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庶女:与君相知-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家不是什么善茬,既然调查她,就是有所图谋,虽然不知道谢思瑶想要那蝴蝶玉干什么,不过谢锦最怕的就是粗心大意导致出来的麻烦,她觉得没什么,不代表谢家也这么想,万一谢家不放弃,在她背后搞出什么阴招,那就得不偿失了。
宁愿花一笔银,她也得搞清楚了。
这就叫破财免灾。
第二一四章 丰元年
敬文书馆里头依旧客源滚滚。
许是因为距离太举时间不多了,来这里的人也有了些变化。
以前谢锦在这里头多见的都是学生书生文人,偶尔也会有几个大人过来挑选物品,多是京城人士。眼下虽然群种没怎么变,但人显然是杂了一些,多了些外地过来进京赶考的。
谢锦在楼下一掷千金,甩手百两银换来了两个进三楼的书牌,引得一些外地的穷酸书生频频侧目。
花了大钱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当下就有书童过来专门领姐弟两人上去,边走边解道:“两位公,我们三楼的书牌与二楼的普通书牌一样,有次数限制,三楼的共可以进三次。”
闻言谢锦挑挑眉,她还当这是一次性的东西呢,看来这家书馆赚钱归赚钱,心眼还没有黑透。
“嗯。”谢锦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引得书童偷偷瞧了她一眼,她这般态度,就像是早知道规则的熟客一样,只是不耐烦的应一句。书童想想她方才在楼下拿钱买牌的架势,便认定她是个曾今上过三楼的人了,当下笑道:
“是我多嘴了,公既然来过这些琐事我便不多了,只是不知公上次来是什么时候?”
谢锦淡定的很:“五月份的事了。”
书童点点头,道:“近日三楼的格局稍有变化,但都不大,这两个月的邸抄还是放在原处,只是一些孤本奇书换了位置,上面也有人当值,公需要什么直接吩咐便是。”
谢锦点点头,态度不冷不热,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一个熟客的模样,她淡淡的道:“往年的科举试卷没换位置吧。”
书童脚步一顿,看了谢锦一眼,似乎有些惊讶,嘴唇蠕动,下意识的就想没有试卷这种东西,但见谢锦看着他目露不悦,眉头微皱,当下明白过来这不仅是个熟客,还是个知道门路的。
敬文书馆在建安名声不,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藏书丰富,也不单是因为东家是万先生,而是这书馆里头能找到别处所没有的东西。
科举试卷这种东西,向来都是收在翰林院的,当然作为国学的太学藏书楼中也有一部分收藏,那些都是真的。敬文书馆里的这些其实都是拓本,并不是原装货,不过架不住它全啊,从大梁开始科举三十年后,一直到三年前的科举,每一份试卷敬文书馆都有收藏,不仅如此,历来前三甲的亲笔书写的标纸都在里头,那活脱脱的就是状元笔记,就算是拓本也没什么了,照样有人愿意看。
不过敬文书馆里有邸抄是众所周知的,有科举试卷的事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了。
书童一开始看谢锦,见她虽然拿钱拿的痛快,但却只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长衫,身上也没有佩戴玉佩项圈一类,一看便不是什么名门富贵之家,没想到她竟然还知道敬文书馆的门路,看来是他以貌取人了。
确认了这点之后,书童的态度一下转换了,方才是带着陌生的寒暄解,眼下的就是真知真章了。
“没有换,还是在老地方。”书童回答之后,悄悄的看了眼这两个一般无二的人,又笑道:“两位公想必是要参考太举的吧,不过也巧了,万先生今日并在书馆中,公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吩咐上面的书童记下来,下次再来是可以取解。”
