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华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时候还看过一回。”
  “哦?我倒是不曾听说。”程锦脸色有些古怪,范太后便是齐王之母,当年宫中的范婕妤。
  范婕妤虽能勉强算上姿色清丽,但在花团锦簇的后宫便显得容貌平平了,一直不得萧晟宠爱。
  范婕妤之父曾在南蛮驻守,对当地的情况十分了解,当年她与文定年助萧晟平南蛮时,范婕妤之父也算是出了不少力气,也便是那一次,年仅十四的范婕妤见着了萧晟,一见钟情之下毅然抛弃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自奔为妾。


第三十九章 推崇
  彼时萧晟尚未登基,领了兵马自号“梁王”,范婕妤自奔为妾,在王府中自然没有位份,甚至连侍妾的名分都没有。
  萧晟此人固然也好美色,却从不为美色所迷,同每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一样,美色于他,不过是生活的点缀调剂,永远不会为美色打乱自己的步调。
  范婕妤本已有了未婚夫,却见异思迁,未免有水性杨花之嫌,何况其姿容平平,他本就不喜,更不欲为这样一个女人背负夺人妻室的恶名,当夜便将范婕妤送回范家。
  范婕妤却不曾死心,在家中哭闹不休,惹得疼爱女儿的范大人跪在王府之外,求萧晟成全。
  若是寻常男子或许也就怜香惜玉,偏偏萧晟此人最恨遭人胁迫,别说是对范婕妤了,便是对那个颇有些军功的范大人都起了厌恶之心。
  最后是在赵华的劝说之下,还是当以安抚南蛮之地军心为重,萧晟这才为了大局着想,由赵华做了主,将范婕妤纳入府中来。
  不过即便如此,范婕妤也始终不得宠,毕竟王府美人众多,她来历不正,不为萧晟所喜,便是进了梁王府,日子也不好过。
  范婕妤此人倒也乖觉,自觉争宠无望,便成日在赵华面前伏低做小地卖乖,将赵华伺候得很是周到,与其说是萧晟的侍妾,倒不如说是赵华的侍婢。
  赵华一向乐意成全萧晟的姬妾们,范婕妤在她面前卖乖,她自然不会阻她前程,给她提供了不少机会,奈何萧晟是真的不喜范婕妤,入府多年,始终无幸。
  直至萧晟登基之后数年,一次宫宴醉酒,范婕妤抓住这次机会,终于上了萧晟的龙床,可即便如此,萧晟还是没把她放在眼里,不仅没升她的位份,连基本的奖赏也无,还是赵华亲自让人看顾她。
  就是这么一个不得宠的宫人,竟然有了身孕,之后又一举得男,在赵华的劝谏之下,总算是给她封了个婕妤。
  不过萧晟的子嗣众多,一个不得宠的宫人所生的孩子本也不起眼,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冷宫妃嫔,最后竟然笑到了最后。
  至于那什么情定三生的话本子,恐怕不是范婕妤授意别人杜撰出来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就是她成了太后之后,有些人为了迎合她和齐王的逢迎之作,果然是成王败寇,史书都可以任人书写,何况是话本子。
  程锦一哂,五十年倏忽而过,别说是她了,就连范婕妤和齐王都已成了一黄土,何况如今继位的是安王之后,什么情定三生的戏码自然也不会再有人提起,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前世已了,这些身后名,再较真也没什么意义。
  程钤正说到兴头处,并未察觉她的走神,自顾自地说道,“世间那么多女子,我最佩服的便是庄敬皇后了,她若是男子,说不定这天下就姓赵了……”
  “大姐!”程锦一惊,“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可是大逆不道!”
