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个错误的判断,喻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他率领齐军抵达石林的时候,遭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打击。
数千明军从三个方向上向正在急行军,拉成了一字长蛇阵的齐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明国军队在出云郡方向上只驻扎了一个霹雳营,编制五千人,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喻庆知道明军的主力还在红花套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半路之上会遭到强大的敌人的殂击,战斗一爆发,整个局面便呈现了一面倒的趋势,齐军损失惨重。
好在喻庆经验丰富,这支齐军也不是什么野狐禅,而是实打实的齐国正规野战部队,在遭受到第一波打击之后,他们立即收缩阵线,喻庆建立起了基本阵地,竖起了中军大旗,鼓声隆隆之中,被打散的各部军队,拼命的向着中军大旗靠拢,在付出了上千人阵亡的代价之后,剩余的二千余人成功地汇集到了中军大旗之下。
但,也就如此而已了。
他们被包围了。
在一片毫无遮挡,没有掩护的旷野之上,他们被明军四面包围。看着周围飘扬的明军旗帜,喻庆心中大惑不解,明军的主力明明在这里,那红花套那边是怎么一回事?还有高潮镇的文森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丝毫不怀疑周淮安和文森两人的忠心,只要一看到红花套的狼烟,文森必然会赴援红花套,如果说红花套的明军只是佯攻的话,现在天色已明,周淮安没有理由不发现对手的虚实,加上高潮镇的援军,他们也没有理由失败。
可现实就是,时间在慢慢的推移,他指望的这两人的支援却迟迟未到。
继续向前,已经不现实。哪怕只是经过了一场战斗,喻庆也已经领教了明军的战斗力,这是一支训练有素,悍勇善战绝不输给齐军的军队,其实在内心深处,喻庆甚至认为他们要比齐军更胜一筹,这种感觉让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明国的前身是什么?是越国,而越国的军队,在齐军将领看来,向来都是鱼腩,是不堪一击的垃圾军队,不少激进的齐国将领甚至认为他们只需出动郡兵,就可以消灭越国人的军队。现在才过了几年?越人就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人还是那些人,但战斗力却不再同日而语了。
心中不愿相信,但喻庆却不会将这种不相信付诸到行动当中去,他是理智的,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和亲身的感受。
向前既已不可能,那就只能后撤,当然不是现在。在红花套和高潮,还有他两支部属军队,不管他们遭遇到了什么困难,可既然明军主力在这里,他们就不会有太多的危险,肯定会出现在这里,等到他们赶到与自己汇合,不管是战还是退,自己都行有余力。
掘土成沟,垒土为墙,喻庆很快的布置起了一个简易的防守阵容。如果明军急于想吃掉自己,那他倒觉得不错,自己可以利用防守的优势一点一点的蚕食对方的兵力,内心深处他很盼望明军这样做,如果对手真以为自己不堪一击而想一口吃掉自己,那自己就可以扳回先前的劣势,把双方的实力再次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来。
当然,结果他失望了。明军霹雳营显然没有这样的打算,虽然包围了齐军,但他们丝毫没有急于进攻的打算。
时至中午,明军开始生火做饭了,阵阵饭菜的香味,随着风飘荡到了齐军的阵地之上,喻庆肚子咕咕一阵响,这才想起来,出兵之时,自己这支军队,可是没有随身携带军粮的。他倒吸一口凉气的时候,也同时听到了身周士兵们腹中的叫唤之声。
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顿不吃,死不了人。
“烧起烽火,向周淮安和文森发出信号,让他们向我这里靠拢,等他们赶到,我们就出击。将敌人打垮之后,咱们去出云郡逛一逛,到时候,开禁三天!”他尽量让自己显得轻松起来。将为军之胆,此时的他,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出内心的焦虑。
果然,这道命令下达之后,他明显地感到紧张的士兵们的情绪放松了下来,军中甚至传来了笑声,开禁三天对军队意味着什么,这些士兵们自然清楚不过。那就代表着三天之内,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而不会受到军纪的惩罚。这种命令,一般是极少下达的。
三道颜色不一的烟柱扶摇直上天空,这是最紧急的示警,也是他最严厉的命令。
当烽火燃起的时候,邹明正在喝着香喷喷的肉汤,伏击是完美的,猝不及防的齐军完全被他在第一时间给打蒙了,以极小的代价,干掉了对手上千的兵力,这让邹明相当的满意。
当然,齐军的反应也给了他相当的警示,明军的伤亡大部是最后那一段时间出现的,当喻庆的中军大旗竖起,鼓声擂响的时候,不管是成建制的齐军,还是落单的齐军,都同时向着一个方向冲杀的劲头,仍然让他感到震憾。
三千齐军,最终有两千左右的人回到了中军旗下,显示了这支军队强悍的战斗力。
当然,自己也不差,而且,现在自己的兵力可是占了绝对优势,本来四千对三千,现在变成了三千多对两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兵马会更多,张徐之要来了,而杨致那家伙去抄乐业县的老巢,到时候,便让自己在迫使喻庆突围的时候,再在追击战中去歼灭对手吧,在没有多少重武器的时候,自己才不会傻乎乎的去攻击严阵以待的齐军。
能少付代价就能赢得战斗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强攻硬打呢?
