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如春风来-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祁佑拍了拍膝上的人儿,安慰道:“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若是他们的路最终会走到一起,那无论多少波折都是无所谓的,关键还是他们自己,你改变不了什么。”
沈清婉垂下头去,不说话了。
祁佑没有错过沈清婉的失落,忙依着她道:“这样,你与陆小姐商量一下,随便什么时候都行,我带萧潭过去找你们,给他们俩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商量。可好?”
沈清婉点了点头,面上的愁色却是没有一点消散的迹象。
祁佑面带笑意地伸手揉了揉她眉间的川字,轻声道:“别担心了,好吗?”
沈清婉转头看了看祁佑,他脸上的笑意如春风般沁人心脾,倒是吹散了她不少的愁绪。
沈清婉抿唇,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到底是舒心了不少。
祁佑见她总算是开怀了几分,拥过沈清婉来,便是在她脸上一啄,略带歉意道:“我怕你又不听话等我,特地半途抽身出来的,如今我须得走了,你好好休息,别多想了,知道吗?”
沈清婉一惊,忙从祁佑怀里挣出来,着急道:“我以为你办完事儿了呢!那你赶紧去忙,等雪烟那儿有消息了,我再让胜邪带给你。”
“好,”祁佑起身,又想到了什么一般,补充道,“尽量越快越好,我看萧潭那个样子,十有八九是要跟着去灾区的,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了。”
沈清婉点了点头,道:“好,我有数了,你快去吧。”
祁佑浅浅一笑,朝沈清婉走去。
沈清婉脸上一红,知道他定是又要占自己便宜,虽说没躲,但也是咬唇垂下头去。
“婉儿……”
谁知祁佑只是上前轻轻将她抱在了怀里,柔声道:“等我处理好京中的事,我就和父皇请旨封王,娶你做我的王妃,我们便在封地上平平安安地白头到老,好不好?”
沈清婉一愣,没有说话,只是也轻轻攥着祁佑的衣摆。
祁佑无声无息地轻叹了口气,依旧柔声道:“我可以等你愿意的那天,你慢慢来,我不急。”
沈清婉心中一阵柔软,不由得轻轻“嗯”了一声。
祁佑又将她拥紧了几分,少顷便松了手,恋恋不舍地走了。
沈清婉望着祁佑离去的背影,不自觉将手掌放于胸口,静静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心里默言着:“好,等你安排好一切,我便做你的王妃。”
是萧潭与陆雪烟他们二人的原因吗?
那种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苦,让自己慢慢明白了当下的幸福看似顺理成章,实则无比难得。
祁佑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心迹,只怕也是因为这个。
那日陆雪烟眼中的失落,沈清婉看得一清二楚,而自己手中已经有的,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
沈清婉沉思着,末了只觉得老天当真厚待自己,若是没有这次失忆,她也许这辈子都无法如局外人般看清眼下的一切。
她微微笑了笑,既然已经有了最好的,那便好好抓紧吧。
沈清婉唤了春兰进来,准备就寝。
春兰看着沈清婉满面桃花的样子,心中也高兴。
只是她还惦记着旁的。
“小姐您可与殿下说了胜邪的事儿?”春兰看似无意地问了一句。
沈清婉一怔,这才想起来,心里光惦记着陆雪烟,又因为祁佑说手头的事儿还没处理完,就急急让他走了。
竟然没有把胜邪和小爱的事儿告诉他。
沈清婉想了想,以后说也是一样的吧。
于是为了不让春兰担心,沈清婉便撒了个谎。
“说了说了,”沈清婉略带了些心虚,“殿下说会去查查的,咱们赶紧歇下吧,我都困了。”
春兰闻言,放心地点了点头,便上前来为沈清婉摘起钗环。
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献计策
御书房内,挤满了人。
而皇帝坐在上座,拧着眉心,闭口不言。
下头的大臣们吵个没完,可这主要争的,倒不是什么赈灾救人的办法和计策,竟是此次救灾谁去主事为佳。
而这主事之人,呼声最高的,便是四皇子与五皇子。
有的大臣说四皇子为人稳重成熟,堪当此任,有的大臣说五皇子心思细敏,为最佳人选。
皇帝听了半日,这群大臣口中的话,全是拍马屁,没有一句有用的,听得心头越来越烦躁,开口打断道:“老四,你来说说,如果你去,打算怎么做。”
四皇子闻言一喜,以为皇帝是有意于自己,立刻就走上前来,拱手朗声答道:“回父皇,儿臣以为,濮州等地此次之祸,源起于防治不恰。若是堤坝未垮,今年雨季不至于重灾至此。故而儿臣认为,加固堤坝,乃至重修,为此次行事重中之重,唯有这般,方能一劳永逸,防患于未然。”
“呵,这个坝要是修好了,那便是千古的好名声,我看四哥是只记得修坝抢功,心中早就没有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了!”
