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绣嫡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王叔。

    墨凛的视线又转向正与洛峥相谈甚欢的墨曜身上,他的态度实在太暧昧了,从来没有表现出想要支持谁上位的意思,难道,他现在打算支持老四了?

    带着满肚子疑惑,墨凛坐上了回府的轿子。

    至于临行前右相的那个眼神,权当没看到吧。

    反正他差事被夺,心里正懊恼呢,哪能顾虑到那么多!

    右相看到二皇子耷拉着脸,头也不回地坐上轿子走了,也只能暗骂一声,然后摔上轿帘吩咐家奴抬轿回府去了。

    墨曜则笑容满面地应下洛峥的邀请,去国公府“品茶”去了。

    国公府,应邀而来品茶的墨曜,此刻正在浮香园内,与洛家嫡长女洛青染一同赏花。

    墨曜手上指着一株玻璃海棠面上带笑,仆从们见了只以为王爷是在跟大小姐谈论娇花。

    而实际上,墨曜嘴里说的却是:“戎狄使臣不日将要来访,右相推举墨凛去做迎接官员,我向皇兄举荐了墨霄,皇兄应了,以墨凛多疑的性子,怕是要疑心我了,这些日子,若是洛文嫣再来上门扰你,你能推则推,尽量不要见她。”

    洛青染面色一动,笑靥加深,“我估摸着不到万不得已,她应该不会再来,洛文嫣心性高傲,被我落了一次脸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再来自讨没趣了,说是来讨好我,但其实她心里不甘愿着呢,否则也不会不惜拿辣椒水洗眼睛,来博得墨凛的同情。”

    墨曜想到那日侍郎府上的乱象,实在好笑。

    但还是不放心,遂又叮嘱道:“墨凛巧舌如簧,就怕他又花言巧语哄得洛文嫣不得不来巴结你,这一回,就怕是巴结为假,打探虚实为真,我不愿看你费心应付她们。”

    洛青染听了他这话,不免心中一甜,含笑答说:“王爷放心,我会尽量避开她们的,您也要小心些,墨凛心机深沉,万不要着了他的道才是。”

    “放心吧,”墨曜伸手替她扫去发间的花瓣,柔声说,“我也不是吃素的,墨凛若是敢犯到我手里,我必要让他后悔不可。”

    “对了,方才听王爷提到戎狄使臣的事情,青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洛青染语带犹豫。

    若她记得没错,这次戎狄出使祈国,并不太平,有一位随行的使臣死在了驿馆。

    前世,这个差事是由大皇子办的,大皇子为此受了很大责难,自此之后再不被祈阳帝信任。

    而墨凛,则很快查出了凶手,被祈阳帝大加赞赏。

    自此之后,地位一下越过了其他几位皇子,隐隐成了祈阳帝眼中最适宜的储君人选。

    以她对墨凛的了解,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那个凶手,说不定就是墨凛一手安排的,而使官的被害,说不定也是他下的手。

    而现在,四皇子是被王爷推举做了这个接待官,他若是做得不好,王爷只怕也要受到牵连。

    所以,她想让王爷提前有个准备。

 第五百九十二章:未雨绸缪,突遇刺客

    墨曜见洛青染面带犹疑和焦急,忍着叹息道:“你我之间,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你想说什么,只管说就是了。”

    洛青染闻言不免面露赧色。

    若是旁的事,她自然不会犹豫。

    可是事情涉及那个“惊天之秘”,她才一时间有些犹疑,不知如何开口更好。

    更加怕这一世,这件事并不会发生,她说了,反倒要左右墨曜的决定。

    不过这会儿听到墨曜的话,她心里倒是安定下来了。

    墨曜并不非无知蠢笨之人,就算自己说了什么,他也一定会有分寸。

    想通了这些,洛青染再开口就顺畅多了。

    “王爷,我是想,按照您方才所言,二皇子本是有心争取这个差事的,现如今这差事却旁落到四皇子身上,按二皇子的秉性,会不会从中作梗,故意想要四皇子出错呢?”

