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老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是江夏,门房的人直接没用通报,放江夏和韩慕枫进了屋。

江夏跨进门槛以后问门房:“我师父在哪儿?”

“老爷身体有些不适,所以在房里休息。”

听闻李东阳身体不适,江夏有些担忧,他点了点头,立刻往李东阳的卧室赶去。

到了李东阳卧室的门口,江夏敲了敲门,道:“师父,我是江夏。”

“进来吧。”李东阳有些虚弱地声音传出来。

江夏推开门走进去,然后反手把门关上。

李东阳此刻正靠在床上,抬眼看着江夏。他道:“听说你凯旋归来,并且受到万民爱戴,这很好。。。。。。为师也替你高兴。”

江夏见李东阳笑的真切,脸上虚弱的表情也不似作伪,心中反倒是有些惭愧起来。

有鉴于现前在城外的时候,突然有人挑拨叫喊“江太傅万岁”。

敏感的江夏顿时反应过来,宰执之事可能是个阴谋。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捧杀他。

捧杀,可以说是一个很简单,同时也很粗暴、实用的计谋。

就好像我们要捧杀一个人,首先就把这个人竖立成一个道德模范,让人感觉他的言行举止好像完美到没有缺点一般。

最后这个人要么就会因为装的太累而崩溃,要么就是暴露缺点,被人鄙夷。而之前的崇拜和之后的鄙夷形成强烈反差,被捧杀之人很可能心理崩溃,以致被捧杀。

由于之前提议江夏当宰执的就是李东阳,所以江夏甚至顺理成章的怀疑过,李东阳是不是并不想自己以往印象中那么良善。

甚至他还回忆起来,当年一开始接触到李东阳的时候,李东阳是准备杀自己的。是之后朱厚照强力保护自己,所以他才没能杀掉自己。

故而江夏那颗怀疑一切的心,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怀疑上了他的师父,李东阳。

不过如今看到李东阳一脸病容,江夏对他的怀疑顿时烟消云散,反而暗骂自己永远都脱离不了多疑的毛病,竟然丧心病狂到连自己的师父都怀疑。

江夏关切地问李东阳:“师父,你感觉怎么样?要不要我请易大叔来帮你诊断一下?”

“不必了。”李东阳摇了摇头,“为师只不过是偶感风寒而已,大夫已经写了药方给我。一会儿我让君扬去按方子抓两帖药,相信很快就会痊愈的。人老了,身体也就容易遭病,这是常事,你也不用过多忧心。”

“是。”江夏应道。

李东阳问:“你如今凯旋归来,杨廷和有没有信守承诺,宣读圣旨让你登宰执之位?”

江夏一听李东阳主动提起“宰执”之事,忍不住眼神有些怪异的看了一眼李东阳,不过随即他的眼神就恢复了正常,点头道:“杨廷和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了圣旨,圣旨在这儿。”

江夏扬了扬自己手中的圣旨道。

李东阳点了点头,微微吸了一口气叹出,道:“江夏,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杨廷和会同意你登宰执之位?”

江夏眉头悄无声息地皱了一下,答道:“徒儿不知,还请师父明示。”

“捧杀!”李东阳嘴里十分干脆地吐出这两个字来。

江夏剑眉一挑,没有搭话。李东阳继续说道:“你年纪尚轻,和皇上的关系亲密。加之能力又强,性格强势。

杨廷和与你争斗,多呈败象。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你在朝中的根基必定越来越强,而他却会越来越弱。此消彼长之下,他唯有出此下策。”

“捧杀你,好处有三。第一可以令你自己心生忌惮,行事反倒不敢如同以往那般随性随意,处处自我掣肘。第二可以为将来皇上亲政之后和你关系产生隔阂,令皇上忌惮你功高震主。第三令你不敢太多大肆打击报复他,因为这样一来,你就会落下专权之名。”

江夏点了点头,李东阳说的这三点,其实江夏很清。

终于江夏还是忍不住问题:“师父,既然有如此多的坏处,那为何你当初还。。。。。。”

江夏话没有说完,虽然语气是询问的语气,但是话里面多多少少已经带着一丝质询的意味儿。

李东阳有些艰难地笑了笑,说道:“我的徒儿,你真傻了吗?”

