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不能吟-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还想怎样?”萧珩笑了下。
  “我想知道燕棠的身世是怎么回事。”戚缭缭放了茶。
  “你查的这件事,或多或少跟燕棠的身世就有关。”萧珩深深望着她,“我既然肯让你查,你觉得,我还会真想过拿这个来要挟你么?等你去了孙家回来,我再告诉你。”
  戚缭缭冷淡地看过去。
  “我要听全部的。不能有半字虚言。”她说道。“而且,这件事情我必须告诉燕棠。”
  萧珩看着她,玩味地道:“我不阻止你。不过等你听过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告诉他也不为迟。”
  ……
  戚缭缭不知道萧珩末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她就当成他是在故弄玄虚了。
  出了茶馆,她驾着马儿沿着翠湖遛达了有半日才回去。
  有这么长时间对于他们之间恩怨的推测作铺垫,她不认为还能有什么让人咋舌的真相能让她停止对许潜死因的探究。
  再说句大逆不道的,皇帝虽然给她的只是道看着不出奇的密旨,可既然说到透露出去就有危险,那她怎么着也得有个底,免得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萧珩既然答应将底细告知,那么她也没有必要刻意地避开他,而以自行去探究的方式为此事浪费心力,一定程度上的合作,的确没有什么坏处。
  坊门口刚好遇见才回来的燕棠,他下了马等她,手里还拿着个香喷喷的纸包,是糖炒栗子的香气。
  “又去哪儿了?”他问道。
  这口气就像是她一天到晚就不着家似的。
  戚缭缭笑着接着纸包,说道:“去翠湖边喝茶了。”
  “跟谁这么有雅兴?”燕棠顿了下,故作淡定。
  戚缭缭又笑了:“萧珩。还是为了许潜的事情找我,让我去趟孙府找找许灵莺。”
  燕棠觉得头顶飘起了绿烟。
  虽然他知道戚缭缭不是那种人,但她是个花痴,而刚巧萧珩长得还不错,关键是他还追了她那么久。
  他问:“你最近跟楚王殿下是不是见的面有点多?”
  “是啊,可是我不是都告诉你了吗?他找我有正事。”戚缭缭摊手。
  燕棠支肘在马背上,眯眼望着天边,摸起下巴来。的确她是告诉他了没错,但他终究不放心。
  不过再想想,她都这么坦荡了,且他们都要成亲了,若是再纠结,反倒在萧珩面前显得小气。
  遂道:“等我忙完了,我跟你查,人家那么忙,不要老缠着人家。”
  戚缭缭意外他这么大方。也笑道:“他好像很在乎这件事。但是目前我也不知道内幕。回头有消息我告诉你。”
  她目前总共也只知道萧珩的确是很认真在查二十年前的事情,许潜很可能只是其中一件。
  至于燕棠的身世,他虽然意指过,但终归还是她自己臆想的多。在萧珩没有坦陈之前,她没必要跟燕棠提及。
  而等他把事情说出来了,她自然不必再理会他。
  燕棠是抽空才跟她在这会儿说话的,听到这里他便道:“那就查查看吧。”如果她真有兴趣的话。
  ……
  戚缭缭早上起来就让人给许灵莺递了个帖子。很快收到她等她到访的回音。
  晌午她便让子湛做了几样新式的点心,带着去往孙府。
  孙彭在将作监还是任着大太监,每日早出晚归,按步就班,戚缭缭到达的时候他没有在家,许灵莺一个人在敞轩里画画。
  戚缭缭端详了她几眼,现萧珩这次总算干了件好事,自打孙彭回来,又把许灵莺接到府里后,她这气色竟是比从前又好了几分。


第369章 先大婚吧
  “好久没见姑娘来了,听说姑娘从了军,还未恭喜姑娘。”许灵莺让人把东西全撤了,然后微笑说道。“真羡慕你这样可以五湖四海都可以去的。我年头至年尾连上街的次数都很少。”
  戚缭缭也就不说那些没用的安慰话了:“大夫看过了怎么说?”
  “完全恢复是不可能了,配合针炙药敷什么的,过个一两年,应该站立走动勉强可以吧。”
  这怕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戚缭缭点头,打开食盒让她尝点心。
  许灵莺看了看,目光里就有了惊喜:“这种掺了薄荷的枣泥糕我好多年都没有吃过了。”
  “哦?这是我们家子湛做的,姑娘小时候也吃过?”
