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拓拔燕盯着他看了半晌,哼了一声,跃下屋顶,李维也跟着跳了下来。
屋里的灯光渐次亮了起来,葛乡也出现在了拓拔燕的面前。
李维是喜从天降,当天突围之战,他与葛乡两人侥幸突破了第一道封锁之后,再也不敢恋战,东躲西藏,仗着一身不错的武功修为逃出了战场,接下来一路逃亡,他们是正阳本地人,道路熟悉,倒是让他们愈逃愈远,这个村子里的这家是李维的一个远房亲戚,他们准备在这里先躲上一段时间再徐图他计,却怎么也想不到拓拔燕居然还着一支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他们两个人这一路上为了躲避明军的追索,可谓是吃尽了苦头,真是不敢想象,拓拔燕居然能带着这么多人的一支骑兵堂而皇之的出现,还大张旗鼓的抢劫。
李维与拓拔燕打过不少次交道,知道这个人可是燕国皇帝面前的红人,而且也是极有本领的一个人。
第766章 两个脑袋
青铜峡口,有一个小小的明军哨所,只不过有数个士兵在这里值守。自从秦风建立大明政权之后,青铜峡已经成为了连接沙阳,长阳,正阳最重要的通道。而沙阳和正阳也一起合力,在青铜峡内修建了一条官道。平常这里都是人来人往,商队川流不息,自从发生战争之后,这条本来热闹的商道顿时就冷清了下来。正阳郡在这里建了一个哨所,原本是警戒沙阳郡失守之后,齐军会从这里杀过来,像这样的哨所,在青铜峡内每隔十里便有一个,不过随着正阳战争的结束,而沙阳郡战事又在刘兴文,陈家洛的持续抵抗之下,坚持到了现在,青铜峡内的哨所已经陆续撤除,只余下了峡口的这最后一个还没有来得及撤掉。
此刻,驻扎在哨所里的几个官兵,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远方,如雷的马蹄声,旋风一般扑过来燕人骑兵,让这些官兵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蛮人不是在正阳郡城之下全军覆灭了吗?怎么还会有这么大规模的一支骑兵杀过来了?呆愣了半晌,一名伍长突然大叫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快跑啊!”
这一声叫,惊醒了还在发愣的其它士兵,众人一声喊,撒丫子就往一边的山坡之上跑去,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骑兵如风而来,踏平了简易的哨所,为首的一员将领更是抬手一箭,将旗杆之上高悬的大明日月旗射了下来,唿哨声中,一众骑兵风一般的奔进了青铜峡,沿着官道向着沙阳郡内疾驰而去。
只能蹄声渐远,刚刚狼狈逃到山坡上去的几个士兵终于向回奔来,不过与先前上山时的狼狈不同,下山的他们,身手显得极为矫健,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士兵。
为首的一人,站在已经被踏碎的哨所之上,挥了挥手:“找找,看看有什么东西留下来。”
另外几个士兵立时便在一地的破烂之中寻找着,半晌,一个士兵拿着一支箭奔了过来:“头儿,箭上有个小竹筒,竹筒里有信。”
千面两眼一亮,伸手抢过箭,从箭下的竹筒里掏出一张不到一指宽的纸条,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头儿,咱们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啊?”一名士兵不解地问道,“这支骑兵里有我们的人?这支箭就是他留下的?”
千面抬头扫了那士兵一眼,眼神凌厉,那士兵也有些心虚的低下头,鹰巢中人,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他今天这一问,可算是犯了忌讳了。
看完了纸条,千面将纸条揉巴揉巴,塞里嘴里嚼了嚼便咽了下去,几脚踢开被踩烂的木板,从里面翻出了一个小板凳,原地坐了下来。
“休息一会儿吧,今天晚一点,我们还得进青铜峡一趟。”他吩咐道。
“头儿,要盯着那些骑兵,咱们现在就该出发吧,我去后头把马牵过来。”一名士兵提醒道:“再过一会儿,咱们可只能看他们的马蹄印子啦!”
