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泉与东部六郡的慈化邻壤,以往有东部二十万边军挡在前头,玉泉高枕无忧,几不知兵事为何物。他们做的与军务有关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东部边军筹集,转运粮食,军械,可即便是这部分也并不多,因为东部边军的粮饷,基本上是靠东部六郡供养的,只有不足的部分,才会在内地募集。
玉泉郡自己,并没有什么防卫力量,三千郡兵,还撒在全郡之内,负责都会整个郡的治安缉盗等工作。至于城防,几等于无。
现在玉泉却面临着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东部六郡失守,连昆凌关都让齐人占了去,玉泉郡一下子便暴露在了齐人的面前,在陈度看来,玉泉郡现在就像是一个刚出浴的黄花大闺女,身上就披了一件薄沙,恰在此时,却有一个壮汉闯了进来,那这个大姑娘的命运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玉泉是富庶的,其实包括东部六郡在内,都是很富裕的。国家承平之时,富裕自然是让本地骄傲的本钱,但当敌人到了面前,富裕可就成了一种原罪,敌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地方了。
其实自从皇帝在潞州被围之后,慈化郡便已经有富户开始向玉泉逃亡了,他们在玉泉并没有呆多久,便又携家带口向更更远处逃去,随之带来的,便是玉泉郡的人的跟风之举。
那时消息还在封锁之中,除了这些消息灵通的人,普通百姓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当昆凌关上站满了齐人军队,插满了齐人军旗的时候,可就什么也瞒不住了,逃亡潮开始了。
陈度其实自己也想逃,但他是封疆大吏,百姓逃了,没人说什么,他如果逃了,照样逃不过死路一条,朝廷是绝不会放过这样不战而逃的封疆大吏的。没有办法的陈度,在安排了自己的家人踏上逃亡之路后,自己却是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三千郡兵招了回来,然后又大开府库,拿出大笔银子来招募青壮,只可惜本地人承平惯了,一听齐人打了过来,逃得比兔子还快,倒是从东部六郡逃过来的不少人已是家破人亡,愿意从军,还有一批人现在已是一无所有,当兵,固然可能送命,但却至少能吃饱肚子,倒是让陈度召募了一万人。
有了兵,陈度心里倒是安稳了一些,接下来自然便是修修葺城墙,布置城防,玉泉作为慈化的后方郡治,也是慈化的后勤大本营,倒是有不少转运的武器还库存在这里,倒也不愁武器。不过士气就可虑得很了。
三千郡兵士气全无,如果不是还有军法约束,只怕会逃得剩不下多少人,倒是从东部六郡逃过来的人,凭着一腔血气,倒是士气高昂。
陈度纵然没有打过仗,但也见过东部边军的气势,心中很清楚,单凭血气之勇,是打不赢任何一仗的,他亦不过尽人事,听天命,更何况,他也打定了主意,如果齐人真的打过来了,自己就在玉泉顶上几天,然后便跑路。到那个时候,谁也说不着自己,自己不是没打啊,实在是打不过,连东部边军二十万人都打没了,自己凭着几千郡兵和一些青壮还顶了几天呢!有了这样一个借口,方方面面便就说得过去了。
府里养了不少的好马,还有自己高薪招来的一批江湖高手充作自己的护卫,到了那时候,保护自己逃跑,还是问题不大的。
胆战心惊的日子持续了一月之久,最恐惧的时候,齐人的骑兵斥候,居然直接到了视野可见的范围之内,公然窥视着玉泉郡城的情况,可谓是嚣张之极。只可惜,就是敌人的一些斥候骑兵,玉泉郡也没有人敢出城去驱逐了事。
陈度一度以为,大限就将来临,斥候已经来了,敌人的先锋还会远吗?
