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瑾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名宫女走了进来。
      “如霜给皇后娘娘请安,见过殷姑娘。”如霜给皇后娘娘施了礼,又向殷雅璇也施了个礼。
      殷雅璇连忙站起身扶了如霜,“宫女姐姐,你我都是一样的,可别向我施这么大的礼。”说完,她还向如霜还了礼。
      如霜见她如此目瞪口呆,而坐在一旁的王茹梅则不禁笑了出来。
      “你可是静公主的女红师傅,不知比宫女尊贵多少呢,怎会是和她一样的。”
      殷雅璇红了脸,低下头去。

      第五十九章 重新站起来

      “好了,如霜,带殷姑娘下去休息吧。”王茹梅笑看了殷雅璇一眼。
      “是。”如霜领命,带着殷雅璇下去了。
      “如霜姐姐,敢问静公主之前可否学过女红?”路上,殷雅璇笑着对如霜问道。
      如霜走在前面,听她问便疑惑地回头看着她。
      “哦,是这样的。既然未来的三个月我要做静公主的女红师傅,那我起码要了解静公主之前都学过什么,这样方能更好地教导静公主。”殷雅璇解释着说。
      如霜听后,了然一笑,说:“静公主从前并未请过女红师傅专门教导,殷姑娘你是第一个。”
      按理来说,公主们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学习琴棋书画女红等,但静公主自幼丧母,皇上疼爱她,并未要求她什么。
      静公主养在李连枝膝下时,她曾教过静公主女红,那个时候,静公主学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她有些厌学,可还算听话。
      难道她走了以后,王茹梅没有教过静公主么?
      到了殷雅璇住的地方,如霜指了指旁边的宫殿说:“那里就是公主住的地方,从明天起,殷姑娘便可以自行安排时间,教导静公主了。”
      如霜说完回头一看,殷雅璇并没有看她说的静公主住的宫殿,而是看向了另一边的一所大门紧锁无人居住的宫殿。
      那里,是十四皇子生前住的地方,是她的儿子住过的地方。
      殷雅璇目光深邃,盯着那里一动也不动。
      昭儿生前的样子清晰地浮现在了脑海,他的一举一动,从牙牙学语到满地乱跑,他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如今,竟只剩下了一个荒凉的宫殿,才能证明这宫里曾经还有个十四皇子。
      “殷姑娘,我们进去吧。”如霜出声唤她,殷雅璇回过神来,笑了笑点了点头。
      此时宫外,参加科举的考生正相继从门口出来。
      迟瑶在不远处等着,神色有些紧张,直到看见殷明昭出来才缓了神色,扬起笑容迎上前去。
      “相公,晚上想吃什么?”迟瑶笑的明媚,抬手替殷明昭理了理衣领。
      殷明昭眼中含笑,“竟不先问问我考的如何?”
      “有什么可问的,还能有什么能难倒我家相公?看你出来时的轻松神情就看出来,你自己一点儿都不担心,那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迟瑶说的理所当然,殷明昭听的也身心愉悦。
      他娘子真是懂他。
      “回家吃饭吧。”
      “好。”殷明昭执起迟瑶的手,二人相携回家。
      迟瑶做了一桌子菜,犒劳辛苦科举的相公。
      殷明昭咂了咂嘴,平时可吃不到这么丰盛的饭菜,若是天天都科举就好了。
      “对了,今日在街上,有一位将军拉住我,问我是不是来自洛城。”
      迟瑶将萧煜遇到她的事和殷明昭说了。
      殷明昭听了,沉吟片刻说:“也许是认错人了。”
      “我也这么想的,可若是认错,也太巧了,偏偏我正好是洛城出来的。”迟瑶心头的疑团一直挥之不去,她觉的哪位将军说的话如此笃定,仿佛认的人就是自己,可她确实不认识那位将军。
      “别想了,吃饭吧。”殷明昭夹了一筷子菜放到了迟瑶碗中。
      迟瑶接过,筷子在饭中插了两下,犹豫着问:“相公打算何时回洛城?”
