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君策,隐身贵女-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环心里暗道:是五姑娘告诉她,说这铺子是万家的,她才过来的,这会子倒装糊涂了。
  紫衫侍女笑道:“沈五姑娘,这家铺子是我们万家三房的产业,姑娘是过来瞧瞧。”
  沈容忙面露羡色,“这铺子好大,是不是京城最大的首饰铺子?”
  万十七娘道:“是不是最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是京城三大首饰铺子中的一家。”
  沈容对掌柜地道:“我身上只得二千两银子,准备给我姐姐添三两套首饰,你们瞧如何添合适,我……我是个不懂的,另外,明日是我三姨娘添的十一弟满月宴,我和姐姐想送他一件礼物,也一并劳掌柜的帮我们挑。”
  万十七娘笑了一下,将小环瞧中的那套看了一下,“这个算一套,丁三叔,你再另取了夏叶鸣蝉款的首饰来,再取一套蔷薇花的来。”她扭头对沈容道:“这三种式样,是今年京城最时新的,式样雅致,便是再过百年也不过时。”
  不多会儿,掌柜捧出了另两套。
  沈容瞧了一下,果真式样不俗,夏叶鸣蝉的,那赤金的鸣蝉活灵活现,就似潜伏在枝叶之上,鸣蝉的眼睛透亮,就像真的金蝉一般。
  蔷薇花的,花瓣轻薄,也是赤金的,拿到手里花瓣颤微微的。
  万十七娘又令掌柜的取了一个赤金璎珞盘来,“这种璎珞盘销得最好,当作你们姐妹送给幼弟的贺礼最是合宜。”
  沈容为难地道:“这些多少银子?”
  万十七娘不假思索地道:“一千九百五十两。”
  光是一套凤凰的就七百五十两,她瞧着这蔷薇与夏叶鸣锣开道蝉的,论份量不比那套轻,论式样也不比那套差,再有这赤金璎珞盘,也得二三十两银子。
  沈容又道:“店里还有旁的银饰没,我想买些回去打赏下人。若有金饰,也取些来,我再挑几样送家中的姐妹。”
  掌柜的连声说:“好!”
  沈容很快就挑好了,又问道:“这些又值多少。”
  万十七娘道:“算五十两银子。”
  沈容应了声“哦”从怀里掏出个布包,“石妈妈,付二千五百两。”
  小环叫嚷道:“五姑娘,万十七姑娘说统共二千两。”
  “人家也是做生意的,二千两怕是成本和手工都不够呢,付二千五百两。”
  掌柜的从未见过这样的买家,一听说是万家的首饰铺子,还多付些银子。
  万十七娘道:“沈五娘付二千两就行。”
  “不行,一定要付二千五百两,要是长姐知道我占人便宜,一定会训我的,若是万十七娘觉得你们赚了钱,你再送了几对绒花,三两对耳环就行。”
  掌柜这回倒比万十七娘动作还快,很快就取了几对时新的绒花与耳环,放到盒子里。
  沈容付了银钱,掌柜的包好交给石妈妈。
  寒喧几句,沈容告辞离去。
  掌柜的面露狐疑,“十七姑娘,你这是……”
  万十七娘笑道:“沈五娘是个品性高洁之人,是不会贪人便宜的,这一次卖出去的东西,能赚多少钱?”
  “回十七姑娘,能赚二百六十两左右。”
  万十七娘道:“她是个实在人,下次来买东西,多送她些小件,瞧你刚才,不就是几对耳环,你多送七八对又如何?买主高兴,我们又得了宽厚之名,人家定会下次再来。”
  万十七娘在店子里坐了一阵,便带侍女离去,侍女道:“姑娘,那位沈五娘倒是个可交之人。”
  “三姐姐说过,她的琴音高雅,这样的人多是行事磊落之人,虽然她的侍女贪小便宜,但她不会。”
  万十七娘想着:沈容倒是一个可交女子,若能与她做朋友也不错。
  沈容进桂花诗社,原就是为了拓宽生意门道,了晓各门各行的生意才进去的。
  *
  沈容上了马车,对石老爹道:“去附近最大的牙行……叫……叫……”
  石妈妈道:“王家大牙行。”
  沈容道:“我不添两个丫头,怕是长姐不肯带沐风沐雨去,石平不是说那牙行里有从江南过来的犯罪武官家婢么,既是武官,想来家里是习武的,如果有好的,买上两个来。”
  紫嫣走了门路,将沈容早前挑中的两个丫头送进了王家大牙行,旁人去瞧,就看不到,只等沈容去了,就与一起的丫头合到一处。
  时辰已是寅时,沈容吃了一阵茶,一个牙婆领了十八个姑娘出来,紫嫣的人就夹杂在其间,所有的姑娘因为要卖出去,都穿着清一色的衣裙。
  沈容道:“听说你们这里有从江南过来的武官家婢,哪些人有武功?”
