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老虎)-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见江夏,有人窃窃私语说:“太傅大人出来了。”

一众士子齐齐对江夏行礼道:“参见太傅大人。”

江夏对他们点了点头道:“诸位不用客气。”

他想了想,回头对换了月红道:“月红姐,那副文房四宝给我吧。”

“好,马上,您稍等。。。。。。”月红其实一路走来心里就在盘算该怎么找江夏留下一副墨宝,如今江夏自己提出来,她自是喜不胜收。

文房四宝来了,江夏在大厅随便找了一张桌子摊开宣纸,然后提笔写下:“我真的在这里住过,并且老板还是我的朋友。”写完以后,江夏落款写下自己的名字,最后从包裹里取出自己的私章盖在纸上。

一众士子原本还以为江夏要写下什么了不得的诗句,但是却没想到写了如此直白朴实的一句话。

但恐怕对于赵有瓜和月红来说,这句话才是最实用的。就凭着这句话,整个京师还有谁敢欺负他们夫妻二人?

江夏写完以后,对着赵有瓜和月红抱拳道了一声:“告辞。”然后这才离开了赵有瓜的客栈。

回到逍遥山庄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正午。江夏跟几位夫人一一报过平安以后,立刻又马不停蹄的换上朝服进了皇宫。

乾清宫中,杨一清正和杨廷和为这届科举的主考官人选而争执不休,杨一清属意的是宋文风、杨廷和则提议的是钟汉国。

这两个人分属的自然是不同的阵营,代表是江夏一派和杨廷和一派的不同利益。

众所皆知,这科举主考官一位至关重要。因为按照常例,科举主考官和当科士子是有师生名分的。而得以金榜题名的士子,事后都会去拜访主考官,这个时候就是主考官为自己派系笼络人才的时候到了。

虽然新科士子刚入朝堂官职不会太高,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迟早有一天,这些新人会成为大明朝廷的中坚力量。而那个时候,他分属于哪个阵营就十分的举足轻重了。

所以说,杨一清和杨廷和从早朝散过以后就一直争论着这个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宋文风在礼部任职已经五年,为何不能由他出任主考一职?若我所记不差,钟汉国之前似乎是吏部的人吧?”

“正是因为钟汉国以往在吏部任职,所以他更知道朝廷需要的是那一种人才,由他出任主考,再合适不过。”

“砰!”乾清宫的大门突然被人推开,江夏一抖朝服的下摆走进乾清宫。坐在龙椅上读着书的朱载江抬头看见江夏,顿时把书一扔,兴奋地叫道:“太傅,你回来啦。”

江夏蹲下身子张开双臂,任由朱载江一下扑到自己怀中。

江夏宠溺地抱着朱载江,用下颌的胡子叮着朱载江的小脸蛋儿问道:“告诉太傅,太傅没在的这些日子里,有没有用功读书?”

“有啊,朕四书五经都有学,李太傅也说朕很用功,并且很有天赋。”朱载江道。

江夏笑了笑,伸手捏了一下朱载江的小鼻子道:“看把你给能的。”

说完,江夏抱着朱载江走到李东阳面前,说道:“辛苦师父了。”

李东阳轻抚下巴微微颔首,说道:“平安回来就好。”

江夏点了点头,转身看了一眼乾清宫里的内侍。两名内侍立刻会意,赶紧给江夏抬了一张椅子过来。

江夏抱着朱载江坐下,然后问道:“现在在议什么?”

“议此次科举主考一位由何人出任,我提议宋文风、杨大人提议钟汉国,如今暂未有结果。”杨一清道。

从他的语气就能听出来,江夏回来了,他明显轻松了许多。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道:“那就宋文风吧,首辅大人觉得如何?”说完,江夏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眉头一皱。江夏如此轻描淡写的就决定此事,等于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睛。杨廷和自然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他张了张口刚准备说话。江夏悠悠说道:“做人别太得寸进尺,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有些人已经吃的够饱了。我若是回来了还想继续吃,那我恐怕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

江夏这番话意有所指,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他是什么意思。杨廷和铁青着脸看着江夏,想了一会儿后点头道:“就以太傅大人所言,主考一职交由宋文风出任吧。”

“多谢杨大人。”江夏看着杨廷和微微笑着说道。

杨一清看了江夏一眼,笑着摇了摇头。一直议而未决的事,没想到江夏一出现就有了结果。像那些类似于“会让他好好感受一下吃撑着是什么感觉。”这种几乎直白威胁的话,恐怕也真就只有江夏能够当着五大顾命大臣的面,毫无顾忌地说出来吧。

既然主考的事已经确定下来,那也就没有什么好再提的了。

王琼看向江夏,问道:”太傅大人,你安全归来,莫不是已经和鞑靼签订了友好盟约?”

