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老虎)-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群中的马大牙突然激动地吼道:“死战!不退!”

他这一吼,所有士兵像是受到了感染一般,也纷纷喊道:“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江夏点了点头,拿起伸缩望远镜再次看了看河对岸。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对方是不是开始渡河了,但是这一看,他却看到了一个他原以为再也不会看见的人。

而这个人的出现,让江夏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江夏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山海关的守将会被策反,为什么永平府会那么轻易的被破。原来,是他……

第五九九章江彬,可是来送死否?

江夏执掌大明政权以后,虽然没有想过要造反,废君自立。但为了政令推行通畅,自然也不可能用一些跟自己作对的人。所以嘉靖时代的大明,朝堂上能够崛起的人无外乎三种。一者就是夹起尾巴做人,行事低调的。二者便是加入江系,成为江夏附庸的人。三嘛,自然是能够自成一体,家族势力底蕴庞大深厚的人。

因此,嘉靖时期的大明,江夏基本没有遇到多少太让他头疼的对手。让江夏自己回忆的话,能够被他重视的对手,也多存于正德时期。那个时候令他头疼的对手有很多,比如朱祐杬、刘瑾、太后之流。但真正令他倍感压力的对手,则只有那么几个。杨廷和可以算作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现在滦河东河岸边上的那位,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以江夏六识的敏锐度,靠着伸缩望远镜,他能将河对面的情况看得十分清楚。算算时间也是九年多的光景未曾再见了,河对面的那位此刻骑在一匹枣红色大马上,面容虽然有变成熟,但那股气质却未曾改变分毫。看上去整个人一如以往一般,时刻散发着浓浓的冷意。

江夏曾经在想,如果正德不是那么早死。那么此人在大明高度,恐怕并不会低于自己。至少在当年,他曾经一度有超越自己的势头。

此人是谁,现在基本已经呼之欲出。没错,正是当初执掌宣府四镇,手握边军的江彬。正德死后,他当机立断叛逃出大明,投靠了鞑靼。这件事一度让大明紧张不已,江夏为此还转程出使鞑靼,协助阿尔苏登上可汗之位,订下友好和平盟约,这才令得江夏心安。

当时因为迫于杨廷和争夺大明政权的关系,江夏离开鞑靼时没有再去管江彬,而是直接回到了大明。离开时,阿尔苏曾经答应过江夏,会派人去杀了江彬。所以在江夏以往的意识中,他一直认为江彬早已是个死人。

今日再见,自然令得江夏明白过来。江彬不仅没有死,并且还在鞑靼混的风生水起,如今更是能执掌近十万鞑靼兵马。

对于鞑靼国情知之甚深的江夏,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鞑靼可不像大明,皇上奉谁做将军,赐下兵符就能领兵。鞑靼打仗,是各大部落酋长联合出兵。要想统领十万鞑靼兵马,一得是出身足够高贵,二得是能力足够出众。

凭此两个条件,此刻出现在此处的江彬,在鞑靼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也就不难猜测了。

说实话,江彬的突然出现让江夏感觉到了压力。但与此同时,他的出现也挑起了江夏心中的战意。

当初在大明,江夏虽然和江彬暗里斗过几次。但都因为朱厚照在中间平衡的原因,二人一直都没有正儿八经交过手。朱厚照死后,二人再也没有相遇过。当年本就应该有的争斗,此刻再在战场上来一决高下,也可称是一件快事。

江夏一把拔出自己腰间的龙渊剑,用剑身轻轻拍了一下马臀,驱马走到河水的浅滩中。江夏挺直腰杆,龙渊剑的剑尖笔直地指向江彬。

河对面,江彬正在指挥鞑靼大军上船,安排渡河时船只的阵型。当江夏驱马走到河水浅滩中时,江彬好像有感应一般,抬头猛的向河对面看过去。

他手中没有伸缩望远镜,也没有江夏那么敏锐的视力。所以在他的眼中,河对面江夏带来的大军,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但是江彬却一脸疑惑地喃喃自语了一声:“江夏?”

很快,他江彬几乎是用肯定的语气自语了一句:“对,是江夏!”

