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西凉(朝盖)-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氯绱硕裥械木褪锹啦嫉牟⒅菥

马腾若不兴兵报复,继续拖下去,麾下的羌兵绝对会暴动。(未完待续。。)

第201章吕布被坑惨了

第201章

陇县,马腾官邸。

马腾脸色阴沉的都快能刮下一层霜了,像只螃蟹般在堂下不停的来回踱步。

数十员统兵将领也是个个神色肃然,眸子里全是凝重。

不多时,有小校匆匆奔了进来,疾声拱手道:“见参主公。”

马腾把手一挥,沉声问道:“吕布那厮怎么说?”

小校答道:“吕布说此事绝非他所为,乃是罗征的栽脏嫁祸之计。”

马腾断喝道:“有何证据?”

“呃!”

小校答道:“并无证据,未曾找到一具马匪尸体!”

马腾勃然大怒道:“连证据都拿不出来,怎么让本将军相信不是他干的?”

小校骇了一跳,不敢接腔。

有部将凝声道:“主公,将士们群情激奋,已经压不住了哇!就连狄道的八千大军也有不稳迹象,若再不兴兵报复,恐大军哗变呐,请主公速速决断!”

马腾脸色数变,猛的一咬牙,厉声道:“速速召集大军,杀奔临泾!”

庞德大惊失色道:“主公,万万不得呐,此事极有可能便是罗征的嫁祸之计,若是我军与吕布拼个两败俱伤,届时罗征再举兵来犯,我军何以抵挡?”

马腾冷然道:“吕布也只是一片之词,拿不出证据来。就算真是罗征的嫁祸之计,就算本将军相信这事是罗征干的,可没有证据,本将军又如何让三军将士信服?”

“这……”

庞德哑口无言。心却沉到了谷底

是啊,就算这事真是罗征干的。就算他和主公相信,但这又有什么用。

别的不说。只是在座的数十员羌胡将领,就持怀疑态度,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这些羌胡将领根本就不相信吕布的一片之词,更别说下面的那些士兵了。

最近汉阳、陇西二郡流言四起,都在传吕布的并州军屠了阿阳满城老小。

马腾麾下的数万羌兵已经沸反盈天,欲杀奔安定报复。

如果再不出兵,还想拖下去,大军哗变就在即日。

这个时候。任何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那些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士兵们根本就不听任何解释,只想报复并州军。

这个时候,你跟士兵们解释再多,也是白瞎。

拖得越久,士兵们压抑的越久,到时候反弹的也越发猛烈。

这个时候,马腾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举兵报复吕布,要么把麾下羌兵的仇恨引到罗征身上。

或许唯有杀戮,才能让麾下羌兵的复仇之火熄灭。

只是就连马腾。也只是怀疑这事是罗征干的,并不完全相信吕布。

毕竟没有确凿证据,猜测毕竟只是猜测。

而且罗征可不是好惹的,那厮诡计多端。比吕布要难对付的多了。把羌兵的仇恨引到罗征身上,马腾没有丝毫必胜的把握,到头来极有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虎咬。

吕布虽然也不好惹,但却比罗征要相对好啃一些。

马腾自从去岁在允吾吃了大亏。大败亏输以来,对罗征可是十分忌惮的。而且吕布进犯金城,也被罗征杀的大败,哪边好啃,自然一目了然。

“主公!”

有羌将疾声道:“实在压不住了,不能再犹豫了下啊!”

马腾脸色一厉,断喝道:“令明!”

庞德脸色一凛,忙出列道:“末将在!”

马腾喝道:“速速前往狄道主持大局,将家小被杀的羌兵抽调回来,再抽调白草、黑虎等部兵马进驻狄道,务必严加防范,以防罗征出兵偷袭。”

“得令!”

庞德疾声领命,心头却一片寒凉。

马腾复又喝道:“其余诸将,速速召集本将兵马,随本将军杀奔临泾。”

“得令!”

众羌轰然应命,当即出帐而去,召集兵马去了。

临泾,吕布官邸。

吕布一边烦躁的踱着方步,一边还在咬牙切齿的咒骂。

帐外有沉重的脚步声响起,臧霸大步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公!”

吕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问道:“如何,马腾怎么说?”

