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华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程钤点点头,程锦这番经义虽解得中规中矩,但以她这么一个初学者能解到这个地步已属难得,何况她这段时日不务正业,拿起书本的时间并不多,若是她肯下苦功,考取功名指日可待。
  “你虽聪明,却不可仗着自己有天分就懈怠下去,如今皇上表哥亲政,看重人才,今年就加开了恩科,说不准接下来这几年每年都有机会加恩科,只要你再加把劲……”程钤又语重心长地叨念起来。
  程锦最怕程夫人和程钤念叨她,连忙扯着程钤岔开话题,“大姐,你这题出的极好,今年秋闱怕是会在这个‘新’上做文章。”
  程钤愣了一下,虽然她自小就学经义,这段日子日日读往年的经义策论,自己也尝试动笔写上一二,但从来都是从踏实学习的角度复习,从未想过去揣摩考题。
  “皇上表哥刚刚亲政,正是锐意进取,大刀阔斧之时,可他的许多想法都无法付诸实践,为何?正是那些老臣们动不动拿祖宗家法说事儿,当年先帝还在位的时候曾经颁布了十条新政,结果这政令都出不了京城,这又是为何?还是那些老臣们拿祖宗家法裹挟天子。这十年来,太后姑母摄政却不干政,朝中政务皆是那几位老大人说了算,太后姑母不在意,咱们那位皇上表哥却未必能忍得下去,何况那祖宗家法并不全是太祖的法令,前边那几位先帝可不是皇上表哥的祖宗啊,当然就算是,那祖宗家法在皇上表哥的心里也绝没有他自己重。”
  “皇上表哥想要革新,阻力却极大,自然是要急着充实自己的人手,否则也不会在今年开恩科了,去年文绍安能中状元,固然是他才华惊人,但未必没有皇上表哥抬举他的意思,我记得那位文状元似乎曾是皇上表哥的伴读。皇上开恩科,要取的是他想要的士,是愿意为他锐意革新的马前卒,此次恩科虽未必就考这一句,但极可能就围绕着这一个‘新’字做文章。”
  程锦的本意是想岔开话题,不让程钤继续叨念她,不曾想把程钤听得有些发懵。


第五十章 人精
  过了半晌,程钤才缓缓说道,“殿试是皇上主持的,州试和省试怕还是把持在那几位老大人手里,当年庄敬皇后遗训,政出中书,权归陛下,那些老大人不会那么放权的,皇上想要‘新’,那几个老大人定是要抬出祖宗家法的。”
  太祖萧晟是要成为一代明君的人,对文臣始终都算敬重,何况他也自知以他一个人的才智不足以治理好大梁的方方面面,反正文臣们手无寸铁,不过是靠嘴皮子笔杆子,颠覆不了他的江山,所以对赵华之前关于“政出中书,权归陛下”的提议还算认可,文定年死后,朝政也一直都把持在文官们手里。
  文官们是赵华那句话的直接受益者,几十年来他们都拿着庄敬皇后的鸡毛当令箭,挖空心思从皇帝那里分权,朝中大小事务皆由朝臣们议定,这也是这些年无论话本子怎么写,朝廷的舆论风向始终将庄敬皇后捧为千古贤后的原因之一。
  “庄敬皇后死了这么多年了,你觉得皇上表哥会在意她的话?”程锦自嘲一笑,“我只远远见过皇上表哥一面,却觉得他同几位先帝不同。”
  “何出此言?”
  “其一,他年轻,其二,他身子好,其三,他幼年登基,这些年所见所闻所学,皆是帝王心术,他自幼就知道权力是什么,也比谁都渴望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程钤有些莫名其妙,“其三倒是有些道理,其一其二是怎么回事?”
  “最重要的就是其一其二,大梁历任帝王哪个不爱权?哪个不想把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但年轻的帝王有朝气有锐气,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才敢有同那些老大人们对抗的想法,若他如今是中年乃至暮年,考虑的就是江山的稳定和权力的平衡,就算再渴望权力,也绝不敢轻举妄动。几位先帝的身体都不好,几乎都是在位数年就没了,在位期间每日上朝都已是勉强,又如何有精力有能力处理纷繁复杂的朝政?朝臣们把权力揽走还是为他们分忧呢。皇上表哥就不同了,他年少力强,打心眼里相信自己有办法处理好朝政。可那些老大人们却已经习惯了权力的滋味,不肯放手,他虽然亲政了,却处处被掣肘,他不会甘心的。”
  “皇上表哥是苏相和崔相他们亲自教导出来的,还有太傅和几位先生都是再谦和不过的,我听过他们给皇帝表哥上课,虽然内容不一而足,但我想主旨只有一个明君当垂拱而治。”程钤压低声音道。
  文臣们绝不会愿意教出一个要和他们分权的皇帝,哪怕他是所谓的明君。
  “我记得当年苏相是被崔相给参倒,这些年苏相一系一直都受到排挤打压吧?”