“盯那些骑兵干什么?”千面摆了摆手,“等晚间咱们去收两颗头颅。”
“两颗头颅?”众人都有些懵。
“对啊,两颗头颅!”千面淡淡地道:“叛徒,从来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青铜峡内,数百骑兵们一边纵马奔腾,一边高声欢呼着,现在,他们安全了,他们的马上鞑链里,都装着这一次横穿大半个正阳郡抢来的金银细软,只要到了齐国,便能过上逍遥的日子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说起来,他们可真是从来没有过过多少好日子,在山里苦,下了山以为要享福了,没想到被明军打得大败,然后被封锁在北地四郡,日子过得还是一样的苦。只到拓拔燕的到来,成了他们这支骑兵的首领,他们的日子总算是有了改善。至少不用为吃喝而发愁,隔三岔五还能大吃大喝一顿。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次的大惨败之中,数万燕军不是战死便是被俘,而只有他们,在拓拔燕的率领之下,逃出了生天,这一路之上有惊无险,现在更是胜利在望了。
随着空中的太阳渐渐西斜,峡谷之内的光线也慢慢地黯淡了下来,拓拔燕举起了手,狂奔的骑队逐渐减速,最终停了下来。
拓拔燕翻身下马,看着身后,大声喝道:“弟兄们,天下黑了,马儿也累了,先休息一会儿,埋锅,生火做饭,吃饱喝足再走。”
慕容海大声答应着,士兵们也纷纷下马,这一路之上,他们已经习惯了对拓拔燕惟命是从,因为他们的老大从来没有错过。
“拓拔将军,现在休息不大好吧?我看咱们还是先出了青铜峡,到了沙阳之后再说吧!”李维走到拓拔燕的身边,道。
“是啊是啊!”葛维也走了过来:“拓拔将军,这里可还是明军的地盘,随时可能有追兵来的,而且这一生火造饭,炊烟升起,也极易暴露目标啊!太危险了,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吧。”
拓拔燕翻了一个白眼,“人受得,马可受不得,二位不是骑兵吧?知不知道战马就是我们的第二条命,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这都跑了半天了,没看见马儿都在吐沫了啊!”
“可是明军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啊!”李维有些急了。
拓拔燕哈哈一笑,“明军?二位,我拓拔燕带着这八百骑兵横穿了大半个正阳郡,明军从来都是跟在我们后头吃灰闻屁,有什么可怕的。追我们,那他们也要有骑兵啊!二位都是将军,胆子这么小?”
被拓拔燕抢白了一顿,李维葛乡二人都是脸色发红,这些日子,他们的确已经给吓破了胆。好不容易碰上了拓拔燕,大家难兄难弟,不过这拓拔燕手里还有八百骑兵,可就成了一条可抱的大腿。
二人讪讪地对视了一眼,冲着拓拔燕翘起了大拇指:“拓拔将军好胆色,我们佩服之至。”
拓拔燕大笑:“二位武道修为不差,以后跟着我到了齐国,就吃香的喝辣的吧,知道我在齐国的靠山是谁吗?是曹辉曹大人,当年我护送前越太子,就是交到了曹大人手中,当时曹大人可是极力邀请我呢,不过当时我一心想要为大燕效力,这才回绝了他。不过也说了,我什么时候去投奔他,他都是畅开大门迎接我的。”
听说拓拔燕的靠山竟然是齐国曹辉,李维葛乡二人不仅又惊又喜,他们现在可是除了自己,啥也没有了,在齐国也没有什么靠得住的人,如果能借着这拓拔燕贴上曹辉,那可就找到了一条粗得不能再粗的大腿了。
一想到这里,二人对于拓拔燕的笑容更加谄媚了几分,阿谀之词滚滚而出,马屁拍得山响,拓拔燕也是坦然受之。
峡谷之内,气氛轻松,一口口的铁锅内,香气四溢。拓拔燕摸了摸肚子,伸手招来了慕容海,“慕容海,过来。”
慕容海小跑着过来:“大哥,啥事?”
“还没熟啊?我可都饿了。”拓拔燕问道。
“马上就好,我这就去给大哥盛一碗过来。”慕容海笑着转身。拓拔燕一伸手抓住了他的手,回头看着李维和葛乡:“给二位将军也盛一碗过来,怎么说过去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能让他们也跟士兵们一样去排队盛粥吧?”
