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跃马西凉(朝盖)-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征的目光停在了甄宓身上,道:“抬起头来!”
甄宓不敢不从,缓缓抬起了头,玉脸有些发白。
罗征虎目中刹时亮起一道精光,上前用右手捻起甄宓珠圆玉润的下巴,犀利的目光在甄宓清丽的面容上流连了一阵,才赞了一声,“果真国色无双也,有道是佳人配英雄,如此倾国佳人也嫁了袁熙那个废物,实在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语气中大为惋惜,这甄宓姿色竟能与任妍比肩,容貌气质更在略胜除任妍之外的其他几个妻妾,这么漂亮的女人,竟被袁熙那废柴给拔了头筹,岂能不可惜。
许褚听的大为佩服,心里那个敬仰,就犹如滔滔江水。
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主公的这比喻,可真是贴切的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甄宓是才女,听了这比喻,也不禁心下大为惊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一颗芳心还不能安定,也没心思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只能不安的等待命运的宣判。
罗征惋惜了一阵,很快收拾心情,区区一个女人,还左右不了他的意志,就算真是仙女下凡,也不可能让他沉溺美色。战争时期不能玩女人是铁律,绝对不容触犯,就算他身为主君也需要以身作则,不然铁律又如何还能称之为铁律,如何能约束三军将士,若自己带头不遵守铁律,就算统兵将领不说,心里也肯定会有想法。
规矩的破坏,往往都是从最上层开始。
而最先破坏规矩的,从来都是规矩制定者带的头,才让规矩失去了约束力,让下面的人开始效仿,就好像后世,法律制定的很完善,但某一阶层却从来不去遵地。
最终的结果,就是法律成了剥削了欺压百姓的工具,致使百姓越来越信姓官府。
罗征两世为人,深知其中的弊端,也最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更是十分注意这方面,从来不带头破坏自己定下的军规纪律。
“带下去,好生安置。”
罗征摆摆手,随口吩咐了一句。
许褚愣了下,忙道:“遵命!”
叫亲卫进来,将甄宓和两个小丫鬟带了下去。
不大会功夫,匆匆脚步声中,贾诩快步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公!”
罗征摆了摆手,沉声道:“大军推进如何?”
贾诩道:“袁熙弃城而逃,幽州各郡几乎没有多少抵抗意志,全都一触即溃,大军推进十分顺利,涿郡、代郡、上谷、广阳已尽归我军所有,大军正在向渔阳进军,最多再有半月便可平定渔阳和右北平,只是辽西、辽东太过偏远,若进兵辽东只怕会耽误不少时间。”
罗征负手在堂下踱步,拧着眉头思索。
贾诩也不打扰,站在一边等候,就等罗征决断。(未完待续。。)
第431章南下荆扬
半晌,罗征才顿住脚步,沉声道:“既然出兵河北,那就彻底扫平北方,公孙康不过一介蠢材耳,又能浪费我军多少时间。命阎行率两万骑兵进击辽东,其余大军平定渔阳和右北平后撤回邺县休整,再命甘宁率水军从青州出海登陆辽东,前后夹击,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扫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等郡,尽快集结兵马南下。”
“遵命!”