臧霸脸色难看,沉声道:“我军拿不出罗征屠戮阿阳满城老幼的证据,马腾弹压不住麾下数万羌兵,已经在集结大军,准备出兵安定,报复我军!”

“罗征匹夫,某与你不死不休!”

吕布仰天怒吼,恨意翻江倒海,无法熄灭。

堂下并州将领也是脸色难看到极点,个个脸色狰狞,杀气滔天。

被逼的和人拼命,这也实在太窝火了。

明知道被别人陷害了,却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如今马腾要兴兵报复,就算想不拼命也不行了。

张辽沉声道:“主公,马腾未必就不相信此乃罗征的嫁祸毒计,只是没有证据,马腾麾下的数万羌兵可不管那么多。更重要的是,我军兵力不及罗征,马腾要兴兵报复,也只能柿子挑软的捏,将麾下羌兵的仇恨引到我军身上。罗征此嫁祸毒计实在狠毒呐!”

吕布肺都快气炸了,眸子里一片血红。

臧霸忙道:“主公,马腾已经召集大军,准备兴兵报复了,眼下再说什么也无用,还请主公速速调集大军,与马腾决一死战,让马腾匹夫知晓我并州军可不是软柿子。”

吕布恨声道:“若罗征趁机引兵来攻,又如何抵挡?”

“这……”

臧霸噎了下,一时无言以对。

张辽忙道:“主公,末将以为罗征出兵安定的可能性不大。”

吕布沉声道:“何以见得?”

张辽答道:“罗征不惜屠戮阿阳满城老幼,设下如此毒计引的我军与马腾火拼。无非是有一个目的,想要坐山观虎半。渔翁得利。榆中到临洮不过两百里,骑兵轻装疾行不过一日即到。若出兵安定。则要北上武威绕道,有近千里之遥,劳师而远征,非战之利。因此末将以为,罗征出兵安定的可能性极小,就算要出兵,也只会出兵狄道。”

吕布这才精神一振,连连点头道:“文远分析的极有道理。”

臧霸也点头附议,“末将也是这么认为的。”

郝萌、侯成、魏续等将则目露妒色。冷幽幽的掠了张辽一眼。

张辽疾声道:“请主公速速召集大军,予马腾以迎头痛击,好叫马腾见识一下我并州军的兵锋,令其不再敢小觑主公。”

吕布昂然道:“既如此,众将听听!”

“末将在!”

……

平狄将军府,议事厅。

成英快步上堂,向罗征拱手道:“见过主公。”

罗征肃手道:“公英免礼,陇县方面有何动静,马腾可曾出兵?”

成英奋然道:“据细作传回的消息。马腾大军正在往陇县集结,十有**是要兴兵报复吕布了。不过,马腾却派麾下头号大将庞德抽调白草、黑虎、罕羌等,家小不在阿阳的诸部羌兵北上狄道。共计也有八千大军,明显是在防备我军!”

罗征又问,“吕布呢。有什么动静?”

成英答道:“吕布的并州军也正在向乌氏集结。”

“好,太好了!”

罗征奋然击节道:“看样子马腾是真的准备把数万羌兵的仇恨发现在吕布身上了。若本将军猜得不错,吕布那厮现在肯定在骂娘。要与本将军不死不休,哈哈哈!”

王方忙道:“主公,我军何时出兵攻打狄道?”

罗征摆手道:“不急,时机尚未成熟。”

王方抓抓头,不解道:“却是为何?”

荀彧看了看罗征,解释道:“王方将军不必心急,眼下马腾尚未出兵安定,一旦我军出兵过早,马腾就会将麾下数万羌兵的仇恨转嫁到我军头上,进而拼死反扑我军,甚至有可能与吕布联手进犯金城,智者所不取也!只有等马腾和吕布拼个两败俱伤,麾下军士伤亡过重,仇恨再也无法化解时,我军才可坐收渔利,出兵狄道。”

王方恍然道:“末将明白了。”

贾诩道:“马腾兵力与将军相当,不过三万余。除了镇守狄道的八千大军,陇县、武都至少也得数千兵马镇守,依在下估计,马腾最多也只能调集两万大军报复吕布,兵力和吕布也在伯仲之间,短期之内,怕是难以分出胜负。”

罗征连连点头道:“文和分析的极是,马腾和吕布打的越惨越好,这样等两人火拼的只剩下半口气时,本将军就可以不废吹灰之力,收拾残局了。”

荀彧抚须朗声道:“若是吕布挡不住马腾大军复仇,主公亦可暗中出手,替吕布分担一些压力,届时两军将士伤亡惨重,皆杀红了眼,只要一方不败亡,马腾和吕布就算想罢兵言合也不可能了,只有继续火拼下去。”

李蒙问道:“若马腾挡不住吕布呢?”

