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常能看到你的名字,今日见到本人,的确是少年人杰。”万全微笑着道:“大燕如果像这样你的少年俊彦多起来,不愁他日大事不成。”
  “万老谬赞了。”听着这些话,拓拔燕却是心生警惕,作为一名鹰隼,在被送出之前,他遍阅了鹰巢几乎能搜集到的所有重要人物的资料,对于大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眼前这个老头,那些秘报之中,却没有一点的提及。但此人能看到呈报给燕王的奏折,能直呼慕容靖,慕容康的名字,显然地位极高。
  “知道我为什么来找你么?”万全带着一丝考较的意味,看着眼前这个满身酒气的将军。身有酒气,眼睛却很清亮,很显然,眼前的这位年轻将领与他平素见到的燕国将领有着极大的不同。
  拓拔燕思索了片刻,“我想,应当是为了我弄到的这一批粮食。”
  “粮食是重点,又不是重点。”万全笑道。
  拓拔燕又想了一会儿,“的确,两万斤粮食对于我们来说,连杯水都算不上,那么应当是粮食的来源。”
  “不错!”万全抚掌大笑。“拓拔燕,你在越地,嗯,现在应当称呼为明地了,你在哪里潜伏多年,对越,对明都应当有一些了解,你如何评判他们?”
  拓拔燕眼露惊之色,半晌才道:“万老,末将只不过是一个撮尔小将。”
  “仅仅要你谈谈感受而已。”万全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
  拓拔燕思索片刻,才道:“前越是一只羔羊,但明国却让人恐惧,我们下山晚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感受?”
  “末将在越京城,混进了一个帮派之中,几年下来,也有了一点地位,在前越,我看到的是文官贪财,武官怕死,污吏横行,治政混乱,为富不仁。但到了明国,却仿佛换了一个天地,我在越京城,就看着越京城一天一个样,所以,我感到恐惧。”
  慕容康盯着拓拔燕,眼神更是恼怒,“你酒还没有醒么,看来我得帮你醒醒酒了!”
  听到慕容康的话,拓拔燕立即闭上了嘴,垂下了头。
  万全却是不以为意,摆了摆手,“既然恐惧,为什么回来?我听秦厉说,曹辉很是欣赏你,曾邀请你随他去齐国,那几个不是都去了吗?”
  拓拔燕又瞄了一眼慕容康,低声道:“末将怎能弃国而去?即便是死,也要为国而死。”
  “闭嘴,我大燕不过暂受挫折,随时都能攻入越京城。”慕容康吼道。
  万全慢慢的喝着茶,“你是一个不怕死的,回来之后带军与明军作战,数战皆胜,左将军这几个月上奏的胜仗,倒大多与你有关,但从你的语气之中,却能听出恐惧,害怕,这是为何?”
  “大将军,我,我能说真话吗?”拓拔燕看着慕容康,讷讷地问道。
  慕容康恨不得一板砖拍死眼前这个混账东西,当着万老的面,居然问自己是不是说真话,难不成自己以前说过假话。
  慕容康还没有说许,万全倒是先笑了起来,“当然是说真话,说真话。”
  “末将带兵与明兵数战,明兵忽强忽弱,有时候强悍的让人胆寒,即便数十人也敢正面与我对悍,虽死不退,有时候却又像是一支完全没有任何作战经验新兵。打着打着,我忽然就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万全感兴趣的问道。
  “明人根本没有将我们放在眼里,他们在拿我们练兵。”拓拔燕道:“那些不堪一击的都是新招入伍的新兵,明王在用我们的刀磨励他的军队,因为我每们与他们交手数次之后,便能感到他们在慢慢的变强,但当我感到他们变强的时候,他们却消失了,再一次碰上的,又是新兵。有一次我击败了这样一股军队之后冒险深入,想印证我这个想法,结果便撞上了一支完全不同的军队,末将伤亡了百余人才摆脱他们。万老,大将军,我们面前的这一道防线是明军拿来练兵的,他们真正的防线在更后方。”
  慕容康脸上变色,“这个情况,你怎么不早说?”
