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帝师(老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是一朝顾命之臣,处于权力巅峰的人物,独生女好歹也是大家闺秀,竟然去给人家当了妾室。这不免让人在背后戳杨一清的脊梁骨。
幸好杨一清也是一个豁达之人,对于那些非议全都充耳不闻,只是嘱咐江夏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
当夜,逍遥山庄再设宴席,江夏的一众至交好友到场共同庆贺,不过动静很小,很是低调。
好不容易应付完一班损友以后,江夏这才进入自己的新房。
房内,四位娇妻挨着坐在一起,穿着凤冠霞帔,盖着红盖头。
原本这样的事情,应该四位妾室一人一间新房。但偏生江夏就不按照这样的礼数,硬将四人安排到了一个房间里面。
拿着秤杆一一挑起四女的红盖头,看着娇羞美艳的四人,江夏有一种好像活在梦中的感觉。
就连他自己也感叹道:“我江夏何德何能,竟然得到如此福分。”
他目光从尹诗琴、尹娇娇、雪如沁、杨菁菁的身上一一扫过,四人哪一个不是天姿国色,得一个平生已足。
但是江夏如今却一得得四,并且家中另外还有六位娇妻。
何谓十全十美,恐怕这就是传说中的十全十美了。
江夏坐到中间,左边是尹诗琴,右边是雪如沁。他将手从二人的背后伸出去,拉着尹娇娇和杨菁菁的手。感叹道:“有你们陪着我,就算什么都没有又如何?真希望载江快快长大,我好放下一下,带着你们畅游天下。。。。。。”
说完,江夏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娘子们,相公可熄灯了。”
当夜的美好,此处就不再一一言表。
七日以后,讲武堂正式开学。
最为祭酒,江夏在开学典礼上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弄得一众学员激动不已,大觉前途光明,自己来对了地方。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地狱就在这次典礼以后,将完完整整地展示在他们面前。
从讲武堂离开,江夏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就接到了鸿胪寺的官员送来的两封信。一封是鞑靼那边送来的,并且还是阿尔苏亲自书写。内容是告诉江夏,他已经派岱森达日驻防大宁,全权负责配合江夏建立大宁商品交易市场的事,希望江夏能够及早推行此事。
另外一封信则是亦力把里送来的,是亦力把里即将遣使朝贡的一个通知信。
看到这封信江夏眉头立刻紧缩起来,他扭头问送信的鸿胪寺官员:“上一次亦力把里朝贡是什么时候?”
“一年前。”那鸿胪寺官员回答。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这与他所印象中所记的差不离。
这朝贡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这其实是一件颇令人心烦的事。
因为从永乐年间开始,大明对来朝贡使的惯例都是授予官职,再给予丰厚的回赐,以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严和慷慨,表达对友邦的好意,以及展示国力。
这样的事在江夏看来很二,而大明却一直延续着这样的惯例,之后几乎就形成了定例。
那些邻国使节见有这朝贡居然还能有这么大的便宜可占,所以就常常遣使朝贡,并且因为大明回赐是按人头回赐的,所以那些邻国的使团人数也越来越多。
后来大明疲于应付,就规定遣使朝贡三五年方可有一次,每次不得过十人。如此,朝贡才少了许多。
这亦力把里一年以前才遣使朝贡,今年又来,明显是不符合规矩。
不过信上说他们是为庆贺大明新皇登基,所以遣使前来。这个理由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上也是狗屁不通。
人家老爹死了,三年守孝期都没过,没通知你庆贺,你自己厚着脸皮来干嘛?