  一声问出,会武功的就往前两步,竟有三个人,其中一个极瘦弱的也在其间,这个瘦弱女子显然不是分堂安排进来的,沈容指了两个略高些的,“就她们俩了。”
  瘦弱的小丫头,双膝一弱,“求求姑娘了,你买了奴婢吧!”
  沈容瞧她可怜,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上面有各种画,竟有五组之多,“你过来,这里有五组图案,每组挑一个你最喜欢的。”
  两个选中的侍女心里迷糊,昔日在季府,小主子也是这样挑选的,她们统共是六个人,最后只她们两个被挑中,可今儿这姑娘也拿了一样的出来,那个小主子瞧中比面前的姑娘略高些,也略壮些。
  小丫头挑了每组的图案。
  沈容眯了眯眼,“你很聪明,一定会有人买下你,静静等着消息。”又对石妈妈道:“付银子。”
  牙婆笑道:“这两个丫头会武功,还会读书识字,买回去规矩什么的都不用教,早前就在大富人家干过,一口价三百两银子!”
  石妈妈没吱声,小环则先跳了起来,“你怎么不去抢钱,两个丫头三百两,富贵人家买美妾也没这么贵的。”
  “这位姐姐,富贵人家的美妾可是从三百两到八百两不等的,哪家的美妾一百多两就买了。”
  沈容催促道:“付银子罢!”
  石妈妈想说贵,又想着五姑娘根本就不在乎钱,人家有的是钱,就五姑娘那些钱得买多少人,难得看她高兴,爽快地取了五百两银子出来。
  早前的小丫头见她们是有钱的,又跪在地上哀求:“奴婢是个苦命,早前在大富人家干活,爹染上了赌瘾,偷了主家的银子去赌,惹恼主子,便将我们一家五口都卖了出来,我姐长得好,被卖去了那种地方,求求姑娘,把奴婢也买了吧,奴婢不要一百多两银子,就三十两……”
  牙婆惊呼一声:“你这臭丫头,谁说你身价三十两,你既会武功,至少也得一百两!”
  “可昨儿,你明明说我只值三十两。”
  “太平盛世,就是个丑丫头也得十几两,何况是你这等清秀又会武的,最少一百两。”
  旁边的牙行学徒接了银票,去账房找零,随道将两个丫头的卖身契取来。
  沈容蓦地忆起前世,她身边有四个陪嫁丫头,小钏、小钗、小钿、小锁,后来小钏、小钗由她做主配给了庄子上的年轻管事,小钿、小锁不知何时却成了沈宝的人,将她的一举一动细细禀给了沈宝,连她先后怀的三个孩子,总保不住胎,也是这二人下的手,直至她被赶往庵堂,她们方才露出本来面目。
  她入庵堂之后,四个陪嫁丫头就从未来瞧过她。
  只怕,小钏、小钗也背叛了她,只不过她一早不晓真相便是,否则早前一副主仆情深,她落难时却避而远之。
  石妈妈轻声道:“五姑娘,要不你屋里再添两个丫头,你可是尊贵的嫡女,便是二房四姑娘屋里也有两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又一个管事婆子服侍呢。”
  牙婆见她还要买,立即道:“姑娘是官家千金,就挑从犯罪官家出来的。”她用手一点,立时就有七个丫头走出队列,“这些个丫头哇,都是咸城宝马县知县老爷家的,要不是家里犯了过,也不会把这些丫头给转卖了。”
  沈容一副无所谓地道:“石妈妈帮我挑两个。”
  石妈妈应声“是”,走到一排前,瞧了几人的手,又看她的眉眼,挑了两个看起来憨厚实在的,模样算不上清秀漂亮,还算生得端庄。
  牙婆又道:“我们这里还有几个大户人家出来的婆子……”
  沈容道:“家里有婆子的,先不买了,若下次有需要,定会再来。”
  石妈妈问:“两个丫头多少钱?”
  “两个四十两银子!”
  石妈妈道:“再少些吧,先前那两个是会武功的,你说会武,我们也信了,我们姑娘更是相信你们。”
  “三十八两!”
  “三十两!”
  “三十五两,不能再少了,你瞧这两个丫头,都是调教好的,一领回家就能用上,不用费事,多好哇!”
