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厂区内移动,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原来是这样?”秦风连连点头,看着左右,笑道:“果然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这种玩意儿,像我们呆在京城之内,是永远也想不出来的。只有身临其境,面临问题,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后来又怎么将这东西装到了外头了呢?”
  “陛下,还是被逼得啊!”金圣南笑道:“将选出来的矿石拖到矿区,以前大都靠畜力,人力,但我们大冶城这一年来人手渐渐的不足,我们只能想办法,这时候便有人提出用这种轨道将矿区与厂区连接起来,用马或者骡子来拖矿车。臣当时也想不出其它的解决之道,便这样做了,于是便有了这条铁轨。建成之后,的确解决了大问题,几匹马便能拖动十数截矿车,其效率,远高于过去,也让我们大冶城解决了燃眉之急。”
  说话之间,远处传来咣当咣当的声音,众人抬眼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从远方奔来数匹挽马,在挽马的身后,拖着十数截矿车,每辆矿车内,都满载着矿石,转眼之间,便从远方到了众人的跟前。
  看着一截截从自己面前经过的矿车,秦风饶有兴趣地问道:“金城主,这车的造型有些古怪,铁轮子之上,怎么还连着东西。”
  “陛下,我们把那叫曲轴。”金圣南解释道:“当初这个车运行的时候,其实出了不少的事故速度一快,非常容易翻车,后来大冶城的工匠们反复实验,便有了这个带曲轴的轨道车,事故率便大大降低了,再培养一些合格的驾驭者,便基本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当然,也不是完全保险,偶尔还是会出事故。”
  秦风看着渐渐远去的矿车,若有所思。
  “好东西,这是好东西呢!”他喃喃地道。


第693章 轨道车
  大冶城的夜晚也是与众不同的。即便已是二更时分,但整个大冶城还是灯火通明,铁厂并不因为入夜便停下他们的工作,数个高炉仍然在不眠不休的工作着,将一炉炉通红的铁汁从高炉里导引出来,流进一个个模子里成型,然后冷却,装车,运往仓库。
  虽然还是早春,但厂区内依然是热气逼人,所有的工人,都只穿了一条短裤,赤着胳膊,来来往往的忙碌着。
  “陛下,大冶铁厂实行二班倒工制。”金圣南介绍道,“分为白班和夜班,每两个月,高炉会检修一次,检修期间,工人们便会将班倒过来,以前上白班的,接下来两个月便开始上夜班了。”
  “难怪这一年来,大冶铁矿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你是这样做的。”秦风点点头:“这样会不会让工人太累?”
  “不会,每一班工人工作六个时辰,休息的时间也能达到六个时辰,其实工人们都恨不得天天自己上夜班呢,因为夜班的工钱会高一点。”金圣南笑着解释道。
  “这是一个新搞法,第一次看见。”秦风笑看着巧手:“巧手,果然是人生处处皆学问,金圣南没有增加多少人,没有多要多少钱,只是在管理之上下了些功夫,便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你们工部下辖有不少的厂坊,您应当让那些人来这里学习学习,取取经。”
  “陛下说得是,金大人在管理之上的确别具一格,很值得推广一番。”巧手认真的点点头,“这些东西,还请金大人回头写一个详细的报告,以便我们来推广。”
  “是。”金圣南躬身道,对于巧手,他有着另外的一份尊敬,虽然他现在的地位比起巧手来,并无丝毫逊色,但真要说起来,巧手对他是有知遇之恩,提拔之情的。
  “金大人,我们去看看你那个铁轨锻造房吧!我想看看这东西,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秦风心中念念不忘白天看到的那运铁矿石的轨道。
  “陛下请!”金圣南道:“其实在完成了对矿山到铁厂之间的轨道安装连接之后,这个活计便停了下来,不过陛下白天说想看一看,所以臣便安排他们特地在今天晚上锻造几根。”
  “倒是给金大人添麻烦了。”秦风呵呵一笑。
  “陛下言重了。”金圣南连连摆手,“其实这些轨道,也需要一些备用品,因为他们平素承载的都是重物,磨损也是不小的。一旦轨道出现了较大的磨损,便需要更换,以免出安全事故,所以根本谈不上麻烦。”