      殷明昭想也没想就回答:“若我能夺得前三甲,我便回去将家人都接来,我们一家人从此就在汴京生活。”
      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
      当年,他去夫子家送画,突然天降大火,眨眼之间,周围全都烧了起来。
      吴司推着他在火中寻找生路,却被一块掉下来的木板砸中了后背,当即便晕了过去。
      他腿脚不便,吴司又不省人事,他以为他们死定了。
      是迟瑶救了他。
      看着迟瑶,殷明昭实在想不通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能将他从火中背了出来。
      他被烟呛的昏了过去,再醒过来便是在一个茅屋中。
      迟瑶在熬药。
      “迟姑娘。”殷明昭嗓子疼的厉害,一开口便疼痛不已,发出的声音也是十分沙哑。
      迟瑶听到他的声音,给他倒了一杯水,“你先别说话,好生养着,什么都别问,也别多想。”
      可他怎么能不问,不想?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间,热闹祥和的洛城便燃起熊熊大火,他不知道家中怎么样了,是否被火情牵连,吴司也不在身边,生死不明。
      迟瑶看着他焦急的样子,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我无法回答你,因为你担心的,我也同样担心。”
      救下殷明昭,纯属机缘巧合。
      那天早上,迟瑶叫爷爷吃药的时候,突然发现爷爷已经在夜里去世了,她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去了棺材铺。
      她没钱为爷爷举办丧礼,更何况在过年之际,做白事的都不接生意了。
      她只好将爷爷匆匆下葬,埋在了她常常采药的后山。
      这样,她便能常来看看爷爷。
      可当天晚上,她回到洛城的时候,突然间,到处都开始着火。
      她看见殷明昭坐在椅子上,在火里,无法行动。
      她鬼使神差地冲了过去,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背起了殷明昭就往外走。
      一直走到了这个茅草屋。
      故而此时洛城的情形她也不清楚,殷家的情况她也同样担心。
      “我要回家看看……”殷明昭两只手拽着被子,用尽力气挣扎却连坐也坐不起来。
      迟瑶按住他的手说:“你这个样子怎么回去?”
      殷明昭不懂了,一滴泪随着眼角留了下来。
      他太没用了。
      迟瑶看着他,眼中不忍,忽然开口说:“殷明昭,你想不想站起来?”
      殷明昭眸色一亮,看了看迟瑶,没理解她的意思。
      他当然想!
      可是大夫都说没有办法,他这一生都不能再站起来了。
      难道她有办法?
      迟瑶深吸一口气,心中下了一个决定。
      她要治好殷明昭的腿,让他重新站起来。
      而殷明昭不知道,他眼前的女子,是汴京妙手回春的卜梅大夫唯一的弟子,也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治好她腿的人。

      第六十章 宫中相见

      而迟瑶用行动给了他答案。
      她陪在他身边,用心治疗,他的腿渐渐有了起色,一年的时间,她治好了他的腿。
      她救了他的命,又治好了他的腿,他没想到她一介女子,竟会有如此高超的医术。
      她太优秀了,相比起迟瑶,他自己倒显得卑微起来。
      而一年的陪伴与细心的治疗,也让他动了心。
      而迟瑶,在第一次见到殷明昭的时候,便已经丢失了自己。
      故而当殷明昭说他想娶她的时候,她没有犹豫。
      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两人就那样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日子就这样过着,殷明昭决心参加科举,读书更是用功,夫妻俩在半年前来到了汴京,一直到今日,殷明昭也没有与家中联系过。
      不是不想联系,而是想带着荣耀,荣归故里,正大光明的接家人过来,介绍他的妻子。
      对于殷家来说,迟瑶不是外人,他的爹娘都很喜欢迟瑶,甚至曾想认她为干女儿。
      如今,虽然不是干女儿,却是儿媳妇,想必爹娘只会更开心。
      一月之后,科举放榜。
      “萧将军。”
      “王丞相。”
      宫门口,王丞相与萧煜遇见,两人打了招呼。
      “萧将军,这届武状元出来了?”