这倒是个灵巧的回笼客人的法,谢锦点点头,往三楼上看了一眼,便没什么犹豫的往台阶上迈去,一派淡然。
那书童看着谢锦的架势,更确定她是个深藏不露的熟客了,他一开始实在不该按照外表定位,暗暗摇摇头,他转身便下去了。
谢弈回头看看那书童的背影,目中露出几分同情,又瞅了瞅自家装的跟真的似得的阿姐。他早就知道谢锦起慌来不眨眼,方才那一幕听得连他都差点信了,也不怪那书童被骗的团团转。
“臭,你看什么。”谢锦回头就见谢弈眼中带着几分“鄙夷”,不禁瞪起了眼。
谢弈往后一缩:“没什么,我没看你。”
“哼。”
谢锦没跟他计较,上了三楼之后,看着格局跟二楼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更为宽敞,东西相比二楼也少了一些,不过种类不少,看上去有些杂。
“两位公需要找什么吗?”一个书童走过来。
谢锦一指道:“我看看邸抄就行,你带我兄弟去看科举试卷。”
那书童同样被谢锦的架势给糊过去了,没有任何犹豫的点点头,带着人往另一边走去。
谢锦刚刚一上楼就看到了一个架,上面整齐的摆满了邸抄,她以前在城东书铺和那老者聊天时曾见过邸抄的模样,因此认得。
三楼跟下面两层完全不同,统共没有几个人,清清静静的。每三个书架中间都摆有一张桌,两张凳,上面摆好了免费的纸笔,供人记录书写之用。
谢锦走到一个书架底下翻了翻,见着都是丰元年间的邸抄。
这是哪个皇帝的时代她还真不清楚,现如今她也就只知道目前是长庆年间,大周开国皇帝的时候是崇真年。这个丰元年估计是大梁的时候了。
大周建朝才一十三年,也就是十三岁以上的人都能算历经两朝了。谢老太爷那把年纪,少在大梁朝就活了四十年,成精的老东西了,大部分的事迹都该是发生在大梁的。
谢锦翻翻这叠邸抄,本想放下先找长庆年的,没想到她刚要放手的时候,不经意的一扫却在上头看到了段傲筠的名字。
段傲筠才三四十岁的年纪吧。
那这丰元年十有八九就是大梁的最后一朝了。
谢锦登时明了,把厚厚一叠邸抄又拿了起来,顺便往旁边一翻,果然又找到了崇真年和最新的长庆年的邸抄。
看来这些邸抄都是按时间来放的,倒是省了她不少功夫。
抱起三叠邸抄,谢锦呼了口气站起来,放到了一旁的桌案上,拉过椅就看起来。
丰元七年,晏棋反,朝上奏,诉其恶,帝疑之。
第二一五章 丰元往事
没想到才看第一张就看到了跟晏家有关的。
谢锦盯着上面那已经有些模糊的一句,目露思索,“晏棋?这人是谁?”
这上面是,丰元七年的时候,晏棋似乎是反了,然后被人告到了皇帝老那里,痛批罪状,就让皇帝起疑心了。
通常邸抄都是先写大事,再记事,这句话搁在最前头,想必是极为重要的了。
谢锦又朝下面看去,多是关于这个晏棋的事迹,整张邸抄除了最后一点写了南周进犯,骚扰边境之外,其余的全是关于晏家的事。
一张邸抄翻过,谢锦先紧着谢家的消息来,奈何找半天也没看到影,也不知是不是谢老头那时候不怎么有名的缘故。
很快到了丰元八年,这一年算是个大年,因为大梁朝的历史就在这里终结了。
谢锦对这点比较感兴趣,耐着心往下看去。
南周不断骚扰边境,欲大举进攻中原地区,先是南边的金陵城失守,紧接着是苏州、常州,再后来周兵便打到了开封,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这个时候皇帝慌了,赶紧叫人将老婆孩全都秘密送到了洛阳。
当时大梁的两位将军镇守东北,两位将军驻守西郊,都来不及赶回京城,只有一位将军留在建安,手握八万兵马,可惜最后反了,倒戈到了大周的阵营里。
梁朝皇帝有苦难言,重新启用已经被冷落已久的晏家,于是那位叫晏棋的人便连出三条计策,先是镇住了心慌意乱的朝中大臣,后又假意投降大周,取得了军中机密,最后向皇帝推举了威武大将军家的大姐为将军,镇守开封。那位姐在晏棋的帮助下足足守了近三个月之久,最后耗尽粮草在被北上大军降服。
