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当外面用于遮挡的围墙被推倒,残渣被运走,再稍加收拾,一幢全新的宅子,便出现在了上京人面前。
说起来在这个地段买如此大的一个宅子,要是换在平时,那自然是不容易的,而且也必然是天价,但昌隆银行出手的时机,却是闵若英被困潞州,楚国上下一片慌乱的时候,那时候的价格,可是跳了水的往下跌,昌隆银行适时出手,捡了好大一个便宜。
后来闵若英归来,楚国的局势亦慢慢平稳,价格再次稳步回升,这宅子原本的主人,在楚国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家族,立时生起了反悔之心,本想借着自己在楚国的势力,压着买了房子的家伙要么退货,要么再大大的加一笔钱,岂料对方软硬不吃。
原主人本来想霸王硬上弓,但跟踪的人,却发现这买家来头居然比自己的主人更大,便连昭华公主府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立时便打了退堂鼓。
自家势力是不小,但与皇家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而且这里头牵涉到的还不是一个皇室,这买家居然勾连着大楚,大明两个国家的皇室,敢去找他的麻烦,只怕是找死了。
而在随手昌隆银行的开业典礼当中,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不但大明皇后亲自出席,便连大楚的首辅大人也在一群官员的前呼后拥之中到场致贺。
昌隆银行虽然初来乍到,但从一开始摆开的场面,就让上京城人人侧目。
更让上京人震惊的是,开业的当天,昌隆银行的压库银竟然也源源不绝的运进了上京城,十数辆马车之上,装着一个个的大箱子,被刻意打开的大箱子里头的银子,白花花几乎闪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只看这些马车上的银两,便可以粗步估算出,昌隆银行的压库银便多达百万两以上。这是大明任何一家钱庄,都不可能具有的实力。钱庄吸纳资金,除去赚取佣金之外,自然还是要用来放贷赚利息的,基本上没有一家钱庄会在自己的库房里,放上这么多的银子在哪里发霉。
昌隆银行正式开业,上京城和诸多钱庄,一片哀嚎,万马齐谙。拼实力,拼不过,拼后台,差得更远,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除开这些小钱庄的老板们不开心,其它人都是极度开心的,普通的上京人看了一场大热闹,不仅是那么多的银子让他们开了眼界,他们还在这一天,看到了平时根本就见不着的那些大人物,甚至还有传奇色彩极浓的昭华公主。要知道,当年昭华公主在昭狱闹的那一场,就算朝廷封锁得紧,但随着秦风成为大明皇帝,也终于被慢慢的扩散开来,众人在惊叹昭华公主的刚烈性子的同时,也不得不赞叹这位天之娇女的眼光所独到。人家择婿,挑得可是未来的皇帝,而且听说这位皇帝对昭华公主宠爱有加,至今不纳妃,独宠昭华公主一人。
而对于楚国朝堂来说呢,当然也是一件大好事,他们基本上没有花国库里一个字,便得到了明国大批的武器,至于每年要从赋税之中拿出一批银两来还本付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对于大明高层来说,成功地将昌隆银行锲入到了楚国之中,而且有了楚国朝堂的背书,将使得大明对大楚的无形的经济掠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此为支点,慢慢的撬动整个楚国的经济,最终将其控制在手中,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要其生就生,要其死就死。
而这当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昌隆银行的诸位投资人和东家了。
这一次昌隆银行,可是喜大普奔,一路唱着歌儿奔向幸福的康庄大道了。
所谓贷给楚国朝廷的购买武器的款子,对于昌隆来说,自然就是与大明朝廷一些帐面上的交易,并不需要动用他们一分一毫的本钱,在这个过程当中,楚国人是看不到一分钱的现金的,所有的贷款,将直接从昌隆的账册上划到大明户部的帐本上。但每一年从楚国朝廷拿到的本息,却是实打实的要从昌隆走的,虽然最后的流向都是大明户部,但雁过拔毛,光是这一笔的佣金,就足以让昌隆银行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的交易,以后连年都有啊!以大明的尿性,这桩生意,自然是要长久的做下去,直到,嗯,直到有一天,大明决定要将楚国纳入疆域之中的时候,这生意才没得做了。
