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九龄笑了,挥了挥手,于琴被放了下来,拖到了燕珂的身边。
  一个时辰之后,郭九龄满意的站了起来,“我还是叫你燕珂吧,如果你所说的没有谬误,那么恭喜你,以后你还是可以去做你的鱼龙帮副帮主。接下来你和你的女人要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了,等我做完了这些事情,你们也就可以回去了,我们鹰巢,说话是算数的。”
  走在通道之上,田康终于忍不住问道:“郭大人,如果那燕珂还是什么也不说,你,真会对那个女人下手吗?”
  郭九龄转头看着他,似笑非笑:“你猜?”
  田康顿时石化。


第589章 八月八
  八月初八,对于北越来说,是一个大日子,因为这一天,正式宣告了北越的终结。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太平军进入越京城的时候便已经寿终成寝,但今天,是大明帝国正式宣告成立的日子,新王朝的崛起,旧王朝的覆灭,在史书之上,将以今天为分界。
  同样的,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今天也是一个大日子。为了今天这一天,无数的袍泽血洒疆场,六百老卒起兵于雁山,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他们用手中的铁刀,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江山。
  当然这一天,对于礼部侍郎卢白来说,却是很灰暗的一天。他是北越旧臣,曾为北越两代皇帝筹办过登基大典,但眼下这位,无疑却是最不好服侍的一个,他精心筹画的盛大的仪式,被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大笔一挥,便被劁割成了一个四不像,所有的大典几乎被删得一干二净,还美其名曰为:省钱。
  省钱是应当的,但没有这个省法,登基大典,不仅仅是皇帝的颜面,还有国家的颜面呢。现在秦,楚,齐国的使臣,可都在越京城呢。卢白用屁股也可以想得到,用不了多久,眼前这个登基大典,就会成为天下的一大笑话。
  可他敢滋声儿么?自然是不敢的。以前即便是吴鉴当皇帝的时候,老尚书也敢吹胡子瞪眼的与其争得脸红脖子粗,但现在,他却不敢违拗这位年轻的帝王。
  现在的首辅去请他再度出山任礼部尚书的时候,他当场就拒绝了,这位首辅当时也没有多言,径自离去,却在回头差了一位仆人送来了一封信。
  信很简单,只有一句话:为儿孙计!
  卢白拿着这封四个字的信长吁短叹了一整夜,第二天,便去礼部上任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个任务就搞砸了。
  想起目前还砸在手里的第二个任务,他更是愁眉苦脸。相比起其它此刻与一样站在太和殿高高台阶之下的文臣武将们喜笑颜开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身上穿着的三品官服与以前穿着的官服有着很大的差别,这让穿了一辈子大越官服的老礼部尚书很是有些不自在。这种新官服,是昨天才由织造局送到手中的。
  大明帝国的新官服,三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红,六品以下服青,这倒也罢了,问题是这种官服的胸前胸后多了两块补子,文官的补子上绣着飞禽,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鸳鸯,八品云雀,九品练雀。而武官则是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牛,九品海马。
  刚刚立朝的大明,不论文武,都没有设立一品官员,文官之首的首辅权云,也只是二品,而与他同样是二品的,便只有吏部尚书王厚一人,而武官,兵部尚书霍光是二品,其它如章孝正等人,也不过是三品而已。
  看着满眼的紫红青,卢白不由得苦笑,当真是一大片的禽兽了。
  太和殿的大门打开,乐公公出现在高高的台阶之上,手中持着一根长鞭,迎着初升的朝阳,左右各一抖,啪啪两声清脆的鞭响,在太和殿外响起。
  文臣武将,在左辅权云和兵部尚书霍光的带领之下,鱼贯走上台阶,进入到了太和殿当中。
  与此同时,越京城内四座城门的钟楼,四座大钟被同时敲响,连续的一百零八声钟响在整个越京城内回荡,听到钟声的所有越京城人,都将目光转向皇宫所在的方向,一个新的王朝在北方正式成立了。
  在悠扬的钟声响起的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背着一个包袱皮,风仆尘尘的出现在北城门外,因为今天日子特殊,城门口的守城士兵也增加了一倍,更是有军官寸步不离的坐镇,每一个入城的人,特别是外乡人,都会受到格外的盘问。
  排着队等待着入城的老人脸上带着笑,听着钟声连续不断的响起,他自然知道这钟声意味着什么。
  可是他更清楚,在这时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在更北方,在那一片崇山峻峻延绵的地方,比钟声更好听的战鼓号角之声,亦正在响起,数万燕国大军,已经从抚远郡出发,准备直捣越京城。
  抚远四郡,原本就是作为越京城的拱卫存在,当初建设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挡住自大山之中杀出的蛮族,离越京城最远的抚远郡,距离越京城也不过三百里而已。
  大好河山谁问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在老人大步进入越京城北门的时候,黑房子里,千面退后数步,端详着眼前的作品,满意地咂巴着嘴巴,在他面前,一个与燕珂形似八分的汉子正在悠悠醒转。
  “有八九份像,余大人,怎么不干脆做一个面具,岂不是省事的多!”田康有些不解地问道。
  千面一摊手,“做个面具倒是省事,但那东西,唬唬人在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的,但是郭大人要求的可是长期潜伏啊,如果戴个面具,那不是摆明了跟人叫喊自己是探子啊,快来抓我啊!”
