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紫钗恨)-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非常好!”冯思贤知道这是大喜讯:“我们现在只有在福建有一些煤矿,但是那不是我们强力控制下的地区,开采进度也很慢,现在在湖州哪里发现了煤矿?”
  “不是湖州,是广德!”朱九妹告诉冯思贤接下来的坏消息:“所以我们请求六十四团的战友,能为煤炭的建设与开采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就是后世的长广煤矿,这个煤矿是浙江勘探出来,但结果让浙江人相当失望,煤矿的品质不高,只能用于工业用煤,而且煤矿刚刚不在浙江境内,而是处于安徽境内。
  但是整个浙江,除了一部分没有多少开采价值的泥煤矿之外,已经找不出第二个煤矿了,因此浙江的领导向国务院,而周恩来总理最终被说动,他劝服了安徽省的领导,把长广煤矿借给了浙江,形成了浙江在安徽境内的一块特殊飞地,长广煤矿差不多在广德境内持续了五六十年,一直到长广煤矿的煤炭采尽才基本告一段落。
  而现在朱九妹带着喜悦的心情寻求着冯思贤的支持:“现在矿的品位与储量尚待进一步的勘探,但即使是泥煤也好,那也可以用于工业上,或者可以用于锅炉的助燃,我们缺煤缺得太久了!”
  冯思贤立即答应下来:“那行,我立即调集一个加强营掩护你们的勘探作业,广德真的有煤?”
  “有煤!”朱九妹告诉冯思贤:“地方志说得很明确,只是屡次被官府禁绝。”
  鉴于明代矿工屡次发生起事的历史教训,清朝对导致流民的矿产开发控制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清朝之所以发生的农民起义次数较少,不是因为什么德政,而是户口控制极严的关系,而清代的几次农民大起义,往往与人口控制上的漏洞大有关系,如白莲教起义的根源之一,就是有大量的棚民,而太平天国能起事成功,则是因为来土之争。
  因此广德煤矿虽然有着几百年的开采历史,但是官方的态度一直是禁绝煤矿开发,以免引来大量的流民形成民变的导火索,但是对于虹军来说,他们迫切地需要煤与铁,朱九妹甚至跟冯思贤构思了下一步的规划:“虽然广德不一定有铁,但是有煤就好,哪怕品位差一些也没关系,至于铁的话,我们可以从上海购买,如果能把湖州稳定下来的话,那么我们就准备把磐石寨的一部分工业设备迁移到湖州来,但前提是把治安搞好……”
  磐石寨的工业建设,可以说是颇有成果,原因之一就因为那是虹军最老的根据地,治安良好,又紧邻大江,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海上的接济,而湖州与上海水路相通,虹军的工业基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上海获得接济。
  冯思贤却是说道:“从上海购买废铁或铁矿石的想法不错,但是我把团主力调来,我印象中安徽境内铁矿不少!”
  朱九妹却有点惊讶道:“可是湖州境内的主力部队,只有你们六十四团加上两三个步兵营,你们如果要用兵安徽的话,那么谁来负责湖州?”
  “那就是检点考虑的问题了!”
  ……
  “广德境内已发现两座小型煤矿,品位一般,但可以作为锅炉用煤……”
  柳畅一获得这个消息就拍掌叫好:“甚好,甚好,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工业基地了,湖州……”
  他在地图上仔细观察了一下湖州,作为一个商业特别发达的地区,这里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工业基地:“有煤,很好很好……”
  周秀英在旁边问道:“检点?要不要我们骑兵旅派一两个连队过去支援,那边只有六十四团一个团,要应付的清妖可不少啊。”
  “当然要,当然要!”柳畅答道:“这是个意外之喜啊,只要有了煤,有了铁,就有了一切!”
  这个时代的工业,大致就是煤、铁与硫酸,现在虹军已经可以用铅室法来生产硫酸,又有广德境内的小型煤矿,至于铁的来源,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湖州工业基地建起来。
  不过周秀英一听说柳畅要砸锅卖铁,不由就笑了笑:“检点,这也太夸张了吧,光是湖州收的厘金就足够把这些煤矿工厂搞起来吧!”
