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如马越最终不敌,但却也重创了明军的话,卞无双振臂一呼,以他的家世,以及在秦国所拥有的声望,只怕还真能聚集起一股不小的力量,到时候以光复秦国,为秦皇复仇的大义名份,也不是不能做一番事业的。
  这是一个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政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为自己留下几个选择,而且这些选择全都是赤裸裸地摆在桌面之上,是正大光明的阳谋。
  秦风不喜欢这样的人,但他也清楚,恰恰是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他们能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路途。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能不能成为他们的选择者。做好了自己,才能让这样的人臣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秦风不可能要求自己的帝国之内,每一个人都对自己忠心不二。其实即便是现在,大明无数重臣之中,除开那些自起寒素之时便跟着自己的那些人之外,秦风真是吃不准还有谁能与自己祸福相倚。
  大家跟着秦风一起干,说白了,就是利益二字。跟着你,能发家致富,能名垂青史,能享荣华富贵,你自然便能团结一大批人,但如果跟着你,光是吃糠咽菜,战战兢兢,朝不保夕,你怎么能奢求别人对你忠心耿耿呢!
  大家都各有目的,各有所求罢了。就像现在正在大明国内拖着七老八十的身躯而奔走的礼部尚书萧老头,他难道完全是为了大明的基业万世永固么?非也!他是为了自己的身后之名,身后之荣,但他在为自己这点小心思奔走的时候,却也将大明的文化教育事业给带动起来了。此人是越国读书人之首,他的四下奔走呼号,可比单单朝廷的一纸诏令要有效率得多。
  当年的刘老爷子就完全忠心于自己?当然也不是,在当时那样的绝境之下,刘老爷子必须要选择一方来确保刘氏一族的延续,确保沙阳一系的未来。他选择了当时名声不显,实力不强的自己,证明了他独到的眼光,也让沙阳一系人马,现在在大明朝政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力量,不管是大明军界,还是政界,抑或是商界,沙阳系的领头人物,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头马。对大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而自己,只不过是他们这些人达到自己目标的一个粘合剂,一个领头人,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把这些各种各样的人团结在一起,联合在一起。否则大家分崩离析,啥也干不成。
  奢望所有人都对自己忠诚的皇帝,不是疯子,就是傻瓜。作为一个皇帝,你要做的就是平衡各方实力,然后达到所有人想要目标,如果能将这些人的目标与自己的目标整合起来,一齐为了这个大目标而努力,便足可称之为一个英明的皇帝了。
  明国现在国势蒸蒸日上,就是因为自己做到了这一点,而秦国即将亡国,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这一点,人心离散,各有想法,其国焉能不败?而楚国,现在正在走上秦国的老路,闵若英所想,与大臣们所想不一样,与士民们想法不一样,南辕北辙,各自使力,自然会愈行愈远,联系双方之间的纽带,在这样的离心力之下,终究会越绷越紧,最终断裂。
  卞无双无疑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原本秦风还因为他在秦国内斗之中败给了邓洪而有些小瞧了他,但经此一事,秦风却是完全扭转了这个看法,此人,可比自己麾下的那些人,在眼界之上要强出不少啊。
  与这样的人合作,可真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个人便能瞅准时机,狠狠的咬你一口,让你痛入骨髓。
  但同样的道理,这样的人如果你能压得住他,用得好他,却也能成为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柄利刃。
  瞅着对面的卞无双,秦风心中倒是被激起了一股豪气,降服这样的家伙,那成就感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陛下,楚国现在内忧外患,国家摇摇欲坠,但闵氏上百年经营,底蕴尤在,皇后娘娘的楚国之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动摇了楚国的国之根本,现在楚国内部烽烟四起,虽然还不成气候,旋起旋灭,但这扇大门一旦被打开了一条缝的话,终究还是会被愈推愈大。这是楚国现在最深刻的但却最隐蔽的危机,可惜,楚国君臣,却没有人能清醒的看到这一点,他们被齐国兵势吓着了,现在一门心思地想着抵挡住齐人,一旦等到他们省悟过来,却是为时已晚了。”卞无双侃侃而谈。“而现在楚国面临的最危险的当务之急,却是闵若英与程务本的君臣之争。”