性情一向冷淡的江彬,此刻双目之中竟然绽放出了兴奋的神采。越是个人能力出众的人,就越是喜欢争斗。而个人能力出众,并且足够骄傲的人,则越是喜欢和实力与自己相匹配的人争斗。

在鞑靼的这些年里,江彬一直隐姓埋名。他取了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女儿,继承了那部落的酋长之位。然后带领着那个部落的壮丁南征北战,逐渐将那一个部落发展壮大成了鞑靼国内又一个庞大的部落。并且还取代了原本的圪维部落,成为新的九大部落之一。

不过这些成功,江彬一直都没放在心上。因为他时刻关注着大明的情况,准确说是关注着在江夏执政中,大明的情况。即便江彬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是与大明的飞速发展相比,江彬也自知自己比不上江夏。

所以这么多年里面,他一直在等,等待一个能够和江夏一决高下的机会。

原以为这次进攻大明,自己得等打到京师以后才会和江夏对上。可是没有想到,现在不过才到滦河河岸,自己就遇上了江夏,这怎么能让江彬不兴奋。

江彬手中的马鞭在马臀上一抽,驱马走到河里。在河水没过江彬胯下战马半截马腿时,江彬双手掌心向上,放于丹田处。

他微微开始吸气,一开始还没什么变化。但是大约有近三十多息的时间过去,江彬竟然还保持着那个吸气的速度在吸气。河面上若隐若现的水雾,此刻竟然在江彬身旁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漩涡。

这一口气,江彬足足吸纳了有一盏茶的时间。若是换做旁人,恐怕早就窒息而死了。江彬将气息一收,狂吼一声:“江夏!可是你在?”

自江彬战马所立的地方,河面一道波浪随着江彬这一声狂吼,飞快地往对面河岸推过去。不过声音传播的速度,自然要比那波浪速度快很多。

江夏转瞬间就听见了江彬的呼喊,他舌抵上腭,以鲸吞龙吸之势狂吸一口真气。然后也大吼了一声:“江彬!前来送死否?”

同样也是一道波浪,自江夏战马下的河水水面平推过去,两道波浪在河面中央碰撞到一起。顿时“砰!”的一声炸响,水浪溅起,足有五六丈高,看上去十分壮观。

江彬拔出腰间的长刀,指向对面河岸,大吼道:“冲!”

兴许是看见江夏后兴奋,他这一声竟然是用汉语吼出来的。不过他手下的兵将倒也听懂了江彬的意思,船只立刻开始划动,往对面河岸驶去。

船只不多,十万大军包括战马,至少需要二十多次来回才能完全运过河。所以这需要第一波上岸的士兵,先顶住对方的攻势。然后让船只继续运后续的兵马过来投入战斗。

船只出行时是聚拢在一起的,可是在快要进入到江夏这边火油箭的射程时,却又一下分散了。并且船上的士兵全都举起了盾牌,所有的船好像是被盾牌披上了一层铁甲一般。

看到这一幕,江夏只能感叹一句,果然不愧是江彬。如果换做是另外的鞑靼本土将领来指挥这一场登陆战,那肯定会让鞑靼士兵挥刀格挡箭矢,给江夏手底下的兵马当活靶子。

不过这箭矢阻击,不仅仅想射人,更多的是想要毁船。否则也不会在箭头上包裹火油布,点火射箭了。

江夏见到鞑靼的船只已经进入到己方射程之中,于是立刻下令给箭矢点火,然后放箭。箭矢射向空中,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以后在飞速落下。那模样好似漫天落下了流星火雨一般,看上去美轮美奂。

不过箭矢落下以后,凡是被射中的船只会立刻起火。能够救水的船只在积极救火,无法救火的,士兵们未免被活活烧死便只能跳船。不熟水性的鞑靼士兵,跳进河里以后结果也只有一个,那便是淹死。所以美则美矣,但却要人性命。

火油箭、投石机。远程的这些阻击工具,在此刻已经没有什么准头可言。全凭的是运气,砸中了就是江夏他们这边的人运气好,没砸中便是鞑靼马便是的运气好。

事关性命,所以船只的划驶速度非常快。滦河的河面也上算是够宽的了,竟然仅仅是两柱香的时间,装载着鞑靼士兵的船只竟然已经到了西河岸这边。

看到这一幕,江夏右手一举。跟随他一起前来的谢腾飞立刻下令:“盾枪阵准备!”

古时候打仗,其实根本就不像现在电视里面演的那样,双方混战到一起,然后开始你砍我,我砍你。

实际上,古人打仗是有套路的。双方对战,高明的将领就会指挥自己的兵马去分割对方的阵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兵种之间配合后的威力,然后逐步蚕食。否则哪里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举着铁盾的士兵在前,形成了一堵铁盾人墙。长枪兵则站在铁盾兵身后,从铁盾的缝隙处刺出长枪。

阵型列好,谢腾飞再度下令:“刀斧手压阵!”

