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华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是是,你一向有主意,我能对你动什么心思?”程夫人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我要是能做得了你的主,你早就定亲了,哪里用得着我在这里发愁。”
“您好端端地生什么气?我这不是不想让您烦心吗?”程钤不以为然地伸手摘下头上的钗环。
“你是我肚子出来的,我怎能不为你烦恼操心?我晓得你是越大越有主意了,可你……”程夫人拉着程钤唠叨个没完,程钤心中不耐,却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脸上却是明晃晃的不以为然。
“大姐姐,我下学回来了。”程锦被星沉挡在门外,无奈之下,只能高声喊道。
程钤原本百无聊赖的脸上浮出喜色,下意识地想要站起来迎出去,却没注意到牵动自己的脚伤,“哎哟!”
程夫人吓了一跳,俯下身去,“脚可还疼?我再让大夫过来看看!”
“阿娘,不必了!不过是一时没注意牵扯到了,没有大碍的。”
“你脚上有伤,自个儿得当心些才是,怎么也这么毛毛躁躁的!要是再伤了脚,今后是要落下病根的!”
“我这不是挂心阿锦吗?您还没和我说阿锦的事儿呢。”
“她的事儿,你自己问她去,”程夫人余怒未消,“她如今好了,你却让我操心,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的,一个个都是不省心的……”
程钤干笑两声,觉得她阿娘最近的脾气真是越来越坏了,稍一不顺心就着急上火的,“阿娘,药茶还喝着罢?”
“成天被你们气得,能不喝吗?”程夫人没好气道。
程钤心中疑惑,这还是日日喝着药茶呢,就这么大火气,药茶要是一停,她得被气成什么样儿啊?
第三十二章 直觉
“我知你心里不耐,我方才说了那许多,你都是当了耳旁风,我也不在这儿讨你嫌了,”程夫人朝门外高声道,“星沉,让阿锦进来。”
“阿娘,我没当耳旁风……”
“大姐!”程锦进屋见到程夫人,不由得一怔,“阿娘也在?”
平日这时候,程夫人该是在理事,今日却在程钤这儿逗留这么久,恐怕程钤的脚伤得不轻,“大姐,你的脚伤如何了?”
“无碍,只是崴了一下,已经唤大夫包扎妥当了,这几日不能出门便是了。”程钤朝她微微一笑,程锦却瞧出了一丝勉强的味道,屋里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气氛有些古怪,显然是刚才起了争执。
程夫人对程锦向来多怜爱,尽管脸色不好看,但还是朝她挤出了一个笑容,“阿娘先走了,你们姐妹俩好好说说话。”
“大姐姐,你同阿娘怎么了?”
程钤勾了勾唇角,却难掩心事重重,“没什么,不过是和阿娘说了些闲话。”
“大姐姐,还是把我当傻子呢。”程锦趴在桌面上眨巴着双眼望着她。
程钤看着原先呆呆木木的程锦变得如此灵动可爱,心都快化了,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眼眶微湿,“天可怜见,你总算是好了!”
程钤是府中长女,早就做好了要照顾程锦一辈子的准备,甚至连自己出嫁,程明志成家之后,程锦在府里该如何生活都想清楚了。
“这些年阿锦让大姐受累了。”程锦依偎着她轻声道,程钤也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女,看似锦衣玉食,实则一刻都不曾放松过。
“只要你们好好的,大姐都不觉得累。”程钤拿帕子印了印眼角,扳正她的肩膀,“你先同我细细说说,这几日是怎么好起来的。”
程锦自是隐去自己前世是赵华,后来魂魄被囚禁在宫中的事儿不提,将其他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程钤听后,轻吁一口气,眼眶又红了,“我盼这一天盼了不知道有多久,阿娘当年为了你不知道流了多少泪,如今总算是熬出头了。”
因有圆明大师当年的话,无论是程夫人还是程钤,乃至程家众人都对程锦的恢复,都能很快接受。
“你说这些年,你虽浑浑噩噩,不能自主,但是见过的,听过的,却都存在心中,那我过去教你认的字,读的书,还记得吗?”程钤关切地问。