江夏略微一愣,这次倒是真的迷糊了。问道:“师父,徒儿不明您此话何意。”

李东阳笑了笑道:“你任宰执乃是为师提议,为师料算到杨廷和会顺势而为,借此捧杀于你。但为师仍旧提议此事,为何?”

“为何?”江夏忍不住追问,自从他接了这册封圣旨以后,一路走下来他都只想到坏处,基本还没想到好处。

特别是未来,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和朱载江相处了。毕竟朱载江是皇帝,若说身为皇帝对一个手握政事、兵事两大权力的臣子没有一点儿忌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别说他只是他的太傅,就算是他的亲爹,他也肯定会忌惮。

缘何如此?谁人不知掌控一个国家政事和兵事的人,历来只有皇帝。如今江夏手掌二权,他与皇帝有何区别?

李东阳笑了笑道:“为师倒是没有想到,你竟然还没有想明白。为师问你,你受先帝托孤,出任太傅、顾命,是为荣华富贵,权柄滔天。还是为让皇上顺利亲政,亲政之际有一个富强的大明?”

“当然是后者。”江夏道。

李东阳点点头,“此乃症结之所在。杨廷和以为你想要的是权柄滔天,所以才会想要捧杀你。而你想的却是让大明富强,所以捧杀于你完全无任何意义。”

“此刻你手掌政事、兵事。普天之下无人权势超脱于你,你将再无任何掣肘,想要如何重整大明,就如何重整大明。

无论是吏治、民生、军事,你每一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行事。

为师相信,以你的能力和远见,大明必将被你革治的富强无比。等将来皇上亲政,他若是能够容你,你就还政于他,尽力辅佐便是。

他若是不能容你,大不了就是辞官归隐,从此逍遥自在。于你有何影响?你所想要的目的,无外乎两者。一皇上顺利亲政,二大明富强。

两个目的你都已达到,进可继续辅政,退可逍遥天下,何乐而不为?”

李东阳一番话彻底把江夏给说愣住了,江夏此刻心中大有一种,这话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的感觉。

说实话,李东阳一番话真就戳中了江夏心中最真实的一个地方。

正如他曾经对雪如沁说过的那番话一般,他也希望能够早点辞官归隐,离开这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官场。

荣华富贵他并不缺少,如今之所以如此尽力尽力,殚精竭虑的处理着大明朝政,无外乎就是因为朱厚照的临终托孤而已。

经由李东阳这么一分析,江夏还当真觉得自己任宰执一位,其实是一件好事。

正如李东阳所说,趁着自己掌权的这段日子里,大力改革一下大明。以后朱载江登位了,他能够容自己,自己就再辅助他几年。他不能容,大不了就是离开而已,自己也总算是不负朱厚照临终托孤之情了。

江夏一脸惭愧和郑重,起身对着李东阳深鞠一躬道:“师父教训的是,徒儿惭愧。。。。。。”

第四六三章我要这天下,因我不同

从李东阳的府邸离开,江夏心中的疑惑顿时全部释去。

在上马车之前,江夏抬头看着天空,眼神里面充满了斗志。

韩慕枫见他看的如此认真,忍不住也跟着抬头看了看。他喃喃道:“江兄弟,我知道你的眼力强于普通人很多,你看的如此认真,莫非天上真有什么仙女在飞?”

韩慕枫明显是在嘲讽江夏一双眼睛老是喜欢盯着美女看,若是以往江夏肯定会反唇相讥,说什么“单身狗不会明白美丽的女人,是上天的恩赐这个道理”如此之类的话。

但是此刻的江夏却没有如此回答,反而十分认真地说道:“我要这个大明,因为我江夏的到来,而富强文明,再不可能会被鞑子所夺。我要这天下,因为我而统一和谐,所有外族都能被我大汉民族所融合,天下将不再会有战争!”

韩慕枫惊讶地看着江夏,听着他这一番豪言壮语,心忍不住跳动了两下。

他左右四下看了看,忍不住低声问江夏:“江。。。。。。江兄弟,你难不成这是准备要当皇帝?”

江夏没好气地看了韩慕枫一眼,说道:“你觉得我像是夺兄弟儿子产业的人吗?我要做的,就是教育出一个千古一帝来!”