看到这里,谢锦眉头皱了起来,她早就听过前朝有位女将军镇守开封的事迹,只是她听到的版本与这邸抄上所写的并不相同。传闻是在背后出谋划策的是段傲筠,而这邸抄上的却是晏棋,不仅如此,有许多她听过的别人做的事,这上面也都写的是晏棋干的。
当然就传闻和邸抄而言,肯定是邸抄的真实性高,可这样一来,这其中就有故事了。
想来当初那个大梁皇帝虽然重新启用了晏家,但是对晏家并不信任,所以晏棋干的事都安在了别人的身上,免得晏家再得人心。
这皇帝也真是的,都到那种时候了还疑来疑去的,也难怪会被灭国了。
就是可怜了那个叫晏棋的,也不知道他是晏江的什么亲戚,白替一个白眼狼做事,最后还是死于非命。
邸抄后头有写,丰元八年末,大雪压城之时,大周举兵攻入了建安,当场俘虏了大梁皇帝,当时的大周首领只要求交出晏棋这个人就能放他一马,没有骨气的皇帝就像卖白菜一样把晏棋交出去了,然后晏棋便在城北观天台上身首异处。
此后晏家一众全都落在了大周皇帝手里,最后便消失了踪迹,一丝消息也没的就这么灭族了。
谢锦看的唏嘘不已,心道晏家繁荣百年,又个个都聪明绝顶,怎么傻的连条后路都不给自己留,这灭就灭了。
谢家在当时那个环境里并不明显,可谢锦找了一圈还是找到了谢老头的踪迹,只看了几眼,她脸就有些黑了。又翻到前头仔细看了一遍,才理清了这关系。
这贼老狐狸,感情先头举报晏棋的那人就是他,严格来是他带头的,因为这老头是御史,没少在那时候当搅屎棍,不仅是晏家,还有当朝左相都被他捅过刀。
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谢锦揭过丰元年的邸抄,重新搬了崇真年间的邸抄看,崇真年是大周刚建朝的那几年,人事变动比较频繁,但仍然还有谢老狐狸的踪迹。他完全演绎了一只狐狸该有的行为,在新朝中大肆拉拢关系,坑蒙拐骗,什么手段都涌上了。
不仅他会坑,谢老太婆也会坑,花言巧语把自己的三女儿嫁到了周家去。和谢家连成了姻亲,这估计是周家这些年干过的最蠢的一件事了。
不过没有用多久,两家就貌合神离了,到了长庆年,两家的关系更是平淡如水。
周家在朝堂上是瑞王陈顼一派的,因为陈顼是周家的外甥,周贵妃是周家的亲闺女,自然是帮忙先帮亲了。而谢家是平王一派的,两家关系自然是不咋地。
也难怪当初谢思瑶没有许配给陈顼,就是瞎都能看出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谢锦往下看去,又找到了不少有关谢老狐狸的事,当然邸抄中信息量十分大,不少无关谢家的事也十分紧要,谢锦没有浪费她这五十两银,到一旁的架上抽了个白本,提笔记了不少东西在上面。
眼看日头西去,几个时辰过去了,谢锦沉浸在邸抄中,谢弈同样在三楼另一边看的入迷,楼上几乎无人打扰,清清静静的让人记不起时间。
不过这样的地方空旷,一点话声老远就能听到了,谢锦正在伏案写着,忽听不远处响起了话声,抬起头从书架间的缝隙看去,正看到两个穿着淡粉衣裳的女站在门口话,还真是巧了,左边那个她就认识。
一旁有书童迎上去,但被一名女挥退了,那书童只道了声:“谢姐、崔姐请。”
谢锦看着那两人,摸摸下巴,不知道是不是该回避一下。
来她跟谢思瑶还是算有过节的,前几天谢思瑶找她想要蝴蝶玉,她不仅没给还耍了人一番,也不知这谢思瑶是不是也是个心眼记仇的,不过就算不是,看见她估计也没有什么好气。
“思瑶,我最近听你之前一直在找一个叫谢锦的人,是有什么事吗,要不要我帮你?”门口另一个女的声音响起,十五六岁的年纪,但是并没有这个年纪的女孩所有的清脆稚气,反而带着两分稳重端庄。
“没事,我已经见过她了。”紧接着的便是谢思瑶的声音。
第二一六章 溜
谢锦摸着下巴没动,心道这两个人怎么还聊起她来了。
“如何?”那女又问道,脸上带着几分好奇,“我一直觉得思环对她的态度挺奇怪的。”
谢思瑶缓缓摇了下头,轻声道:“其实也不怪思环,这谢锦……来,还是我们谢家的人。”
“哦,此话怎?”那女闪动着眼睛:“都她是个寒门出身不是吗?”