贾诩答应一声,拱手退了出去。
六月初,西乾悍将阎行率两万骑兵击辽东,与此同时,西乾水军都督甘宁率两万五千水军从青州出海,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摸索了半个月后,终于在辽东半岛登陆。
大军休整三日后,随即北上攻打平郭,与阎行前后夹击。
辽东太守公孙康闻讯,竟下令诛杀了袁熙,谴人将首级送给罗征,请罗征撤军。罗征岂会甘休,追剿袁熙不过是个借口,彻底扫灭北方诸侯,一统北方才是他的目标。
两路大军前后夹击,势如破竹,迅速挺进。
辽东地广人稀,公孙康只有不到一万兵马,只能集中兵力死守襄平。
六月末,阎行率先杀到襄平,约莫七八日,甘宁亦率军杀到。
两人略一商议,都觉得强攻未免伤亡太大,便由阎行率军盯住公孙康,甘宁则率水军先攻下孙东其余各县,截断公孙康退路和粮草的供应,活活困死公孙康。
公孙康见势不妙,欲率军突围。前往高句丽躲避一段时间,再图后计。
不料被阎行率军追上。于乱军中将公孙康射杀,辽东遂平。
七月。甘宁分兵出击,平定了玄菟、乐浪等郡,北方正式一统。
从中平元年到公元206年,整整二十二年,天下纷乱,各地战火迭起,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诸侯兼并,最终只剩下了四路诸侯,天下四分罗征已得其三。
坐拥雍、司、凉、益、幽、并、青、冀、豫、兖、朔、徐十二州之地。又有漠北大片辽阔的土地和八百西羌原,罗征直接统治的领地,已经超过了之前任何朝代。
纵然前汉强盛时,也远远不及。
可以说,天下已经再也没人能阻其步伐。
纵然还有曹操、孙策、刘琦占据着南方,也再无能威胁到罗征。
八月,甘宁、阎行带兵还邺。
罗征以审配为冀州刺史,逢纪为并州刺史,辛评为青州刺史。田豫为幽州刺史,治河北诸州,又以张绣为安北将军,领军三万驻邺城。镇守河北。
九月,罗征尽征河北之兵南下,又调集长安大营的十万精兵出虎牢关东进。并屯驻中原的三十万屯田大军,共计五十余万水路骑步大军。南下扬州。
消息传出,荆扬震动。
吴、楚、彭三国使臣往来频繁。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从九月初到十月中,整整一个半月,各路兵马先后从各地赶到淮河以北集结,近十万大军扎下的营寨,由西向东,从汝阴一直拉到了交县,连营上万里,极为壮观。
曹操数次亲率大军渡淮水偷袭,都被高顺击退。
几次声东西击、诱蛇出洞的计谋,也被罗征派来参谋军事的法正识破,眼看西乾各路兵马稳扎稳打,逐步向淮河推进,曹操兵少,占不到便宜,只得退回了寿春。
寿春,曹操官邸。
“子扬,孙策和刘备怎么说?”
曹操两道眉头紧紧的拧在了一起,沉声问下首的刘晔。
刘晔刚刚从襄阳回来,一脸的风尘仆仆,还来不及喝口热茶,闻言忙答道:“吴王和楚王都答应会出兵共同抵抗乾军,不过南阳有赵云十万大军,刘备只怕最多也只能牵制住赵云的十万大军,使其不敢从青泥隘口强袭庐江腹地,恐无力出兵淮南。”
曹操眉头蹙紧,问道:“孙策呢?”
刘晔道:“吴王极富勇略,深知唇寒齿亡的道理,非但已调集大军准备渡江北上,而且准备亲自前来寿春与主公商议如何拒乾军南下。”
曹操眼神一凛,喟然道:“不想孙策竟有此胆略,孙文台虽死,但有子如此,亦当含笑九泉了。可惜许昌失陷,操家小皆陷罗征之手,身边唯有彰儿一子,哎!”
众也皆默然不能语,心里不免都有点儿蔫蔫然。
官渡之战时,许昌被破,他们的家人也都落在罗征手中,虽然因陈宫求情之故,没有遭到杀害,但却被押到长安看管起来,并且程昱、刘晔、荀攸等人都无一例外,曾被罗征以家小要挟,只是众人心志坚定,并没有因家小而放弃忠义理想。
罗征震怒之下,便将众人家小尽数贬为庶民。
荀攸家小到还罢了,有荀彧照拂,到也衣食无忧。
程昱、刘晔等人的家小日子却没那么好过,还要自食其力。
每每想起这事,都是一肚子辛酸泪。
夜半被惊醒时,想起妻儿在长安生活艰难,心痛的晚上都睡不着。
不数日,孙策果然亲自赶到寿春,曹操为表重视,亲自带着一众心腹文武,出寿春南门十里外迎接,给足了孙策面子,然而心里的苦涩,只有曹操自己知道。
想当年雄踞中原,曹操何其意义风发。
如何却落得寄人篱下,还要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孙策这个小辈。
不过曹操终究是一代枭雄,为了大业和理想,暂时的困难算不了什么,韩信都还受过挎下之辱呢,这点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很快就屏除杂念,与孙策一道入城。
众心腹文武则与孙策带来的孙策心腹在后面跟随,趁机互相认识攀谈起来。
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都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目标。
以后要在一条船上共同作战,怎也要先混个脸熟,等战事来临才好配合。
曹操亲自作陪,引孙策参观了军营,笑呵呵地道:“吴王观我军如何?”