听了这话,李维与葛乡二人感激的冲拓拔燕连连点头,而被拓拔燕遮住了脸的慕容海却是一怔,因为拓拔燕握住他的手的同时,塞给了他一小包东西,小手指更是在他的掌心里挠了一挠。
他与拓拔燕在一起也有快两年时光,立时便明白了拓拔燕的用意,这小包里,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他有些不明白,怎么老大现在就要干掉这两个家伙了呢?话说这两个家伙武道修为可真是不错,如果带到齐国去收服了也是两个好帮手嘛!
不过老大的决定自然是不容更改也不容置疑的,这些想法只是在他的心中一闪而过便被他自动抹去,当拓拔燕转过身来的时候,慕容海已是恢复了正常,冲着那两人笑了笑,转身向着远处的大锅走去。
片刻之后,他端着三大碗香气四溢的粥走了过来,粥是白粥,不过里面加了不少的腊货,还有士兵们随手在溪水边采摘来的一些野菜,白,红,绿,光是色泽,已经是让人食指大动了。
“快吃吧,喝完了粥,再拾掇拾掇,马儿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我们便该赶路了。”拓拔燕举起手里的粥碗,冲着李维葛乡二人道。
拓拔燕给慕容海的自然不是江湖之中那种下九流的迷药,而是鹰巢自舒畅那里讨来的方子配制的好东西,效果之佳,远非一般人能够想象。
李维葛乡二人一碗粥下肚,已是如同一根木头一般卟嗵两声载倒在地上。
“老大,怎么要做了他们?”慕容海走了过来,伸脚踢了踢两个昏迷不醒的人:“老大从哪里弄来的迷药,如此厉害,这两个家伙武道修为不错,居然能一点反应也没有就着了道!”
“你忘了你老大以前是干什么的了?”拓拔燕嘻嘻一笑,“这可是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佳品。至于为什么要做了他们嘛?哼哼,如果不是这两个家伙,我们大燕岂会上这么大一个恶当?要不是他们,我们现在还在北地四郡好好地呢,至不济,咱们还可以退回到山里去,现在倒好,啥都没有了,不就是这两个货给害的,看到他们我就想做了他们给咱们死去的弟兄报仇,只是这两个家伙武道修为不错,我不想兄弟们再多做无谓的伤亡,好不容易逃出来了,死在这两人手里多划不来,瞧现在,这两人没了戒心,收拾起来多容易啊!”
拓拔燕狞笑着拔出了刀,毫不犹豫地挥手一刀斩下了李维的头颅,抬眼看了一下慕容海,慕容海嘿的一笑,抽刀,一刀斩下了葛乡的人头。
“将这两个人头摆在大道之上,想来不久之后明军便会追来,这两个家伙,便算是我们留给他们的礼物吧,哈哈哈!弟兄们,快吃,吃饱了,老大带你们去享福啦!”拓拔燕大呼道。
峡内再度响起欢呼声,对于死了两个人,他们眼都没有眨一下。惹了老大不快,那死得一点也不冤枉。
夜已深,峡谷内再度响起了马蹄之声,几匹马停在了先前蛮军停留的地方,看着那两颗端端正正的摆在道路中间的脑袋,千面纵声大笑起来。
第767章 无奈
郭显成与曹辉两人相对而坐,脸上都是充满了挫败感。
对于齐国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一场齐国煞费苦心,联动数方势力对新崛起的大明的剿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还只能看到军事上的失败,但接下来的政治延续才会是重头戏,可以想见,因为在战场之上的失利,接下来齐国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小瞧他们了。”郭显成自责地道:“曹大人,我小瞧他们了。我郭某人一生打过大仗恶仗无数,这一次却是一跤跌倒在这个地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坐拥数万大军,连一个沙阳也没有拿下来。如果我能及时拿下沙阳,正阳郡的蛮子或者不会如此早的崩溃,事情还是大有可为的。我会向陛下上折请罪。”
曹辉摇头,“郭将军勿需自责,这一次因为意外而不得不仓促提前发动战争,各方面的准备都不足,并非简单的军队作战不利。从现在我能收到的情报分析,我们的计划很早就被明人所洞悉,李维,葛乡只不过明人放养的两颗棋子,他们早就在秦风的掌控之中。利用这两人,调动蛮军提前出动,打各方一个措手不及,是他们早就策划好的事情。秦风真是好胆色,佩服之至。”
“如此机密的计划,怎么会泄密?是我们内部的问题?”郭显成问道。
“不是。”曹辉摇头:“漏子还是出在李维,葛乡二人身上。二人太贪,自以为正阳是他们的天下,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这才被明人察觉,从而将计就计,造成了今日之局面。”
“即便如此,但明人军队的强大,从此战让我们有了明晰的认识,只怕从今以后,我们最强的对手将不是楚人,而是明人了。”郭显成略显忧郁:“曹大人也看了这些天我们缴获的明人的那些武器,盔甲了,比我们大齐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啊。虽然说这些都是外物,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战场之上,这些东西,有时候就能决定一支军队的成败。我们大齐的军工系统必须要好好的反思,明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做不出来?”
