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摄政王他心有白月光-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这种平淡的生活就行。”
  穆旭东听着母亲的话,心口一热。若是世道安稳,他定然也愿过这种和乐的生活。可既然他知道世道难以安稳,日后百姓怨声载道,若不能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也好。多一重准备,总比没有准备要强。
  穆旭东见众人都不反对,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就穿好衣裳洗漱完毕赶往京城中。他想着原本就要强身健体,自然也不能靠庄户的牛车,于是就一路跑到了京城的镖局。
  昨天穆旭东走了以后,文彪越想越觉得不靠谱,试想有哪家的家长会让自己家九岁的孩子出来当镖师,要么就是这家人穷疯了,要么就是家长脑子进水了。因此文彪也就当穆旭东是在寻他开心,不过他倒也觉得穆旭东小小年纪能够来问已经很有胆量,因此也就没计较自己被小孩子戏耍的事情,摇了摇头将此事抛于脑后。
  可是当第二天穆旭东出现在镖局时,文彪看着孩子虽然气喘吁吁,但是眼中却闪现着坚定的目光,忽然觉得孩子不是在忽悠他,而是真的想成为镖师。
  “孩子,你知道成为一个镖师有多辛苦吗?这不比练习武功、培养手艺要轻松容易。”
  穆旭东看着对自己有所怀疑的文彪,没有因为文彪不理解自己而感到愠怒,只是道:“若能够成为镖师自然是件好事,若是没能成为镖师,我一帮家里赚钱减轻了负担,二则是锻炼了自己的体力以及能力,日后即便做些别的也都可以做到无师自通,更何况在这期间我还学会了功夫,可以保护我的家人。”
  文彪听了穆旭东的话,再看向穆旭东的眼神中则是充满了敬佩,即便这个孩子现在只有九岁,就凭借这个孩子刚才说的这一番话,日后也能有大成就。
  文彪也是个爽快人,他当即道:“好,既然你心意已决,我自然也不阻拦了。”说着文彪又将镖局的规矩告诉了穆旭东,同时带他引见了另外两名镖师。
  在庄子上的李清秋醒来之后没有看见穆旭东,揉着眼睛问身边的明蕊道:“明蕊,你知道东哥哥去哪里了吗?”
  明蕊道:“听素鑫姑姑说,东大哥应该去镖局了。”明蕊说着便利落地帮李清秋卷起一边的头发,梳了个双丫髻。
  李清秋用过早饭之后拿起了绣篓里面绣了一半的荷包,昨日穆旭东说话的话还言犹在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她也是知晓的,虽然她不能像东哥哥一样成为镖师、走南闯北,但是却可以用双手创造财富。
  李清秋绣着绣着荷包,发现素鑫一直在描花样子,她带着几分疑惑问道:“素鑫姑姑,您在干什么呢?用我帮忙吗?”
  说到这件事情素鑫就开心,昨天晚上光顾着听儿子说话,一时之间竟然忘了发生在自己身上重要的事情,此时李清秋问起来,素鑫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讲了出来。
  “我昨日带着明蕊两人走街串巷卖荷包,没想到迎面过来两位贵妇人,她们看着我手上的荷包款式新颖,颜色透亮,所以买了几个荷包之后就想让我帮她们绣一面屏风。而且我跟着她们进了府,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是想让我给绣屏风,你看看这材料都给我准备好了。”
  素鑫喜气洋洋地说着这件事情,但紧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又压低声音对李清秋道:“说起来这两位妇人倒是与夫人有些渊源,都是曾经一起长大的手帕交,只不过后来嫁了人,因为丈夫所属的阵营不同,故此断了联系。”
  李清秋听后一阵心酸,素鑫见李清秋悼念逝者的样子,刚才的喜气也都消散了,“说实在的,她们也仁至义尽了,不管怎么说,在危难的时候没有落井下石,想来她们心里还是有夫人的。”
  李清秋看着花样子,想到两位夫人对母亲的惦念以及对自己的照拂道:“素鑫姑姑,这个屏风我来绣吧,就当是我替母亲感谢她们。”
  素鑫看着李清秋熟练地描花样子,然后将已经分好的线选取合适的颜色,一针一线、细致认真地绣了起来。素鑫则是拿起李清秋刚才没有绣完的荷包,坐在李清秋身边绣了起来。
  屏风绣好的时候,春节马上就要到来了。这是李清秋第一个没有和父母一起度过,但是却同样有着家庭温馨的新年。
  一大清早,素鑫跟着穆旭东一起进城将绣好的屏风送了过去。穆旭东在素鑫进府的这段时间去了镖局,将自己这两个月以来赚的银钱从账上领了。
  文彪想着穆旭东两个月来没少给他带来客户,因此又多给了穆旭东五两银子,还道:“拿着这些银子给你妹妹买两件新衣裳,给家里的父母亲人买点好的吃食,还有你自己,之前说你还小吃的不多,整个镖局顶数你吃的最多。”
  文彪夹杂着玩笑话的关心让穆旭东扬起嘴角笑了笑,他亦是喜气洋洋地对文彪道:“感谢文哥,也祝你明年财运滚滚,事事平安!”
