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巾帼娇[封推]-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六子知道了这些消息后,心里有些微微吃惊,如果这小学徒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位秦三小姐可有点不简单的啊。这样的人,能嫁到孙家来?即便是骗,只怕也骗不过来吧?

    小六子不死心,又接连在秦府门口绕了几天。终于逮到机会跟一个采买的婆子搭上了话。小六子这人长得讨喜,嘴又甜,心还不急,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他跟那婆子假装偶遇数次后,终于得到了那婆子的信任,小六子也从这个婆子那证实到,秦家银楼里那个小学徒所说的话都是真的。而且这个采买的婆子是秦家的老人,是看着秦黛心出生的。她还特意说了说秦黛心的生辰八字。

    小六子说到这儿。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他吃了一口茶,方才道:“族哥,这事儿是我亲自去办的。差不了。那位秦三小姐指定是您要找的人,不过依我看。她却不是适合的人选。”

    “六子。”孙德财喝了一声,轻轻的摇了摇头,人选合适不合适,那得老爷说了算,你一个半大的小崽子,跟着掺和什么。

    “哦?”孙耀元颇有兴趣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小六子看了孙德财一眼,见后者无可奈何的样子,便知道老爷发了话后,爹也不拦着,他这才大胆的道:“我看那位秦三小姐,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论家世,这秦家虽比不上咱们孙家,可是在台州当地,秦家也是数得上的。而且这秦家的大儿子,可是个四品的京官儿,听说跟那个什么铁义侯还有关系呢!不说这些,就单说那位三小姐能把嫡母的把柄都抓在手里,一直隐忍,关键时刻才发难,还整治的两个姐妹草草嫁了,悲凉收场,可见她是个有手段的。这样厉害的人物,我的意思是不该去招惹啊!”

    孙耀元听得津津有味,道:“那依你的意思,该给天宝说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小六子想了想,才道:“孙少爷这个样子,您是不是该给他找一个势单力孤的,没什么依靠的,像,像肖姨娘那样的。”

    孙耀元暗暗点头,小六子这番话可算是说到自己心里去了。

    “三叔,耿氏靠不靠得住?”

    孙德财思忖了一下,才道:“老爷,我也是以前跟她父亲打过交道,对这个耿氏知之甚少,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真不敢说。”

    “找人盯着她,摸清楚她的底。”

    孙德财连忙道:“老爷放心,她娘家就是凉州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孙耀元点了点头,一挥手道:“好了,你们爷俩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孙德财连忙拉了小六子一把,爷俩个悄悄的退出了书房。

    孙耀元远看了看摆在自己面前的两张红纸,视线最终落在那个赵三妹上头。

    孙耀元差人把老吴喊了过来。

    “老吴,我还是比较中意这个赵三妹,你想个办法,让我暗中见上他一面。”

    老吴眼中精光一闪,他垂了头,道:“是老爷。”

    没隔几天,老吴便带着乔妆的孙耀元去了凉州城的一家茶肆,这家茶肆对面便是一家赌坊,大白天的,赌坊门口进进出出,生意好得不得了的样子。

    “老吴,咱们到这儿来干什么?”不是要见那上赵三妹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老吴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只道:“老爷,赵三妹的舅母何氏是个好赌的,她是这间堵坊的常客,而且这何氏还有个规矩,每天只要到赌坊来,必定会让赵三妹陪她到这堵场门口,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以煞制煞。”

    “以煞制煞?看来这何氏对赵三妹的生辰八字也颇有异议啊。”孙耀元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眼睛便不时的朝对面看去。

    不多时,就听老吴压低声音道:“老爷,她们来了。”

    孙耀元抬眼一看,只见赌坊门口来了两个女人,一高一矮,高的那个纤瘦,只看到一个背景便觉得此女子亭亭玉立,一副柔弱模样,矮的那个五短身材,腰身粗得跟水缸一样。要是眼神不好的,恐怕都看不着腰。

    想必那胖的,就是何氏了。此人不但长得粗,说话也挺粗的。还一别大嗓门儿,真是受不了。看她跟门口打手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还真是……

    孙耀元怕自己忍不住把早上用的饭吐出来,当下把视线从何氏的身上转到一旁那个少女的身上。

    十四岁长这么高?

    不是说她舅母虐待她吗?怎么长得这么好?

    孙耀元只看到赵小妹一个侧影。但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此女身姿不俗,怎么可能是一个受尽虐待的孤儿呢?