  石妈妈道:“就三十五两,将卖身契取来。”
  这笔生意做得很是爽快,她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沈容领了人,她自与石妈妈、小环坐车,经过一家绣坊时,让石妈妈领了四人各买和两身合宜的新裳,照沈府的规矩,大丫头穿紫褂、红褂,小丫头则穿粉褂、绿褂,四个人去绣纺里换了新裳,又得沈容新裳的绒花银耳环等首饰戴上,再出来时,依然换了个人。
  回去时,石老爹车赶得慢,几个丫头就跟在后头,会武的倒是无力,不会武功的跟得气喘吁吁。
  进了沈府大门,石妈妈对门婆子道:“奉大姑娘的令,给五姑娘添买了几个丫头。”
  两个大丫头取名沐云、沐霞;小丫头则取名画兰、画菊。
  *
  沈容回府,将画兰、画菊、沐霞三人留在院子里,自己去了沈宛屋里说话。
  “姐姐,我今儿出去给你添了三套头面首饰,添了几样零碎小首饰,又有我们姐妹给十一弟合买的赤金璎珞盘。”
  沈宛轻啐一声:“你身上能有几两银子,这会子怕是全花光了?”
  沈容连连摇头:“没有!没有,还剩了些呢。好歹是我心意,姐姐可一定要收下。我今儿添买了四个丫头,沐云沐霞,画兰画菊,今儿跟来的是沐云。”
  沈宛打量着沐云,长得不算美,但瞧着很顺眼,是眉清目秀的类型,行事还算沉稳得体,“你也会武功?”
  “是。”
  “从哪儿来的?”
  石妈妈忙道:“是五姑娘让石平近来留意的,就想买两个会武功的,这不,石平昨儿听说刘家大牙行有,今儿五姑娘就去挑了,听牙行的婆子说,若是去晚了,可就被人选走了。”
  石妈妈今日跟沈容出了一趟门,对沈容多了两分敬重之心。

  ☆、第116章 掉下个舅舅

  沈宛才貌双绝,五姑娘沈容也不是平庸之辈,小小年纪就拥有赚钱的本事,沈容拥有的本事才是实打实的,这长久过日子,还得会有赚钱本事才是正经的,这吟诗赋词只能算作锦上添花的玩意儿撄。
  沈宛听说是石平一早就打听留意到了,松了一口气。
  石妈妈又道:“两个小丫头,是咸城那边一个犯官家里转卖入京的,我瞧了一下,人还算可靠,规矩也是懂的,不会再调教就能服侍上五姑娘。”
  沈宛道:“把沐云沐霞给我,容儿把沐风沐雨领过去。”
  沐云一听,心下不由得一阵慌乱。
  沈容淡淡地道:“姐姐使唤她们习惯了,她们也服侍惯姐姐。我今儿把沐风沐雨二人的卖身契带来,姐姐继续用沐风沐雨,我就用着沐云沐霞两个。”
  她微微笑着,沐风沐雨是赵熹的人,她还要办自己的大事,怎么会把他人的眼线留在自己的身边,现在有如此好的理由,说什么都不会再留沐风沐雨了。为了不让人知道她的秘密,她花了这么多的心思,方才将沐云沐霞二人送入牙行,再兜了一圈买回来。沐云沐霞的武功不比沐风沐雨差,性子也不差,自然是使自己的人来得更安心些。
  石妈妈知沈容是不放心沈宛,连她都知道沐风沐雨是赵国那边的人,现在带着沈宛身边,也最是合适的,笑道:“大姑娘,都是自家姐妹,你换了人不习惯,五姑娘也不习惯呢,你就继续使唤沐风沐雨姐妹,五姑娘那儿自使唤着沐云沐霞两个。你瞧五姑娘待你多好,为了给你添妆,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瞧得老奴都心疼了。”
  沈容拉着沈宛,撒娇道:“姐姐,我现在这么懂事,你得多疼疼我,我那院子太小,要不姐姐与父亲说说,我这些日子搬到姐姐院里住,让父亲请了匠人给我院子添了东、西厢房,我想有个好些的小厨房。若是夜里饿了,或是饭菜凉了,我在自己的院子就能做些吃的。”
  沈宛一远嫁,她在家里更没有说话的份量。
  不如现在就把事儿先都办好了偿。
  给自己谋福利,她还是会尽力的。
  沈宛轻斥道:“是不是赶我?”