不过江夏想了想,把亦力把里的这封信交还给鸿胪寺的官员道:“让寺卿做准备吧,反正也就十个人,让他们多占次便宜也不碍事。”
“是。”鸿胪寺的官员应了一声后,立刻拿着那封信离开了。
江夏这才上了马车,往家里驶去。
第四三零章英明果决江大人
朝中近来无大事,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杨廷和近日来也没有给江夏找什么不痛快,所以总得来说江夏近些时日过的挺逍遥自在。
家中十位娇妻陪伴在身边,偶尔陪她们踏青郊游,或是泛舟湖上,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而今天逍遥山庄的后院之中,江夏和雪如沁等人全都紧张地看着易螃蟹给崔如霜以及崔念奴把脉。
把脉完毕以后,易螃蟹对江夏点了点头,说道:“你没有诊断错,的确是喜脉。”
“好诶!”“太好了!”“有喜了,有喜了!”“念奴姐姐和如霜姐姐要给相公添丁了。”八女纷纷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猜测着是男是女,或是双胞胎,三胞胎之类的。猜测江夏会给孩子取什么样的名字。猜测未来孩子要娶什么样的女子为妻。。。。。。
江夏翻了翻白眼,再这样下去,恐怕两个孩子还没有出生,老了该在什么地方养老的问题这群女人都会一起定下来了。
其实按着江夏的意思,生孩子还可以再等几年。不过念奴和如霜的确嫁给他时日不短了,再等她们就真会绝望了,恐怕会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能生育。
当然,她们绝对不会去怀疑,这其实就是江夏的问题。
如今江夏不再使用御女心经控制,所以恐怕家中一众娇妻要不了多久都会轮流开始有身孕了。
见到念奴和如霜高兴的都快掉眼泪了,江夏也跟着开怀。虽然比计划中提前,但即将为人父,他心里也很高兴。
江夏起身宣布道:“那好,今日就大摆宴席,山庄里面所有人共同庆贺一下。”
“好。。。。。。”雪意她们纷纷鼓着掌说道。
此刻韩慕枫进了后院,他走到江夏身旁拉了拉江夏的衣袖。江夏转身看了他一眼,然后跟着他走到一旁。
韩慕枫道:“亦力把里的使节入城了。”
“哦,入城就入城呗,反正鸿胪寺的官员回去接待,难不成还要我亲自去迎接不成?”江夏满不在乎地说道。
韩慕枫摇了摇头:“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这一次亦力把里的使节团足足有近千人。”
“什么?”江夏眼睛都瞪圆了。
他这些时日因为忙着准备商品交易市场的事,所以对于千门送来的一些关于亦力把里使节团的消息根本就没有看,没想到亦力把里竟然派来了上千使节团,这他娘等同于红果果的抢劫啊。
按照大明的惯例,凡是进贡使节,回赐是进贡之物的十几倍。这他娘千人使节团过来,这是打定主意要把大明的国库给搬空吗?
江夏气得牙都开始发痒了,直接对韩慕枫道:“准备马车,立刻进宫。”
“好。”韩慕枫应了一声后退下。
江夏一身朝服刚刚进宫,如左掖门时便碰到了杨一清他们五人。得,六个顾命大臣在左掖门碰头了。
这一次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机心,全都为解决亦力把里这朝贡难题所来。杨廷和一见到江夏就说道:“太傅大人,你快点想想办法,千人使节团,这要是循常例回赐,国库恐怕就空了。”
杨一清难得一次同意杨廷和的说法,张口就道:“快,你小子鬼主意最多,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江夏这一时之间顿时傻眼儿了,因为李东阳、王琼、夏渊明三人也跟杨一清和杨廷和一眼,全都看着他。足见江夏足智多谋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他们五人心中。当然,说好听点儿叫足智多谋,但说这是诡计多端也可以。
可是这一时间江夏去哪儿想办法。
虽然规定了人数要在十人以内,但是人家现在来都来了,你总不能说让人家九百多人原地返回吧?若是以往,这样做倒也行。但是现在,大明处于最禁不起折腾的时候。一旦亦力把里借口开战,那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江夏摇了摇头道:“我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先让使节团进宫,收了礼物再说吧。”
“好。”杨一清等人点头。
太和殿上,亦力把里带着挑选出来的代表向进入皇宫。仅仅是代表,这他娘也有一百多人,那阵势跟百官上朝都没太大区别。