  “我省得的,此间只有我们姐妹二人说说闲话,何况这些年这种话也常有人提起的。”程钤在外头稳重,骨子里却始终向往男子的豪气和侠义,说起自己一直钦佩的女子,竟有些忘形,不过这种话坊间倒是常有人提,便是那说书先生有时都会这么说。
  毕竟无论是太祖,还是庄敬皇后都故去多年,本朝风气开化,连编排二人的话本子都能放在书坊里售卖,何况是这些背后议论的闲话,在程钤看来,程锦倒是有些反应过度了。
  程锦苦笑,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她与文定年声誉正隆,最怕的就是功高震主,让萧晟对他们鸿山一脉心怀猜忌,最听不得这样的话,如今故人已是一黄土,这些话不过是茶余饭后无伤大雅的闲谈。
  “没想到庄敬皇后一个女流之辈,竟也让大姐如此推崇。”程锦自嘲一笑。
  程钤收敛了神色,“切不可这么说!庄敬皇后岂是普通女流之辈?史书上只说庄敬皇后辅佐太祖皇帝,克勤克俭,在后宫广施恩德,待众皇子公主皆如己出,听起来也是寻常。可是她毕竟才故去五十年,她做的那些事,世人还是知道的。太祖皇帝还是梁王的时候被郑逆围追堵截,陷入重围,是庄敬皇后深入南蛮,与南蛮诸首领谈判,为太祖皇帝挣了一方立足之地,之后平定南蛮反贼,也多亏了庄敬皇后。太祖皇帝一统中原后,北蛮频频为患,太祖皇帝御驾亲征,却被困北蛮,是庄敬皇后千里疾驰,设下连环杀局,不仅将太祖皇帝救出,还一举击溃当时北蛮最强大的部落,还了中原数年安稳。开平元年建州大水,是她拖着病体出宫,亲自指挥河道疏浚,安置灾民,还亲手绘了建州河道图册,着人兴修水利,自此之后建州无论下再大的雨都没有发过大水,开平五年,东平郡五县地动,死伤无数,庄敬皇后已经卧病不起,却依然强撑着召集太医院御医验方,她着文相带至东平的药方和药草避免了一场大瘟疫,活人无数,当年就有许多人家供奉庄敬皇后和文相的生祠,直到如今依旧香火旺盛……”
  听到这里,程锦心中微微一动,若有所感,却又说不出缘由。
  “你说这样的女中豪杰何等令人心折?莫说比之男子毫不逊色了,此等功业我看世间男子都无一人可及!”程钤恨声道,“可就因为她是女子,史书上留给她的一席之地,却是克勤克俭,不争不妒,善待庶子,于她的功绩却只字不提,如今人们只对她的情事津津乐道,再过数年怕是已经全然忘记她的功绩了……你说这世道是何等不公!”
  程锦低垂眼睑,“我觉得像她这样的人,一定不在乎史书上是如何书写她的,她那一生只求一个问心无愧。”
  “或许吧,庄敬皇后那样的人,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程钤一脸钦慕神往,“只可惜我晚生了五十年,若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庄敬皇后凤颜,那便无憾了。”


第四十章 小老虎
  程锦脸色古怪,“大姐如此推崇庄敬皇后,莫不是要效仿她进宫?”
  程钤的庄重大度,倒是挺适合坐上六宫之主的位子,只是以如今朝中的形势,隆庆帝不会选择让程氏女入主中宫。
  “进宫做甚?”程钤嗤笑一声,“我推崇庄敬皇后,只是因为她胸怀天下,才情过人,并非因她是皇后,她当年若是不嫁人也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我若是她,定不会轻易嫁人,更别提入宫了。世间男子赞她贤明大度,女子学她淑宁贞静,皆是皮毛附会,她这样为国为民豪侠意气的一个人,若不是因为身子不好,又被囿于后宫之中,定会是那五湖四海任她遨游的豪侠。”
  程锦微微一笑,对程钤更添了几分觅得知音的亲近。
  程钤正说着高兴,程锦的肚子去“咕咕”叫了起来。
  程锦“嘿嘿”笑了起来,“大姐,我这肚子经不得饿,少不得在你这儿讨些吃食了。”
  “都怪我说得忘形,误了用饭的时辰。”程钤连忙招呼丫鬟们摆饭。