    “听你这么一说,倒是真有几分道理,”墨曜点了点头,“你放心,待会儿回去我便派人给老四送信过去,提醒他多加注意。”

    “王爷最好能分派些人手,也多注意注意,毕竟您手下的人办事更加牢靠一些,若是四皇子的差事真的办砸了,您怕是也要受牵连。”洛青染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又嘱咐了几句。

    “好,听你的,我回去便安排夜止,让他带人多加留意着。”墨曜含笑应道。

    谁知没过几日,他就无比庆幸今日洛青染的提醒。

    若不是洛青染未雨绸缪,只怕真的要出大事。

    三日后,戎狄使臣入京,四皇子墨凛带着礼部尚书和礼部左右侍郎,在南城门迎接。

    四皇子威仪凛凛,气势慑人,一下子就镇住了几位使臣,让他们歇了想要给大祈官员一个下马威的心思,老老实实地跟着去了安排好的驿馆。

    “几位大人暂且在驿馆住下,有什么要求尽可同驿丞去说,驿丞自会尽力满足几位,本皇子先回去向父皇复命,何时召见几位,父皇自有定夺。”墨凛打好了招呼,便回宫复命去了。

    戎狄人天生好战,若是祈阳帝派一个文绉绉的官员来迎接他们,他们说不定还真要挑衅一二。

    反倒是墨霄这样英武而不拖泥带水的性子,一下子就镇住了他们。

    而且墨霄身份特殊,他们自觉受到了礼遇,也就没有心思生事了。

    现任戎狄王耶律寒一向主张与祈国搞好关系,他们是耶律寒派来的使臣,自然也不敢无故生事,打破两国邦交。

    墨凛回宫以后,将一干事宜报给祈阳帝知道,再有礼部尚书的汇报,祈阳帝非常满意,当下便定了明日接见戎狄使臣。

    然后,祈阳帝又吩咐道:“戎狄此次派遣使臣出使祈国,可谓意义重大,一定不能出了什么岔子,墨霄,朕命你带去三百禁军,务必让他们做好驿站的守卫工作。”

    “是,父皇。”墨霄恭声应下。

    “对了,可安排了陪同使臣游赏华京的人了?”

    礼部尚书答说:“已经安排好了,由礼部两位侍郎亲自陪同,保管让几位使臣尽兴游览华京。”

    “嗯,很好,行了,你们也都下去忙吧。”

    “是,父皇。”

    “是,皇上。”

    墨凛与礼部尚书同声应罢,便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四皇子殿下此次差事办得好,皇上很高兴呢,待戎狄使臣一走,皇上定然要嘉奖殿下,下官先在此给殿下道喜了。”刚走出御书房不远,礼部尚书便冲墨霄贺喜。

    “狄大人过奖了,是狄大人安排得宜。”墨霄不软不硬地客气回道。

    狄桧碰了个软钉子,笑了两声,不再说了。

    他是右相的心腹,自然不可能真心恭贺墨霄差事办的漂亮,挑着离御书房不远说这番话,其实是为了给墨霄挖坑。

    可是墨霄不肯跳,他也不好明着得罪这个四皇子,只得作罢。

    二人在宫门处分道扬镳,墨霄赶着去安排禁军守卫驿站,狄桧则着急找机会去给右相通消息。

    因前一晚收到墨曜传来的口信,因而墨霄知道驿站周围有墨曜的人马,所以安排禁军守卫的时候,主要将人马集中在了前后两个方向。

    东西侧的高墙处,除非有身手上佳的人闯入,否则禁军一定会发现来人踪迹。

    而这两侧,也正是墨曜安插人手的地方。

    墨霄相信墨曜的能耐,所以并不那么担心有人能突破这般严密的防线,进到驿站刺杀使臣。

    不过,让墨霄没有想到的是,刺客动手动的地方根本就不是驿站,而是东大街上。

    东大街是华京最繁华的街道,街上商家甚多,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道路两旁还有不少叫卖的小贩,每日里都是人流涌动,热闹非常。

    礼部左右侍郎想要带着使臣们领略华京城的繁华富庶,自然要带他们到东大街来游玩。

    变故就发生在一瞬间。

    一支短箭凌空而来,直入戎狄使臣的面门。

    这位使臣,正是戎狄罕见没有功夫的文官,见到利箭破空而来,当下便愣在当场,不知如何反应。

    礼部两位侍郎亦是毫无拳脚功夫的文臣,左侍郎赵清见状忙抱头躲到一旁,当起了缩头乌龟。

    右侍郎左谦见情形危急,顾不得自身安危,忙一把扯过那愣住的使臣,堪堪向街边滚了一圈。

    也就是他这一拽,救了使臣的性命,也给了周围的护卫们反应的时间。

    护卫们抽刀迎向从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刺客,奈何这些人伸手极高,没一会儿,几名护卫就落了下风。

