睡了一阵,感觉到身边有人躺了下来,紧跟着身体便被卷进了温暖的怀抱里,十一娘稍有些清醒,但想到昨晚自己睡得正香甜,被晚归的某人骚扰折腾一番,又劳累了大半夜,今早迟儿已经着装整齐过来问安时,她竟然酣睡未醒,就再不敢回应某人,佯装睡得人事不省。
  然而贺烨今日却格外本份,只是轻搂着,男子的胸膛与女子的背脊若即若离。
  难得没受“纠缠”,十一娘却越来越清醒,反而没办法睡着了。
  她也感觉到贺烨也没睡着,因为他的呼息控制得过于轻微,不像沉睡时的舒长。
  犹豫了一番,十一娘到底还是翻了个身:“圣上有心事?”
  贺烨也没隐瞒:“吵醒你了?”
  “原本也没睡踏实。”
  帐子里恍惚透映的烛晕,让十一娘看不清明背光而卧的帝王面上神色,但六识远超凡人的帝王,却看清了十一娘隐隐的不安,不知为何他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烦郁,干脆仰躺着,收回手臂压在了后脑下:“伊伊为何担忧?”
  十一娘哑口,有些懊恼某人的敏锐,但心中却忍不住更加警觉,越发不肯松怈半分。
  好一阵才回应道:“今日太后提出让同安随往华清宫,我未能阻止,故而担心圣上怪罪。”
  “如果你想要阻止,当然不会束手无策。”
  “圣上是疑心妾身只图自保而未尽心力?”
  这话便带着几分恼火了。
  “伊伊认为,我会听信同安一面之辞?”贺烨的语气也不由冷沉,他仿佛知道自己原本不觉烦郁,为何突然不满了。
  “那么圣上察觉到了同安之意?”十一娘也意识到自己出错的根由,但却不能缓和紧张。
  “你不信任我。”贺烨忽然侧身,与十一娘四目相对:“所以才会担心我会因为同安之故,埋怨你有负所托。”
  “我明白圣上对同安之关爱,但我的确有负圣上所托,同安有心事,我没能及时缓解,导致她对我不满与疏远,但我现在不担心了。”十一娘长长叹一口气,避开目光,她主动将手臂环绕过男子温热的腰身:“我怕因为同安,咱们之间会有心结,圣上既肯坦言,便是责备几句,那也全怪我失职在先,只要圣上不会误解我是怀有私心。”
  一见皇后示弱,贺烨心中的不愉立即烟消云散:“也是我太乐观,以为同安与你年少时便投契,眼下更会亲近交心,倒是疏忽了那丫头乖张性情,她呀,无非是眼见我如今更疼你与迟儿,难免拈酸吃醋,闹这一出,是想让我更加关注她,根结在我,又怎会埋怨你呢?伊伊也莫忧愁,待来年,我为这丫头择一个如意郎君,她有了情投意合之人,便不会计较我这阿叔偏心了。”
  贺烨其实知道症结所在,便是侄女早已缺乏安全感。
  他也叹息一声:“伊伊多担待同安几分,她年幼时,兄长对她便极冷淡,韦太后虽是她祖母,自来视她也如可有可无,从来便只有我,还能予她几分关爱,所以她才对我极其依赖,也怪我这些年,分心旁顾,越发让同安患得患失,我原本还打算多留她在宫里几年,但眼下这情形,还是早日为她寻个归宿更好,将来她身边有了良伴,膝下有了子女,人生有了寄望,心结也便能慢慢解开了。”
  不得不说,贺烨如此开明豁达,让十一娘大是感动,当然更不会计较同安的心思,她越发亲昵的挨近男子的怀抱,额头轻轻蹭着一方下巴:“此事,圣上还是要征询同安意愿,切莫自作主张,免得同安心结越积越深。”
  却没想到,因为这一句提醒,日后险些惹生一场风波,更加剧了她与同安之间的矛盾。
第1228章 拆穿
  田奉御刚从蓬莱殿出来,走出二、三十步,便被江迂堵了个正着,一句“陛下有请”的话,便把人领去了紫宸殿,只原本就是旧相识,田奉御对江内监倒也没有什么敬畏心,更用不着奉承讨好,很直率地打问陛下因何有请,这位医官,并不疑心陛下有何头疼脑热,他前两日才依例诊了平安脉,陛下身体健康得很,丢冰水里泡上一夜恐怕也不会受寒,事实上在晋阳整整十载,皇帝陛下除了有回贪吃积了胀气,就没再生过病。
  江迂也没在老熟人面前摆架子,但他着实也不知道陛下为何有请,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