此次前来滦河,唯一带来的一支讲武堂出身的兵马出现在长枪兵后面。他们的作用不是战斗,而是斩杀所有胆敢未经命令,便后退的人。

鞑靼士兵从船上下来以后,踏着河水便狂冲过来。莫说鞑靼士兵打仗没套路,他们冲锋时,其实也是有安排的。

手中有盾的刀盾兵冲在最前面,意图冲垮江夏他们的盾枪阵。凶猛的刀兵则在刀盾兵后面,等待的便是刀盾兵冲垮战阵以后,冲上去砍杀。

古时候的战争,拼的不仅仅是智慧、经验,更加也拼着勇气、配合以及军纪!

第六百章滦河战

第一波上岸的鞑靼士兵只有不到六千人,而江夏这边,足足有三万兵马。三万对六千,兵力差距五倍,按理来说一旦交战起来。应当是江夏这边摧枯拉朽气势如虹才对,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兴州军的士兵也好,镇朔卫的士兵也罢。本身的战斗力就不高,这一来是因为卫所的将领能力太差。二来,也是大明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当初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手创立下了这卫所制,让军户世代传袭,闲时屯田,战时打仗。如此一来,大明的士兵疏于操练,跟普通农民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这样的情况从大明开朝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

江夏执政时虽然有心改变这样的情况,但从一开始也只能从边军着手。毕竟这是一个承袭过百年的兵制,想凭借几年时间完全改变,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鞑靼这六千兵马气势汹汹冲上来时,那提前就站立好的枪盾阵竟然在这一瞬间便有了躁动。似乎快要不攻自破了一般。

江夏一看到这样的情况,顿时眉头皱了一下。他手中龙渊剑一挥,直接单人杀进了那些鞑靼士兵之中。

见到江夏竟然单人杀进去,萧杀、千绝行他们顿时大惊,谢腾飞惊呼了一声:“保护将军!”然后便指挥着身旁的士兵从两翼包夹过去。

以江夏的武功,他一人杀进那些鞑靼士兵中以后,给人感觉就好像是一头猛虎闯进了羊群一般。一时间只能看见江夏手中的龙渊剑左右劈砍,每次都能带走一两个,甚至两三个人的性命。

不过短短十数个呼吸的时间,江夏一人便犹如一个绝世杀神一般,亲手斩杀了三十多个鞑靼士兵。

此外,萧杀和千绝行二人,更加是好像两个拿着死亡镰刀,专门收割人命的死神一般。一路冲杀下去,鞑靼士兵就好像被割倒的麦子一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去。

看到这一幕,那些原本有些躁动的大明士兵顿时感觉极受鼓舞。原本传说中会吃人肉喝人血的鞑靼人,其实也没多么厉害嘛。看将军他们,不也杀的很容易吗。

“前进!”谢腾飞见士兵已经从两翼形成了合围之势,于是立刻下令让枪盾阵的士兵往前压。

几个畏惧不前的士兵,被刀斧手毫不犹豫地斩杀在了原地。这些士兵一看,这原来是真的会杀人啊。于是纷纷硬着头皮往前冲。

手持长枪的士兵以十个人为一排,排头之人听取整队队首之人的命令。队首叫:“刺!”,排头兵便会一起大声叫:“刺!”然后所有人会一起刺出手中的长枪。

长枪从铁盾兵手中的盾牌缝隙间刺出去,一道道长枪。刺入血肉中的感觉通过枪杆传导回来。这些长枪兵顿时觉得既紧张兴奋,又激动刺激。然后听到命令说:“收!”众人又一起把长枪收回来,一排鞑靼士兵便就此倒下了。

眼见枪盾阵的效果如此好,于是当谢腾飞再次下令“前进”时,这些卫所兵再也没有丝毫惧怕,齐齐往前走去。

又是一轮长枪。刺杀,杀敌效果非常不错。眼看着己方兵马已经开始和鞑靼兵马交上手,江夏也不能一直陷在里面,于是长剑一挥,一连割断了四五名鞑靼士兵的喉咙,转身就往外撤了回去。