  虽然她对于工业没有什么了解,但是她毕竟是生长于上海,见过洋火轮与蒸汽船,甚至还与洋人自办的小工厂接触过,觉得那固然是新奇的好东西,但不至于对柳畅说得那样夸张。
  “不,是举国之力……”柳畅已经下了决心:“第一时间把煤矿、钢厂与火药厂建起来,然后就是枪炮厂了……”
  即使还不能生产米尼步枪,更不要说是更新式的后膛步枪,但是柳畅已经决心要在湖州大干一场,因此柳畅继续说道:“还有,不仅仅是几个骑兵连的增援,秀英,你亲自过去坐镇!”
  “那骑兵旅不去江西了?”
  “江西那地形本来不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柳畅继续说道:“不但要办工厂,而且还要把技校迁移过去,对了……预备旅也要转移到湖州去!”
  预备旅?周秀英吃了一惊。
  这个预备旅是虹军的战略总预备队,同时还担当宁波府的一部分治安作战,虽然只有四个步兵营,但即使是在苏常作战的关健性时刻,柳畅都没有计划动用这个预备旅,唯一的规划如果苏常作战受挫的话,才决心动用这个预备旅。
  可想而知,现在柳畅下了多大的决心!


  第404章 煤铁大会战

  正在周秀英为柳畅的大手笔而惊叹的时候,柳畅已经做出下一个关健性的决定:“还有,秀英,湖州的军事,你要负总责!”
  周秀英已经被柳畅的话所震住:“我来?预备旅余旅长那边不好办吧!”
  “有什么不好办!”柳畅很偏爱周秀英:“你也是旅长,他也不过是旅长,而且你还是骑兵旅长,如果论战功,更是胜过他几倍,你放心,这件事有我给你撑腰。”
  他说的是预备旅旅长余灵动,这是个虹军老干部,但能当得预备旅的旅长,不过是以往在教导团任上的勤劳肯干而已,论战功无法与周秀英相提并论。
  而且教导团在严州的栽的大跟斗,也让柳畅对他的大军统帅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因此柳畅很直白地说道:“这一次我给你全权,团长以下,你可以先行任免,再报司令部备案。”
  虹军作为一个不断膨胀的团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人各个单位在人事任免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裁量权,原本连一个班长都要柳畅亲自敲定,而现在只有步兵营长以上的任命由柳畅负责,而现在柳畅更是给了周秀英足够的授权。
  周秀英也不含糊,她当即站了起来:“检点,你放心,骑兵旅什么时候都是最能打的部队。”
  柳畅嗯了一声,告诉周秀英:“秀英,你也放心,别的不说,这次第一师南下入赣,首先就在湖州附近先借给你一个星期,记住,是一个星期!”
  “那可太好了!”周秀英觉得这是万事俱备了:“有第一师就行了,哪怕是只有半个星期都没问题。”
  虽然只把第一师借给了周秀英一个星期,但是周秀英很清楚,第一师可以说是虹军第一个万人师,这样的部队在湖州附近展开,无论是对付广德附近的清军大股兵力,或是实施治安清剿作战,都是让周秀英有如虎生翼之感。
  周秀英向柳畅保证:“这次有检点给我撑腰,绝对对把湖州附近建设成我们最稳固的基地!”
  “没错,最稳固的基地,煤与铁、枪与炮的重工业基地!”柳畅回答道:“有什么问题,可以与洗拿磋商,他会尽最大努力帮你!”
