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能打,我只是想讹诈秦国一回。”秦风贼兮兮的笑着,“万要我讹诈成功呢?那岂不是赚翻了。”
权云愕然,皇帝居然打着的是这个主意?当然,只要不真打就好,这一记竹杠如果敲响了,那对于大明自然是绝大的利好消息。青州郡,对于大明来说,那可就是战马。“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首辅就是因为这事大老远的跑过来?”秦风问道。
“当然不,当然不。”权云连连摇头:“很多事情,必须要陛下拍板才能施行,而这些事情又刻不容缓,我想陛下在中平郡应当还有一段时间,恐怕得要处理完与秦国之间的事情才会回返,有些事情,实在是等不得了。”
“哦,你说说看,是哪些事情?”
“陛下,在说这些政事之前,臣还要先向陛下说说另一件事,这件事,却是陛下的家事。但臣以为,君王无家事,家事即国事,所以臣觉得这件事情,比其它的事情要更重要一些。”权云认真地道。
“家事?”秦风有些愕然地看着对方。他的家事很简单,只有一个老婆,一双儿女,有什么事情值得这位首辅如此郑重其事。
“对,家事,陛下,刘老太爷在太平城去世了。这个消息目前还没有公布于众,因为刘老太爷毕竟不是一般人,而沙阳郡现在还出于战争状态,齐人还驻扎在丰县,并没有完全退出,因为担心公布这个消息会引起沙阳郡有什么波动,所以就暂时压了下来,等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后再择机公布。”
“刘老太爷去世了?”秦风震惊地站了起来。
“是的,这一次丰县保卫战,刘兴文的厚土营与沙阳郡的各处郡兵奋勇抵抗,上万将士最后剩下来的只有一千余人,可谓是伤亡惨重,但却也将齐军阻挡了半月之久。刘老太爷也披挂上阵,就是在这场战事之中,他旧疾复发,终于回天无力。”
秦风黯然坐下。他对于刘老太爷一直是心怀感激的,当初他在雁山的时候,可谓是势单力薄,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遥遥无期,而正是刘老太爷率领的沙阳郡与他的联合,这才让他有了质变,太平军因此而成立。而随后在刘老太爷的强力支持之下,太平军的一系列军政民政之策都得到了有效的施行,从而奠定了今日大明的基础,可以说,刘老太爷是秦风崛起的第一大功臣。
虽然后来因为担心沙阳系的势力过大,秦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分化,削弱沙阳系的势力,但对于刘老太爷的这份感激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而刘老太爷虽然对秦风的一系列动作心知肚明,但却没有抱怨过半句,反而每每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这是一个目光如炬有着大智慧的老者,如今却就这样撒手而去了。
“陛下,刘老太爷过世的时候,皇后娘娘正在身边,他向皇后娘娘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便是要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小王子为侧妃。”权云停顿了一下,“而皇后娘娘也答应了。”
“将那个小姑娘许给小武当侧妃?”秦风又是一阵惊讶,“那小姑娘我见过,冰雪聪明,亦是一个美人胎子。”
“陛下,此事,我觉得娘娘有欠考虑,陛下花费了不少力气来削弱沙阳系,其实现在已经见到了成效,刘老太爷的去世,更是让沙阳系群龙无首,但如果刘氏成了皇亲国戚,那沙阳系可就又有了新的首领了。”权云有些忧虑地道。
“兮儿既然答应了,我自然不会反悔。”秦风摇头道:“以刘老太爷的功绩,这也并不为过。”
“可是?”权云皱起了眉头。
秦风突然笑了起来:“而且你觉得刘兴文有刘老太爷的那种睿智和领袖能力吗?”
