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戒以及大索,我这边的人手,则埋伏在暗处策应,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将他逼出来,只要他露出形迹,那一切就好办了。”徐望山道。“陛下还有三天时间就会抵达大冶,我们在两天之内,必须抓到这个吴岭。”
“不论死活?”金圣南问道。
徐望山皱了皱眉头:“吴岭不是一般的匪盗,而是顺天军当年的重要人物,如果能活捉,那最好还是活捉,然后交给陛下圣裁吧!”
“好,那就这么办,一帆兄,马上封城吧!”金圣南转头,对着陆一帆道。
“遵命,城主。”陆一帆连连点头,一边转身往外走,一边道:“我不仅有守备军,还有预备役,这一次,我要让吴岭这个狗杂种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看着陆一帆肥硕的身躯滚动着离开,徐望山笑看着金圣南:“金大人,陆将军对您可是尊重得很。”
金圣南眨眨眼,徐望山或者只是无心一说,但他这样的读书人却是七窍灵珑心,大明文武分治,特别是像大冶城这样的重要地方,文武更是不相统属,作为一地武将的最高指挥者,对城主却言听计从,往好的方面说,那是双方合作愉快,但换一个说法,金圣南就有弄权的嫌疑了。
“陆将军是功勋老将,为大明朝立过大功的,金某人一向对他尊重,陆将军现在看起来虽然有些懒散,但只要做起事来,那还是一板一眼,一丝不苟的,我们两个,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哈哈哈,徐将军,金某人以前只是一个落难书生,能有今日,全是陛下抬爱,除了鞠躬尽瘁,金某竟是想不出别的报答方法。”
徐望山哈哈一笑,知道金圣南多了心,他也不多做解释,金圣南在大明政坛的确起步较晚,但却机缘凑巧,到了一个好地方,升迁的速度,是其它官员们望尘莫及的。现在才刚刚三十出头,却已是朝廷大员。私下里与郭九龄聊天,说到大明的各地官员的时候,郭九龄就曾点评过金圣南,认为他将来绝对有望晋级首辅。
郭九龄人老成精,见过的官员太多,他的评判当然很有说服力,而且这一次徐望山到了大冶城之后,对这里的一切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心中却也认为郭九龄说得极有道理。
大冶城是大明的钢铁之都,聚集在这里的鲜有老弱病残,十成之中倒有八九成是精壮的汉子,这样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对于任何一方统治者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据徐望山所知,在齐,楚,秦三国之中,像这样的矿山所在地,朝廷都是如临大敌,不但警戒森严,四周更是驻扎有军队以防万一,这样一些龙精虎猛的矿工们要是作起乱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在大冶城,徐望山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除了大明朝廷对于矿工的政策到位之外,也不能不佩服金圣南的治理能力。
这是一个火气很大的城市,哪怕现在还是阳春三月,但身处城中的徐望山已经觉得这里的气温要比外要热上不少,但这里又一个温和的城市,所见所闻,都是一派安居乐业,盛世太平的景象。
“金大人青年才俊,治理大冶有方,将来的成就,必然不会局限在这大冶城。”对于这样有前景的人物,徐望山并不介意隐讳地透露一点点自己知道的信息,像对方这样心思灵敏的人物,自己只要给一点点信息,他便能将前前后后都连成一条线,想清楚自己要说得是什么,这也算是自己给对方的一点人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果然,金圣南先是怔了一怔,眨巴了几下眼睛,接着便是喜上眉梢,他必竟还是年轻了一些,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眼前这位徐望山虽然职位并不是太高,但接触的却都是大人物,便是皇帝,只怕也是经常能见到,他这似乎奉承的一句话,只怕代表的就是皇帝以及那些中枢大臣们对自己的评价。
对徐望山拱了拱手,金圣南并没有多说什么,两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金大人,那末将也去做事了,不将这个吴岭抓住,心里可是有些不安。”徐望山笑道。
“有劳徐将军,等徐将军做完了事,金某在府中摆酒,为将军庆功。”金圣南微笑回应。
陆一帆平时懒懒散散,只想着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可是一旦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他的反应却是极其激烈的。好日子还刚刚开始,他还没有活过,怎么能被吴岭这个亡命徒给破坏了呢?他确信这个吴岭肯定是来找自己的。吴岭是吴昕的本家,更是吴昕的心腹下属,而吴昕虽然不是自己杀的,但他的行踪是自己透露的,他死之后,又是自己煽风点火,促成了顺天军的内讧,对于大明来说,自己是绝大的功臣,但对于顺天军来说,自己只怕就是最大的仇人了。
