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是皇帝,可却不是生而知之,什么都懂的。这一点,秦风很清楚。
  方大治伸手招来了一名五品的官员,应当是来自大冶城专修轨道的大匠,吩咐了几句之后,这个五品官就飞奔了下去,片刻之后,停留在主轨道车上的十几截车厢,便被套上了数匹挽马,随着驾车的一声吆喝,挽马嘶鸣,向前迈出了步子,十几截车厢的庞然大物,便向前缓缓移动起来。
  这让随着秦风从越京城来的一众人物都瞪大了眼睛。他们平日里所见的,都是两匹马拉一辆马车,可现在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三五匹马拉了十几截车厢,而且每一截车厢,都要比平时他们所见的马车大了足足一倍有余,但看那马匹,却不甚吃力的样子。
  在前面的一个叉口,几名匠人站在哪里,看到马车驶来,便伸手狠狠地将一根铁杆子从一侧转到了另一侧,然后退到一边,紧接着,这十几截车厢在马儿的拖拉之下,便自然而然地行驶到了车站里另一条轨道之上,与此同时,在另一则,另外数截车厢也在马儿的拖拉之下行驶过来,同样的操作,这一列轨道车,便平平稳稳地停在了秦风等人的面前。
  “好得很,设计果然是巧夺天工。”秦风脸上露出欢容,“大治,如果这轨道车满载,需要多少挽马拖拉?”
  “陛下,这些轨道车的车厢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能够随意的增减数量,一般来说,最多可以挂到十二节左右的车厢,再多的话,安全上就会出现问题,为了确保安全,所以每一次出行,最多不超过十切。”方大治道。“而使用挽马的数量,就要看载的什么货了,货物愈重,则需要的挽马就更多一些,在实验期间,我们曾用他来运过一次粮食,这批粮食本来是要运到昭关去的,这一段路程我们便采用了轨道车运输,十二节车厢满载,一共是二十万斤,也不过是用了十匹挽马。”
  “妙极!”秦风听到这里,已是大喜过望,“速度如何?”
  “陛下,以前采用马车运输,从沙阳郡到丰县,虽然只有百余里,但马车却需要足足两天的行程,而且一路之上还颇有损耗,但采用轨道车运输,十匹挽马,十节车厢,不过用了两个时辰,早上出发,中午时分,便已经到了丰县车站,与以前的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方大治双眼闪闪发亮。
  秦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里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轨道车修建成功,其中蕴含的战略军事价值,可不是能用钱来衡量的,假如能修建一条直通昭关的轨道车,一旦与齐国发生战事,大明便能将大军源源不绝的沿着这条轨道车运往昭关,按照这个运行速度,数天之内,便可以在昭关集结起一支十数万人的大军。
  同理,如果这种轨道车遍及大明各地,那不管那里有事,朝廷都可以朝发夕至。
  他握紧了拳头,盯着下方的轨道线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以往朝廷对于一些边远地区,掌控不力,鞭长莫及,无非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但有了轨道车,一切就不在话下了,整个大明,直如在方寸之间,尽皆能够落入朝廷的掌控,不复以往的那种山高皇帝远的情况了。
  “修路的资金如何?”他再一次问道,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想要在全国铺开这种轨道车的建设,那就得砸钱,可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沙阳郡和太平郡这样有钱的。
  “陛下,耿精明搞出的这个股份制倒是一个好东西。”方大治笑道:“修这条百余里的沙丰线,到现在为止,耗费已超过了百万两银子,如果算是后期的收尾工作,恐怕一百五十万两才能打底。”
  看到秦风的眉头皱到了一起,方大治赶紧道:“不过沙阳郡和太平郡两郡一共只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剩下的,都是沙丰线铁路运营司负责筹集的。”
  “就是那些商绅们了!”秦风道。
  “是的,轨道线建成之后,运营权便交给了运营司,一共是五十年的运营权,当然,如果因为军事,赈灾等重大事项,则朝廷会无偿征用。”
  “他们能赚钱?”秦风问了一句。