  点心是萧珩说给她听,她又转述给戚子湛做的。
  “我母亲做过。”许灵莺尝了一口说,又点头道:“六爷手艺真好,这糕做的比我母亲做的更细更软,薄荷的份量恰到好处。那会儿我母亲要么是把它放多了,要么就是把它放少了,很有意思。”
  她微微含着笑说。
  “令堂过世的时候姑娘还不大吧?”
  “嗯,我才三岁多,不到四岁。但是照顾我的嬷嬷是一直跟在我们身边的,她很喜欢唠叨这些往事。”
  许灵莺扭头让人下去备宴,又道:“我日常都是一个人吃饭,你今儿还给我带了点心,我定要留你用顿饭的。”
  戚缭缭并没怎么推辞。她道:“上了年纪的人都爱唠。我的奶娘也是,如今不在我跟前了,见着我还是要拉着我问长问短呢。
  “我父母去时我也不大,有时听老人家说叨说叨也很贴心。说起来咱们俩都是打小没有父母亲关爱的,也算同病相怜。”
  “那怎么同?”许灵莺道:“我可及不上姑娘万分之一。”
  戚缭缭问:“你对令尊有印象么?”
  “哪里有什么印象?所有的印象也都不过是来自我母亲和身边的老嬷嬷罢了。”
  “哦?那老嬷嬷是自许家出来的?”戚缭缭眨了下眼,笑道:“那就怪不得了,是你的老家臣,自然是有资格多说几句的。”
  她拿了颗葡萄,又道:“不过没想到孙公公当年能在那样的情况下保住令堂,还不动声色地带出个嬷嬷来照顾你们,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许灵莺拿点心的手顿了一息。
  这一息虽短,却也还是让剥葡萄皮的戚缭缭给捕捉到了。
  “不……那嬷嬷,其实是后来找过来的。她没见过我父亲,也不知道他是谁。都是听我母亲说她才知道的。”许灵莺绞着手指。
  戚缭缭点点头。
  许灵莺明显在欲盖弥彰。
  这么说起来,孙彭当初的话语的确是有所保留。也就是说,他除去把惠香带了出来,应该是还把照顾惠香的婆子也一道带了出来。
  而能够在那么多人眼皮底下带走两个人且藏起来,这简直不可能,除非是惠香当时的确不在许家宅子。
  那么许潜在出去围场之前有了些预兆,是真的了?
  而那次狩猎,其实只是个幌子,事实上时为太子的皇帝实则是去办了别的事情?
  “尝尝这个吧。”许灵莺把才端上的蜜饯挪到她面前。
  她却顺手拿起她的画来看:“你在学画画?”
  “消遣而已,哪里真有那天赋?”许灵莺略显殷勤地把盘子挪开,又把自己的几幅画推到桌面上来。
  戚缭缭知道她是恨不得话题就此转开,也不打算再问。
  ……
  燕棠虽然在戚缭缭面前装了回大方,得到了她的眼神赞赏,但内心终究不放心萧珩那孙子。
  便琢磨着尽快把手头事情做完,好全心全意地陪她。
  拿着折子进御书房的时候,皇帝没在御案后,而是盘腿坐在炕上拿着只玉器在指间摆弄。
  这玉器是个玉环,上头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狼头,看着有些眼熟。
  “是你啊?”皇帝看见他在门下,遂把玉环顺手塞入怀里。
  燕棠颌上前,将手里折子呈上禀道:“辽东西北都来了奏报,粮草已经囤满。乌剌那边孟恩已经露面,前些日子贺楚有派人前往北真。”
  皇帝接过折子看了两眼,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燕棠领旨道:“赵胤伏罪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去关外,贺楚自上任起就开始有预谋地针对大殷,臣猜想他是对榆林大同一带垂涎已久,因此大殷兵,他撤退应是不可能。
  “大殷骑兵总体不如鞑靼人强悍,但是数量可以完败。因而贺楚派人去往北真,应是有意与北真联手。”
  皇帝望着那折子点头,说道:“北真二十年前元气大伤,几乎灭亡,这些年倒还安份,且年年纳贡,算得上虔诚。
  “但他们毕竟曾惨败在大殷手下,有机会给予重创,甚至有机会翻身,他们当然也不太可能放过。”
  燕棠凝眉了会儿,终究问道:“臣斗胆问一句,昔年家父与段王爷既然重击了北真,为何不斩草除根?”