  “我才不是赶姐姐呢?巴不得姐姐不嫁,就留在我身边。姐姐最好了!你给父亲说说呗,我还剩了一百多两银子,置几间厢房是够了,我屋里添了人,只三间屋子,都不够住。”
  沈宛道:“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她住着府里最好的阁楼,沈宛住的那处小院看上去就像是下人们住的。沈宛心下有愧,越发觉得自己对这个妹妹关爱太少。
  “我一点也不委屈。”
  “不盖新屋了,待我出阁,你就直接住在这里。”
  “不好!我才不要住这里,父亲要娶小娘,她若过门再生一个嫡妹,我不就成了眼中钉,与其他日拐角抹角让我让院子,我还不如继续住我的仪方院,好歹那也是个院子。我是不想住阁楼了,就住那里,住得惯了,没觉得比这里差。再说,前几次遇到九妹妹,她话里话外都说待姐姐出阁,就要搬进漱芳阁呢,还着人新做了素月阁的匾额。”
  石妈妈绕糊涂了,“这是九姑娘要换新匾?”
  “是将素月阁的牌子挂到漱芳阁,再将这里的牌子挂到素月阁上,不知晓的人只当没换地儿。我才不屑与人抢素月阁,我的仪方院就很好。”
  沈宛心下一心疼,自己将要远嫁,再没人能护沈容,沈容知晓这点,连住阁楼的心思都没有,只安分地住自己的小院。若韦氏过门生下嫡女定是要住阁楼的,那时候若沈容住在漂亮的阁楼,却让她女儿住小院,心里定会不快。
  “姐姐这里有钱,明儿一早,你们主仆拾掇一下搬到我院子里,待那边的厢房盖好,你再回去,可好?”
  夜里,沈容告诉紫嫣“暂且关闭密道。”她身上只余五千两银票花使,旁的值钱物件全都锁入内密室存放。而她则带着四个丫头住进漱芳阁,与沈宛作伴。
  沈宛禀了大太太与大老爷,说她出钱给沈容盖几间厢房,仪方院添了丫头,屋子不大够住,她只说沐云沐霞、画兰画菊四人都是她拿钱添买的,不提沈容赚钱的事。
  沈俊臣没反对,但也没帮着找匠人。虽说不管沈宛了,拿她当弃子,每每看到沈宛,还是不由得轻叹两声,原本他在沈宛身上抱以的厚望最高,可最后沈宛却要远嫁赵国。
  沈宛寻了门道,亲自会见幽兰社一个朋友。她父亲是工部尚书,托了那边的门路,又一日后就来了十几个人给盖屋子,连材料也预备好。大太太生怕后宅妇人与那些匠人有瓜葛,使了两个婆子盯着,因银钱到位,建房的速度也很快。原是花百十来两银子就能建起来的,沈宛却花了二百两,就这样数额在石台县都能建一座极体面的二进院子了。
  四天后,东边的厨房、西边的厢房都建好了。
  沈宛又令石妈妈给添买了些一些家具,大丫头一人一间,小丫头则是两人一间,一个管事婆子又单独一间。
  新房建好,有了家具,墙壁还没干透,沈容就吵嚷着要回去,次日一早就领丫头们迁回了仪方院,几人收拾了半日,越发像那么回事。
  *
  午后,沈俊臣站在小径上,透过仪方院的大门看里面,就连院子里也新铺了一条弯曲的石板小路,两条小路侧还新种了几丛蔷薇月季,越发像是女儿家的闺阁。
  潘氏无奈轻叹一声。
  沈俊臣道:“你我都没插手,这才四日,大姑娘就替五姑娘添了四间厢房,连小厨房都有了。若不是远嫁赵国,她对我有多大的助益,唉……”
  “人算还是不如天意,一纸圣旨,将如此优秀的姑娘嫁去了赵国。老爷,大姑娘还是极疼五姑娘的,听说五姑娘攒了二千多两银子,拿着银子给大姑娘添了三套极体面的赤金头面,又添了四个丫头。大姑娘呢,为了五姑娘,不惜出门求朋友帮忙……”
  潘氏想着:早知如此,昔日还不如将沈宛许给潘家儿郎为妻呢。
  潘家儿郎因娶不到心仪的沈宛,至今也是兴致缺缺。
  四天时间就盖了四间体面的厢房,连早前的三间都进行了翻修,旧屋新屋瞧上去都像是新的一般体面光鲜,任大姑娘花了多少心思,这院子还在沈家,是五姑娘将来搬不走的。
  沈俊臣面带苦笑,“大姑娘想把五姑娘带去赵国,长女是没用了,可这五姑娘只要不是个丑的,就有她的用法,我岂能再白养了一个姑娘。老太太有句话说得对,只要我们将五姑娘抓在手里,大姑娘就算远嫁,关键时候也会出力。”
  不说旁的,沈宛总要顾忌沈容,少不得往娘家捎些银钱好物。
  有了这些东西接济家里,沈家上下的日子也能过得富余些。
  潘氏道:“陪嫁陪房这边,大姑娘递话她自己预备,听说石妈妈跑了好几趟京城六大牙行,买了几个一家子的下人,怕得有二十多口。”
  不让她操心,她更是省心了,心里也痛快。
  沈俊臣道:“明面上,大姑娘手头还有钱,让她自己预备也好,家里也能省些,到时候还不是我们的名声。”
  对于大姑娘给五姑娘盖屋子的速度,沈俊臣叹为观止,一打听知是沈宛动了工部尚书那边的关系,他竟然不知道沈宛与工部尚书家最宠爱的嫡女是朋友,可潘氏听都没听沈宛提过一个字。
  李管家风风火火地进了后宅,近了跟前,道:“大老爷、大太太,今儿来了一个人,自称……自称是大姑娘嫡亲的舅舅,上门认亲来了?”
