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小鱼摊了摊手,“你所说的,我不清楚,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兵。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半年以前,也是一个秦人,而现在,却成了一个明人。不过我从来不后悔,因为我过得比以前好了太多。不仅是我,还有青州,兴元,丹阳,虎牢等等那些地方的秦人,他们现在都很高兴自己成为了明人。什么侵略不侵略的我不明白,但现在那些被大明占领了的原秦地,老百姓们都过得很舒服,吃得很饱,穿得很暖,没有人流离失所,没有人冻死在风雪之中。”
  听到程小鱼坦承自己半年之前还是一个秦人,秦将眼中的厉色更浓,“叛徒!”
  程小鱼脸上闪过一丝讥诮之色。
  “我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大家子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他们都很勤劳,每天都在拼了命的干活,但一年下来,我们还是吃不饱。也是在这样一个风雪天中,因为我们实在缴纳不出摊派下来的税赋,大秦的官员将们一家子撵出了家门,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抢走了。”
  秦将的脸色微变。
  “也是这样一个风雪夜,我们一家,除了我,都被冻死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将我们几个孩子围在了正中间,竭力替我们抵挡风雪,可是除了我活下来,兄弟姐妹们还是冻死了。”
  程小鱼眼中闪过痛恨的光芒。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长大了,我成了虎牢边军的一名士兵,可前几年,我仍然能随时看到有人被冻死在荒野,有人因为交不出税赋而被赶出家门变成流民。”
  “我们的要求不高,只是想要活下来而已,可为什么连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都达不到?不过大明让我看到了希望,他们是占领了我们秦国的土地,但他们占领的地方,这个冬天却没有冻死人,没有饿死人,没有人被驱逐出家门。这半年来,我随着军队走过了很多地方,每过一地,我都能看到大明的官员们拉着一车车的粮食,一车车的衣物在收拢那些因战乱而离散的百姓,帮着他们建房子,帮着他们播种土地。没有摊派,没有徭役,只要愿意干活,便能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个冬天,是我见过的秦国百姓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冬天,所以,我不认为我是在叛国。如果你硬要这么认为的话,那么我要说,那样一个连百姓的肚子都填不饱还要趴在百姓身上吸血汗的秦国,我就叛了又怎样?”
  秦将勃然大怒,猛地举起手中的钢刀。
  程小鱼冷笑着抬头看着他,“恼羞成怒了,那又怎样?我们可以逃的,在发现你们之前,我们就可以逃,但我们没有走,因为我们走了,这几百人就死定了。我遭过这样的罪,我不想让他们死。但你举起了刀子,你可以杀了我们,但接下来,这几百人就会因为你而死去。这位将军,这就是大明与秦国的不同啊!我们的长官告诉我们,保护老百姓让他位不受到任何人的欺侮是我们大明军人的本职。”
  双方都举起了马刀,胯下战马感受到了昂扬的战意,扬头嘶鸣起来。场中气氛一触即发。这个时候,只要双方有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立即引发战斗。
  程小鱼昂然盯着对面的将领,对面的将领咬牙切齿,却也在狠狠地看着他。
  令人不安的死寂当中,一声婴儿的啼哭骤然响起。婴儿的哭声中气很足,声音很大。
  双方刚刚迸发而出的战意,因为这声婴儿响亮的哭声,却又慢慢地消散在空中。
  秦将仰头看着天空,飘飞而下的雪花落在他的脸上迅速地融化,一道道水渍顺着脸庞淌了下来,他握着的刀,缓缓垂下。
  他挥臂,呛然声响,钢刀入鞘。
  他勒转马匹,沉默的向着远处而去。
  百余名秦军士卒,在最后看了一眼那数百难民之后,也都默默地跟着他们的将领,向着风雪之中的远方离去。速度越来越快,转眼之间,他们便已经没入到了无边的风雪当中。
  程小鱼身上的衣衫已经湿透,刚刚,他在阎王殿前打了好几个来回。
  十名士兵也是惊魂未定,看着远去的秦军,个个都是一副劫后余生的幸运。
  没有人说话,只有那个婴儿的啼哭声,仍然在天地之间回荡。