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到来,到是好消息传了过来。程务本大帅居然率领三万边军退到了荆湖郡开始营造防线,有了这样一个醒目的目标,齐人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听说已经见了好几仗,但齐人都被程帅打退了。
这个消息,让陈度高兴不已。程务本在昆凌关驻扎二十余载,陈度这样的官员,自然对这位楚国铁壁是敬佩不已的。在程帅当道的时候,楚国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过。本来一心想着逃跑的他,在听到程务本的消息之后,胆气却立时壮了许多,一边在玉泉郡城大力宣扬这个消息,一边派人往荆湖,向程帅求援。
接下来,倒是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了。
朝廷中枢终于停止了争吵,一条条的命令终于从朝堂发了出来,第一支援军已经开始出发了,而西部边军两万大军也正在星夜兼程赶往这里。
更让陈度高兴的是,朝廷明确了楚国进入战时体制,文由马向东负总责,武有程务本负总责,整个大楚的武备力量都交给了程务本的调配,这在陈度看来,只要顶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程帅一定会再造一个楚国铁壁的。
胆气一壮,陈度自然就精神抖擞起来,每天都会上载督促城墙的加固修建工作,齐兵一直没来,玉泉郡城的备战工作,倒是愈做愈熟练了,残破的城墙一天比一天更牢固,一样样的守城武器被装上城墙,士兵们也不像最初之时那种失魂落魄的模样。
总之,在听到程帅的名字的时候,整个玉泉郡,似乎一下子便脱胎换骨一般。去荆湖的信使回来了,并没有带回来援军,却带回来了十名军官。据说荆湖现在的兵力也不足,而荆湖,是这一次第二条防线的中心,所以,现在程帅是顾不了玉泉郡,但这十名军官过来,会帮助陈度训练士卒,并指挥守城。
现在基本上整个郡城的军队,已经交给了那个东部边军的军官。也正是这些军官的抵达,使得玉泉郡城的那些青壮和郡兵们是一天一个模样。每每听到城墙之上,城内校场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练兵之声,陈度便更慰几分。
“郡守大人好!”看到陈度走上城来,庞军走了过来,向陈度躬身行礼:“城墙的修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不敢说固若金汤,但齐军果真来攻的话,我有把握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庞军,便是程务本派来玉泉协助陈度守卫玉泉的武将。对于这位郡守,庞军还是很尊敬的,毕竟齐人大军压境,这位郡守不但没有逃,还集结了郡兵,拉起了万余人的青壮,现在这些青壮经过了月余的训练,至少已经比当初强多了,拉出去野战不可能,但守城,勉强也能用一用了。
“好,军队的事情,就交给庞将军了,我不懂军事,便只能为庞将军解决后顾之忧,给你们擂鼓助威了。”陈度笑容满面。这位庞军,不过是程务本手下一名普通的牙将,便在陈度看来,已经比自己麾下的那个郡兵统领要强出太多了,不说别的,单是往哪里一站,身上那股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势,就不是郡兵统领能比的。
对了,那是杀气,是在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人才有的。
“姜统领没有给你找麻烦吧?”陈度笑着问道:“他要是敢跟你滋牙儿,你跟我说,我会收拾他。”姜统领是玉泉的郡兵统领,论起级别来,却是比前的这位庞军要高出不少的。
“还好,姜统领很支持末将的工作。”庞军神色不动地道。
“那就好,那就好。”陈度笑容满面地道:“庞将军,你说这齐军这么久都没有打过来,会不会他们不会过来了呢?”
庞军看着遥远的地平线,道:“这个,末将也不知道,派出去的斥候,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不过现在齐人虽然占领了昆凌关和东部六郡,但自己的麻烦也不少,他们的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凑齐的,再说了,现在安大将军在齐国境内的声势很大,齐人的主力都高去围剿安大将军了。一时顾不到我们这里,也是有的。”
“安大将军真是勇猛啊!”陈度由衷地赞叹道,“要是我们现在还有二十万东部边军的话,在程帅的指挥下,与安大将军两路夹攻,何愁齐人不败?”
庞军苦笑不语,假如,假如时光能倒转就好了,现在,二十万东部边军已经完蛋了,程帅带回来的这三万人,只怕就是硕果仅存的一批了。安大将军,以身为饵,看似声势浩大,却是烈火烹油,势不能久。这一点,只要稍懂军事的人都能看得明白,随着齐军主力回转,安大将军撑不了多久了。
“只要齐人不马上来攻,我们这边有程帅主持一切,等齐人缓过劲来再回来的时候,便会发现,他们已经无法下嘴了!”陈度欢喜地道。他对程务本是无条件的信任的。
话音未落,耳边却传来了阵阵的闷雷之声,他不由奇怪的抬头看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怎么就打雷了呢?