  方大治一笑,“陛下,初始之时,大家其实心里都没底儿,积极参予这件事,其实也是出于对陛下的仰慕,愿意为陛下效力,所以大家踊跃拿钱,倒还真没有想过赚钱。”
  秦风听了不由呵呵一笑。沙阳郡的豪绅们,从太平军伊始,便一路跟着秦风的大军四处出击,秦风大获且胜,他们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到了现在,恐怕他们也有些恐惧了,赚得太多,生怕自己找他们的麻烦,薅他们的羊毛,以往历朝历代,朝廷一旦没钱花了,总是会拿一些商人作伐,找个借口便抄家灭族,将商人们的家产,一股脑儿的都弄过去。自己搞这个轨道车,他们拼命投钱,无非也是一种表达恭顺的意思。这是拿钱消灾了。
  “可是轨道车建成以后,一看这个效率,所有参与的人可都是大喜过望了,恐怕这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前几天,便有人找到了臣,说能不能将这种轨道线修到各县去,他们自己掏钱,仿沙丰线的例,也只要五十年的经营权,兹事体大,臣也不敢作主,正准备具折上奏呢!”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秦风道。总体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每个县都能通上轨道车,那对于货物的流通,人员的流动,都是极好的事情,而且还不用国家掏钱。
  过一段时间,可以让大明其它郡治的官员们都来这里参观参观,让他们感受一些轨道车的威力,最好能在全国都推动起来,但这是一件大事,涉及的银钱数以亿计,朝廷必须有一个总体的章程才好推动起来。


第977章 咨询
  出乎秦风意料的是,长阳郡的马向南居然也轻车简从地赶了过来。
  “老马,你倒是见缝插针,听说沙丰县贯通了,便立马跑了过来,但你想要的修一和从长阳出来的轨道车,现在却是想也别想。”秦风一开口就堵死了马向南有可能的话头,这倒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长阳多山,想要通能运输货物或者人员的轨道车,技术上不是一般的难度,眼下铁路署的技术储备,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在未来一点一点的积累。
  “陛下,瞧您说的,臣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马向南叹了一口气,“现在海贸已经有了眉目,对于轨道车,我倒不是那么热衷了,这一次出来,是想要送一送王公的。”
  马向南脸有哀色,“说起来,我与王公相交,也是多年了。原本以为他身子骨一直都是不错的,没有想到,一病之下便如山倒,竟然连舒畅也救不得他。”
  秦风叹了一口气:“都是我的缘故,他年纪大了,我本不该将那么一负担子压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是生生的累垮了。”
  “这副担子,除了王公,谁又担得起?”马向南摇头道:“陛下以为这是累,又岂知王公心中把这当成是一种乐趣呢!人生百年,总有去的那一天,王公之名,当留史册,如此也便够了。”
  听了秦风的话,马向南倒是反过来安慰起秦风来。
  “你去看过王公了?”
  “看过了。跟我说了两句话,便又昏睡过去了。舒畅说,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等这边一切都安排好了,便会启程回丰县。”马向南道。
  “老马,你年纪也不小了,悠着点。我听说你现在还是事事亲历亲为,这不好,以前是官儿不够,现在你哪应当好多了吧?除了京师大学堂给你配备的,你长阳郡不也是自己办了学堂培养人才吗?就算是培养不出官,训练出一些吏还是能行的,而吏员只要经历够了,再升成官便也是自然而然的。”
  大明朝的吏治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纳吏为官,所有的吏员的薪饷都是有朝廷拨给,同时限制了吏员的人数,禁绝地方为了解决吏员的薪水而各种摊派。
  “差不多已经能支应了。”马向南点了点头:“只是以前做惯了,如果不去做,心中便空落落的,而且现在事事都上了轨道,我反而更加清闲了下来,倒不如以前忙了,官员们各司其职,我这个挽总的,倒是只有听听汇报便好了。”
  “你这是垂拱而治了。”秦风笑道:“当亲民官当到你这个份上,也是够了。当然,这也是你以前辛劳的结果,有你这样一个郡守蹲在哪里,下面那个官儿又敢打马虎眼儿?”
