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在进攻?格老子的,不听老子的话,是想死了吗?”莫洛怒吼道。
  鲍华脸色煞白,“大王,不好了,太平军从后面杀过来了。”
  莫洛整个人顿时僵在了那里。
  宝清宝兴两地比邻而居,地方不大,却聚集着三股势力,三方之间,可以说是互相敌对,在莫洛的设想之中,自己向楚人发起进攻,宝兴的太平军应当是乐见其成才对,他们一定会坐山观虎斗,看着自己与楚人火并然后捡便宜才是最佳的选择。而他之所以有信心,则是因为吴岭的存在,可以让自己在不损失太多力量的情况下便干掉楚人,然后在获得了楚人的物资,粮食的情况之下,与太平军在决一死战。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平军居然会有与楚军联手的可能。
  莫洛出身草莽,在他的认真之中,敌人就是敌人,他根本就无法料想到真正的政治之上的善变,在利益面前,哪怕是最互相仇视的敌人,也有可能在某一个阶段结成盟友,就像现在的太平军与楚人,双方的领袖之间有着深仇大恨,但楚人为了牵制齐人,而太平军为了拿楚人与齐人讨价还价,双方便牵起手来,虽说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双方在某一个点上却又找到了平衡。
  这便是他们联手的基础。
  江湖大佬莫洛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注定在这场角力之中,他永远就是那个被牺牲的家伙,将率先在这股势力大洗牌的角逐之中被率先淘汰出局。
  飞身跃上屋脊的最高处,在他们的后方,一边无数的火把犹如一条火龙,正从自己的左翼杀进来,而在另一边,一支人数较左翼少一些的太平军却是在黑灯瞎火之间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狠狠地捅进了自己的腹地。
  沉默的斗士,整齐划一飞舞的大刀,让莫洛恍若又回到了千柳山,那些黑甲士兵沉默的挥动着手里的铁刀,将自己的顺天军杀得溃不成军的状态。
  “太平军!”他从牙齿里蹦出几个字来。
  码头方向,隆隆的战鼓之声如同阎罗王敲响的摧命鼓,震天的喊杀声比起远处的太平军更具震慑力。码头区内的楚军发起反攻了,双方没有任何的接触,却配合的天衣无缝。
  转眼之间,猎人便成了被猎杀的对象。大好的局面立时便逆转了过来,后路被堵住,前面是楚军和大海,后面唯一的出路被太平军堵住,两边侧是白雪皑皑的大山。
  “组织军队,向后方杀出去。”莫洛颤声道:“太平军既然全部出动,宝兴那边已经空了,只要能突围出去,我们便能冲出宝兴。”
  “是,大王。”鲍华如飞一般的奔去。
  港口区内,江上燕兴奋的挥舞着双刀,白天,江涛诱敌深入,将顺天军引入复杂地形的码头区的举动,此时显现出了效果,复杂的地形,密密麻麻的建筑,将顺天军遮敝得你不见我,我不见你,这对于一支缺乏精良训练的部队是致命的,没有了有效的指挥,士兵们各自为战,耳中能听到喊杀声就在耳边响起,却一点也看不到别的地方的战况,军心顿时就不稳了。而楚军训练有素,虽然与顺天军处在同样的境地之中,但他们只要有一个哨长或者队长在,便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攻入码头区的顺天军前区,转眼之间,就被人数更少的楚军包围在了这片区域之内,与后军完全失去了联系。而此时,顺天军的后军,却已经抛弃了这些白天奋冲杀在最前方的同伴,转身向着后方突围。
  磐石营与猛虎营两支部队,并没有拼命地阻截在突围的顺天军前方与对方刀刀见红,而是不断地从两翼向顺天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不断地咬下顺天军的一块血肉,生生的吞下去。一波又一波的持续不断的攻击,不断被放血的顺天军在冲出港口区的时候,追随在莫洛身边的已经不过两三千人了。
  太平军并没有因为莫洛已经突出包围圈便就此罢手,而是死死的咬在了顺天军的身后,一直追着他们向葫芦口方向奔去。
  在哪里,还有大柱的上万士卒布署在哪里。莫洛以为他已经冲出了重围,但是只不过是又坠入另一个包围圈的开始。
  大柱已经修好了葫芦口的阵地,这个小小的城防要塞并不能容纳他的所有部队,所以他只是挑选了一半最精锐的力量布署在了城墙之上,其它的,都放在了后方。在他看来,莫洛走这条路的可能性小得很,因为走这条路,一旦对方在葫芦口布置上一支军队之后,那可真是一头撞进了死路,此时顺天军最好的逃亡方式莫过于上山,虽然深入大山有可能被活活的冻死,饿死,但总比被杀死要好,总还能苟颜残喘一段时间。