    孙耀元的目光闪了闪,里心画了无数个问号。

    孙耀元为人处事儿很有一套,他一向主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吴跟了他二十多年,不到万不得已时,他真的不愿意往老吴身上去想。可眼下这事儿,怎么解释?

    孙耀元不是一个轻易相信人的人。能做他心腹的人。往往都是通过层层考验后被留下的人。忠诚度相当高。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啊,谁能保证自己看人一辈子不走眼呢!

    孙耀元的心里存了根刺。再看赵小妹的心思也淡了许多。

    “行,今儿就到这儿吧。回。”

    老吴什么也没说,跟在孙耀元屁股后头回了府。

    一路上,孙耀元都坐在轿子里假寐,他脑子里不断的浮现这二十年来自己与老吴之间的种种。

    但愿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孙耀元回了府,立刻让老吴安排行程,他要去台州见见那个秦三小姐。

    老吴有些吃惊,当下便道:“老爷不是说中意赵小妹吗?怎么……”

    孙耀元似笑非笑的看向老吴,只道:“小心总没错,事关孙家子嗣大事,我总得慎重。赵小妹也不是不好,只是我觉得她克父克母,又是个没福相的,再说她那个舅母那么贪财,万一收了我们的钱,还到处去嚷嚷,那咱们的麻烦可就大了。台州那个不一样,大户人家吗,都重脸面,要是他们的女儿被骗嫁了一个傻子,你觉得他们能到处去嚷嚷吗??”

    老吴扯了一下嘴角,什么也没说。

    孙耀元只道:“这两天有桩买卖我要亲自去谈,等谈完了咱们就动身,你先安排一下,争取早点走。”

    老吴点了点头。

    孙耀元挥了挥手道:“你去休息吧,我累了。”

    老吴低了低头,退了出去。

    孙耀元眼中闪过一道狠厉之光,老吴啊老吴,你不要让我失望才好啊!

    & & &

    再说耿氏拿了钱,也不在凉州娘家待了,她把那银子换成了银票,小心翼翼的贴身揣好,一面埋怨婆家几个兄弟都是白眼狼,这银子要是被他们发现了,指不定就要保不住了,如果不是为了防着他们,自己何苦还要花钱把银子换成银票?

    耿氏带着女儿,揣着银子,昂首挺胸的回了台州刘家。

    刘家以前住的两进小宅子早就卖了,现在一家十几口都居住在西城城郊的一个破败的院子里头,房子年久失修不说,那居住环境跟以前比起来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家人整天相互报怨,四个大男人没一个能担起家里生计的,整日里不是喝酒,就是挥霍纸墨,让人恨得牙痒痒。

    耿氏推门进了院子,见大嫂王氏正大院子里洗衣服,她连忙带着孩子闪身进了屋,连个招呼也没打。

    王氏见了,不由得呸了一声,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轻手轻脚的来到二房门外,想要听房根。

    再说耿氏进了屋,见大夫刘鸣倒在炕上醉生梦死的模样,当下气不打一处来,上前狠狠的掐了刘鸣的耳朵。

    刘鸣正做美梦呢,冷不丁被人揪住耳朵,当即痛得清醒过来,等他看清楚了眼前的人是耿氏时,心里便窜出一股无名火,挥手朝着耿氏的脸上便扇了过来。

  
 第六百八十六章

    耿氏躲避不及,脸上挨了一下子,好在这刘鸣喝多了酒,又刚睡醒,身上乏力没什么力气,这一巴掌虽然把耿氏打了个正着,可却没打什么样,要是真换了平时清醒时的刘鸣,这一巴掌下去,只怕耿氏的脸就要肿起来了。

    耿氏摸了摸有些发热的脸颊,大声尖叫道:“你这个死玩意,你敢打我?”