罗征断然道:“那没说的,吕布能退兵,马腾却不能退。若马腾真挡不住吕布,本将军自然要亲提大军北上武威,兵逼安定,给吕布再送一份大礼!”

“哈哈哈!”

堂下众将全都轰笑起来,个个目露振奋。

这次的嫁祸毒计,不再把马腾逼上绝路,更是把吕布连坑惨了。

马腾固然不得不兴兵复仇,吕布却要遭这无妄之灾,真可谓祸从天降了。

就算想避,也避不过,除非放弃安定、北地二郡率众远遁。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吕布好不容易才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又如何能轻易舍弃。(未完待续。。)

第202章人尽其才

初平三年,正月。

凉州局势突变,北地太守吕布突袭击破阿阳,尽屠阿阳满城老幼。

马腾麾下数万羌兵群情激愤,几欲暴动,不得不出兵报复。

正月的最后一天,当农夫们正在忙着春耕时。

马腾亲率两万大军出陇县,经略阳、成纪,从阿阳越过开头山,直击乌氏。

吕布也不甘示弱,亲率一万五千大军于乌氏迎击马腾。

而这个时候,洛阳同样是风云变幻。

献帝已经下诏,将在二月初一筑封禅台禅位董卓,如今的洛阳,可以说是吸引了天下所有的目光,根本就没有人去关注吕布和马腾之间的恩恩怨怨。

天下大事,莫过于朝代更迭,皇位更替。

至于两个偏完诸侯之间的纷争,又如何及得上此等大事。

允吾,平狄将军府。

罗征正与麾下正文若商议出兵之事,互有小吏疾步奔了进来。

“主公!”

小吏拱手道:“蔡邕大人的马车已到了五里外!”

罗征刹时眉头一蹙,极为不悦。

侍中蔡邕被贬,朝廷的邸报早就送到了平狄将军府。

只是,蔡邕虽然是世当大儒,但对于自己来说却只能敬而远之。

虫子对鸟儿来说是美食,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是害虫。

或许这个比喻有些不太恰当,但实情就是如此。

蔡邕当世家,在士林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这种名声和影响力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可问题是。自己名声早就臭大街了,多半也不受蔡邕待见。这老先生跑到自己治下来,除了给自己添堵,而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

若是稍有慢待,还不知会招来多少士人的声讨。

罗征虽然不怎么在乎名声,但也不想被人添堵。

荀彧看了看罗征脸色,道:“主公,蔡侍中乃当世大儒,德望高隆,门生遍地。在下当年游学各地时,也曾在其门下听过几课,委实怠慢不得。”

罗征更是一个头两个大,连荀彧都在蔡老头门下听过课,那就更不能慢待了。

否则别人先不说,荀彧第一个就会有意见。

“文若言之有礼!”

罗征略一思忖,便起身道:“为示尊重,本将军当亲自出城迎之。”

荀彧欣然道:“主公英明,在下愿同主公一道前往。”

其余成英、吴懿、赵云、阎行等文武更是慌忙起身。全都跟着拥了出去。

这就是名气大的好处,有时候连一方诸侯都不得不屈驾相迎。

否则的话,一个不敬前辈的骂名就会被坐实。而在汉末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名声也同样是一种力量。罗征现在就深有体会,因为曾带兵征伐关东,大肆杀戮关东士族。以致背上了骂名,搞的几乎没有几个读书人肯为他效力。可谓是尝到了苦果。

就连那些寒门士子,也都不愿意投靠。

半个时辰后。允吾东门。

罗征带着一干文武从属,接着了被贬到护羌校尉部充军的蔡邕。

老头虽然被发配,但那待遇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不但没有半点囚犯的样子,而且还带着大把的家小护卫,几辆马车里更是装了大量的书籍竹卷,简直就像是来做官的,哪像是来充军服劳役的。

蔡邕对罗征素无好感,不过老头不愧是德高望重的当世大儒,至于在礼数方面没有半点瑕疵,也没有故作清高,反而下了马车,十分客气的对迎上来拱手施礼的罗征道:“老夫待罪之身,岂安当将军大礼。不知将军欲如何安排老夫,老夫自当遵命。”

“岂敢、岂敢!”