“将军,抓住了两个齐军,分别是从红花套和高潮方向过来的。”负责警戒巡逻的牙将兴冲冲地奔了过来:“红花套,高潮镇都大获全胜,这两个齐军是两位将军放回来的,随身带着周淮安和文森的脑袋呢!”
邹明哈哈大笑:“赏他们两个一人一碗肉汤,然后放他们去齐人哪边报丧吧,我倒想看看,你还能不能稳稳地坐在哪里?”
乐业县城知道前方开始打仗了,天还没有亮,数千驻军便尽数拔营离去,从县衙内传来的消息是明人向大齐发动了进攻。但并没有太多的人将其放在心上,大齐是战无不胜的,足以击败任何前来挑衅的敌人。
所以当前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乐业县内仍然是一片平静,老百姓们该做什么的还是在做什么,当然,乐业县的县尉还是集合了所有的县兵上了城墙,加强了警戒。
午时,正在县城城楼里悠然自得的喝着小酒的县尉周四有突然听到了密集的马蹄声,赶紧将酒藏了起来,一边嘀咕着怎么这么快,一边走出了城门楼,站在了城墙之上看向马蹄传来的方向。
他看到的一幕让他毕生难忘。
百余匹马狂奔而来,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战马的周围,居然还有更多的人随着战马在狂奔,他们的速度,似乎并不输给那些奔驰的马,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居然还跑在马的前面。
当然,那不是他们自己的军队,虽然对方并没有打明旗号,但盔甲样式还有武器,明显都不是齐人的。
“敌袭!”他凄厉的嚎叫起来:“敲响警钟,升起吊桥,关闭城门。”
整个城头之上都响着他有些变调的声音。
第828章 平淡之中的杀机
几个县兵拼命地推动着沉重的绞车,吊桥一点一点的缓缓升起,更多的人则慌乱的从城头后方的藏兵洞里推出沉重的弩车,手忙脚乱的给弩车上弦,将一些滚石,檑木搬将出来堆在城头。
然而奔袭而来的敌人实在太快了。周四月眼睁睁地看着敌人迅速接近,特别是那个跑得比马还要快的人,似乎是为了示威,此人奔跑的身影之后,一条尘土形成的滚滚黄龙在他脚下不断地形成然后消散,一人之威,竟如千军万马一般。
“弩箭,箭,所有弓箭手,瞄准那个人,射击,射击!”他狂吼道。
他的命令下达,可射出去的羽箭却是稀稀拉拉,城头之上,县兵们正在手脚颤抖的给弩车上弦,但他们的业务实在是有些不够娴熟,又被敌人冲来的威势所慑,手脚发抖,一辆辆的弩车虽然被推了出来,一时之间竟然是丝毫发挥不了作用。
周四有些绝望了,这时间,唯一给他带来一点点安慰的就是吊桥终于越升越高了。
眼前有寒光闪动,他下意识的将头一缩,眼角余光看到的是一柄薄薄的小剑自空中划过,轻轻巧巧的拐了一个小弯,一根粗大的吊桥缆绳喀嚓一声,从中断裂,在周四有目瞪口呆之中,那柄小剑像是斩断的只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细线一般,继续飞向吊桥的另一根缆绳,在周四有凄厉的“不”的叫喊声中,沉重的吊桥重新落了下去,轰的一声,重重的跌落在了地面之上。
“快关城门啊!”周四有的喊声之中带上了一丝哭腔。城门洞子里,沉重的城门正在缓缓合拢,几个士兵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命的推动着厚达数尺的城门。
“彭志海!”