江夏一撤,萧杀和千绝行他们自然也跟着就撤退了。此刻便成了大明士兵们表演的时间,两翼的士兵将鞑靼士兵围在中间,枪盾阵则不断往里压。长枪一出,一收,便是数十条人命被收割。唯一没有大明士兵的地方,便是鞑靼士兵身后的滦河。如果往滦河里面跑,那跟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在大明士兵正和鞑靼士兵搏战之时,鞑靼的第二波运兵已经到了河道中间。这一次他们没有遇到强烈的弓箭、投石阻击,只有一小波弓箭手和投石手放了箭矢和巨石。

不过饶是如此,等这群鞑靼士兵抵达岸边时。先前第一波过来的鞑靼士兵,已经死伤的差不多了。

眼看着这第二波士兵过来,枪盾阵的士兵们兴奋不已。他们哇哇大叫着,对着这群士兵就冲了过去。江夏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大变。

枪盾阵的士兵一冲,阵型立刻松散开来。手持铁盾的鞑靼士兵立刻冲上来,彻底将枪盾阵给冲散了。阵型一散,双方便陷入到了混战当中。

混战是鞑靼士兵最喜欢的一种情况,因为他们极其擅长三人一组,相互背靠着背同时前进攻击,然后后退防守。并且这三人之间的配合也十分默契,往往联合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要远超普通三个人的战斗力。

据传说,这是因为草原多遇狼群。鞑靼人在受到狼群围攻时,便会采取这样的办法。

北方草原逐族,无论男女基本都擅长骑射、打猎,是天生的战士。所以在华夏历史当中,中原汉族王朝,总是很忌惮北方草原逐族,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安逸的环境,容易培养出来的是创造型和智慧型的人才,而非铁血的战士。真正的铁血战士,必须是在刀与血的磨砺中,才会衍生出来。

眼看己方阵容已乱,江夏估算着时间。现在想要把这第二波鞑靼士兵吞掉已经很艰难了,若是被这第二波鞑靼士兵咬住,自己这三万兵马很可能会被第三波、第四波上岸的鞑靼士兵吞掉。

那时候固然江夏的武功厉害,但以一敌百已经是极限。想要在千军万马中杀进杀出,那还是不可能的。

所以江夏无奈,只要选择下令撤退。

铛铛铛铛!鸣金收兵的声音响起,大明士兵立刻开始撤退。但是鞑靼士兵却不依不饶,哪怕是只有几千人马,却依旧冲了上来,继续追击着大明士兵。

最后没办法了。江夏只好选择让谢腾飞带领一部分人断后,不能让己方兵马被留住。

于是谢腾飞带了七千人留下,让江夏他们先撤。而就在江夏他们刚刚离开没多久的时候,鞑靼士兵的人群之中,突然冲出来一名带着毛毡帽,穿着普通军服的鞑靼士兵。

他身法如同旋风一般,极速冲向谢腾飞。谢腾飞刚刚感受到一股杀气,抬头之时便感觉到脖子一凉……

第六百零一章对战

在江夏原本的预料之中,以谢腾飞的武功,再加上他的指挥能力,留下断后的话,应该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就算是那七千人会有一定损失,但至不济他也能带一半的人离开。毕竟是讲武堂第三期,成绩前十名的人,江夏对他有这样的自信。

可是当江夏从马背上回头看过来的时,恰好看见的,便是谢腾飞头颅飞出,尸身倒地的一幕。江夏双目一瞪,顿时怒喝了一声:“江彬!”

没错,江彬奇招突出,竟然在第二轮运兵时就化妆成一个普通鞑靼士兵,来到了滦河这西河岸。这不仅一记奇招,更加是一步险棋。如果他被江夏发现了,恐怕江夏就算是拼着三万兵马死伤殆绝的代价,也一定会取他的首级。

可惜,江夏最终还是没能发现。而现在如今再回头,那么肯定无法再组织起有序的进攻。双方将会陷入到一个僵持的混战当中,而这样的局面,恰恰就是江彬所喜爱的。

不过江彬这一记阴招活生生的阴死了谢腾飞,这让江夏怎么能忍?他竟然直接一勒马匹的缰绳,口中大呼一声:“所有人全速撤回蓟州府!”,然后自己竟然是调转马头,朝着江彬所在的方向狂奔了过去。

见到江夏如今,千绝行和萧杀也是大惊失色。二人想也没想,直接也是掉转马头跟了上去。三人三骑,如果三个孤胆英雄一般,毫无畏惧的冲向了正在和余下七千断后兵马混战的鞑靼大军之中。