五皇子未待皇帝提问,早已是义愤填膺,主动责难起了四皇子。
光这样还不够,五皇子还不忘抱拳向皇帝道:“父皇赎罪,儿臣实在是看不下去。此次灾情横跨七州之多,灾民死的死,伤的伤,且大多无家可归。眼下重中之重怎么会是修堤坝,难道不应该是安置灾民,安抚人心吗!”
“如五弟所言,灾民如此之多,一时怎么安置得过来,当然是先加固堤坝要紧!”
四皇子一急,口中之言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了。
“四哥糊涂!安置灾民要时间,加固堤坝便不要时间了吗?”
五皇子见四皇子已然乱了阵脚,忙补一刀,让他更加慌乱。
“那万一大雨不停,又有新的水灾该当如何!”
“四哥何时会看天象了?又怎知会有新的水灾接踵而至!”
……
皇帝扶额,大臣吵完儿子吵,一个一个都没完没了的,他眉心都快被自己拧出血了。
正在这时,外头却突然进来了一个人,见四皇子与五皇子正在争执,便没有说话,只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佑儿?”皇帝突然开口,倒不是制止两个儿子的争吵,语气竟是出乎意料,“你不是身子不适,朕让你回府歇着,你怎么又回来了?”
祁佑听到皇帝点名,这才慢慢悠悠地开口道:“儿臣回府歇息片刻,已觉得好多了,心想此次灾情重大,多一个人能出分力自然是有益无害,便回来了。”
也是这时大家才注意到,方才以身子不适推脱回府的三皇子,竟不知何时又回来了。
皇帝听了祁佑的话,点了点头,问道:“你四弟主张先修堤坝,你五弟则偏重安置灾民,你怎么看?”
四皇子和五皇子心中皆是咯噔一下,他们俩没有忘记营州之事,也是这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
莫不是这一回又要让三皇子抢了去?
思及此,二人皆是齐齐看向了祁佑,而大臣们也是微微侧头,看向他。
祁佑一怔,想了想便拱手道:“儿臣觉得二者皆是要紧,不该有所偏重。眼下安抚灾民,确实是第一要务,但今年雨季颇长,也难保灾情不会更重。若人手不够,不若派遣军队以做帮手,这样加固堤坝也能效率高些。”
四皇子闻言,冷冷一笑道:“派遣军队?我大宣外疆尽是些野心勃勃之夷,稍有松懈便是致大宣边境与不顾,三哥这般夸夸其谈,当真是胡言乱语。”
祁佑微微一笑道:“我确实不懂这些,不过倒也没想着动边疆的将士。”
五皇子皱了皱眉,问道:“我大宣连年边疆有战事,故而大军皆在边疆,不用那些将士,三哥指的又是什么?”
祁佑朝皇帝拱手道:“京中的常驻军,岂不是可用?”
众大臣一听,登时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京中常驻的,除了那些等待调度的将士,其余的都是禁军,那是安保皇城的,动了这些人,等于致皇帝于险境。
只是京中不比边疆,若是没人造反,这些常驻军当然就是吃干饭的。
不是没人想过,是没人敢说。
可这话,偏偏就这么大大方方地从祁佑的嘴里说了出来,似乎没有任何顾忌似的。
皇帝眉尖一挑,没有说话,只静静看着众人的反应。
四皇子是第一个忍不住,压低声音质问道:“那父皇的安危,又有谁来保证?”