孙策点了点头,不吝赞美之词地道:“尝闻曹公兵坚甲利,麾下多百战悍卒,昔官渡之战更以弱势之兵击败袁河的数十万河北雄兵,果真是亲睹更胜闻名,传言不虚也!”(未完待续。。)
第432章找退路
第432章
“吴王赞誉了!”
曹操呵呵一笑,随即语气就沉重起来,喟然道:“我军虽然精锐,但乾军比之我军只强不弱,兵力更是远胜我军,不知此番你联军能否阻乾军南下!”
孙策没有豪言,只是道:“事在人为,无论如何,也要战过方知。”
曹操点了点头,忽然道:“吴王世之英雄,操有一女,可配吴王,不知吴王意下如何?”
“这……”
孙策何等人物,略一转念,便明白了曹操心意,
这是要通过联姻将两家牢牢绑在一起,形成牢固的联盟,以共抗罗征。
孙策更明白,以如今的形势,唯有结成牢固的联盟才有可能抵挡罗征南下,否则若还是各怀鬼胎,各自为战,迟早被罗征各个击破。
孙策是十分赞成联姻的,不过让那娶曹操之女却是不成。
平白就成了曹操的女婿,矮了曹操一辈,没这样的道理。
孙策略一沉吟,便道:“吾弟孙权亦有才略,可配曹公之女!”
曹操何等样人,岂能不知孙策心思,不过孙策能令其弟孙权娶自己女儿,还是有联姻的诚意的,当时就哈哈笑道:“吴王即有此事,孤回头便命人将小女送往江东完婚!”
孙策点了点头,联姻就此定下。
当晚,曹操大摆筵席,热情款待孙策及东吴群臣。
及至散席,将孙策及东吴群臣送到馆舍,曹操的眉头才皱了起来。
程昱忧心忡忡地道:“主公。纵然孙策有联姻之意,肯举侵国之兵相助。只怕也难阻罗征数十万大军。况且孙策基业在江东,若战不利随时都可退往江东。据江水而守,我军若失淮南,则天下虽大却再无容身之地矣,需早作打算!”
曹操喟然道:“孤也正担心此事,只是席间却不好表露出来!”
荀攸道:“我军可否退往江东?”
程昱摇头道:“估计很难,东吴有长江天险可守,只需以水军封锁江东,罗征纵百万大军也过不得江水,孙策完全可以偏安一隅。必不会让我军在江东立足。”
曹操也道:“仲德所言甚是!”
荀攸叹了口气,道:“去荆州如何?”
程昱也有此意,道:“荆州刘琦懦弱之辈,大权旁落,刘备此人也有野心,主公可谴使与刘备相商,若淮南不可守,则借江夏暂居,想必刘备也不会拒绝。”
曹操道:“善。就依仲德之见,让子扬跑一趟吧!”
十月末,就在罗征亲率三万骑兵赶到寿春时,一股寒流从北方刮来。数日之内,淮河两岸地区气温骤降,一夜之间。大地像是披上了一层银妆。
大雪封路无法进兵,乾军只得紧守各寨。等待冬季过去。
荀彧、诸葛亮从关中、凉州、朔州等地调集了一批冬衣,送到军中为将士们御寒。
这些年罗征东征西讨。扫灭的游牧部落数以百计,抢到的牛羊皮货更是不可计数,而关中日渐兴盛的手工业作坊也进一步丰富了罗征治下的物资。
数十万大军在淮水北岸过冬,光是消耗的军粮就是个天文数字。
按日需军粮八千石计,六十万大军一个月的军粮,就要二十余万石。
这还只是粮食,不算其他的肉、豆、菜等,只中保障六十里万大军的后勤,就征召了不下十万民夫,整个冬天都在不停的运送军粮及各种物资。
好在罗征如今扫平了中原河北,关中、凉州等地这些年人口增长的也十分迅速,治下总人口中已不下两千万,否则还真没法保障六十万大军的后勤。
汝阴,罗征大帐。
“参见主公!”
张辽风尘仆仆进了军帐,向罗征施礼。
“文远免礼!”
罗征上前扶起张辽,仔细打量了几眼,才欣然道:“这些年文远坐镇安风津,为孤守得边境不失,令孙策不敢犯我中原,确实辛苦了!”
张辽心头一热,锵然道:“主公重任相托,末将唯有肝脑涂地以报!”
“哈哈!”