  文彪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此时哪里还有镖局镖头的神武模样,分明是一个笑呵呵的财神样子,“行了行了!赶紧回家吧!我这里再等其他人领完银子就歇着了!”
  穆旭东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将银子放入怀中去寻找素鑫。
  巧的是,穆旭东刚到那户人家门口,素鑫便被府里的丫鬟送出来。
  母子俩走在街头,穆旭东不时看向素鑫,素鑫好笑地问道:“怎么了?”
  穆旭东微微摇了摇头,但上扬的语调却显示了他愉快的内心,“倒是第一次和您在街上这样逛一逛,挺开心的。”
  素鑫猛一听穆旭东这话心中酸涩,以前她忙于照顾夫人,却很少陪这个被自己带回来的孩子,以至于孩子长到九岁,她这个做母亲的都没带孩子上过街。
  “你若是喜欢,以后咱们经常来。”素鑫道。
  穆旭东眼中如星光闪过,却只是低低道了一声:“好。”
  素鑫和穆旭东又在京城中转了转,最后买了点过年守夜吃的零嘴这才回到了庄子上。
  李清秋和明蕊两个人坐在屋里绣荷包,听见外面的动静往外看了看,发现是穆旭东和素鑫回来了,两人都放下手中的东西,迎了出去。
  李清秋看着穆旭东递给她的糖人,脸上带着笑意问道:“东哥哥陪素鑫姑姑去送屏风,怎么还给我们带小零嘴了呀?”
  明蕊手上也有一串素鑫带回来的冰糖葫芦,两个小女孩一边吃,一边看穆旭东从筐子里面不断掏出来的东西。
  桌子上摆满了饴糖、糖糕、栗子等小零食,拿到最后,穆旭东从衣袖中取出了一个天青色的荷包,“这是我两个月赚的银子,以后我赚的银子,只要是发下来了,都交给母亲的。”说着穆旭东便将荷包连带着银子都给了素鑫。
  素鑫倒是没有急着收下穆旭东的荷包,反倒是拿出自己的荷包,“看看咱们小姐绣的屏风,深得那家夫人的喜爱,所以啊,连这银子都多给我了十两。”
  明蕊乐呵呵道:“哇!咱们发财了!”
  李清秋也道:“若是绣个屏风能拿这么多银子,以后我天天绣屏风!”
  一家人说说笑笑,分明没有到春节,但是这气氛却比春节还热闹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要用时间大法啦~怎么也要稍稍长大一点了~


第十八章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一晃四年的时间匆匆而逝。
  与刚搬来时的小院不同,如今的院落充满了生机。
  小院东边是穆旭东前年给李清秋扎的秋千,平日明蕊和李清秋最喜在这里荡秋千。而两个小姑娘闹着玩的时候,素鑫和阿嬷就会坐在另一边的葡萄架下,一边乘凉一边说话。
  待到秋天的时候,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会被素鑫摘下来,一小部分用来做葡萄干,而剩下的大部分则会被几个孩子分着吃完。
  穆旭东所在的镖局在这四年也越做越大,据说镖局的走镖已经拓展到北方的边境,只不过近几年严苛律政越来越多,苛捐杂税也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并不太好,镖局也就没再往更远的方向拓展,只求现状安稳即可。
  原本瘦麻杆一样的穆旭东,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量渐渐增高,原本只比李清秋高了一点,现在已经超过李清秋快两个头了。而这几年随着郑镖师学习拳法,穆旭东已经能够跟着镖师们一起走镖,路上虽然也遇见过险境,但是凭借他两世的经验,也都一一化解过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京城,穆旭东的心已经飞回了庄子上,这次又往北方走了一次镖,了解了北方的情况之后又对自己以及家人的未来有了新的设想和规划。不过他回来的时候也没忘给家人带了一些好吃的好玩的,还专门给秋秋买了高丽人的头饰,想着秋秋见到了这些新奇东西定能开心。
  但想着虽然进了京城地界,但还需去镖局领了银子才能回家,穆旭东又隐隐有些焦灼,他说不上这股没来由的焦躁来自何处,明明以往都是如此,为何只有这次焦躁不堪,只想赶紧回庄子上见到秋秋?