“走,回逍遥山庄,告诉山庄里的人,今天大摆筵席大肆庆祝,老爷我又升官了。”

“又升官了?”韩慕枫不解地摇了摇头,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句:“你本身就是一品大官,再往上升除了当皇帝,还能做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江夏已经钻进了马车。

韩慕枫往马车里面看了一眼,心中忍不住想道:“若是江兄弟真的觉得当皇帝,恐怕也算是大明之福吧?”

就在江夏回到逍遥山庄,准备召集众人大肆庆祝之际。

杨廷和也在雅竹等到了凤主。

凤主依旧犹如往常一样,坐在雅竹那挂着竹帘的房间后面。

凤主一到,杨廷和立刻汇报道:“凤主,江夏已经接了圣旨,领了宰执之位,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按照计划行事即可,不要再和江夏作对,任由他去折腾吧。你专心收买皇上身旁的人,万事俱备以后我自有用处。”

“是。”杨廷和点头应道。

停顿了一下,杨廷和忍不住又问了一句:“凤主,属下尚且还有一事不明。”

“讲。”

“江夏如今领了宰执之位,政事、兵事都由他负责。若是他根基稳固以后,起不臣之心自己称帝怎么办?

即便是他不称帝,之后也能凭借眼下打下的根基,让皇上亲政不敢对他轻易下手。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他心甘情愿还政于皇上,那他也大可以潇洒离去退隐山林,这不恰好如了他的愿?”

“呵呵。”凤主轻笑一声,道:“你这三个问题问的愚蠢之际。第一个,如果他起不臣之心。那对我们来说是最好不过,届时我们便可以高举义旗,讨伐江夏。最后杀了皇上,再嫁祸给他。到时候龙位空缺,还不是我们想要谁称帝,谁人就可称帝?

第二个,如果他想继续把持朝政。那也很好,这样他就会和皇上站在对立面。到时候我们只需要联合皇上,杀他易如反掌。

至于第三个,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掌了几年政事、兵权的人,他想退就能退吗?跟随他的下属会不会答应?皇上会不会答应?

如果皇上不杀江夏,也信任他的忠臣。但是江夏却被他的下属来了一出‘皇袍加身’,那江夏又当如何?皇上又当如何?

帝王之家最是无情,涉及皇位之争,哪怕是骨肉至亲,兄弟手足,杀起来也是不会眨眼的,何况他江夏说起来也只不过是个外人而已。

所以让他折腾吧,他折腾出来的声势越大,他以后就会死的越快。”

雅竹里面,凤主对江夏的分析江夏自然不知。此时此刻的逍遥山庄还在狂欢当中,江夏大战得胜凯旋而归,同时又得封宰执,权倾天下。

如此也算是双喜临门,所以逍遥山庄里的人全都兴奋不已。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今但凡是逍遥山庄的人,哪怕是个小小家丁,在京师城内恐怕也是能够横着走的。

谁敢惹当朝宰执家的人?

不过还好江夏对于这些事早有防备,所以逍遥山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观察。一旦录用,言行举止都要求严格,当然待遇也十分丰盛。

江夏陪着山庄里的人喝了一会儿酒,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当中。

刚进书房坐下,念奴就跟了进来。

她用木盘端着一碗汤走到江夏身旁,柔声道:“相公,先喝了这碗醒酒汤吧。”

江夏笑着点了点头,等念奴把汤放下以后便立即拉着她的手道:“我家念奴对相公最好了,汤先放这儿,凉一下再喝。”

“好。”念奴低声应道,俏脸绯红。

娇妻美眷之中,念奴是最害羞的一个。基本和江夏成亲最早,但是哪怕江夏在没人的时候摸她的手,她也会害羞脸红。

江夏见念奴又害羞了,心里其实很想好好逗一下她。不过想到这接下来还有事,故而就放弃,转移话题问道:“其他的姐妹呢?现在在干嘛?”

“山庄大庆,姐妹们身为女眷不方便出席,但又想要庆祝一下,所以就让人送了一点酒菜到冬雪居。

喝酒的时候乌图雅妹妹和娇娇妹妹兴致起来,开始拼起了酒,现在她们各自分成两方在玩掷骰子。谁输了,对方的人就全要喝酒。”

“哦?”江夏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群如花似玉的美人,挽着衣袖大声叫着:“大大大。。。。。。”之类的口号,拿着酒一口一口喝着的模样。

江夏问:“那你怎么不参与,反而去煮醒酒汤去了。”

“我不善酒力,所以就没有参与。再说,她们人数也刚刚好。我怕她们醉酒伤身,所以就先去给她们熬醒酒汤。熬好以后又担心你饮酒过度,所以就给你送了一碗过来。”

“对了,如柳呢?她没有跟着一起玩儿?”江夏问。

“如柳姐姐身体不好,所以大家就没让她饮酒,而是让她做了判定之人,以防有人耍赖。”

“呵呵,她们倒是挺有组织。那既然你没事做,干脆就在这里陪着我怎么样?”