曹辉苦笑:“郭将军,你知道明人的吏治改革么?”
“听说过一点,不过这与我没有啥关系,所以也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与这场战争有什么关系?”郭显成奇怪地问道。
“有关系,不但有关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曹辉叹道:“秦风废除了各国一直以来的取士方式,在我们大齐,官员的选拔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便是科考取士,一篇文章定终身,另一条腿便是举贤荐能,由官员推荐任命。”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啊!”郭显成道:“科考是给所有人一条道路,而推荐便能拾取遗珠,将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原先的立意当然是好的,但到了现在,却是变味儿了。”曹辉道:“科考,一篇文章定终身,这倒好,大家都去琢磨这文章怎么写了?经世务实呢?一概不会,郭将军,去年春耕的时候咱们新取的那个状元闹出来的笑话,你也有所听闻吧?”
郭显成笑了起来,“就是那个分不清麦苗与韭菜的那位状元吧?也够倒霉的,在皇帝面前出了这么一个大丑,本来该入翰林院当个清贵官儿的,升迁也快,这倒好,直接被皇帝一脚踢到最穷的县去体验生活了。”
“说来好笑,但深想可就不好笑了。其实这样的笑话还有很多,真正让皇帝知道的那又有几个?前年,吏部提请任命的那个去治理河道的河督,对河工完全一窍不通,却又书生气十足,刚愎自用,死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酿成大祸,最后自己掉了脑袋,也让大齐百姓吃足了苦头。”
说到这件事,郭显成也沉默了下来。“我麾下有个校尉,家就在那个地方,那场大水,便让他再也没有了亲人。”
曹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条腿,能真正选出来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了,而另一条腿呢,变味得更加厉害,快成了我们大齐官员们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利器了,让他们推荐贤能,哈,推荐的都是自己人,管他是不是贤能,有没有真本事,对这些人来说,只要占着位子就好。几年下来,皇帝察觉到了些端倪,下令严察,这倒好,自己不推荐自己人了,却官员勾结,互相推荐彼此的人,防不胜防啊!”
郭显成摊摊手,耸耸肩,没敢多说话,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也经常干。
“反观明人这两年,吏治改革,汰冗去劣,纳吏入官,科考项目多达十几种,文章写得好,反倒成为无足轻重的了,秦风更务实,他看重的是能实实在在做事的人物,不管这人读了多少书?只要能做事就成,哪怕此人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有一点特长。他们的官吏考察制度,我看过,秦风提出一条考核原则,叫无功即是有过,郭将军听说过么?”
“无功就是有过?”郭显成略惊,“这个提法倒是很新奇。”
“也很厉害,说白了,这就是对付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的。”曹辉道:“明人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逼得官员们一个个卯足了劲的拼政绩。他们的官员,现在呆在衙门之中等事做的人很少,这些官儿都在出去找事做。这样的官儿,一个两个不可怕,但全国上下都这样,那就很可怕了。你有一次悄悄地去了一趟长阳,本来是想去宝清港看看,结果在路上,看到了他们的郡守马向南,堂堂一郡之守,卷着裤子袖子,坐在田埂之上与老农讨论怎样将肥沤得更好,还让手下拿着纸笔记下来,说要在全郡推广。那一刻,我真想将这位郡守干掉。可回来的时候经过沙阳,我留了一下心,没想到又碰到了沙阳郡的郡守方大治,你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干什么?”
“他在干什么?”