江夏点了点头,道:“没错,我已经和鞑靼可汗签订永久友好盟约,双方自即日起便是兄弟之邦。

作为条件,我将在大宁和鞑靼互开边市,以推动大明和鞑靼的友好关系。”

“互开边市?”杨廷和微微皱了皱,说道:“这边关互开边市也不是不行,但是却极为危险。以往边关的边市,常常遭受鞑靼人掠夺。所以我们答应了和鞑靼互开边市,这经营的人可不好找。”

江夏看了杨廷和一眼,微微笑着说道:“放心,这件事我会全权操持,去大宁的人我会自己找。”

“好吧。”杨廷和点了点头。

其实他哪里知道江夏最希望看见的结果就是杨廷和不来掺合,那大宁的商品交易市场最终会产生多大的利益,江夏现在还不敢妄下断言,不过他知道,反正是一笔很庞大的数字。

说完了和鞑靼签订盟约的事,那基本上今天的议会就到此为止了。杨廷和刚刚站起身来准备宣布结束,但是江夏却悠悠地从衣袖之中抽出一张纸,说道:“杨大人莫急,我处还有一事。”

杨廷和坐回到位置上,看着江夏问道:“什么事?”

江夏把纸展开,开始念道:“辽东镇总兵夏侯武,平调西宁卫、蓟州镇总兵调福州司、固原镇。。。。。。”

江夏一个接着一个念下去,足足念了四十多个名字。

这份名单是他刚回到逍遥山庄时,耿中秋递给他的,全是自他离开以后大明各地官员的调动情况。

这九边重镇是大明边防之所在,如此频繁的,大规模的调动重要将领,历来罕见。

杨廷和想要做什么,江夏自然很清楚。他手中握着名单,看向杨廷和道:“杨大人,请问自我离开京师以后,你这些动作是何用意?”

杨廷和要是个地痞无赖的话肯定会在这个时候向江夏吐口水。你丫的刚才要科举主考一职的时候,话语中不是默认了这些事吗,现在主考一职让给你了,你又把这些事儿翻出来说是几个意思?

杨廷和铁青着脸,瓮声瓮气地说道:“此乃兵部的正常调动而已。”

“正常调动?”江夏微微一笑,突然脸色猛变,大声吼道:“什么狗屁正常调动,不就是你要掌管兵权而已。

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子离开京师去鞑靼,冒着这条小命就丢在鞑靼草原上不回来的风险,去和鞑靼可汗谈判。结果你们就趁着我离开的时候,在我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你这算是意思?不不不。。。。。。应该这样问你们?你们这算是什么东西?”

“江夏,你说话注意一点!”王琼忍不住说道。

“注意你妈。”江夏把那张纸直接扔在王琼的脸上,说道:“你是兵部尚书,你他娘不知道这些人的调动会造成什么后果吗?现在要是开战,就凭你新换上去的那些人,能指挥得动边关的那些兵油子吗?

你们要争权也看看眼下是什么情况好不好,就他妈顾头不顾尾,现在你们告诉我,边关真要出个什么事儿,你们谁去担这个责任?”

“江太傅。”一直没有说话的夏渊明突然叫了江夏一声,“现在木已成舟,再说这些也于事无补了。若你有什么好的提议就说出来,大家商议。在座六个人里面,属你年纪最轻,如此说话恐怕有些不合适。”

如果是一般人说这话,江夏大吐沫星子立刻就飞过去了。

可是夏渊明是夏凤雏的爷爷,江夏倒不好不顾兄弟情分,对他胡言乱语。江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夏大人教训的是,在下失言了。”

说完,江夏扫了杨廷和与王琼一眼,说道:“我决定了,要在京师开设‘讲武堂’,替大明培养行伍人才。”

靠!你发一顿脾气,骂半天人,真正的目的就是这个吧?

王琼和杨廷和都想回骂江夏一顿了,可是刚才江夏又接着夏渊明的坡下了个矮桩,承认自己失言,此刻王琼他们也不好死抓着江夏刚才的事不放了。

毕竟。。。。。。他们是有素质的人不是?

