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壁图-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这个冯昕不像是什么省油的灯,瞧方才她那得知叶征没想把后位给自己时的表情来看,这人是暂时消停不了了。

    江淮想了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道:“大王,卿儿小姐近来因着程焕的事情,情绪有些低迷,入宫的事情,还是延后吧。”

    叶征头也没抬,只是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但他不在意,有人在意。

    冯美人一听这话,好容易挤出来的笑容瞬间消失,无措的抬头看了一眼常总管,那人没理,她又转头看着江淮。

    那人见她如此吃瘪,心理没来由的痛快,这冯美人恃宠而骄可不是一日两日了,光江淮自己就抓到她连续两次给云黛公主摆脸色。

    再者说了,真正得罪江淮的,还有她舅舅冯铮。

    那人以为冯昕攀上龙腿,就能以皇亲自称了,竟敢在她面前拿架子摆身份,殊不知她虽为和亲质子,实质上仍是他头顶的君。

    为臣者,没有为臣者的样子,合该教训。

    再看冯美人,她自然读懂了江淮眼里的讥讽,压着心底的火再去不知死活的问叶征,还拉着他的袖子,不叫他去拿毛笔。

    “大王,那个程卿儿是谁啊,臣妾怎么没听说过。”她撒娇道。

    叶征在摆弄那个瓷质笔架,没有回答。

    还是常总管害怕冯美人被晾在一旁,赶紧接茬化解了尴尬:“回美人的话,这位卿儿小姐乃是程焕程大人的嫡女。”

    提起程焕,冯美人的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屑,舅舅当年上门向那人求职的时候,那人称舅舅心术不正,直接严词拒绝,如今程焕落魄,舅舅没少叫她在叶征旁边吹枕边风,想要置那人于死地。

    “一个败臣之女,竟然妄图后位。”她嘲讽道,“痴心妄想。”

    江淮现在怎么说,也算是程焕的半个学生,再者她本就是个暴躁性子,如何能容忍冯美人在这里侮辱老师,遂抱臂冷淡开口回击。

    “那你一个四品文员的侄女,就能担得起后位吗?”

    冯美人被插了这么一刀,气的是胸口淤血,怎奈那人是大汤的六皇子,不能回嘴索性不理,继续纠缠叶征,那腻乎的样子,看的江淮和常总管统统直起鸡皮疙瘩。

    “大王,臣妾怎么不知道这件事啊?”

    她说着,还是不肯放开叶征的袖子,而那人深吸一口气,摆弄笔架的手微微停顿,然后缓缓的攥成拳放在龙案上,抬头冰冷道:“孤王要做什么事情,难不成还要和你通禀吗?”

    冯美人浑身一紧,下意识的松开了叶征的休息。

    那人此刻的眼神冰冷的太过可怕,却不是那种被烦缠的不耐烦的淡漠,而是泛起杀机的锥心寒意,仿佛刀剑,直穿胸口。

    “大大王”

    冯美人局促道:“臣妾只是”

    “只是什么?”

    叶征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好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跑上跑下的自以为自己很搞笑,实际上,根本就是旁人眼里的笑柄。

    以江淮的这个角度来看,叶征的表情极度欠揍,不过去在他那平凡却让人可恨的五官上一拳,实在是太可惜了。

    冯美人已经被他看的如坐针毡,但叶征却没有住口,丝毫不顾从前的床榻之谊,凿凿打击道:“你以为,孤王迟迟没有立后,是因为你冯昕吗?你算个什么东西,能来伺候孤王,就已经是十世修来的福气了,还妄图这西昌的后位,孤王看你,才是痴心妄想。”

    这话说得又严重又突然,别说常总管的脸色不太好,就是江淮也没想到叶征会这样直接绝情,遂蹙眉转过头去。

    再看冯美人,脸色惨白如雪霜,吓得直接就要跪在地上,却听叶征懒散道:“别跪。”又飞速的接了一句,“快滚。”

    冯美人听到前一句,还以为叶征心疼她,结果听到后一句,心里的仅存希冀瞬间灰飞烟灭,俨然是落了似的凤凰,落荒而逃。

    江淮看着她的背影,不怕死的调侃道:“怎么了这是?你不是说这冯昕是个小妖精吗?难不成,现在降不住了?”