  不过他没有想到,莫洛在见到吴岭那支进山的部队如同行走的骷髅架子一般的状态之后,对于率部入山已经从心底里生出了一股抵触情绪。
  莫洛想赌太平军全军皆出,并没有在葫芦口布置军队。
  不过,太平军的将领显然不是莫洛,他们已经习惯于留下后手。
  当大柱听到莫洛残军正在向着他这里逃来的时候,先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便是大喜过望,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砸在他的脑袋上了。
  “准备战斗!”他挥舞着重达数十斤的大铁棍,在城墙之上手舞足蹈,本来只是来打打下手的,没有想到却能扮演一个结束战斗者的角色,没有比这更爽的事情了。


第427章 不平
  秦越边境,开平郡。自从越国被齐人击败,被迫与齐国签定盟约,又杀了洛氏全族之后,算是与齐人彻底绑在了一起,秦,楚,越三家联合抗齐的态势被打破,秦国便大兵压境,由邓氏族长邓忠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打进了开平郡,越国也在结束了与齐人的战争之后,调集大军与秦人对抗,双方在开平郡翻来覆去打了近两年,结果却是秦人无法再进一步,而越人也无法将秦人逐出开平郡。
  这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战,也正是越国无力兼顾沙阳,长阳等地的原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军逐渐坐大,招安是越国朝廷上下,唯一能选择的政策,他们实在没有能力两面开占工。
  而秦国了,的确是因为太穷了,两年打下来,后劲不足,双方便僵持了下来。
  这是一场几乎耗尽了双方国力的战争。
  潘宏阴沉着脸从大帅府内走了出来,从卫兵手中接过马缰绳,一言不发,翻身上马,重重一鞭击在马股之上。马儿是跟随了他多年的战马,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鞭击,吃痛之下,长嘶一声,发蹄向前急窜,转眼之间,便将卫兵们甩开了一段距离。
  身后潘宏的卫兵们看着主将的脸色着实不善,一个个也赶紧打马急追而去。
  在郡城的西北方向,修建着一座庞大的军营,这是给轮战下来的部队修整进驻用的,在最前线与秦军对峙上一个月之后,便会换防,回到这座军营之内修整,现在秦越双方都是后继乏力,在前线,更多的只是小规模的摩擦,双方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轮换的战术。
  潘宏的部队刚刚从前线回到这个大营,还没有十天。
  回到大营之内,翻身下马,一言不发地走回到将军行辕,坐在虎案之后,潘宏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两年了,自己率领着部队在与秦人的战争之中拼杀了整整两年,但自己和麾下的部队,还是没有抹去洛一水的标签,在越军之中,简直就是小姨太生的,不,连小姨太也算不上,完全就是没有身份的丫头生的。
  平时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军队换装,补充物资,总是排在最后,而且还拿不上全部,更重要的是,其它部队的友军,常常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
  潘宏觉得自己已经是夹着尾巴在做人了,平素老老实实,战时拼死冲杀,先前秦人气势汹汹大占上风的时候,几场硬仗都是自己去打的,可最终,也没有换来上面的绝对信任。
  坐在哪里,生了一会儿子闷气,长叹一声,谁让自己是越人,谁让自己立志要做一个忠臣良将呢,日久见人心,终有一天,皇帝也好,还是那些部院大臣也罢,他们会明白自己的一片拳拳苦心。
  “召集众将,来行辕议事!”他靠在椅背之上,有气无力的对着身边的亲兵道。
  沉闷的聚将鼓在营内响起,潘宏知道,接下来,肯定便是将士们的极度不满。大家在前线与秦人对峙了整整一个月,也只有在自己这支部队在与秦人对峙的时候,才敢于向秦人发起一次次规模虽然不大,但却目的性极明确的攻击。其实所有将领也都明白自己的处境,大家都想用一个个战功,一场场胜利来证明自己。
  好不容易换下来轮休了,大家都盼着安安生生地过完这一个新年呢,可这才大年初一呢,这一切,全都要化为泡影了。