  “不打紧,我也爱听这些故事,大姐再和我说说。”
  程钤虽也有三五手帕交,却对文相和那位名动天下的文公子的兴趣远超过同为女子的庄敬皇后,她难得遇到程锦这样愿意听她说这些的人,越说越起劲,竟一直从午后说到了晚上。
  “阿锦,你虽是女子,但也不该把目光拘在后宅内院,还是应当开阔些。”两个小姐妹肩并肩躺在床上,说着悄悄话,程钤突然叹道。
  程锦微微侧身,好奇地直盯着她瞧。
  “你看阿娘这半辈子活得真是太苦了,婆母、夫婿、妯娌、妾侍……还有这么一个这么偌大的一个侯府,侯夫人看着风光,其实没什么顺心的。我听说阿娘当年也是汝阳有名的才女,她在闺中写的几首诗也都意境壮阔,可是自从嫁给父亲之后,她写诗作画的笔便不曾拿起来过,每日不是在拨算盘对账目,便是在管束下人周旋各府,瞧着也忙忙碌碌的,可我知道她心里不好受。”
  “大姐,你不想嫁人,我也不想嫁人。”
  程钤只觉得程锦说这话一团孩子气,“嫁人还是要嫁人的,你瞧天下哪个女子不嫁人?哪怕我们心里再不想,还是得嫁,庄敬皇后当年不也嫁了人?何况是我们,世事无奈,哪里都能随心所欲。”
  如今虽然女子可读书可入仕,但毕竟少之又少,女子求取功名要比男子不知难上多少倍,便是有了功名在身,在仕途上也是处处受限。
  程锦扶额,她倒没想到当年嫁给萧晟,竟影响了数十年后少女对姻缘的看法,甚至有些自以为是的男子,以庄敬皇后为例,要女子们退回后宅。
  “我倒觉得当初庄敬皇后放弃科举,囿于宫闱,并非是觉得女子不如男子,而是她为了天下选择了一条更便捷的路而已,用自己的终身与太祖皇帝结盟,这一层关系可比什么军师谋士紧密多了,不过是为了取信太祖皇帝共谋天下而已,倒是让后人误会了。只要我们考中了功名,便能入仕,到时候自不必嫁人,就想朝中的那两位女大人一样。”
  程钤失笑,“你这小丫头不过听了几个故事罢了,怎么就知道庄敬皇后是怎么想的?便是那两位女大人,叶少卿当年是嫁过人的,后来和离再嫁,她后头的那位夫婿早逝,而余博士已经定了亲了,之前她父亲去世,故而守孝三年,待出了孝也是要嫁人的。”
  这两位女官出自鸿山门下,倒没有多少人敢对她们造次,虽然也有些闲言闲语,但并不影响她们婚嫁。
  “既然婚姻自由,自然有嫁人与不嫁人的自由,只要我们考取了功名,便有朝廷的廪米,自个儿可养活自个儿,便是不嫁人又如何?不过是人言可畏罢了,若连区区人言都惧怕,那今后便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了,乖乖守在后宅好了。”程锦梗着脖子道。
  程钤有些惊异地看着她,“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不不,我看你这模样倒有些像只小老虎,虎里虎气的。”
  一边说着,她一边笑了起来。
  “有什么可笑的。”程锦被她笑得恼了,不高兴地背过身去。
  “好阿锦,莫生气。”程钤笑了半晌,伸手去拉她,“大姐错了,就是觉得你这模样怪讨人喜欢的。”
  程锦被她闹得也忍不住跟着笑,前世她是家中的独女,没有同她玩闹的兄弟姐妹,更没有这样会同她说私房话,会教导她,也会同她玩闹的姐姐,这一世能有程钤这个姐姐,于她而言是天大的幸运。
  “你以后再笑我,我就不同你说话了。”
  “好好好,”程钤连声哄道,最后却又忍不住被她的别扭逗得笑出声来,“以后我不唤你阿锦,唤你‘小老虎’如何?”
  程锦本该生气的,心中却微微一动,前世她降生时手里攥着一块白玉雕的小老虎,此事只有赵齐和她的母亲并几个忠仆知晓,不过那时候父母也常在家中唤她“小老虎”。
  那个小老虎玉雕伴随了她一辈子,本该是同她的骸骨一道被葬在皇陵,可是却被那个方士埋在思华殿下用以拘禁她的魂魄。
  如今,虽然她的魂魄破困而出,但这只小老虎应该还在那被烧成废墟的思华殿下!