  “末将只是猜测,不敢妄议,怕乱了军心。”拓拔燕赶紧解释道。
  万全叹了一口气,“你说得不错,燕翎卫弄回来的情报,也在怀疑此事,你作为一线将领,只不过印证了此事的真假而已,明人,的确没有将我们放在眼里,他们也的确在拿我们练兵。在他们看来,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能歼灭我们。”
  “原来万老也是这样猜的。”拓拔燕似乎松了一口气。
  万全沉默了片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事实的确如此,在山中之时,我们以为明军纵算击败前越,也会大伤筋骨,趁势出兵,我们可以捡一个大大的便宜,一举奠定东山再起的基础,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吴鉴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前越大臣如此没有骨头,天下坚城至少也能排进前三的越京城,明人没有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仍然不得不发动,终于吃了败仗。”
  “万老!”慕容康有些不满地道:“我们如今比在山里,只强不弱,至少我们拥有了四郡之地。”
  万全笑了笑:“你说得也不错,但我们的机会,不在于这四郡之地,而在于秦风对我们的轻视,他在拿我们磨刀,我们何尝不是在养精蓄锐,他给了我们时间,我们便要珍惜。不放过每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拓拔燕,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么?”
  “粮食的来源。我们缺粮,我们需要粮食。”拓拔燕大声道。
  “错了,如果仅仅是粮食,还不需要我亲自来这一趟。”万全缓缓摇头:“这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而已,你知道那个张安,就是你与他交易的那个走私粮食,他的背景么?”
  拓拔燕摇头。
  “慕容靖已经查清楚了此人的背景,这个张安的背后,是正阳郡的大豪李氏。现在的家主叫李维,在刘兴文率部攻击正阳郡的时候,他率部投降刘兴文,后来所部被编入明军之中,麾下有三千兵将,亦是围堵我们大燕的明军兵马之一。”万全道。
  “难恨那个张安能够出入边境有如无人之境。”拓拔燕惊叹道:“那个李维既是明军将领,却走私粮食到我们大燕,他不要脑袋了么?”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李维,终究还是一个商人,数倍的暴利,足以让他铤而走险。李氏在正阳郡势力极大,与江浩坤以前便有交往,他向抚远走私的,可不仅仅是只有粮食,还有军械,食盐等。”
  “此人既与江浩坤有旧,先前我买粮的那些黄金可能要打水漂了,倒不如直接纵兵抢了他们的。”
  “不不不,你买得好。如果抢了,我们与江浩坤本来就很薄弱的那点信任可就要完全没了,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而且,有了这一点关系,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接触这个李维。”万全意味深长地看着拓拔燕。
  拓拔燕脸上变色,“万老,末将现在只想领兵。”
  “你果然聪明,我一开口,你就猜到了我想要你去做什么。”万全笑道:“你有多年的潜伏经历,当然,这绝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你心中抗拒这种事情,也是理所应当,这也是你不愿呆在燕翎卫的理由吧,但我想来想去,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个任务了。”
  拓拔燕垂下头,眼珠子乱转,不知在想些什么。
  “利用这一个机会,你潜入正阳郡,先找到这个张安,然后找机会接触到李维。”
  “让他们给我们卖粮,卖军械,卖食盐?”拓拔燕道。
  “这只是开端!”万全笑道。“我需要你一点一点的将李维诱到我们这条船上来。”
  “万老,现在明国势大,大燕势弱,李维可不是傻瓜。”
  “所以先要与他交易。”万全道:“每一次的交易,都是将他绑上这条船的绳索,我们有的是金子,而李维却对财帛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只要他贪图这个就行了。”
  “我明白了!”拓拔燕点了点头:“只要他深深的陷入进来,到了某个时候,他敢不听我们话,某些东西就会流出去,那足以让明国皇帝诛他九族。”
  “一点就透!”万全开心的笑了起来,“不止是李维,正阳郡这样的人不少,李维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而已,你这一次去,尽量的多接触这样的人,多拉一些人上船,当某一天秦风想要对我们下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拓拔燕沉默不语。
  “你只是先去打开局面。”万全道:“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会让你回来,到时候,你将成为统领一万人的将军。”


