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画骨女仵作-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听得见林子里传来的鸟叫声。
清脆空灵。
纪云舒的脸上扬着清澈干净的笑容。
目光迎着入冬的暖阳。
是那么的舒适。
而这一刻,她也从未如此轻松过。
多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里。
没有后退,没有前进。
那该多么的美好!(上部结局)
第1046章 宋止案
胡邑边城义乌。
百年前,胡邑与大临也算本宗,还未各立其国。
所以除了衣着以外,在制度上和官职上都是相近的,分乡、县、州,有县主和官老爷管辖,各地还设有督察官,掌管盐、 兵、船只等等,官职层层递进,严谨有度。
而胡邑义乌就和大临的锦江也相差不多,皆是水乡之地!
义乌有美玉之城的称号,意指此地采出来的玉石堪比无一,因此每天都有很多行商的商人出入,在此地进行交易买卖。一到晚上,整条街便张灯结彩,犹如大理丽江,风景优美,家不闭户!
每日如此!
宋止这几天一直在家闭门写本子。
已经很久彻夜不眠了!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打磨和敲定,今晨一早,本子总算是写好了,他前前后后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本子里的内容准确无误、没有漏洞后,这才赶忙在锅炉上蒸了个包子,勉强塞完牙后就出了门。
出门时,那扇破败的门“吱嘎”一响。
发出了说南焐�
他叹了声气,又看了看自己的屋顶,那些瓦砖都掉得七七八八了,再这样下去,恐怕会有倒塌的风险,要是再遇到大雨大雪,他估计会活活冻死在这里。
“只希望这次的本子能入班主的眼!”他将自己全部的希望能寄托在了手中的本子上。
要是成了,就能给自己添置两身入冬的衣裳,也能修葺下自己那破被的屋顶了。
可若是不成……
“哎!”
不再耽误时间,他赶紧往赵家班赶去!
这个叫宋止的人,今年二十有五,长得眉清目秀、温柔有度,虽一身粗布麻衣,穿得极其寒酸,但依稀是个翩翩少年,且是一介书生,知识渊博。他出生在名家,原本宋家历代也都是文官,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却渐渐萧条了,可宋止却作得一首好诗,在义乌有“诗仙”的美称,每次出的诗册不到半日就能销售一空。因此,他的文采也吸引了不少贵家子
弟与他结交示好,宋止虽不懂拒绝,但深知自己苦寒的身份,所以,他人与自己道好,他也敬他人三分,从不深交。
但是五年前,宋止忽然不再写诗了,并且渐渐淡出了文坛,名气大减后,那些与他结交的文人雅士、贵家子弟都说他江郎才尽、文通残锦,便开始远离他,不再来往。
宋止本应前途无量,可他不再写诗后,“诗仙”的地位一落千丈,义乌百姓也不再买他的旧诗了,甚至宋止这个名字也在五年的时间里渐渐被人给遗忘了。
至今,没人知道为何宋止不再写诗?
更没人知道,为何宋止不再写诗后,却转去为戏班写本子,甘心做个故事郎!原本刚开始那两年,他还能用自己写的好本子赚一些银子贴补家用,可后来这行业渐渐兴起,不少“江郎才尽”的书生都开始转向做起了故事郎,写的东西也越来越俗、越来越离谱,偏偏那些俗气的东西反
而引来了无数百姓的无脑追捧,以至将好好的戏剧行业搅得乌烟瘴气,百姓们甚至不再在乎戏本是好事好,全都只为了流量花旦而去。
于是,也就养了一帮不会演戏却长相俊美的旦角们!而之前与宋玉有来往的班主们也让他改变风格,写一些俗气的本子,可宋止虽然穷,却不愿意追波逐流、趋之若鹜,始终坚持写好本子,写有意义的本子,刚开始那段时间,那些班主们还念在旧情上买他
的本子上台,可是销量极差,渐渐的,那些班主们也就不再卖他人情了。
距离宋玉上一次“开锅”,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
虽然箪瓢屡空,可他还是不愿写俗本。
这些天,他闭门创作,立志这是最后一次,若再不成功,他就只好弃文了,然后跟隔壁村的二狗蛋下海做生意去。
他到了赵家班,班主老陶给他倒了杯热茶,又给他取了几个红薯。
这老陶是赵家班前班主的义兄,赵班主去世后,就把戏班子给了他,刚开始的时候,他将赵家班改成了陶家班,但因为换了名之后生意大减,于是老陶又把名字改了回来,继续叫赵家班!