“那倒没有!”权云摇头。
“这不就得了,领袖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足够的能力,光有一个名头起什么作用。”秦风想了想,“厚土营这一次也差不多打光了,这个战营当然要重建,不过刘兴文便不再任厚土营主将了,将他调到兵部任兵部侍郎吧!这个消息,与小武的亲事同时公布。便在宣布刘老太爷的死讯之后吧。朝廷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如此甚好。”权云想,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刘兴文不再直接掌握兵权,但在外人看起来,他却是升了官,而且成了未来的国丈。
第778章 人的问题
权云是那种典型的技术官僚,在谋求个人前程的同时,又不乏做一番事业,为民谋福祉的理想。当年刘老太爷看上他,费尽心机地将他从越京城一个普通官员弄到了沙阳郡当郡守,看上的就是他这一点,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手腕。在当时的越国那种背景下,没有丝毫背景,后台,但却能一步一步地稳稳地升到四品官的权云,而且基本没有人跟他作对的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个人的能力。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权云如果不离开越京城,也就是一个四品官混到老,此时刘老太爷找上门来,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离开了越京城,到了沙阳郡城,权云那成熟的当官的技术手段便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不但让沙阳郡的民生经济蒸蒸日上,特别让刘老太爷欣赏的是,他妥善地处理了豪门世家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一点,别说在越国,放眼整个天下,也是屈指可数的。
而秦风,也正是看中了权云的这一点。
大明初立,除了少数几个地方,秦风的政策是尽量与地方上的豪强世家相互妥协,以求在最快的速度之内,平息地方上的纷争和不安,将整个国家纳入到正常的秩序中来,让大明能迅速地积蓄实力,应付可以预想得到的一系列困难。
事实上,权云做得相当出色。如果没有这位当朝首辅的长袖善武,建国不过两年的大明,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同时应付三场战争的。
权云作为技术性官僚的代表人物,对于外戚是相当警惕的,外戚弄权,历史之上比比皆是,但大多是反面教材。
大明虽然初建,朝堂之上,山头还不明显,但在军队之中,却是派系分明,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皇帝还是朝堂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分而治之才有利于朝堂更好的掌握国之利器。
但对刘老太爷临死之前的这一招,权云却是立即竖起了耳朵。刘家本来就势力庞大,明着的暗着的势力足以影响朝局,一旦再成了皇亲国戚,那必然再上一层楼,如果手中再握有兵权,那未免也太庞大了。
权云感激刘老太爷当年的慧眼识珠,将他从泥潭里拔了出来,但这也就是私人感情,作为大明首辅,一旦涉及到政事,这位技术官僚骨子里的那种东西立刻便迸发了出来。
他是一个将位置放得很正的人。
他找了一个借口借里迢迢的跑到中平郡来,就是想跟秦风说清楚这一点,但现在看起来,是他多虑了,皇帝的反应快得很。马上就意识到他担心的是什么,所谓响鼓不用重捶,有这样一个英明的皇帝,是首辅的幸运,但也会让首辅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马虎。
面前这位,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
“陛下,正阳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但后续的处理,却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抛开了上面两件事,权云将话题转到了实际的事务之上。
“正阳郡整体的情况如何?”秦风问道,这段时间,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与秦作战之中,基本上没有看过相关的奏章和邸报。
“正阳郡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权云微笑道:“陛下运筹帷幄,引君入翁,用最快的速度将蛮人包围在了正阳城下,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损失,所以正阳郡受损的不过数个县而已,其它地方,仍然相当不错。但北地四郡可就惨了。”
“北地四郡啊!”秦风仰天长叹了一声,权云虽然还没有说,但他也能猜到大致的情况,想想当年的长阳郡是一个什么情况,现在的北地四郡只怕与那时的长阳郡也差不多啊!
“又是钱是不是?你可别把苏开荣给吓死了。”秦风苦中作乐。
权云也是忍俊不禁,这位苏大人在财政之上是一把好手,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到了新朝之后,胆子变得比老鼠还小。
“这还是其次,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权云摇摇头,“解决了人的问题,再才能谈得上恢复民生经济。”
“人有哪些问题?”秦风问道。
“陛下,人是大问题啊。首先便是在正阳郡城之下,我们一战俘虏了三万余蛮人,当然,还有数千李维葛乡的手下,现在这些人都关在正阳郡,几万人呐,就算每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也不是小数目,而且,总不能一直关着吧!”权云摊了摊手,“怎么处理,朝议的时候各位大臣也是拿不出一个办法来。本来臣是想将这些蛮人俘虏分解到各个郡去服劳役,但稍稍询问了一下,各郡的郡守们都不肯接这个烫手山芋啊!”