第663章 正阳新贵
  新的一年在爆竹的劈里啪啦炸响之中终于来临,与笼罩着阴霾、恐惧的北地四郡不同,正阳郡城上上下下却是一派喜庆的气氛,大街小巷,披红挂绿,虽然已是凌晨,但灯火通明的大街之上,人群仍然川流不息,不时会有顽劣的童子将一截截的竹子扔进燃烧的火堆之中,突如其来的爆裂之声往往会将正从旁边通过的人吓一大跳,然后惹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正阳郡是幸运的。在越地多年的战乱之中,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波及。他是前越的第一大粮仓,也是前越除开都城越京城之外的最为富庶的地方,当然,也是防守最为严密的地方。他们唯一的一次受到战火波及还是数年之前顺天军在歼灭了张宁之子率领的虎贲军之后顺势攻入正阳郡内。
  但当时的顺天军只是为了牵制越国军队并非大规模的入侵,后来随着顺天军的败亡,被顺天军占领的几个县又落到了太平军手中。直到太平军对越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正阳郡才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威胁。
  但这一次战争虎头蛇尾,很快便烟消云散,朝廷兵部侍郎许杰率领下的郡兵和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军在太平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纷纷临阵倒戈,使得正阳郡几乎兵不血刃就落入到了太平军之手。
  对于正阳郡的许氏来说,这是不幸的。正阳第一大族就此没落,一蹶不振,占领正阳郡的太平军秋后算账,抄没了许氏的全部家产。而对于正阳郡的百姓来说,这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最终还是没有遭受到战火的荼毒。正阳郡的迅速归附,使得它的经济民生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对于大明国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一个完好的没受到多大损失的正阳郡,将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粮食,使得越京城稳如山岳,也使得国库的财赋收入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大明的朝廷来说,也是不幸的。正阳郡迅速投降,旧有的贵族豪绅转身换了一个主子,却依然是占据着正阳郡最上层的那一撮人,大明要稳定,便必须得笼络他们,而拉拢他们的结果,却是好坏各半。一系列在大明其它地方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运动,在正阳郡却如同一枚小石籽仍进大海之中,鼓了几个小泡沫便再也没有了声息。
  比如吏治改革,比如新货币的发行。
  朝廷在正阳郡遇到的不是明面上的反抗,而是暗地里的阻挠。奉命来到正阳郡的官员,很快就发现,他们即便拥有再高的热情,也敌不过脚下粘稠的泥浆,他们寸步难行。正阳郡延续多年的那些看不见的惯例,旧俗,一点一点磨去新政的激情,任何一项法令,到了这里,一层一层的抵达最普通的百姓身上之时,便会变得与先前毫无二致,衙门里的师爷擅于用花样百出的文字游戏,把这所有的一切化为无形,而且让上头找不出任何的毛病。
  看似一项项法令都公布了,但却没有任何一项能落到实处,得到改变。
  越国灭亡了,大明兴起了。但正阳郡还是正阳郡,以前统治正阳郡的是那一批人,现在还是那一批人,当然,他们的头头换了。过去是许氏,现在成了李氏。
  李维,就是正阳郡现在最大的家族的家主。
  李氏,以前在正阳郡排第二把交椅,仅次于许氏,而在这一场战争之后,李维的战场倒戈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许氏倒了,李氏乘势而上,而他在战时统领的民军,经过汰选之后,仍然留下了三千,被编入了大明的正规野战军,而李维正是这支军队的统兵将领。
  李氏风头,在正阳郡之内,一时无二。
  “李兄,这一年,可真是让人心惊肉跳啊,天上地下,来回牵扯,现在想来,还是思之犹悸,一步踏空,那就万劫不复啊!”廖辉感叹地道:“昨儿个我去城南,偶尔看到了许杰那一农子,挤在一间四面漏风的屋子里,家里连余粮都没有一粒,别说过年,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难说。看着可怜,我给了他们几十两银子,许老太太以前多傲气的人啊,在我面前哭得什么似的,竟然给我叩头道谢。唉呀呀,不能看,不能看。”
  “廖兄,你这心软的毛病可要不得。”李维撇了撇嘴,“许杰逆势而行,差点连累了我们,太平军要找他们的麻烦,你可别凑上去惹一身腥。”
  廖辉嘿嘿一笑:“李兄,得饶人处却饶人吧,朝廷现在哪里还记得许杰?他们一步步走到现在,少不了你老兄在后头推波助澜吧,我知道以前许家对你多有得罪,但现在他们已经这样了,何必呢?”