  “这种事你倒是记得清楚。”
  “听你和阿娘说过的啊。”
  程钤的脸色有些黯然,她的一个手帕交就是苏家的姑娘,如今早已随苏家回了老家,今生怕是没有再见之日了,当年苏相罢官回乡之时,她还同程夫人大哭了一场。
  “无论是苏相一系,还是崔相一系,都有各自的立场,尤其是失势的那一方,为了争取皇上表哥的支持,总会有人愿意违背士大夫的原则,付出一点代价的。”
  程钤不寒而栗,却又莫名地觉得兴奋,“皇上表哥想在这次的科举上选拔自己钟意的人才,不管苏相一系是不是会妥协,崔相一定会想办法阻挠,如今朝堂上可是崔相占了上风,殿试是皇上说了算,州试和省试派去的该是他们的人了。”
  “那也未必,苏相在朝中经营多年,他的势力可不容小觑,除了他的人,也还定有人琢磨出皇上表哥的想法主动投靠,崔相怕是不容易,此次秋闱可有热闹看了。”
  程钤也笑了起来,“这个时候你还想着看热闹。”
  程钤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程锦,这个看着是最不着调的妹妹,原来除了聪明之外,还对官场有这么透彻的体悟,她分明才十一岁,饶是自幼被精心教养长大的程钤,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大局观远逊于程锦,看问题也远没有她透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她都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她这样的人精儿。
  听完程锦的话,程钤一个人闷在屋里想了好一阵,她是嫡长女,必须得为府里的弟弟妹妹们做出个样子来,许多事不得自由,即使她心里再渴望,也还无法下定决心去考取功名。
  可程锦却不同,她曾经是个痴儿,又是家中幼女,没有人对她抱有什么期望,也不必为家族承担任何责任,既然有这样的天赋,为何不能任她选择一条更适合她的路?
  她想通了这个关节,便去寻程夫人说话,她不能实现的梦想,未必程锦就不能实现。
  “再有这么背地里嚼舌头的贱奴,统统给我发卖了!”程钤进门的时候正赶上程夫人在大发雷霆,程夫人最心爱的茶盏“啪”地一声砸碎在她的脚下。
  “大姑娘,您可得担心一些!”胡嬷嬷连忙上前搀住程钤,扶着她绕过那一地狼藉,在一边坐下。
  “你不在屋里好好歇着,过来做什么?”程夫人看着程钤依旧行走不便的脚,眼圈红了,说出的话却不甚中听。
  “在屋里闷得慌,过来同阿娘说说话。”程钤柔声道,“这是出了什么事儿?惹得您这么大动肝火?”
  程夫人憋了一肚子火,本不欲说,可程钤这些年一直帮着她理事,心思细腻,行事也颇有章法,便是她此时不说,程钤自个儿也能打听到,便忍着气道,“这些刁奴在背后议论主家。”
  能让程夫人这么着恼的,只有事关他们几个孩子的事儿了,想到自己前几日的遭遇,程钤便有些了然,神色平静地问道,“可是祁王世子的事儿?”
  程夫人脸皮一僵,唇角不由自主地往下拉,“别和我提那个混账,一提我就生气,你好端端的名节偏偏毁在这么个混账上!”