      “最后一场还需要皇上亲自把关,不过确实有几个不错的。”
      王丞相笑了笑说:“萧将军英勇善战,再不错的恐怕也比不上萧将军你了。”
      “王丞相过奖了,请。”
      走到了宫门口,侍卫退到两侧,让萧煜和王丞相进宫门,萧煜一抬手让王丞相先行,王丞相脚步一顿,随即笑了笑,先走了进去。
      他本欲夸萧煜两句,毕竟他刚打了一场胜仗,正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还是处好关系的好,可他刚开了个头,就被萧煜冷漠的一句过奖,生生截住了话头。
      这个萧煜,还真是……
      到了养心殿,皇上见了他们二人,笑容满面。
      “来人,赐座。”
      两人谢过皇上,也没什么场面话,直奔主题。
      “皇上,这是今年殿试后选出的十本佳卷,还请皇上过目。”
      有内侍将卷册呈给皇上,皇上接过,细细审阅起来。
      科举考试,是为国家筛选人才的重大考试,秦驰自继位以来,科举考试尤为严格。
      常年战乱,国家需要人才,尤其是在李丞相一家满门抄斩之后,秦驰更是觉得朝堂之上无人能用。
      这次科举提前了一年,也是秦驰不想再等一年。今年又有两位重臣告老还乡,而且这次与戎狄打了四年,国库吃紧,国力空虚,若没有人才补充,这个朝廷只有他一个皇上可撑不起来。
      皇上每一本卷册都仔细看着,认真品读,还写了批注。
      萧煜和王丞相坐在下面,不敢出声打扰。
      良久,宫女将茶都换了两盏,皇上才抬起头。
      “王丞相,这届的卷册里可还有其他写的不错的?”
      王丞相诧异地抬头。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是说这届学子资质不好,还是在含沙射影说他办事不认真?
      “回皇上,这十本是微臣与众位大臣共同挑选出来,余下的倒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只不过官员们有歧义,故而没有呈给皇上。”王丞相说话的时候,眼神一直瞄着皇上的反应。
      皇上皱着眉头听着,到没说什么,之是说:“还请丞相将所有通过的卷册都给朕看一眼吧。”
      通过的卷册是只要有一位官员认可就算通过,但只有所有官员都认可才可以给皇上过目,可皇上居然要看所有的。
      “是。”王丞相低头说,眼中意味不明。
      “好了,如果王丞相没有什么事,就先退下吧,朕和萧将军聊一聊武举的事。”
      王丞相听皇上这样说,心中一沉。
      他和皇上说的话,萧煜全程都在听着,一字不落,可一到萧煜,皇上竟然让他走?
      从前皇上说话,可从来不避讳他的,最近怎么这么奇怪。
      “是,微臣告退。”王丞相心中疑惑归疑惑,可不敢违背皇上的话,只得退了下去。
      萧煜等王丞相离开,将武举的情况说了。
      皇上听了他所说的,点了点头说:“萧将军,你做事朕很放心,你之前反映的情况朕也仔细思量了,官官相护确实是个毒瘤,这也是朕让你一个新官去主持武举,又要亲自过目所有卷册的原因。”
      萧煜敛眉,看向地面没有说话。
      “行了,萧将军先回去吧,这几日辛苦了,三天后的比试,朕会去的。”
      三天后,便是武状元的决出之日,武举最后一场历来都是要皇上亲自到场的。
      萧煜走出了养心殿,就看到静公主大步走进了养心殿,他低头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见过静公主”,静公主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身边跑过。
      萧煜放下手,看了看静公主的背影,摇了摇头,迈步离开。
      静公主的性子,被皇上宠的有些无法无天,也不知道殷雅璇那个丫头能不能做好静公主的师傅。
      刚一想到殷雅璇,萧煜便看见殷雅璇正在不远处向这边看着。
      他本欲上前,可一想起上次两人的不欢而散,脚步便顿了一下。
      要不要过去?
      正当萧煜犹豫的那一下,殷雅璇也看见了他。
      “你怎么在这?来找皇上?”