第1184章 救济
  陈绍威头痛无比。
  他万万没有想到,不过是一次斥候例行的哨探,居然为他带来了如此大的一个麻烦。看着跪在面前的斥候小队长程小鱼,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五百多难民现在就等待在大营的辕门之外,基本上清一色的老弱妇孺,女人孩子居多。营外寒风呼啸,雪花狂舞,那些衣裳单薄,冻饿交加的人,是铁定在野外熬不过一个晚上的。
  程小鱼希望陈绍威能够救救他们。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陈绍威的一句话而已。但在陈绍威看来,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
  陈绍威原本是虎牢边关北大营的副将,虎牢事变之时,他是无可选择之下,只能加入到了何卫平一方,一齐为大明成功获得虎牢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自家事自家知道,在虎牢新军之中,自己还真算不得何卫平的心腹。在整个大明军队之中,像他这样的人将领,比起那些来自大明本土的将领,更是自觉低了一等。
  所以他行事一向是很小心翼翼的,从不逾越规纪半分。
  现在两军对垒的时候,程小鱼居然给他弄回来了几百个敌人的家属,这委实让陈绍威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除却政治上的原因,也还有经济上的原因。程小鱼觉得他们吃得好,穿得暖,认为自家大军一切都是富余的,但像陈绍威这样级别的将军自然知道得更多。
  不像大明国内交通网四通八达,各郡郡守都秉承着要想富先修路的理论,这秦国的道路系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所以大明才会在虎牢建起了那么多庞大的仓库,将国内运来的军粮物资先伫存在这里,然后再从虎牢转送到前线来。
  这样的转运是相当困难的。没有好的道路,又是大雪纷飞的季节,每运上来一斤粮食,一路之上消耗的也差不多是一斤。大明负责军队物资转运的商队,已经涨了好几次价了,还在户部兵部那里叫苦亏了本。
  后勤虽然保证了军队的基本所需,但正所谓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突然间多出了数百张嘴出来,还真是让陈绍威犯难。更重要的是,开了空上先例,还会不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到这里来?
  外面的确是看不到成规模的难民了,但并不能排除这偌大的区域之内便没有了秦国的普通百姓在风雪之中流浪挣扎。
  程小鱼他们撞见了那支秦国骑兵,或者这个消息,马上就会泄露出去,会不会引来更多的难民前来求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秦人会不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来消耗大明本来就不多的粮食?
  陈绍威没好气地瞪着程小鱼,巡逻就巡逻好了,碰着这样的事情,装作看不到打马扬长而去不好吗?他们是秦军的家属,秦军自己狠心将他们赶出了双联城,却要大明军队来接这个包袱吗?
  关键是,就算是接了这个包袱,人家也还不见得念你的好,该砍你的时候,绝不会手软。从对方的将领能将这些人赶出双联城,就可见那家伙狠着呢!
  不理会,陈绍威又觉得狠不下这个心肠。眼不见才心不烦,这一下子都摆在了自己面前,孩子们哇哇的哭声在撕扯着营内每一个士兵心内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半年之前,他们还算是自己的同胞呢!
  真要见死不救,这以后要是传出去了对自己名声也是极不好的。虽然加入大明不过半年时光,但陈绍威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大明的皇帝,对治下的百姓那不是一般的好。
  这些人眼下还是秦人,但说实话,他们已经可以算是大明的子民了。要是任由他们冻死饿死在荒野,只怕皇帝对自己会有成见的。
  他真想狠狠地处罚一下这个多事的斥候小队长。
  “他们不能入营!”他冷冷地道。
  程小鱼一惊,抬起头来看着陈绍威。
  “军营重地,闲杂人等,怎能入内!”陈绍威抚着额头,有些痛苦地道:“但我也不能看着这些人冻饿而死。”
  “多谢将军!”程小鱼大喜,赶紧叩头。
  “你他娘的给我叩个屁的头,道个屁的谢!”陈绍威怒骂,转头看着一侧的军需官,“五百多人,给他们拨二十顶军帐吧!”