他心急火燎的飞奔到了自己的守备衙门,片刻之后,守备军的将领,校尉们便齐聚一堂,连预备役的军官们都奉命赶到,大家都惊奇的发现,平时懒散的将军大人,此刻竟然一身戎装,正襟危坐于大案之后,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倒是让众人都吃了一惊。皇帝要来,还是一个机密,他们并不知情,眼见如此,还以为又发生了战争。一个个立时都紧张了起来。挺胸叉手肃立于堂下,静等着陆一帆发布命令。
第691章 落网
吴岭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能活下来。
当大柱带着撼山营的士卒突袭而来,攻入他藏身的山洞,当他面对着无数的强弓硬弩,以及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刀枪之后,他和他最后残余的弟兄选择了从那个巨大山洞之中的悬崖之上跳了下去,宁可自己跌死,也不死在对方的刀枪之下。
那个洞中的高崖,不知有多高,更不知下面有些什么,虽然他在那个山洞之中藏身许久,但却从来往那个方向去探索。
当他悠悠醒转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躺在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边,浑身剧痛,也不知身上到底断了多少根骨头,而在他的四周,躺着不少与他一起跃下来的弟兄。
他挣扎着爬过去一一探视,却失望地发现,他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人了。
他一个多月,他无数次在死亡线上挣扎,差一点被突如其来的一场雨水带来的山洪暴涨给冲走,差一点给饥肠辘辘的野兽给啃食,差一点被感染的风寒给带走,但他却都惊醒万分的活了下来。
当他伤势好了几分,能够站起来走进丛林之中的时候,报仇的心思便又不可遏制的暴涨起来。但他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所有跟随他的弟兄,都已经战死了。
去打秦风报仇?想也不用想,这只是一个笑话,别说他连秦风的边儿都摸不着,即便秦风站在他的面前,他也无法撼动对方分毫。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罪魁祸首。
是的,就是他,如果不是他,吴将军的行踪怎么会暴露?怎么会为秦风所乘?怎么会被洛一水击杀在那片冰雪之中。
如果不是他,顺天军怎么会内讧?怎么会与莫洛的军队在长阳郡火并?怎么会十数万大军,在不到旬月之内,土崩瓦解?
就是他,陆一帆,那个猥琐的狗东西。
他要去杀了他,用陆一帆的脑袋来祭奠吴昕将军,来祭奠那些在战场之上战死的英灵。
打定了主意,吴岭开始沉下心来养伤,当伤好了七八分之后,他走出了森林,开始打探陆一帆的行踪。
最终,他知道了陆一帆在大冶城担任守备将军。他立即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野狼,一路追踪到了大冶城。
但陆一帆在他心中虽然是一个下作的猥琐的东西,但在大明朝,却是一个名声,权利都不小的将军,在大冶城,是名副其实的武将第一人,而他现在,在旁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有几分力气的大汉而已。
在大冶城,他最容易混进里面的就是去报名参加矿工,矿工在大冶城是最没有技术含量,工钱较低,审核也不严的工作,只要你块头够大,有一大把力气,便能很轻易的入选。
随着大明朝走上正轨,各地都在迅猛发展,大冶城对于其它地方的吸引已经大大降低,而挖矿所需要的人手也随之暴减,对于外地前来讨生活的汉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核,只要你肯来,矿上就敢收。
吴岭很轻易的就当了一名矿工,他沉默地,低调地在矿上挖着矿石,他想着陆一帆既然是这里的守备将军,或者某一天,这个狗东西就会来矿上巡视,到了那个时候,他躲在暗处,暴起袭击,成功的可能性便极高。
吴岭什么都想到了,却没有想到他心目之中的那个狗东西,当了大冶城的守备将军之后,一门心思的想着便是好好的享受生活,铁矿这么艰苦的地方,他才不会来。潜伏了半年之久,他连陆一帆的毛都没有看到一根。
好在的是,这个沉默的,干活肯下力气的不善言辞的大汉,在矿上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这让他有机会随着这些人混进了大冶城,数次进城之后,他终于摸清了陆一帆住在哪里。
这两天,他又随着管事的进城采买,找了个借口,他脱队了。他决定就是这一次,他要动手干掉那个如今已经涨得膘肥体壮的狗东西。
他曾在一队队士兵前呼后拥之下看到过这个狗东西一次,可那一次,的确不是下手的好机会,一来自己手无寸铁,二来这个狗东西是带着预备役出去训练,身这除了亲卫,起码还有数百个身高体壮,手持巨大铁刀的大汉。那个时候动手,只怕自己还没有靠近陆一帆,就被斩成了肉泥。
机会只会有一次,他不能浪费,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肥胖的狗东西招摇过市,那一身的肥膘,难道不是喝了顺天军兄弟的血肉才长成的么?