周四有听到了前面那个人的厉吼之声,紧跟着,一匹马骤然加速,马上骑兵猛然挥手,沉重的狼牙棒脱手飞出,带着厉啸之声飞向了城门洞子。
一声巨响,狼牙棒的棒头恰好嵌进了两块正在合拢的城门门缝正中,刚刚要闭拢的城门顿时被卡在了哪里。彭志海纵声狂笑,用力鞭打着马股,风一般的冲上了吊桥。
杨致纵身跃起,在空中拧身,虚踩一步,人已是落在了城头之上,恰好与呆滞的周四有来了一个脸碰脸。周四有此时已经被吓得完全呆在了那里,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但正是因为他没有任何的动作反而救了他一命。
“怂货!”杨致轻笑一声,脑袋往前一嗑,砰的一声,与周四有的脑门碰了一个正着,周四周吭也没吭一声仰天被倒了下去,杨致倒没有杀他,只是将他给碰晕了。
而那些手里拿着武器的县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杨致打了一个响指,盘飞在他头顶的小剑闪电般的掠了过去,一蓬蓬血花不停在空中乍现,一个个的县兵木头桩子一般的栽倒在城头。
彭志海冲过了吊桥,伸手握住了狼牙棒的尾端,一声狂呼,手臂前冲,浑身的劲力借助马力,顿时将大门给冲开了数尺,边缘更是被狼牙棒崩出了一个大洞。冲进了城门之中,狼牙棒左右一挥,两边的几个正在拼命推门的县兵重重地砸在了砖墙之上,软软下滑的同时,口中鲜血狂喷而出。
在彭志海的身后,近三百明军蜂涌而入。
城头之上,杨致如同大鸟一般的飞上了旗杆之顶,伸手扯去了齐国的龙旗,伸手出怀,掏出一面大明日月旗,将他挂了上去。
风乍起,大明日月旗迎风招殿,被吹得呼啦啦作响。单手悬在旗杆之上,杨致抬手看天,一丝冰凉落在脸上,伸手一抹,水渍宛然。
“下雨了呢!”他轻笑起来。
下雨了!石林也在下雨,而且越下越大,但比雨浇在身上更让喻庆感到冰凉的则是内心深处。他的面前,摆着两颗脑袋,一颗是文森,另一颗是周淮安。
他所期待的两支援军已经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明明对手的主力都在他的眼前,两支偏师是如何被对手全歼而全军覆灭的?喻庆想不通,难道说明军布置在出云郡的兵力根本就不只一个霹雳营,他们瞒天过海,调来了更多的军队,可是这有可能吗?军队调动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就能隐瞒得住的事情,他们牵涉到方方面面,而且出云郡是四国交集之地,同样的,也是谍探最为集中的地方,因为这里能很容易是隐藏真实的身份信息。
如果真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怎么可能瞒得过齐国的谍探。
雨越下越大,敲打在默然站立在他身后的数千士兵的甲叶之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喻庆缓缓地抬起了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之上,一寸一寸的拔刀出鞘。
“突围!”他从牙缝里迸出了两个字。
邹明透过密集的雨点,看着远处显得有些朦朦胧胧的齐军的阵地,问道:“张徐之,你猜喻庆的突围会主攻那个方向?”
张徐之摸着脖子上缠着的布条,布条被渗出的鲜血染红了,那是他在歼灭周淮安所部之时,被周淮安留下的。那一刀,再深一点点,他就要蹬腿翘辫子了。直到最后杀了周淮安,摸到自己伤口的时候,他才一阵阵地感到后怕。
梗着脖子,他轻声细语,不敢大声了,怕崩了伤口,好不容易才止了血。
“他肯定会打第二哨与第三哨两支队伍之间相连接的地方。喻庆才不会直接攻打后方,他很清楚,那里必然是我们防守最厚实的地方。”
邹明格格的笑了起来,笑得张徐之有些起鸡皮疙瘩。
“英雄所见略同!”他得意的笑着,“我也觉得对方要突围的时候,肯定会选那个地方,所以在哪儿做了一些特别的布置。如果喻庆真选那里的话,会有惊喜等着他。你猜猜会是什么?”