  “走,去瞧瞧!”秦风兴至勃勃地道。
  巨大的车间四周并没有墙壁,只是头顶之上有一个顶蓬,由一根根石柱支撑,秦风等人站在一边,看着通红的铁汁从导流糟中流出,注入一根长长的模具之内,十几个工人站在热气逼人的模具之旁,面露紧张之色地看着通红的铁汁在模具之内流动,不时挥动手里的工具,在模具之内或搅拌,或抚平。对于铁轨的制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要是成型的舅道之内有太多的气孔,这段铁轨便算是毁了,因为这样的不合格产品,装上使用之后,用不了多久,便会断裂。
  一段直的,一段略带弧度的两道铁轨,便在秦风的眼中经历了模具成型,淬水等一系列的工序,当三更的梆子敲响的时候,两段黝黑的约十来丈长的轨道便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此刻又换了一批工人,手持锉刀,哼哧哼哧地打磨着轨道的平面,直到手在上面抚过光滑无比,这才算作罢。
  “陛下,这两种铁轨,一种用在直道之上,另一种用在弯道之上,当然,这种轨道车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转弯太急就会道致重心不稳,容易翻车。”金圣南的手抚过冰冷的轨道,介绍道:“这轨道头里的两个孔,便是用来连接两段轨道的,其实现在最麻烦的就在这里,接头之处,非常容易松动,一旦松动,便会造成极大的隐患,现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将轨道装好之后,将接头之处封死,再需要更换的时候,在切割开,虽然麻烦一些,但为了安全,也只能如此了。”
  “看起来制作还是很容易的。”秦风看着金圣南,笑着道。
  “陛下,开始这东西制作起来倒真是不容易,不过现在,工艺都已经成熟了,今天为陛下表演的也都是厂区内最熟悉的大工。”金圣南笑道。
  “金大人,如果说用这种铁轨将你这大冶城与太平城连接起来,你觉得有可行性吗?”秦风突然问道。
  “啊?”金圣南一怔,旋即摇头:“陛下,这不太可行,大冶城与太平城之间,尽是大山相隔,虽然现在修了驰道,但仍然蜿蜒曲折,这轨道车并不适合这样的地形。”
  “如果是在道路宽敞的平原地区呢?”秦风追问道,比方说从丰县到沙阳郡,从沙阳郡到正阳郡,从正阳郡到越京城?
  金圣南一时没有跟上秦风的思路,怔在哪里。
  秦风挥舞着手臂,兴奋地道:“金圣南,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能将这种轨道从丰县一直安装到沙阳郡,那你这里的东西,不不不,不仅仅是你这里的东西,所有的物资,粮食,武器等等,是不是都可以装在车上,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速度运送过去?”
  金圣南终于想明白了秦风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眼中不仅露出了惊骇之色,“陛下,这,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是,工程是很大。”秦风眯起了眼睛,“就算是从丰县到沙阳郡,一路之上,也有山,有水,但逢山我们可以挖洞,过水我们可以搭桥,只要能修好,那这条轨道所带来的经济上,军事之上的意义,便不可估量。金圣南,白天我看到只不过数匹挽马,便可以拖动十几个车厢,只怕有上万斤的矿石在路上飞奔,看他们运行的速度,足以甩开传统的运辅几条街道去,这样的运载量,这样的运行速度,完全可以改变我们大越的生活方式。”
  金圣南咕咚一声吞了一口涎水。
  “金圣南,你再想想,如果我们有了这种遍布国内的轨道交通,以后那里发生了战事,我们调动士兵,便不再需要士兵们用两条腿辛苦地赶路,累得半死是不是?这车既然能运货,为什么不能运人呢?或者只需要将车子改装一下对不对?即便来是为了战事,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出行?”
  他用一种极其诱人的语调悠悠然地道:“从大冶城到越京城,即便是快马奔驰,也要十来天时间,还会把人累个半死,但假如有了这样一条轨道交通,你金大人再上越京城去,岂不是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车里就可以到了?”