除了这个赚钱,便是昌隆银行所使用的大明通用货币了。纸币在楚国的推广,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像在大明,朝廷可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强行推广,在这里,却只能是一个渐近的过程,但昌隆高层并不担心。一来,他们与楚国朝堂打交道,只会使用大明的货币来结算,有了这个在后头,纸币的信用,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来,随着双方商贸的全面铺开,大明的商人,将源源不断地涌入楚国,而这些明商,却是习惯了使用大明的纸币,以往到楚国做生意,要么随身携带大量的金银,要么便是通过楚国的一些跨境钱庄,但那佣金,可是收得让他们心痛不已,现在只需要在大明将钱存进昌隆银行,到了楚国,再取出来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佣金一说,要是存得久了,还有利息可拿呢。有了这些商人水滴石穿的一步一步的推广,相信大明纸币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市场。毕竟,他使用起来,比沉甸甸的铜钱,扎眼的银两,更方便。只需要解决了信用问题,那纸币的流通自然就不在话下。
纸币在大明已经完全建立起了以国家背书的信用体系,而楚国当中见多识广,特别是那些商人们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当他们也开始在国内使用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起到极明显的带动作用了。
当然,还有昌隆银行自身的经营手段。昌隆相信,当他们在上京城正式开展业务之后,上京城原来的那些小钱庄,要么破产,要么乖乖地匍匐在昌隆的脚下,成为昌隆忠实的走狗。
白天的喧嚣过后,上京城逐渐恢复了安静,白天的热闹成了无数上京城人饭桌边,床头上的谈资,而此时,在昌隆银行位于上京城的总部当中,却仍然热闹非凡,昌隆在这里的大老板冯珂,正在设宴招待上京城有头有脸有钱有权的一些人。
目的,当然是拉业务!
这些人降尊迂贵来这里,自然也是要与这位昌隆大老板好好的拉拉关系,人家可是一个大金主,说不定啥时候就要借用一下呢。
不过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所以呢,这真实的目的不免就隐藏在杂七杂入,曲里拐弯的话里头了,冯珂端着酒杯,开门见山的一句话,既出了众人预料之外,却又感到一阵了然。大堂之中,便响起了轻松的笑声。
“各位大人,各位先生,各位好朋友!”冯珂笑盈盈地道:“勿用讳言,我们昌隆到了上京城,目的自然是赚钱,我们昌隆的实力,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怀疑了,就算你们怀疑我们,也没有必要怀疑大楚的户部每年收上来的赋税是不是?”
堂中又是一阵轰笑。
“在下知道,各位都是有钱人。”冯珂直言不讳地道:“而我们昌隆的目的呢,就是想让各位把你们埋在家里地窖里的铜钱,银两,统统存到我们昌隆银行来。与大楚钱庄经营方法不同的是,你们存到我们这里的钱物,是不需要缴纳什么保管费的,相反,我们还会给予你们相应的利息。这一点,我相信很多到过我们大明的朋友,都是心知肚明的,在我们大明,这是惯例。道理很简单嘛,你把钱存在我这里,我不可能把他藏到银库里,我肯定是要拿他出去赚钱的,这就等同于我借了你的钱嘛,自然是要付给利息的。而且,我们昌隆的利息,分成好几种不同的给付方法,相信大家都很有兴趣。”
第996章 保密条款
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狗大户。不过这个时代的有钱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财产存进钱庄的习惯,而是会深深的埋在自己家的底窖里,或者藏在密室之中。只会在大笔交易的时候,才会从自己的家里将这些银钱存进钱庄,然后再到另一个地方去提取,以避免长距离运输银钱所带来的风险。
这样临时存入的方法,钱庄自然是要抽取头寸的,收取的费用而且不低。这些有钱人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是因为对于钱庄的不信任,要是你将大笔的银钱存进去,人家一宣布倒闭,你找谁哭去?即便将这些家伙杀死也不济事啊?当然,也还有第二个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当官的,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身家暴露出去,如果将大笔的银钱存在钱庄里,那不就暴露出自己最核心的秘密么?