张徐之想了想,摇了摇头,“想不出能有什么惊喜。”
邹明大笑,提起佩刀在地上划了两条斜线。
张徐之盯着看了半晌,恍然大悟:“将军,二哨与三哨的防线形成了一个夹角,但从外面看并不明显,只会越向前便会会窄,而在最窄处,您肯定是布置了大量的弩机,准备给他们大规模的杀伤。”
“有前途!”邹明笑道:“最开始他们一定觉得好顺利啊,真是选对了突围的地方,然后愈向前,便会阻力愈来愈大,而他们的队形也会越来越密集,因为他们会因为我们的阵形不自觉得向内里集中,当抵达这个点上的时候,哗啦啦,比这雨点更密的弩箭将会对他们进行死亡的按摩。张徐之,你猜他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突出这个死亡夹角?能有多少人能突围出去?”
“应当有个几百人吧?他们的战斗力其实还是不错的。”张徐之有些迟疑。
邹明伸出三根手指:“他们现在还剩下二千人左右,当他们突出这个死亡夹角的时候,剩下的不会超过这个数。三百人!”
不出邹明所料,喻庆选择的当真便是他精心布置的这个死亡夹角,因为从他的这头观察起来,这个交接之处的确就是明军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越靠近自己的之方,对方的兵力越厚实,而愈向远方,敌人的兵力越单薄,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一股作气冲出最前面的一段,后面的就将再也成不了自己的阻碍。
雨下得很大,会成为自己突围的障碍,但相对于突围一方来说,雨大反而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掩护,自己的突围目标很明确,向那里打,由自己选择,而大雨会让对手的调兵遣将会变得更困难一些。
双方的战鼓几乎在同时被擂响,木槌落下,战鼓的轰鸣声伴随着的是无数雨点的飞舞,齐军呐喊着冲向了他们选定的突围方向,而在另一侧,邹明快活地挥舞着双臂,因为敌人正在一步步走向他为他们定制的陷阱。
“打仗是要动脑筋的。一个将领,永远要处在学习的状态之中,过去的经验只能是参考的一个方面,没有那一场仗是能够完美复制以前的经典的。”邹明骄傲的仰起了头,“喻庆知道我以前只是一个混绿林的,从内心深处就瞧不起我这样半路出家的野和尚,他想当然的以为,两队的交结之处就是最薄弱的,便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而这样的经验却会害死他。”邹明看着张徐之,“张徐之,你记好罗,打仗,没有一定之规。随机应变才是王道。”
“将军说得好!”张徐之连连点头,眼睛发亮地盯着雨幕之中那些疯狂涌向那条死亡之路的齐军。
明军各路将领,各有各的风格,但邹明作为一营主将,在这些人当中,似乎是最不出名的那一个,秦风也一直用他来看守老家,潜意识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指挥艺术是最为薄弱的一个,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参加的战斗也少,但邹明却是一个极擅于学习的人,而且,出身绿林的他,最擅长的就是在一些普通的地方玩出新鲜的花样来,在看似平淡之中悄悄地埋下杀机。
可以肯定,喻庆不是第一个上他当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喻庆发现自己上当之后,他已经后退无路,后方,更多的明军已经蜂涌而上堵住了他的退路,出了向前,他别无选择。
当浑身浴血的他杀出重围,逃亡乐业县城的时候,身边只余下了两百余人,而且几乎个个带伤。
第829章 耿精明
耿精明一摇三摆的走在新宁郡的大街之上,这位大明朝商界窜起的最新的一位传奇人物,在楚国的新宁郡一样是大名鼎鼎。
以前的新宁郡只是楚国的一个边远城市,无论是财富还是在政治之上的影响力,对楚国都是微乎其微,但随着出云郡成了大明的一块领地之后,新宁郡的地位突然一下子凸现的重要起来。
首先便是明国致力于将出云郡打造成一个联结四国枢纽的节点城市,郡守耿前程两年努力,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出云郡已经变成了四国陆上交易的一个商品集散地。大量的商贾汇集到出云郡,成为了这里的常驻客商。