罗征大笑,拉着张辽在下首入座,然后才回到主位,道:“肝脑涂地就不必了,孤王还要文远为孤讨平荆扬呢,岂能现在就肝脑涂地。”
众将全都大笑起来,一时气氛十分的热烈。
罗征又问,“安风津守卫没问题吧?”
张辽答道:“主公放心,末将已经安排好了,谅不致有误。”
罗征这才点了点头,又问贾诩,“甘宁水军呢,现在到了哪里?”
贾诩答道:“已顺颍水南下,再有三日可到安风津。”
罗征道:“东吴水军呢,可曾北上淮水?”
成英答道:“暂时尚未发现!”
罗征眉头一蹙,但很快就舒展开来,沉声道:“务必要安顿好各营兵马,各类物资调配尽量持平,不要厚此薄彼,东西不够就跟文若要,孤王不想听到将士们有怨言!”
贾诩拱手道:“主公放心,诩已安排妥当,不会有问题的。”
罗征这才点了点头,贾诩亲自调度安排此事,他当然一百二十个放心。
襄阳,刘备官邸。
“主公!”
庞统匆匆进了内堂,向刘备拱手一揖。
刘备肃了肃手,道:“士元且入座!”
庞统又一拱手,这才侧身入席,坐在了徐庶对面。
刘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才道:“今天请元直和士元前来,有一件事要商议。方才曹操谴使前来,俱言罗征势大,恐难以抵挡,欲借江夏暂居,元直、士元以为如何?”
“这……”
徐庶眉头蹙紧,面露沉吟。
庞统急于表现才能,当即便朗声道:“主公,在下以为该借!”
“哦?”
刘备道:“士元有何高见?”
庞统道:“今罗征势众,主公及曹操、孙策势小,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若曹操败亡,则主公、孙策更难抵挡罗征,因此救曹操等若自救耳,此其一;二者江夏黄、李等族聚众而自大,为主公肘腋,不如借曹操暂居,还可抵挡乾军南下,为主公分担压力。”
刘备连连点头,又问徐庶,“元直以为如何?”
徐庶道:“在下赞同士元的建议,曹操不可不救。”
刘备当即道:“既如此,明日便上奏楚王。”(未完待续。。)
第433章出奇不意
庞统忽然道:“主公,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欣然道:“士元但讲无妨!”
庞统道:“主公虽掌荆州兵权,但却有蒯、黄等族制肘,更无大义名分,若与孙曹结盟则未免尴尬,甚至内生祸乱,主公何不废刘琦自立,以正名分,号令荆襄!”
“士元慎言!”
刘备大惊道:“备受楚王受恩,如何能有此大逆不道这言!”
“这……”
庞统有些傻眼,有些搞不明白自家主公了。
连初一都做了,还怕十五吗?
况且有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跟自己也演戏吧?
庞统又是纳闷,又是不解,却不好再说什么。
徐庶嘴皮子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来。
刘备长长吐了口气,道:“如何割让江夏,借于曹操暂居,还需元直与士元想个妥善的法子出来,值此关键时刻,务必不能令荆州内乱,切记!”
“遵命!”
徐庶与庞统拱手应下,又议了一些细节,才起身离开。
南方的冬季来的比北方晚,去的也比北方早,岁除还没过呢,积雪就开始融化了,正月十五还没过,百姓们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翻地灌水,为春耕做准备。
汝阴,乾军大营。
罗征召集各部将领及随军谋臣,商议出兵之事。
贾诩率先拱手道:“主公,今天气转暖,积雪融化。出兵正当其时也!”
罗征‘嗯’了声,道:“说说如何出兵。听说曹阿瞒嫁女于孙策之弟孙权,两家已经结为姻亲之盟。且孙策如今就在寿春,要与曹阿瞒阻孤王南下,都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法正朗声道:“主公,在下以为我军应该充分发挥兵力上的优势,分兵进击,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淮南,将孙策、刘琦等彻底赶到江水以南,尔后再大练水军。毕数年生聚之功跨江征讨,一举扫平江东和荆南,定鼎天下。”
罗征沉声道:“这个谁都知道,但这兵要怎么分?”
法正道:“可命张辽将军出安风津击合肥,再命一军出淮阴击盱眙,尔后集中主力大军攻寿春,如此一来,孙策和曹操必然会分兵抵挡,我军才能发挥出兵力上的优势。”
司马懿附议。“此计甚好!”