    “老子,打……打的就是你。”刘鸣的酒还没有醒,说起话来还不是很利索,他垂着脑袋坐在炕边上,指着耿氏道:“你这个恶妇,你不是要回娘家吗?怎么?发现娘家更落败,过活不下去了是不是,你这个恶妇,我要休了你。”

    刘鸣的话一说出口,耿氏就嗷的一声扑了上去,“你这个没良心,黑了心肝的狗东西,老娘跟着你吃苦遭罪,卖了嫁妆给你买笔墨,换酒喝,你倒好,自己没本事,还敢动手打老娘?看我不跟你拼了。”耿氏也顾不得女儿能不能被吓到,张牙舞爪的就奔着刘鸣去了。

    在门外偷听的王氏暗暗高兴,心想打吧,打死才好呢,打死一个少一张嘴。

    耿氏与刘鸣撕打了一阵,突然听到耿氏哎哟了一声,似乎是坐到地上了。

    王氏暗暗高兴,捂着嘴偷乐一回,又把耳朵贴在门板上,细细听了起来。

    只听耿氏道:“刘鸣,你敢推老娘,好好好,你不心疼我也就罢了,连我肚子里这个你也不放过,行。你打死我吧,我和我这没出世的孩子,我们,我们娘俩的命好苦啊!”说完就哭了起来。

    啥。怀上了?

    不但屋里的刘鸣吃了一惊,连屋外的王氏也差点惊呼出声。

    耿氏嫁过来这么些年,就生了一个丫头片子,今年也已经有五岁了。自那以后,她那肚子就再没有过一丁点的动静。眼下这是又怀了?

    王氏暗恨,她大夫是刘家的老大,她从嫁过来到现在,给刘家生了六个孙子!刘家还没倒的时候,自己可是刘家的大功臣,老爷子还在世时,最看重的就是她。除了特别大的事儿以外,家里家外几乎都是她说了算。下人。妯娌间。哪个不是看她的脸色过日子?可恨刘家败了,老爷子也撒手走了,十几口子人就挤在这么个小院子里。大房可是有八口人,就挤在二间小破房里。有个风吹草动的,满院子里的人都能听着。

    家里劳力少,几个大老爷们过惯了当秀才老爷的日子,谁也不肯出去抛头露面挣银子养家,现在刘家基本上都是几个媳妇撑着,不是卖嫁妆,就是绣绣活,一天也没个闲着的时候。

    王氏一想到往后家里又要添一张嘴,心里便一阵烦闷,也不听声了,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耿氏和刘鸣完全不知道自己家的事儿被听了墙根,这夫妻俩正大眼瞪小眼呢!

    “真怀了?”刘鸣的酒也醒了,直直的看着媳妇还没显怀的肚子,似乎要盯着看出朵花来似的。

    耿氏哼了一声,眼皮都没抬一下,就那么在地上坐着。

    夫妻两过了这么些年日子,彼此对对方的脾气都十分熟悉。耿氏就是那么一个人,越是不占理的时候,她就越爱胡搅蛮缠,当她有依仗,占理的时候,她反倒会一声不哼。齐鸣就是知道她的性子,见她一声不响的坐在地上,当下一个激灵,连忙从炕上跳了下来,一把把耿氏从地上架了起来,当下谄媚道:“夫人,夫人,地下凉,莫伤了身子,快,快到炕上坐着去。”

    耿氏心里很受用,脸上却不带出一点来,还冷哼一声。

    刘鸣笑嘻嘻的道:“好夫人,是为夫的不是,你可别生气,再气着了咱儿子,那可怎么好。呵呵,夫人,你这身子,何时有的?”

    耿氏沾沾自喜了一回,这身孕来的意外,她也是才发现没多久,让大夫把了脉,说是有一个多月了。

    “夫人你腰酸不酸,累不累,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咱们二房要有后了。”

    耿氏白了他一眼,便道:“你乐啥,这儿子要是生下来,你拿啥养他,难不成还要挤在这破窑子里,看你大嫂和你老娘的白眼?”

    刘家有四个儿子,最不受许氏(刘鸣的娘)待见的就是这个二儿子。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这许氏只疼大儿子,小儿子,就是对三儿子也不错,可唯独对这个二儿子,一向不怎么亲近,以前家里光景好过的时候,还看不太出来,毕竟刘家那时候富裕,也不差他们这一家三口人的吃穿用度,耿氏只觉得老太太不喜欢跟他们说话,倒也没觉得出旁的来。可刘家一落败,这差距就出来了,虽然说大伙没分开过,可老太太那点压箱底的私房只怕都贴补到大房和老四身上去了,老太太还发了话,她的东西是要留着给老四说亲的,谁也别指望。

    耿氏早就看出来了,许氏就是个偏心眼儿。

    不过,现在怀里揣着五百两银子,耿氏的底气也足,也不怕了。

    偏心?