    左谦见势不好,忙招呼几位使臣,向外围跑去。

    就在皇家护卫们即将不支的时候,端瑾王府的府卫突然加入了战局。

    有了助力,方才还处于下方的皇家护卫们,顷刻间又扭转了颓势,刺客不敌,丢下被杀被伤的同伴,逃之夭夭。

    留下的几名受伤的刺客见势不好,迅速地咬下牙关暗藏的毒药,一命呜呼了。

    这一动作极其迅速,快得皇家护卫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众人知道这乃是训练过的死士,也只得将尸体带回去交差。

    谢过了王府的府卫,几名皇家护卫赶忙将使臣送回了驿馆,然后带着刺客的尸体回宫复命去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失手请罪,疑虑重重

    二皇子府,墨凛的书房内,气压低沉。

    “你们失手了。”墨凛语气沉沉,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属下。

    “殿下恕罪!”为首的死士首领开口回道,“本来已经要得手了,谁知会突然碰上端瑾王府的府卫,王府的府卫个个身手了得,属下……是属下准备不周,请殿下责罚!”

    墨凛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方问:“可有留下把柄?”

    行动已经失败,便是责罚他们又有何用?

    “殿下放心,带去的都是训练过的死士,已全部服毒自尽。”若是再留下什么把柄,他也只能以死谢罪,如何还敢回来?

    墨凛闻言又瞥了属下一眼,“你先下去吧。”

    “是,殿下!”

    死士首领动作迅速地离开,墨凛方叹了口气,慢慢靠近了椅背里。

    又是端瑾王府,难道一切只是巧合吗?

    可是,他自认这件事做的隐秘,连右相那边都不曾通知,难道端瑾王府竟会事先得到消息,从而埋伏在东大街吗?

    不,不可能,此次行动所挑选的皆是严格训练的死士,完全听命于他自己,这股势力,就连肖和他们都不知道,王叔又怎么会知道呢?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

    同一时刻,御书房内,祈阳帝也正在听大内侍卫汇报此事。

    祈阳帝听完了侍卫长的话,脸色极其难看,“此事关乎两国邦交,给朕查,一定要查清楚是谁如此胆大妄为!”

    “是,皇上!”侍卫长与禁卫军统领恭声应罢,便赶紧下去清查刺客之事。

    他二人退下后,祈阳帝又对许公公吩咐道:“许芝年,去将墨曜唤进宫来。”

    “是,皇上。”许芝年见祈阳帝面色难看,哪里敢耽搁分毫,忙快步出了御书房,安排人去端瑾王府了。

    不多时,墨曜便匆匆而来。

    “臣弟见过皇兄。”

    “别顾着那些虚礼了,快过来坐。”祈阳帝大手一挥,让墨曜坐到他身边去。

    待墨曜坐下后,祈阳帝又道:“方才的事情多亏了你,我都听他们说了,若非是你的府卫及时出手,恐怕要酿成大祸,你想要什么赏赐,朕都应,不过这事容后再说,朕叫你过来,是想同你商量商量戎狄使臣的事。”

    墨曜知道祈阳帝担心什么,遂问:“皇兄的意思,可是准备提前接见使臣了?”

    “还是你知朕的心意,”祈阳帝拍了拍墨曜的肩膀,“出了这种事,总归是丢了祈国的脸面,若是再等明日接见使臣,朕就怕使臣们会有微词,届时再影响了两国邦交,实在不划算。”

    墨曜听了祈阳帝的话,暗暗摇头。

    他这个皇兄,别的都还好,就是魄力不够,有些优柔寡断了。

    可是这一点,对于为君者来说,却是大忌。

    上位者想要使下臣惧服,邻国甘心信服,必要有足够的威慑力才行。

    戎狄好战,更加信服强者,况且戎狄与祈国交好是因为被洛公爷打败了,他们才会与祈国讲和。

    对于战败国,过分的礼遇,反倒助长其气焰,届时祈国作为战胜国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皇兄怎会如此糊涂?

