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信,是通过我们的秘密的渠道加急送过来的。”
宁知文点了点头,将信收了起来。
“您不看看吗?”杨致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对方。
“有什么好看的。”宁知文扬了扬眉,“无非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甚至抱怨的话而已。皇后娘娘既然答应了我,他们一家会在越京城生活的很好,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杨致笑了笑,这宁知文可真是一个人物,不愧是一个曾经纵横海上的大海盗头子,这份决断力,就让人敬佩不已。
“公子的事情办完了吗?结果如何?”宁知文问道。
杨致有些遗憾的摇摇头,“程务本啊,根本就不答应。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这人就是一个愚忠于闵氏一族的花岗岩脑袋。好在曾琳已经决定投靠我们了,有他帮你,你做事便会从容很多。”
“他知道我的事情?”宁知文问道。
“了解一些,但并不全部了解,而且这种事情也根本瞒不过他,他可是在了精的千年老狐狸,单是你是由皇娘娘介绍而来的,就让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你是我们的人了。”杨致笑道:“不过无所谓,楚国大势已去,大明却是蒸蒸日上,像曾琳这样的聪明人,自然懂得要提前给自己找好退路了。他已经委托我将他的孙子送到越京城去。”
“他可信度有多高?”
“这并不重要!”杨致摇摇头:“你在这里来,也不是来拆楚国的台的,而是会实打实的为他们效劳,为他们构建的荆湖防线效力,所以并不必要担心。对了,你来这里已经有大半个月了,感觉还怎么样?”
“荆湖水师烂到了骨子里。”宁知文摇头叹息,“比之泉州水师还不如。”
“那当然不能比,泉州水师再差,那也是海上水师,荆湖,只不过是内河水师,怎么能比?再者,泉州那边,不是还有你吗?”杨致嘿嘿的笑了起来。
“荆湖水师除了船,其它人,从将官到士兵,基本都不能用了。他们完全就是一群活在水上的猪,除了勒索百姓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用处。本来到达泉州之后,我还请示曾琳想将荆湖水师改造一番,纳入整个水师之中,但现在我已经放弃了。”宁知文道,“真是想不到,楚国水师居然烂到了这种程度,触目惊心。现在不是他们能不能用的问题,我倒在担心他们会不会坏事的问题。”
“我们大明需要在这里有一支精锐的水师以备他日之用,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以杨某看来,既然已经烂了,那就不如趁早割了他。”
“杨公子与我所想,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宁知文笑道:“现在我已经被曾琳任命为荆湖水师统领,今日也得到了程务本的背书,我将统率所有在荆湖的水上战舰,部队。所以第一步,我就准备拿他们开刀了。”
“硬来?”
“当然不!”宁知文微笑道:“荆湖郡内最大的湖泊沙湖之中踞着一股水匪,人数大约有千余人,我准备将他们剿灭掉。”
“借刀杀人?”杨致咂巴了一下嘴:“荆湖水师如果按你所说的是一支烂得不能再烂的家伙,他们会听你的去剿灭水匪?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们不会傻得去送死吧?”
宁知文摸着花白的胡须,得意地道:“他们当然不肯,所以我给他们安排的任务很轻松,在他们看来,是绝不会碰到水匪的,因为我们顶在最前面。他们,是跟在后头捡功劳,刷存在的,计划我已经跟他们谈过了,他们高兴得很。”
杨致略微想了想,恍然明白过来,意味深长的看着宁知文:“那沙湖之中的水匪,只怕已经给你收拾了吧?”
“果然瞒不过杨公子。”宁知文有些遗憾地看着对方:“倒没有收拾他们,只是派了一个人过去找到了他们的大当家。小老儿在这行当之中,还是有些声望的,他们已经决意投奔我了,所以嘛,就先借他们的刀用一用,宴席已经摆好,就只等客人上桌了。”
“姜果然还是老得辣!”杨致冲着对方竖起了大拇指:“荆湖郡的水匪,大大小小的也不少,现在都已经投靠你了?”