他咬牙切齿,指甲将掌心抠出了血痕。
他无法容忍。
这一次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准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大冶城,了结了这个狗东西。在大冶这里挖矿半年多,多次进城,他也基本上摸清了大冶的基本的实力,一千守备军,一千预备役士兵,再加上郡守府下属的一些衙役,并没有什么武道高深的人士坐镇,像自己这种八级的高手,在这里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要能有与陆一帆单独面对的机会,那杀死对方比杀死一条野狗的难度也大不了多少。
但命运多舛的吴岭却万万没有想到,他选定的这个看起来不错的时间段,却正是大明皇帝秦风要前来视察大冶城的时间,鹰巢,亲卫营的先头部队已经提前抵达,准备这里的安保工作,而更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抵达这里的亲卫营士兵以前就是顺天军的人,曾在陆一帆麾下任职,后来又进入撼山营,接着又因为表现出色,作战勇猛而被选调入亲卫营。
他曾多次见过吴岭,认得这个顺天军曾经的重要将领。
但吴岭却认不得他。所以当吴岭只是将这名便服打扮的亲卫当成一个路人的时候,这个亲卫却是震惊莫名。
这个消息迅即回复到了徐望山那里,随即一张大网开始拉开,吴岭在城中所有的活动轨迹汇总到了徐望山那里,心有疑惑的徐望山在拿到那张根据见过吴岭人的描述所画出来的画像的时候,终于确认了吴岭的身份。
徐望山不知道吴岭想要干什么,但他却知道,这个家伙是一个死硬分子,他潜伏到大冶城,自然没有怀着什么好意。
抓住他,便成了徐望山的任务。陛下三天后抵达,他要在这之前将所有隐患都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吴岭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潜伏半年,自以为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机会已经成熟的时候,却正是大冶城全神戒备,准备迎接皇帝检阅的时候。
他本来不是目标,却成了一个自投罗网的人。
当他发现一队队的士兵遍布各主要街道,开始设卡盘问,一队队的衙役开始按家按户搜查,询问的时候,他直觉自己已经暴露了。
想不出自己在哪里出了漏洞的吴岭,曾经试图出城,但当他从藏身之地走出来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大街小巷已经贴满了自己的大头像。
他被退缉了。
大冶城并不大,有些地方,更是戒备森严,吴岭没有机会逃到那些地方,可供他藏身的地方就更小了,勉力支撑到天黑,他打算越城而出,但他有些惊恐的发现,自己的行踪已经落入到了对方的掌控当中。
而跟踪到他形迹的人,很显然是一个大行家,而随着逃亡的开始,他震惊的发现,对方在有意识的将他的行动一点一点的往内里收缩,在城里一个圈子一个圈子的逃亡之后,他发现自己能够腾挪的空间已经愈来愈小了。
他抓住了一个落单的家伙,还没有来得及审问,这个家伙便自杀了,那是一颗暗藏在衣领之上的小药丸,入口即毙命。当他撕开这个死掉家伙的外衣,露出内里的黑色制服的时候,他绝望的发现,这个人居然来自鹰巢。
鹰巢,他自然不会陌生,那是大明朝的一个恐怖的情报组织,内里高手无数。
吴岭咬牙切齿,自己九死一生才得为的机会,却莫名其妙的毁在了这里。
现在,他藏身在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慢慢地开始整理随身的武器,无路可逃了。他反而平静了下来。
巷子外面,虽然没有点起灯火,但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却代表着对方正在调集人手,至于那高高的屋脊,看起来虽然平静,但吴岭很清楚,现在那上面,肯定有着无数张弓弩封锁了自己的一切逃路。