“都记得,”程锦点点头,“大姐姐过去给我做过一副木牌教我识字,上面写的字我都记得,还有你教我读的千字文和千家诗,我也都记得,那时候二哥还笑话过你,说你是对牛弹琴,可我都记着呢。”
程锦虽然心智不全,可是程钤却从没有放弃过她,在她身上付出了极大的耐心,教她穿衣吃饭,给她读书说外边的事儿,虽然那时候的程锦痴痴傻傻的,什么都没学会,但在她的努力之下,程锦也不像外头那些傻子一样冲撞过别人。
但是程钤的这番用心,在旁人看来却是很不能被理解的,就连她们一母同胞的兄弟程明志都笑话她们,更别提那些外人了,程钤不是不知道那些明里暗里的嘲讽,但程锦是她的妹妹,就算她是个傻子,她也要让她有尊严地活着。
程钤笑出了眼泪,“阿志就是个混不吝的,你别同他计较。怪不得你一好起来就闹着要读书,我看你倒是比他要上进多了。”
程锦也笑,“二哥虽然笑话我,其实对我也极好,当初你做的那副木牌,他嘴上说是对牛弹琴,却怕我被木刺扎到手,偷偷拿回去亲自打磨光滑才送给我玩的。”
程钤红着眼,“我们是一母同胞,互相扶持本就是该当的,如今你好了,你二哥知道,不知道会有多欢喜。”
“二哥好不容易才考取了书院,我同阿娘说了,先别把我的事儿告诉二哥,免得他还专程回来瞧我,误了他的学业。”
程明志本就不是个一心向学的人,若是让他知道程锦的事儿非分心不可。
“你这丫头还学会藏着掖着了?要让你二哥知道,定要同你置气的。”程钤点了点她的眉心,“你竟连我都瞒着,你可知我今日在马车上听到你的声音,心里作何感想?”
“作何感想?”程锦水汪汪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恨不得把你抓起来打板子。”程钤忍俊不禁,“这么大的事儿还瞒着我,心里可还有我这个大姐?”
“人家不想搅了你兴致嘛,女学的功课紧,你好不容易才出门一趟散散心,这么点儿事让你赶回来,不仅扫了你的兴致,也扫了世子夫人的兴致。”
程钤听到“世子夫人”的时候,面上闪过一丝讥诮,程锦立刻明白程钤的脚伤同这位世子夫人脱不了干系。
程钤却不愿意同程锦说这些龌龊事儿,只是板着脸道,“你的事儿是小事吗?今后无论什么事,可不许再随意欺瞒了。”
“我晓得了,大姐姐别生气。”程锦很自然地向程钤撒娇,她几乎可以算是程钤一手带大的,姐妹俩感情极深。
程钤抚着她的长发道,“没想到竟然同圆明大师说的分毫不差,说句不敬的话,我当初还不相信,以为大师是在哄我们呢,如今看来大觉寺倒真是灵验得很,你是该同阿娘去大觉寺添些香油钱了,好好谢谢菩萨。”
“我的魂魄归位也未必是菩萨帮忙啊,兴许只是我的机缘呢。”程锦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思华殿的阵法被破,同大觉寺,同那位传说中的圆明大师,压根就没有关系,这种感觉毫无来由,却是来自她魂魄的感应。
她那一魂一魄被镇压在思华宫中,受尽扒皮拆骨的痛苦,她听说这样的手段通常是邪门歪道用来炼厉鬼的,因为从未有魂魄能够经受那样的折磨而不产生一丝怨气,她那通透清明的魂魄却是那万中无一的存在,也因为那样的淬炼使得她的魂魄变得更加纯粹凝练,以至于现在的她对万事万物都能产生了一种若有似无的感应,这种感应并不清晰,她以为将这种感应称为“直觉”更加妥当。
第三十三章 长女
“阿锦,慎言!”程钤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似乎是怕她胡言乱语得罪了神明,又会再次变得痴傻。
“好姐姐,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别生气嘛,大觉寺的市集可有趣了,我定是要去好好玩玩的,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去,我同阿娘说好了,阿远也去。”
“我便不去了。”程钤看了看自己的脚,有些遗憾道,她并不贪玩,只是遗憾不能亲自在佛前上香感谢。
“那到时候我给你买糖人回来。”程锦不过十一岁,虽有赵华的记忆,但这一世始终在家人的娇宠下长大,仍是一副少女心性。
“你当我是你啊,还喜欢糖人这种小玩意儿?”程钤点着她的鼻子笑了起来,“你如今好了,外头肯定少不了对你的传言,你要是出门,可别太招人注意了,但若是有人还想欺辱你,也不必一味忍让,别忘了你是程家的姑娘,身后还有我们。”
“那大姐姐今早是不是也被人欺负了?”
