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自然便是各自寻找对手,要分出一个胜负,宴会厅内,自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与正阳郡的头头脑脑们捉对厮杀,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第721章 不显山露水的小招数
席终人散,一般人都退出了得意居,屋子里便只剩下了大明的朝廷重臣们,李维与葛乡,廖辉等人正襟危坐,先前是联欢,现在才会真正说到正事。
李葛二人,心中有鬼,不免有些惴惴,朝廷推行的几大政策,在正阳郡都举步维艰,若说与他们没有关系,那是任谁也不信的。王厚作为先遣部队抵达正阳郡已经数月,但廖辉应付得不错,吏治改革虽然再也硬挺不下去,但推动却极其缓慢,能做到这一点,李维与葛乡二人也算是满意了,毕竟以王厚的老资格,硬顶着一点也不做那也是不可能。
王厚是吏部尚书,他总不可能一直呆在正阳郡,这一次皇帝到了正阳郡,返回的时候,王厚只怕便也要跟着回去了,这一难关,也就算熬过去了。
李葛二人很清楚,如果在正阳郡的吏治改革完全推行开来,那占据着正阳郡各个重要位置的二氏子弟,有多少人还能留下来那就成了问题。这些子弟虽然不都是成气的,但正是他们占据着这些位子,让正阳郡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大网,哪里有风吹草动,他们第一时间便能知晓。像他们走私粮食等战略物资大发横财的事情,如果没有这张网,怎么可能做到密不透风呢?所以说,吏治改革,不仅关乎着他们这些子弟的官位,前程,更是关乎着他们的财路,关乎着他们的身家性命。
但王厚他们可以软磨硬顶,可皇帝站在了他们的面前,他们仍然还是有些心虚,如果皇帝直接问起此事,该如何回答,却是一个问题。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廖辉,看来到时候,也只有把事情推给这位郡守大人,让他来当这个顶门桩了。
秦风却压根没有提这茬儿,一边慢条斯理地喝着醒酒汤,一边笑吟吟的看着李维等人:“上一次见到几位爱卿,还是朕加冕之日,一别便是大半年啊!说起来也是朕的不是,几位都是与大功于国的人,我却是慢待了。”
几人赶紧站起身子,抱拳道:“陛下言重了,陛下日理万机,是臣等不晓事,早就该去京城拜见陛下。”
秦风大笑起来:“你们几个,两人带兵在前线,一人替朕经营着这正阳郡,都是大忙人,哪里有这许多空闲。正阳郡是国之粮仓,正阳稳,越京才稳啊,当年正是几位的大功,才让正阳郡丝毫无损的归于大明治下,让我大明可以说是少打拼好些年啊!每每念起此事,朕都甚是感激诸位的大功。”
“是臣等弃暗投明,臣只恨认识陛下晚了些,投奔陛下晚了些。”李维大声道。“陛下英名,我等虽在正阳却也是早有耳闻,沙阳之兴旺,太平城,大冶城的崛起,都让臣等大开眼界,只可惜那时身在敌营,却不敢表露分毫,但有机会,自然是马上要投奔陛下的。”
“好好好!”秦风开心的大笑。“说起来诸位的大功,朕还没有作出表彰呢!李维将军,葛乡将军说起来,也只是官居原职,每每念及此事,朕心甚是不安呢!朕有意让二位去朝堂之中大展身手,不知二位可愿意?”