江夏等六位大臣,伴随着礼部、鸿胪寺几位臣子在太和殿上陪朱载江接见了亦力把里的使节。来的朝贡大使竟然是亦力把里的一名万夫长,名叫勒和克。
这一下亦力把里的目的太和殿上所有大明官员都明白了,派一名武将做朝贡大使,还破坏规矩带这么多人来,这分明就是故意来给大明难堪的。
勒和克站在最前面,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看着朱载江,身旁一名通晓汉语的使节拿着长长的礼单在那里念诵。
大致内容是些:“亦力把里最宝贵的纯种汗血宝马三千匹、亦力把里最宝贵的乌云宝珠一万颗、亦力把里最宝贵的。。。。。。”
仅仅一个礼单,足足念了一个时辰有余,每一样东西的前缀都是“亦力把里最宝贵的”。那他娘什么‘其其格草’是什么东西别人可能不知道,江夏还能不清楚?那就是一种用来喂马的草料,这种东西也拿来朝贡,还写在礼单当中,并且还厚着脸皮说是“亦力把里最宝贵的”。
江夏有一种要想要骂娘的冲动,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等到那使节念完礼单,所有大明官员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江夏,似乎都在等他的指示。
江夏脸上挂着和蔼的笑意,直接没用翻译,就用蒙古语说道:“亦力把里最为大明的友邦,大明十分欢迎贵国前来朝贡。你们给予我们如此多的礼物,对于贵国的热情和友谊,我们大明已经清楚感受到了。
请各位先在大明停留五日,容大明为各位使节准备回赐。我们大明必将十倍回报贵国的情谊。。。。。。”
听到江夏说会十倍回报,亦力把里的使节们纷纷咧着嘴笑了起来,那个勒和克脸上的轻蔑之色更加浓郁。
不过按照规矩,他们还是齐齐向朱载江鞠躬行了礼。
接见完毕,鸿胪寺的官员负责将这些使节们送回到鸿胪寺。他们刚刚一走出太和殿,江夏立刻宣布道:“传令锦衣卫,从即日起派重兵把守鸿胪寺,凡遇任何亦力把里的使节在京城闹事,立刻予以逮捕,无需经过任何人的命令。”
“啊?”众官员纷纷惊讶出声。
就连崔政义都忍不住问道:“太傅大人,这。。。。。。恐怕不妥吧,那亦力把里的使节会发怒吧?”
江夏笑了笑道:“没事儿,抓了又放就是。不过他们要是在监牢里遇到几个武功高强的囚犯,然后被狂殴一顿,那也怪不得我们不是?”
一众官员顿时明白江夏的意思,那些所谓“武功高强的囚犯”恐怕有个外号叫“锦衣卫”吧?
之后的两天,江夏他们六个顾命大臣不断商讨着该如何回赐亦力把里使节团的事,按照他们的礼单计算,大明需要回赐价值近八十万两白银的东西。
商议时,包括江夏也很少提出任何意见。所以,两天基本上就白白浪费了。
而京师之中突然涌入近千名亦力把里的使节,各地也是常常出事。要么就是那些使节在酒馆醉酒闹事,要么就是他们当街调戏良家妇女。
不过幸亏江夏早有准备,每次他们刚刚开始闹事,锦衣卫就好像从天而降一般立刻出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抓着他们就回镇抚司大狱。进去以后,也不审,也不打,只要亦力把里使节一找到鸿胪寺开始闹,锦衣卫立刻放人。
当然,每次放出去的人,身上都伤的不轻。一问起来,全都是大狱里的犯人打的。为此勒和克提出严重抗议,江夏也将就他,拉出几个犯人在午门斩首。
不过那几个犯人却又是真正的死刑犯。
到了第五天,终于到了回赐的时间。
太和殿外的操场上,文武百官几乎全都到齐。大大的红布遮着二十几辆大车,大车上的东西堆积如山,好像江夏这次还真给亦力把里的使节们准备不少东西。
江夏站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声问道:“给你们说的事你们都记清楚了没有?”
“回大人,记清楚了。。。。。。”百官回应。
江夏右手一举,文武百官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地模样,高声呼道:“天呐,不能啊,太傅大人,那可是先皇遗物,大明国宝啊。。。。。。”
“嗯,很好。”江夏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江夏又举左手,文武百官集体做出讶然之色,纷纷感叹道:“太傅大人,你连这个都送出去,你会成为大明罪臣的。那可是大明镇国之宝啊!”
“好,很好!”江夏笑着点了点头。
这其中御史冯敬离有些尴尬地低声问江夏:“太傅大人,咱们这样做,要是被发现了,有失天国上朝的威仪吧?”
江夏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来来来,我们说道说道,你是要威仪,还是要未来十年的俸禄?”