程钤一愣,“谁同你说的?”
“哪里用人同我说?”程锦噘着嘴,“若你只是崴个脚,护国公府的那个苏敬也不用做出那副慌慌张张,不敢见人的模样,阿娘也不会不高兴了。”
程钤意外于她的敏感,但即便程锦已经不傻了,可她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有些事情却不宜让她知晓,“你想多了,苏敬只是怕得罪我们家而已,阿娘……阿娘同我有些事儿说不到一块儿去。”
“是为了大姐嫁人的事儿吗?”
程钤吃了一惊,怔怔得看了她几息,才伸手掐了掐她的脸颊,“这话可不准在外头浑说,小姑娘家家的也不知羞。”
程锦不服气地还想细问,程钤不想和她谈论这个话题,连忙同她说,“阿娘这些年着实不好过,你如今好了,就算一时帮衬不上阿娘,也不能再让她操心了。依我看,眼下最要紧的便是给你屋子里的人立规矩。”
“这些年你屋子里的人一直是阿娘和我帮忙看着,但我们到底不是你这个做主子的,那些个嬷嬷丫鬟侍奉你虽然算不上懈怠,但也算不得尽心,在我们面前犹是如此,私下更不用说了,她们的规矩不能不立,还得尽快立起来,得教她们眼里只有你这个主子才行。”
程锦点点头,“我昨日刚让阿娘处置了屋子里的赵嬷嬷。”
程钤吓了一跳,赵嬷嬷是程锦的乳娘,不比寻常丫鬟,甚至可以顶得上半个主子了,若非赵嬷嬷过分了,程锦也不会对有多年情分的乳娘下手,“这些年她欺负你了?”
程锦心中一暖,这么大的事儿,程钤下意识地就认为错在赵嬷嬷,“她欺我痴傻。”
短短的五个字,就让程钤气得脸色都变了,“我早该看出来的,这个赵嬷嬷在我们面前一副老实模样,却在背地里磋磨你!真真可恨!”
“大姐别气,阿娘已经把他们一家都赶出去了,再说这些年有你们看顾着,她待我也不至于有多过分。”
“你屋子里还有哪个不规矩的?”程钤眼神凌厉,那模样俨然就是第二个程夫人。
“大姐给我的青萍最是忠心体贴,其他几个也都还行,虽不如琥珀她们护主,但调教几日便好了。”程锦虽然年纪小,却因有赵华的驭下经验,倒也不怕调教人。
依她看,她屋里那些个大小丫鬟,连同红绡在内,本质都不坏,只是之前上梁不正下梁歪,她们受赵嬷嬷影响,自然也不似程钤的那几个丫鬟那么懂规矩。
“你若是怕镇不住她们,我让我屋子里的嬷嬷或者是让阿娘身边的胡嬷嬷去给你撑腰壮胆。”程钤还是担心她年纪小怯场。
“既然是立威,还是得靠我自己,若让宋嬷嬷和胡嬷嬷陪着,反倒让她们拎不清谁是自己的主子了。”程锦微微一笑,纵然如今的她不是庄敬皇后,对付几个偷奸耍滑的下人,却也不算多大的难事。
“既然你心中有了成算,那便放手去做吧。”程钤不再坚持,“不过你如今好了,可不能再躲懒了,自明日起就先去祖母那里请安,之后再去学堂读书,丫鬟婆子们的规矩要立,你自己的规矩也要立起来……”
程锦一听就苦了脸,“祖母也不耐烦早起请安的。”
“不耐烦是她的事儿,咱们做晚辈的还是得把规矩做好,旁人也无处挑理,你再她院门口问个安,让丫鬟婆子们带到便是了。”程钤心里也未必看得上程老夫人,但作为嫡长女,她为人严谨,规矩挑不出半分错处。
“你如今去学堂读书,自是极好,须得加倍用功努力,琴棋书画和女红也得学起来了,阿娘那里我也同她说一声,得了空我们带着你学着管家理事,还有之前给你请了个女教头教习武艺,依我看还是要继续练下去,否则浪费了你一身好力气……”
程夫人待子女宽纵,程钤却无论是待自己,还是待弟妹都十分严格,恨不得将他们一日十二个时辰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比学堂、书院里的先生还严格,故而程明志与程明远对她都是又爱又怕。
过去程锦痴傻,程钤尚不厌其烦地教她礼仪、识字,给她请武师习武,如今她好了,程钤自然不会继续放纵她,已经开始安排她每日的功课了。
“大姐,这功课也安排得太满了……”程锦苦着脸,她还想着每日下学之后,同程明远他们溜去平康坊玩儿呢,记得大梁京城最热闹的便是那里,各色店铺酒楼鳞次栉比,吃的喝的玩的无所不有,她去过的次数不多,单是回忆就让她目眩神迷,她还想去如意书坊买些话本子,味好斋买些点心果子……
“你可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如今正值青春年少,若荒废学业,耽于玩乐,临老便是再懊悔,也挽不回青春岁月……”程钤还在一板一眼地唠叨。