不过昌隆银行倒是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他们有大楚户部的财赋作为担保。这就不虞有破产之危了,每年,他们都会从大楚的户部得到一笔稳定的收入。在听到冯珂的话之后,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动心了。当然,也仅仅是动心而已,如果有可能,他们倒是愿意存一些钱进去,就算是与昌隆银行搞好关系的一笔投资罢了,现在谁都知道,昌隆银行的后台老板可是大得不得了,那是站着整整一个国家。
“冯老板既然开了口,我们自然是要帮衬的。”一名商人笑道:“不过您刚刚所说的那个存钱不同,利息也不一样,这是怎么一个说道呢?”
冯珂一笑,“这也正是我要向大家解释的,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您存一千两银子在我这儿,和存一万两银子在我这,后者的利息,就会比前者的利息要高,我们昌隆有一个具体的利息标准,其实在我们的主营业大厅之中都能看到,只不过大家没有注意罢了。”
“假如是十万两呢?”刚刚的商人开玩笑地道。
“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标准,那么利息,就是我们双方来商量约定了。”冯珂笑呵呵地道:“不过超过一定标准的话,那就只能定期了。”
“什么叫做定期?”又有人插嘴问道。
“就是你存进来之后,我们会给您一个更高的利息,但是,您却只能在规定的期限来提取,而不能随时取用。”冯珂笑道:“假如您在我这儿一下子存了一百万两银子,我又刚刚将这笔银子贷了出去,你这个时候突然跑来跟我说,我要将钱拿走,我一时之间,从哪里给您弄这么大一笔银子来?”
“我哪有这么多银子存,玩笑话,玩笑话!”刚刚插嘴的那个人干笑起来,而大厅里则响起一阵嘲笑之声,不过冯珂敏锐的发现,那些人并不是嘲笑,倒类似于眼前这个家伙的确能拿出这笔钱,只不过在这么多明眼人跟前故盖弥彰,所以引起公愤罢了。
还真是有钱人。冯珂感慨地想道。
“各位,超过一定数目的这种钱款,只能定期提取,大家都是深谙此道的,想来也能明白我昌隆的用意所在,不是我们拿不出来,而是急切之间难以弄到这么大一笔钱,必竟,我们是要用钱来生钱的,不可能将钱放在银库里发霉。”
“可以理解!”
“这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大厅里七嘴八舌地响起理解的回音,这里头大部分都是有钱的商人,自然也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所以,总的来说,你存进来的钱越多,获取的利息就会越高。”冯珂笑道:“所以各位,不要将你们的银钱放在地窖里发霉了,把他们存到我们昌隆来,让你的钱下崽子吧!”
大厅里轰堂大笑。
“各位,稍安勿燥,稍安勿燥!”冯珂连连摆手,“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我们昌隆银行对于大客户的第二个特别优惠,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对于这一项,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冯老板,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一人大声道。
“各位,我们都是商人,身家都不菲,但如果我们太有钱了,不免就会让有些人惦记,所以啊,即便赚了很多很多的钱,也得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了。”冯珂缓缓地道。
大厅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冯珂这番话,可说是说到了这里绝大部人的心坎里,商人有钱,但商人没有政治地位,一旦养得肥肥壮壮了,很多时候,就成了被收割得对象,所以大商人人不得不花费大价钱为自己找一个强壮的大腿,但这些大腿,也不全然就是可靠的,有的是眼红了自己就下手了,而有的,却是大腿自己倒台了,大腿一倒台,依附于其上的藤萝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看来我这话,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了。”冯珂笑着道:“这也是大家将赚来的钱,很多都埋在地下的真实原因所在吧,所以我们昌隆银行推出的第二项针对大家的服务就是,保密制度。”
“什么叫保密制度?”又有问道。
“比方这位兄台,你将钱存在了我们昌隆银行,但你却不幸出了问题,得罪了啊,就是打个比方,有人想查抄你的财产的话,我们昌隆将不会给予配合,他们看不到你在我们银行所存款的账目,更不知道你到底存了多少钱在我们银行。”冯珂缓缓地道。
大厅之中发生了一阵轻微的骚乱。
“如果真出了事儿,钱不在,人不在了,又有什么用?”一位商人却是有些惨然地道。“最后还不是便宜了你们昌隆银行么?”