“不会打扰相公你吗?”念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问道。

江夏摇了摇头,指着一旁的圆凳道:“你把凳子拿过来坐我旁边,帮我研磨可好?”

“嗯。”念奴笑着点了点头,赶紧跑去拿凳子。

江夏摊在宣纸,等待念奴研磨。

研好以后,江夏在宣纸上写下:“吏治、军事、商业、民生、经济体系、外交、工业。”

一共七个词汇。

在吏治的后面,江夏写下了“待遇、监督、制衡”三个词汇。

很明显,开头七个词汇,是江夏决定了自己之后要做的所有人。而后面江夏写下的词汇,则是在列举具体的执行办法。

吏治方面,江夏很明显是准备提升当官者的岗位待遇,但同时又会加强监督体系。另外一府一县之中,知府、县令最大的情况江夏准备更改。

他觉得像后世那种,政府机构、公安系统、纪检系统,三方相互制衡,相对来说要更好一些。

当然,这里面也必须加大监督力度,以防三方勾结,欺上瞒下狼狈为奸。

接着江夏又在军事上写下了,裁减、精兵、待遇、将领素质、社会地位。等词汇。

江夏一边写着,念奴就在一边研着墨。

她一双美丽的眼睛一直看着江夏。

江夏终于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毛笔,扭头看向念奴道:“你都嫁给我这么多年了,还这样看着我干嘛?”

念奴笑着说道:“我只是感觉很奇怪,相公你懂的东西这么多,这么厉害。为什么当初会沦落到群芳阁里去做一个仆役呢?”

江夏想了想,突然一把将念奴抱到自己怀中,低头看着念奴道:“相公之所以会去群芳阁,是因为老天让我去遇见你。然后娶了你,好好的心疼你。”

说完,江夏低头下去,慢慢靠近念奴的柔唇。

念奴看着江夏,喃喃叫了一声:“相公。。。。。。”然后俏脸通红,眼睛闭了起来。

江夏刚刚要吻到念奴时,突然“砰”的一声,书房的房门被人推开。

江夏抬头一看,正准备看看是谁这么大胆,连他的书房都敢乱闯。

很快密集的脚步声响起,醉醺醺的杨菁菁拉着乌图雅,身后还跟着如霜、紫月她们。

杨菁菁看着江夏问道:“相公,刚才乌图雅妹妹说了,她喜欢你,她也很想嫁给你。我们这些姐妹也都很喜欢乌图雅妹妹,要不你把她一起娶了吧。”

江夏顿时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站在杨菁菁后面的雪意俏脸绯红,仿佛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般指着抱在一起的念奴和江夏道:“好啊念奴姐姐,你趁着我们喝酒的时候,偷偷来找相公宠幸。不行不行,江夏你要公平一点,今天我们姐妹全都要。”

“对,乌图雅妹妹排第一个。”醉醺醺的杨菁菁把乌图雅往前一推道。

第四六四章施政措施

早朝。

江夏是第一次感觉上早朝有些累,原因无它,昨晚的确是有些。。。。。。纵欲过度。

未免一些人羡慕或者自卑,就不提江夏昨天究竟有多么纵情声色了。只需特别强调一点,江夏最终也没有碰乌图雅。

不是江夏不想,也不是乌图雅不愿。

而是乌图雅的身份非比寻常。

作为鞑靼的公主,她若是嫁给大明的一个平民可能还没什么,顶多是让鞑靼的人扼腕叹息,让大明的文人士子传作一段佳话。

但是若是鞑靼的公主嫁给了大明的宰执,那这不仅仅是一个私人事件,而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事件。

这件事必须得好生处理,处理好了,两国情谊更加牢固。

处理的不好,那恐怕两国外交会进入冰点。

当然,现在还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毕竟这件事需要的是从长计议。

已经当了宰执,那么江夏在早朝时所做的位置就有些不同。他的位置仅仅在四方台下,最是靠近皇位。

不过位置虽然在哪儿,但江夏却没有坐着,而是选择了站着。

等到一众大臣把自己要上奏的事奏毕,所有人都看向江夏。大家都想看看,刚刚登上宰执之位的江夏,第一件要做的事究竟是什么。

江夏扫了众人一眼后首先看向杨一清,“户部尚书杨大人。”

杨一清立刻站起身来,行礼道:“下官在。”

江夏问:“现在大明宝钞的通兑比例是多少?”