    叶征对她一向很有耐心,则挑眉道:“既然是野路子的妖精,本分过活才是要紧,却妄想着成神成仙,这不是就等着灰飞烟灭吗。”

    江淮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意有所指道:“是啊,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知好歹嘛。”

    叶征面色一僵,随即冷淡的笑了笑。

    正想开口,忽听门外有人通禀道:“启禀大王,太后娘娘身边的莫姑姑来了,说是请六殿下去凤鸾宫,有东西给他。”

    西昌的太后,找大汤的皇子。

    这奇怪的走向。

    先是江淮一头雾水,看了看叶征,那人也是不知所云,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母后?她要给六殿下什么东西?”

    莫姑姑在这宫里活了一辈子,都快成精了,自然不会告诉他,只胡乱搪塞道:“不过是些小玩意儿罢了。”

    叶征本就多疑,昌太后突然要见江淮,自然而然的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不过他也知道,从莫姑姑嘴里撬不出什么来,遂摆了摆手。

    江淮面对着未知,索性起身跟着莫姑姑出去了。

    而叶征抵着下巴盯着她的后背,眼底发冷。

    江淮啊江淮,你现在就是秋末的蚂蚱,蹦不了多久了。

   

    

 第137章 骨肉

    凤鸾宫的正殿内,有宫女奉茶而来,她是弓着身子抬着手,但等了很久,那人也没接,遂壮着胆子抬了抬头。

    昌太后坐在那绣着金丝的软榻上,呼吸较轻,脸色是常见的面无表情,只眼神和往常的不太一样,复杂得很。

    “太后?”小宫女试探着唤了一句。

    昌太后充耳不闻,目光平淡的盯着那殿门的方向,攥着那软榻边缘的手轻轻的敲着,戴着护甲的尾指划出些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榻下生了一窝耗子。

    小宫女似是习惯了,正准备把茶放下,站到旁边去,却仔细发现,她那藏在华服下的肩头忽然抖了一下,遂担忧道:“太后娘娘?”

    昌太后缓缓的合了眼睛,那冗长的睫毛盛着厚重的岁月,再睁眼时,情绪已经不再复杂,只摇了摇头:“无妨,哀家不渴,你且放那吧。”停了停,“你出去看看,有没有人来。”

    小宫女放下木盘,乖巧的往出走,可巧,刚走到殿门口的时候,莫姑姑正好走了进来,不过独自一人。

    昌太后在看到莫姑姑之时,眼睛骤然深邃,可再看到她身后空无一人时,又抬眼坐直身子,低低道:“人呢?”

    说罢,面色冰冷的眺望院子,问道:“那孩子呢?她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眼底闪过小心,“是不是叶征不叫她过来?”

    而莫姑姑见那人此刻的状态,是一往如常的稳重如山,不由得松了口气,小声道:“六殿下来了。”

    昌太后垂眸,嘴唇有些发干:“那怎么不带进来?”

    莫姑姑无奈一笑,解释道:“不是老奴不带她进来,实在是老奴担心您那。”在那人冷淡的目光中继续道,“老奴知道您想念这孩子,担心担心您”

    事实上,突然的宣召,已经叫江淮满头疑云了,莫姑姑是怕昌太后一个激动,露出什么马脚来。

    昌太后则淡淡道:“无妨,还没确定映蓉信上所言到底是真是假,今日叫她来,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罢了。”

    莫姑姑还是有些不放心,昌太后握了握她的手:“你且放心吧,我不会叫这孩子起半点疑心的,只是今日,我一定要见她。”

    莫姑姑望进她的眼底,犹如望见一片泥潭,遂点了点头,转身走去门口,对外面那人说了些什么。

    然后,门口出现一个身影。

    不过一次呼吸的时间,昌太后觉得好像渡过了漫长一生,而随着那身影的逼近,曾经的噩梦匣子被残忍打开,尘封的也记忆如风沙般扑面而来。

    那是端和三十五年,秋末。

    她还是大汤皇宫,西面碧血斋的一个二等宫女,在一个最普通不过的萧瑟午后,她碰到了长信王妃映蓉,从此,命运转向另一个道口。

    映蓉和长信王和亲五年,用尽办法,却无有子嗣所出,又因为和亲不许纳房,长信王不能新娶,遂才在太后的暗示下,借腹生子。

    不过此事不能宣扬,又因映蓉是边蛮人,所以借腹的人选一直没定下来,而昌太后因着出众的容貌身段,和体内的边蛮岐疆血统,入了映蓉那刁钻的眼。

    在给太后看过后,昌太后成了被推出去的牺牲品。

    只是她知道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刀子,遂宁死不从,结果被打个半死,抬进了凌霄殿,和长信王每日圆房。