“错!”冯珂大声道:“假如,我是说候如,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在未来的时候出了事,但只要有一名家人逃了出去,比方说逃到了我们大明,这笔钱款,你的这位家人,将会能在大明的任何一家昌隆银行提出钱款,当然,各位,要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你们能有家人逃出去,如果是我来给建议的话,那就是你们有一位家人,持有你们的信物,长驻在我们大明。”
“如果是我们大楚的陛下要看这些账目呢?”一位明显是官员的人,站起来问道,脸上颇有些不自然。
“也不行!”冯珂断然道。“在这里,我给大家交一个实底儿,大客户的账目,我们会做两份儿,一份儿在你存款的地方,另一份将存在于大明昌隆总部,如果你一旦在大楚出了事儿,在楚境之内的这份账目,就会被销毁。什么都没有了,而大楚的王,只怕还没有本事查到我大明昌隆总部去的。”
大厅里响起了一阵了的惊讶的小声的议论声。相比起昌隆银行所给出的利息,这一点才是真正能吸引他们的。身为商人,而且是极有钱的大商人,他们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因为自己太肥壮了而被人觊觎,像他们这种地位的人,一旦有人惦念上了他们,那对方的来头,必然就是他们惹不起的,一旦摊上了这个,他们除了任人宰割之外,几乎毫无他法,而冯珂的提议,显然给了他们另外一条出路。
“法子是好法子,不过这只是冯老板的一面之辞,又拿什么来保证呢?”先前那名官员脸色有些苍白。
冯珂一笑,大明的情报官员们看来是没有搞错,能够坐在这里的大楚官员,那也是相当有钱啊,当然,他们的钱肯定来路不正,不过这跟大明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大明皇帝陛下的保证,算不算数?”他笑着反问道。“来人,请陛下的密旨!”
大厅之中再次轰的一声爆出了惊讶之极的声音。
一名孔武有力的汉子大步走了进来,珍而重之的将一个盒子放在了桌子之上,冯珂先向盒子行了一礼,而大厅之中所有人的,此时也都站了起来。
冯珂从盒子里拿出一份卷轴,展现在在众人的面前,最前方的人都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不用看内容,他们只需看到上面那鲜红的大明皇帝的印玺以及首辅政事堂的辅印,便知道是这一切的确都是真的。
与楚国不同,在大明,皇帝下达了命令,还需要首辅用印之后,才能算作正式的可以施行的东西,如果缺了首辅的印签,那就没用。这些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自然明白大明的律例。
“大明皇帝陛下说了,只要这些人没有违反大明律例,那么你们的私有财产,将受到大明的保护,任何人不能侵占!”冯珂笑道:“这便是唯一的条件了,换而言之,你在楚国有什么麻烦事,哪怕你就是造反,只要不违反我大明的律例,那就都不是事儿!”
“这,这倒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终于,在一片震惊之中,一个老者深深了吸了一口气,强自镇定地道。“不但有利息拿,而且还留下了一条后路,以免覆巢之下,无有完卵!”
“正是这个道理!”冯珂微笑着道:“不过各位,要想触发保密令,还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存款数目,不得少于五十万两。”
第997章 汇报(上)
艾前,冯珂,两人是一前一后的来到了昭华公主府,他们在上京城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当然要来向大明在上京城的最高负责人作最后的总结汇报。门口的卫兵,显然早已经被打过了招呼,所以两人一来,立即便被引到了后院。
进到后院,两人很是诧异,原以为昭华公主府的后花园,必然是花团锦簇,充斥着天下的名贵花草树木,岂料目光所尽,尽是只有一种植权,杨树。
高大的杨树长满了偌大的花园,只在林间留出了一条曲折蜿蜒的小道。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不解之色,实在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堂堂的公主府后花园里,居然只有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杨树。
瑛姑与乐公公两人站在林子外,并没有陪在闵若兮的身边。这更是不寻常的事,要知道,瑛姑基本上算是皇后娘娘的影子,出门在外的时候,那是形影不离的。
两人走过去,双手抱拳,向着对方施了一礼:“大姑,乐公!”