宋止温温如玉、端端正正的坐在那儿,目光看着手边的红薯咽了咽口水,肚子也没出息的叫了起来。
今晨才吃了一个馒头!
不饿才怪!
老陶看到了他的眼神:“你先吃,吃饱了咱们再谈。”
“不必了!”
“你我还客气什么?吃吧。”
一个红薯难死一个英雄好汉,宋止也顾不上什么礼节和面子了,拿起红薯便剥来吃。
他才啃到一半时——
老陶就说:“小宋啊,不是我不帮你,你也知道你写的戏没人看,我也知道你困难,但也别为难我啊!”
“咳咳咳……”
宋止呛的不轻。
再也没有食欲了!
默默的将手中那半个红薯放在了一边。
他说:“陶班主,宋某今日来不是为难你,是写了个新本子给你看看。”老陶不抱任何希望,甚至看都没有要看的欲望,满脸皱巴巴的说:“你是个才子,有的是学问,我也知道你写的东西是好的,可你也看到了,我有一整个戏班要养,不能为了你那点才华就让所有人跟着你一
块饿肚子吧?”
“我知道。”“你不知道!”老陶站了起来,叹气说,“现在各大戏班竞争很大,没人喜欢看那些传统的戏了,要想赚银子,就要迎合大家的口味,不然哪里来的钱?我也很想买你写的那些好本子,可你写的太文艺了,实
在不适合。”
宋止也很有礼貌的站了起来。老陶苦着脸,走过来拉着他的手,轻轻晃了几下,佛口婆心道:“小宋啊!要不你还是听听我的建议吧,你要是还想继续卖戏本,那咱们就改改观念,改改本子,把你以前的东西都丢了,然后按照别人喜欢
的那些东西去写,往俗里写!”那个“俗”字,被老陶咬得很紧!
第1047章 看夫君在树下脱骨化成烟
往俗里写!
这……
宋止低目,实话说:“那些东西我写不出来。”
陶班主说:“东西本来就是人写出来的,说到底,你是倔。”
“我……”
“但也不怪你,毕竟你是个写诗的,是个有台面的大文人!既然如此,又何必跑来写这些戏本?这不是苦了你自己吗?”老陶叹息。
“我……”
“你脑子好使,又有才华,还是重新去写诗,肯定比现在好。”
“我……”
老陶继续说:“如今写戏本的都是些文痞,你是个正经文人,还是别沾了。”
宋止的话连连被他打断,索性等他说完,这才微微伏了下身子,说:“要不你先看看?”
“小宋啊!你……”
“若这次再不成,我就封笔不写了,只此一次。”宋止下定了决心。
老陶松开了他的手,一脸纠结。
这要是看了后不买,人情上过不去啊,要是不看,可人家宋止又如此坚持。
宋止看出了d他的顾虑,便说:“我不为难你,看一看,花不了多少时间的,成就成,不成我就走了。”
既然都这样说了。
陶班主只好点头:“那好吧。”
于是,宋止将自己写好的本子拿了出来,小心翼翼的递给他。
陶班主认认真真的捧着看。
宋止便在旁边静静的等着!
老陶本就不抱任何希望,觉得就是走个过场随便看看,等会找个点推了就行。
可是——
越是往下看,他的脸色就越是凝重。
眉头都皱到了一块。
这戏本很短,可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凝重的神色渐渐散去。
他最后合上,整个人就静静的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
宋止心想,自己的本子大概是又不被看上,便默默起身朝他拱了拱,说:“那宋某就不作打扰了。”
他刚要走——
“等等!”