  “可这个假的燕珂虽然从体形外貌上与真燕珂几可乱真,但只要是此子最亲近的人,只怕还是可以分辩得出来的。”田康道。
  “这倒不用担心,从那个燕珂的口供来看,他来越京城潜伏已经多年了,这几年的时间,人的外貌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变不出奇,而且他们这些谍子,一向都是互不见面,互不知晓,彼此之间没有丝毫的交接,倒也对我们的这个计划不无助益。”千面笑道:“田康,这便是易容的最高境界了,这位兄弟,以后就只能顶着这张面孔生活了,不可能改回来了。”
  郭九龄端详着眼前的假燕珂,微微一笑道:“带他们过来。”
  黑衣人押着燕珂与于琴走进屋子,看到那个正从床上缓缓坐起也向他看来的人,燕珂啊的一声,叫了出来,似乎在他的面前,有一面镜子,他看到了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半晌,他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颓然垂下头去,到了眼下这个地步,他岂有还不明白,对方想要干什么?
  走到黑屋子的地上一层,一名黑衣人已是急急奔来。
  “慕容靖进城了,外面的小鹰请示,是否跟踪?”
  “不。”郭九龄当即否定,“慕容靖是九级巅峰的好手,任何的跟踪,都会让他警觉,除了那些定点的睡鹰之外,其它小鹰都不允许跟踪,任由他去。”
  “明白了!”黑衣人转身离去。
  郭九龄冷哼道:“不管你要到哪里,终究还是会出现在的我的眼前。”在他的脚下,那个假的燕珂,当然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去见到那位一路辛辛苦苦赶到越京城的家伙。
  郭九龄策划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只是将越京城内的蛮族探子一网打尽,他想要的更多,也更长远。
  太和殿中,群臣叩拜,三呼万岁,即便是秦风大笔一挥,将登基大典的繁文缛节删得七七八八,但仍是耗费了一个时辰左右,才算是正式完工,大殿之上,三国使臣奉上国书,算是正式承认了大明帝国的地位。
  一身皇帝盛装的秦风只觉得浑身的不舒服,头上那顶皇冠,比起平日里所带的铁盔要轻上许多,但秦风却觉得太沉重了,只戴了这个把时辰,便觉得脖子酸痛不已,心中不由暗自腹绯,这玩意儿真不是人戴的。
  仪式之中,最大的一项盛典便算是阅兵了,不但太平军所有军队将会派出军队参加校阅,便是秦国边军,齐国龙镶,楚国火凤也都象征性的派了一百人的队伍参演。
  朝阳楼,在过去的岁月里,迎来过无数位帝王在这里校阅自己的军队,今天,他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秦风。
  日月王旗在城楼顶上高高飘扬,两侧,烈火战刀旗护卫左右,站在朝阳楼顶,可以遥遥看见越京城外城的四座高大的城楼,那上面,日月旗和烈火战刀旗亦在阳光的照射之下熠熠生辉,与朝阳楼上的王旗交相呼应。
  秦风牵着闵若兮的手,登上了朝阳楼顶,在他身后,文臣武将一个接着一个的登上城楼,来自三国的使臣,自然也在其中。早在朝阳楼两侧城墙之上前来观礼的各地士绅,商人以及特邀而来的一些人,面向着朝阳楼,三拜九叩。
  战鼓缓缓擂响,每隔上一个呼吸之声,才会响上一声,随着这缓缓的鼓声,远处早已准备妥当的军队立时便兴奋了起来。每个战营只能派出五百人前来受阅,没有显赫的战功,想要跻身之五百人,可是想也别想。
  鼓点愈来愈急,而号角也在此时响起。
  鼓声骤停,号角戛然而止,远处,三骑急速奔来,当先一人,手持日月王旗,身后两人,则各举一面烈火战刀旗。
  奔至朝阳楼下,三骑勒马,战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重重落下,三个马头正正的对着朝阳楼。
  “启奏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受阅部队已准备完毕!”