  秦风微笑点头。
  “闵若英现在不敢杀程务本,是因为荆湖防线离不开程务本,罗良是大将之才,但却不是帅才。经过这一次大败,相信闵若英也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闵若英虽然深恨程务本,却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但这种容忍,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反而会让戾气越来越深重。”卞无双道。
  “你说得不错。程务本为了打造这条防线,现在迫不得已地做出了一副权臣的模样,挟兵以威上京,两边之间,如果不是为了抵抗周济去的全力打击,只怕早就翻脸了。”秦风道。
  “程务本是大明经略楚国的一大障碍。此人不死,大明只怕就不会大举入侵楚国,但大明却不能亲自动手去杀此人。这不仅是私人之谊,也是楚人的人望所系,所以,杀程务本便只能是闵若英来动手,如此一来,楚失干臣,闵若英却失人望,至少在荆湖,是没有人会念着这位楚皇了。”
  “所以你要入楚,造成一个闵若英能杀,敢杀程务本的外部因素!”秦风笑道。
  卞无双抚须大笑:“正是如此。陛下,大秦亡于明国,卞某人势孤不支,率兵投奔楚国,丧家之犬,无所倚靠,除了向楚皇输诚之外,别无他路。闵若英自然会看到这一点,所以只要臣一入楚国,必然会成为楚皇大力拉拢的对象。”
  “卞氏无双,声名播于天下,并不弱于程务本,你一旦入楚,投靠闵若英,便给了一个闵若英敢杀程务本的心气。”秦风点头道。
  “不错,卞某人在军略之上,倒也不敢妄自菲薄,纵然比之程务本或者有所不足,但也不会弱上多少,至少与他有一争之力,不像罗良,虽然是宗师之尊,但在布军打仗之上却是血气之勇,毫无亮点。”卞无双傲然道。
  “我之入楚,闵氏必然让我进军东部六郡,以期打开局面,与荆湖形成犄角之势,此事若成,则楚皇对于程务本的依赖便会大幅度降低。到了这个时候,程务本的死期必至。程务本一死,在楚国,能在军略之上与我抗衡的人便没有了,楚国的大军指挥权,迟早将落入我手。”
  “你一旦拥有了楚国的军事指挥权,我又如何能保证你还对明国效忠,为大明做事呢?”秦风笑问道。
  “陛下何必明知故问?国之战,岂是靠军事而独行?楚国的墙角在未来几年,恐怕会被陛下挖得千疮百孔,我即便达到目标,又如何能与大明相抗衡?无源之水,终将干涸。而且正如先前所言,只要陛下能保持一直如此强势,卞无双当然会一直是陛下驾前最忠心之人。”卞无双微笑道。
  “你真是一个可怕的合作者。”秦风伸指点了点对方。“你一旦入楚,恐怕闵若英便会将你的部队七调八调,到时候你的部下遍布楚国,隔着千山万水,只怕指挥就不灵了。”
  “我想,这正是陛下所期望的吧?”卞无双哈哈一笑:“如果我卞无双有别的想法,那这种调度自然是对我不利,但如果是我与大明合作,到时候却是好处无限,大势一成,四方响应,楚国须臾可下。”
  秦风默然片刻,点了点头,向着卞无双伸出手去,“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吧,我相信,你未来将会一直是我大明的顺臣。”


第1081章 忠奸
  郭九龄很是有些愤怒,但偏生还发作不出来,只能将这愤怒压在心底。卞无双就这样出现在皇帝的跟前,而自己,作为鹰巢的大统领,却一无所知,最难堪的,还是自己将这个人送到了皇帝陛下驾前。
  现在,自己还要负责将这个家伙在全须全尾的送回去。
  “郭大人不太高兴?”卞无双很是得意,郭九龄也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名声可不弱于他,能调戏他一次可真是不容易,想必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真想宰了你。”郭九龄想了想,歪着头认真地道。
  卞无双大笑,看了看有些逼仄的马车车厢,“郭大人,这个距离之下,好像我一根手指头便能戳死你。”
  郭九龄狠狠地瞅着他,当年落英山脉一仗之后,他的武道修为便一落千丈,如果不是舒畅,他早就性命不保了,但失去的修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他年纪又大了,从头再来自然也无从谈起。
  “从天上落到地下的那种感觉如何?”卞无双问道。他是很认真的在问,以郭九龄的阅历,自然能看出这一次对方不是在调笑他。
  “不经历者无法体会。”郭九龄耸了耸肩,“简单一点说吧,以前我们内卫的衙门口养了一只大犬,我还会失势的时候,每次进门,那大狗都趴在地上像一只兔子,但后来我变成了一个没用的家伙,再踏进那门的时候,那大狗却是作势欲扑,身上毛发倒竖。”
  “狗尚如此,何况于人?”卞无双自然明白这只是郭九龄的一种比喻,不过郭九龄当年经历过的事情,只怕比这要更回不堪。“所以啊,我这一辈子,绝不想去体会这种感觉,我也不想我的儿孙们去体会这种感觉。郭兄,我的年纪也太罗,为子孙谋,不得不殚精竭虑啊!”