“咳咳,太傅大人英明果决,对待那等粗鄙无赖之人,就应该用这等高明的手段!”冯敬离一脸正气凛然的模样说道。
“来了来了。。。。。。”司礼监的太监王忠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江夏说道。
江夏精神一抖,大声道:“都做好准备。。。。。。”
第四三一章大明的深情厚谊
在大明文武百官的注目之下,勒和克带着三百多使节团的人走到太和殿外的坝子上。
幸亏这太和殿外的坝子够大,否则这么多人恐怕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太和殿外,杨一清、李东阳、杨廷和、王琼、夏渊明五人站在一起,并没有站入那百官的方阵之中。
原因无他,因为实在是太丢人了。有辱朝廷命官的威仪,也有辱读书人的君子素质。
王琼见到勒和克带人前来,心中有些忐忑,他忍不住问身边的杨廷和:“首辅大人,江太傅那招,能不能行啊?我怎么觉得这心老是不安定?”
杨廷和还没来得及回答,杨一清双手抱在胸前说道:“不行又能怎样?国库里面总共也就还有七十万两白银,全给那亦力把里使节也不足以当做回赐。也就江太傅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换做是我们?还能够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是,这个是。。。。。。”王琼点着头道。
见到勒和克走近了,江夏立刻双手举过头顶。
文武百官突然一下从背后拿出一面小红旗,他们整齐划一的舞动着小红旗,齐声叫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勒和克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了一跳,忙问身边的翻译,这些大明官员在说什么。
那翻译把把百官的话翻译给勒和克以后,勒和克顿时觉得兴奋不已。
这大明好歹是天朝上国,竟然文武百官齐齐出动对他表示欢迎,这待遇恐怕一些小国国王亲自出使也不见得会有。
勒和克眉飞色舞地看向江夏,热情地张开双手对江夏道:“太客气了,江大人真是太客气了。”
江夏也忍着恶心,和勒和克拥抱过后说道:“我们大明和贵国交好多年,对于我们大明来说,贵国就好像手足兄弟一般,对于手足兄弟,再繁琐的礼仪也不算客气,而是一种尊重。”
勒和克被江夏一番话都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本身是亦力把里的主战派,一直都主张联合瓦剌进攻大明。这这一次来也是抱着刻意为难的心思,却没想到得到如此礼待。
所谓人心肉做,勒和克第一次觉得,其实和大明做做朋友也挺不错。
勒和克点了点头道:“中原果然不愧号称礼仪之邦,我为我们来到大明之后一些粗鲁的行为感到抱歉。”
“勒和克将军这话就说的太客气了,你们来到大明不习惯这里的风土人情,双方人民略有一些摩擦这在所难免,你还专门为此道歉,客气,太客气了。。。。。。”
江夏熟练的用蒙语和勒和克交谈着,一番夸赞让勒和克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羞愧。
勒和克握着江夏的手,激动地说道:“无论以后亦力把里和大明是什么关系,我勒和克都永远视你江大人为朋友。”
“好兄弟。”江夏也是一脸激动。
他拍了拍手,宫中侍卫立刻将那二十几辆马车上的红布给掀开。二十几辆马车,上面摆满了各种花瓶、瓷器、字画、书籍。。。。。。
当然,就是没有黄金、白银、珠宝玉器。
勒和克一看微微愣了愣,指着那些花瓶、瓷器之类的东西说道:“这。。。。。。这些就是大明给我们的回赐?”
江夏一脸肉疼地点了点头,他拉着勒和克的手走到其中一脸马车跟前,说道:“相信将军你一定在想,为什么没有黄金、白银对吧?”
勒和克十分坦白地点了点头。
江夏双手勒和克的双手,脸上的表情好像感动地快要哭了一般。他神情激动地说道:“将军,我们礼部和户部的官员共同查验过了你们亦力把里送给我们的东西。估计价值一百八十万两白银!”
勒和克被江夏吓了一跳,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东西恐怕十万两银子都要不了。
不过现在江夏说一百八十万两,他当然不可能反驳,只能点了点头道:“的确,我们国家为了表现诚意,所以把亦力把里最宝贵的东西全都带来了。”
“就是这样!”江夏重重地拍了一下勒和克的肩膀,说道:“亦力把里是我们大明最友好的朋友,你们如此有诚意,我们又怎么可能让你们吃亏呢?