  秦风微微点头,挥了挥手,“开始!”
  “遵命!”骑士弯腰,挥臂,大明日月旗夺的一声,插进了地下,身后两名骑士亦将手中的烈火战刀旗插在日月旗身后,三骑向着朝阳楼遥施一礼,转身策马而去。
  战鼓之声再起。


第590章 阅兵
  奔至朝阳楼下手执日月王旗向秦风禀报的骑士,在越京城大大有名,姓萧名宁,现任越京城城门军统领,其母率一千余萧氏子孙带孝赴龙游,血战数日,力保龙游不失,也让洛一水图谋中平郡,进而攻打越京城的打算尽数落空。一战之下,千余萧氏子弟几乎死亡殆尽。
  由萧宁出任今日的阅兵总指挥,秦风自然也有自己的深意,这亦是在向旧北越的那些臣子给出的一些善意,不惮于你过去是什么人,只要有才能,愿意为新王朝效力,那么,大明帝国也绝不会亏待了你。
  萧宁翻身下马,疾步走向阅兵场上的一个高台,伸手拔起台边的一面令旗,用力一挥。排在最前头的一支部队已是在军官的喝令声中,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朝阳楼走来。
  率先出场的便是萧宁麾下的城门军。正式就任城门军统领之后,在简放的辅佐之下,原城门军被大幅度裁剪,以简放从龙洲带回来的千余名部属为核心,重新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队,这五百人,自然是从中优中选优而出,不但个头齐唰唰地一般高矮,身上更是换上了全新的战甲。走在最前头的便是副统领简放。
  简放仰头,看着朝阳楼上那个身影,心中感慨万分,就在几个月之前,站在那里誓师出征平叛的还是北越的皇帝,而现在,城头变幻大王旗,那里,飘扬着的已经是大明日月王旗了。
  对于秦风的敢于用人,简放算是领教了。像自己这样一个旧王朝的军人,大明帝国的主人二话不说,就将自己摁在了城门军副统领的位置之上。而且,新任的兵部尚书已经找自己单独谈过了话,阅兵过后,自己就将正式成为城门军的统领,而萧宁,将会被调到兵部担任侍郎。
  城门军,说到战斗力,自然是不可能与野战军相比较,但位置却十分重要,京城四座大门,九座小门,皆在城门军的控制之下,还分管着城内的治安,配合越京城守缉盗缉私,不可谓不重要,自己一个小小的中平郡郡兵副将,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是以平步青云的方式,窜到了这个高位,城门军统领,已经是四品武官了。
  王朝新立,官位却并未乱授,文武两道一品位置全都空缺,首辅权云亦不过二品,兵部尚书霍光二品,其它野战将领,除去章孝正是正三品位,其它都与自己一样,正四品。
  作为旧王朝的官场中人,简放自然也咂摸出了其中的意味,品秩压低,自然就是给每个人留下了进步的空间,而想要向上,自然是要拿功劳来换的。
  功劳从哪里去获得?自然是逐鹿天下。
  经过龙游一战,简放自己却是已经没有了沙场逐鹿的心思,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心高志远的人物,但只要在城门军统领的位置上把事情做好了,近月楼台先得月,官帽子慢慢往上爬却是毫无疑问的。