杨廷和抚了抚自己下巴的胡须,说道:“此事牵涉太广,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第四二二章代夫纳妾

“从长计议?”江夏看着杨廷和嗤笑一声,然后笑容尽没,点了点头:“好,那就依杨大人所言,此事在下暂且不提,从长计议。”

“嗯?”杨廷和惊讶地看向江夏,他原本只是觉得自己应该阻拦他一下,所以出口说从长计议。但是却没有想到,江夏竟然一口答应下来,真的就从长计议了?

这不对啊,这不符江夏的脾性啊。杨廷和心中刚刚升起这样的念头。

江夏突然走到王琼面前,从王琼手中抽出那张写着各个九边大将调动的名单。他将名单递给杨一清,说道:“劳烦杨大人去吏部取这些人的履历给我,若是从军不足五年者,一律将其调还远处!”

后手在这儿!杨廷和瞪着江夏,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掉出来了。这有点儿耍无赖的意思了吧,抓住这事儿就不准备放手了是不是?已经即成的事实,再要是推翻了从来,那不就等于当着全天下官员的面狠狠煽他杨廷和的耳光吗。

杨廷和瓮声瓮气地说道:“江太傅,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吧。这些人调度之时,我们五个顾命大臣可都是商议表态过的,如今仅凭你一人之言说调还原处就调还原处?”

江夏早就料到杨廷和会这样说,于是说道:“资历不够凭什么担任边关大将?你们商议表态的时候,我在不在?我不在为何不等我回来了再从长计议?

现在我回来了,我就要重新商议此事。如果我们商议得不出结果。。。。。。”

江夏把朱载江抱到自己坐的椅子上放好,然后躬身对朱载江行礼道:“那我江夏就请求圣上明断独裁。”

“江夏你。。。。。。”杨廷和无语了。

你这家伙好歹也是个状元出身吧?是个读书人吧?这还要不要脸了?六岁的皇上,你居然能厚着脸皮说出“明断独裁”四个字来?

杨廷和叹息一声,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开口了。他站起身来说道:“好了,已经即成之事实,再做变动易乱人心,令人惶恐。而江夏所提之事,于国有利,何来需要从长计议之理?”

江夏一听李东阳这话心中暗道了一声:“姜还是老的辣”。李东阳这完全就是跳出来打圆场的,一边承认杨廷和之前所决定的事不再重新复议,另外一方面也直接说定了,江夏开讲武堂的事就由着他。

杨廷和看了李东阳一眼后,微微吸了口气,点头道:“既然李大人都这样说了,那此事就暂依江太傅吧。不过下官提醒太傅大人一句,这国库近来银子吃紧,恐怕拿不出多少银子来供你办武堂。”

江夏笑了笑道:“放心,银子我有的是,朝廷一文钱不出也没问题。不过既然朝廷不出银子,那么一些不需要银子的东西就必须得大力支持我,毕竟我这也是为朝廷办事不是?”

说完,江夏轻轻拂了一下衣袖道:“好了,若各位大人没有其它事,那今日的政议就到此为止吧。”

丢下这句话,江夏伸手抱起朱载江道:“走,太傅今天教你打狗棍法,学会了专打老狗、癞皮狗。”

说着,未曾理会怒极抬头的杨廷和,江夏已经出了乾清宫。

京师近几日热闹非凡,从大明各地赴京赶考的举子越来越多,京师到处可见头戴士子方巾,穿着广袖大戴直衣的人。

大多数的士子身上穿的都是红袍,一是显得喜庆,二也是讨一个好的意头。

孔圣庙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香火鼎盛,前去参拜的士子络绎不绝。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孔圣人的庇佑,一举得中,金榜提名。

还有一些比较迷信的士子会找来往届状元的墨宝、随身之物放于身上,希望借此能沾染一点状元的才气,令自己在赴考之时更加的无往不利。

这其中论往届状元,最有名的非江夏莫属。

以刚过而立之年就出任当今圣上的太傅,位列六大顾命大臣之一。妥妥的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才气官运两亨通之人啊。