    好啊,咱们就把家分了,各过各的去,看谁的日子过得好。

    刘鸣一哆嗦,现在家里吃的用的,可不都靠大嫂和老娘张罗嘛,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他能怎么样。

    耿氏哼了一声,“瞅你那没出息的样。”她朝一旁站着的女儿招了招手,道:“丫丫,来,娘给你两个铜板,你去巷口小铺子买点麦芽糖吃,躲着你堂哥堂弟啊!”

    丫丫才五岁,从打生下来过的就是富足日子,冷不丁刘家这一败,孩子倒是受委屈了。不过丫丫生下来就是个懂事的,很少哭闹,别人都嫌弃她是个姑娘,可耿氏却稀罕的紧,什么时候也不想委屈了姑娘。

    丫丫眨了眨大眼睛,从耿氏手里接过一枚铜钱,才怯怯的开口,“娘,我就买一个钱的。”

    耿氏心一酸,当下把另一个钱也塞到女儿手里哄道:“丫丫乖,娘有钱,你买两个钱的吃,啊!”

    丫丫歪着头想了想,才欢快的接过钱,笑道:“谢谢娘。”说完一蹦一跳的走了。

    刘鸣见姑娘走了,才捅了捅耿氏道:“好好的,你把闺女支开干啥。”

    耿氏哼了一声,才道:“我问你话呢,这儿子生下来,你拿啥养他。”

    刘鸣也想要儿子,不过他心里没底,便回了一句,“你咋知道是儿子,没准又是个丫头呢。”

    “丫头,丫头咋了,丫丫多招人疼啊,这么小,没吃没喝的也不闹,还知道帮着择菜,比你都中用。”

    “行行,算我没说。不过夫人,你咋知道是儿子呢?”刘鸣可不想跟一个脾气不好的孕妇讲道理,于是连忙转移了话题。

    耿氏一扬头,颇为神气的道:“这是直觉。我怀丫丫那时候,身子犯懒,见天就想睡觉,不管吃多少,总觉得这身上没力气。那时候只要一睡觉,梦里头就都是花,开的那叫一个漂亮,人家说那叫胎梦,见花一准生女儿,你瞧我不就生了丫丫吗?这回啊,不一样,身上轻快,体力也足,不困不恶心,精神可好了,这几天我总做梦自己捡手绢,老话说了,捡手绢生男儿。”

    刘鸣听了这话,当下咧开嘴笑,“夫人说得有理,你看你刚才扑过来那样,生龙活虎的,一点也不像有身的人,儿子好,儿子好。”

    耿氏白了他一眼,道:“儿子生下来,你想让他跟着咱们受罪?”

    “那哪能啊。”

    “就咱们这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还能过出啥好日子,你娘偏心,有什么好吃的都端到大房去,再不就是留给他的小儿子,你想让儿子生下来就没奶吃?”

    提起这个,刘鸣也犯了难,他不是不知道娘偏疼大哥和四弟,可他有啥办法。

    “那,那你说咱咋办?”

    耿氏用手指戳了刘鸣的脑袋一下,道:“你呀,就是软柿子。要我说,分家。”

    刘鸣一惊,“分家?这……”分了家以后他们可怎么活呀。

    耿氏招了招手,跟刘鸣咬起了耳朵,最后还拍了拍自己的衣裳。

    刘鸣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视线也在耿氏的衣裳上头打转。

    “夫人,这是真的?”

    “那还有假。”耿氏得意的笑笑,“分家后咱们就过自己的小日子,事成之后,咱们还有五百两入帐,到时候咱们就盘个小铺子,再买些地,到时候咱们的小日子指定不能差了。”

    刘鸣在这方面没什么主意,可耿氏却是做买卖过日子的好手,刘鸣对耿氏规划出来的未来,那是一点质疑都没有。

    “行,这个家咱们分。”

    “你把嘴闭紧些,莫露了这钱的事儿。”

    “我懂,我懂。”刘鸣想了想,又道:“对了,这事儿你用不用跟那位贾府姨娘说一声?”