“呵呵,”祁佑似是才想到这事儿一般,摆了摆手道,“是儿臣思虑不周,父皇,儿臣不擅长这些,身子又不好,只怕此次不能为您分忧了。”
众人听了这话,简直想要吐血。
祁佑的意思,是他根本没想过动禁军会危及皇帝?
身为皇子,祁佑怎么可能连这个都想不到?
而被四皇子指出来后,更是就轻飘飘的一句思虑不周?
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又吓得不轻。
此时别人是惊出一身冷汗,皇帝可是听出了祁佑的言下之意。
往常来讲,最后用了谁的主意,便是谁去主事。
祁佑这个主意并非不可行,只是除了皇帝,谁说这话都不行。
可偏偏祁佑就是说了,不仅如此,他还紧接着就认错,说自己思虑不周,再推脱于身体不好,明摆着赈灾的事他是不打算管了。
如此一来,如果皇帝愿意,便可亲自开口调度京中的常驻军,到时候即使京中有什么差池,那也算不到祁佑的头上。
这个儿子什么时候这么鬼精了?
皇帝一声冷哼,笑出声来。
众人皆是噤若寒蝉,等着皇帝的雷霆之怒落到三皇子的头上。
谁知皇帝安静了片刻,却是依旧语气平静,对祁佑道:“你身子不好,勉强你了。”
众人闻言,皆是目瞪口呆,怀疑自己耳朵是否出了问题。
还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皇帝已是挥了挥手道:“今日便议到这儿,明日早朝朕会定下来。都回去吧。”
四皇子和五皇子一愣,皆是齐齐开口:“父皇?”
皇帝却是摆了摆手,不让他们说什么。
众大臣更是不敢有什么异议,也都行礼告退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着急上火
四皇子府。
大晚上的,四皇子府上,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自从御书房议事回来,四皇子的脸色就没有好过。
今日,五皇子祁修,甚至三皇子祁佑,都在皇帝面前得了个好脸色。
只有四皇子,只有他,除了落得五皇子一顿义愤填膺的质问,什么都没有,自己一顿言辞激烈,倒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四皇子撑着脑袋,眉头紧锁,显然是着急上火得很。
张允恒一把年纪,须发花白,却依旧面不改色地与一群年轻人一道商量着事儿。
此刻已过子时,他这般强撑着,为的还不是自己这个外孙吗?
“祁修当真可恶!”
四皇子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恶狠狠的怨怼来。
众谋士都不敢开口,一个个噤若寒蝉。
反而是端端正正坐在一旁的张允恒,略叹了口气,开口道:“五皇子意在攻心,开口便说殿下致百姓于不顾,确实说到了陛下的心坎上,更何况修坝之事,若陛下真信了五皇子所言,认为您是在为自己抢功劳,挣名声,只怕……”
张允恒的话还没有说完,四皇子已经是两眼通红,怒不可遏。
“我就不信了,”四皇子冷笑了一声,“难道他祁修讨了这主事之权去,就甘心放着那个堤坝不动?”
张允恒暗暗摇头,心说自己的外孙还是太年轻了些,这般沉不住气,也是从小骄纵坏了,受不得一点委屈。
“呵!我看他才是个伪君子,什么口口声声安置灾民,为的还不就是那点好名声!说我急功近利?他又能安的什么心!”
张允恒知道这会儿四皇子怒极攻心,听不进这些理性直言,只得迂回着,说起别的来:“眼下,只怕殿下要想想别的办法。明日陛下一旦定下来,这事儿就不好办了。”
“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四皇子口不择言,除了怒吼,已经说不出别的来。
毕竟,此刻他已是认定自己十有八九抢不到这赈灾之事了,除了怒气,也只剩毫无帮助的着急。
原本想着,趁着这一回,抢下赈灾的主事之权,也好挽回些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
谁知这回出师不利不说,只怕是要一败涂地了。
张允恒也是皱眉不语,皇帝说明早便会定下来,这一晚上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就算有什么计谋,一晚上的时间,也不够用来挽转皇帝的心思。
皇帝今日突然叫众大臣都回去,明日再说,显然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啊……
再一想,只怕此次赈灾之事了结后,五皇子便会既得民心又得君心。
加上这雷打不动的嫡出身份,只怕储君之位将会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而若五皇子登基,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就罢了,四皇子想必是第一个被五皇子拿来开刀的。
思及此,张允恒不由得闭上了眼,紧握椅把的拳微微颤着。
自己纵横一生,临老了,难道连个外孙都保不住吗?