  皇帝手顿了下,说道:“因为正好鸿飞重伤殉国了。”
  纵然是段鸿飞重伤殉国,当时关外也不是没有别的将领,何况燕奕宁不是也还在么?北真既是遭了重创,焉有灭不了之理。
  燕棠觉得皇帝的回答透着牵强,但他若追问就逾矩了。
  “说说你近来收集到的消息吧。”皇帝道。
  燕棠颌,说道:“除去以上,孟恩手下的十员大将,十二员中将资料臣已于上个月搜集完毕。
  “贺楚自己还有些侄甥辈,也掌着些兵马,这些大部分属于他的亲兵,只有老可汗大妃的弟弟古泽一支兵马现归在孟恩麾下。
  “乌剌总兵马数约为十五,这十五万皆为当年贺楚孟恩带着一道夺权上位的兵马,十分彪悍。如果联合北真,臣粗略算过,合计应共有近三十万之众。”
  皇帝抻了抻身子,说道:“乌刺既去找了北真,那他们八成也要按捺不住了。朕记得,你帮着戚家去往梁永琛家里理论的时候楚王也去了?”
  燕棠顿了下:“是。”
  皇帝沉吟良久,说道:“朕知道了。”
  燕棠不知他忽然说起这个做什么,见他没有下文,他也定立着未语。
  过了会儿,皇帝又开口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也积累了这么久,这次,朕想让你率军出征。”
  燕棠闻言抬头:“皇上的意思是——让臣挂帅?”
  皇帝点头:“先大婚吧。大婚后朕再下旨。眼下你可早做准备。”


第370章 怀疑你爹?
  燕棠退出殿来,心情还禁不住有些激动。
  虽然说他一直是在朝着挂帅这个目标在努力,之前种种迹象也表明了这种可能性,可一旦成为现实,还是透着那么出人意料的。
  但是想到此去原本是打算禀报完公务即安心陪伴戚缭缭,且静候着佳期来临的,如此又泡汤了,既是挂帅,少不得从今日起便得着手筹备。
  然而反过来又一想,皇帝这便等于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吃,这么说来,赶在兵之前先成亲是没问题的了!
  如此翻来覆去的琢磨着,直到回到衙门心还是翻滚的。
  又想起皇帝在北真那一战事上的反应仍觉得有些不太对。接而又不是很明白他为什么会忽然提到萧珩?
  再想想进殿时他就已经不对劲,他手里那只玉环……他就突然想起来了!
  那只玉,当初他们在天机楼抓其其格的时候皇帝就曾拿出来跟其其格打听过!
  ……
  这一次,燕棠得出了皇帝也有秘密的肯定结论。
  但他暂不打算去挖掘,因为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戚缭缭在燕棠出宫的时候也出了孙府。
  很明显许灵莺应该还知道点关于许潜的什么,从眼下她身份公布于世,根本没有必要再回避许潜来看,她的回避只能是因为不方便透露,而不方便的原因,也只能是来自于皇帝那边。
  所以又回到最初的猜想上,许潜不但提前就知道了他有可能会被问罪,又或者是遇到某些会祸及家人的危险,而且很可能还透露出过些许内情。
  戚缭缭不是没想过直接跟许灵莺挑破这层窗户纸,但是以她目前的身份来挑明,显然不智。
  回到府里后她把事情捋了又捋,总觉得事情生的时间点也很有意思。
  许潜被杀是二十一年前的七月。
  时为太子的皇帝七月带着侍卫及文武官员与官眷等去围场狩猎,而许潜在那之前已经预测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同时萧珩是九月的生日,那么二十一年前的七月他已经在沈妃的肚子里。
  如果说许潜的死跟燕棠的身世有关,那是不是正好在那个时候也已经被怀上的萧珩也跟此有些莫名的牵连,才引来他这样的执着?
  此外,燕奕宁与段鸿飞攻击北真时也是在二十一年前,也就是说这三件事都生在同年。
  众所周知,萧珩幼时身子不好是因为沈妃怀他时动过胎气,而沈妃当时应居在东宫,按理不会有意外有动胎气的可能,如果事出意外,那么又会是什么意外?
  ……傍晚她就收到萧珩约她在老地方见面的传话。
  依约过去,他今日换了件月白色丝袍子,衬着只拿玉簪简单绾住的墨,浑身倒是素朴。
  但远处等候奉茶女侍眼睛仍然直往他这边瞟,两颊羞得酡红酡红地,他也不知道见着了还是没见着,总之这副样子跟前世里后期在楚王府里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他半倚着桌畔望着她:“怎么样?”