罗征连声谦虚,道:“请老大人入城再说!”

说罢又扫了眼后面的几辆马车,随即收回目光。

蔡邕抚须笑道:“后面马车里乃是小女,不便出来相见,还请将军见谅。”

“自当如此!”

罗征侧身肃手道:“请老大人登车入城!”

蔡邕点点头,又和荀彧、贾诩等熟人寒喧几句,这才回身上了马车。

在场的一干谋臣,除了成英,余者贾诩、荀彧、吴懿等几全都认识蔡邕。

单从这点来看,也可见这老头人脉之广。

马车缓缓拉动,在一干人等的簇拥下,从东门进了允吾。

罗征叫过荀彧,吩咐道:“文若,老先生就先交给你了,你看着安排就是。”

荀彧欣然道:“在下遵命。”

罗征拍着额头道:“文若办事,本将军自然放心。不过老先生年龄大了,连董卓都敢指着鼻子骂,要是碰到看不过眼的事情,多半也不会顾忌什么,文若想想办法,最好给老先生找点事情做,别没事整天闲吃萝卜蛋操心,跑来找本将军的麻烦!”

荀彧面有难色,道:“这个,容在下想想!”

贾诩则目露奸诈,道:“素闻蔡老先生有志重修汉史,将军何不投其所好,命人搜集有关典籍,让其续订汉史,如此也算是一桩功劳。或者再命人兴建一座孔孟书院,让老先生闲暇之余传道授业,教人学问,或可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罗征面露喜色,击节道:“好计,就依文和之言。”

荀彧也抚须道:“此计甚好,在下回头就命人择一座宅子,兴建书院,以供老先生重修汉史、传道授业之用。不过老先生择徒甚严,且极少授业,这孔孟书院就算建成,也只怕会冷冷清清,主公想要以此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怕是不可能了。”

罗征想了想,断然道:“要做就做好,老先生没心思教徒弟,文若可以多弄点典籍放到书院里嘛!只要是愿意到书院来求学的,都可以免费借阅,而且文若、文和有空的话也可以去书院偶尔讲几堂课。只要过了启蒙阶段,那些有志向心学问,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也可以自学,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甚至书院还可以给那些学习刻苦,成绩比较优异的寒门读书人发放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做学问。”

荀彧目露异色,拱手道:“在下遵命。”

贾诩则正了正神色,肃然道:“将军厚恩,必为天下寒门弟子所铭记。”

罗征摆了摆手,却是越说越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嗯,还有,凉州人才匮乏,本将军治下两郡各县小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小吏连字都认不全,凉州人口太少,政务也不是太复杂,到是还能基本维持官府运转。但若日后治下领地圹大,那些士族门阀的读书人又不肯为本将军效力,这个书院正好可以用来为本将军培养人才,让那些有志求取功名的寒门读书人研习治国理政之道,以后可出仕任吏,以解决本将军治下人才匮乏的局面。甚至若有真才实学,就算一县之长,一郡之守,亦可担之。”

“这……”

荀彧迟疑道:“若如此,主公之怕再难容于天下士族!”

罗征冷然道:“文若以为,就算本将军不大肆起用寒门士子,那些士族门阀就会接纳本将军吗?就会不再视本将军为仇寇,为本将军效力吗?”