这段时日里,凡是跟江夏有关的书籍,无论是为他著书立传的,还是里面收录了他一两首诗词歌赋的书,全都卖断了货。

而江夏所住的逍遥山庄后门口小巷处,那里专门有一个地方是逍遥山庄下人倒垃圾用的。

每天都会有不少士子站在那里等,逍遥山庄里的垃圾一认出来他们就会前去翻找,希望能够找到一两副江夏的丹青墨宝。

而江夏闲来没事的时候倒也真画了一幅《傲雪梅花图》,结果因为墨汁不小心低落在画面上被污,所以他随手扔了。

结果这幅图被翻垃圾的士子们找到,竟然引起了一场群体斗殴,有五个士子轻伤,两个士子恐怕会落下残疾。

全京师都在搜寻江夏的墨宝,这让赵有瓜记起来,江夏似乎还帮他写过家书。

于是赵有瓜立刻修书一封回老家,让家中的父母一定要找到那封家书,并好生收藏。以后作为赵家的传家之宝,世代流传。

京师为了江夏闹翻了天,江夏虽然有所耳闻,但也没有在意。

科举的事他没管,讲武堂的事他还没开始弄,大宁商品交易市场的事江夏也只是安排了耿中秋他们,命人先做准备而已。

江夏这几天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先迎娶苏媚娘进门。

媚娘从杀人谷出来就一直跟着他,也算是亏欠了她多年。所以江夏决定了要堂堂正正的给他一个名字。

主婚之人请的杨一清,证婚之人请的李东阳。

不过整个婚礼并没有大肆宣扬铺张,只请了一些江夏的至交好友到逍遥山庄庆贺。

不过这些至交好友之中有几个人可不太满意,一当然是我们尹家三小姐尹娇娇,二则是杨一清的宝贝独生女杨菁菁。至于三嘛,不是尹诗琴,也不是雪如沁,而是乌图雅。

当然,也不知道她究竟为何不满意,反正就是不断在那里挑剔当天的饭菜不好。

拜过堂以后,江夏和苏媚娘进了洞房。

原本尹娇娇、尹诗琴以及杨菁菁她们三人准备离开。但是崔如霜却让崔念奴叫住了三人。

崔念奴带着三人一起来到了崔如霜所住的春雨居中。

这春雨居是逍遥山庄原本的五套主人房里,除去“四季居”以外,最大的一套别院。

尹娇娇和尹诗琴还有杨菁菁三人进入到春雨居的大厅以后,发现春雨居内坐着好几个如花似玉般的女子。

作为江夏小小后宫之首的崔如霜自然端坐主位,其余左手边的位置依次是上官紫月、雪意、魏菁菁。

崔念奴指着崔如霜右手边的位置,笑着对尹家两姐妹以及杨菁菁道:“请坐吧。”

杨菁菁之前可是和崔如霜见过面的,并且两人还交过手。所以此刻见到崔如霜,杨菁菁有些紧张,也有一些尴尬。

等到三女坐下以后,崔如霜说道:“三位妹妹与我们都不是外人,大家也都是知根知底。所以有什么话,我也不拐弯抹角,就直言不讳了。”

按照以往对崔如霜的认知,尹娇娇、尹诗琴以及杨菁菁都知道,她应该是江夏如今六位夫人当中,最善妒的一个人。

所以三人都以为崔如霜这是要警告自己不要接近江夏,故而心生忐忑。

崔如霜道:“我本是一个江湖女子,懂一些浅薄武艺,浑浑噩噩行走于江湖。

得蒙老爷不弃,在老爷获状元之名时和妹妹一同嫁入江家。算算日子也不短了,但却一直未能给老爷生下一儿半女。

老爷爷常常安慰我等,说未能产子,是因为他还未能做好准备。此乃老爷慰藉我等之言,如霜心中一清二楚。

如今老爷已经位极人臣,家大业大。子嗣之难必须及早解决。

所以我今与几位妹妹商议,想替老爷多纳几房妾室。

三位妹妹对老爷的心意如何,如霜也是心知肚明。三位妹妹尽可放心,入我江夏大门以后,众姐妹是无非大小的,一切只为侍奉老爷开怀。

老爷不是一个普通人,大明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福祉,无一不令他操心烦忧。所以我等姐妹一直都相亲相爱,尽量避免发生矛盾,徒惹老爷心烦。

所以只要三位妹妹点头,三书六聘、八抬大轿,一应礼数江家定当齐备。不知三位妹妹,意下如何?”