  戚缭缭叠腿坐在蒲团上:“你猜的没错,许灵莺确实应该还知道些秘密。不过她很避讳,直接问肯定是问不出什么来的。
  “而且我觉得她所知道的也不会太多,如果要强行挖掘,恐怕会吃力不讨好。”
  她若是知道很多,后来便不会那么坦然。知道的不多,自然不值得冒险。
  “知道许潜是特意送走惠香的就行了,我没有打算深究。”萧珩展开扇子摇了摇,又说道:“就算要问,我也只会从孙彭这边下手。”
  戚缭缭看着他这扇子:“也是雪砚斋制的?”
  “好眼力。”萧珩停手轻笑,“你平日里除了忙着在街头称霸,还干些什么?”
  戚缭缭顺手给自己重沏了杯茶,没吭声。
  苏家好歹是书香世家,几分品鉴功底她还是有的。
  她不光认出这雪砚斋的扇子,而且还看得出来这扇子是照样复制的,因为这上面绘的也是富贵花开,跟邢烁那晚看到的差不多。
  “王爷要是没有别的什么想说的,就说说燕棠吧。”她划了划杯里的茶水,说道:“我想知道燕棠的身世有什么问题,且他的身世跟王爷有什么关系,许潜的事跟你和燕棠又有什么关系?”
  萧珩没有立刻搭话,扇子摇了两摇,才道:“燕棠的身世,你从来没有怀疑过?”
  “我很相信叶太妃和燕棠父亲的人品。我觉得只有那些其心不正的人才会动不动就有这种不负责任毁人名节的猜测。所以我没有怀疑,王爷反而觉得惊奇吗?”戚缭缭睨着他。
  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但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无奈?
  它的意思难道是真正指寡妇容易惹桃花么?
  并不是,是因为这世间有太多脏水更容易往弱势的她们身上泼。
  所以除去对燕棠身世有疑本身的惊奇之外,余下的就是他对于这种猜测的反感。
  这也使她格外能体会到叶太妃何以在燕奕宁过世后并不轻易去人家里串门的心情。
  除了她顾忌外人忌讳她丧夫的身份,必然也是害怕背后的飞短流长。
  “你错了。”萧珩道,“我听说你们定亲之前,燕棠去问过我父皇的意见,但我父皇态度模棱两可。你们从来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戚缭缭道:“皇上英明仁善,一直都很器重从小就扛起王府重责的燕棠,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且燕棠本身也当得起这份器重。”
  “别嘴硬。”他说道,“你只是不愿承认,不愿深想罢了。可你也知道如果不是至亲至近之人,是不可能会纠结燕棠的妻子究竟能不能生育子嗣的。”
  戚缭缭目光转冷:“你这是在怀疑你爹?”
  萧珩勾唇:“注意你的言辞。”
  戚缭缭脸色沉下来。
  说实话,就凭皇帝对燕棠的态度,她不是没有多想过,因为皇帝就是跟燕奕宁感情再好,说到要替他的儿子考虑子嗣之事,是不是也过头了点?
  何况燕奕宁又不是只有燕棠一个儿子。
  而叶太妃和他却都在这件事上纠缠了很久太妃的态度她能理解,皇帝也这样,她就不理解了。
  如果燕棠不是意志始终都那么坚定,这婚事其实八成都吹了吧?


第371章 未必有染
  但是她又实在不能相信这个可能,叶太妃是什么样的人,她能不清楚吗?
  她跟燕奕宁两情相悦,还陪着他在边关驻军数年,她怎么可能会怀上皇帝的儿子?!
  何况燕棠都二十一了,二十一年前燕奕宁还在,皇帝难道是那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着自己的兄弟占有他的妻子的那种人?
  就算她相信皇帝是这种人,她也绝不相信叶太妃是这种人,更不会相信燕奕宁能一点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还能容忍!
  她深深地看了会儿萧珩,前世今生两种不同的他不停在她眼前交替出现。
  从前的他一直都是不说废话且颇有城府的,甚至有些时候还是能让她有些佩服的,但眼前的他只让她觉得癫狂!
  他这是为了抹黑燕棠而不择手段么?