  军需官点了点头。
  “有多余的棉衣棉被毡毯什么的,也弄过去一些。”
  军需官又点点头。
  “粮食有富余的吗?”陈绍威问道。
  “将军,粮食是有定量的,如今多出五百张嘴来,肯定是不够的了,便只能从将士们嘴里抠一点出来,好在他们只是活命而已,熬一点粥,勉强度命,倒也用不了多少。”军需官道。
  “那就这样吧!”陈绍威忽然发现帐内的将领们似乎对这一件事并没有不同意见,好像大家都心甘情愿的救济这些难民,哪怕要从他们嘴里抠食。
  “轮值的部队不能让他们饿着,其他轮休的部队便节约一点出来吧。”发现了这一点,他心里又略微好受了一些。“不过这冬节可还长着呢,我们终不能一直管着他们,回头我去中军大将军哪里讨个主意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五百人数目还不大,要是以后还来更多的,可就真不好整了。”
  先将这些人接收下来,然后想办法甩锅给大营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也许大将军会不高兴,但陈绍威也没有别的办法。
  看着还跪在地上的程小鱼,心中仍是气儿不打一处来。“这些麻烦既然是你带回来的,程小鱼,你轮休的时候便也不用歇着了,带着你的小队去给这些人砍柴,那些妇孺如果自己去寻的话,只怕就冻死在野外了。”
  “遵命,多谢陈将军!”程小鱼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过砍柴而已,原本还以为要挨军棍呢!“我带兄弟们帮他们去立营帐,这些人只怕不会立,也立不起来。”
  “滚出去,有多远滚多远!”陈绍威骂道,一脚将程小鱼踢了一个大马趴。
  军需官嗬嗬笑着向外走,走到程小鱼身边的时候道:“立营帐还是让我们后勤的人来做吧,他们才是专业的,小鱼啊,现在你就去砍柴吧,我瞧着十里开外又好大一片松林子。要不要我借你一些锯子斧头什么的?”
  “要,当然要!”程小鱼眉开眼笑的爬了起来,喜滋滋地跟着军需官出去了。
  陈绍威这头正准备去中军大营大将军陈志华那里请罪兼甩包袱的时候,中军大营的传令兵却先到了他的新三营中,这让他大吃了一惊,心道莫非大将军有未卜先知之能,事先便知道这里要出这乱子吗?所以才派了人来传自己回大营问罪!
  特别是传令兵要求单独与陈绍威说话的时候,他的心就更乱了。
  屏退了左右,传令兵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皇帝陛下已经到了中军大营里,大将军让陈将军安排好营内一切事务之后,速赴中军大营晋见皇帝陛下。”
  一听这话,陈绍威的心立时便又乱了,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呐,自己这里刚刚出了乱子,皇帝陛下却又到了。这一下子可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传令兵不带文书,仅传口信,自然是因为这一带双方势力犬牙交错,敌我双方互相渗透的厉害,要是传令兵一不小心落在敌人手里,要是有书信的话,不免会让对手知道皇帝来了,搞不好便会来一个全军大突袭。
  倒不是说他们真能干得过大明,事实上他们是干不过的,但皇帝陛下是来犒军的,又不是来打仗的,好好的一件事要是因为秦军大举来攻而扫了兴,不免不美。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陈绍威安排好了营内一应防守事务,其实也没有多少事,双联城内的敌人是没实力打出来的,要防备的主要就是那些在城外游荡的神出鬼没的雷霆军,这些家伙现在也鬼机灵的了,不过他们想要攻破防守森严的大营也是力有未逮的,毕竟在这一个区域之内游荡的雷霆军并不多,他们的主力还呆在雍都城里呢。距这里百八十里路,真要大举出动,那可是瞒不过人的。
  陈绍威出营的时候,看着新三营的后勤兵们正在替那些难民们搭营帐,这个小小的营地距离他的主营里有里许路,营地已经初具规模了,还有些士兵们扛着锅碗瓢盆粮袋子里正踩着厚厚的积雪往那里走。而新营地外,那个惹事的程小鱼用马拖回来了不少他砍伐的松林子,正在那里挥着斧子将这些树砍成一截一截的。
  士兵们似乎都很开心。
  他特意绕到了那个小小的新营地去看了一眼,那些衣裳单薄的妇孺孩子们身上或穿着有些显大的明军棉衣,或者裹着棉被,聚在一起呆呆地看着明军们在哪里忙碌着。
  他们的眼神很迷茫,但脸上,好歹有了一些生气。
  孩子们是最有生气的,稍大一点的,已经在营地里跑来跑去了,当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不知怎的,看到这一幕,陈绍威自己也觉得心下舒服了不少。


第1185章 同乐