这。。。。。。这是代夫纳妾?尹娇娇、尹诗琴还有杨菁菁三人都惊住了,她们全都没有想到崔如霜竟然会如此简单直白的和她们三个商议此事。

不过三人毕竟是女儿家,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胆子一向很大的雪意说道:“三位妹妹如果是怕嫁到江家被老爷冷落的话大可不必担心,老爷房事方面厉害的紧,对我们姐妹一直都是雨露均沾。以往我们五姐妹还常常无法应付老爷呢。。。。。。”

“雪意!胡言乱语什么?”崔如霜红着脸道。

雪意吐了吐舌头,没有再说话。

尹娇娇低头考虑了一下后首先说道:“我愿意嫁给江大哥。”

第四二三章煽耳光

苏媚娘习有媚术,且体质易于常人。所以江夏征伐一夜,她倒也承受下来了。

不过早晨起床的时候,江夏倒是精神熠熠,一个鲤鱼打挺就从床上翻身而起。但是苏媚娘却全身酥软无力,躺在床上怎么也起不来。

江夏心知自己昨晚有些太激烈了一些,所以连忙温言安慰,让苏媚娘多做休息,一会儿他命丫鬟送饭菜到房里给她。

苏媚娘脸红的好像熟透了的红苹果,她身为练武之人,竟然刚和相公成亲就无法起床。这事儿恐怕会被家中几位姐妹笑好久吧。

江夏换好衣服出了门,院子里一排丫鬟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应梳洗物品。

洗漱完毕以后,江夏到中庭正院去用早膳。

到了中庭正院时,五位夫人都在。吃饭的圆桌上摆满了饭菜,而崔如霜她们五人则站在圆桌旁边等候着江夏,没有立刻入座。

这些规矩原本江夏是反对的,但是崔如霜她们全都十分坚持,长久以来江夏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见到江夏走近,崔如霜五人一起对他行礼道:“参见老爷。”

江夏点了点头,“好了,跟你们说过不用如此拘礼,你们就是不听。来来来,吃饭了。”

“是,老爷。”

五人虽然答应了,但是却没有立刻入座,而是直勾勾地看着江夏。江夏心中一阵无力,只好走过去先到主位坐下,这样五人才依着进屋早晚的顺序,一一落座。

入座以后,雪意笑着问江夏:“相公,为什么没有见到苏姐姐出来用早膳?”

江夏喝了口粥以后才微微笑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媚娘她有些累了,想再休息一下。”

“嗤。。。。。。”雪意痴笑一声,低声道:“还以为苏姐姐武功高强,能够经受得了老爷,但是也没想到还是败下阵来。老爷,今天还是大被同眠吗?”

江夏扫了如霜、念奴、紫月、菁菁四人一眼,四人俏脸通红,但是又得假装没有听见,所以全都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粥。

不过很明显,四人的耳朵都竖直了,想听江夏怎么回答。

江夏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然后扭头对念奴道:“念奴,一会儿准备一点饭菜给媚娘送去一下。”

“是。”念奴点了点头应道。

江夏喝完一碗粥后放下碗筷,笑着对魏菁菁道:“菁菁,有一件事你有没有兴趣陪我一起去做?”

魏菁菁一听立刻抬起头来,问道:“老爷指的是?”

江夏道:“我这次去鞑靼缔结友好盟约,鞑靼的可汗与我定下约定。我们将在大宁互开边市,建设一个商品交易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魏菁菁以前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她一听眼睛就亮了,说道:“是用大明的丝绸、瓷器、粮食换蒙古的马匹、牛羊吗?”

江夏点了点头,“没错。”

“朝廷同意的?货物过关不用打点,不用交各种高额关税?”

“不用。”

“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吗?”

“没问题。”

“太好了。”魏菁菁兴奋地拍了下手道:“我早就觉得大明应该和鞑靼互开边市,这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大明的布帛丝缎运到鞑靼去,其价值至少要翻五倍以上。以往因为过关要缴纳关税,并且还要上下打点,所以利润并不算很高,但是现在有朝廷支持,那一切都好说了。”

江夏微微一笑,说道:“那既然这么,这件事我就交给你去办。这个商品交易市场,前期只会发放一百个特许经营令牌,我把这个令牌交给你,你去运作。”

“特许经营令牌?”魏菁菁一听便两眼放光,说道:“这令牌恐怕一万两银子一块卖出去,想要买的人也是打破脑袋来抢啊。”

“随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