调二人去朝堂,岂不是变相剥夺二人的兵权,而且到了越京城,岂有在正阳当这土皇帝过得滋润,更重要的是,离开了正阳郡,从哪里去赚那些来得如同流水一般的银钱?二人对视一眼,李维躬身道:“陛下,臣等才学有限,哪敢去朝堂献丑?那只会误了陛下的事,不仅伤国,而且害己。请陛下恩准臣二人就安安心心地带兵,给陛下带一只虎贲之师。”
葛乡也是连连点头:“陛下,葛某是个粗人,当了朝堂之上,官小了臣不自在,官大了,臣又做不来,还是现在当正阳营的统兵将领更适合,臣以前就是带兵的,也只有在兵营里,才能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真到了朝堂之上,只会给陛下添赌。”
秦风笑指着二人,“世人都盼望着升官,你们二人倒好,只想原地踏步,也罢,现在北地四郡还在作乱,军队也的确不能临阵换将,等灭了北地四郡之后再议此事吧,到了那时候,二位可不要推辞了,不然世人都要说朕薄情寡恩,慢待功臣。”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二人也不能一口回绝,那可就显得有问题了,当下二人连连谢恩。
王厚喝了不少酒,红光满面,笑呵呵地道:“陛下,李将军,葛将军二人现在可不能动,他们二人可是我们大明军队抱围北地四郡的重要一环,不过陛下要酬二将军之功,也不限于提拔他们二人嘛,李葛二氏之中,有才能之人,皆可以提拔嘛!自从朝堂之中推行吏改之后,各部各衙,都缺人,李葛二氏,都是正阳世家,子弟文武皆有出色之人。”
听了这话,秦风抚掌而笑:“还是王吏部老到,李将军,葛将军,二位可有推荐之人?今日朕在这里,王吏部也在这里,可以现场拍板嘛!过两天,就可以跟着朕回越京城去上任。”
李葛二人一愣,可没有想到这一招,这可是不能拒绝的,皇帝要人,你却不给,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说自己家中没有人才?岂不是让皇帝看轻,而且家族子弟得到了这个消息,岂不会有埋怨?
二人迟疑片刻,葛乡先开口了:“陛下,臣有个弟弟,倒是饱读诗书,也有些许才能,或能为陛下效力。”
“好,你说行,那就行!”秦风转头看着王厚:“王吏部,回头给葛将军的这位弟弟安排一个好位子,最起码也得侍郎起步,你觉得如何?”
“陛下说行,那就是行。”王厚连连点头。
葛乡开了口,李维也不好再迟疑,正想开口,一边的廖辉却抢在了头里:“陛下,李维将军的侄子李波,现在任郡兵副统领,不但勇猛过人,更兼有治兵之才,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李波将军可是八级高手哦。”
“武道八级?那很难得了。”秦风看着廖辉:“这李波将军多大年纪?”
“不大,刚刚三十出头而已。”廖辉笑道。
“了不起,了不起。”秦风竖起了大拇指,转头看着马猴,“小猴子,你不是一直说烈火敢死营里缺少顶尖的高手么?怎么样,我可你找一个副手如何?”
马猴嘻嘻笑道:“八级高手啊,那以后欺负我怎么办?我可打不过。”
“你这惫懒货,就是要找一个强的来怼怼你,不然你还是会不知上进。”秦风斥道:“那就这么定了,调李波将军到烈火敢死营任副统领,李维将军觉得怎么样?”
李维嘴里有些发苦,这都表态定了,才想起问自己怎么样。难不成自己还能表示反对不成,李波去的可是皇帝的亲卫营,多少人打破脑袋想去还去不成呢,皇帝这是给自己开了后门,可问题是,李波一走,现有的郡兵可就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了。他扫了廖辉一眼,廖辉微笑回应。李波心中不由大恨,这姓廖的可真会抓机会,李波一走,他必然会安插自己的亲信去郡兵任副统领,将郡兵完全抓到自己手中。倒真是会不遗余力的扩充实力。他这是想和李葛二氏分庭抗礼啊!
心中虽然极度不爽,但脸上却仍还是笑容满面,站起身来深深躬身:“这是陛下的厚爱,是李波的福分,臣先替李波谢恩了。”
“好好好,这一趟出来巡视,朕还是得了不少人才的。”秦风大笑,心中亦是大爽,前头说这么多,都是铺垫,把李波弄走,完全掌握郡兵,悄悄地安插进朝廷的军队,本来就是大计划之中的重要一环。
门口一个黑衣人的身形闪现,往内里探了一下头,又缩了回去。坐在一边的田真看到这个黑衣人,立刻站了起来,走了出去,片刻之后,他走了回来,看着秦风:“陛下,抚远出大事了。”
“什么事?”秦风收敛起了笑容,李维与葛乡二人也立时便警觉起来。
“江浩坤完了。”田真摇头道:“刚刚我们在哪边的探子送回紧急消息,江浩坤部下大将元朴反叛,与蛮人勾结,借着自己五十大寿,江浩坤上门替他庆祝之机,发动反叛,杀了江浩坤,接着元部与燕人先行潜入的人手联手,迅速地掌握了大局,诛杀了江浩坤的儿子及一众死党,现在,抚远郡也归蛮人了。”
秦风呵呵大笑起来:“多行不义必自毙,江浩坤野心勃勃,想趁我大明初建之时起事,却不想最终落了这个下场。消息通知各部将军了么?”