他提起那个自杀的鹰巢的家伙的单刀,一手持着一把小弩,昂首挺胸走向巷子的出口。
既然不能逃生,那便堂堂正正再战一场吧。
巷子尽头,火光一闪,让他不由自主地眯了一下眼睛,紧跟着,无数的火把燃了起来,一个胖子正嚣张的大笑着,这让他愤怒不已。
在那个胖子的前方,一个穿着便衣,却赤手空拳的人,正脚步稳健的向他走来,在他的左右,另外两个便装打扮的人,一人提了一把单刀,另一个却是拎着一支判官笔,三人呈品字形,迎向了吴岭。
第692章 新事物
秦风站在金圣南曾经专门来踩过点的地方,俯视着整个大冶城,不得不说,金圣南选择的这个地点,的确是这附近最好的一个观察点了。
太平铁矿,只是最初开办的时候,秦风来过一次,然后便全权交给了巧手来经管,后来巧手离开,太平铁矿所在的地方也决定新建一座城池,这便是大冶城了。从建城开始,便由金圣南主持,两年时间过去,这里已经颇具规模,步入了正规。
金圣南这份组织运筹管理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大冶城而正式得到了秦风以及朝堂中枢的承认,要知道,金圣南在建城的同时,太平铁矿的经营以及聚集在这里的一座座冶炼厂,兵工坊,并没有受到影响,不论是产能还是出产武器的质量,仍然在节节攀升,更多的新式武器,也在这里被一件件的研发出来。
像霹雳营曾经在慈济将江浩坤部打得丢盔卸甲的那些武器,其实都还只是这里出产的实验品,而经过战争考验过的这些武器,现在已经完全定型,正在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准备批量装备部队了。等这些武器装备到各支部队,大明军队的战斗,将又一次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英勇的士兵,需要的不仅仅是斗志,毅力,更需要精甲的武器,坚实耐用而用轻便的盔甲,秦风可不认为仅仅凭着勇敢便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这两样东西,对一支军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当初在落英山脉,秦国边军的确拥有勇气,毅力,但在装备更加精良的楚军面前,他们唯一取胜的机会,便是用鲜血之躯来添因为武器盔甲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一次次的胜利,那都是用尸体垒起来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经验,秦风才坚定地走精兵路线,情愿兵少,但一定要装备精良。
登高望远,一座座高炉之上,股股青烟扶摇直上,秦风知道,那每一股浓烟之下,便有一炉炉正在生产中的钢铁,当他们从这里生产出来,便会变成一件件武器,或者换回来一锭锭银子。
“那是什么?”秦风有些奇怪的指着远方,两山之间,一片碧波荡漾,竟然有一个湖泊。在秦风的记忆之中,这里原本是没有这个湖泊的。
“陛下,那是太平湖!”金圣南顺着秦风指着的方向看过去,解释道:“大冶不论是炼铁冶钢,还是兵器作坊,都需要大量的水,仅仅依靠山泉,井水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用炼铁所余下的矿渣,以及一些废矿,堆集到山间峡谷之中,然后将山泉引向这里,慢慢的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偃塞湖,我们将其命名为太平湖,现在太平湖里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生产用水,更是连生活用水都解决了。陛下请往前边看。”
秦风看向太平湖的下方。
“因为有了稳定的水源,矿工们的家属在下游开垦出了大量的梯田,现在,我们大冶一年能种一季稻米了。”
“法子倒是不错,但是金城主,你有考虑过,如果山洪暴发,你这个用矿渣堆起来的河坝有没有垮塌的可能?”秦风指了指下游那一片片的居民区,“一旦大坝垮了,下游的这些百姓,岂有幸理?只怕根本来不及反应,便会被冲走吧?”