  祁王世子听起来尊贵,但在京城和煊赫的承恩侯府相比,还真不是东西。


第五十一章 眼界
  “阿娘,为这么点儿事生气不值得,蒋太医不是说过了吗?您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动肝火,平日里平心静气地细细调养着,身子才能好起来。”程钤柔声劝道。
  胡嬷嬷又端了一碗药茶给程夫人,“钤姐儿说的是,为外头那些小人气坏身子多不值当,府里这些刁奴更不值得动气了。”
  程夫人接过药茶,慢慢啜了几口,才捺下心头的火气,胡嬷嬷朝程钤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好好劝慰程夫人,便默默退下了。
  “我还不是为了你!”程夫人没好气道,“你都十六了,这亲事可不能拖了,本想着给你好好挑挑,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儿,便是人家明知道你和祁王世子没什么,那些门风清贵的人家也会碍于人言打退堂鼓的。”
  程夫人便是从那样注重门风的书香门第出来的,当初成亲前,程平就闹出了风流韵事,心高气傲的她自是不愿意嫁进程家,可她的父母却觉得既是定了亲,她就是程家的人,像他们这种门风清正的家庭,推崇的是一女不二嫁,无论对方发生什么事,都绝无悔婚的可能,彻底断绝了她的心思。
  这一部分顽固的士林中人虽算不得多,但这些年来在朝中越来越能说得上话,原本并不如何拘泥于这些规矩的人家,多多少少也会受些影响,愈加注重女子的名声,甚至以互相挑剔为荣。
  这几日好几位看重程钤,有意同承恩侯府结亲的夫人都婉拒了她的帖子,她还觉得奇怪,如今才知道是因为闹出了这种事。
  “打退堂鼓便不是良配,不必理会就是了,难不成阿娘还担心我嫁不出去?”程钤无所谓地笑了笑,一如既往地不把婚事放在心上。
  “我自是不担心你嫁不出去,”程夫人看着自己这才貌双全,性情稳重端庄的女儿,以程钤的品貌性情便是嫁到世家大族为宗妇都绰绰有余了,偏偏被这事儿给带累了,“我只担心你嫁得不如意。”
  “嫁人不就那么一回事,嫁谁不是嫁?有什么如不如意的?”程钤淡然一笑,倒是洒脱得很,“无非就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主持中馈,无论到什么样的人家过的都是一样的日子,阿娘不必为我烦忧。”
  程夫人看着她这个样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她,心里更堵得慌了,明明是这么个好姑娘,却似乎对婚事全无指望,不羞涩也不期待,更别说有喜爱的心上人了,“你年纪小小,怎么这么想?”
  程钤微微一笑,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阿娘,我正想同你说府里胡乱传话的刁奴。”
  “怎么了?”
  “咱们府里待下人一向是宽严相济,他们平时也还算有规矩有分寸,可为何祁王世子的谣言会在我们府里传开?我担心是有心人在后头唆使,府里头的这帮下人该好好查查了。”
  程夫人沉吟道,“我也正有此意,怕是你二婶在后头搞鬼,她见不得我们好呢,她手里有银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十有八九是她唆使的。”
  “不管是不是她,查下去便知晓了,说不定有人隐藏得更深呢。”
  “你是说你三婶?我瞧着她也不是个好东西,成日就知道在老夫人面前卖乖,真有事儿了跑得比谁都快……”
  程夫人当年也是个才女,可成天在后宅之中,眼界有限,绕来绕去都是后宅那些婆婆妈妈的事儿,程钤心里有些发凉,若在过去她或许也不觉得有什么,但同程锦相处久了,仿佛被打开了一扇窗,眼界见识皆与以往有所不同,开始恐惧自己今后困局后宅的日子。
  “阿娘,查那些刁奴的事儿,就交给我与阿锦,可好?”
  “阿锦?”程夫人愣了一下,“她年纪还小……”
  程夫人对程钤的才干是绝对信任的,但是程锦才十一岁,不仅年纪小,之前还一直傻着,从来没有试着当家理事,她又想了想,“也好,你带着她,也让她看看如何理事,她年纪小,你慢慢教着。”
  程钤笑了,“阿娘,您可别太小瞧阿锦,我还想同您说说阿锦的事儿。”
  “阿锦怎么了?”程夫人最紧张的便是几个儿女的事,闻言立刻打起一万分精神。
  “我记得圆明大师当年说过阿锦是有大造化的……”
  程夫人摆摆手,“圆明大师其实没这么说过,他只说阿锦走了魂魄,若有机缘,走失的魂魄便会自己回来……”
  程夫人顿了顿,将到了嘴边的后半句话吞了进去。
  程钤倒是没有继续在这句话上纠缠,在她看来,有机缘同有造化没什么区别,“阿锦同寻常女儿家不一样,她太聪明了,就连族学里的先生也说她是天生的读书料子,有过目不忘之能,她若是也同寻常女儿家一般被困在内宅之中,着实是可惜了。”
  程夫人摁了摁太阳穴,“你说的我又何尝没想过?你再容我仔细想想。”
  她自然是知道程锦聪明的,其实她对程锦和对程钤的期待一直都不同。
  程钤是嫡长女,是家中弟妹的榜样,自小就极沉稳懂事,她也一直把她往大家闺秀的路子上养,而程锦不仅是幼女,又自幼痴傻,莫说是闺中典范了,便是在婚事上恐怕都十分艰难,更不指望她同程钤一样嫁入大家族做宗妇,实在不成,在家中呆一辈子也好。
  既然如此,程锦若真是块读书料子,便送她去读书考女官也不是不行,只是那些读书入仕的女子名声实在不好听,名声是要跟着女子一辈子的,牺牲她一生的幸福去换取功名利禄,她真是舍不得。
  程钤见程夫人态度有所松动,决心要趁势让她松口,又适时地添了一把火,将之前同程锦议论此次恩科的事儿说与程夫人听。
  程夫人倒抽一口凉气,“她真这么说?”