  想到这里,她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去皇宫之中探一探,那是属于她的东西,绝不能让它留在萧氏的手里。
  程钤平日在国子监女学读书,但因着脚伤的缘故,不能去学堂读书,只能在家里好生将养,每日都在闭门苦读经义。
  学问这个东西,学得越深便越觉得自己浅薄,程钤每日读着那些时文,尝试自己落笔解经义,写策论,再送与族学里的范先生批改。
  范先生虽每回都称赞她有所进步,但她自个儿知道自己的程度,若想考中秋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第四十一章 病
  每月十五都是大觉寺最热闹的日子,程夫人本想着带上程锦、程明远去大觉寺还愿,却没想到程老夫人在这个当口上病了,阖府上下都乱了手脚,哪里还顾得上去大觉寺。
  程老夫人这病来得还真让程夫人难以启齿,之前程老夫人在程二太太的撺掇下,闹着要看那什么齐家班的戏,程夫人没法子,只得让人拿了承恩侯府的帖子请他们过府唱堂会。
  那一日的堂会的确也颇为热闹,不仅阖府上下都来看了,就连交好的几户人家也被请来了,程老夫人一高兴便将程二太太送来的那一坛子果子酒全给喝完了。
  果子酒好入口,酒劲本也不大,可程老夫人是多大岁数的人了,平时也很少饮酒,一下子喝了这么一大坛子酒,哪里经得住那酒劲儿,没多久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这可把整个承恩侯府给吓着了。
  又是掐人中,又是请太医,甚至都惊动了宫里的程太后,闹了半天才知道程老夫人这是喝醉了。
  老人家喝醉酒可不是闹着玩的,程老夫人昏睡了一天一夜,喝了几碗醒酒才缓过劲儿来,到底是年纪大了,这一通折腾下来,元气大伤,在床上躺了几天都缓不过来,再也没有精力听戏吃酒了。
  为这事儿程家二房的房顶都快被掀了,一向待程二太太还算敬重的程二老爷破天荒给了她一巴掌,程二太太哪里受过这等委屈,哭着喊着闹着要回娘家,还没等她收拾东西回娘家,程太后就从宫里降了一道懿旨申斥她。
  这下她可老实了,就算她再委屈,再不服,就算明明是程老夫人自己贪嘴醉酒的,程老夫人也是程太后的亲娘,程老夫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程太后不找她找谁?
  程二太太最怕的就是这个大姑姐,她刚嫁进程家的时候,她还只是郡王府的一位侧妃,那眼神气度就已经把她震得老老实实,何况她现在是太后,别说整个承恩侯府要仰她鼻息,就连她的娘家都得靠着程太后。
  程太后一申斥,程二太太只得战战兢兢地磕头认罪,程二老爷直接把她关到了府里的佛堂,让她日日为程老夫人祈福,程老夫人一日不好,她便一日不得出佛堂。
  一辈子要强的程二太太哪里甘心,哭着喊着叫冤枉,说程锦是个扫把星,是个妖邪精怪,她刚好,程老夫人就病了,一切都是她在作祟,宋家甚至还安排了尼姑法师上门,要来驱妖邪。
  程夫人是当家主母,护犊子得紧,自然不干,带了一帮健仆直接把那些人打了出去,又不顾众人的目光,令人将程二太太关进佛堂。
  程二老爷和程三老爷嘴上虽然暂时没说什么,但看程锦的眼神也变得不善起来,偏偏承恩侯程平向来不把这个女儿放在心上,此刻还不知在哪里云游,要不是程夫人如母狼护崽一般护着程锦,又有圆明大师之前的话作保,说不得她还真要被当妖邪打死。
  程锦却对众人的异样目光恍若未觉,每日还挺殷勤地往程老夫人的跟前凑,不仅亲自侍奉汤药,还日日给程老夫人推拿按摩。
  程夫人掌家多年,程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丫鬟因为醉酒的事儿全都被关押起来,现在换上的都是程夫人的人,对程锦的这番殷勤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是程老夫人有个三长两短,莫说是程锦,就连程夫人都要被程太后问罪,于是程家二房三房也不拦着,打的便是看她们笑话的主意。
  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程老夫人的病还真就很快好了起来,太医原本考虑到程老夫人年事已高,便是勉强过了这关,怎么也得休养个数月才能恢复元气,却没想到在程锦的殷勤服侍下,程老夫人不到七日便能吃能睡能听戏了,就连太医都啧啧称奇,直说程老夫人是有福气之人。
  原本待程锦淡淡的程老夫人经此一事,竟也对她另眼相看起来,不仅让程锦坐在她身边,还揽着她的肩头对众人笑道,“哪里是我有福气,我看是锦姐儿把福气带给我了,若不是锦姐儿这些日子服侍得周到,我哪有这么快好?”
  程二老爷和程三老爷连连点头称是,哪里还记得程二太太之前说程锦是个妖邪扫把星的事儿,程老夫人说程锦有福气,那便是有福气了,这话都带给宫里的太后了,他们还能反驳不成?