  李维冷笑:“廖兄这是在教训我吗?”
  “不不不!”廖辉连连摆手,“只是顺嘴这么一说罢了。他们现在已经跌进了泥坑里,没必要再踩一脚啦,没得弄脏了靴子。”
  “弄脏了靴子,我可以再换一双!”李维哼了一声:“许氏以前仗着朝中有人,多次欺压我等,你还记得五年前我替儿子求娶他家二女的事吗?哈哈,那一顿羞辱让我毕生难忘。也让我明白,光有钱是不行的,还得有权,还得有地位。”
  廖辉一笑。“那是。有权自然有钱,可有钱却不见得能有权啊!”
  “回头我去找那许老太太,他们不是活不下去了么,嘿嘿,我让他们把许茹萍卖给我家做丫环,我一定多给银子,哪怕他要价千两,我也给他。”
  “何必呢?”廖辉脸上微微变色。
  “我就是要让他们尝一尝被羞辱的味道。他们给予我的,我要十倍百倍的还给他们。”李维大笑:“廖兄,大过年的,咱们说这些扫兴的东西干什么,今天找你来,主要还是要跟你商量几件事情。”
  “我也正要找你。”廖辉道:“新币的发行,已经势不可挡,老兄,我这个郡守顶不住了,这一次苏开荣父子搞了一个各郡推广新币的排名,正阳郡倒数第一,比那些边远郡治都还不如,我探听到的消息,皇帝可是拍了桌子,雷霆大怒了,听说过年之后,大明银行和户部都会派人下来。”
  “老百姓不爱用,我们能怎么着?”李维一笑道:“廖兄就为这个操心?该做的你都做了嘛!”
  廖辉苦笑不语。
  “商业署的王月瑶,也发下了公文,她倒没有理会我,而是直接找到了与商业署有关联的那些商家,你先前没有在前线没有回来,他们可是寻到我哪里去了,王月瑶压得紧,说是再没有进展,明年就要削减他们的配额,稀释他们的股份。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廖辉道。
  “王月瑶这个女流之辈,倒是心狠手辣。”李维冷哼一声:“皇帝也真是穷疯了,竟然想出这个主意来掠夺我们的财富,别人不懂,我李维还是稍稍懂一点的,让我用真金百银去换那一叠叠花花绿绿的纸,真是岂有此理。”
  “硬顶看来不是办法了。还有吏改,纳吏为官,以及改革选官制,我们也拖不了多久了。”廖辉道。“过年后,王厚会亲自来正阳郡,我可没胆子跟这个老头子玩心眼儿,他本身就是师爷出身,什么花招也打不过他的眼去。”
  “纳吏入官可以慢慢搞起来,但廖兄,一定要掌握主动权,只要人还是那些人,正阳郡就还是我们的。至于改选官,推举为科考,哈哈,难不成那些泥腿子还能考过我们这些家族的子弟,重要的是考什么,廖兄你只要在这个上头花心思就好了。”
  “我也这么想。”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正阳郡要抱成团。”李维道:“正阳郡过去是大越的第一粮仓,现在也是大明的第一粮仓,可以说,正阳不稳,则越京城必然不稳,我们这里有点伤风什么的,越京城必然也得咳嗽,所以嘛,就算朝廷对我们不满,也是投鼠忌器,不敢乱来,你看顺平郡,出了屁大一点子事,结果田真便跑去,抓的抓,杀得伤,我们这里,他敢吗?但是廖兄,如果我们不团结了,那可就等着被人一点一点的割肉吧,这一点,你一定要跟那些人说清楚,特别是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只要我们齐心,别说是王厚,便是皇帝来了,又能怎么样?”