“那倒不是,当然,不投靠我的,最后的下场自然就是灰飞烟灭,宁某人既然到了荆湖,这水上,自然就不会还容忍有人不听我的招呼。”这一瞬间,宁知文双眼凌厉,霸气溢于言表。
“大明需要你在这里掌握住水师的大权,而且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现在水师的力量,还是不能让陛下满意的。”杨致道:“现在曾琳,程务本当政,你自然无忧,但你要清楚,只要闵若英回到了上京,程务本的好日子只怕就要到头了,所以你在这方面也要早做打算,不要把自己绑在程务本这辆破车之上,到时候搞得跟他一起翻了车,我们可就欲哭无泪了。”
宁知文笑道:“既然早已知道这个结果,宁某自然会规避他,宁某在上京城也还是有些门路的,到时候自然会有人为我说话。”
“那就好。”杨致高兴地道,与宁知文这样的人打交道就是轻松,知一返三,勿需废话。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这支水师以后的人员构成,陛下的意思,这支水师以后至少三分之二应当是来自大明的人,只有这样,到时候需要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杨致道。
“三分之二的人?”听到这个要求,宁知文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多的人手,要如何操作才能安插进来又不致于引起别人的疑心?”
“这个你就放心吧。”杨致道:“齐人占据了楚国东部六郡,想来不久以后,便会有越来越多的难民从东部六郡逃难过来,鹰巢会安排人手混在这些难民之中流窜到荆湖郡来。等你把荆湖水师这些脓包戳穿之后,你肯定会缺乏大量的人手,当然需要招收新人上船,这便是咱们的人正大光明进来的机会。”
“原来如此,鹰巢早就在安排这件事了吗?这可不是仓促之间便能准备好的事情,单是那些人的说话口音,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必变的。”宁知文讶然道。
杨致一笑:“鹰巢一向很高效,从去年宁二公子投奔我大明之后,鹰巢便已经准备这些东西了。又不需要多精细,反正又你这个大靠山是不是?”
两人相视而笑。
“用楚国的钱,练我们大明的水师,这生意,硬是要得。”杨致感叹地道,“什么叫做深谋远虑,我这一次可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对了,宁老爷子,这是我在荆湖郡的一些能用的关系,这些人中,打上了标记的,是曾琳也不知道的,你与他们接触,就要瞒过曾琳。鹰巢在荆湖郡也有驻点,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鹰巢经营的重点,回头他们驻这时指挥会与你联系,他会部分接受你的指挥,也就是说你的要求,基本上他都能满足。以后你与越京城那边联系,也是通过他们这条线。”
“明白了!”从杨致手里接过纸张,宁知文看着对方:“杨公子这便要返程了吗?”
“不,接下来还要在楚国逛上一逛,去找一些老朋友。”杨致摊了摊手:“爷爷当初还是留下了不少的东西给我的,他们沉寂了这许多年,也是该让他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了。将这些事办完,我才会回去。对了,宁老爷子,你在楚国可也是一号人物,那时候我爷爷就没有找过你?”
“找我?”宁知文一笑:“只怕是找我的麻烦吧!杨相可见不得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我在上京城的后台也够硬,而且每年也向朝廷交一笔钱,你爷爷早就要收拾我了。”
杨致大笑着站了起来,一拱手道:“言尽于此,杨某告辞了,宁老爷子,荆湖这边,就看你的了。”
“请杨公子转告陛下与皇后娘娘,宁某必不负所托。”宁知文还礼。
“不用送了。”看着宁知文,杨致摆了摆手,“身在虎穴,自己当心吧,纵然安排得再好,但事实上,肯定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的,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第956章 曹云的决断
潞州已经被打烂了。十几万楚军被困在潞州,就算齐军不进攻,光是这些人,就足以把潞州折腾得一无所有。
最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齐军将楚人围困在这里,原本是打算将他们活活困死,至少也要等到他们弹尽粮绝的时候再发动进攻,这就苦了被占领居的老百姓。在楚军的搜刮之下,别说家里的粮食,就连树皮,草根都被剥得一干二净,现在的潞州,只怕连老鼠也找不到几个了。