  哪个当儿子的会怀疑自己的老子跟兄弟的遗孀有染,且还能一本正经地当回事说给她听?
  她承认她有了些躁怒。
  “我原以为王爷为人多少有些底线,却没有想到你竟是这种凭空造谣诬蔑他人的人,燕家与你到底有什么仇?令你不惜在背后做这么多见不得人的手脚?
  “燕棠的父亲为保护你们萧家江山丢了性命,结果他的妻子还要遭到你泼来这样的脏水!王爷当真问心无愧?”
  萧珩始终平静,直到她一席话说完才缓缓开口:“我有说过皇上临幸过叶太妃吗?”
  戚缭缭脸上覆满寒意。
  他轻哂:“燕家长大的孩子,未必就是燕奕宁的儿子,他叫叶太妃为母亲,也未必就是叶太妃所生。”
  萧珩慢条斯理,这样的雍容,倒令得戚缭缭有些怔忡。
  他道:“你随便查查就知道,燕棠对外的出生地点都是在西北,叶太妃随夫在西北驻军有三四年之久。但是他确切的出生地点,却是在从西北回京的路上。
  “而你可能还不知道,叶太妃那一年离开西北再回到燕京,路上足足花了有半年时间。”
  戚缭缭屏息望着他,平日里脑子转得再快,此刻也转不起来了。
  “二十一年前,叶太妃与燕奕宁在西北驻军,那年北真作乱,燕奕宁最终与段鸿飞拿下了这一役。
  “段王爷殉国,燕奕宁留下料理残局。
  “之后未久叶太妃就启程回去京师,因为怀着身孕,后称她半路上不堪舟车劳顿之苦,于是绕去就近的行宫暂住了下来。
  “而这一住就是半年,一直到她生产完之后才回京。回京的时候是来年二月。
  “燕棠被抱回京的时候,当时见过他的老人都说他体型挺大,而且四肢挺灵活。简单说,就是并不太像是才刚出生的孩子。”
  戚缭缭半晌才将张大的嘴合上来。
  “仔细想想,这里头疑点就很多了。”
  说到这里萧珩顿了顿,拈去一片落在袖口上的槐花瓣,然后接着道:“且不说为什么她身为官眷在半路能得到宫中旨意获得在行宫暂住的资格,只说就照这么推算,叶太妃在离开西北的时候至少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
  “而那个时候是六月——你知道六月生了什么事吗?”
  戚缭缭扶杯望着他,一动未动,指下却已经有些出油。
  “那年六月,大殷大败北真。”萧珩道,“也就是说,北真打完之后,叶太妃就立刻启程回了燕京。
  “叶太妃怀着三四个月的身孕,不在仗打起来之前就离开,却在仗打赢之后立刻撤离,你觉得这正常吗?”
  戚缭缭没有说话。
  燕棠在西北出生的这段她前世里就知道,由于勋贵武将们很多孩子都是在驻地出生,有时甚至还是在战地出生,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萧珩所知的这些细节她从来不知道!
  叶太妃是在行宫里生下燕棠的,不,照他的说法,该说是燕棠的母亲是在行宫里生下他的,而且这件事燕奕宁夫妇都知道,那他的意思是,皇帝临幸的另有其人,而燕棠就是被皇帝临幸的女子所生的孩子?
  “这不过是你的臆猜。为什么叶太妃就不能在行宫停留?你都知道当时燕棠父亲把北真给打赢了,难道皇上当时就不能因为感念他的功绩厚待一下他的妻儿吗?
  “为什么你一定要把事情想得这么肮脏?”说着她略倾了身子,寒脸望他:“你背地里这么抹黑你的父皇,他知道吗?”
  萧珩也不生气,冲她扬唇:“我不是在抹黑他,我只是说出我的依据。
  “他是个君主,即便是昔年也是储君,便是临幸一两个女子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然的话,你以为宫里那些妃嫔都是摆设?”
  戚缭缭望着他,紧抿双唇看向了湖面。
  君王三宫六院,这确实不稀奇。何况他们萧家人面相长的都很俊美,皇帝纵是这样的年纪,也依然颇具魅力,更何况二十一年前他那么年轻?
  且他当时还是在辅助先帝登位之路上有着瞩目贡献的尊贵太子,要吸引个民间女子,实在不要太容易。
  但她心里还是不能接受。不是她本身不能接受,是替燕棠不能接受。他不应该有这样见不得光的出身……哪怕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