    被关在后殿一个月后,她查出了身孕。

    只因太医的一句话,称腹内胎儿会记住生母的声音,长信王妃便隔三差五给她喂哑药,入冬见了一次红,险些滑胎,那人才罢手。

    转年,也就是端和三十六年的春中,她已经有孕七月。

    谁料到,佛门之变的当天,映蓉带着一个宫女急匆匆的来了,给她灌了催产的药,硬把孩子生了下来。

    只可怜她虽为生母,却只摸了一把那个孩子便昏死了过去,被映蓉派人扔进了扶摇江的上游,谁知天不亡她,再醒来时,她的人已经在西昌,被林伏所救,准备顶替她的女儿入宫。

    女人为水,为母则刚。

    莫姑姑一清二楚她的经历,也知道昌太后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惦念着那个孩子,所以才在费劲千辛万苦成了王后之后,重新联系映蓉,那人惊愕她没死之余,转告了汤太后。

    那人到底可怜她,叫映蓉每月送一幅花君的画像给她,而昌太后则开始按照花君的长相,立大名公主之位,起叶之名,遍国寻找和花君容貌相似的女孩,来自欺欺人的弥补心头的空缺。

    十余年,整整七位叶,都是对照花君的长相寻找的,但直到不久之前,映蓉告诉她,当年,自己将花君和江淮掉包了。

    而眼下在西昌的这个宁容远,才是她男扮女装,苦苦寻找了整整二十四年的亲生女儿,江淮。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她虽然走了十几年的弯路,但好在到达了终点。

    莫姑姑目光惆怅,看着那淡漠如霜的昌太后,有些心疼,她期盼了二十四年的亲生女儿,即将站在自己面前,虽然隔着一张男人的皮,但想来无妨,只要能看上一眼,就心满意足了。

    “成王宁容远,给太后娘娘请安。”

    那人清冷的声音将她给浇醒,昌太后不紧不慢的抬头。

    江淮穿着一件干净的月白色长袍,身形虽消瘦,却十分潇洒修长惹眼,发丝利落的用银钗挽起,露出那张清俊的脸,五官是无法泯然众人的好看。

    莫姑姑至此,赶紧回头看向昌太后,生怕这人有什么古怪反应,没想到她神色极其淡漠,仿佛再看一个普通人,心里不由得佩服她的定力。

    这可是足足二十四年没有见面的女儿啊。

    昌太后终于开口,声音沉稳非常,赞许道:“从前见过几次,却没在意,今日再见,果然非一般人。”

    江淮在中原的名声极盛,只是她从来都没主意过,没想到这孩子出落得,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出色。

    “多谢太后夸奖。”那人平静道。

    昌太后的眼神很是冰冷,根本不像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听说你入冬病了,现在身子可好些了?”

    江淮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眼色警觉。

    昌太后缓缓往后靠着。

    她不知道自己当年怀的是龙凤胎,又因映蓉刻意隐瞒,也不清楚江彦的存在,只以为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而江淮幼年身子不好,又是盲女的事情,她却全全知晓。

    现在想来,无非是映蓉强行用药催产,才叫这俩孩子伤了根基,一个终生病痛缠身不能享常人之寿,一个生来便陷入黑暗。

    而她也一样,再也不能有孕,

   

    

 第138章 你过来

    要说她因催产而身体受损,生下江淮和江彦之后再无生育的事情,昌太后扪心自问,到底也没觉得有多遗憾。

    她不爱昌王,自然不愿意为他生儿育女,再者说了,她在无嗣的情况下,还能从宫女爬到王后位,手段和实力可见一斑。

    如此看来,她的确是个和汤后一样的狠人,面对着自己二十四年的女儿都能万分无动于衷,便道:“那就好,这西昌的气候要比大汤难捱许多,尤其是那冬天。”

    江淮点头,坐在宫女搬来的红木凳上。

    即便莫姑姑如何亲切的向她嘘寒问暖,江淮都不能放下心里的戒备,看着面前的昌太后,深知人是个不好对付的主,今日莫名其妙的要见自己,指不定是有什么目的,或是想从自己这儿打探什么消息。

    但说一千道一万,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江淮想着点了点头:“太后严重了,我本不是什么身娇肉贵的主,这西昌气候虽然不比大汤,但也住了三四年,早就适应的差不多了。”停了停,打趣道,“指不定回去后,还会觉得大汤日头太热了,受不了呢。”

    莫姑姑轻笑了笑,再看昌太后,那人淡薄的瞥眼他处,提高声音道:“隆儿,怎么还不上茶?”