他身边的庞军脸上却变了色。他当然知道那不是雷声,那是大批的骑兵抵近的声音,派出去的斥候没有丝毫的消息传过来,自然是完蛋了。
“敲钟,吹号,全军备战,有敌来袭!”庞军张开嗓子,厉声喝道。
一边的了陈度,脸色唰地变白了。
第968章 终于回来了
警钟之声,沿着城内一个接着一个的塔楼响了起来,短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郡城。刚刚还喧闹无比的郡城,瞬息之间,陷入到了安静之中,这一刻,是所有人都惊呆了。在经历了最初的战争恐惧之后,随着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玉泉人曾经一度以为战争已经距离他们远去了。但此刻的警钟之声,却是将他们的侥幸之心敲得粉碎。
一刹那的沉寂之后,轰的一声,整个城市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蜂巢被外力戳破了,无数人吼叫着奔向自己的家。
整个玉泉郡城,乱了。
城墙之上,庞军脸色铁青。虽然还看不到敌人的踪迹,但只需听一听马蹄敲地所带来的声音,以他丰富的经验便能判断出来敌有多少。
最起码,正在逼近玉泉郡城的不会少于五千骑兵。
可这,应当是敌人的先锋,以五千骑兵为先锋的主力部队,是一个什么规模,庞军自然是很清楚的。
“庞将军,怎么办?”陈度脸色雪白,紧紧地握着拳头,身子微微有些颤抖。说实话,如果不是庞军在这里,他真想马上下了城墙,爬上马去带着自己的护卫们逃离这里。
没有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啊!听到了这闷雷一般隆隆逼近的马蹄声,陈度突然觉得早前自己想过要顶上几天的想法,多么的不切实际。
“还能怎么办?准备战斗!”庞军看了一眼陈度,知道这位郡守肯定是被吓坏了。
“能顶得住吗?”
“尽人事,听天命!”庞军不想说假话,他转头看着城墙之上,城上很乱,有的士兵扑上了城墙,有的在搬运羽箭,檑木,滚石,有的在城头之上生起大火开始烧开水,这都是为守城准备的,他到这里的时候不短了,还是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的。但也有士兵,像是没头的苍蝇一般,慌乱的嚎叫着乱跑。
几个慌张的士兵居然跑到了他们的面前,庞军不假思索,挥舞起自己的刀鞘,劈头盖脸的将这几个士兵都打倒在了地上,然后呛的一声,拔出刀来,厉声吼道:“不遵军令者,杀无赦!”
他的怒吼之声让城墙之上的士兵稍稍的平静了下来,这一个月来,庞军尽最大力气训练出来的一点点军纪,总算是有了一点成效,这让他稍感安慰。
低头瞅了一一眼躺在自己脚下的那几个士兵,庞军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的神色,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如果是在东部边军的部队里,出现这样的士兵,不论是那个军官,第一反应就是拔刀砍了。
但在这里,他知道不行,如果还没有打仗,就将他们砍了,只怕士气不会激昂,反而会更加涣散,毕竟,这些人还算不得真正的军队。
稍微像样子的,也就是那支郡兵了。
可惜了十几万东部边军,就这样葬送在潞州了,如果自己麾下有到边军,哪怕只有一两千人,庞军觉得自己也能守住玉泉郡城,可现在,自己只有十人,他要倚靠的,便只能是这些他眼中的废物了。
庞军觉得,用不了多久,自己大概就要和那些死难的兄弟们一齐汇合了。
“郡守,守城有我,您还是请去安抚城内吧!”庞军对着陈度拱了拱手,他看得出来,陈度很害怕。
“那好,那好,城上便靠将军了。”陈度连连点头。
“如果这里顶不住了,郡守可自去。”庞军突然压低了声音,对陈度道。来玉泉郡城这个地方,陈度作为一郡之守,对他是相当尊重的。在庞军看来,齐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话,玉泉肯定是守不住的。而陈度,不过是一介文官,留在这里,只是死路一条。一个文官,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庞军觉得很不错了,至少不是废物点心。
陈度眼眶一热,他很想说自己愿意与将军共生死,同命运,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可这话在嘴边转来转去,却终是没有说出口,他百感交集的冲着庞军拱了拱手,“庞将军,哪你呢?”