  “陛下所说,的确很诱人,但这样一件足以改变我大明的交通网,只怕不是短时间内难完成的,而且很多困难都摆在哪里。”巧手接过话头,“陛下,这轨道车是以挽马来拉动的,现在不说别的,便是马,我们也一时筹集不到哪不多。马虽然比人有劲,但也需要休息,需要睡觉,需要补充体力,按照陛下的设想,那每隔上一段距离,我们就必须设立一个地点,养上一大群挽马,随时更换马匹,才能保证轨道车能不间歇的前进,这就涉及到驿站系统了。这样一条道路,需要人养护,检查,保护,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资金。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
  “方大治,你们沙阳郡可有兴趣承建这样一条轨道交通?”秦风笑看着巧手,“第一条,可以作为试点嘛,就从丰县修到沙阳郡,几百里路,不短,也不算太长,但需要涉及到的问题,一样都会涉及到,该出现的问题,他也照样会出现。至于钱嘛,沙阳郡不缺钱,只要你们愿意修,朝廷可以承担一半的费用。”
  方大治,沙阳郡的郡守,亦是沙阳郡五大豪门之一的方氏方恪之子,年纪比金圣南稍大一些,在大明,同样是属于那种青壮派官员。听了秦风的话,他笑道:“沙阳郡愿意为陛下分忧。陛下,既然在您的设想之中,这种轨道车是可以运人的,臣想,那也不仅仅限于运军队吧,平常百姓也是可以做得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修成之后,臣想坐这车的人,总也应当买票上车吧?其实细细想来,这东西虽然初时投入成本大,但只要建成之后,却也是一个赚钱的金鸡呢?运货,运人,都是要运费的,而且他的动载量大,运行速度快,到时候必然会成为商人们的抢手货,钱,肯定是能大把赚进的,如果经营的好,只怕短时间内就能将钱赚回来。”
  “说得好。”秦风大笑,这方大治倒不愧是方恪的儿子,生意头脑,深入他的血脉之中。“方大治,那就以你的沙阳为试点,如果成功,我们再在全国推广,到时候我就成立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部门来负责此事,你这一说,我忽然觉得这玩意儿除了军事上的巨大意义之外,好像还能成为驱动我大明经济的一个重要动力呢!”


第694章 不想当首辅的官儿不是好官儿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秦风看到一件新物事,想到一种新可能,然后便将这件事安排下去,至于具体怎么做,他并不愿意去干涉。因为他很清楚,过多的干涉,只会让下头办事的人束手束脚,事事要汇报,鸡巴儿大的事都要请示一番,那啥都别想干成。
  就像这大冶城的轨道车,在不经意之间,便有人想了出来,做了出来,并将其付诸到了现实当中。世上多得是聪明人,只要他们在正确的位置上,便能发挥出你想象不到的能量。
  兴致勃勃的秦风仅仅睡了两个时辰,便又出现在大冶城的兵器作坊之中,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多的让他兴奋的东西。小型化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弩箭已经摆脱了过去射速慢的致命弱点,上弦改为了摇柄,其速度已经堪比一个弓箭手,但他却不会像弓箭手那样受体力,臂力的影响。当秦风看到在一息之间,这种破坏力极强的弩箭居然能射出三支射程达到两百步远的时候,眼睛都瞪得溜圆了。作为一名马上皇帝,他太清楚在战场之上,当这种弩箭能以如此速度进行射击的话,不管对于步兵还是骑兵来说,都绝对是一场噩梦。
  弩箭,石炮,比起当初装备给守慈济的霹雳营的那一批,又有了更大的进步,而这些,才是准备批量装备给明军的。
  有了这些武器,本来就强悍的明军,战斗力上更上一层楼毫无疑问。
  明国走精兵路线,与其它国家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兵力来说,不到十万的兵马,实在是有些可怜,但秦风更相信,武装到牙齿的明军,能在战场之上击败数倍于他们的敌人。
  除了进攻性的武器,再就是士兵的防护了。有了太平湖,大冶城便发展出了以水力带动的巨大的冲锤,以往需要用人力一锤锤敲出来的明光凯这样的高级盔甲,现在都是用这种水力冲锤来锻造,在水力的带动之下,铁毡被高高拉起,随着铁毡落下,轰然声中,一块放置在模具之上的薄铁板便成形,成形的盔甲被取出迅速送到第二道工序处,工人剪去多余的部分,负责第三步的工人便开始打孔。工人转动遥柄,带着螺纹的钻子在盔甲的连接处慢慢地钻出一个个的孔洞。完成这一步之后,这些盔甲便会被用丝绦等连接起来,到这个时候,一副盔甲便几乎完成了,最后在里面缝上软布衬底,便可以封装入库了。而最后两步,都是由一些妇人完成的。
  这是金圣南所说的流水工作线。每一步都由同一部分人完成,长年累月的工作之下,这些人对于自己要完成的部分熟练之极,做起事来手脚极快,就在秦风的眼皮底下,短短的时间,便有十副盔甲从一块薄铁板变成了士兵身上穿着的明光凯。
  “你筑太平湖,居然还有这个作用?”秦风笑看着金圣南,“想不到一个太平湖,不仅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还能为这些兵工作坊提供能量,现在这样的冲压锻造有多少个?”