秦风皱起了眉头。
“这几万人还是小事,咬咬牙,总能解决的,但现在聚集在北地四郡的还有数十万蛮人百姓老弱妇孺啊!慕容宏逃进大山的时候根本顾不得他们,而吴岭追击的速度又太快,这些人现在被困在北地四郡,冲突此起彼伏啊!”权云大摇其头。
“蛮人与本地百姓的冲突?”秦风问道。
“不错。蛮人强势下山,江浩坤这一引狼入室,可就造成了太多的问题。这几年,蛮人在北地四郡强横霸道,与本地百姓结下不少的怨恨,现在蛮人倒了,本地百姓翻了身,就又反过来欺负报复这些蛮人,北地四郡现在的治安一团乱糟,每天都在死人。王贵叫苦不迭,疲于奔命,就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北地四郡爆发了十起大规模的冲突,两边都死了不少人。”权云唉声叹气。
“现在北地四郡是王贵在负责?”秦风问道。
“是,北地四郡被收复之后,以前的官员还在甄别,目前属于军管,王贵率一万士卒驻扎在北地四郡,也就是维治一个治安而已。”权云道。
这就是民族矛盾了,秦风挠挠头,这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首辅啊,首先我们要定下一个调子,那就是蛮人过去虽然是敌人,但现在北地四郡收复,他们自然也就成了我大明的子民,这一点,务必要讲清楚,特别是对官员,更是要重点申明,如果他们在处理北地四郡的事务之上,稍有偏向,就容易引起大的问题。”秦风道。
“是,陛下。”权云点头道。
“北地四郡现在的情况,也的确只能暂时先军管,首辅,我有个想法啊,北地四郡以前都是军镇,本身都不大,加在一起的面积,还顶不上一个正阳郡,我想把他合为一个郡,让王贵先代着这个郡守,这样一来呢,事权统一,王贵也好行事,更容易处理这些纠纷,你觉得如何?”
权云思忖片刻,“陛下这个主意甚好,北地四郡,在经济民生上来说,对大明并没有什么帮助,现在蛮人已经彻底失败,那么这几个军镇存在的必要性的确大大降低,合四为一,可以精简官员,让事权统一,少一些扯皮推娓之事,更有助于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
“朝中选派一批官员派过去,这些人的身份要注意一下,最好是以前有蛮人血统的,这么多年来,可是有不少蛮人下山,历经数代而融合进了当地,这些人中,肯定不乏有当官的,做吏的,朝廷选一批这样的官员去王贵哪任职,这些人与蛮人更容易说话,也更容易获取蛮人的信任。”
“陛下,只怕即便有这些人,他们也是不愿意承认的。”权云微笑道。
“为什么不承认?”秦风虎起了一张脸,“有蛮人血统很可耻吗?以后都是我大明子民,这些官员,要是痛快的愿意去的,升一级,要是推娓不去的,嘿嘿,首辅,你没有手段收拾这些人?”
“陛下,要他们去是解决问题的,逼着去就不好了,搞不好还会坏事。再说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嘛,这些事情,陛下不必太在意。”权云劝道。
秦风看了权云半晌,终于是点了点头:“好吧,这个问题你具体去办。先将北地四郡的事件平息下来再说,先让所有人吃饱肚子,人吃饱了,自然就不会拼命闹了。待我们所有战事结束,也有了精力再来处理这些事情。”
“是,陛下。但这只是关乎着那些普通百姓的事情,那几万俘虏可怎么办?这都是龙精虎猛的,长期关押在一起,我怕出事。”权云道。
“你们对这些人的处理有什么想法?”