楚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突围而去,留下了无数一无所有的,犹如鬼魅一般的老百姓奄奄一息的等待着获胜的齐军的救援。
事实上,齐军统帅曹云在战后并没有亲自去追逃窜而去的楚帝闵若英,留在潞州,正是在做着这件事情。
在他看来,齐楚战事,到这一阶段,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楚军起码在二十年内,将无力再一次发动东侵。
摆在齐人面前的,不再是楚国的威胁,而是国内混乱的政局。一场大战,一场大胜,让齐国军队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也将国内的矛盾赤裸裸地摆在了国人的面前。
相比起与楚人争斗,恐怕如何解决国内的问题,难度更大一些。
从外表上看起来,曹云绝对是一个风度翩翩,儒雅之极的读书人,很难将他与一个杀伐决断的军事统帅联系到一起,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与程务本相持在昆凌关一线,让程务本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与其对抗。但也仅仅就是对抗而已。
到了罗良为帅,则让程务本一生打造的心血毁之于一旦,在曹云连二接三的打击之下,楚国最为强大的东部边军至此已经是灰飞烟灭了,从此只能被动地等待着齐军的攻击。
曹云已是功成名就,必然将名垂史册。
不过此时的曹云却完全没有这种自觉,而是在潞州城中,充当起了潞州的郡守。楚军侵占潞州,原郡守等人,已经被楚军杀害了。现在的潞州群龙无首,曹云便充当起了战后的救火队长。
当前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便只有一个,救灾。
留守在潞州的军队和曹云的亲卫营,现在都充当起了运输大队长,将军营里的粮食,源源不绝的运往潞州各地,在朝廷支援的粮食抵达之前,曹云不想让潞州的百姓再饿死一个。
“王爷,军中库存的粮食已经不足十日之用了。”一名师爷模样的人,拿着帐薄走了进来,向曹云鞠了一躬,道。
“后续的粮队,已经到了什么位置?”曹云停下正在批复公文的笔,抬起头来,问道。
“回王爷,现在运往潞州的粮食正在逐步渐少,毕竟现在最主要的还是供应军队所需,战争还没有最后结束,楚人也不是没有反击之力的。”师爷道:“按照现在的供应速度,即便加上库存的粮食,我们也支撑不了半个月了。”
“依你之见,那该如何呢?”
“王爷,最开始是为了度命,现在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可以适当减少了。”师爷道,“而且王爷,这种事情,您最好还是不要亲自插手了。应当等朝廷委任的潞州郡守到任之后再来作计较。”
曹云一笑:“现在朝廷一时之间哪里还顾得上任命潞州郡守?安如海闹腾得那么厉害,朝野上下,沸反盈天,我已经调了五万主力回师,有些人竟然还不满足,居然上书皇帝要我全军回师,以最快的速度将安如海剿灭,哼哼,当真是荒谬。”
将毛笔重重的仍到桌,四溅的墨汁立时便将刚刚批好的公文上溅满了墨汁。
师爷亦是苦笑:“那些人只不过是担心他们的财产而已。王爷,但那些人的能量不可小觑啊,在下得到消息,已经有不少人在朝堂之上开始攻击王爷,说您居心叵测,拥军自重,放任国内暴民作乱了。”
曹云哈哈一笑,拍了拍左手边一厚叠折子,“我知道,这些折子,陛下已经全部都送到我这里来了。”
师爷一愕:“王爷,陛下将折子转给你,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曹云不置可否。摆了摆手,“就按你所说的,运往受灾地区的粮食,酌情下减吧,但有一条,一定不能饿死人。”
“是,王爷。”
“另外,向周边各郡县发公文,盖我的大印,调拨各类春耕种子至潞州,限期完成,不得拖延。”曹云吩咐道:“潞州的春耕,必须马上开始,否则到了明年,潞州还是会翻不过身来。”
“潞州现在这个样子,谁来耕种?大量的地主被杀,豪绅逃亡,无人组织啊?”师爷有些疑惑地道。
曹云冷笑道:“无人?怎么会没人,要是没人,我现在运到各地的粮食都被谁人吃了?潞州自然是有人的。组织授田吧,把这些已然无主的田地,全部授给潞州幸存的百姓们,抓紧时间,开始春耕,以确保秋收。”
“授田?”师爷的眼睛瞪得溜圆。“王爷,三思而后行啊。”
曹云从案上拿起一份卷宗,在手里扬了扬,“这是陛下的旨意,这是一个好机会,楚军将潞州的地主,豪强一扫而空,此时不授田给无地百姓,更待何时?”