第三十四章 不喜
程锦被程钤唠叨得眼神发直,她看着程钤,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赵华。
赵华是个比程钤还要严于律己的人,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其他时间都花在学习之上,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经义诗词,抑或是风土人情、治国方略、行军打战,她都肯下大力气大功夫去学习,一刻都不肯放松,恨不得将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如今的程锦不同,她活在太平盛世,生在自由的程家,身上并没有赵华的使命感,加之前世的经历,让她对赵华的那种生活早已厌倦,性情比一般人还要惫懒几分,哪里受得了程钤如此安排?
在这一点上,她倒是比程钤更像程家人,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吃喝玩乐为何还要刻苦勤奋?
“大姐,我还没好全呢。”程锦犯了懒,歪在一边直哼哼,“稍用些精神,我这脑子就混混沌沌的,还得再休养休养。”
程钤转向她,上上下下地细细打量,看了半晌也不确定她究竟是在装可怜,还是真的精力不济,想到这妹妹傻了十几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眼下刚好就逼着她学这学那,也是太急了,反正来日方长,心里也有些松动,“书多少还是要读的,你要是精力不济便少读一些罢了,我让你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并非想要故意磋磨你。还有武艺,你天生神力,若是不学着如何控制,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老天爷赐予你的天赋?”
“大姐,我是愿意练武的。”程锦连忙说道,学别的她兴许不耐烦,但练武这件事却是她向往已久的。
赵华当年多智近于妖,只可惜一出生便先天不足,身子亏损得十分厉害,若是生在普通人家都活不过五岁,幸得赵家是名门世家,赵齐又是惊才绝艳的一代天才,费了很大的气力才将她救了回来,后来又嫁入萧家,不知道搜罗了多少天材地宝,才堪堪将她的寿数拖到了四十,但是近四十年间几乎是天天靠药吊着,就稍稍劳累几分都喘得厉害,哪有如今的身子健壮?
赵齐当年不仅是大儒,还是天下最强的剑道大宗师,在武道上的眼光毒辣,不仅搜罗了天下的精妙武学,还自创了功夫和心法,赵华虽是他的亲女,也是他的大弟子,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修习武功剑术,只能让师弟文绍安继承他的衣钵。
那时候的赵华是多么羡慕那剑气如虹,横扫万军的场面,就算不能执剑,能翻身上马,驰骋沙场也是好的,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哪里舍得错过。
她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一世最让她惊喜的便是如今这健壮的身体,甚至用“健壮”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她的体魄,应该说是“力能扛鼎”。
这四个字可不是胡说的,有一回,程夫人带他们几个去大觉寺上香,结果在寺里遇到几个勋贵家的公子小姐,也不知他们在后头嘻嘻哈哈打了什么赌,要拿她玩笑,趁着她一个人坐在殿门外看小鸟的机会,哄着闹着要她把殿门口那数百斤重的大香炉给举起来。
程锦记着程夫人的话,本不欲搭理他们,但性子毕竟憨傻,人家拿糖一逗,便傻乎乎地上前真把那大香炉给举了起来,引来阵阵叫好声,程夫人和程钤回头一看,差点没被气厥过去,这是把承恩侯府的嫡女当猴耍呢,要是一个不好,这大香炉砸下来,把她砸伤了,这笔账怎么算?