  潘宏率领的这支边军以前驻扎在齐越边境,也就是洛一水的本部人马,他们曾经是越国人心中的骄傲,镇守昭关,无数次的击退齐人,让虎视眈眈,视越国为鱼腩的齐国军队不能越雷池一步。但随着洛氏一族的威望愈来愈高,皇帝开始担心这支军队了,在三国联盟成形之后,便开始以各种手段将这支军队拆散,一支又一支的部队被调离,使得最后,镇守昭关,真正在洛一水麾下的只剩下两万余人。
  兵力大幅度减弱的昭关,终于在齐人的突袭之中再也支撑不住,越国皇帝指望的楚国会在齐人进攻的时候出兵策应,确保昭关安全的想法,随着楚国国内局势的变化,西部边军的覆灭,两位王子的储位争夺战而化为泡影,当齐人进攻的时候,正是楚国内乱最为严重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向齐国发起进攻。程务本在东部边境空有二十万大军,却因为自己身陷入这场阴谋之中而自身难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齐人突破昭关,击垮了越人,抗齐三架马车就此破裂。
  洛一水虽然在随后召集旧部,渐渐地聚集起数万大军准备与齐人决一死战的时候,越国朝廷却屈服了,杀了洛氏一族,以此来换取齐国的息兵罢战。
  越国皇帝在杀洛氏一族的计划是完美的,雷霆一击,让底蕴深厚的洛氏一族根本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便告灭族,唯一的意外,便是阵前斩杀洛一水的最后一击。太子吴京亲自出马,却因为莫洛的横空杀出而落空。
  洛一水就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成了越国朝廷上上下下的一块心病。
  潘宏虽然是洛一水的部将,但在最后的这场大戏之中,却力保了洛一水的部众没有当场造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但保住了位子,还直接晋升为这支军队的主将,这也是朝廷安抚这支军队的一个手段。毕竟潘宏成为洛一水的副将已经多年,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潘宏在位,便足以压服那些因为洛一水的离去而愤怒的部将。
  潘宏也的确做到了。他努力地收拢部队,四万余部众被整体调到了秦越边线,两年下来,现在他还有三万余人。
  但他始终没有洗刷去洛一水的标签,这也正是潘宏的悲哀,无论他怎么做,朝廷上下还是对他不能做到完全信任。
  三通鼓罢,将军行辕之内,已经聚集了二十余将领,各战营的正副将领,齐聚于此。
  “各位,我刚刚从萧大帅那里回来。”潘宏声音低沉。
  “潘将军,您去萧大帅那里填宴,喝的可是好酒,没有给兄弟们扛回两坛来?”大将黄昊笑嘻嘻地道,他满脸通红,显然他刚刚才喝了一顿大酒。
  “抱歉兄弟们,我不但没有带好酒回来,还是没有散席就走了。”潘宏看着众人,慢慢地道:“萧大帅命令我军,三天之后,全员开拔,接防左军的房山防线。”
  轰的一声,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黄昊一下子跳了起来:“凭什么?我们刚刚从右翼换防下来,休整还不到十天,就又要去左翼的房山,左军才刚刚调上去不过半个月,就算要换防,难道不是萧帅的中军部队么?”
  “黄将军说得不错,平素欺负我们也就罢了,克扣军饷我们认了,物资武器供应我们总是排在最后,我们也忍了,一打仗,我们总是被排在第一序列,我们也忍了,反正都是大越军队,保家卫国,大家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这也太欺负人了吗?规矩是萧大帅亲自订的,这是人脸一取,狗脸一挂,翻脸就不认了么?”另一员重将付铭也跳了起来,手里提着椅子,在地上顿得啪啪作响。“老子不去。”
  屋内众将愤怒莫名,潘宏却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的麾下们在哪里发泄着心中的怒气,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好半晌,屋内终于安静下来。潘宏的目光缓缓地扫过众将:“萧帅说,根据情报,秦军将在近期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左军久疏战阵,战斗力不强,把他们顶在最前面,他着实有些不放心,而我们,却是百战之师,有我们在前方,他才能睡得着觉。”
  黄昊冷笑:“我们去房山顶着,他才能睡得着觉,只怕是因为我们呆在这里,他睡不着觉吧?我操他娘的。”
  “黄将军,慎言,萧大帅可是前辈!”潘宏怒喝道。
  “就算是前辈那又怎样,有这么欺负人的吗?”黄昊吼道。“潘将军,你不会答应了吧?”