  “要力争用一年时间,把湖州建设成煤与铁的基地……”
  柳畅已经想到了建国初期曾经用过工业大会战的名称,因此他给湖州工业基地的建设起了一个军事化色彩很浓烈的名字:“就叫煤铁大会战……”
  煤铁大会战,以后虹军重工业建设真正的崛起就这样定下来了名字。
  ……
  “自一八五六年农历五月下旬开始,在前期抵达湖州造船力量的基础上,在检点的大力支持之下,并在周秀英同志的领导之下,全体人员历经数月奋战,从各地调集技术人员762名,管理人员140名,其它干部456名,机床87台套,物资900吨,并从上海购入大量的材料与设备计1700吨,为煤铁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煤铁会战史稿,第一卷,公开版本,1863年版)
  煤铁会战从一开始就带有浓烈的军事色彩,这从柳畅对其的命名可以想见,但是这一场会战毕竟是带着民用的工业色彩,因此参与建设的人员大多数都不属于军人,他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我亲爱的学生们,我作为一鹏技校的第一任校长,不得不告诉你们一个极大的喜讯,你们所学习的东西已经有了用武之地……”
  马千竹站在磐石寨外的一鹏军校操场上,向着这一批提前实习的毕业生发表着演讲:“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在经过半年的学习之后,我们在湖州展开了一次煤铁会战,正需要你们这样的技术人才,你们将有幸成为这场煤铁会战的主力军……”
  虽然他的演讲热情洋溢,但是他对于自己手下这批学生的素质还是没底,没办法,教学时间太短了,从入学到现在,这批学生只经过了半年时间的应急教学就要做为煤铁会战的骨干办量来使用。
  事实上,他是前天才刚刚获得柳畅从杭州拍发过来的电报,让他立即组织一百二十名学生到湖州参加这一场煤铁大会战,完全打乱了马千竹的教学计划。
  在马千竹的教学方案之中,虽然技校是采取了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但是他原本等到八月份才毕业第一批学生,可是现在柳畅的军令如山倒,看着这一张张兴奋的面孔,他心中完全无底。
  少了最后两个月的教学时间,这批学生的素质究竟如何?虽然现在名义上提前实习,实际上却是提前毕业,而且连毕业证书都来不及制作,只能先把这批学生送到湖州去。
  “你们虽然离开了技校,但是希望你们记住是学校的一份子,而且你们学到东西的地方不仅仅是技校而已,我希望你们天天都乐于学习,天天都有新的进步!”
  看着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马千竹并不知道,这将是整个一鹏技校毕业生技术成就最大的一批,他们抵达湖州的时侯,刚好赶上了煤铁大会战一穷二白人才齐缺的关健时候,每个人都在这一场会战中成长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几乎全是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
  而在上海,西方人同样为这一场煤铁会战的消息所震动。
  虽然之前虹军已经试制了一部分工业品,甚至还制造了一艘自制的蒸汽战船,但是在上海的西方人眼里,那根本称不上制造或是工业化,而是简单的组装而已。
  大部分的半成品与机床都是从上海购入,甚至连技术人员都是上海租界的西方人,在这种情况下,虹军的努力只是为上海的这些西方人士多了一些谈资而已。
  但是这一回就不一样了,别的不说,光是名字就可以显见其性质了:“煤铁大会战。”
  这是一场不异于西方的工业革命,古方的东方中国将第一次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而且根据西方的历史经验,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将带来史无前例的大订单。
  购买上海港的洋枪洋炮与军事用工业品,比起这样的大建设来说,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订单而已,别的不说,虹军现在已经公开在上海求购煤矿与钢铁所需要的相关设备,他们甚至还准备购入大量的废铁与废钢--没错,在大量的铁矿石被治炼出来,废铁与废钢将是钢铁工业的粮食,日本铁钢工业一直到禁运之前都是依靠着美国的废钢而维持着主要的生产能力。
  现在许多西方商人已经赶到湖州去与虹军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谈判,事实上,这代表着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中国人的消费不再局限于棉纱或是少量工业品,而是正在向一个真正的工业品消费大国迈进。
  这是过去几十年英国人与法国人费尽千辛万苦却始终无法打开的真正市场,而且对于工业建设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时代,一个没有技术壁垒与技术输出限制的时代,甚至是一个专利保护刚刚开始草创的年代。
  而那样与虹军有着长期稳定贸易的老洋行,比方说大名鼎鼎的安瑞洋行,纷纷就想办法直接找上了柳畅,想在机床和其它重要设备的贸易上占有最主要的份额。
  但是德蒙斯却没有这么干,他现在得到消息已经半个星期了,却始终坐在上海指挥调度,一点都没有亲临湖州的意向。
  有些西方人以为德蒙斯伯爵阁下太注重自己与柳将军的传统关系,在这样巨额的订单面前,德蒙斯会失去太多的机会了。
  只是现在德蒙斯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等待的人,他手里拿着晶莹的水晶杯,看着拖着长裙的露丝雅:“露丝雅阁下,欢迎您的到来!”