瑛姑点了点头,同时却把手放在嘴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两人直起身子的同时,也明白了瑛姑做这个手势的原因,茂密的林子中,看不到人影,但却能听到一个蜿转悠扬的歌声,从内里传了出来。
既然乐公公与瑛姑都候在外面,那在唱歌的是谁,自然就不用猜了。这倒是让二人震惊之余,却又是心中窍喜,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耳福听到皇后娘娘的歌声的。
我会默默的祈祷苍天造物对你用心
不要让你变了样子
不管在遥远乡村喧闹都市
我一眼就能够发现你
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
人世间中流浪
就算我是喀什噶尔的胡杨
我也会仔仔细细找寻你几个世纪
在生命轮回中找到你
我不怕雨打风吹日晒被大漠风沙伤害
让心暴露在阳光下对你表白
我宁愿我的身躯被岁月点点风化
也要让你感觉到我的真爱
皇后娘娘的声音极是好听,但所唱的歌的曲调在两人听来,却是极为古怪,至少两人从来都没有听过这种曲子。听这歌词所蕴含的意味,应当是一首比较哀怨的情歌,但眼下皇后娘娘唱的却是幸福满满,有一种不搭调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人有些怪怪的,两人不由抬头看向瑛姑,眼中充满了探询的意味。
瑛姑笑了笑,轻声对两人道:“喀什噶尔的胡杨。”
听到这个古怪的名字,两个更是不明所以,这又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一个曲名。
“这是陛下当年来在潜龙之时,唱给公主的歌。”瑛姑微笑着解释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陛下与娘娘在昭狱之中成婚的时候,公主殿下第一次差,不过那时候,听着这首歌,我流下了眼泪,但现在么?”她瞅着艾前与冯珂,“想来你们也能听得出,娘娘歌声中那快要溢出来的幸福吧。”
“的确如此,所以感觉上有些怪。”艾前点头道。“怪不得这院子里,只是种满了杨树,只是这喀什噶尔?”
“这个我也不清楚。”瑛姑摇摇头,“听起来像是地名,但却谁也不知道在那里。”
“一首本来悲戚哀怨的调子,娘娘能唱出满满的幸福感,那自然是心境的改变了。”冯珂道,心里想着这些年来,陛下除了娘娘一个人之外,连一个妃子都不肯纳,万千宠家集于一身,娘娘当然是幸福之极啦。平常小户人家,只要有了银钱,都还想着三妻四妾呢!
“境由心生。”瑛姑赞赏地看着两人:“你们两个每日倒都是跟钱打交道的,想不到倒是不俗,居然能听出这些来。”
两人脸色有些古怪,这是夸奖呢,还是鄙薄呢?一时之间,竟是不好搭口了,只能尴尬的笑笑。
“大姑,是艾前与冯珂来了么?”林子里,歌声骤停,一个温和的声音从林子里传了出来,看不到皇后娘娘的身影,但这声音倒像是在耳边响起一般。冯珂一凛,与艾前是一个普通人不同,他作为昌隆的大东家之一,本身可也是了不得的武道中的行家,直到此时,他才骤然响起,娘娘可是武道之上的天才修为者,如今虽然还只有二十余岁,但早已是九级巅峰的大高手,据说已经摸到了宗师的门槛,似乎除了陛下,这天下,也没有第三个了。
“娘娘,是艾大人与冯老板到了。”一边的乐公公道,声音同样不大,但冯珂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阴柔的太监,是九级高手,而瑛姑,更是一位宗师级的高手,这里的三个人,任何一个,都可以像碾死一只蚂蚁一般的碾死自己。
“那就进来吧!”皇后娘娘的声音再度传来。
随着瑛姑与乐公公走进密密的林子,不出二人所料,虽然在外头看不出这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