  程钤郑重地点了点头,“这番见识孩儿自认是没有的,若不是阿锦,孩儿断想不到这一节,她平日虽贪玩惫懒,心思却是通透得很。”


第五十二章 失踪
  “如此说来,以她的天赋的确是适合读书入仕。”程夫人叹道,“只可惜你们不是男儿身……”
  程夫人二子二女,女儿都是天资聪颖,得先生们交口称赞,偏偏儿子全都贪懒顽劣,不堪造就,若程明志和程明远有这样的天赋,她后半辈子就不愁了。
  “大梁也不是不准女子读书入仕,这些年也出了好几位女大人。”程钤不服气了,虽然她还没下定决心科考,但从未觉得自己比男子差。
  “你哪里知道仕途艰险,尤其是我们女子,男子得了功名,人们争相道贺,若是女子得了功名,只有泼天污名。你在国子监里也不是没有见过太学里的女学生,还有你们国子监的余博士,哪个没被人编排过?阿锦又生得好,怕是那些人会说出更难听的话来……”
  “阿锦豁达通透,不会在乎这些的。”
  “你们年纪小,根本不明白名声对一个女子有多重要,这是你们一辈子的事儿。”程夫人连连摇头,“你们现在不在乎,日子久了就会在乎了,如今不后悔,未必以后就不后悔,我是你们阿娘,总是希望你们好的。”
  “阿娘,我明白了。”程钤有些失望地垂下头。
  “你且回去罢,这事儿我再好好想想。”程夫人摁了摁自己的太阳穴,并未把话说死。
  程钤低垂眼睫,她有太多身不由己,已经无法改变,程锦却不该被困在后宅之中。
  如今程老夫人的病好了,程锦便同过去一样,每日都去学堂读书,程钤腿脚不便,便在府里将下人们的名册翻了个遍,本想等程锦下学回来后,带着她一块儿清查的,却没想一直到了下晌,她还迟迟未回。
  程钤在院子里等了又等,庶妹程芝都过来喝了好几盏茶了,程锦还没有回来。
  “阿芝,你回来的时候真没瞧见阿锦?”程钤终于开始急了,程锦虽然贪玩,却也从来没有这么迟回来过。
  “阿锦这几日都同阿期在一块儿读书,该是同阿远阿期一块儿走的,我没有瞧见他们。”程芝老实地摇摇头。
  程锦进步很快,虽然她表现出来的进度还比不上程明期,但也远超过其他同窗,高先生甚至都教不了她了,便由范先生亲自教导,范先生是族学的主事者,平时并不常给孩子们上课,日日得他亲自教导的只有程锦和程明期。
  程明远每日下完学总是要同程明期一块儿走的,又因为觉得程锦贪玩惫懒的性情很投他的脾性,常拉着程明期同程锦厮混在一块儿,因此三人常一块儿上学下学。
  “那你可有瞧见阿远和阿期?”