张允恒想清楚后,便睁开了眼,眼中尽是清明坚定。
他看着地上跪着的谋士,一个个吃着四皇子府的饭,到了关键时刻只会缄口不语,生怕得罪了主子,丢了饭碗。
“你们几个,都出去吧。”张允恒冷静地开口,叫眼前这几个没什么用的东西离开。
四皇子见状也没有阻止,只是眉间一挑,心下疑惑。
等人都走干净了,四皇子这才问出口:“外祖父怎么了?可是有话要说?”
“防人之心不可无。”张允恒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句话,倒是让四皇子冷不防地想起那个让他咬牙切齿的文坤来,都是他,害得自己到如此地步。
“那个文坤,还没有下落吗?”四皇子恨恨地问道。
张允恒摇了摇头,答道:“此人背后势力定不简单,但也无外乎就皇后五皇子一派罢了,查与不查意义不大。”
四皇子闻言,心知此话不错,面上依旧是一副要杀人的模样。
张允恒却是没看见一般,自顾自开口说道:“倒是,若此番赈灾之权抢不到,殿下,我们要备好后招才是。”
“外祖父的意思是?”四皇子见张允恒话里有话,也是竖起了耳朵仔细听着。
“若五皇子当真夺去了此次主事之权,”张允恒眼中露出一丝阴狠,压低声音道,“我们须得让他得不到好处,或者,利用这次机会,让他满盘皆输。”
四皇子闻言一愣,少顷也是回过神来,明白了张允恒的意思。
“那我们……”
“赈灾的粮草,那是百姓的命啊,若是有人为一己私利,中饱私囊,那可就是……”张允恒眼神坚定,又意味深长,“掉脑袋的事了。”
四皇子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拍手称好道:“是啊!此次受灾地区甚广,救济的粮草银两定不在少数。”
说到这儿,四皇子似是想到了什么,侧过头问张允恒:“外祖父,你说老五这么费力抢这事儿,会不会就是为了中饱私囊?”
“不会,”张允恒摆了摆手,“此次赈灾非同一般,五皇子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冒这么大险,毕竟办好了这事儿,赢得民心名声,那可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
“哼,”四皇子不屑地斥道,“他做梦!”
“此时还需从长计议,殿下不必着急。”
这头张允恒与四皇子商讨着如何设计陷害五皇子,却不知五皇子此刻可是舒心惬意得很。
五皇子府上,不同于四皇子那儿的阴气沉沉,祁修自御书房出来便是满脸的自在。
如今的心情更是好得很,洗漱完了便在书房里看起书来。
窗户微开,夜风习习,吹得他倦意渐生。
“殿下,”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厮悄没声地进来,轻声唤了一句,传话道,“文公子来了。”
五皇子抬眼看了看那小厮,嘴角露出一丝笑来,那小厮见状忙低下头去,红了红脸。
“叫他进来吧。”五皇子收回视线,逗弄那小厮的笑意未收,指尖轻轻点了点桌案,甚有几分调趣之意。
那小厮没说什么,只恭恭敬敬地颔首出去了,不一会儿,文坤便进了来。
第一百七十章 恶念萌生
“殿下。”文坤行礼,一分不差。
“文坤,”五皇子合书起身,心情甚悦的样子,“怎么了,这么晚还过来?”
文坤略一思索,开口问道:“今日御书房议事的结果如何,殿下没有派人告知我,我看时辰,估摸着殿下也该回来了,便过来问一问。”
“哦,这个,”五皇子释然一笑,回答道,“此次赈灾的主事之权,想来十有八九已是我的了,没什么旁的事,我便想着也不用打扰你了。”
文坤摇了摇手中的扇子,问道:“殿下不如给在下说说?”