大明宝钞?文武百官齐齐惊讶无比,但又暗自松了口气。

这大明宝钞在大明基本已经不再通行,民间即便有些,那也是因为挤压在手中,无人愿意冒险兑换而已。

现在的大明,通行的货币基本还是铜钱、白银。

其实按理说,纸钞便于携带,应该更加容易通行才对,为什么历朝历代发行纸钞最后都会沦为好似废纸呢?

比如大宋的交子,比如如今大明的宝钞。

其实很简单,总结下来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只发不收,造成通货膨胀,货币信誉系统崩溃。二是不易保存,毕竟是纸,放久了总是会坏的。三是通兑利率不稳定,以致最后贬值到好似废纸一般。

如今江夏主动询问起大明宝钞,那证明江夏没准备先从吏治或者土地之类的地方着手施政。

毕竟一旦整顿吏治,那么不知道多少官员会遭殃。当官的人,无论古今,真正白玉无瑕,经得起查的又有多少?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现世官员,说是全部拉出来,一个接一个毙了,那肯定是有冤枉的。但是若全部拉出来,间隔一个毙掉一个,那肯定也有不少是漏网之鱼。

所以江夏不忙着先整顿吏治,大家都很开心。

然后土地。

对于古今来说,土地其实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笔财富。特别是在古代,三亩良田足以传家的古代,土地的重要性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普通老百姓都明白,有了银子要赶紧买地。这些当官的难道还不清楚?所以如果江夏一下从土地着手施政,那恐怕还是会有不少官员会遭殃。

如今江夏一开始就问大明宝钞,说实话这样满朝文武对江夏的好感提升了不少。

因为历代执政的官员,哪个不是从吏治和土地、赋税这三者着手的?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三者最是容易出政绩,也最快见成效。

吏治一查,贪官一生的财富便被查抄,国库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充盈。土地、赋税一改,那银子也是滚滚而来。

杨一清看了江夏一眼,回答道:“回禀大人,如今大明宝钞已经不再发行,民间通兑,大约十五比一。”

“十五比一?”江夏点了点头,其实这个数据他是知道的。

十五文钱的大明宝钞,只能兑换到一文钱铜钱。而这样的兑率,民间还鲜少有人愿意兑换。

当然,若是低于十五比一这个兑率,持有大明宝钞的人也不会愿意兑换,因为兑换下来没有什么意义。

江夏想了一下后,点点头:“好,没什么事了。若是各位也没什么事,那今天的朝议就到此为止吧。”

“是!”百官回应。

然后江夏转身,面相朱载江。

朱载江身旁的太监高声喊道:“退朝!”

“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江夏只是当着百官问了一句大明宝钞的事,然后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百官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江夏很厚道。

一项重大的施政举措,自然不可能是江夏一个脑袋一拍就开始推行的,而是得经过反复商议,论证,经过各方各部同意以后才能施行。

江夏在朝上故意询问杨一清,其实就是在给朝中的文武百官递信,告诉他们他下一步准备拿大明宝钞做文章,让他们又一个心理准备。

能够站在太和殿上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江夏如此明显的暗示,他们自然明白。

百官退走以后,江夏他们六个人照着惯例自然得陪着朱载江一起到乾清宫议事。

其实程序跟之前的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江夏的椅子变得宽大华丽了一些,同时位置摆在了朱载江那张龙案下面,位置乾清宫正殿的中间位置。

将这的左手边坐着的是李东阳和杨一清,右手边则是杨廷和、王琼、夏渊明。

大家先是十分快速的把方才早朝时没能决断的事决断下来,然后便等着江夏主动提及大明宝钞的事。

果然,奏折批阅决断完毕以后,江夏开口说道:“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