      转眼,殷雅璇已经到了萧煜的面前。
      萧煜看了看她,她的神情和从前一样,没有一丝异样,仿佛那一晚上的事从未发生过。
      “是啊,你呢?来找静公主?”萧煜问。
      “不是,静公主刚刚绣了一个荷包,特意来找皇上,问问她绣的怎么样,我在这里等她。”殷雅璇笑了笑,笑容中流露出的欣喜是发自内心的。
      她和静公主,很合得来。
      这一点,她从未怀疑,因为她了解静公主,虽然已经分别四年多,可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萧煜倒是没想到她和静公主感情居然这么好,可听殷雅璇这么说,内心却松了口气。
      “那就好。”萧煜点了点头。
      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气氛顿时有些冷了下来。
      萧煜低头,看见了殷雅璇腰间带的玉佩,眉头一皱,“这块玉佩还是别带了,收着吧,回头我再送你一个。”
      殷雅璇眉头一挑,不禁扬起了嘴角,一抹不知是意外还是惊喜的笑容荡漾开来。
      “你送?”

      第六十一章 听她的

      “我送,怎么了?”萧煜的目光死死锁住殷雅璇的眸子,眼中有着笃定,还有一丝愠怒。
      他说送她就会送她,不会是玩笑话,她这笑容是什么意思?
      殷雅璇本来想打趣他,可见他忽然如此严肃,打趣的话到了嘴边又开不了口了。
      忽然,萧煜抬手伸向了殷雅璇腰间,殷雅璇吓了一跳,忽然睁大了眼睛就要往后退着躲开,可萧煜另一只手也抬起抓住了她的胳膊,让殷雅璇不能动弹。
      “你干什么?”殷雅璇神色有些慌张,周围时不时还有宫女来来往往。
      萧煜见她此时的窘迫,忽然间心情大好。
      “我能干什么?”说着,萧煜伸向殷雅璇腰间的手一把将那块玉佩摘了下来,随即抓着殷雅璇的手也松了开来。
      “拿回我的玉佩而已。”萧煜笑的得意,将玉佩牢牢撰在手心,在殷雅璇眼前晃了晃。
      殷雅璇忽然发狠瞪了他一眼,余光看见静公主从养心殿出来朝她走了过来,连忙后退几步和萧煜拉开距离。
      这宫里可不必其他地方,闲言碎语简直可以将人剥皮抽筋。
      “静公主来了,我走了。”殷雅璇语速极快,说完走的也极快。
      萧煜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不禁吹了个口哨,可他堂堂一个参将,对着一个女子吹口哨实在是孟浪之举,尤其是在宫里。
      殷雅璇步伐更快了,萧煜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
      他这是怎么了?简直不像他自己。
      萧煜掂了掂玉佩,大步流星地出宫了。
      “师傅!师傅!父皇夸我了,他说我绣的好看!”静公主开心起来,眼睛就会笑成一道月牙,弯弯的,看起来暖暖的,阳光一般的,能照到人心里去。
      可她极少这样笑,除非是对着自己喜欢的信赖的人。
      这样的人,她算一个,皇上算一个,王语笙算一个,再也便没有了。
      她的亲娘去世了,两个亲兄弟也都英年早逝,在这深渊一般的宫中,她就犹如一叶扁舟,无依无靠,而皇上就如阵阵浪花,推她去哪里,她就要去哪里。
      王茹梅说,让她教静公主三个月,也就是说,静公主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就只剩三个月了。
      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了。
      还又两个月。
      “师傅,刚刚同你说话的那个人是谁啊?”静公主忽然问。
      “哦,是萧将军。”殷雅璇如实回答说。
      “萧将军,你们认识?”
      “算是认识吧,在洛城的时候,萧将军救过我们全家人的命。”
      “这样啊。”静公主的头左右晃了两下,就不再说这件事。
      “绣了半日了,师傅,您想吃什么?我命御膳房给您做。”
      “公主吃什么,我就吃什么。”静公主的口味,是跟着她吃出来的,这几年也没怎么变,同她很像。
      静公主挎住了殷雅璇的一只手臂,两人回到了长春宫。
      如霜这一个月一直跟着殷雅璇,但无论有大小事,都会及时向皇后娘娘禀报。
      比如说,静公主和殷雅璇举止亲密,简直可以说亲密无间,像好姐妹了。
      就连同王语笙,也没这么亲密过。
      “哦,这是真的?”皇后娘娘听了倒是诧异,她想过公主会抗拒给她安排了个从宫外找来的师傅,可没想到,殷雅璇不仅没有被静公主排斥,反而让静公主如此信赖。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公主是公主,身份尊贵,而殷雅璇虽然是公主的女红师傅,整个宫里的人见了她,都会尊她一声“殷姑娘”。
      可说白了,她不过就是个市井小民而已,该和公主保持的距离,还是要有的。
      “她是怎么让公主接受她的?”