  虽然德蒙斯与露丝雅这两位成功的商人占据了整个上海港与虹军军事贸易的接近一半,而且他们是最早与柳畅展开贸易的西方人,但是在这之前,他们没有正式的碰过面,只是偶尔在酒会偶遇而已。
  露丝雅拖着百褶长裙,脸上蒙着嵌着珍珠的面纱,手里还穿着白色手套,仿佛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女士,但是德蒙丝清楚得知道,他们都是一类人--那种绝不可能放过一丝机会的人。
  “好!德蒙丝伯爵阁下,我清楚您请我来是为了什么,那么大家就开承布公地谈吧!”
  德蒙斯已经放下了倒满了红酒的酒杯:“没错,我也清楚您的来意,我必须说明的是,这批工业订货的订单,将决定惊人的后继订单,作为上海港最有实力的西方商人,我们希望我们能联起手来,不要打无意义的价格战,而是以更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竞争。”
  露丝雅笑了:“我也希望我们不要打无意义的价格战,而是以最适当的价格来合作。”
  德蒙斯却是将手一挥,问道:“那么,什么是更适当的价格。”
  露丝雅也询问道:“那么,什么是最合理的竞争方式?”
  这是一个大订单啊!


  第405章 转型

  只是问过了这一句之后,德蒙斯与露丝雅的脸上都带着微笑,他们觉得双方之间确确实实有着合作的条件与便利。
  不为别的,就为他们俩位在与虹军贸易上的绝对优势,要知道一个很清楚的事实,那就是他们曾经垄断了全部的虹军军火贸易。
  即使是在宁波开港之后的初期,德蒙斯与露丝雅依然占据着军火与工业品贸易的百分之七十,但是伴随着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他们在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很快下滑到百分之六十。
  这百分之六十还是因为某些洋行由于无法直接与虹军进行军火贸易,不得不把自己的货物交给德蒙斯与露丝雅代理,让他们获得了额外的超额利润。
  只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德蒙斯与露丝雅的贸易额总量虽然不断上涨,但是越来越多的洋行获得了与虹军直接交易的权利,以致于他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下降,而且从长远看,这是不可扭转的方向。
  进入今年以后,他们联手起手的贸易额已经下滑到百分之五十以下,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在继续大幅下降,根据最新的统计,他们只占有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市场。
  但是谁也不敢小看他们的联手,要知道整个军火贸易最重要也最有利润的武器与工业设备市场仍然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而且虹军对他们有着特殊的照顾,价格与利润都比其它洋行有适当的上调。
  但是现在露丝雅与德蒙斯却清楚得知道,那只是过去的辉煌而已,接下去在湖州的建设才是这个国家真业的商业机会,而且谁抢下这一单,往往后面还有着成百上千的商业机会。
  比方说,虽然虹军没有提及铁路建设,但是根据传统的经验,煤矿建设必然要上马煤矿专用铁路,而这条专用铁路的轨距、机车、铁轨以及其它设备的供应商,将会成为整个东方国家铁路事业的标准。
  要知道,光是轨距,就有标轨、窄轨和宽轨的不同选择,而窄轨之间又有四种不同的标准,比方说法国人最喜欢用在殖民地的七六二毫米窄轨,现在已经有很多代理人推行自己的设备,甚至准备压低利润了。
  要知道,这么一个大国,根据欧洲的经验是需要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标准铁路,而专用铁路市场的规模,也足以让一个欧洲企业经营一辈子了。
  至于其它类近的市场,如高炉,如机床,都有相近的例子,谁拿上这一单,后面至少跟着几十单甚至几百单的大单子,而德蒙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之间应当具体细分我们之间的市场,不应当简单地进行价格竞争,当听说这个消息以后,我就知道虹军的事业将统治整个东方……”
  之前虽然从柳畅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超额利润,而且对虹军十分看好,但是德蒙斯仍然质疑着虹军统治整个中国以及东方世界的可能性,毕竟有太多的变数可能发生。