  郭九龄哼哼道:“你如此谋法,终有一天,会葬送了自己卞氏一门。”
  “那倒不见得。”卞无双笑道:“我不太相信纯粹的忠义,只是觉得实力要与地位相匹配,这一次如果我能成功,那么可保我卞氏在大明皇帝治下百余年的富贵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以后,那就不是我一个冢中枯骨所能管的了,自有儿孙谋了,我还是相信我卞氏能出几个人才的。”
  郭九龄有些痛恨的瞅着对方,“程务本这样的人,最后却要死在你这种人手里,想想真是让人不痛快,那是真正的忠臣,铮臣。”
  “忠臣,铮臣不一定就能强国强天下。”卞无双晒然一笑,“而且程务本如果死了,对于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吧,看来是郭大人与程务本有旧?”
  郭九龄闭上了嘴巴。
  卞无双得意的笑着,“楚国之行,恐怕还是会有不少的阻碍会困难,郭大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教我么?”
  “你就这么认定我大明一定会在接下来的这一场大战之中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吗?你不是还跟陛下说过另一条路吗?”郭九龄道。
  卞无双指了指窗外,“每多过一天,明军的优势就会大一分,现在以我的了解,恐怕到了秋中,雍都都不见得能发动正式的攻势,每过一天,雍都就会失败一点点,所以我对他们获胜,基本就没抱什么指望了。”
  郭九龄点了点头:“你的眼光的确不错。等你准备进军楚国的时候,会有一些人来找你,这些人自然是我鹰巢的人,你把他们安插到你军中去。”
  “没问题。”卞无双答应得很干脆。
  “这些人不止是监视你,还负责着你在楚国之时,与一些特殊人物的沟通,在楚国,你不是孤军奋战。”郭九龄淡淡地道。
  “这个,我早有心理准备。”卞无双笑呵呵地道:“皇后娘娘两次楚国行,肯定是很有收获的,杨一和也留下了不少的政治遗产,现在应当都着落到了杨致的身上吧?”