“臣已经派人飞马通知围困北地四郡的各位将领,要小心蛮人突然袭击。”田真点头道。
“很好,各部都要提高戒备,进入到战争状态,严密警戒。李维将军,葛乡将军,看来你们二人不能回家过夜了,得马上返回部队去。”
“臣遵命!”李维,葛乡二人大声道。
“去吧!”秦风挥挥手,“看来我也得启程回越京城了,蛮子一统北地四郡,必然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老实了。”
第722章 妥善布置
李葛二人一走,屋里便只剩下了秦风带来的人以及正阳郡守廖辉,秦风挥了挥手,大部人都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了王厚,马猴,田真以及廖辉等廖廖几人。
秦风仰头看着屋顶,若有所思,王厚低头用杯盖轻拂茶末,嘴角噙笑,马猴心不在焉的玩弄着手里的一把小刀,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田真却是脸色严肃目视廖辉。
廖辉的汗顿时就下来了。身体有些发颤,两腿一软,卟嗵一声跪倒在秦风面前。
“陛下,臣有罪!”
秦风垂头看着他,却没有让他起来,盯其半晌,淡淡地道:“以前确实有罪,但幸运的是,你省悟得还不算太迟,戴罪立功,未尝不可也。”
“臣一定戴罪立功。”廖辉连连叩头。
秦风深吸一口气:“正阳郡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世家把持权力,结党营私,当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朝廷政令,到了府衙之中,便石沉大海,再也贯彻不下去,看起来必须得来一次彻底的清洗才能根除这个毒瘤。”
“罪臣一定翼附陛下马尾,唯陛下马首是瞻。”廖辉只是叩头。
“廖辉,不管你是真心要为朝廷效力也罢,还是为形式所迫也罢,你算是救了你廖氏一门,哼哼,至于李葛二族,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秦风冷笑道:“我给过他们机会,如果他们在归顺大明之后,老老实实的服从朝廷调遣,听从朝廷政令,那谁也不会动他们,但他们偏生却以为现在还是以前,妄想与在前越统治期一样,霸占一方,当一个土皇帝,这就是自取死路了。”
“陛下说得极是。”廖辉汗嘀嘀哒哒地掉落到地上,片刻之间,身前便湿了一大片。
“升官发财,人之常情也,循正道,遵法令,照样能财源广进,沙阳五大家,便是例证,他们以前的实力,比之你们正阳的豪强,可差得很远,但现在呢,他们附于朝廷之尾,一心为朝廷效力,朝廷当然也有丰厚的回报,如今沙阳五大家在天下的名声,又岂是正阳这些土豪能比的?有着大好的例子放在哪里不去效仿,却偏生要走歪门斜道,岂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秦风看着廖辉,轻笑道:“廖辉,你迷途知返,以后廖氏一门,在你手中必然发扬光大。”
“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赐。”廖辉连连点头。
“那也得你自己努力才行。”秦风摆了摆手,“起来说话吧,现在李葛这两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已经做到什么地步了?你应当很清楚吧。”
“是。”廖辉从地上爬起来,垂首道:“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粮食,他们开始向抚远那边走私钢铁,武器,因为这些东西,那边开价更高。”
“你呢?他们还能像以前那样信任你?毕竟这是杀头的买卖。”秦风问道。
“回陛下的话,他们为了死死的套住臣,让臣加入了走私粮食的行当,臣为了不让他们生疑,在请示了王吏部之后,才同意与他们一起干的。”廖辉瞟了一眼王厚,看到王厚微微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这段时间,大约走私了多少粮食?钢铁还有武器?”
“粮食最多,从去年开始他们向抚远少量走私到今年与蛮子搭上线,走私量大大上升,已经多达百万石。”廖辉道:“这些账目,臣那里都私留了一份,陛下随时可以查看。”
秦风惊叹地道:“这才多久,便已经到了如此大的数目,当真是为了钱不顾一切了。如此大的量私运出去,正阳郡的粮价却没有什么波动,越京城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王吏部,看起来我们还是低估了正阳郡的实力啊!”