程夫人和程钤都是护短的,也不听那些人的强词狡辩,很是为难了那几个人一番,甚至在背地里刁难了他们府上,手段算不得光明正大,不过这件事毕竟程家占着理,隆庆帝和太后虽没说什么,但明摆着偏向程家,朝里的那些个老大人也装聋作哑地不做声,那些人被逼无奈,最后不得不登门道歉,方将此事揭了过去。
不过自此之后,程夫人还是在程钤的请求下,请了女武师教她练武,既有这一身力气,不如用在正道上,别的不指望,能防身即可。
程锦虽然痴傻,但练武还算有天分,没学多久就已经能够徒手劈砖,两把大板斧也是耍得有模有样。
久病的人渴望健全的身体,羸弱的人渴望强壮的力量,别的姑娘兴许会觉得天生神力丢人,却是被禁锢了那么多年的她最渴望,也最珍惜的。
别说是斧了,其他十七种武器她也要一一耍起来才过瘾。
“说到读正经书就犯懒说自己没好全,说到练武倒是兴致勃勃。”程钤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你虽在练武上有天赋,读书也不能落下,我们虽是女子,可还是要努力上进,别指望着别人,还是得依仗自己……”
“大姐,我不是不爱读书,我是实在不想做女红……”程锦一脸哀愁。
无论前世今生,她都不曾喜欢过女红这件事,以赵华那精益求精的性格,在女红一道上也只是寻常闺秀的程度,没创出什么惊艳世人的技法,可见她有多厌恶这件事了,如今她性情更为跳脱,又没有那股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气性,自是静不下心来做针线的。
程钤想板起脸来说她几句,却自己先憋不住笑了,“我也最不喜女红!不过这话可千万别让阿娘听见,她又要唠叨什么嫁人了……”
“大姐,你是不是不想嫁人啊?”
程钤差点被茶水给呛着了,低咳了两声,红着脸不无尴尬地问,“你好端端的为何这么问?”
“就是觉得你不会喜欢被拘在后宅,你的学问出色,琴棋书画也精通,便是去考科举也是绰绰有余了,怎么甘心一辈子在深宅大院做宗妇?”程锦望着她的眼神带着怜惜。
或许别人以为嫁入名门望族做宗妇是身为侯府嫡长女最好的归宿了,但程锦知道这不是程钤想要的,她自幼便知自己这个姐姐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一座深宅大院哪里容得下。
第三十五章 女官
“阿锦,”经过上午的事情,程钤的心情还不曾平复,被程锦这么一说,原本深藏不露的情绪也破了个口子,但依旧勉力自持,“这样的话今后不要再说了。”
从前朝开始,女子就能读书科举入仕,但即便如此读书科举的女子依旧极少,毕竟女子最终还是要嫁人生子,相夫教子的,普通人家未必舍得花费巨资培养一个今后要嫁人,光耀夫家的女秀才。
世家大族固然不在乎这点儿钱,也都会让家中女儿识文断字,甚至于学习琴棋书画,但却不愿意让女儿抛头露面地和男儿厮混在一块儿读书考试,乃至入仕,更不愿意娶一个这样的女子进门。
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女官听着好听,却不是受婆家欢迎的好媳妇,有了功名在身的女子,说亲极为不易。
会识文断字,和男子有同样地位,甚至是俸禄的女子,无论在娘家,还是在婆家都很不好拿捏,同贞静柔顺是无论如何都沾不上边的。
只有才华过人,性情执拗的女子才有机会参加科举,进了科举一途,往往也是绝了婚嫁的指望,会遭到阖族全家的反对,为数不多的那几位女官婚姻都不尽如人意。
何况天下读书人那么多,能考中功名的只是少数,身为女子,要同天下读书人竞争那几个名额,更是难上加难。
故而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在大梁,女将军倒是出了好几个,通过科举入仕的女官却寥寥无几,如今京中也只有两位女官而已。
一位是二十年前入仕,如今已经做到大理寺少卿的叶萍叶大人,一位则是年方二十,便已是国子监博士的余溪,两人皆是出自鸿山书院。
庄敬皇后的父亲大儒赵齐当年隐居鸿山,创办了鸿山书院,虽说是书院,其实却只收了三个弟子,庄敬皇后和文相殁后,他们的小师弟回到鸿山,隐居了十多年后才重开山门,招收弟子,但几十年来鸿山书院也不过只有夫子一个先生,他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