庞军笑了笑:“自然是与城偕亡。”
陈度不敢再看庞军,猛转身便向城下走去,心里却是将自己骂成了一团狗屎。
沿着斜梯,他刚刚走下去几步,城墙之上突然传来了庞军的声音:“陈郡守,等一等,你快回来。”
陈度心一跳,莫不是庞军又改了主意,要拉着一起与城偕亡了吧?
他转过头,看着庞军。庞军的整个人都在发抖,脸上却是惊喜交集的表情,“火凤军,是火凤军,我们自己的军队。”
陈度脑袋嗡的一声,一时之间,脑子里完全成了一片空白,但人却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回来,站到了庞军的身边,放眼看去。
视野之中,无穷无尽的骑兵正在向这里涌来,但此时,他感到的却不是恐惧,而是欢喜,大楚的旗帜,凤旗高高飞扬,火红的战旗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那是火凤军。
“难怪我派出去的斥候没有回来。”庞军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碰到了自己的军队。想到这里,庞军又有些哭笑不得,终归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如果是在东部边军里头,就算是这种情况,斥候难道不应该马上归队将情报向上官禀报吗?
怕是这些斥候看见了火凤军,欢喜的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还真是混蛋!庞军在心里骂道。
城墙之上,一片欢腾之声,看到火凤军的旗帜,所有人都知道,玉泉郡安全了。火凤军在大楚,可是比东部边军还要强悍的存在。
陈度的眼眶子热辣辣的,如果不是强自忍着,只怕眼泪都要下来了。自己的坚持,终于还是得到了回报。
火凤军回来了!
当然,他们不是历经艰险杀出来的,因为这一路过来,他们就没有碰到齐国军队。在他们回程的路线之上,齐国军队似乎有默契一般,几乎都是主动地为他们让开了道路,便连斥候之间的拼杀,也没有发生过,因为齐军斥候一看到楚军斥候,立马就打马远奔。
其实火凤军选择的这一条线路,是相当危险的,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在普通将领的眼中,这自然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计划,但在像罗虎这样的高级将领眼中,自然知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政治之上的。
皇帝对程务本的猜忌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宁可冒着危险杀出一条血路,也不愿意安全的走到程务本的陷阱之中。
是的,陷阱,皇帝就是这样认为的。
可这一路之上太过于奇怪了,罗虎百思不得其解,齐人,根本就不与他们作什么纠缠,甚至于,他们军队还没有到,前方的齐军便已经自己挪开了道。
要说齐人怕了火凤军吗,也不尽然,罗虎可是清楚,此刻在火凤军的主力部队后头,便吊着一支齐人的骑兵,大约在万骑左右,可他们的行动,倒不像是要与火凤军决战,倒仿佛是押送一般。似乎要目送着这支军队离开东部六郡。
这种感觉让罗虎很不舒服,也觉得很羞辱。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终有一天,我们是会杀回来的。火凤军的将领们都是极其骄傲的,但这个羞辱,他们现在却不得不忍受。
这种局面,楚军的高级将领们在奇怪之余,最后都将原因归结到了安如海在齐国境风的大肆破坏,齐国极有可能已经忍受不了安如海的这种打法了,因此只能先集中兵力将安如海灭掉,这使得他们无法聚集起主力部队围歼火凤军。
毕竟火凤军的强悍,也不是一般楚军可比拟的。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火凤军的心里好受了一些,对安如海的尊敬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对应的,他们对于程务本,现在却是出离的愤怒了。
都是国家重臣,但安如海与程务本的选择,却是截然两样的。
至少,罗虎他们这些将领们都是这样想的。在他们心中,程务本离逆贼的程度,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火凤军不是东部边军,东部边军将程务本视为神明一样的存在,但火凤军却一直都是天子亲军,对于程务本这样一个被称为楚国铁壁的家伙,自然是不服气的。