  平塘县,原本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整个县城的百姓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人而已,但自从陈志华将这里作为了自己的中军大营的驻扎地,这个小县城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
  在经过了最初的惶恐不安之后,平塘县的老百姓突然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来自遥远的明国的军队,竟然比本国的军队,官吏要更好相处得多。
  他们纪律森严。
  进城的军队并不多,臆想中的兵过猛如虎的忧虑并不存在,这些穿着,打扮与他们秦人大相径庭的大头兵,竟然规规纪纪得如同小媳妇一般。
  烧杀抢掠什么的没有见到,倒是县城里一些地痞流氓之类本来准备想趁着这个机会大捞一把的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了。那一颗颗血淋淋的脑袋,又从另外一个方面漳显了这支军队绝不是善人。
  城里最大的富翁刘老爷带着家人跑了,偌大的院子便成了大兵的驻扎所在地。县衙的老爷们跑了,那里便成了大明的一个大将军的驻扎所在。
  城头上的秦国旗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明的日月旗,除开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硬要说什么不同还是有的。那就是城门洞里子那里收进城税的税丁不见了,一排大明士兵整天便像一根根杆子扎在那里。如果有人要进城,才会有人上来检查一番。
  当然,最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进城。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之后,城里的人发现,城内的商铺又开始营业了,不但有以前的老铺子,还有不少新铺子,那些新铺子都是明人跑来开的。
  对一座城市来言,最重要的,当然便是粮食铺子了,绝大部分的百姓,是不可能在家里伫粮的,基本上都是买几天吃的,吃完之后再去买。甚至有特别穷困的人家,基本上是一天一买,今天挣了钱,明天才有的吃。
  本来平塘县是没有一颗粮食了的,前不久当官的将城里所有的粮食统统都收走了,不过明人抵达之后,倒是又很快开起了粮铺子。这也是平塘县保持着最大平静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日的推移,来这里的明国商人越来越多,不但那些空着的铺子都已经进驻了商人,现在连大街上都出现了许多的流动的摊贩,卖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有许多,平塘县的百姓闻所未闻。
  对于老百姓来说,城头之上不管插谁的旗子,脑壳之上不管是谁在管理他们,他们终归还是要生活,要吃饭的。有钱的,有门路的,都跑到雍都城去了,而留下来的,基本上没有地方可去,这样的大冬天里,要是离开了家又没有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那与自杀又有什么区别。
  没等他们去自求活路,倒是有大兵一个个的上门拜访了,没有敲诈,勒索,抢掠,人家是上门来请他们去干活的。一天多少钱,讲得清楚明白。
  胆战心惊的百姓们惴惴不安的出了门,开始按照大兵们的要求做事,没有人指望能拿到工钱,或者能给一碗粥也是好的。
  一天下来,当兵的将一张张票子发放到百姓手中的时候,大家这才如梦方醒,似乎这世道,真有些不一样了。
  手里有了钱,自然便可以去买粮买菜了,也可以去那些商贩手里买些家里急需的东西。日子终归还是要过的。
  平塘县城,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间,慢慢地热闹了起来。
  数万大军驻扎在城内城外,在这大冬天里,倒是给城内城外的百姓带来了无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本来一无所有的时候,又有了不被饿死的机会。
  要知道前不久,朝廷可是将他们搜刮得干干净净了。而现在,他们的兜里又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余钱。
  挣钱的门路很多。
  可以去砍柴禾卖给军队,他们每天需要大量的柴禾来取暖。他们需要有人清理城内的积雪,保持城内的清洁,他们需要有人去加固城墙,而这些都是按天付工钱的。即便不想做这些,还可以受那些明国商人的雇佣挑着担子去各大军营外转悠卖些小东西,一天下来,也能挣到第二天的饭食钱。