  “这倒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倒是微服私访。”马向南哧哧的笑了起来,“我最喜欢的就是突然出现在那些家伙的面前,看到他们一脸目瞪口呆的模样,我就十分快意。如果要是让我抓到了他们的小辫子,便更加快活了。”
  “他们心里一定在骂你的祖宗十八代!”秦风笑道。
  “哪个背后不骂人,哪人背后不被骂!只要不当面骂我也就好了。”马向南倒是十分洒透。
  “这么说来,也一定有人在背后骂我了!”秦风想了想,道。
  马向南很是郑重了想了片刻,竟然是点了点头:“那是肯定的。这世上那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您帮了一批人,必然便会让另一些人不爽,他们自然是要骂的,就看是您帮的人多,还是您害的人多罢了!”
  “嗯,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意思吧!”
  “的确!”
  两人很自然的一问一答,一边陪伴的方大治却是听得目瞪口呆,看着马向南的眼神也自不同,像刚才那样的问话,他是万万不会像马向南那样回答的。如果秦风问他背后是不是有人骂,他的回答一定是陛下英明神武,造福百姓,天下交口称赞,齐颂圣明,哪会有人骂呢?
  这当然是假话,但方大治觉得,必须要这样回答才得体啊。但看着眼前这一君一臣二人一问一答,自然无比,马向南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敬,皇帝也没有觉得马向南无礼。
  方大治不由得低头沉思起来,似乎他对陛下的脾性了解得还不是太够啊!他是知道金景南的,那是一个脾性孤傲的,说什么都是一个炮筒子一般,直来直去,但却又绝不是鲁莽之辈,做事那也是相当有手腕的。也许金景南那样的性子,更合陛下的脾气,想到这里,背上不由微微渗出一些冷汗,感到了一些凉意。
  方大治很骄傲,但他也认为金景南的才学不下于他,只是两人的处世方法和治世手段大不一样,当两个人的才学差相仿佛,那皇帝个人的喜恶,便在很大程度之上会决定一个人的上升程度了。
  陛下是英明的,他不会容忍一个腹中空空的家伙窍居高位,但如果两个都有才能,那为什么不选择自己更喜欢的那个家伙呢?
  或者,自己要作一些适当的改变了。也许,该向眼前这位乡下老农一般的家伙好好的请教一番。
  心中正自想着,却不提防皇帝突然看向了他。
  “大治!”
  想着心事的方大治被吓了一跳,赶紧应了一声,声音之大,连自己也吓了一跳,一边的马向南眼中露出诧异之色地看了他一眼,方大治有些发窘。
  “你去忙吧,看看送王公的车厢布置得怎么样了?一定要舒适,王公,经不得一点辛苦了,王公一生辛苦,我们要确保他能活着回到他的老宅子。”皇帝道。
  方大治知道这是皇帝要支开他与马向南说话了,而且这些事情,必然是不能让自己知道的。
  “是,陛下,臣这就去督促。”只是一瞬间,他便已经恢复了常态,神态自若的向皇帝行礼,又微微向着马向南欠身为礼,这才转身离去。
  “这人,老马你觉得怎么样?”秦风看着他的背影,笑问马向南道。
  马向南呵呵一笑:“方大治的才能,那是没得说的,就算这沙阳郡的底子打得好,但在他手里,也是实实在在的跃升了几个台阶,以至于现在将正阳也压了下去,所不如的,也就是越京城了。只是他的性子圆滑了一些。陛下看好他,准备以他为储相?”
  “本来也要就这件事情咨询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的。”秦风淡淡地道:“不止他一人,还有金景南。他们两人比较,老马觉得谁更合适?”
  马向南瞅了一眼皇帝,“陛下心中应当已有成算了吧?”
  “我有成算那是我的,但一人计穷,众人计长,这样的大事,终是涉及到大明的未来,总得集思广益才好。你不要耍滑头,我这是私下咨询,不会将你的态度透露出去的。”秦风笑道。
  马向南一笑:“陛下即便透露出去,我也是不担心的。我这一辈子呢,也就是想着将长阳郡弄起来就很满足了,陛下可不要想着把我调走,我在哪里再干十年,为陛下建设起一颗山中明珠。”
  秦风笑了起来:“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马向南点了点头:“乱世用景南,治世用大治。这便是我的回答。”
  “倒是英雄所见略同。”秦风道:“那老马,现在是乱世呢还是治世呢?”