  城门军之后,紧接着的便是和尚黄豪的锐金营,这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战营,以原洛一水旧部为核心构建,和尚接手后,在越京城郊外,狠狠地打磨了几个月,这支部队原本老底子就不错,现在更是旧貌换新颜,第二个出场,和尚还是很委屈的。
  因为越前出场,便代表着你这支部队,还没有真正的立下显赫的功劳,只能成为后面部队的暖场者。
  锐金营连营名,都是刚刚确定下来的,在这一点上,和尚也自知无法跟野狗他们几个相争,此刻,站在城头之上的和尚,瞪着眼睛,耷拉着眉毛,盯着自己的五百儿郎大步走过来,心道走着瞧,下一次的阅兵,老子一定要最后一个出场。
  身边,已经有些显怀的余秀娥似乎知道和尚的心思,伸出手去,轻轻地拉着了他的大手。
  锐金营,轻步兵,人人着板甲,配长矛,短刀,引人注目的是,在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一个袋子,袋子里插着五根短矛。
  这是余秀娥的手笔。这五百人,是整个锐金营的翘楚,也是和尚的亲卫,由余秀娥亲手挑选训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臂力惊人,百步之内,掷矛破甲,轻松无比。
  随着吴劲草一声厉喝,五百锐金营齐声应和,相互之间间距拉开,转眼之间便形成了一个攻击阵形,从朝阳楼下城门洞子里,早已等在哪里的锐金营另外一些士兵推着一辆辆平板鱼贯而出,车上装着木桩,木桩上却是捆着厚厚的甲胄。
  “锐金,破阵!”吴劲草呛的拔刀出鞘,雪亮刀锋前指。
  前排士兵纵跃而上,一排排短矛飞出,准确的击中前方平板车上的戴甲木桩,随着声声闷响,甲破桩短。
  一排飞矛的身后,紧跟着的便是手持长枪的士卒,几乎在木桩倒下的瞬间,他们已是赶到了车前,提起手中长矛,作势虚刺。
  飞出去的不过是十几柄飞矛而已,如果是数百人一齐飞出长矛,那威势自然是要强上无数倍。
  城头之上,观看的各国使节,脸上都是微微变色。曹辉李挚都是熟悉军阵之人,马向南即便不是军人,就算是外行看个热闹,也觉得极为惊人。
  哨音响起,士兵收矛归队,五百人重新收拢为一个方阵,昂着头走过朝阳楼。
  锐金营之后,紧跟而上的是陈志华,陈金华兄弟的巨木营,洪水营,这两个战营完全是以洛一水所部组成,经过朝阳楼下之时,出身将门世家的兄弟两人,随意变换阵形,倒是如臂使指,转换如意,显示出了不俗的指挥功底和士兵们的基本素质。
  刘兴文的厚土营与陈志华兄弟两人一样,表演的是阵形的变换,但与这两兄弟一比,却是落了下风,虽然阵形变换并没有出什么差错,但士兵的基本素质却是差了太多,毕竟陈氏兄弟的部队,都是血里火里爬出来的,与没有打过什么硬仗的刘兴文的部下,实是有着天壤之别。
  城头之上,野狗得意洋洋地看着身边的和尚,“和尚,看我们苍狼营的。”
  和尚翻了一个白眼给他。“有什么好得意的,你还能比得上矿工营和磐石营,连猛虎营也在你后头出场,我是来得晚了,就你这个出场顺序,还好意思自称敢死营出来的,羞都羞死了。”
  野狗大怒,“狗日的和尚,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称赞老子几句你会死啊,好,以后咱们走着瞧,看是你的锐金厉害,还是我的苍狼更强?”