  穆旭东压下了心头的焦灼,转而催着众人快点进京,其实自打进了京城地界,众人就已经加快了脚步,想要快点回家见见家人,故而此刻听了穆旭东的话,又加快了点脚步,争取在日落前办完所有的事情赶回家中。
  穆旭东心头的焦灼不是没有原因的,此时李清秋正站在院门口冷眼看着上门来的两个人。
  “秋秋啊!三叔这真是有事想和你说,好事!大好事!能一步登天的大好事!”李忠明眼中带着几分算计,他早从庄户人家的口中打听到,李清秋当年带走的几个人里面,唯一的小厮最近出了远门要很久才能回来,而那个之前跟在李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连带着李清秋身边的那个小丫鬟此时也进京城里去卖绣品。所以这偌大的院子中只有李清秋外加一个老人,他这才敢带着夫人上门。
  李清秋原本听着外面有动静,便放下了手中的绣品打算去看看,结果自己刚一出来就看见李忠明连带着他夫人连连感谢带他们过来的庄户。
  李忠明看见李清秋出来,也顾不上和庄户说话,反倒是嚷嚷起来:“秋秋!好事!大好事!三叔特地来找你的!”
  李清秋抬起手就要关上院门,但是没等她关上门,李忠明就一手把住了门,他夫人李氏则笑盈盈对庄户道:“我们以前和孩子有些误会,但是想着这事好事,不赶紧过来找孩子了吗?你们就先去忙吧!这秋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我们也就不打扰了。”
  李氏笑盈盈将人送走后,就拉着李清秋的手道:“好孩子都长这么高了!这脸蛋可真水灵!比你堂姐还要漂亮上几分!你看看这眼睛更是,用书中的话说叫什么来着?”
  李忠明立刻接上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李氏拍大腿继续道:“可不是!”她说完之后面上又带上几分讪笑,“秋秋啊,我们来这里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让我们进去喝点水呀?”
  李清秋站在门口不说话,直言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分了家之后我与你们也没有关系了,更何况有什么样的好事情,没有轮到我堂姐,反而落到我身上了?”
  李忠明愣了一愣,没想到这小姑娘竟然一点也不好糊弄,竟然还用他们言语间的漏洞来反问。
  李氏到底是妇人,为了自己女儿的终生幸福考虑,立刻换上一副模样,言语间满是欣赏与感慨,“秋秋你看你这么说就见外了吧!你父亲生前不老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吗?今天我们来,也是知道之前做的事情太过分了。。。。。。”
  没等李氏说完,李清秋就要关门,但是门被李忠明紧紧把着,李清秋一时竟然没有关上,门则又被李忠明打开。
  李忠明挑明了直接道:“宫里面来了人,要求每家都要送闺女进宫,要知道这进了宫就是贵人了!所以我们这不是想着曾经亏待过你,如今便用这种方式弥补回来吗?”
  李忠明说的情真意切,可是李清秋却从这话里面听出了几分伪善,李清秋声音冷清拒绝道:“我只想平平淡淡过日子,没兴趣去宫里做什么人上人,如果真有这好机会,还是让堂姐来吧!”
  说完李清秋又用了几分大力气想要将门关上,而屋里的阿嬷听着外面的声音还没有停下来,她拄着拐棍慢慢往外走想要看看情况。
  李忠明和李氏见说了软话李清秋依旧毫无反应,甚至还想将他们赶出门,而屋里面的阿嬷也掀开了帘子就要出来,夫妻俩对视一眼,直接把李清秋拉了出来。
  李忠明背对着阿嬷,用手捂住了李清秋的嘴,任凭她如何反抗也不松手。而李氏则是站在门口对里面的阿嬷道:“老人家,我们和秋秋说两句就回来啊!您别担心!”