“王爷,陛下这是将您架在火上烤啊!”师爷大急,竟然一步窜到了大案跟前,双手扒着大案,看着曹云:“王爷,现在你已经功高震主了,不少人正揣摸着圣意,在朝堂之上对您展开攻击,此时王爷最该做的是韬光养晦,而不是再次出头了。大齐有郡五十八,何地不能先展开这种事情,为什么偏偏要落在潞州?如此一来,您便会成为众矢之的,现在潞州之地,只怕不知有多少豪强地主们已经盯上了,正准备大快朵颐,饱餐一顿,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岂肯跟您善罢干休?”
“我知道,我甚至知道有不少人已经联系到了一些潞州本地逃出去的家伙,更有甚者,不少人已经伪造了土地文书,还过了户部的大印,现在那些人只怕已经启程前来潞州准备接受了。”曹云大笑:“所以,我要抢在他们之前,将这些土地全都分给无地的百姓,我要让他们空跑一趟,白欢喜一场。”
“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师爷喃喃地问道。
“曹辉告诉我的。”曹云淡淡地道。
“王爷,您不能去沾这个烫手的事情。”师爷定定地看着曹云。“此乃取祸之道也,如果潞州开了这个先例,那万州将来如何?被安如海祸害的那些郡州如何?陛下这是在拿您作伐,试探天下!也是为接下来的事情铺路。”
“我当然明白陛下的打算。”曹云看着师爷,道:“红元,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红元已经跟了您快三十年了。”曹云的首席幕僚,师爷易红元躬身,脸上露出了追忆的神色。
“是啊,快三十年了。”曹云感慨地道:“红元,你可知道,我大齐现在在户籍的百姓有多少吗?每年缴税的人有多少吗?你可知道我大齐现在有可供耕用的土地有多少吗?”
“这个?”易红元张嘴结舌,他一向为曹云参赞军机,调配后勤,这些事情,他是真得答不上来。
曹云也没有让他回答,而是自顾自地道:“出征之前,陛下曾经与我谈过这个问题。这十年来,大齐在册的百姓减少了两百余万人,耕地更是少了三成。”
“这怎么可能!”易红元大惊失色,“这十年来,我大齐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人口怎么会不增反减?帝国西部,垦荒一直都在进行,耕地又怎么会减少?”
曹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人口当然在增多,耕地也在增多,但这增多的一部分去哪里了呢?当然是在某些人的私人口袋里了。隐匿人口,免缴人丁税以及各种赋税徭役。侵占土地,然后以各种理由让这些土地消失在账册里,红元啊,大齐外面看似光鲜无比,其实内里,快要被那些蛀虫掏空了。陛下早就有心改变这一局面,但问题是,楚国虎视眈眈在侧窥伺,陛下不敢轻举妄动啊。眼下,就是最好的破局之时。”
易红元沉默片刻,“如此破局,王爷可就成了这一场博奕的牺牲品了,不论皇上是胜是败,王爷,您一定会输的。”
曹云大笑:“个人荣辱,何足道哉?更何况,那些人又怎么真威胁得了我?只不过是从此做一个逍遥王爷罢了,一生征战,我也是累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脱去盔甲,去好好的享受一下人生。只不过临走之时,再给大齐做一点事情罢了。”
看着曹云,易红元张了张嘴,终是没有说话。
曹云拍了拍易红元的肩膀,笑道:“我亦是曹氏子弟,怎么甘心看着曹氏的天下,被那些东西挖得伤痕累累,早就想收拾他们了,这一次陛下下了决心,我是举双手欢迎的。红元,此事过后,我必将退归田园,你这样的大才,可还得为大齐继续效力,我已经举荐你为潞州郡守了,红元可不许推辞,作为陛下试点的潞州,只许胜,不许败。”
事已至此,易红元还能说什么,他只能双手抱拳,深揖到地:“红元必不负王爷所托。”
第957章 继承者
看着易红元的模样,曹云轻笑起来:“红元的模样似乎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这却是为何?”