  “走着瞧!”和尚亦是恶狠狠地道。
  苍狼营走得是进攻的路子,有攻无守,这便是苍狼营的特点,一柄柄铁刀斩下,前排尚未收刀,后排已是跟上,一时之间,站在墙头之上,能看到的便是雪亮的刀光滚滚前进,只见刀,不见人。
  苍狼之后,猛虎跟上。
  猛虎营是沙阳郡兵的老底子,但陈家洛成军早,又与苍狼营在蒙山较劲了一年有余,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在历次战争之中,都是作为主力使用,在这支部队之中,也是武道好手最多的一支部队,表演起来,更是花样翻新。攻,守,突刺,井井有条,没有苍狼营那般炫目,但在内行人看在眼里,却清楚这支部队更难应付,应为他攻守兼备,攻,不比苍狼营差,守,却又是固若金汤。
  陈家洛看着这支自己整整练了四年的部队,眼里头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现在在沙阳郡,陈氏的风头已经渐渐要盖过刘氏,所靠的便是这一支百战之师。感到有炙热的眼光落在自己身上,他微转头,看到刘兴文正瞧着自己。微笑着对其点点头,一步差,步步差,你刘兴文这一辈子,恐怕是赶不上我了。
  小猫的磐石营出场了,与前面花样翻新的表演不同,这支五百人的军队老老实实的走了过来,虽然没有任何的出彩东西,但城头之上,所有人都是噤声不语,五百人的方阵,走过来时,同起同落,竟然宛如一个人一般,没有一丝丝的涟漪,连手中的枪矛都没有丝毫的晃动。在城楼之上的人看起来,下面的方阵,恍然一块移动的铁板。
  不等众人回过神来,隆隆的震动之声,似乎让朝阳楼也在微微晃动,矿工营出场了。作为太平军中唯一的一支重装部队,这支连脸都掩在铁甲之中的钢铁之师,一登场便让所有人有一种窒息之感。
  与磐石营一般无二,矿工营也没有任何的表演,他们本身,便已经足够显示出他们的力量,自矿工营投入战场开始,他们便是执坚披锐破阵如无物的太平军第一悍师。
  城楼之上,陆丰夷然自得,在所有战营的统帅之中,他的武道修为是最低的,但他所带领的战营却是最强悍的,这也算是太平军中的一大奇景。
  矿工营之后,便是三国前来观礼的军队,秦国边军的重甲骑兵,楚国的火凤,齐国的龙镶缓缓走过朝阳楼。
  数千骄兵悍将,齐聚朝阳楼下。


第591章 赴死
  薛守业站在城墙之上,眺望着远处,忧心忡忡。数天以前,他就已经察觉到事情有些异样了。石林县是越京城辖下县治,所辖下区域与抚远郡相邻,这里一直商业繁盛,是抚远与京城商业交往的中心。这几年来,即便是国内到处战事频发,他们这一片儿,却还是相对安静,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大家伙儿该干什么事情,就干什么事情。
  但太平军入主越京城,大明王旗开始在石林县城之上飘扬的时候,抚远郡那边异样的沉默,却让薛守业一下子坠入到了深渊之底,从那时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这种沉默意中示着什么,他自然很清楚。可他却还抱着万一的希望,希望抚远郡那位郡主能够悬崖勒马,不要让战火焚烧这片发静祥和的地主。
  但数天以前,两地之间本来川流不息的驰道彻底没有了人影儿,薛守业终于绝望。他开始着手遣散城内的百姓。
  如今石林城已经是一座空城,只剩下了县衙的一些属官以及百来个县兵,可以说是战战兢兢,人人自危。
  派出去的探子们到现在一个也没有回来,更是加深了薛守业的警惧。
  薛守业是一个读书人,也算一个不错的地方官,治理石林,颇有声名,当然,该收的钱他也一样不拉,不该要的钱,却是一分不拿,他学问不错,性子却也有些木讷,虽然这些年也往上头塞了不少钱,想把位子提一提,但钱送出去了,屁股下的位子却如同被粘在他屁股上了,多年也不曾动一动。
  太平军进城,改朝换代,那些过去与他熟识活动门路进了越京城的人,听说有不少人被扒去了官服,甚至掉了脑袋,他又不得不庆幸,自己还算是运气好的。当越京城的使者带着一面大明日月王旗抵达石林之后,他二话不说,立即便亲手升上去了这面簇新的旗帜。
  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志向,只向安安稳稳地做好这个县官,每年收下自己该得的银子就好了。谁坐郡城里的那把椅子,隔他似乎太遥远了一些,也轮不到他个芝麻绿豆小官儿来操心。
  自己的老婆娃娃在他察觉到抚远郡有异的时候,便已经送回到了越京城,他在京城里也还有一幢小院子,那是他当石林县林这些年收的银钱买的,京城居,大不易,如果不是他当了这个县令,在越京城,要买那样一幢小院,只怕是想也不敢想。这些钱不是正道上来的,但薛守业却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自己只不过收了一些孝敬钱而已,并没有贪赃枉法过,谁在这个位子上会不收钱呢?循例而已。
  他已经打定了注意,一旦那个抚远郡郡守江浩坤要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