  “现在有十多个,大冶城正在准备建造更多,不仅用来锻造凯甲,我们还准备用来打制刀具以及其它没有特殊要求的武器。”金圣南道:“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成本。我们曾经测算过,一把刀如果这样来制作的话,成本只是原来的四分之一,不过刀是最为普通的武器,不仅正规的野战营要用,地方部队,衙役等也会用,数量巨大,这样一算,节约的银子,那就很可观了。”
  “的确如此。”秦风点头道:“我们大明算是很会赚钱的了,但会开源,也要懂得节流啊,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吏治改革,这是在节流,发行新币,这是在开源,相比于陛下的大手笔,我们大冶城这里,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了。”金圣南不露痕迹的拍着马屁。
  “冗官冗吏太多,光拿钱不干活,我们大明可容不下。”秦风笑道:“吏治改革,虽然还在进行当中,但统计下来,全国已经裁撤了大约数万人,每年节约下来的银子你知道有多少吗?数百万两银子啊!你说说,国库里要有这数百两银子,可以修多少路,建多少桥?开办多少学堂?”
  “陛下说得是。以前下官在长阳郡来是一个落魄秀才的时候,咱们那里一个小小的县,穷得叮当响,可吃官粮的就有数百人,这些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老百姓那里盘剥而来,可现在我们大冶城,每年帐上的流水便是数百万两银子,但除开军队之外,真正拿俸实禄的官吏,也不到一百人。”
  “金圣南,你觉得这些官员累吗?”秦风突然问道。
  金圣南沉吟了片刻:“陛下,说不累那是欺君,但却累得充实啊!人活着为了什么?下官过去的一位老师说过,人活着,那就得有志向,人要是连远大的志向都没有,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早点挖个坑将自己埋了算了。我们大冶城的官吏选用升迁,除了有才能之外,还有一条,那就得有志向,我告诉他们,不想当城主的官儿,你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儿。想要当城主,做上我这个位置,那就得卯足了劲儿干活,做出成绩,拿出功劳,用吃当当的功劳把与你竞争的人比下去。”
  秦风大笑:“你这位老师说得有趣,人没了志向,那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呢?乐公公,这句话要记下来,回头我要刻在书房里,提醒自己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完成一个,就再树立一个。”
  “是,陛下,奴才记着了。”乐公公弯腰道。
  金圣南的这番话着实是将秦风逗乐了,一边与众人往工坊外走,一边拍着金圣南的肩膀:“你这里官,是不想当城主的官就不是好官,那对你来说,岂不就是不想当首辅的城主,就不算是一个好城主?不想当首辅的郡守,也不算是一个好郡守?”