人还没有感到的时候,江夏身上的气机早已经锁定了江彬。江彬将头上的毛毡帽摘下来,把沾满了鲜血的长刀擦拭干净,然后右手握刀,长刀斜指地面看着江夏。

江彬是个武学奇才,这一点江夏一直都知道。当初第一次见到江彬的时候,江彬就已经算是一个一等一的高手了。而那时候的江彬,年纪不过和江夏相仿而已。

先前在滦河两岸,二人喊话时也对拼了一记真气。表面上看,两人的真气浑厚程度,是旗鼓相当的。

武学一道,分为小鼎、中鼎、大鼎、巨鼎,四个大境界。这大鼎境界算得上是人体真气的修炼极限,突破以后便是一个返璞归真的巨鼎境界。有那么一点儿从后天跨入先天的意思。

当然,并非是像传说中的那么玄乎,觉得所谓先天就是要成神成仙一样。其实不是,先天不过就是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对于外在能量的摄取需求变得小了很多。

比如七天不吃饭,一般人得饿死。但是到了巨鼎境界的高手,十天半月不吃饭,也不一定会怎么样,顶多是身体比较虚弱而已。

萧杀在遇到江夏的当年,就已经是巨鼎境界的高手。如今更加已经是五巨鼎的绝世高手。而千绝行和尹人面、冷雨他们,则还卡在九大鼎的境界,一直没能突破。

当时江夏,他一来吸收了雪如沁的精纯功力,二来常年修炼《御女心经》。所以虽然从未勤加练功,却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七巨鼎的高手。真气境界,竟然直超萧杀。

而江彬呢?他是什么样的境界?当年才见到江夏的时候,他便已经是大鼎境界的高手。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他无时无刻不是想着要带兵杀回中原,从江夏手中夺回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所以武功精进的速度,远超一般人。也因于此,江彬现在的武功境界已经是……

砰!说话间,江夏的身形已经犹如一道鬼魅一般,一闪而至。龙渊剑发出一阵轻鸣,剑尖直取江彬的喉部。剑未至,剑气已经提前迸发出来。

凌厉的剑气好似无形的利刃一般,如果江彬不做任何抵抗的话,毫无疑问这道剑气能取他性命。当然,江彬是不可能不做任何抵抗的,只不过他抵抗的方式,让江夏都略微惊讶了一下。

那一道剑气,明明都已经接触到了江彬的皮肤,却诡异的一下转移开来,直奔萧杀而去。

萧杀也是被这一下突变给弄得吓了一跳,他赶紧运足真气,用手中长剑去抵挡那一道剑气。

嘭!剑气碰撞到萧杀的长剑上,将萧杀那一柄长剑撞击出了一个十分夸张的弯弧。接着长剑恢复原状,萧杀一连后退了五步。最后他竟然闷哼了一声,嘴角溢出了一缕鲜血。

江湖人说过,“巨鼎境,一步一重天。”江夏七巨鼎的真气境界,逼出的剑气,还真不是五巨鼎的萧杀能够抵挡得了的。

江夏脚尖一点,往后退了两步。他扫了一眼千绝行和萧杀,双目死死地盯着江彬道:“你们先去其它地方吧,我单独会会他行了。”

千绝行和萧杀听后,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二人同时点了点头,千绝行对着江夏说了一句:“自己小心。”然后转身离开。萧杀亦是如此,对着江夏点了点头,然后也离开了。

二人之所以会离开,自然不是因为害怕,只是因为他们二人很清楚,自己留下来也对江夏不会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江夏缚手缚脚。

等待二人离开以后,江夏和江彬二人相互对望着。

一股无形的气场,从二人身体里散发出来。周围的人全都下意识地避开了二人,一时间二人对峙的地方,形成了一片空地。

江彬看着江夏微微一笑,淡淡说道:“看来你比当年进步了不少,当年我杀你如同杀狗。”

江夏摇了摇头,反唇相讥道:“看来有些人很健忘,不知道当年是谁被我煽了好几次耳光。如果不是老二求情,你都不知道被我杀过多少次了。最后还被我像赶土狗一般赶出大明,居然现在还大言不惭地说些这样的话。”

“多说无益,手底下见真章吧。”

江彬自知在打嘴仗上面自己不是江夏的对手,所以索性就不再多言,直接准备对江夏动手了。

江彬突然眼神一变,凌厉的神情好似要择人而噬一般。他长刀一拧,一股刀意萦绕他全身,让人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