  “李兄慎言!”廖辉有些慌乱地摆摆手。“陛下之威,不是我们能臆测的。”
  “嘿,密室之内,你还怕有人听去了不成。”李维不屑地道。“廖兄,我常在前线,你驻郡内,这里头,你可得顶住了,该让的让,不该让的,一点也不要退,今天退一步,以后可就得步步退了。”
  “硬顶总不是办法。”
  “当然不是硬顶,办法多得是。”李维哈哈一笑:“苏开荣父子不是搞了这么一个排名么,你干脆上书朝廷,请他们派一个人来专门督办此事,我们全力配合嘛。让他们自己来领教领教咱们正阳郡百姓的威办。”
  “这倒是个办法。”廖辉眼睛一亮。
  “到时候他们自己也铩羽而归,还能说我们吗?”李维得意地道。


第664章 害怕的郡守大人
  从李府出来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先前热闹的大街之上,已是行人廖廖,只余下那些挂在门檐之上的灯笼,还在寒风之中微微摇晃,照亮门那那方圆之地。
  一阵冷风吹来,廖辉激零零的打了一个冷战,把衣服再裹紧了一点点,门外,轿夫也赶紧撩开了轿帘子,宽大的轿子里,放着一个特制的火盆,钻进轿内,一股暖气顿时扑面而来。
  “起轿!”外面,亲随廖正喝道。
  轿子平稳的被抬了起来,内里的廖辉甚至没有感受到一丝颠簸。两根手指轻轻地揉着太阳穴,廖辉只觉得头疼得很。
  他是在许氏倒台,太平军进入正阳郡之后才被以李维为首的豪强们推举为郡守的,廖氏在正阳郡,以前不过是一个二流世家而已。以前他在正阳郡,担任着长史一职,他很清楚,之所以那些人推举自己上台,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懂得规矩而已。
  但现在,他有些胆寒了。
  太平军从无到有,几年时间里,便推倒了大越,建立了新的国家,无论是秦风,还是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自然都不是一般人,对于这些人,廖辉打骨子里有一种畏惧。但现在,他却身不由己的在与这些人对抗。
  从吏治改革,到新币推广,正阳郡都在用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推娓,拖延,甚至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让这些事情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走样,引起民怨沸腾,然后郡守府便名正言顺的推迟某些政策的执行。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当了多年长史的廖辉虽然谙熟这些技巧,但并不认为这些技巧上得大雅之堂。越京城对于正阳发生的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但恰恰就是这种冷淡,让廖辉有些心惊肉跳。
  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惊雷到来之前,又何尝有什么预兆?现在朝廷的反应太平静,反而是一种极危险的先兆。
  正阳郡对于前越也好,现在的大明也罢,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越京城的粮食超过六成来自正阳郡,朝廷对于正阳郡不可能视而不见。
  自己得想个法子摆脱李维这些人的控制。廖辉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这个郡守只怕是当不得了,但是怎么平安的脱身,却是一个需要反复斟酌的事情。贸然辞职,只怕会被正阳郡的豪强们视作背叛。
  自己是本乡本土人,与这些人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摆脱他们,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如果这样搞下去的话,只怕最后会出大事情。廖辉本能的觉得沉默中的越京城不鸣则一,一鸣,则必然会是惊涛骇浪。
  外边传来急促的马蹄之声,将廖辉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他揭开窗帘,却只来得及看到一个背影。能在这个时间街上奔马,自然也不是一般人。
  “是谁?”他问廖正道。
  “老爷,好像是李府的张安。”廖正道,“这么晚他在干什么,看起来好像是从外面刚刚回来的。”
  廖辉沉默了一会儿,“你去城门问一问,他从这个方向来,应当是从北城门进来的。”
  “是,老爷。”廖正虽然有些诧异,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郡守府后院,除了夫人还在守岁,孩子们却是早已经都睡了。廖辉与夫人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一个人回到书房,仍然在为先前的问题而头疼。
  一过年,吏部尚书王厚要来正阳郡视察,了解正阳郡关于吏治改革的问题,户部与大明帝国银行也会派专人过来推进新币的推广,商业署那边,只怕也会施加更大的压力,这些,只要自己还坐在这个位子上,便必须得承受。
  他叹了一口气,头更加疼了起来,两边他都觉得惹不起。一边现在就可以让他好看,而另一边,则在以后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廖辉觉得自己现在就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