  阿嬷觉得情况不对忙快走了几步想要看清门外的情形,可是她到底岁数大了,比不得正当壮年的李氏夫妻,即便拐着李清秋还能走得飞快。
  阿嬷走到门口时,已经看不到李清秋的身影,四年的生活足以让她忘记很多的事情,但是刚才那两道声音,她却隐隐觉得熟悉,站在门口思考了一会儿,猛然想到这不是李忠明夫妻的声音吗!
  阿嬷心中忧虑,之前李夫人在世时,李忠明尚且能带着家中子弟来大房闹事,将李夫人的病情逼得一重再重。如今没有李夫人在小姐身边,这些人指不定能干出什么更过分的事情!
  想到这里,阿嬷的心恍若被油煎了一般,拐杖狠狠在地上蹲了蹲,继而拄着拐杖往田间走,想找到徐翠花,让她家的小子赶紧进城去将送素鑫和明蕊去京城的庄户找回来。
  阿嬷走到了田间后,先是将事情同徐翠花说了,徐翠花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安排自家大儿子去寻找父亲。同时又将田间的众人招呼到一起,将阿嬷刚才说的事情同众人说了,最后道让众人快点找到小姐的。
  众人平常在田间劳作,赶上天气热的时候,李清秋还会给众人送绿豆汤解暑。因着李清秋对田间的庄户的慈善,加之从未有过多收粮食之举,以至于大家在忙完田间的活计后,还能接一些别的琐碎事情补贴家用。这几年来,庄子上众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自然也从心底里感激李清秋。
  如今听了这件事情,众人义愤填膺,男人们拍着胸脯向阿嬷保证,一定能带回小姐。说完之后,众人连田里的活也顾不上了,都匆匆忙忙分散开来去寻找李清秋。
  阿嬷和田里庄户们能够想到的事情,李忠明这个人精又怎么能想不到,他早用布子堵了李清秋的嘴,然后向庄子上的小路跑去。
  李夫人给李清秋的这个庄子靠着大山,平常田里闲暇的时候,庄户们还会去山上猎些野味卖到京城里。
  所以李忠明的想法很简单,先跑进大山,进了大山那些庄户再想找他也就没那么容易了,等到时候他再下山,将人哄一哄替自己闺女进宫,等进了宫,他再找人,寻个由头将李清秋害了,如此这般也不怕日后李清秋得势报复他。反正皇帝老儿要的就是他们家的一个名头,这个名头由谁去不好,干嘛非得自己的女儿?再说了,没了李清秋,她那庄子还有之前分家的钱财也都是自己的了!
  李清秋心中含恨,但是她没有李忠明高,也没有李忠明壮,纵然有想跑的心思,还得考虑后面的李氏。
  李忠明扛着李清秋带着李氏跑到了大山里,这才放慢了脚步。
  李氏一边拍胸脯,一边喘着气道:“哎呦,可算跑到这山上了,早知道这小丫头这么多心眼,咱们就不应该在门口和她废那多话,直接扛着走就完了!”
  李忠明没有理会李氏的言语,而是打量起周围的路来。
  李忠明扛着李清秋深一步浅一步走着,慢慢也体力不支。李忠明将李清秋放在地上,此时李清秋的手脚早被李氏捆好。
  对于这个地方,李清秋是有印象的。她记得去年的时候,庄子里的庄户进山,自己也好奇山中是什么样的,便央着东哥哥陪她进山瞧瞧。他们两个在山里走着走着,不知为何便与周围的庄户走散了,也是在这附近,他们发现了一个山洞,当时她看着里面黑黢黢的样子,只觉得惶恐,拉了穆旭东赶紧离开了。
  李清秋回想起这件事,感受着被绳子困住的手脚渐渐发僵,她知道,若是不能在山中逃出来,以后若是东哥哥和素鑫姑姑找到李忠明,他也绝对会矢口否认,所以自己一定要借着对山势的了解,赶紧逃走。
  想到这里,李清秋计上心头。


第十九章 
  李忠明的体力已基本上耗尽,此时坐在地上也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被他绑来的李清秋,语气温柔带着几分诱哄道:“这进宫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好事,你说你怎么就想不开呢?你说你长的这么好看,进宫了之后万一皇上就瞧上你了,这可是满门的荣耀。”
  李清秋在心中暗暗骂道:“有这么好的事情你肯定先想着你的女儿,又怎么会想到我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侄女身上。更别说进宫若是被皇上瞧上,那肯定第一个就要借皇上的手将之前受的气从你身上还回来,你又怎么真能让我见到皇上?想来就是为了你的女儿顶了名额罢了!还不知道我进了宫有什么豺狼虎豹是我要面对的!”