荀彧无言以对,只好叹了口气。

罗征又道:“况且有句古话叫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士族子弟不一定就全是人才,寒门子弟也未必就全是庸才。天下士族门阀标榜自己的学问和道德,抱着所谓的祖宗礼制不放,不过是想打压寒门子弟罢了,这种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做法本将军早就深恶痛绝,文若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荀彧默然,道理谁都明白,但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罗征冷冷道:“用十个庸才,还不如抓住一个人才。寒门子弟也有真正的大才,贾诩不就是寒门出身,还有文若曾向本将军举荐的郭嘉、戏平不也同样是寒门弟子,所以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才,本将军就要用,而且还会重要。如果连人尽其才都做不到,本将军还怎么治理内政,兵进关东,匡扶汉室。”

荀彧拱手道:“主公所言在理,在下受教了。”

贾诩更是深深一揖,心悦诚服地道:“将军明英。”

其余赵云、李蒙、王方等出身贫苦之人更是听的热血激荡,心绪难平。

人尽其才,说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是何其难。

在这个士族垄断学问和仕途的年汉,寒门之人想要求取功名,实在太难了。

就算是大汉的天子,也不可能做到人尽其才。

罗征能说出这番话来,怎能不教麾下这些出身贫苦之人心绪难平。

就在这时,前方的街道上,一驰快马飞驰而来。

“报——”

传讯兵策马奔到近前,也不下马,于马背上拱手疾声道:“主公,马腾出兵了。”

“马腾出兵了?”

罗征眼神一凝,勒住战马沉声问道:“马腾何时出兵的?”

传讯兵大声道:“三天前出兵的。”

罗征顿时精神一振,大手一挥,疾呼道:“走,速速召集诸将议事。”(未完待续。。)

第203章诸侯起兵

初平三年,二月初。

正在罗征调集兵马、粮草,安排出征时,洛阳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二月初一,汉献帝筑封禅台,祭告苍天,颁下诏书,效仿尧舜之礼,禅让皇位于丞相董卓,有臣子当场哭昏在地,更有几名大臣拔剑自刎。

然而更多的大汉臣子,却都选择了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

仪式即成,董卓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凉,改元兴武,定都洛阳。

与此同时,以西都长安为陪都,开府制节,仪同三司。

董卓登基后,大肆封赏文武百官,以军师李儒为司徒,总领百官,以麾下大将,女婿牛畏为大将军,其兄董抉为骠骑将军,其弟董旻为卫将军。

加封心腹大将段煨为车骑将军,徐荣为征东将军,李傕为征南将军。

大将郭汜为征西将军,樊稠为征北将军,张济为镇西将军。

其余西凉众将皆加官进爵,一时西凉军团声势如鸿。

为了安抚靠拢的朝中大臣,董卓也没望了投靠的杨彪、种弗、王允等人。

王允为大司空,杨彪为太尉,种弗为太师等等。

只是,明显人都看得出来。

这些官职虽然看似风光,位列三公,但却全都有名无实。

汉朝官制权构本就多有职权重叠,许多官职都是只领傣禄,不干实事的虚衔。

特别是杨彪的太尉,有了大将军,太尉就是个摆设。

消息传开。顿时天下沸腾。

东西两汉近四百年的江山,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虽然天下诸侯早就已经对汉室失去了信心。但当这一刻到来是,还是有许多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特别是那些心向汉室的士族中人,更是群情激奋。

原本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对外扩张的各地诸侯全都偃旗息鼓,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谁还敢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州掠县,绝对会遭到天下人唾弃。

就连最不将大汉朝廷放在眼里的袁术,也暂时罢兵,观望局势发展。

刚刚稳定幽州局势。正准备举兵南下,攻打冀州的孙公瓒也暂时按兵不动。

二月初十。

兖州牧刘岱率先发表了一篇讨贼檄文,欲起三万兖州大军出兵勤王。

随后,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扬州牧刘繇、平原相刘备也同样响应出兵。

董卓公然篡汉,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分属宗室的汉室宗亲。

就连初平元年没有参加讨董之战的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焉,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所有的心思,在第一时间响应刘岱起兵勤王。

身为刘氏子孙,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无动于衷,必定会被载入史册。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绝对不会是什么好名声。

幽州,公孙瓒官邸。

“主公,快撤军吧!”

谋士关靖向公孙瓒大声道:“董卓公然篡汉,实属大逆不道。用不了多久,天下诸侯必然起兵勤王,主公就算不起兵勤王。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攻打冀州,否则必会遭到天下人唾弃。届时还有何人肯为主公效力,请主公明鉴。”

“这……”

公孙瓒脸色阴晴不定。极为不甘。

数万大军已经集结到了范阳,岂是说退就能退的。

进兵冀州是早就定下的计划,冒然取消的话,会严重打击士气。

可是,正如关靖所说。

这个时候若还继续进兵冀州,绝对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