楚国铁壁,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那叫乌龟壳。这倒是火凤军将领们对于程务本一向的观感。
东部六郡没有了。这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罗虎原本以为,玉泉郡肯定也没有了。但眼下,高高矗立在自己面前的玉泉郡却仍然飘扬着大楚的旗帜,这让他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一路行来,火凤军虽然没有打过什么仗,但后勤辎重什么的,已经是啥都没有了。他们急需补充粮食,军械,玉泉还在,那就什么都有了。
看起来,玉泉的军容还算整齐,这个郡守不但忠于职守,还是一个能力相当出色的人物啊!罗虎在心中感慨了一句,便看见玉泉郡城的大门洞开,十数人从内里走了出来。
第969章 先要搞清楚状况
闵若英坐在池塘边的廊椅之上,盯着清澈的水面这下,成群的锦鲤自由的游来游去,但他的心思却丝毫没有放在这上面。自从潞州突围之后,他终于能呆在一个像样的居所里,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这间居所,当然就是玉泉郡的郡府,至于这里的郡守陈度,自然就要搬出去了,好在陈度的家眷已经不在这里,光杆一个,倒也方便。
罗虎的五千先锋军进城,接管了所有的防务。而闵若英打算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他离国日久,从被包围开始,他的消息便相当闭塞了。就算突围而出之后,由于东部六郡被占领,他实际上仍然在处在齐军的一个松散的包围圈中,消息来源仍然有限得很,现在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先前那些担心,恐惧,都已经不翼而飞。但朝中现在究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他并不清楚,最关键的是,程务本比他提前近两个月回到本土,自然不会没有动作。
程务本在朝中根基深厚,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数,闵若英现在心中既然存了拿下程务本的心思,自然就非得弄清楚一切不可。
总结起来一句话,程务本可不是他说想拿就能拿的。
回廊之上传来了脚步之声,罗虎大踏步的走了进来。进城的只有五千先锋军,由罗良统带着的另外三万多铁骑尚自驻扎在城外,一来是城里也容纳不下如此多的军队,二来,也要防备身后的齐兵的进攻。
能全须全尾的将四万火凤军从包围圈中带出来,对于闵若英来说,的确是一个楚幻般的结局,即便是他将一切都设想得再顺利,也不会比现在这样的结果还好的结果了。自从突围而出之后,齐人的统帅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反应迟钝,指挥失措,昏招迭出,竟然让他在不可能之中找到了一条又一条的缝隙,从包围圈之中钻了出来。
闵若英没有深思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他将其归结在了安如海在齐国国内的翻天覆地,使得齐人终于不得不调集重兵去灭了这个心腹之患,大部队去了那边,自己这头,自然就兵力不足了,其它的那些军队,又如何挡得住四万火凤军的一击。
想起安如海,他长叹一声。忠臣呐,可惜,他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自己让杨青派了探子去寻找安如海,不管怎么说,也希望安如海能安全的回来,那怕就是他一个人回来,也会让闵若英多一条臂助。
安如海在国内的威信,并不比程务本低。真要说起来,现在国内的格局,安如海只怕还要比程务本更管用一些,安如海掌管内卫多年,积威甚重,而程务本的威望,却大多集中在军队之中,而其中举足轻得的东部边军,如今只剩下在荆湖的三万人了。
一想起这三万人,闵若英就不禁牙痒痒的了。
正是因为这三万人,才让他不敢随意动手啊!
“陛下,城内所有关防已经全部由火凤军接手,城内原本的军队,都已经让他们回到军营中去了。”罗虎行了一个礼,道。
“嗯。”闵若英点了点头,“那个陈度来了么?”
“陛下,陈度正在外头候旨。”
“让他进来!”闵若英吩咐道。这个陈度,还是颇有能力的,以前倒是没有将他放在眼中,但大难来时浪淘少,倒将这个不声不响的地方郡守突显了出来。因为程为本的突然跑路,使得齐将周济云麾下的数万大军,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