  “到时候你自然便会知道了,现在我却还不能与你明说。”郭九龄道:“这就像一个一环套着一环的机关,你只有破解了前面的一个关卡,后面的才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其实这事儿,我觉得不应该让皇后娘娘知晓。”卞无双突然莫名其妙地暴出了一句。
  “娘娘冰雪聪明,只要你出现在楚国的土地之上,娘娘立即便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所有你觉得这有意义吗?”郭九龄哈哈一笑,“娘娘是大明的皇后。”
  卞无双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想起临走之前那一顿晚宴,参加的人极少,大明的皇帝皇后,眼前的郭九龄,还有一个就是首辅权云。也就是说,现在知道这份合作的也就只限于这四个人了。
  宴席之上,秦风很热情,权云很谨慎,郭九龄很恼火,而皇后,却让卞无双有些胆寒,每看一眼对方,他都觉得背心里有无数根小针在扎着。
  “娘娘已经晋级宗师了?”他突然问道。
  “好眼光!”郭九龄得意的一笑,冲着卞无双竖起了大拇指。“娘娘刚刚晋级宗师不久,这都让卞大人看出来了。”
  卞无双有些哑然,也有些骇然。
  秦风今年二十八岁,晋级宗师,天下震惊。这样年轻的宗师,纵贯这片大陆的历史,好像也只有千年以前的那位大帝做到过,这也是卞无双最后决定投靠大明的原因之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千年已过,又一位情才绝艳的人物出现在这片大陆之上,说不定便又是这片大陆统一的征兆。
  不过好事儿为什么都落在了秦风一家呢?闵若兮比秦风要年长一岁,今年也不过二十九岁,竟然也跨过了宗师这一级门槛,当真是让人说不得。自己勤修苦练一生,已经看清了那扇大门,甚至能数得清那扇大门上的铜钉了,但却仍然是看得见,摸不着,徒然徘徊于外。
  人之际遇,当真是无法说得清。也许上天特别眷顾这夫妻二人吧。
  宗师之稀少,即便以大齐之幅员辽阔,底蕴之深厚,也绝不会超过十个。而现在的大明,便有了霍光,贺人屠,瑛姑,皇帝秦风,皇后闵若兮,这就是最扎实的底子了。想大秦,到了现在,压阵的宗师,便只剩下皇帝马越一人了。
  想到这里,突然又特别钦佩起齐国的曹冲。当年的四大宗师,李挚,曹冲,卫庄,文汇章,李挚已死自不必说,而卫庄与文汇章可都与秦风有扯不清的关系,而曹冲以一人之力便将这二个绝顶的大高手牵扯在齐都长安,可就很了不起了,要是这二人也归了大明,那大明可就更了不得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郭大人,你也送了我差不多几百里了,前面就是大秦控制区了,咱们就此别过吧!”卞无双笑着冲郭九龄拱拱手。
  “也好,你可别落在了马越手里,要不然咱们可就空欢喜了一场。”郭九龄笑道:“你要是被马越捉住了,那落英山脉的五万兵,还真说不准会归谁呢?”
  “马越如果有这样的巧心思,又岂会落到现在这样的下场!”卞无双不无轻蔑地道。“入了秦地,便如同回到我自己的家,郭大人尽管安心回去准备吧。”
  “那就此别过,楚地再见了。”郭九龄笑着拱手。
  卞无双点头为礼,找开车门,一跃而下,前方密林深处,似有人影晃动,卞无双头也不回地径直进入到了密林深处。郭九龄看着远方片刻,这才一挥手,道:“回去吧!”
  卞无双一路返回青河郡的时候,把他惊吓着了的大明皇后娘娘闵若兮却是已经到了兴元郡。卢一定的问题该要解决了,本来秦风准备亲来,但闵若兮心情不好,向秦风要求由她来处理这个问题,秦风只能答应。
  她自己刚刚挖了闵家的墙角回来,又看到自己准备掘了楚国的顶梁柱,心情很是恶劣,便让她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秦风不认为卢一定还有什么挣扎的余地。秦皇马越杀邓洪,灭邓氏满门,可谓是堵死了卢一定最后的一点念想,就算他想,他麾下的将士也不会干了。所以这一趟,注定是一场武装游行而已。
  闵若兮带着瑛姑以及一半的烈火敢死营卫士疾赴兴元郡。而此时的兴元郡已经尽数在明军的掌握之中,杨致坐镇郡城,于超追风营四面出击,将溃兵顽匪一一歼灭,兴元郡的秩序正在迅速的恢复之中,闵若兮的到来,更是让兴元郡上下再也不敢有任何异动,这一位,当年可是在出云郡杀得血流成河,用几千人的头颅筑成京观的大明皇后娘娘。
  闵若兮的到来,不仅震慑了兴元郡最后的那一点残兵溃匪,也让迎接她到来的杨致失魂落魄,让杨致不可思议的是闵若兮居然也晋级宗师了,似乎他与那两口的差距,是愈来愈大了。
  这让他颓废不已,连着几天喝得酊酊醉,然后又疯子一般的开始修练。他所统率的一营兵马,一时之间全都老老实实的不敢有一点越矩之处,谁都知道,他们的这位将军发起怒来可有些恐怖,而很明显的是,这几天他的心情很是不好。


第1082章 无可奈何