罗征看向贾诩,道:“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道:“诩无异议,孙策联军最多不过十余兵马,势众则分之。势寡则聚之,我军分兵进击的确能最大程度发挥兵力上的优势。不过孙策和曹操应该不会以为凭借区区十余万兵马就能将我军挡在淮河以北,毕竟淮水不是江水。江东水军再精锐,也无法阻挡我军六十万大军渡淮水南下。若战不利。曹操多半会放弃淮南和庐江。”
法正也击节道:“军师所言极是,还真的有这个可能!”
司马懿也点头。目露思索。
“嗯?”
罗征眼神一凝,“放弃淮南了庐江,曹阿瞒还能去哪里?”
贾诩摇头道:“不好说,不过江东有江水天险,也是孙策的根基之所以,应该不会再割地给曹操。曹操若弃淮南,最有可能去的就只剩下了荆州,毕竟荆州局势比较复杂,刘琦虽为楚王,却被刘备架空。而刘备虽掌控兵权,但荆州士族却虎视在侧,视其为眼中钉,各郡大族也多有阳奉阴违者,曹操若是去了荆州,当能觅得托身之地。”
罗征‘嗯’了声,目露狠色,道:“既然有这个可能,那就要早作安排,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曹阿瞒给逃掉,我军该如何安排堵截?”
贾诩道:“可派兵攻占青泥隘口,截断庐江前往江夏要道!”
司马懿道:“从迫县逆江水而上亦可入江夏,或从寻阳走陆路亦可入江夏,皖县及寻阳皆在庐江的最南部,又有合肥重镇,听怕不太好拦截!”
贾诩看了眼司马懿,目露欣赏,道:“仲达所言的确是关键之处,青泥隘口好下,但断曹军退路的确非是易事,我军也无法绕过合肥直接进击皖县。”
法正道:“既然无法断曹军退路,先攻荆州如何?”
司马懿脸色一动,奋然击节道:“声东击西,击奇不意,真乃妙计。如今我军云集安风津及寿春一线,谁都以为我军会先攻淮南,而不会去攻打荆州,若先攻荆州,的确能收到出奇不意的奇效。等刘备、曹操、孙策等人反应过来,只怕大局已定!”
罗征脸色一动,就看向贾诩,“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捋着柳须,似是早有就这个想法,并没有多少意外,道:“此计甚好,而且荆州兵不及十万,只需再调十兵马,加上赵云将军所部十万屯田兵,二十万大军足以横扫荆襄!”
“好!”
罗征猛的拍案,断然道:“那就先攻荆襄!”
“末将愿为先锋!”
话音方落,就有十余员将领急起身请命。
眼看扫平荆扬在即,天下一统的步伐已经再无人能阻,所有人都很振奋。
天下一统,从龙建功从来都是所有人的梦想。
罗征起身,在堂下踱了几步,才顿住脚步,沉声道:“文和!”
贾诩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罗征道:“命十万西军分批往宛城集结,务必要在一个月内赶到宛城待命,同时注意荆州军的斥侯探子,在我军出宛城南下前绝不能让刘备知晓我军已改变计划。”
“遵命!”
贾诩拱手应下。
罗征又道:“此次攻打荆州贵在出奇不意,务必要速战速决,以防刘备、曹操、孙策等见势不妙撤往江东。若是让曹操、刘备、孙策主公大军顺利撤到江东,我军再想跨江南下可就难了。所以,孤王不但要将刘备、孙策等赶过江水,而且要尽可能的歼灭孙刘主力,擒杀曹阿瞒,为我军日后征讨江东扫平障碍,诸将务必合力,不可怠慢!”
“遵命!”
众将齐声应命,各个摩拳擦掌。
贾诩道:“主公可命大军依计划攻打寿春及盱台,吸引曹军及孙策注意力。”
罗征击节道:“善,就依文和之见!”(未完待续。。)
第434章南下荆襄
南阳,宛城。
“将军!”
副官匆匆进了内堂,向赵云拱手施礼。
“免礼!”
赵云摆了摆,问道:“可有要事?”
副官道:“刚刚接到主公军令,欲先攻荆州,再下淮南。”
赵云眼神一凝,沉声道:“怎么会临时改变计划?”
副官道:“末将也不知道,只接到主公军令,十万西军已经分批赶来宛城。”
“西军?”
赵云眼神又是一凝,十万西军是乾军中最为精锐的军队,因驻守在长安西效大营,故称为西军,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强于屯田兵,乃是真正的职业军队。
调西军来攻打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