陶班主立刻叫住了他。
“陶班主不必为难,我刚才已经说了,若是不成,我也不会为难班主的。”
“不不不!你误会了。”陶班主赶忙上前拉住他的手,激动的说,“小宋啊!不,应该叫宋先生才对,你这戏本写的实在是太好,这是这些年来你写的最好的,我很喜欢。”
宋止听他这么说,神色上却很淡定,说:“班主喜欢就好。”
“岂止是喜欢?我敢打包票,这戏必火!”
“那我也就放心了。”
“你简直神了,这故事写得太好太好。”
宋止:“……”
“只是……这戏本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老陶心里有个疑问。
宋止将手从他手里抽了出来,说:“这故事是我闭门想出来的,莫名其妙就长在脑子里了。”
“文人就是文人,脑子好使。”老陶十分欣赏的看着他,仿佛自己挖到了宝,他说,“宋先生,往后你就安安心心的为我赵家班写戏本,你只要写,我老陶就一定买,写多少我就买多少。”
“那这戏?”
“这戏我自然是要了,也保证会火。”
陶班主误会了他的意思。
他现在可不在乎这些。
在乎的是:“那这戏的稿酬?”老陶两腮一抽搐,谈到了这个敏感话题,他显得有些躲躲闪闪,只说:“咱们暂时别谈稿酬,这戏本得先有了收益,我才能给你钱,总之,到时候若是赚得多,给你的自然也就多了,这比一次性给你一笔银
子要划算的多吧?再说了,我对这戏本十分有信心,肯定火,肯定赚,到时候。”
拍着胸脯保证!
虽说宋止不是贪财之人,可写这本子不就是为了置办几身衣服和修葺屋顶吗?
他说:“陶班主,这都快入冬了,我的情况你是知道的。”
“知道知道,待会我就让人给你一袋米先拿回去,等这戏本我再让人调整调整,上了台赚了钱,大把的银子给你。”
“这……”
“时间紧迫,先这么定了!”
宋止是个书呆子,但不是傻子。
他知道陶班主在计算着什么,说白了就是到时候如果戏本进了钱,是多是少还不是陶班主说了算,分到他手里的,恐怕少之又少。
但现在的燃眉之急,是解决温饱!
毕竟已经没米下锅了。
“那好吧,一切就按照陶班主的意思。”
于是,宋止把戏本留下,杠了一袋沉甸甸的米回家了。
陶班主便乐呵呵的捧着本子和戏班里的人开始紧锣密鼓的探讨起来。
希望尽快将戏呈现出来!
……
另一边。
景容等人大概走了快一个月才过了宜城到了胡邑。
十二月份的天,寒冷至极。
路上也好,林子里也好,几乎处处都起了冻霜,树枝上挂满了冰条,晶莹剔透,闪烁着寒光。
寒风瑟瑟,刮在脸上像刀子刮过一样。
到了晚上,众人在一家林子里的客栈入住下来。
客栈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不止有胡邑人,还有很多大临商人在此就住。
这也不奇怪,大临人和胡邑人本就有很多商业往来,进进出出,十分常见。
景容为了不暴露身份,也乔装成到胡邑做丝绸生意的商人!
大伙围桌坐下,点了几个小菜。
小二问:“各位大爷,要不要酒?”
景容:“不必了,就上几个菜。”
“好嘞!”
小二便去了。
出门在外,还是山间客栈,喝酒总归是会误事的。
纪云舒打量着周围,皆是一些在此落脚的商客。
几乎把整个一楼大厅都挤满了,毕竟已经入冬,外面冷风嗖嗖,待上一晚恐怕会冻死!
而人一多,自然也就热闹了。
景容让身边几个人打起精神,不可松懈。
他说:“大概后天就能到义乌了,据说那里山清水秀,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若是累了,我们可以在那里多停留几天,不必忙着赶路。”
纪云舒点头:“也好。”
这时——
旁边桌有个大临人突然提到嗓音说:“前几天看的那出戏真是好看,下次我们要是再来,还要去看。”
“那可不!”有人附和。
“我最喜欢的还是里面鬼娘子唱的那几句。”
“哪几句?”“看夫君在树下脱骨化成烟,我只得在坟前为你种黄土。”
第1048章 《鬼娘葬夫》
“看夫君在树下脱骨化成烟,我只得在坟前为你种黄土。”
那人说这两句戏词的时候,说得绘声绘色。
甚至连连念了好几遍。
意犹未尽!