“他在与一群商人讨论怎么货殖天下?这其中啊,还有几个是我们齐国的商人。”曹辉摇头:“一位郡守大人,大谈如何赚钱,怎样赚钱,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给商人们提供便利,怎样给商人们松绑,怎样减免不必要税费,嘿嘿,郭将军,你别以为这家伙在挖明国的墙角,他啊,想得更远。后来我找到了那几个商人,你知道方大治是怎么想得吗?他想得是,商人的生意做得大了,他自然税就收得多,这些商人生意做得大,便能雇佣更多的人,这些人拿了工钱,便能买更多的东西,他将其称为拉动消费,而反过来,消费被拉起来了,又会更加刺激商业的繁茂,郭将军,你说我们的郡守,会去做这种事吗?”
郭显成摇头。
“再说回来,大冶铁矿,炼铁厂为什么能炼出质量如此好的钢铁?因为秦风慷慨地让那些大字都不认得几个的大匠变成了官员,那个被秦风封为大监的匠人,拿的薪俸比肩他们的首辅权云,这位大匠能不感激涕零,连铺盖卷都搬到铁厂里,吃喝拉撒都在哪里,整天里想得就是怎样将质量再提高一点。而这样的人,在大明境内,如今比比皆是,这些,我们大齐做得到吗?让这些连书都没有读过的人当上官员,享有官员的福利,只怕朝堂之上马上就会吵翻天!”
郭显成苦笑。
“说到官员的福利,我们大齐官员的福利可谓是天下最好的了,不纳税,不交赋,每个人坐拥大量的田产却一文钱都没有为朝廷做过贡献。而明国的官员呢,这些福利根本就没有,该交的,一文钱也不能少。一个清丈田亩,便挖出了前越隐匿的数百万亩良田。”曹辉叹息道:“每次看到这些情报,我都如坐针毡,我们大齐现在仍然是一个巨人,明国虽然还像一个未成年的小伙子,我却能看到他的每一条肌肉正在一天比一天强壮,我也好,皇帝也好,都能看到我们大齐的问题在哪里,却又无法去改变它,这才是最无奈的事情。”
“既然看到了威胁,我们就必须先趁着他们还没有更强壮,马上将他灭了。”郭显成道。
“我们正是这样想的,可惜,这一次我们失败了。”曹辉道:“正阳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明军磐石营,锐金营,苍狼营,撼山营等主力在章孝正的指挥下,正在向沙阳郡挺进,算上王贵的人马,明军集结了超过五万人的大军,正在前来沙阳的途中。对我们来说,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必须要想着,怎样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了。否则一个不好,就会演变成一场倾国之战,真是这样的话,楚国岂不是要笑晕过去。”
“中平郡那边?”郭显成问道。
“中平郡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但只看章孝正挥主力往沙阳而来,就可以证明秦风在中平郡至少没有败,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到现在为止,肖锵仍然没有出兵,我担心秦人会遭到失败。考虑到秦国国内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担心他们倒戈相向啊!”曹辉忧心忡忡。
两人相对无言。
第768章 欢迎你加入大齐
一名校尉军官急匆匆地走进了大帐,向两人行了一礼,看着郭显成道:“大将军,巨来县鲍春将军刚刚送来急报,他们截获了一支蛮人的骑兵。”
“你说什么?”郭显成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鲍春截获了一支蛮人的骑兵?”
蛮人已经全军覆灭,这支骑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是的,这支骑兵在巨来县与我军发生了一些冲突,被我军包围,但这支蛮人骑兵的首领说,他是来找曹大人的。”校尉军官转头看向曹辉。
“找我?”曹辉一怔,“这个蛮人骑兵叫什么名字?”
“他说他叫拓拔燕。”校尉军官道,“他要求面见曹大人,但又不肯放下武器,在巨来县与鲍将军对峙呢,鲍将军一时也难辩敌友,现在情况又比较复杂,他不敢自作主张,便派了人飞马回来报讯,请示该怎么办?”
“这个拓拔燕我的确是认识的,当初策划将吴京从越京城弄出来,这人便是护送者之一,在慕容靖为了引开瑛姑不得不离开大部队的情况之下,此人带着一帮乌合之众,居然能将吴京一路送到沙阳郡,最后交到了我的手中,此人倒是一个狠角色。”曹辉看着郭显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