    耿氏拧了拧眉,思忖着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说了吧,怕惹她不高兴,不说吧,自己这来钱的生意可都是因为她才得到的。

    耿氏犯了难。

    刘鸣就劝她,“还是说吧,纸包不住火,日后她要是知道了,只怕还要怪到你头上来,说总比不说强。”

    耿氏一想也是这个理,当下道:“行吧,明天我就去跟她说说。”


 第六百八十七章 被真相了

    秦倩心是贾府的妾室,按理说是不能轻易见外客的,也不能没事儿外出。可贾夫人看在她是秦三小姐的姐妹的份上,对她多有照拂,连张氏也念着三小姐的情,高抬了秦倩心几回。贾二爷呢!脑子里装的好像是棉花似的,见秦倩心讨了母亲和大嫂的欢心,还以为她是多么个通透,伶俐的人,对她也多了些怜爱。

    下人们不知道内情,以为这位姿色只在中上的秦姨娘有什么法宝呢,因此全然不敢小看。

    秦倩心也是个蠢的,还以为贾夫人是真看重她,在府里越发趾高气昂了起来。

    秦倩心借了秦黛心的势,在贾府过得风生水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秦倩心竟能隔三差五的出一趟府,虽然她从来不在外头留宿,而且都是在晚饭前回来的,可府里看角门的婆子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那府里的对牌是对么好要的?这位秦姨娘怎么就能这么顺利的出府呢?看不透啊,看不透。

    这天,秦倩心照例拿着对牌出了府,跟在她身旁的,有她从秦府带回来的丫头采青,另外还有两个做惯了粗活的使唤婆子,皆是贾府的人。主仆二人叫了一顶小轿子,一悠一晃的出了麒麟巷,往街上去了。

    那轿夫脚力好,没多久就把人送到了地方,锦缎搭子小轿在一家门脸不大,经营胭脂水粉的店铺门前停了下来。

    秦倩心被采青搀扶着下了轿,两个婆子手脚利落的付了轿子钱。

    主仆四人进了铺子。

    这间铺子不是很大,屋里左右两侧各自摆着两个乌木着红漆的柜台,上头摆着着不少的大小锦盒,里头装着的都是脂粉。香膏,口脂等物。铺子后头是两间休息室,是专门为来店里买东西的女客准备的。

    柜台里头站着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二人穿着颜色鲜亮的衣服,脸上妆容靓丽,浓淡相宜,看着十分赏心悦目。她们见秦倩心来了。连忙迎了过来,还道:“东家,您来了。”

    这铺子正是秦倩心的产业。

    当初方婉茹可是没少给秦倩心留好东西,她心疼这个女儿,因此什么铺面,田产都准备了不少。苏氏上位以后,倒也没苛扣秦倩心的东西,虽然把她嫁到了贾家做妾,做一早准备好的嫁妆还是分文没差的交到了秦倩心手里。

    这胭脂水粉的铺子。就是秦倩心的陪嫁之一,原本是一直租出去的,秦倩心只要每年回收租子就行了。可秦倩心觉得这地方位置不错,铺子又不大,租给别人也挣不了几个钱,干脆自己拿了一些休己。又冲贾二爷讨要了一些,才开了这间胭脂铺子,好好打理一番。倒能比收租子多赚三四成。

    “店里怎么冷冷清清的,桂姨呢?”

    桂姨相当于这间铺子的店长,她以前是做水粉生意的,后来家里出了事,连累她把店铺给关了,好多年都没缓过神来。秦倩心也是看中她有经验,这才聘她在这铺子里做个掌柜的。

    “桂姨去送杜夫人去了,您也知道,杜夫人就是喜欢桂姨,桂姨也是没办法。”

    秦倩心点了点头。这事儿她也知道,索性便不管了。

    “行了,我去后面歇歇。看看帐,有事儿喊我。”

    两个姑娘连忙应了,其中一个还亲手为秦倩心打了帘子。

    秦倩心去了后头的一间休息室,习惯必的拿出来帐本看,她以前在家时,对这些庶务完全不感兴趣,也没学到什么,等到自己嫁人,才知道庶务的打理根本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这才悔不当初,从头学起。现在她已经能看懂帐本了,只不过速度慢一些。这间水粉铺子是秦倩心第一个用心经营的铺子,虽然铺子不大,可里头都是她的心血,秦倩心把不少的时间都扔在了这上头,因此她隔三差五的往外跑,就是想亲自管理这铺子。

    帐本看了才两页,秦倩心就听门外有人道:“东家,耿氏来了。”

    秦倩心柳眉微拧,心想怎么这么巧?她莫不是有事儿?遂想了半天才道:“让她进来吧。”她转头对两个婆子道:“你们出去。”

    两个婆子连忙下去了,不多时,门外就传来两声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