仿佛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台上穿着戏服的鬼娘子挥着水袖在唱曲。
那一幕,久久在脑海里回荡。
“那是多凄惨的故事啊!”
“可不是吗?”
凄惨,却不凄美。
那几个大临人说得痴痴爱爱。
邻桌一男子问:“你们说的是什么戏?有那么好看吗?”
这问题,顿时打开了两桌人的话匣子!
方才念出戏词的大临男子冲着他说:“你们大概还没去过义乌吧,等你到了那儿,一定要去听一听赵家班的戏,保证你与我一样贪恋那戏。”
此人用的不是“喜欢”二字,而是贪婪。
“这可就奇了怪了,现在的戏都难看死了。”
“可我说的戏却好看。”
“是吗?你你仔细说说, 怎么好看法?”
“那戏名,叫《鬼娘葬夫》!”
《鬼娘葬夫》?
这名字一说出来,就顿时引来周围人的好奇。
有人说:“《鬼娘葬夫》?这名字真诡异,听着就是鬼怪之类的戏。”
大临男子说:“岂止是名字诡异?整个戏也诡异的很。”
“哦?你继续说。”
那人侧了个身,让自己坐得稍微舒服些,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清了清嗓子,大有长谈的架势。
整个一楼大厅的人也几乎围了过去。
准备听听那戏究竟诡异在那儿?
就连纪云舒也有些感兴趣了!
《鬼娘葬夫》,这名字听上去有几分凄美之感。
她张了张耳朵,目光朝那边看去,却只看到一个个围站起来的人,根本看不到要“讲故事”的人。只听到里面的人出了声:“这戏的开头啊,讲的是一个女子和他夫君拜堂成亲的一幕,台上十分热闹,那二人也如胶似漆,几乎夜夜缠/绵,男耕地,女织布,日子其乐融融。哪知那男的在一次外出时,竟撞上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偏偏还双双对上了眼,从此便经常私/欢在一起,男子为了女人和钱,最后心一狠,将自己的娘子推入井底,残忍杀害,之后与那有钱小姐成了亲,一入富贵之门,犹如鲤鱼跃龙门啊!岂料,他娘子一缕魂魄不散,竟在井底变成了鬼娘子,入了阳间后,披着一块陌生人的皮去找她夫君还债,她夫君贪恋她新皮美貌,背着那有钱小姐又夜夜与鬼娘子行苟且之事,直到有一晚被有钱小姐撞见,鬼娘子便诱导男子杀了有钱小姐,将其推入当初她死的那口枯井里。男子以为从此可以和鬼娘子在一起,哪里知道,鬼娘子当着他的面撕下脸上的人皮,露出了原本的可怖之像!她夫君当场吓
晕过去,鬼娘子一边哭,一边活活剥了她夫君的皮肉,剥得只剩一堆白骨。”
那人说得绘声绘色!
听得众人后背一阵发凉。
觉得可怖森森。
仿佛已经想象到了那个画面。
过了好一会,就开始有人却迫不及待的问:“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鬼娘子如何了?他夫君一堆白骨之后?可是也变成鬼了?”那人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后来啊!鬼娘子便将她夫君的那堆白骨葬在了一棵大树下,她也终日在那坟边坐着,一边,一边吟唱,才有了最后那两句‘看夫君在树下脱骨化成烟,我只得在坟前为你种黄土’
,那故事,真的凄惨啊,你们听我这样一说可能体会不深,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明白,绝对不能错过!”
说时,还带着几分叹息。
要是能再看一场,真是三生有幸!
然而——
众人听完后却陷入了一阵沉默中。
不知该说什么?
也不知道怎么说?
深陷到了这个故事中。
直到——
小二端来几叠菜,大喊着:“来了来了,客官的菜来了。”
朝纪云舒等人坐着的位置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似乎很不满那小二打破出声打破此番沉默。
小二也愣了下。
默默将手中的菜放下后,就赶紧溜走了。
于是,有人便道:“凄美倒是凄美,但那男的是自作孽不可活,活该是那下场。”
“最可怜的还是那鬼娘子,被自己的夫君背叛不说,还被推下井底。”
“所以说啊,一报还一报!要是我,何止是剥了那男人的皮,应该把他挫骨扬灰才对。”
“没错!”