耿前程打造出云郡这个商品集散地的招数其实说出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轻税。在其它地方,一国货物进入另一国,光是关税就够客商们喝一壶的,就算是大明,对于其它国家进入的货物的税费收入也远远高于国内。但在出云郡,耿前程足足将这些税赋削减了一倍有余。这对于一些小货郎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大客商来说,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光是这些削减的税费,就能抵得上他们一趟的利润,算下来,走一趟货物,收益是以前的足足一倍以上。
商人逐利,有这样大的利好,自然是蜂涌而至。
对秦战役结束之后,楚齐的商人更是大量的涌入到了出云郡,原因很简单,因为明国逼着秦国签定了一份不平等条约,明商进入秦国经商,商税与秦国国内的商税一样。
以往的秦国对于其它国家的商人货物课以重税,这既是保护秦国国内本身实力就很薄弱的本土商人的利益,也是国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但现在因为这份条约,齐楚两国商人只需进入出云郡,便正大光明的让自己的货物变成了明国的,然后再进入秦国,这使得利润大大增加,虽然要给明国交一笔税,但出云郡税赋出奇的低,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以上种种,使得楚国这个边境城市愈发的显得重要起来,这里,已经成了楚国对外出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城市,因为齐楚战争,楚国对齐国的商品出口几乎陷入停滞,也只有在这里,通过出云郡还能联结双方的交易。
不管两国之间怎么交恶,但对于商人来说,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
出云郡飞速发展,新宁郡搭着这股顺风,也飞速的发展了起来。
新宁郡的郡守武腾,便是这股风潮之中的一个受益者。
因为是边境城市,所以武腾这个郡守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不折不扣的楚国在这里的土皇帝,以前不受待见的他,现在可成了楚国的香饽饽,想来这里发财,没有他的点头,管你是谁,都是不会顺畅的。
一时之间,以前门庭冷落鞍马稀的郡守府,变成了门庭若市。一般人想见武腾,那得提前几天预约,还得看武腾的心情如何。
当然,耿精明是一个例外。
因为他已经有金钱将武腾和自己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耿精明专司经营楚国绸缎,从最初的时候,他便利用自己出云郡守公子的身份,搭上了武腾这根线,然后让武腾成了自己的绣衣坊的股东,当然,武腾拿得是干股。
现在,耿精明更是控制了楚国绸缎进入明国,秦国,齐国的所有商路和定价权,耿精明迅速飞窜成了大明的新一代的豪绅,而搭着耿精明,武腾现在已是身家巨万。
穿戴普通,只带了一个护卫的耿精明,到了郡守府的大门外,在外头那些排着队等着武腾召见的人的异样的眼光之中,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因为在大门口的门丁们都认得这位大佬,以前他们的郡守,可都是亲自将这人送到大门外的。别人敢拦,谁会拦他啊!
进了郡守府的大门,熟门熟路的去了一边的小客厅,一杯茶还没有喝完,武腾已是满脸笑容的赶了过来。
“精明,怠慢了怠慢了,今天公事儿特别多!”武腾笑吟吟地道。
耿精明站了起来,拱手道:“郡公,当然是以公事为重,我进来时,可看到外面求见郡公的人排成了长队啊!”
武腾不屑地甩甩手,“哪些人啊,不用理他们,让他们先候着去。精明来了,谁还有空理会他们?”
耿精明大笑:“多谢郡公的厚爱,郡公,这是这个季度的分红,您点点看。”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票子,递给了武腾。
瞄了一眼上面的数字,武腾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别看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但那是太平银行才刚刚展开不久的一项业务,太平银行将其称为支票,只对大客户开放,你在太平银行没有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流水,就别指望能有这项服务了。如今在出云郡以及楚国的新宁郡,太平银行都已经开设了分行。
当然,太平银行能在新宁郡开设一家分行,自然也是得益于武腾这位郡守了。武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