  李氏也在旁劝着,但李清秋不再听两人的话,只是打量这周围,同时在心底默默思考,一会儿如何行动才能离开李忠明身边,早点逃离他们的魔爪。
  李忠明和李氏说的口干舌燥,再一看李清秋的反应竟是无动于衷,心头莫名生出一股邪火。
  李清秋见状努了努嘴,示意自己嘴上堵着的布子。李忠明和李氏对视一眼,最终李忠明点了头,李氏才将布子从李清秋口中拿走。
  李清秋口中堵着的布子被拿走,整个人也轻快了几分,大口呼吸了两口空气后,李清秋带着几分赞同假意配合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既然有这么好的事情,你们为何要将我绑走?你们是我的叔叔婶婶,你们若是好好同我说,我岂有不听的道理?现在你们将我绑了,纵然你们是好心,在我看来你们也是别有所图。”
  李忠明听着李清秋直白地表述出来自己绑了她,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搓着手,“我们。。。。。。我们。。。。。。”
  李清秋心中不屑,但是面上却依旧道:“我知道三叔是为我好,这一路走来,三叔想必也累了,我现在也想通了。进宫也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我想回庄子上准备准备。”
  李氏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叫道:“那可不行!”
  李氏说完之后,觉得自己的太一惊一乍显得十分心虚,又立刻道:“你想想,我们现在住着李家的祖宅,那你从祖宅进宫肯定和从庄子上进宫不一样呀!那多气派不是?再说了,宫里也会来人接你,到时候要看你从庄子上出来,指不定心中怎么瞧不上你呢!”
  李忠明也补充道:“三叔虽然如今无官无爵,但是守着李家的祖宅,别人还是能给几分颜面的。到时候你进宫之前,我与你婶婶再用银钱替你打点打点,保证你进宫之后平步青云。”
  别说李清秋一开始就不相信他们,如今两人说的天花乱坠,李清秋就更不相信了。她眼看着两人捆着她不解开绳子,现在连庄子上都不让她回了,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焦灼。
  李忠明坐了会儿,显然是缓过来了,故此便对李氏道:“走吧!早点回去!”
  李清秋一听李忠明这么说,心中更急了,着急之下,也顾不上矜持只道:“三婶,我想。。。。。。”李清秋顿了顿,又道:“你能陪我去一下吗?”
  李氏看向丈夫,李忠明怀疑外加打量的眼神停留在李清秋的身上,李清秋只是低了头,同时将身子扭了扭眼神恳切地看向李氏,
  李氏也不想中途有什么意外,于是道:“趁着这会儿他们没有找到这里,不如让她赶紧解决了问题,然后就直接回家的?”
  李忠明想了想,觉得李氏说的有几分道理,因此也未阻拦,“你看好了她。”李忠明在李氏耳边悄声叮嘱道。
  李清秋虽未听清李忠明同李氏说了点什么,但猜也能猜到,无非就是让李氏盯紧了自己。但是自己手脚那个时候肯定都被放开,就凭借李氏一个人,想来她也能跑到山洞处,到时候进了山洞里,黑黢黢的一片,就不信他们还能找到。
  李氏听完之后就蹲下身解李清秋脚上捆着的绳子,同时嘴中还道:“这深山老林里指不定有什么蛇啊、虫啊!婶婶陪着你去,路上也有照应。”
  李清秋没有吭声,静静看着李氏将她脚上捆着的绳子解开。
  李氏解完绳子后,略有些发愁地看着李清秋手上的绳子,她抬头看了看丈夫,在看到丈夫点头后,这才又将李清秋手上的绳子解开。
  李清秋活动着已经捆麻了的手腕和脚腕,李氏不耐烦道:“赶紧的赶紧的,别磨叽了!”
  李清秋装作胆怯的模样跟在李氏的身后,待走出了一段距离之后,李氏道:“我背对着你,你赶紧的。”
  李清秋嘴上应着,但是眼睛却在地上找比较大的石块。待寻找到合适的石块后,她一小步一小步往那边走着,李氏听见脚步声不耐烦道:“都是女的,有什么的!你赶紧的!”
  李氏一连催了多遍,这时李清秋已经捡起了地上的石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