“有人建议全杀了!”权云笑道。
“放他娘的屁,这个人是谁啊?”秦风恼火地道:“他是想我大明好啊,还是想我大明倒啊,要是我在场,非抽他大耳刮子不可。”
权云大笑起来:“陛下不必抽了,当时王厚老爷子已经抽了他一巴掌了,当场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活该,几万人呢,我们打了这几个月的仗,也没死上这么多人吧,他倒好,轻轻巧巧的一句杀了,这是人,又不是猪,而且这些人都是上好的劳力呢,以后能给我大明种田缴税的。”秦风愤愤不平的地道。
第779章 安置之策
“陛下说得极是,但现在的确是我们的一个大麻烦,这些人都是蛮人的士兵,受慕容宏等人的影响较深,对我们是相当敌视的,如果就此放归,只怕会后患无穷,所以对他们的处理,并不容易。不能全杀,又不能放了,这便是我们现在窘境。”权云看着秦风,“关着他们要粮食,要看守,要地方,现在已经给正阳郡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廖辉一直在摧促朝廷赶快拿出解决的办法来。”
“对了,说到廖辉,我突然想起李维与葛乡二人,这二人不是已经授首了么?他们的家产也应当充公了吧?”秦风问道。
权云一笑,先前说到钱的问题,皇帝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实际上已经惦记上了。“陛下,这两家当时是将所有财产全部封存了,吴岭下手狠,将李葛二家给灭了满门,所以这些财产理所应当的归朝廷所有了,但现在还在清点,户部专门派了人过去,据说相当可观,至少到现在为止,不动产和浮财还没有完全清点出来,所以朝廷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秦风搓了搓手,有点小兴奋:“这两家都是正阳的多年豪门,抄没家财,当可以聊补朝廷所需。”
权云微微点头:“不过陛下,这样得来的钱终是有限的,这是一汪死水,不是活源。”
秦风哈哈一笑:“首辅大人,有话直说,不要藏着掖着,你是怕我这样弄钱弄顺了手,以后一没钱,就找几家豪绅下手么?”
权云老脸一红,这位皇帝陛下心思太敏锐,自己一开口,他立即就能听出内里的意思。
“陛下,臣……”
秦风大手几挥:“得得得,你啥也别说了,我不是这样的人,李维葛乡二人是罪有应得,自太平军始,你什么时候看到我这样不择手段了。”
“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权云连连拱手,一脸歉意。“这二人的确是自作孽,不可活。不过吴岭这一次下手太狠,朝中很有些人对吴岭极有意见,弹章极多,不过臣都压了下来,暂时留中不发,等陛下回越京城后再作处理。”
秦风摸着下巴,“你这个法子极妥,吴岭下手是狠了一些,不过当时当境,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不死他们的人,就要死我们的人,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知兵凶战危,该狠的时候,心肠一定要狠起来。拖上一段时间,这件情情的热度必然会降下来,如果吴岭能及时的将慕容宏给抓回来,那又是一大功,当时候不疼不痒的说上两句,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陛下,那几万人究竟该怎么办呢?”
秦风也有些头疼,几万人壮汉,放在哪里都是麻烦。揉了揉太阳穴,思忖了好一阵子,才道:“首辅人,你看能不能参考当年对付顺天军的那一套办法?”
“弄去挖矿?”权云反问道。
“对,去挖矿。”秦风道,“与当年一样嘛,给个年限,算是劳动改造了,期限一满,咱们再放人嘛,过了数年时间,这个仇恨也应当淡了一些。”
“陛下,蛮人与当年的顺天军还是有区别的,顺天军怎么说,与我们也算是同族,可蛮人却非我族类啊。大冶城是我朝根基之一,数万人扔在那个地方,不让人放心。”权云摇头道:“安置其中的一部分,当也是可以的。不易超过五千人。”
“五千人!”秦风丝线的吸着凉气,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道:“我想到了,战前我已经打算修一条从丰县到沙阳郡城的轨道,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非得是壮劳力不可,当时金圣南给我算了一笔账,其中就有这人工费一项。弄这些人去修这轨道,岂不是让这些人有了安置的地方,又能替朝廷省下大笔的人工费?”