  心情更不好的还有现在占据了丹阳郡的卢一定。出兵占据丹阳郡,在他自己看来是一招妙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更多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也向各方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问题是,他想要献媚的对象对此没有任何的反应,似乎他占据丹阳郡根本就无所谓一般,倒是雍都来了钦使,裂土分封的条件让卢一定非常惊讶,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为什么秦廷的条件如此优厚。
  而真相随即在数天之后被揭晓,邓洪被杀,邓氏灭门。朝廷正在集结大军,准备马上反攻虎牢,与明军决一死战。
  对此,卢一定是哧之以鼻。朝廷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五万雷霆军,但明军的任何一支部队提溜出来,都不比雷霆军差。而且据他所知,现在聚集在虎牢,青州,永平的明军主力部队,随时都可以拉出五万人来,而且其中还有矿工营这样的重装部队。
  雍都来的圣旨现在被他像垃圾一般地扔在一堆文卷当中,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秦国眼看着就要没有了,这圣旨还能值几个钱?来传旨的使者真还把自己当成了一根葱,没一刀宰了他,便算是自己有良心了。
  雍都来人是打发走了,但摆在面前的问题,他却不知如何解决了。
  占据丹阳之后,他以为的大明使者没有来,等来的却是大明对于兴元郡势若霹雳一般的打击,不足一月,整个兴元郡便尽数落入到了明军之手,追风营的骑兵斥候,已经多次深入到丹阳境内,如果不是自己极力约束手下,只怕两军已经起了冲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怕现在还在郡城之中的杨致率领的五千步卒也会压到丹阳郡边境来。
  明人,似乎并没有和他谈判的意思,这让他焦燥不已。
  麾下三万大军,现在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邓洪之死,在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之间,还是造成了不少的震动,这不是自己一时三刻能够压下去的,可以说,朝廷在灭了邓氏满门之后,也就绝了自己与朝廷合作的可能。秦皇的这一手,断了自己的这一条归路,而更重要的是,卢一定一点也不看好即将到来的这一场决定。
  如果自己不投降明国,那么在这场决战到来之前,明国肯定便要先解决自己。于超和杨致占领兴元郡,只怕就是明国要对自己动武的前兆。
  说到这一点,卢一定觉得自己真是很委屈,自己早就想投降明国了啊,现在所有举动,只不过是想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利益而已,秦风难道看不出来么?怎么说现在自己也拥有两郡之地,十万大军呢!
  真要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呢!卢一定咬着牙想。
  到了八月间的时候,还是没有等到明人前来找自己谈判,恼羞成怒的卢一定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事命令,三万大军中的两万人被布署到了兴元郡的边境,与追风营对峙,如此一来,双方的磨擦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随着双方小规模的冲突愈来愈多,愈来愈激烈,卢一定干脆将自己的中军大营也移到了前线,或者现在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反而能稳定一下日益不稳的军心,自己要做的就是控制住规模,不要引火烧身就好。
  远处那一道微微起伏的丘岭便是兴元郡与丹元郡的分界线,此刻,在靠近丹元郡的方向,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却正在进行着,距离卢一定的大营,并不远,卢一定策马立于辕门之外,便能清晰地看到那一场争斗。
  一方是他的骑兵斥候,而另一方,自然就是明军的追风营。
  双方在边境线之上的冲突愈来愈激烈,而这些战斗多半就发生在丹元境内,因为卢一定严厉约束他的部下,不得越境进入兴元郡,但明军追风营却毫无顾忌,越境挑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如果说现在双方还有一定的底限的话,那就是双方这样的交战规模,始终维持在百人之下。
  身着黑色半身甲胸甲的是明军的追风营,而着土黄色皮甲的则是秦国士卒,因为双方都是骑兵,所以虽然只有两百余骑再争斗,但动静并不小,数里的范围之内,双方骑兵往来追逐。
  卢一定眉头紧锁,因为他的士卒,此时正落尽下风,双方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之上的差距,更是战斗力的差距。秦国的骑兵精锐,在数年之前的横甸之战几乎一战丧尽,而培养一个合格的骑兵,不是一件容易事,其中所需要的海量的投入,是卢一定所负担不起的。现在他的三万兵马,说起来都是骑兵,但其中绝大部分,不如说是骑着战马的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