  “内有忧患外有袭扰,陛下不会以为这天下已经太平了吧?”马向南鼓起眼睛看着秦风,却又马上反应了过来:“还有谁跟老马是一样的想法吗?”
  “王公!”秦风沉声答道。“王公说,前十年用景南严刑峻法,后十年用大治抚平创伤。”
  “王公此言,正是老成谋国之言。”马向南道:“深得我心。”
  “说你胖,你倒是喘上了,也不见你脸皮如此厚,倒是自吹自擂起来了!”秦风笑道。
  “脸皮倒不是厚,而是已经风雨不侵了。”马向南揪了揪自己黝黑的脸皮,这让秦风倒不由得想起初见马向南的时候,那时的马向南可还是一个富富态态的书生,这些年为了长阳郡辛苦劳累,竟是苍老成这般模样了。
  “海事署那边如何了?”秦风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有了早前那五十万两银子打底,葫芦岛的军港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了,周立帆的长阳号与十几艘其它战船现在都泊在哪里,宁则远已经回了泉州,算算日子,恐怕也快回来了,走之前与我见了一面,他说他回来的时候,会将另外三艘主力战舰都带回来,但也就是这些了,因为他老子已经将大部分的人员和战船都带去了泉州。”
  “跟他回来的还有他们船厂的很多大匠,你要安排好。”
  “这个自然没问题,其实宝清船厂的第三个船坞都已经修好了,只是没有人进驻,他们一来,马上就可以开工!”马向南笑道:“我现在就等着靠海贸发财,怎么能不上心呢?”


第978章 送归
  准备运送王厚回丰县的轨道车厢比起普通的车厢要长很多,也要宽很多,因为这一趟,没有什么太大的速度要求,反而对舒适度的要求最高,所以沙阳郡这边特地定制了两截这样的车厢,而在他们的后方,倒是挂了一些普通的车厢。
  陛下和官员们自然是舒适一些,至于那些护卫,嗯,那就要委屈一点点了。而至于随行的烈火敢死营,他们是骑兵,用不着替他们操心。
  抬着王厚的软榻走进了第二截车厢之中,将王厚安置在靠窗的床上,窗户是活动的,挡板向两边拉开,外面的景色就一览无余。
  舒畅盘膝坐在床上,王厚就半靠在他的胸前,王月瑶两眼红肿,侧坐一侧照应,床的对面,有几把椅子,且是被固定在地面上的。
  整个车厢,就像是一个被装潢得异常豪华的小房子一般,应有尽有,所不同的是,很多东西,都是被固定在那里。
  自从进了车厢之后,一直都萎靡不振的王厚,精神竟然莫名的好了起来,脸郏之上,浮现出两团异样的红晕,眼神儿也显得锐利起来。
  对于舒畅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他很清楚,这是一个人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之后的最后的回光返照。
  其它人自然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无论如何,看到王厚精神好了些,众人心中也还是感到欣慰的。
  “王公,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你这一辈子,值了呐!”在场的人,除了王厚,也就数马向南年纪最大了,而且与王厚一样,也是最早的那一批跟着太平军奋斗的人,自然说话也就不用顾忌太多。
  “当然值了!”声音很低,但却很清晰。王厚看着众人道:“昔日姜子牙八十尚在蹉跎,我六十便得遇明主,哈哈,可比他幸运得多了。”
  他溺爱地看了一眼床榻边坐着的王月瑶:“老夫这身子骨是不成了,月瑶流泪伤心,却不知我心中却很满足,老天爷已经很眷顾我了,前半辈子,我作孽甚多,想来老天爷也是看在眼里的,这最后十余年,却是给了我机会让我赎罪,这十年来,我自问还是为天下苍生做了不少事,想来在阎王老子的功劳薄上留下了重重几笔。能有现在这个寿数,我已经很满足了。对了,陛下常常说,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能无限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我自问,做得还不错。”
  他得意地笑着。
  马向南连连点头:“王公之名,如雷贯耳,名垂青史,那是一定的。”
  车厢的门被拉开,方大治走了进来,向着诸人一躬身:“陛下,都已准备好了,是不是发车?”