    方才那个小宫女这才反应过来,局促的应了一声,紧赶慢赶的往后面走,却被昌太后一言叫住。

    隆儿立刻站住,还以为昌太后要交代什么,却见那人看向江淮,漫不经心的问道:“远来是客,别叫隆儿做主”

    江淮虽然和昌太后仅有过几面之缘,但想来她也不是什么客客气气的人,不过是喝个茶,居然还要问自己的意见。

    “我不挑。”她笑道,“想来太后宫里的,都是好东西,我今天能来赠一杯茶喝,已经是福气了。”

    莫姑姑见此,对隆儿道:“咱们宫里不是新供来二斤上好的六安茶吗,就喝那个吧,隆儿去沏。”

    昌太后闻言点了下头,叫隆儿去煎茶了。

    然后,气氛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江淮以为昌太后是带着目的叫她来凤鸾宫的,但事实上,昌太后只是想确认一下,她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女儿罢了。

    本身没有什么话题引导,看的莫姑姑在旁边干着急,一个劲儿的用眼神示意昌太后,可那人却始终视而不见,也不看江淮。

    莫姑姑心内斥满疑惑。

    昌太后难道真的不在乎这个女儿?还是说,她根本就不相信映蓉信上所言?

    不可能,两者都不可能。

    若是她不在乎这个女儿,为何还要立大名公主位来慰寂寥,若是她不相信映蓉的话,又平白无故叫江淮来做什么?

    但这人心稠如粥,她无法窥探。

    终于,煎好茶的隆儿打破了这难耐的僵局,她先奉了茶给昌太后,那人却随意指了下江淮,她只好转身先给那人。

    “多谢太后娘娘赐茶。”

    江淮道了一句,接过茶轻嗅,发现的确是好东西:“都说西昌生产名酒和劣茶,可太后宫里这六安茶,却是极品。”

    说罢,抬头看向昌太后,却见到那人在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自己,茫然觉得寒芒在背,便敛回了客气的笑容。

    而昌太后则缓缓的斜靠在软垫上,似笑非笑道:“怎么?你这小小年纪,对这茶还有些研究?”

    江淮抿了口茶,淡淡道:“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

    昌太后没有接话,而是挥手,吩咐隆儿拿来一个黑绒面的精致盒子,叫她递给江淮,道:“今日叫你来,没别的事情,只是哀家新得了个宝贝,想送给你罢了。”

    江淮没接,和隆儿对视一眼,再看向太后:“给我?”

    昌太后半阖眼皮,寡淡的点了下头。

    江淮这才把那盒子接在手里,打开来一看,原是一枚翡翠玉佩,精心雕刻成了观音大士的样子,足有两寸大小。

    她见此,不自觉的睁大眼睛,将那玉佩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放在掌心,观其成色,绝对是极品的帝王玉无疑。

    便是盛产玉石如西昌,也难找这么好的质地,这两寸大小,怕是不下万金,心内生疑,昌太后居然对自己这么好。

    江淮抬眼,真心唏嘘道:“这是帝王绿?”

    莫姑姑接过话茬,笑道:“还是六殿下好眼力,这就是唐家从寒北送来的极品帝王绿,听说今年一共才采出来八两,叫我们太后娘娘着人制成了一对耳饰,还有这枚玉佩了。”

    江淮摇了摇头,感叹道:“真是好东西啊。”

    “正是呢。”莫姑姑笑道,“另外那对耳饰在昨天已经送给大名公主了,剩下这枚玉佩,想来想去,还是送给殿下最合适了,正好您又是礼佛之人,只是老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这原本是个佛像,临时改成了观音,希望能保佑殿下,驱病除痛。”