……
有人说:“说到底也就是一部戏,又不是真的,你们那么激动做什么?”
原先将故事的大临男人说:“这故事虽然是假的,可故事却深入人心啊!但凡看过的人都叫好,现在可是一票难求!”
“那这戏是谁写的?”
“不清楚,只知道是义乌有名的赵家班的戏!”
众人好奇。
一些要去义乌做生意的商人都说到时候要去看!
纪云舒听完了那个故事,口中轻声念了两句:“看夫君在树下脱骨化成烟,我只得在坟前为你种黄土。”
她仿佛能想象到台上的旦角化着可怖的妆,坐在大树下的坟旁,一边哭,一边用手捧着黄土的画面。
确实凄美无比!
景容夹了块肉给她:“先吃点东西,今晚好好休息。”
她回过神来,点头:“嗯。”
白音说:“不就是一出戏吗?有什么可看的?真搞不懂那些人。”
景容说:“看戏就像看人生,你是不会懂的!”
“我只知道那都不是真的!”
“那也未必。”
嗯哼?
白音皱了下眉:“难道你真相信刚才他们说的是真的?真的有什么负心汉?也真的有什么鬼娘子?这世上可没有什么鬼神和鬼怪,都是假的,写戏的人就是个疯子。”
白音只相信刀尖为真,那些文绉绉的戏,在他眼里向来是胡扯。
不值得一信!
景容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晚,众人在客栈留了一晚,第二天便出发去义乌了。
而纪云舒则褪去了一身女装,换了男装。
方便行事!
原本昨晚景容一行人,男的俊,女的美,本来就很吸引人的眼球。
可今天早上,他们从客栈离开时,却不见昨晚的那个女子。小二摸不着头脑了
第1049章 宋止卖菜
小二在原地愣是看了很久,也没看到昨晚那个漂亮的姑娘。
人怎么就消失了呢?
奇怪!
“咦?”小二折回客栈里,跑过去问掌柜,“掌柜的,你说,为什么昨晚那个姑娘不见了?”
掌柜也往外面看,就看到景容等人上马离开,心里也纳闷:“是啊,我也没看到,不过那行里却多了一个俊俏的小书生。”
“真是奇怪。”
“行了行了,赶紧去干活。”
“好勒!”
小二搭着毛巾去干活了。
偏偏掌柜还在使劲往景容那行人瞅。
直到他们离开。
义乌。
赵家班因《鬼娘葬夫》而一戏出名。
整个义乌都在议论。
而原本有些落没的赵家班也因此一炮而红。
成了义乌有名的戏班子,人人都想看他家的戏,那些当家旦角也纷纷往赵家班靠拢。
指望能的演那鬼娘子和那恶毒的夫君!
几天下来,赵家班只要开戏,就几乎每场戏都满场。
甚至有些有钱人为了看这戏不惜花高价出钱买位置。
因此,赵家班的门槛也都快被人给踏破了。
一份份大礼纷纷往这里送来。
都堆满了!
不是李家老爷请他们去唱戏,就是周家夫人请他们去唱戏……
络绎不绝!
礼金也一笔比一笔多!
礼物也一份比一份贵重!
李家的管家达叔与春风满面的陶班主说:“老班主,我们老爷十分有诚意,你带着你的赵家班去府上出一场戏,银子你们随便开。”
老陶笑得合不拢嘴。
喝了口茶。
他说:“达叔啊,最近我赵家班真的很忙,戏台那边每晚都要忙,实在腾不出空。”
“可我家老爷是真的喜欢你们这出戏。”
“承蒙你家老爷喜欢,要不这样,等下个月腾出时间后,我必定带着我赵家班到府上去。”
“还要等下个月?”
“只有下个月了。”
达叔想了想,心里琢磨半响后,说:“那行吧,我先回去与我家老爷商量商量。”
“好嘞。”
达叔将自己带来的那些礼都留下了,不甘心的走了。
陶班主却得意洋洋的笑着,又喝了口茶。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