  “走吧!”秦风点了点头。
  方大治探头出了门外,对外面挥了挥手,然后拉上了车门。
  旋即,车外响起了嘹亮悠长的喇叭之声。
  “陛下,王公,各位大人,这是准备发车的信号。长声之后,便是急促的三个短声,那就是启动了。”方大治介绍道。
  果然,长声之后,三声短促的喇叭再度响起,车厢微微一震,缓缓向前移动起来,王厚转头看着窗外,车站已是经慢慢的向后逸去。
  “大治,你过来,给王公细细的讲讲这轨道车吧!”秦风吩咐道。
  “是,陛下。”方大治走了过来,看着王厚,道:“王公,我们这列轨道车,一共搭载了五截车厢,共运送了三百余人。由十匹挽马拉动。预计着,两个时辰后便能抵达目的地丰县。”
  “两个时辰啊?”王厚眯起眼睛,看着方大治,眼中却有些诧异之色。
  “王公,是这样的,一列轨道车,理论上可以挂上十二节车厢,但为了安全其见,我们一般只挂十节,每五十里,我们设有一处驿站,用以更换挽马,当然,那是在全力奔驰的情况之下,如果速度不快,倒也不必更换。”
  此时,轨道车早已驶出了车站,速度自然也是越来越快,窗外的景色不住的倒退。“大治,眼下速度如何?”
  方大治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说:“王公,眼下不过正常速度的一半而已。如今轨道车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速度太快的话,不免摇晃,颠簸。”
  “我明白了,主要是照顾我这个病人。”王厚笑着点头,他是念头通达的人物,方大治一开口,他已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大治,你接着说吧,我很喜欢听。”
  “是,王公。如果全力奔驰,五十里一换马,则只需一个时辰,我们就能抵达丰县。一趟轨道车,我们便可以运送二十万斤粮食或者两千名以上的士兵。”方大治神色有些亢奋。“而放在以往,这需要数天的时间。轨道车的出现,让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更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啊!”王厚闭上眼睛,半晌睁开,笑道:“以往大军作战,总是要粮草先现,运送十斤粮食,倒是有三四斤要在路上消耗掉,现在有了这轨道车,这些可都省下了,陛下,如果这轨道车遍布我大明,则我大明的千里疆域可就变得小了,王命一下,顷刻之间便能抵达疆域各地,此幸事也!”
  “王公睿智,正是这个道理。”秦风笑道。“只是目前轨道车刚刚完成这一条,还是实验性质,想要大面积铺开,还需时日,更需资金,这玩意儿,也是一个吃钱的货。这一条百余里长的沙丰线,便花费了一百五十万两,每一里路平均下来,要花费一万五千两银子。”
  “的确是很贵,但很值得。”王厚道:“我听月瑶说,其实朝廷并没有真正投入多少钱,都是商人们出的?这样的军国重器,由商人们把持好吗?”
  秦风微微一笑,车厢内都是大明的重臣,他也不虞有泄密之危,直截了当的对王厚道:“王公,相对于大地主而言,我觉得商人,更有利于朝廷控制。商人有钱,可如无根浮萍,生死荣辱皆于朝廷之手,不像大地主,有地为根,地上又拴着无数的百姓。”
  虽然说得有些隐讳,但车厢内诸人都是听得清楚明白,自然也懂秦风话里的意思。大地主是有资本,有能力,有人手起来造反的,但商人,可就困难了,纵然有钱,也很难成事。大明从还是太平军开始,便大力的遏制土地的兼并,甚至强行规定了文臣武将每一级最多只能拥有多少土地,而以土地的多寡来制定的累进税率,也让大地主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兼并大量土地已经不是赚钱的买卖而是赔钱的生意,自然就没有多少人在这个上头去打主意,大量累积下来的钱财,便投入到了商业之中。
  而太平银行的成立,又将国内的私人钱庄打击得根本就无法生存,现如今世面之上,流动的黄金白银愈来愈少,更多的是以一种储备货币存在着,大明纸币在市场之上已经占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