  但是虹军的煤铁大会战,却标志着这支军队的眼光远远超越了任何一位东方世界的皇帝、军阀与督抚们,只要给虹军一年时间,虹军就象日本的某些地方政权一样,建立起标准的工业体系,能生产接近西方标准的武器、钢铁与其它工业品。
  之前就有一个让西方人为之吃惊的例子,那就是日本的岛津家,这些日本武士简直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没有几个西方人协助的条件下,组建起了东方世界第一个工业区,其中包括西方化的武器工厂、蒸汽机与钢铁厂,大部分的工业资料来源于这些日本武士所接触的西方书籍,他们照着书上的记载实现了一次小小的工业革命。
  只是很可惜,这个工业区仅仅是一个日本小军阀的个人努力,而这位军阀的健康情况很值得担忧,而他的领土而太小了些,不值得西方人投资。
  但是柳畅却不一样,他具备了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部条件,他占据着四五千万人口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虽然缺乏矿产,但却是中国传统的粮食、茶叶与丝绸产地,有着惊人的财富,足以支撑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跃进。
  更重要的是,煤铁大会战代表着这位柳将军有着惊人的眼光,他的军队勇敢善战,虽然和欧洲的一流军队有些差距,但是西方在远东兵力投入的局限性,代表着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战胜的。
  而露丝雅则直白地告诉德蒙斯:“您应当知道,法兰西人对柳将军有着不小的敌意,关健就在天主教问题上,但你和我都不介意宗教问题吧?”
  “不止是法兰西人!”德蒙斯的情报更准确一些:“法兰西在中国沿海顶多只能部署几千人而已,而且他们投入到中国战场的话,至少要半年以后,关健是俄罗斯人……”
  事实上虽然法兰西在缓慢地进行着工业化,但是通讯和其它条件的局限,让法国人在远东进行着一场大规模战争时有心无力,而英国人显然对于出售工业品已经相当满意了。
  德蒙斯就告诉露丝雅:“现在俄罗斯沙皇对于中国的关外领土表示过度的关心,他们企图从政府那里获得一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弥补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损失……”
  “但是柳将军是他们最大的敌人!”露丝雅对于整个中国战场的战局表示乐观:“今年之内,柳将军将拥有十几万能征善战的军队,即使在海上遭到了禁运,他们仍然能生产出大量的步枪、火炮与军用品。”
  “你确认这个事实?”德蒙斯笑着说道:“之前他们生产了一些西方世界已经淘汰的武器,比方说击发步枪,比方说一些小型火炮,但是这些武器的生产完全依赖从上海和其它渠道购入的半产品与原材料,严格来说,那只是组装而已。”
  “建设一个工业体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让他有个基础,只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有西方人的帮助的话,那会更快。”
  对于露丝雅的回答,德蒙斯非常满意:“露丝雅女士,你是见过我最聪慧的一位女性,您说得没错,这场会战将改变很多东西,俄国人与法国人现在不动手的话,半年以后,他们即使动手也改变不了事实了。”
  “事实上,我希望法国人与俄罗斯人能与我们的主顾动手!”露丝雅告诉德蒙斯那代表着什么:“那将是上千万英磅的利润!”
  “说得太妙了!”备蒙斯回答道:“不过现在也是上千万英磅的利润,我将以尽可能合理的价格向柳将军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工业设备、原材料与任何需求。”
  “事实上我觉得您想得太简单了!”露丝雅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比方说虹军如果自己能生产击发步枪的话,即便价格比外购的要高一些,产量也有限,他们也不会从我们手里继续大批量购买击发步枪,除非是刻不容缓的军事需要,因此这既是一个大订单,在某种意义上将减少我们手上的低级订单。”
  他用“低级订单”来形容手上的某些军事物资,比方说燧发枪、小型火炮,事实上现在虹军已经大幅度降低了这些物资的采购,但是接下去的话,除非是极其迫切的军事需求,虹军一般不会在这些物资下订单,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