  “我据理力争,但萧大帅只说了一句话,军令如山!”潘宏道。
  屋里一片死寂,众将都沉默了下来,军令如山,对于每一个军人来说,那都是铭刻在心中最深的烙印。
  “我操他娘的,早知道如此,当年还不如……”付铭愤愤地道,话说了一半,却又将后半头生生地吞了回去。
  帐内的情绪顿时异样起来,付铭没有说完的那一句话,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潘宏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各位,我想大家也知道,萧大帅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我们调到最前线去,这一年多来,我们多次轮换,也没有出现现在这个情况,所以,我请求大家,现在我们真要慎言慎行,万万不能给人抓着一点把柄。”潘宏叹着气站了起来,“回去准备吧,三天之后开拔,所有的欠饷,大帅已经拨发了,回头叫你们各自的财务官到中军来领吧。”
  众将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情离去,事情已成定局,再多争辩也无疑了,军令,这就是军中的铁律。
  看着众人离开的背影,潘宏瘫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一个人影却总是在眼前闪耀个不停。
  “洛将军,你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添乱了啊,大越,实在经不起大乱了啊。再乱,真是要亡国的。”


第428章 秦国大帅
  一身麻布大褂,腰里随随便便束着一根布袋子,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一双青筋毕露的大手,乍一看,李挚怎么都像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乡下老农,一点也看不出他的真实身份,如果走在乡间的小路之上,扛着一把锄头,牵上一头耕牛,也毫无一丝的违和感。
  但这个人,却又的的确确是在秦国最受尊重的人。在秦国,不仅两大豪门邓氏与卞氏都在他的面前规规矩矩,便连皇室也礼让三分,除了皇帝,其余的人在李挚的跟前都行得是晚辈礼,丝毫不敢在他面前摆一摆皇室的架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秦国的军人们也正在庆贺他们的新年第一天。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秦国人的新春贺岁更为粗旷,豪放,没有精致菜肴,也没有繁琐的礼节,数十人一齐,围成一个大圈子,中间是烧得旺旺的篝火,火上架着的是烧得嗞嗞作响的整羊整猪,大家围着火,大声的唱歌,快乐的跳舞。等到猪羊烤好,便由这个圈子里地位最高的那一个手执小刀,切下猪羊身上最肥美的那一块肉,这第一块肉送给谁,可是大有讲究的,在军中,一般都是立下功勋或者德高望重之人。
  平素根本就喝不上的酒,今天也一人分发了半斤,这对于秦军来说,可是只有重大的节日才能享受到的福利。秦国穷得叮当响,经常发生粮食危机,酿酒,在秦国可是一个只允许官方酿造的行业,私人酿酒,一旦抓住,那是要砍脑壳的,不为别的,就只为缺粮。有限的粮食填饱肚子都很困难,自然不允许拿来酿酒糟塌了。
  很多秦国军人,只怕从生下来到长这么大,都没有闻过酒是什么滋味。
  穷困的人又是最易满足的,一点点酒肉,就足以让他们兴奋上好几天。
  李挚今天喝了不少的酒,即便是秦国的高级将官们,也很难碰到能与李挚同席而饮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向自己的偶像敬酒的机会,也正好借机向李挚讨教一些问题,李帅提携后辈也是闻名的,只要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他那里总能得到中肯的有实际意义的回答,一轮酒下来,李挚已是有微熏之意。
  一圈酒喝完,李挚与邓忠两人离开了狂欢的人群,回到了温暖的书房,只到这个时候,李挚才握着拳头,轻轻地咳嗽起来。
  “李帅,你的伤还是没有好落体啊!”邓忠微皱眉头,“你不应该喝这么多酒的。”
  咳嗽了一番,李挚坐到了火盆边,翻捡着火堆,让火烧得更旺一些,即便是贵为大帅,他们烧得也不是昂贵的无烟柴炭,随着他的翻捡,股股青烟袅袅升起。