    墨曜心中连连摇头,话却无法说得太过直白。

    只能斟酌着道:“祈国乃泱泱大国,去岁是戎狄战败求和,今年才会派使臣前来,皇兄让四皇子前去迎接他们,已是给了足够的礼遇,臣弟知道皇兄素来以德服人,不过,这戎狄毕竟不比那些依附祈国过活的小国,若是太过客气,会否让他们觉得祈国有惧怕之心呢?”

    墨曜这么一说,祈阳帝果真又犹豫了。

    他是不喜欢打仗,但是却也不是丝毫没有野心。

    戎狄能求和,他面上也有光。

    只是因为大祈与戎狄征战多年,他才怕稍有不慎,又挑起两国战火。

    但是现在听墨曜这么说,似乎也有些道理。

    “那,依你之见,朕还是明日再接见他们,更为妥当了?”祈阳帝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便问墨曜。

    他在外交之事上向来如此,不思进取,只想守成。

    当初若非是洛峥骁勇善战,拼死护卫西北边界,以戎狄的强势,早就跨进边界,侵入大祈国土了。

    墨曜了解祈阳帝,所以无奈之余,也只得小心出谋划策。

    “现在戎狄内乱未平,耶律寒分不出多余的心思来与祈国交战,而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跟戎狄签订止战协约,并且条件上也可以更多的偏向祈国一些,这样的机会,百年难遇,皇兄应当把握好才是。”

    再多的,他也没法再说了。

    皇兄毕竟是一国之君,再信任他这个兄弟,也不会想要他逾矩代替他做决定。

    不过好在,现如今皇兄对他的建议多能听得进去。

    因而听了他这番话,略一思索,便也衡量出轻重来了。

    “朕知道了。”

    “皇兄英明。”墨曜颔首赞道。

    祈阳帝摆摆手,“不必恭维朕了,朕能够保持不糊涂,便不易了,还何谈英明。”

    墨曜心头一惊,皇兄为何突然有此丧气之言?

    正在犹疑之际,许芝年走上前来,躬身说道:“启禀皇上,四皇子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皇上。”许芝年应声出去。

    片刻后,四皇子墨霄进到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见过王叔,”墨霄走到御案之下,便跪拜道,“儿臣特来请罪,儿臣失职,有辱父皇圣明,没有保护好戎狄使臣,请父皇责罚。”

    祈阳帝看了儿子一眼,挥挥手,“起来吧,此事不怪你,是朕考虑不周,若是非要罚你,岂不先要罚朕自己,陪同使臣游览的护卫,是朕亲自指派的,与你何干。”

    墨霄半垂着头,口气有些失落,“是儿臣失察,只想到护卫驿站,却未想到严防别处。”

    祈阳帝难得见这个儿子耷拉着脑袋,如此失落,内心不知为为何涌现出一股为人父的怜惜之情。

    “那朕岂不更是失察?行了,这件事多亏了你王叔,你还不赶紧谢谢他,若非是他,你这差事可就真办砸了!”

    墨霄闻言立即向墨曜拜了一下,“多谢王叔出手相助。”

 第五百九十四章:月黑风高,疾风忽闻

    墨曜笑眯眯地摆摆手,“四皇子客气了,这都是本王应当做的。”

    祈阳帝闻言笑道:“你王叔说得也对,这事就算了,一家人也不必客气来客气去的,驿站那边安排得如何了?”

    “启禀父皇,三百禁军已经将驿站围绕起来,保证不会再有刺客混入!”

    祈阳帝听罢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但是亦不可掉以轻心,戎狄使臣还要逗留几日才会返回去,往后几日一定要加强戒备,再不可出现今日这样的事情。”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加强戒备。”墨霄恭声应道。

    该商量的也都商量了,该回的话也都回了,祈阳帝便让墨曜和墨霄都退下了。

    他二人前脚刚走,威后后脚就得到了御书房这边的消息。

    思来想去,威后招过徐公公,让他派一个得力的手下,给二皇子墨凛送了一封信。

    墨凛接到信之后,展开看过便烧了个干净。

    然后,他又让徐公公的手下带回口信给威后,就说信已受到,让威后放心。

    传信的内侍走后,墨凛便将肖和召进府中,二人在书房密谈许久,肖和方才又悄悄离开了二皇子府。

    肖和走后不久,夜止安插在二皇子府附近的暗卫便回来了。

    夜止听完属下汇报的情况,点点头,嘱咐道:“继续小心盯紧了他们,切记不要打草惊蛇,去吧。”