“正阳在我大明之中,本来就是地盘最大,最肥沃的地方,正阳豪强的底蕴,是十分深厚的,陛下,此一次行动,一定要计划周密,稍有差错,便可能酿成大祸。”王厚道。
“不错,盘根错节啊,动一即触发全身。”秦风有些沉重,“好在有了廖大人这样一个内应,倒是让我们稍显轻松了一些。廖大人,此事,便连你的家人也不许透露,保不齐他们中便有李葛二氏的探子,正阳豪强,相互联姻,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复杂,除了你绝对信任之心腹而又必须参加到这一次行动中来的,都必须保密,那些人可以知道这些事情,必须经过鹰巢的审核通过之后,你才能让参予进来。”
廖辉点头道:“是,陛下,臣到现在都守口如瓶,连自己的夫人儿女都毫不知晓。”
“这一次的行动,郡兵是重中之重。”秦风满意的点了点头:“前期你一步一步的整治郡兵还算做得不错,现在拿掉了李波,郡兵就算完全是掌握在你手中了,但他们的战斗力,显然还在未来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力量。”
“请陛下示下。”
“首先郡兵要扩军,三千郡兵扩充到五千人,理由嘛,就拿江浩坤这件事来说事儿,为了预防战事,扩充郡兵,以护前方粮道通畅,预防蛮人探子潜入等等。你刚刚坑了李维一次,在李葛二人心目之中,你如此做,无非就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有与他们一较高下的资本,所以虽然不快,但不会疑心。”秦风道。
“可是新招之兵,战斗力更可虑啊!”廖辉想起在接下来的大计划之中,这些郡兵要承担的责任,不禁有些担心。
秦风笑而不语。
王厚却拿杯盖敲着茶杯沿:“我的廖郡守,你的那点聪明劲儿那去了?那些郡兵连李葛二人麾下军队都难比,还能与蛮子较量?陛下这话的重点,便在新招的那两千人身上。”
廖辉恍然大悟:“这两千人,原来不是新兵,而是从已有的部队之中调过来的?”
秦风点头:“为了掩人耳目,这两千老兵,会从各部抽调而来,然后以新兵的名义加入郡兵,朝廷的各部大将,不可能参与进来,但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个大将,大概在这些老兵抵达的时候,此人也会到达正阳郡,你不是刚刚赶走了那个李波么?这个人到后,便就任郡兵副统领,当然,在作战之上,你应得听他的,给他当好后勤大管家就好了。”
“臣明白。”廖辉点头,心中却是有些嘀咕,朝廷中的大将不能来指挥,那陛下指定的这个人会是谁呢?肯定不是无名之辈,不然陛下怎么肯将这样重的担子交给其人?
“为了弥被正阳郡实力的不足,鹰巢的鹰隼会在近期以各种名以抵达正阳郡,战事爆发之前,他们会协助廖郡守你清理城内李葛二氏的人,清理完成之后,这些人亦可集结成军。田将军,鹰隼这一次抽调到正阳郡的能有多少人?”
“回陛下,鹰隼能集中到正阳郡城的一共是五百人,当然这五百人都是老手。其中一些现在已经就位,潜伏到了李葛二氏一些重要人物的身边,最差的也都能随时碰到这些人。”田康微笑道:“到时候,只消一声令下,李葛二氏在城中的重要人物,都会在第一时间消失。”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布置,一定要做到精细再精细,朕不想与蛮人多纠缠,只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这个隐患拔除掉。”秦风道:“当初对北地四郡围而不打,一是因为国家财力不继,二来战士们多年征战都已疲劳,三来嘛,朕也是存了练兵的心思,拿蛮人练练手,嘿嘿,想不到最终竟然还钓上了李维葛乡这二条大鱼,也算不错,正阳郡的事情倒是可以一并解决了。此战过后,正阳郡当海清河晏,朝廷政令上下畅通,为大明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战事终究还是要绵延到正阳郡来,此战过后,正阳郡也还是会受到较大的损失的。”王厚叹息道:“李葛二人,猪油蒙了心,老老实实的不好么?”