  “将士们的好意,不能拂逆,我们大秦,除了一点点士气,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李挚微笑着道,“这伤,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将其完全养好的,倒也不及在一时。”
  “李帅,这次的伤,竟是伤到了根本了吗?”邓忠有些愁容满面,世上各大国的顶尖高手,齐国有曹冲,越国有卫庄,楚国有文汇章,他们大秦,自然便是李挚。而像李挚这样,既是最顶尖的高手,又是军事大家,可就是独一份儿再无分号了。
  “左立行的武道修为只不过逊我一筹,硬生生的击杀他,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李挚不以为意的道。
  “为了一个左立行,真是不值得。”邓忠懊恼地道。
  “值得。如果不是打垮了楚国的西部边军,抢了他们的安阳郡,这两年的对越战争,我们支撑得下来吗?”李挚笑道:“有得便有失。”
  “可是您却受了这么重的伤,都两年了,还没有养好。”
  “到了我们这个份儿上,面对面的厮杀,已经是落了下乘了。”李挚不以为意的摇摇头,“卫庄与曹冲见面,两人携手而去,并没有杀个你死我活,而是去参悟更高妙的东西了。”
  说到这里,李挚一向古井不波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另外三人,都是身份超然,说来便来,说去便去,只有他,却一直为俗事所牵绕而不能分身。
  宗师之上是什么,是他们这些人的终极追求。
  邓忠亲自动手冲茶,为李挚满上一杯香浓的茶水,递到他手里,笑道:“今天恐怕大家都没有想到,你切下的第一刀肉竟是送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牙将,只怕这块肉,那小子是万万舍不得吃的,多半要回家供起来。”
  “那可就是真可惜了。”李挚笑道:“粮食不易,吃到肚子里,还能多点油水,长点力气,供在哪里,说不定就便宜了老鼠蛆虫了。”
  邓忠大笑起来:“我家二小子的屋里,到现在就还收藏着当年您切给他的第一刀肉,他请了最好的药师来保管,我看到现在,也还栩栩如生。”
  “那是你邓家,今天这个年轻人,可没有这份儿财力。”李挚摇头笑道:“你家邓朴还真是不错的,这次在雍都见了他一面,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最多五年之内,他便能推开那扇门了。”
  说到邓朴,邓忠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落英山脉一战之后,这个二儿子受伤极重,意志消沉,可后来机缘凑巧,因为与太平军的关系,不仅治好了体内的暗伤,顽疾尽去,武道修为突飞猛进,眼看着便要突破最难的那一道门槛,进入宗师之境了,李挚这么说,自然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果邓朴五年之内晋位宗师,邓家的地位不免要水涨船高,可是将卞家比下去了。
  “这还得多谢李帅的栽培。”
  李挚摇摇头,“我裁培过很多人,但能不能成气候,终究还得靠自己。卞无双的资质要更胜于邓朴,但他终究一直呆在富贵乡中,从小便没有受过什么苦,虽然资质过人,自身也是聪明绝顶,但却在韧劲,意志之上比起邓朴差了不少,到了他们现在这个修为,这才是最关键的了。”
  邓忠微笑不语,邓氏世世代代都在边军之中效力,苦是苦了点,但却没有什么纨绔子弟,很简单,因为没有点本事的邓氏子弟,基本上都死在战场之上了,勉强能活着回去的,也被家族视为废物,领一份闲钱勉强度日而已。
  “那秦风,你家二小子怎么看?眼下他可是风云人物,两年之间,便建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控制了越国两个郡,端地让人佩服,我来之前才开始了解这个人,但军方的情报,也大都只是描述了他在战场之上的勇猛,但从现在太平军的表现来看,此人不仅是在军事之上,在政治之上,也是一个人物啊!”李挚转了一个话题,说到了现在越国的政局之上。
  “与楚有深仇大恨,却有挟楚而自重,与齐国讨价还价,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之中游刃有余,不但活着,而且活得滋润,他现在可是一个不可小视的人物了。真正想不到,被我们灭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