“那是对外而言,其实她是谢家的人,在家里排行八,是我四叔家的庶女。”谢思瑶走到一处书架旁,伸手拿下来一本古籍,道:“年前祖母为她安排了一门婚事,只是她已有心悦之人,伺机逃婚了数回,最后才逃到建安来了。”
“什么,竟有这般忤逆不孝之人。”那女微瞪了眼睛,眉头蹙起:“那你们既然已经见着她了,怎么不把她抓回去,还任由她在外头逍遥,之前看到她在君楼参比,我还真以为她是个宁折不屈的寒门弟呢。”
谢思瑶摇摇头,神情柔淡:“她生性如此,不喜谢家也没什么,祖父并不多管,只要她在外面莫要出了什么事,都没多大关系。”
“哼,你们家还真是心善,你也是,就是太好心了,那样不知羞耻的人就该给点颜色看看,不然都不知道什么叫规矩。”那女举止有据,只是言行带着几分贵气和跋扈,想来也是哪家的大姐,从被纵惯了。
只听谢思瑶失笑道:“灵心,你都是快要当王妃的人了,可不能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啊,心瑞王爷见了,还以为你是个骄纵之人。”
谢锦在书架后头挑了挑眉,崔灵心,原来这就是以后的瑞王妃。没想到也是个跟谢思瑶交好的人,这谢思瑶在建安的人脉可真不啊。
“你管我这些作甚,还不操心你自己的事。”崔灵心用手碰了碰谢思瑶,道:“快,你最近找她是干什么,要是她难为你,我也好替你收拾她一番。”
谢思瑶摇头道:“没有什么,你将要待嫁,不要为我的事费心。”
“这有什么费心的,你快,等我真嫁进瑞王府就不能这么常常与你见面了。”
谢思瑶有些无奈的道:“真没什么,不过就是她离家出走的时候拿走了我们谢家的祖传之物,前段时间我寻她就是为了把东西要回来。”
“她拿了你们家的祖传之物?”崔灵心瞪圆了眼睛,随后脸上浮现一抹厌恶:“我还当她是个有骨气的人,原来也不过如此,果然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整日就知道手脚不干净。”
谢思瑶知道崔家的一些事,见她如此也不觉得奇怪,放下书往邸抄所在的书架上走,“莫要动气,还是先找东西要紧,灵心,你且帮我留意一下丰元年和观化年间的邸抄。”
“你找邸抄干什么?
“有些用处。”
脚步声渐渐的近了,谢锦眼看着方才还在古籍书架那边的两个人朝自己这边走来,赶紧四下看了一番,身往后一退,从一旁的书架上饶了过去。
三楼书架繁多,少也有上百个,躲两个人还不算太难。谢锦矮下身刚要到另一边,想了想,又折过身将自己方才做的笔迹塞进了怀里。
抬眼看看那两个人还在几十步外,隔着书架并没有看见她,一低头,便将自己看过的丰元年间的邸抄给扒拉了下来,手下一抓,又将架上那一叠观化年间的邸抄也抱在怀里,弯下腰从书架间钻了过去。
她本是没想躲谢思瑶,奈何这丫头满是鬼心眼,面上装的跟老好人似的,实际上正在背后捅她刀。崔灵心原本跟她是不相干的人,被她那么一挑拨,也要兵戎相见了。
既然这丫头不安好心,她也不给她东西看。
谢锦力气不,人也不胖,带着两卷邸抄想躲过去,简直是易如反掌,没等那两人到书架前,她已经偷偷摸摸的溜到了科举试卷那一边。
一个书童在角落里看见她鬼鬼祟祟的行为,瞪大了眼睛。
谢锦见着,立即将邸抄往一边脸上一挡,凑近那书童声道:“嘘,嘘,那边那个丫头都追我追到这里来了,千万别我来过,不然我又要被她缠上了。”
着她又用两只脚挪动着往旁边挪去了。
“咦,这里还有笔墨摆着,是谁方才在这里?”
谢思瑶闻声走过来,只见桌上放着砚台,毛笔架在上头,墨迹未干,显然是方才有人在这里书写。她略皱了下眉头,往旁边一看,只见放着两叠邸抄,一是崇真年,一是长庆年。
“不知道是谁,但在看近年的邸抄。”谢思瑶松开眉头,往书架上看去,伸手在一些卷宗间翻找。
“你是要找观化年和丰元年的吧?”崔灵心也走过去帮忙,“有年份吗?”