“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不能尽想着好事,此战只要尽快解决,那么便能将正阳的损失降到最低。到时候有廖大人这样本乡本土的官员出来安抚人心,恢复局面,用不了多久,正阳郡便会恢复到战前的状态了。”
听了秦风这话,廖辉心中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不管怎么说,陛下还没有打算过河拆桥,此战过后,自己还能发挥作用,只要立下的功劳足够大,便能赎清以前的罪过。
“陛下,只是我还有一个疑惑,陛下怎么就能料准李葛二人最后会与蛮人勾结起来,打开防线,让蛮人长驱直入呢?”
马猴冷笑:“这还不简单,他们与蛮人走私了这么些东西,这就是现成的证据,敢不听蛮人的话,他们就活得长么?蛮人只消拿着这些证据稍稍威胁,这二个狗东西便必然会言听计从。”
“不只是如此!”秦风皱了皱眉,“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秦人也会作怪!”
第723章 齐人要动手
一身便装的郭九龄从一家楚人开的店子里走出来的时候,眉头紧锁,显得忧心忡忡。
自从出云郡被齐人当作礼物送给明国之后,楚明之间,便有了一条路上的通道,当然,齐人期盼的明国与楚国之间的剑拔弩张并没有出现,相反,楚人居然很大方的直接将边境上的驻军撤走了。这一招,让齐人有些大出意料之外,同时也在猜测明楚之间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协议。
齐人最担心的,便是楚人与明人结成同盟,这对于齐国来说,可是极不利的。明国不比前越国,战斗力强悍的明军,能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挠。特别是他们正在与楚国作战的时候,更不希望明国进来掺一脚。
以前的所有种种,都是齐国希望明国掺合到楚齐大战之中来,而明国建国之初,致力内政,发展经济,的确置身事外,齐人也算是初步达到了目标。
齐人对楚战争,虽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将战场压到了楚国境内,但远远还说不上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闵若英重新启用程务本之后,虽然在战场之上并没有能扭转劣势,但务实的程务本却一直在致于在昆凌关之后打造第二条防线,一年下来,已经初见成果,这样,即便是昆凌关出了问题,齐人也不可能长驱直入。
程务本很清楚齐楚两国的实力,从来都没有指望过楚人能真正的战场上击垮齐军,拖,磨一直便是他的策略。
齐人也看到了这个现实,即便现在击败罗良,但楚人的第二条防线,仍然会挡住他们,真正击败楚国还是遥遥无期,但身边的明国,却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秦风整合明国内部的事务太过于迅速,大大的出乎了齐国上下的意料之外,如果照这个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亲手养大的这只小老虎,便会迅速蜕变成一条能伤人的猛虎了。
必须尽早将其扼杀在摇蓝之中。
这便是齐人的算盘。在齐人的想象之中,与国运长久,底蕴深厚的楚国来说,对付明国,肯定要简单得多。
现在楚人在战场之上已经被齐人压得喘不过气了,昆凌关摇摇欲坠,楚人自顾不遐,此时正好腾出手来对付明国,想来楚人也会借着这个机会喘一口气。
而且齐人也料定,楚人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横插一杠子。
明国这头小老虎,是齐人一手养大的,当然,在养大这头小老虎的时候,齐人也留下了一些后手,蛮人所建立的燕国便是其中之一。
这家楚人店子,实际上是属于楚国内卫的,各国虽然彼此敌对,但各个国家都在对方有一些摆在明处的谍子,这些谍子,实际上就是用来交换对彼此有用的情报。他们对于各国情报机构来说,都是公开的,彼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今天郭九龄在这里得到了秦国有可能对明国动手的消息。
扑灭北地四郡的蛮人,顺便解决正阳郡的事情,是现在明国的当务之急了。本来一切顺利,明国正在将蛮人一步一步的引入陷阱当中,但齐人此时插手,却会让问题一下子复杂起来。要知道,在丰县,在太平城,明国并没有什么驻军。一旦齐人决意配合蛮人进攻,那沙阳郡,太平城,大冶城,便首当其冲。
太平城,大冶城地处深山,易守难关,倒也不太担心,但出了丰县,一直到沙阳郡,却是一路坦途,这对于明国来说,太不利了。
这个情报,必须马上禀告给皇帝知晓。
作为秦风的心腹干将,大明的重臣之一,又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郭九龄出入皇宫是非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