易红元老脸一红,但他与曹云相处数十年,倒也不用舍不下面皮,当下直言道:“王爷,红元是王爷的幕僚,不管走到那里,谁都要卖红元三分薄面,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打了我的脸,不也是打了王爷的脸吗?可王爷既然已经有了去意,却又要让红元执掌这是非之地,操持这注定要得罪人而且很艰难的事情,红元只怕办不妥当啊!得罪人红元倒是不怕,但办砸了差使,叫红元以后如何再有脸去见王爷?”
曹云听了这话,不由大笑起来:“原来红元是担心自己没有了后台,不好做事啊?”
易红元腆着脸笑道:“红元抱惯了王爷的大腿,如果一旦没得抱了,只怕便有些力不从心呢!”
“你啊你!”曹云笑得前仰后合,“真正是一张利嘴,你的才能,我还不知道,莫不成你还以为我当真是为了要在临走之前安置自己的部属才为你求来这潞州郡守之职么?那可就错了。如果你没有这从才华,我是绝不会让你坐这个位置的。不管谁找我跑官,有多硬的后台,你有几分才华,我便让你做多大的官儿,一分才华也没有,那就有多远滚多远。红元,你知道我为什么在陛下面前建议你来当这个郡守么?”
“正要请教王爷,红元在军中厮混惯了,这原本的读书人的脾性是一点也没有了,倒是一肚子的杀伐勾当,当文官治理地方,着实心中没底。”易红元正色道。
“要的就是你这份杀伐果绝之力。”曹云脸上的笑容敛去,取代而之的却是满脸的杀气:“潞州是皇上开革的第一个试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那些不知死活的将手伸过来的人不死上一批,不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们就不知道陛下的决心有多大。这种事情,一般的官员做得来吗?”
“如果这样,派一个将军坐镇岂不更佳?”
“要杀得有理有据有节,不能随便动刀子啊!”曹云叹了一口气:“我麾下的武将,杀人倒是够利落,但怎么杀人,他们就没什么考究了。陛下也是苦于囊中无人,所以我才推荐了你。”
易红元脸显不满之色:“的来是王爷将红元卖了。我还本打算与王爷一齐去醇酒美人歌舞作乐,不想到得末了,王爷去享受了,红元却还得搭上这条老命来做事!”
曹云被易红元逗乐了,“当然,我不卖你,谁还能卖你,谁又能卖得了你?红元,其实是你想左了,其实我退下来了,不当这个统兵大帅了,我才能更为你撑腰啊。”
易红元默然无语,“这算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鹰尽,良弓藏吗?”
“没有那么夸张!”曹云却是无悲无喜,“我是皇室子弟,纵然与皇帝陛下感情深厚,但执掌大齐兵权数十载,已经殊为异数了。陛下能信我这么多年,我已经感恩不尽了。红元,你想一想,一个皇族子弟,手中握着几乎大齐八成的兵力,就算是圣人坐在那个位子之上,也会心惊肉跳的。当今陛下,心胸之开阔,亦是举世少见了。此次击败楚国主力,我已经立下不世功勋,陛下可谓是赏无可赏了。我已经是亲王,还能赏我什么?我再不知进退,不识好歹,那才是自取灭亡之举。如今风风光光的退下来,又什么不好?”
“红元当然清楚,只是心中不是个滋味。”易红元叹息道。
“像我这样的人,能得善终,你当为我击鼓而贺。”曹云笑道:“以后我就要当个富贵闲人了,陛下不肯寒了将士功臣之心,当然也得在虚名之上给我大大的赏赐一番,什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锡这些东西,我肯定是能到手的。天下皆知你是我的人,以后谁敢给你脸子看,谁敢为难你,我便是在大朝会之上破口大骂当庭护犊子,也没人敢说我什么的。我光明正大的护着你,而且最妙的是,你是在给皇上办事。所以你就在这里甩开膀子大干就好了。”
易红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王爷,既然如此,如果红元还干不好的话,那可真是没有脸子还见您了。”
“这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曹云却没有他那么乐观:“明着不敢为难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