  “是祖母平日里待人慈悲宽仁,听说祖母病了,咱们府里的奴才们都自发戒了荤腥,给您祈福呢,想必是这份诚心感动上天,护佑祖母的。”程锦笑道。
  程老夫人听了大为高兴,她本不是严苛之人,虽然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可心中并没有什么恶念,听说阖府上下这么多奴才为她祈福,大为高兴,“难得他们一片诚心,得重赏他们才是,原先服侍我的那几个也算是尽心,那酒也是我自个儿要喝的,怪不着她们,我们程家是积善人家,小惩即可。”
  程夫人自然连声应下,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翘。
  府里的奴才们这段时间戒了荤腥是不假,但那可不是他们自发戒的,是程夫人担心程老夫人一病不起,就这么去了,他们得做出点儿样子以示孝敬,便和程二老爷、程三老爷商量戒了主子们的荤腥,为程老夫人祈福,既然主子们的荤腥断了,下人们自然也不能沾,不过程夫人还是很宽厚地给下人们发了些钱以示贴补,府里上下倒是没什么怨言,可这么一件事儿到了程锦口中便成了程老夫人行善积德有福报,这样的吉祥话谁不爱听?
  程老夫人大病初愈,本就心情舒畅,听程锦一说更加高兴了。
  就连程家二三两房的主子们也对她刮目相看,若说哄程老夫人开心的功夫,阖府上下怕是还没人比得过程锦,一张嘴颠颠倒倒,一两银子也不用花,便能把程老夫人哄到这个地步,别说是她,就是当初最讨程老夫人喜欢的程二太太和在老夫人身上下了最多功夫的程三太太都没这功夫。


第四十二章 赏赐
  “还有我们锦姐儿,也该重重的赏!”程老夫人拉着程锦的手,目光慈爱,怎么看她怎么顺眼,“圆明大师原就说你是个有大造化的,果真不假,我那几日病着着实难受,可只要锦姐儿给我一按,就浑身舒坦,可不是我的福星么。”
  “把我那只翡翠绿镯子拿过来,”程老夫人唤人开了自己的妆盒,取出一只绿汪汪的翡翠镯子就往程锦手上套,“这是祖母赏赐我的乖孙的。”
  这只镯子是程太后赐下的,品相极佳,程老夫人年纪大了,戴这样的镯子显得庄重富贵,可程锦才十一岁,套上这么一只老气的镯子便显得不伦不类了。
  程夫人暗暗撇了撇嘴角,这老太太连赏人东西都不会,赏个小姑娘绿镯子,让她几十年后戴么?
  在程二太太眼里,翡翠镯子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事,倒是没放在心上,家境一般的程三太太却是眼馋了,直勾勾地盯着那只镯子瞧,她之前奉承程老夫人那么久,都没得什么值钱的赏赐,这程锦不过侍奉汤药几日就得了这么个镯子。
  之前程三太太眼见着程老夫人不好了,生怕像程二太太那样惹了一身腥,白白担上责任,便避得远远的,谁能想到这老夫人这么快就好了,还真是便宜了程锦。
  程锦向来不在意这些珠宝首饰,但长者赐不可辞,她还是欢欢喜喜地接了下来,规规矩矩地拜谢程老夫人。
  程老夫人看她的眼神更加慈爱,她说话刻薄直接,府里的孙辈都不乐意往她跟前凑,但人老了,有时候也还是喜欢孩子们在身边凑趣的,程锦会服侍人,说话又熨帖,她自是喜欢得很。
  程锦却是清楚,此次若不是她在程老夫人身边服侍,她的病怕是没有这么快有起色,她的一身医术得自赵华当年的记忆,太医们开的方子她暗中都一一辨过,实在是再中庸保守不过的了。
  虽没有大错,但若照着他们的方子来,程老夫人还得在床上躺上好一段时间,精力较之前也会差上许多,汤药之中她动不了手脚,却可以日夜在程老夫人身边服侍,为她按摩穴位,舒筋活络。
  程老夫人的身体底子好,不过是因为宿醉之后精神不济而已,不可能因此出什么大事,但若是慢慢调养,长期卧床,老人家心情郁结,身子便会一日一日败坏下去,有了程锦在一旁为她调理经脉,再配合那些温补的汤药,她的精神自然很快好了起来,再给她读读时兴的话本子,程老夫人的精神也很快好了起来。
  程老夫人的身子好全了,程二太太自然被从佛堂里放了出来,她这几日吃不香睡不好,迅速憔悴下去,看着比过去苍老了许多,垂头丧气地全无过去的跋扈。
  程老夫人性子直,见她这副颓丧的模样奇道,“你不过是在佛堂念了几日经,怎么倒似被妖怪吸了精气,气色看着比我这个老婆子还要糟糕几分?”
  程老夫人之前刚听了程锦给她读了个妖怪吸人精气,幸而被和尚给收了的话本子,一出口就是什么妖怪**气,她自个儿不觉得有什么,程二太太却十分难堪,程三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