所以,我们把大明最宝贵的东西全都集中在这里了。粗略估值,这里的东西至少值一千万两白银。”
“一。。。。。。一千万两?”勒和克瞪大了眼睛看着江夏,然后又环视了一下马车上的东西。
他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说这些东西值。。。。。。值一千万两白银?”
江夏一脸正气,问道:“怎么?将军不相信?”
江夏对勒和克一抱拳,沉声道:“请将军派出一个懂中原文化的人。”
勒和克想了想,转身看向他带来的那个翻译。
江夏伸出右手指着他,然后食指勾了勾,示意他过来。
那翻译对着江夏行了一礼,然后走过来。
江夏随手从马车上拿出一个青绿色的瓷器递到翻译面前,问道:“你看看,这是什么东西,你觉得大概值多少银子?”
那翻译结果那青绿色的瓷器仔细看了一下,然后弱弱地说道:“这。。。。。。这好像是夜壶吧?”
“没错,这就是一个夜壶,但它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夜壶。”江夏一脸严肃地说道:“这个是当年秦始皇用的夜壶,后来汉高祖刘邦也用过。其价值之珍贵,相信不用我说你也应该了解一二吧?”
江夏一边说着,右手偷偷抬了起来。
文武百官一看,立刻高声嚷嚷道:“天呐,不能啊,太傅大人,那可是先皇遗物,大明国宝啊。。。。。。”
文武百官突然这么一吼,勒和克与那翻译都吓了一跳,翻译手一抖,手中的夜壶差点儿就掉在了地上,吓得他赶紧紧紧地把它抱在怀中。
詹事府的府丞田源,一个堂堂正六品的大员,竟然激动地跑过来,伸手准备抢夺那翻译手中的夜壶。
江夏一把拉住他,说道:“田大人,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啊。。。。。。”
“那夜壶价值连城,是当年大明第一富商沈万三花八万两白银买来送给太祖皇帝的,传承至今至少也值二十万两。如此国宝,怎可送人?天呐。。。。。。我等愧对大明列祖列宗啊。”
说着,田源竟然就坐在地上放声嚎啕起来。
江夏心中暗自摇头,心想这田大人的戏未免也太浮夸了一点吧?差评!
田源的戏虽然浮夸,但还是把那翻译和勒和克震住了。
勒和克低声问那翻译这是怎么回事,江夏亲耳听见那翻译用蒙语对勒和克说:“这是大明开国皇帝心爱之物,价值连城,这大明臣子舍不得将它送出来。据我估计,这东西至少值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勒和克惊讶地看着翻译,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他低声道:“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银子?”
那翻译低声对勒和克道:“将军,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这东西是中原古董,传承至今好几百年。这样的东西,在中原往往价值连城。”
勒和克这一次总算是明白了,点了点头后低声嘱咐道:“收好它,千万不能有任何损坏。”
“是。”翻译应了一声,抱着那夜壶站在勒和克身后。
接着江夏又从马车上抽出了一个画轴,展开画轴,只见上面画着一副《小鸡吃米图》。
那笔法之稚嫩,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未懂事的小孩儿创作的。江夏把那图往那翻译面前一展示,一副神气的样子说道:“认识这是谁的大作吗?”
那翻译其实很想说这就是一个小屁孩儿的创作,但是他从江夏的神情上猜测,这画必然有它的不凡之处。
翻译仔仔细细地看着那副画,而站在太和殿门口的杨一清忍不住问道:“江夏好像唬住那朝贡大使了,只是他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一部分去窑厂拖来的,一部分去国子监收来的。原本劝他去找街上找画师购买一些画,但他嫌那些画要银子,所以没肯。”李东阳低声说道。
“就那样的画,他估值多少银子?”杨一清忍不住问道。
杨廷和在一旁扯了扯嘴角,最后说出来:“一万两。。。。。。”
“一万两?他这是把那朝贡大使当傻瓜呢?”杨一清忍不住惊讶地低声说道。
杨廷和没好气地说道:“老夫还没说完,那一万两,指的不是白银,是黄金。”
“一万两黄金?”杨一清觉得江夏肯定已经疯了。
但是这个时候那翻译却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地大声叫道:“阎立本!这是阎立本的画?”
江夏伸手拍了拍那翻译的肩膀,一脸敬佩地看着他:“有见识。”
其实什么有见识,无非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