“陛下,我们在两侧,修建了两条导水渠,能够泄走多余的水量。”金圣南道。
“有没有考虑过一些极端的情况呢?”秦风指了指天空,“有时候老天爷发起狂来,根本不是人可以抵抗的。金城主,我建议你在下游再修两道拦水坝,以防万一。”
“是,陛下,回头臣马上便会安排下去,我们这里反正多的是矿渣,再修两道拦水坝也花不了多长时间。”金圣南连连点头。
“走吧,咱们先不进城,先去矿上看一看。”秦风笑顾着身边的巧手,道:“巧手,这是你呆过的老地方,怎么样?有什么变化?”
“变化太大了。”巧手连连点头:“金城主比我要强啊,当初陛下一说要在这里建城,臣就想着要赶紧跑路,让真正的人才来做这事儿,我这脑袋,只适合干一些动手的事情,像建城这样大的工程,我却是干不来的。金城主做得极好,要不是那些高炉,我都有些不敢认这就是我当初呆过的地方了。”
秦风大笑,“便是那些炉子,比起你离开的时候多了数倍,不过巧手,你也不必妄自菲薄,金城主有他的长处,你有你的长处,你们二人,可都是我的股肱。”
听到秦风的自称,金圣南心中暗喜,他曾听人说过,在不够亲近的人面前,陛下一般都自称为朕,只有在他的心腹和绝对信任的人面前,才会自称为我,看起来,自己在陛下心目之中,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心腹了。
“下山吧,金城主,咱们边走边谈,你给我说说现在大冶城的具体情况。”秦风道。
“是,陛下!”金圣南走到秦风的身边,一直紧随在秦风身边的乐公公,立即给金圣南让开了一个位置。
金圣南是一个精细人,陛下既然前来视察大冶城,那自然是要问到大冶城的相关情况,这些天来,他便一直在做功课,对于大冶城的方方面面,已经做到了烂熟于胸,此刻娓娓道来,有事例,有数据,详实之极,听得秦风连连点头,对于这个年轻的郡守,更加是高看了一眼。
大明国内,不乏有能力的官员,像永平郡的程维高,长阳郡的马向南,沙阳郡的方大治,但他们都是那种只掌握大的方向上的官员,给下面指点出前进的方向,制定好做事的规划是他们的长项,而金圣南,却既能做到这一点,又能对一些极基层的事情做到了如指掌,那就极其难得了。
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些最基层的东西,在制定大的方面的政策的时候,才会更贴近百姓所需,少走许多弯路,从这一点上来说,金圣南拥有其它人所缺少的一种特质。
难怪首辅权云对金圣南青睐有加,曾在秦风的面前,说过金圣南在磨炼几年,便能担当更大的重任,这其实便是想培养下一届的首辅人选了。
对于这样一个人,秦风当然会看重几分。
下了山,道路骤然便宽敞起来,秦风却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道路正中间,两道长长的铁轨,从大治城内,一直延伸到矿山的方向。
“这是什么?”秦风奇怪地看着地上被磨得锃亮的铁轨,他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大冶城的铁多得没地方用而埋在地上,肯定是有他的用途,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陛下,这是我们用来拖矿石的轨道。”金圣南解释道。
“轨道?这是怎么用的?”秦风不解地追问。
“陛下,其实这东西,最早是用在冶炼厂之内,冶炼出来的铁锭实在太重,即便是在厂区内,从炉子里出来之后,冷却成形,然后运到仓库,最后转运到各个兵器作坊以及其它的一些作坊之间的时候,也是极不方便,需要极多的人力。所以便有工人想出了这个法子,他们铸造了这种铁轨,铺投在厂区之内,然后又造出一些有凹槽的铁轮子车,这种铁轮子,刚好便能镶嵌在轨道之上,这样,一车沉重的铁锭,只需要一两个人,便能推着在厂区内移动,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原来是这样?”秦风连连点头,看着左右,笑道:“果然人民的智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