    江淮虽然想要,但这毕竟是经过昌太后手的东西,万一有什么猫腻可怎么好,遂推辞道:“太后莫怪,这东西虽好,但是对我来说太贵重了,还是送给大王吧。”

    莫姑姑想回答,却听昌太后道:“他只喜欢那些金银俗气,对玉石珠宝不感兴趣,这东西你留着吧,左右都做好了。”

    江淮至此,也就就坡下驴,起身揖礼:“既然盛情难却,那我便多谢太后娘娘赏了。”

    说罢,本打算直接离开,谁知昌太后打量着她,忽然道:“你过来。”补了一句,“你过来一下。”

    莫姑姑大抵知道她要做什么,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儿,但她却没有阻止,心里也是想知道真相的。

    而江淮却懵了,抬眼谨慎道:“太后?”

    “哀家叫你过来。”那人重复道。

    江淮无法推辞,只得走过去。

    昌太后示意,她便再低了低身子,正当她心里的疑团飞速聚拢的时候,后脑忽然多了一只手,隔着头发轻轻的摸了一下。

    这一下,彻底打散她脑海疑虑,叫江淮陷入迷茫。

    这人在做什么?

    她抬头,不知道怎么开口问。

    “没事了,你先回去吧。”

    昌太后不等她问,直接下了逐客令。

   

    

 第139章 东施效颦

    既然昌太后已经下了逐客令,江淮也不好再待下去,更何况她本身也不想在这凤鸾宫多留,遂行礼转身。

    只是等她快要出殿门的时候,隆儿从外面走了进来,对昌太后道:“启禀太后娘娘,大名公主来了。”

    “母后!母后!”

    隆儿话音刚落,外面便响起叶的笑声,这声音掺满了少年的童真和活力,和往日那个机关算尽的样子完全判若两人。

    而随着那声音的逼近,她的人也没经过宣召便闯了进来,江淮停住脚步,和她迎面对视一眼,竟不由得愣住了。

    恍然间,她还以为眼前是面镜子。

    叶有着和花君极其相似的容貌,平日的衣着打扮也和那人一模一样,可不知怎的,今日却大变模样,成了另外一个人。

    好像大汤的自己。

    叶的眉毛本身如杨柳般垂顺,此刻却挑的像是刀锋,不过好在颜值撑起了一切,不至于太突兀,且丢弃了常日的海棠粉,换上了一身茶白色的交领薄衫,腰间用玛瑙串着的锦带点缀,显得高挑的多。

    而且那耳垂上,果然带着一对帝王绿的珠饰。

    “公主好。”

    江淮微微蹙眉,按规矩问了好。

    叶此时笑吟吟的,漂亮的像一朵花,状态和那日挑唆她与叶颂关系时大相径庭,且也只字不提江淮的威胁警告,

    她亲切的握住江淮的手臂,仿佛老熟人一般的问道:“六殿下怎么在这儿?稀客啊稀客。”瞧见她腰间的观音玉佩,眼底一闪异样,转瞬间又消失不见,全当做不知道。

    江淮对这人本身没什么好感,这会儿随便扯了个由头就搪塞过去了,那人也不知道是真的笑点低,还是在逢场作戏,笑的前仰后合。

    江淮被她笑的浑身不舒服,便揖礼告辞。

    而她转身刚刚出了门槛,那叶的表情便阴冷下来,这让人抓不到细节的态度转变,看的隆儿芒刺在背,不安的低下头去。

    叶颂抚了抚额角,不客气的质问隆儿:“宁容远来做什么?”

    隆儿哪里会知道内情,只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回公主的话,太后娘娘问了两句六殿下的身体情况,送了一枚玉佩给她。”

    叶回想起江淮腰间的那枚玉佩,便摸了下自己的耳饰,对比着这两样东西的大小,脸色猛然又沉了一度。

    怕不是把那玉佩的边角料拿来,做了最的这对耳饰吧。

    眼见着叶的脸色在肉眼可视的速度下变得难看,隆儿赶紧对她恭恭敬敬道:“公主请吧,太后还在里面等您呢。”

    叶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转眼间又笑嘻嘻的走去了正殿,也不行礼,直接往昌太后身边凑到:“母后,儿来了。”

    她今日和往日相差太大,昌太后和莫姑姑自然也注意到了,而前者先开了口,语气细微不满道:“你穿的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