“陛下,轨道车这东西,朝中争议还是很大的,工部那边也说过难度相当大。”权云面露为难之色:“而且投入相当大,万一事有不顺,烂了尾,可就麻烦了。”
“干什么没有难度,工部的那些官儿,就是有畏难情绪,回头让葛庆生和巧手好好的查查这些人。”
“就是葛庆生反对的最为强烈。”权云笑道。
“葛庆生这家伙,脑子未免也太僵化了一些。”秦风有些不满地道:“看他在太平城,还是干得有声有色的嘛,怎么到了工部,就缩手缩脚了?”
“陛下,太平城不过一隅而已,现在他手握工部,满天下都找他要钱要人要项止,他能不小心吗?您这轨道车,从来没有前例,他心里没有底。反对,是他的应有之责呢!”
“不必管他,这事儿一定要干。”秦风哼道:“这事儿,我就要专断一回,从沙阳郡到丰县,上百里的路程,分段安置,分段施工,应当容纳下两万人没问题吧?”
“以臣来看,是没有问题的,具体的还是需要金圣南和方大治两人以及工部负责施工的人来具体决断吧!”权云却不肯说个笃定话。
“另外,让程维高弄一批走。”秦风道。
“程维高肯吗?这可是大麻烦!”权云问道。
“保管他肯。”秦风笑吟吟地道:“我们的程郡守一门心思要修一条贯通永平郡到秦国的商路,本来已经有了模子了,但我们双方这一仗一打,他这路便算是夭折了。等到双方休战和平了,他必然又要打这个主意。”
权云摇头道:“这一次双方大战,幸得有凤,来仪,宣恩地势险峻,又有老天爷帮忙,这才让虎牢关的秦人没有出来,否则这一仗我们还有大麻烦,这条路修通了,和平时期的确赚钱,但一打起仗来,我们就又多了一处需要重军驻防的地方。这值不值得呢?”
秦风大笑:“我的首辅大人,这一战过后,秦明的实力已经颠倒过来了,不是我们防着他们打过来,反而会是他们防着我们打过去吧!所以这条路,是一定要修的。不仅是为了通商,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有一天要对秦人动手的时候,这条路便是现成的进军通道。”
看着意气风发的秦风,权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就是开国之君的锐气吧!刚刚度过了生死难关,便已经开始展望美好的未来了。
“那好,这几万战俘的问题便算是解决了。”权云点点头:“但如何让他们安心干活也是问题,还有聚居在北地四郡的这十几万蛮人百姓自么办?”
“这个问题,你不妨与这几万蛮人战俘联系在一起来解决。”秦风提醒他道。
“联系在一起?那麻烦岂不是越来越大?”权云不解。
“怎么会越来越大呢?”秦风摇头。“这十几万蛮人,决不能让他们聚居在一起,而是应当分而治之。”
“请陛下指点迷津。”权云虚心求教。
“这几万战俘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里出来的,他们总是有家小的,家小在哪里呢,当然便在这十几万蛮人百姓当中。所以说,安置好了这些百姓,便等于是稳住了这些战俘的心。”秦风换了一次坐姿,让自己更舒服一些。“第一步,造户籍册,告诉这些蛮人百姓,从现在开始,他们是我们大明的百姓了,享受我大民百姓所有的权利,当然,还有义务。造册的过程当中,就能弄清楚那些人家里有当兵的。”
“在战俘那头,当然也要这样弄,告诉他们,根据每个人罪行的不同,他们将得到不同的改造期限,改造期限一满,他们就是我大明的百姓了。”
权云点点头:“如此一来,那些获刑轻的,便有盼头,必然不肯跟着那些获刑重的人一起生乱子。”
“这是其中的一个好处。”秦风道:“当然,更重要的好处是,造了这些蛮人的户籍册之后,那些士兵的家人是谁,也就一目了然了。要让这些战俘知道,他们的家人,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这是让他们安心改造的最重要的一个办法,首辅,允许他们互相通信嘛。你甚至可以专门开通一个这样的驿站,专门为他们递送这样的信件,花不了几个钱,但却能稳定数十万人的心,你说是不是?”
权云笑着点头:“陛下说得是,但这里头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置这十几万蛮人啊,哦,不,他们也是我大明的子民了。”
“分而治之,把他们分别安置到各个郡去,每个郡都要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