  程芝摇了摇头,但很快补充道,“我没瞧见阿期,但之前瞧见阿远在学堂上和人打架,被先生罚站在廊道,他似乎气得不轻,但后来便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程明远从来就不是个讨先生喜欢的学生,成天在学堂打架闹事,被罚站更是家常便饭,实在算不得稀奇,程芝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星沉,去瞧瞧阿远和阿期回来没有?若是见着他们,问问知不知道阿锦去哪儿了。”程钤的脸色更加焦急,“还有,找找看阿锦身边的青萍和红绡,她们俩做事还算有分寸,若是出什么事,该会捎信回来。”
  “大姐,别急,阿锦如今很聪明的,不会出事的。”程芝劝道。
  “我就怕她仗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胡来,倒是比过去还让我操心。一个姑娘家,成日和阿远这个混不吝厮混在一块儿,迟早要被他给带歪了……”
  “姑娘,青萍姐姐来了。”一个小丫头在门口脆生生地说道。
  “快唤她进来。”
  青萍掀帘而入,立刻跪在了程钤面前,“大姑娘,奴婢没用,我们姑娘……”
  “你们姑娘怎么了?”程钤心一沉,声音竟有些抖,胆小的程芝也被吓得脸色发白。
  青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道,“我们姑娘不见了。”
  “如何不见的,你且细细说来。”程钤上前一步,扣着青萍的肩膀,恨不得将她的肩膀捏碎。
  “姑娘今日下学后,十一公子便来寻她,姑娘同他单独说了一会儿话,就说要去街市买书,她列了个单子让我去书坊里买,她同十公子、十一公子在旁边的茶楼吃茶,我见她还带着红绡,便也没多想,等我买好书回茶楼,已经寻不见姑娘了,过了一会儿红绡捧着红果汤回来,说姑娘打发她去买,还有十一公子的身边的庐陵带了三碗羊肉汤回来发,说是十一公子想吃的。”
  “三个主子都不见了,把你们这些丫鬟和小厮留在茶楼了?”程钤怒极反笑,“他们这是盘算好了要甩开你们,他们几个人呢?”
  “他们还在茶楼里候着。”青萍的脸色不忿,主子不见了这么大的事儿,他们竟然不肯回来报信。
  程钤顿了一下,看着青萍的眼神有些奇怪,到了嘴边的话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叹了口气,“使人出去找吧,记得暗暗去寻他们常去的酒楼食肆,但不要惊动他人,许是他们三个贪玩。”
  被程钤挂念着的三人正凑在一块儿,商量着怎么给祁王世子一个教训。
  “五姐,你长得好,就扮成女子,把祁王世子给引过来,我们埋伏在这儿揍他一顿……”
  “什么叫扮成女子?我本来就是女子!”程锦没好气地给了程明远一个爆栗。
  “你哪算女人啊?就是一个小丫头片子。”程明远哼道,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仙香楼里的那些姑娘才叫女人呢。
  “你说谁是小丫头片子呢?”程锦用力掰着自己的手腕,发出“咔咔”的声响,吓得文不成武不就的程明远向后退了半步。
  “壮士,是我错了。”程明远朝她拱拱手,“你不是小丫头片子,是力大如牛的壮士。”
  程明期没被程明远逗笑,一脸不安地看着四周,眉头快拧成一团了,他是被诓来的,哪里知道他们竟然是在打这种主意,“五姐,我们还是回去吧。”


第五十三章 胡闹
  “阿期,别扫兴啊!”程明远撞了撞他的胳膊。
  程明期黑着一张脸低咆,“你以为这是玩儿吗?那人是祁王世子!他身边那么多侍卫,就凭我们三个,不可能揍到他的,你们怎敢打这种主意?若是出了什么事……”
  “不会有事的,这里是京城,可不是南边,我要是萧清明就夹着尾巴做人了,就他这个蠢货还敢来招惹我们承恩侯府,这事儿就算闹到皇上表哥那里,我都不怕。”程明远昂首挺胸道。
  “不用闹到皇上表哥那里,就祁王府的这些侍卫都能把我们三个给废了,你若真打着这种主意,为何不多带些人手?”程明期都快疯了,他不是没和程明远一起出门胡闹过,可今天就他们三个小孩儿,别说是揍祁王世子了,恐怕一照面,他们仨就会被揍上一顿。
  “你忘了五姐天生神力,一个顶十个,那两板斧使出来,谁是她的对手?”程明远“嘿嘿”笑了两声,“五姐,考验你功夫的时刻到了。”
  程锦袖着手,翻了个白眼,“我没带板斧出来,你之前说了,是带我出来吃喝,再去逛仙香楼的。”
  若不是为着跟着程明远这个吃货出门玩乐,她又岂会附和这么白痴的提议。
  程明远恨声道,“他们坏了大姐的名声,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你们两个竟然还这么一副事不关己的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