谢思瑶想了想,抿抿唇,道:“应是观化四年,若没有就在丰元年里头。”
两个人翻着卷宗,谢锦一点一点的挪到里面去。
那书童还是瞪着眼看她。
好在谢锦穿着男装,她与谢弈模样相似,打扮起来就是个清秀少年,那书童虽对她的行为目瞪口呆,但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对。
谢锦挪到了科举试卷的书架那边,回头看了眼,见那书童来盯着自己,她一皱眉头,黑着脸挥手:“你这孩,没看过被女追的男人吗?啧,也是,看你这木木的样,肯定不招姑娘家喜欢。”
谢锦装模作样的啧啧两声,见那书童被他的红了脸,挥挥手道:“我先走了,记得别我来过了。”
那书童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谢锦见状就拐入了科举试卷的书架中。
这里离邸抄书架不算近也不算远,至少不弄出动静是发现不了的。不过谢锦也不想在这里叫谢思瑶逮到了,不然那个叫崔灵心的未来王妃还不知道怎么找她麻烦,趁着这个时机溜了才是正经。
谢锦挪过去之后发现谢弈还坐在板凳上看的入迷,手边已经放了一摞试卷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在读文还是品诗,一脸的意犹未尽。
“弈,走了!”
第二一七章 故人重逢
“怎么回事,这里头没有观化和丰元年间的邸抄啊,你是不是记错了?”
谢思瑶轻蹙着眉头放下手中的卷宗,往旁边一看,两人已经将这一架的邸抄都翻过来,确实是连半点影都没见到。
崔灵心道:“是不是叫人拿走了,方才不是有人看邸抄吗?”
谢思瑶眉头紧蹙,脸色微变了一下,随后又摇头道:“不对,这楼上的东西俱是不出售的,只能在这观阅。”
崔灵心道:“你傻了吧,寻常人是不能带出去,要不是普通人呢。”
谢思瑶眉头未松,仔细想了想,还是道:“也不对,若非常人,不必非要到这里来找邸抄。”话虽这么,可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这里头的东西是最齐全的。
崔灵心见不得她愁眉苦脸,抬手一挥,直接将一旁的书童招过来,问道:“你们这里的邸抄真的是最全的吗?哼,我看是骗人的吧。”
那书童躬身行礼,连道:“自是这建安城中最全的了。”
“那你给我找观化年和长庆年的出来瞧瞧。”
这两人的声音不,谢锦在那头都听到了,谢弈不熟悉这两人的声音,有些不解,回头看到自家阿姐一脸坏笑,手上拿的正是别人要找的邸抄:“阿姐,你这是……”
谢锦在唇上比了个手指,示意他别话,然后看看这里的书架,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将手里的那两份邸抄塞了进去,又用其他试卷给挡上。
从外头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要是一点一点的找,估计等打烊了也找不到。
谢锦满意的笑笑,拉上一头雾水的谢弈,见着那两人正跟书童话,背着身根本看不到他们俩,飞快的就弯着腰溜了出去。
手拉手两人一直跑到了外头,远离敬文书馆了,谢锦才喘着气送来了谢弈。
谢弈莫名其妙的被拉着出来,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谢锦喘顺了气才问道:“怎么回事阿姐?”
谢锦回头往敬文书馆的方向瞧了两眼才道:“没事,就是撞上谢思瑶了。”
“二姐?”谢弈在谢家生活了十几年,自然是知道她的。
谢锦点点头:“我跟她有点过节,不想叫她看见就跑出来了。”
谢弈见她如此也没多以外,毕竟自己这个姐姐是不喜欢谢家的任何一个人,当然他也没什么感情就是了。
“那你刚刚藏的是什么?”
谢锦得意的笑笑:“我听见她要找东西,就先找到藏起来了,让她堵心我开心。”
“……”
“今天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收获?”谢锦问道。
“嗯,有。”谈起这个,谢弈来了兴致,兴冲冲的道:“那上面的题我看着是都会,但一看其解,又觉得自己的见识短浅了些,还是差了点什么,不过能看到试题,我把握就大了不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