五皇子一愣,虽未料到自己都这么说了,文坤竟还是想听听。
但他也知道文坤思虑缜密,与他说一遍亦是有益无害,便细细将御书房中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文坤。
文坤仔细听着,当听到祁佑建议皇帝动用京中常驻军的时候,不由地眉心一动。
待到听完五皇子的阐述,文坤心中已有了一丝答案。
“事情便是如此,”五皇子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问道,“怎样?你可觉得有何不妥吗?”
文坤摇了摇头,答道:“不妥之处倒是没有,只是……呵呵,也许是我想多了。”
“怎么?”五皇子见文坤欲言又止,心中不禁七上八下起来,“都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能被老四抢去?”
“四皇子在下不担心,在下担心的,是三皇子。”
听到文坤说起祁佑,五皇子的脸色也不好起来。
“他都已经说了自己不能分忧,父皇又怎么会勉强他去?”五皇子语气不悦道。
虽说如今他面上仍与祁佑和和气气,但心里早已不似以往。
“殿下已知三皇子为人深不可测,只是此事目前还未有定论,都是怀疑。但若三皇子确是深藏不露之人,他这一番看似多余的话,只怕是意有所指。”
“你的意思是,他还是打算要抢功?”五皇子皱起眉来。
“自然不是,”文坤笑道,“三皇子已经说了自己身子不好,无法分忧,陛下即使非要他前去赈灾,他也是能想出借口推脱的。”
“那你的意思是?”听了文坤这么说,五皇子有点糊涂了。
“我猜三皇子背后的意图,最终是为了让陛下调离京中的常驻军。”
“他……”五皇子登时汗毛倒竖,满眼不可思议,压低声音问道,“他……要反?”
“不会,”文坤皱了皱眉,“三皇子为何要皇帝调离京中的常驻军,我还没有想明白,但他的确应该是有意于此。”
“不造反……那把京中的常驻军调走,有什么用?”五皇子陷入了沉思。
文坤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开口道:“若是想不出来,便先不想它,我们知道结论就好。”
五皇子听了文坤的话,此刻已经没有了方才那般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剩眉心紧缩,觉得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殿下,在下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文坤又开了口。
“说。”
文坤微微垂首,轻声道:“此次赈灾之事,不如,就让四皇子去吧。”
“什么?!”五皇子瞪圆了眼睛,“为什么?”
五皇子的反应在文坤的意料之中,毕竟这样已经快要到手的好事,拱手让给别人,五皇子无法理解倒也是情有可原。
“其一,便是三皇子此番作为,我们还不知原因为何,若是陛下真的让殿下您带着京中常驻军去了灾区,只怕后面的发展我们无法掌控。”
五皇子重重出了口气,不甘心道:“这也只是猜测,万一……”
五皇子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也明白,自己经不起这个万一。
如今祁佑的忠诚已经打上了问号,若当真有什么不妥的,只怕自己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还有,”见五皇子不说话了,文坤便继续补充道,“这其实,是打击四皇子的,一个绝妙机会。”
“哦?”五皇子闻言,眼中突然便泛起了光芒,“此话怎讲?”
“殿下您想,假如京中常驻军少了一半,皇城安保减半,陛下的安危,可是很容易收到威胁的。”
文坤还没说下去,五皇子已经皱了皱眉,打断道:“可这毕竟是祁佑的主意,就算他不去赈灾,就算父皇真出了点闪失,那怎么也怪不到祁佳的头上。”
“殿下误会了,”文坤嘴角一勾,眼中一丝狠厉闪过,“在下的意思是,这时候若是四皇子带兵杀回来……”
五皇子闻言,顿时一惊,转头死死盯住文坤。
文坤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收起眼中的狠厉,只剩嘴角意味深长的笑意,摇了摇手中折扇,不再细说了。
五皇子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伸手撑住了桌案,一言不发。
文坤的意思,是要设计让四皇子造反吗?
不错,如果京中常驻军少了一大半,这的确是个造反的好机会。
如果祁佳能入了他的圈套,自己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想必一定能护驾成功。
到时候四皇子就是罪无可恕的逼宫造反,这可就去了自己一大块心病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