  平塘县的百姓倒是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前似乎要更好过了一些。
  消息慢慢的传开之后,平塘县的乡下,倒也有不少的村民,挑着家里自产的一些鲜疏过来卖,这时节,自然不会有太多的选择,萝卜大白菜为主,不过这些东西更是抢手货,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而且不愁销路。
  大明军队的到来,似乎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生气。
  相对于又惊又喜的本地百姓而言,大明军队倒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他们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做着分内之中的事情。
  当然,今天除外。
  驻扎在平塘县的所有士兵,在晚餐的时候,突然发出每个人的份下,多出了一斤肉,二两酒,还有每人十两的赏银。
  上司说,这是陛下因为过年,特意赏赐给出征在外的将士们的。
  晚间十分,城内城外,万岁的欢呼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平塘县的城墙都似乎在这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中颤抖。
  这也让平塘县的百姓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支部队的可怕之处。
  秦风悄悄地抵达了平塘县,由马猴带领的三千烈火敢死营绕过了驻防部队进驻县城之内,在远征军上层的安排之下,普通士兵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正在讴歌的皇帝陛下,此时距离他们不过咫尺之遥。
  城内早已经安排好了一个跑了路的富绅的大宅子作为皇帝的临时居所,皇帝宴请所有前线将领的宴会的地点自然也定在了这里。
  军中开宴,自然不会有什么奇珍异巧,陈志华中军大营的大厨便充当了这一次宴会的厨师,别的不会,但大锅菜却是驾轻就熟,摆在将军们面前的,大碗肉,大碗鱼,份量十足。
  将军们自然是不在乎这些的,秦风也不在乎,因为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唯一让将军们挪不开眼睛的,便是桌子上那一杯杯殷红如血的美酒。
  杯子和酒瓶子尽然都是琉璃的,清澈透明,十分罕见,而那酒,听说是来自海外,数量十分稀少,便是那些超级富豪们拿着钱也是买不到的。
  而现在,却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摆了一瓶。
  这样的大手笔,别说是大帐之中一些出身贫寒的将军,便是杨致这种豪门世家出来的,也看得有些傻眼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玩意儿。
  更让大将们激动的是,因为这东西稀罕,多少人千金难求一瓶,而皇帝陛下,竟然给他们这些人一人一瓶。这份看重,才是让他们更重视的。
  “为陛下贺!谢陛下恩!”陈志华站了起来,双手捧起酒杯,高高的举过头顶。
  屋内,数十名大大小小的将领们轰然起立,转向皇帝陛下高坐的地方,与陈志华一样,将酒杯高举过头顶。
  “为陛下贺!谢陛下恩!”
  秦风微笑着站了起来,举起酒杯:“同饮此酒,朕祝将军们来日旗开得胜,大展雄威,干!”
  “干!”数十个声音轰然响起,杯到酒干。
  陆丰咂巴着嘴巴坐了下来,这酒,与他喝过的酒味道迥异,倒不愧是异域风情,他舔了舔嘴唇,竟然将自己面前的这一瓶酒,揣进了怀里。
  他坐得离秦风很近,看到陆丰的这个动作,秦风不由大笑起来:“陆将军,这杯子还有这酒瓶子,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用不着这么早便藏起来吧?”
  屋内众人轰然大笑。
  陆丰也是嘿嘿一笑,冲着秦风拱了拱手:“陛下,这酒来之不易,数量稀少,陆丰饮此一杯足矣。麾下儿郎们可没有见过这稀罕玩意儿,带回去让他们也品一品,也让他们沾一沾陛下的隆恩。”
  此话一出,屋里倒瞬间安静了下来,片刻之后,又有好几人将酒给揣到了怀里。
  见到此情此景,秦风倒是更加高兴起来:“好,好,看起来在座诸位,都有这个意思,那这酒,便留下来让诸位带回去,不过很可惜啊,正如陆将军所言,这玩意数量太少,不可能让每一个将士都尝到。不过以后会有的,先让大家瞧个稀罕,以后咱们要让所有人都能喝得到。陈将军!”
  “末将在。”
  “既然大家想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