      “回皇后娘娘,刚开始静公主确实是很抗拒的,甚至关上门摔东西,闹绝食,还哭个不停,后来殷姑娘给静公主唱了一首曲子,公主就不再发作了。”如霜说着,满眼的不可思议,“奴婢也纳闷儿的很,不过是唱首曲子,怎么静公主听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老实地学起了女红,生活中还尽听殷姑娘的话。”
      皇后娘娘听了,当即瞪起了眼,“有这种事?”
      事事听殷雅璇的话,这还了得?要是殷雅璇有什么不轨之心,教唆静公主可如何是好?
      “那殷姑娘除了教静公主女红,可还会带公主做过什么?”
      “那倒没有,除了教静公主女红,殷姑娘就会自己在房中研究刺绣,或者去御花园逛逛,倒没有带静公主做什么。”
      皇后娘娘心定了定。
      “你先下去吧,如果有什么事,立即来禀报。”皇后娘娘摆了摆手说。
      “是。”如霜依言下去,回到了殷雅璇住的地方。
      殷雅璇和静公主正一起用着午膳,两人说说笑笑,因着殷雅璇年纪小,生得又好,若是穿上了华服,说是个公主也不会让人怀疑,故而看起来两人真的像姐妹一样。
      如霜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什么姐妹!刚刚皇后娘娘说的话难道忘了吗,她要尽心的盯着殷姑娘的一举一动,若是有可疑的地方就要去禀报。
      可她左看右看,这殷姑娘都不像是坏人。
      “公主,还是多吃些肉的好。”
      “不行,那样太胖了,母后说女孩子身体要苗条。”静公主喝了一口汤,将殷雅璇夹给她的一块鱼肉夹回了殷雅璇自己的碗。
      殷雅璇叹了口气,说:“静公主,吃两块儿肉又不会变成个大胖子,再说了,御膳房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你一口都不吃,岂不是让他们白忙活了。”
      静公主看了殷雅璇一眼,想了想,她说的有道理。
      这些菜,即使她不吃,原封不动地撤下去,也是倒了,还不如她吃几口尝尝。
      “那我就吃几口。”静公主尝了几口鱼肉,只觉得御膳房的菜做的真是不错。
      她以前怎么没觉得肉好吃呢?但好像殷雅璇说过之后,真的变得好吃的。
      吃着吃着,她就看了殷雅璇一眼。
      “公主看着我做什么?”殷雅璇有些好笑。
      静公主忽然开口,“师傅,您能再给我唱一遍那首歌么?”

      第六十二章 和亲

      那首歌谣,是当年昭仁皇后去世,静公主来到她身边的第一天,她唱给静公主的。
      当时静公主还年幼,哭闹不止,她便唱了这首歌谣,没想到静公主真的不哭了。
      “好,等用完了午膳,我再给公主唱。”
      静公主用力点了点头。
      另一边的养心殿,皇上正看着刚刚送过来的科举卷册。
      看一本,摇下头,叹口气。
      他的脑子里,全都是李丞相写过的一篇策论,那一篇,堪称绝作,之后再也没有能比得上李丞相的了。
      难道堂堂烈云,竟连一个栋梁都没有?
      这么想着,皇上面色低沉,皱着眉头打开了下一本卷册。
      这本卷册,只有王丞相一人没有通过。
      皇上一打开,看见行云流水般的行楷,顿时眼中一亮。
      字能看人,这句话是不错的。
      他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习字,心情好时要写,心情不好时也要写,可他做上了皇上之后,就没有什么时间写了。
      皇上看着看着,原本低沉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欣赏之意。
      在一顿庸庸之才之中,他终于看到了一篇能令他刮目相看的。
      不知写这篇的学子是哪位?
      皇上直接揭开了名字。
      殷明昭,好陌生的名字。
      他仔细思索了一番,朝堂之上,并没有姓殷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