  金圣南与秦风身边的方大治都笑了起来。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方大冶略年长一些,但也还不到四十,金圣南更是只有三十出头,两人一个是大冶城的城主,一个是沙阳郡的郡守,作为邻居,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但在官场之上,两人却又都视对方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首辅权云,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也只能再做上十年首辅,当然,也不排除中间会有其它的什么变故,而十年过后,他们两人绝对会成为官场的中坚力量,朝廷的中流邸柱,首辅,必然会在他们这一批官员之中产生。而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中,至少到现在为止,还只有他们两个最为出挑。
  秦风这话看似无意,但皇帝的话,即便是无意而发,那肯定也是平常便有所考虑,说者或许无意,听者那就有心了。
  从这句话中,他们两个几乎便可以断定,在陛下的心目之中,下一任首辅的人选,多半会在他们两人之中产生。
  “吏治改革,是我们大明区别于前越,甚至是秦楚齐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想要富国强兵,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而新货币的发行,牵涉也极大,但也是奠定我大明富强的重要步骤,这两件事,不管是在大冶城,还是在沙阳郡,你们两个都做得不错。”秦风看着两个年轻的封疆大吏,缓缓地道。“你们两个,有很多相同之处,做事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巧的是你们两个又是邻居,接下来你们更是要通力合作,做好轨道车的试点工作,如果成功,必然又会让我们大明多了一颗强有力的心脏,我拭目以待。”
  这便是出考题了,两人的治理地方,发展经济等才能,在皇帝的面前,已经展示的淋漓尽致,接下来皇帝要考察的却是两人的合作能力了。
  用金圣南的话来说,不想当首辅的官儿,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好官儿,但首辅却只有一个。作为朝廷的高官,不但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如果单单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恶意竞争,导致该做成的事情做不成,只怕便会被皇帝打入另册。
  这是一个绝大的题目,既考察二人的能力,又考察二人的德行,皇帝的意图是要在全国都推广这种轨道车,沙阳一旦试点成功,便会推行开来,到时候,必然会有人去负责这一项全国行的工作,谁能坐上这个位置,只怕便会铁定是下一任的首辅人选了。
  两人互视一眼,同时微笑着点头示意,双双抱拳拱手:“陛下放心,我等二人必然通力合作,把这件事情做好。”
  “好,好!”秦风微笑着道:“这一趟出来,我是大有所获啊,金圣南,晚上好好地安排一顿吧,我们尽情地喝几杯,明天,我就要离开大冶城了。”


第695章 人才之别
  脚泡在温水之中,秦风舒适地靠在软椅之上,眼睛半眯着看着屋顶,屋外,兵工坊那边铁毡冲击的巨大声音仍然清晰可闻,只要一想到那一击之下,一块明光铠的部件便能成形,秦风便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阵的兴奋。这一次来大冶城,的确不虚此行,看到了不少的新事物,新发明。不得不说,金圣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所治定的一系列刺激发明,重奖发明,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的作法,值得朝廷大力推广。
  这不由得让秦风想起了舒疯子,为了讨得美人欢心,他也是挖空心思发明一些小物事,恐怕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他发明的这些东西,如今成了大明国重要的财赋来源。而在大冶城,这里的那些匠人,却是为了赏银,为了官帽子,也在挖空心思的发明着新器械,产生着新念头,而这些,却无一例外,最终全部转化成了大明国的生产力。
  对于这些人,大明朝廷既不会吝啬赏银,也不会吝啬官帽子,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
  或者朝廷应该出台一部这样的相关法令来激赏全国范围内的聪明人投入到新事物的发明创造中来。嗯,还可以更推广一些,不管是哪一国人,只要你能带着你发明的新东西到大明来,只要你的东西能够让大明从中受益,那就可以重到重赏。
  不能让读书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那怕现在网罗读书人仍然是朝廷的重要正策之一,应当让那些具备一定专业技能,能刺激某个产业大步往前发展的人,也成为大明体系中的一员。哪怕这些人大字也不识一个。
  小小的大冶城,只要政策对路了,便能涌现出如此多的人才,放眼整个大明,还有多少明珠蒙尘呢?
  他啪的一击掌,发出清脆的声音,“就是这样了,回去之后,马上便让权云来办。”
  他兴奋得有些忘形,倒是让正半跪在地上为他轻轻按摩脚步的乐公公被吓了一跳,抬头看了一眼满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