    暗卫退下,夜止转身去了墨曜的书房。

    “王爷,事情果然如您所料,您刚出宫不久后,威后就派人给二皇子递了消息,看来,他们还是没有死心,打算再找机会下手了。”

    “倒是本王低估他了,”墨曜听完夜止的话,轻哼了一声,“他胆子倒真是不小,竟然还敢下手!”

    “二皇子自认手中的死士万无一失,即便失手,也查不到他头上去,故而如此猖狂。”夜止就事论事,口气平铺直叙,不多加个人感情。

    墨曜听了却轻哼一声,转头吩咐夜止说:“让暗一他们警醒着点,本王倒要看看,他精心训练的死士,能否突破禁卫军和本王的双重防卫。”

    “是,王爷,”夜止颔首应道,然后又问,“那,威后那边呢?”

    威后一直对四皇子暗藏杀心,这次四皇子抢了二皇子的差事,威后便又忍不住动作了。

    墨曜沉吟片刻,说:“找个合适点的机会,将我们手边的证据透露给母后吧,毕竟是后宫之事,我们不便插手太多。”

    “是,王爷。”

    威后害死珍妃的孩子,总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以为下手杀了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人,就死无对证了,却没想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时辰很快便至入夜。

    因白日里受了惊吓,几位戎狄使臣不敢再随意出门,因而天色一黑,便收拾收拾,各自回房准备睡下了。

    夜色渐浓,云雾遮住月光,只有几点星子的微光闪烁天际,天色显得分外黑沉。

    驿馆内的戎狄使臣们,早已进入酣沉的梦乡。

    夜风吹动树梢,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有野猫爬上屋檐,叫了几声,便一跃而下,投入这浓黑的夜色里,不见踪迹。

    四周静得仿佛只有风声。

    时近子时,守卫在驿馆周围的禁卫军们开始换班。

    被换下来的那队禁卫军忍不住打了个呵欠,尔后交代了同僚几句,便列队回去休息。

    就在这换班的间隙中,驿馆西侧的高墙边却忽然起了一阵疾风。

    有警醒的禁卫军忙跑去查看,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是不是你听错了,今晚风挺急的?兴许是要下雨的缘故,所以风吹的树梢动静大了些。”跟来的同伴对那名警醒的禁卫军说。

    那名禁卫军奇怪地左右看了看,也有些不明所以,只好点了点头,说:“兴许是我听错了。。。。。。”

    可是他总感觉有点不对劲,难道,方才真是自己听错了吗?

    几名禁卫军又回到自己值守的地方去了。

    他们走后不久,方才空无一人的西侧高墙处,忽然闪身出了几道人影,顷刻间便又消失不见。

    周围,隐隐飘出淡淡的血腥味,被风一吹,越来越淡,直至消散无形。

    驿馆周围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一直到天露鱼肚白,都再没有异样。

    卯时刚过,阳光便露出来了,值守了一夜的禁卫军们,看到暖阳初升,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还好,昨夜一切安然,待会儿戎狄使臣就可以去觐见皇上,他们的差事,也算是完成了一半。

    卯时过半,四皇子墨凛策马到达驿馆门前,亲自带着戎狄使臣们进宫觐见祈阳帝。

    昭德殿内。

    戎狄使臣按规矩给祈阳帝行了礼,问了安,便将戎狄王耶律寒亲笔所书的邦交协议呈给祈阳帝。

    祈阳帝接过来一看,暗暗点了点头,还算满意。

    看来耶律寒的确是诚心相交,协议书写的很有诚意,并不过分。

    祈阳帝看得满意,自然面色也好看了许多,他本就不是好战的君主,现在能与最大的边陲敌国搞好邦交,他自然乐见其成。

    “几位大人辛苦,待你们回到戎狄,还请代为转达朕对于你们大王的友好问候。”祈阳帝客气道。

    戎狄使臣忙也好生应下。

    耶律寒此次派往祈国出使的几位使臣,都以文官为主,为的就是怕戾气太重的武官将领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