  潘氏微凝:不是说石氏是独生女,母亲吴氏是石台县吴家村人氏,早前因家里穷,被人卖出去做丫头,后来与石家的少爷青梅竹马长大,做了良妾……
  沈俊臣道:“不可能啊,我记得石氏并无兄弟姐妹。”
  李管家道:“大老爷,那人姓石,说是常年在海外经常,连娶的妻子都是海外人,身后还眼了一个金头发的异族人,自称是他儿子。”
  沈俊臣听石氏提过,说他父亲原是跑海外做大生意的,某年船翻了,连人带船落海里了,难不成真是沈宛的舅舅?
  这个时候来认亲?
  沈俊臣带了潘氏去前院。
  这里,沈宛也得了消息,是听小环来禀的。
  “大姑娘,是真的,府里都传遍了,说先头太太还有兄弟,刚才石平去瞧过,说是一个很有钱的商贾,娶的还是海外娘子,生的儿子长着金头发、蓝眼睛,舅少爷虽然模样有些奇特,但还是很好看的。”
  混血儿嘛,自然是漂亮好看的。
  沈宛凝了良久。
  石妈妈则有些兴奋,她是听赵熹与五姑娘他们商议的,这是来给大姑娘添妆来了,不以舅家身份添妆,就要落到沈家人手里,也只得这个稳妥法子了。
  这里正说着,石平就在外头大叫:“大姑娘!大姑娘!”
  石妈妈道:“莫大呼小叫的,到花厅外头回话。”
  石平奔至院中,立在院外,道:“大姑娘,来的人自称是先前太太的嫡亲大哥,姓石,名讳上美下金,说他原是石家三房老爷的长子,他的亲娘实际上是大姑娘的亲外祖母。他手头拿了一只麒麟状金戒指,说那麒麟戒指原是一对的,两个能套一处去,当年石家遇祸,就一分为二,大的一直在他身上,小的留给了石老太太。”
  石美金,石氏闺名美玉,赵硕赵熹二人就取了个“石美金”的名儿来。
  沐风立在一侧,迭声道:“有的!有的!奴婢记得大姑娘首饰盒子里是有那么一只麒麟。”她一转身就去首饰盒子里翻,不多会儿就寻出来了,“大姑娘,你快拿上去问问,看是不是这么一只。”
  沈宛有这么一只戒指不假,可她记得已经老得掉色了,什么时候这么新。
  石妈妈道:“我瞧大姑娘挺喜欢,前些日子拿到外头抛色。”
  沐风对石妈妈帮着圆谎很是意外。
  沈宛在石妈妈与石平的催促下,已出院门奔往前院。
  *
  前院会客厅。
  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子,人生得高大壮实,留有四五寸长的胡须,他愣愣地看着沈宛,突地又哭又笑起来:“你长得像我爹娘,鼻子像我娘,眼睛、嘴巴、下颌额头都像我娘……呜呜……我妹妹留了后啊……”
  漂亮的金发少年,体形与这男子像了七分,用拐了几道弯的怪气语调唤了声“父亲”,“你节哀!”
  “石大平,让你学学中土文化,什么叫节哀?老子是高兴,我寻到你姑母后人了。”他拿出一枚麒麒戒指,“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戒指,这是我们石家祖传的,你外公在我出生时打了一对,后来你外祖出海做生意,得晓你外祖母有孕,怕石家三房的太太容不得她,就给了她一笔银钱,让她寻个地方将你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