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5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清晨的军号之声将秦风从梦中惊醒,这段时间呆在军中,他又迅速地找到了当年的感觉,军号声起便会下意识的一骨碌地从床上爬起来。不像在宫中的时候,最早还会闻鸡起舞,可后来却是愈来愈懒了,特别是喜欢赖床的闵若兮,对于他起得绝早一直是深恶痛绝的,从去年冬天便开始整治他这个习惯,一旦李清要起早,她立时便会机敏的如同八爪鱼一般的缠住李清然后装睡。
李清自然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闵若兮的,便也只能瞪大眼睛躺在床上。这样的日子久了,秦风便也不自觉的贪念起那温暖的被窝,特别是在大冬天里,相互依偎在热热乎乎的被子里的那种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秦风有时候感到闵若兮这样的女子,一定是上辈子积了什么德,所以这辈子基本上干什么都一帆风顺,虽然为了自己也吃了几年苦,但那不过是主流之中的小节而已。像闵若兮这样的家伙,居然也能顺风顺水莫名其妙的修练到了宗师的境界,当真是老天不开眼啊!不像自己,为了到今天这个地步,在生死线上挣扎了多少年呐!
闵若兮就完全是老天爷放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对照物啊!成心让自己嫉妒。
走上城楼看向双联城外面,这个原本并不大的要塞小城,因为明军在这里存在的时间过长,已经变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城市,一座座巨大的仓库,营房,伤兵营,从眼前一直延伸到远方,等到大军撤走,这里将会变成通往雍都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会有更多的人在这里安居下来。
军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全副武装地开始了每天例行的早训。战争期间,训练基本上是取消了的,但现在战争一结束,军队的长官们,立马便恢复了平常的惯例。大胜之后太过于放松并不是好事,秦风很高兴自己的将军们并没有忘乎所以。另一部分则准备开始日常的工作了,继续向着雍都城运送各类物资,安抚,剿匪,收拢流民等等例行工作。
战争结束了,但国内向雍都运送物资的行动还远远无法停止下来,雍都这一带被摧残得太厉害了,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伤痕。好在青州,虎牢,新桐,兴元,丹阳这些地方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恢复,到了今年秋收之后,便会喘过气来了。
稍远处的战俘营里很安静,那些战俘们也起来了,此刻正安静地或站或坐在栅栏之内,观看着明军做事抑或是训练。秦风知道是何卫平在主抓这事儿,看起来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雷霆军的战俘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安静是好事,说明他们已经准备接受他们的命运了。
一直以来,秦风便认为秦国人是极好的兵种,这与他当初在落英已脉之中与秦国边军打了多年仗有关,那种勇悍是刻在骨子里的,只不过马越将一副好牌打乱了而已。
这些雷霆军更是秦军之中的精英。此战过后,大概两万雷霆军放下了武器,这些人秦风是极其看重的。
当然,现在还不能将他们整编入军队。与边军不同,雷霆军对秦国,对马氏皇朝着更深的认同感,而秦国的边军,更多的是认他们的主将。
先让他们解甲归田,让他们好好的体会一下当一个大明的百姓的那种优越感和幸福感,让他们彻底忘记过去,认同现在,并对大明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之后,才是重新征召他们入伍的时候。
那时的他们,将为大明而战。
这便是秦风在会议之上一口否决了何卫平马上要将这些雷霆军编入明军建议的原因所在。边军他可以接受,因为边秦国边军就是贫穷的代名词,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感极差,基本上是由一些吃不上饭的家伙,迫不得已才加入军队去当一个名正言哪的强盗的,自己能给他们的很多,他们这才会迅速地产生凝聚力,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失去现在的美好日子。
雷霆军就不同了,他们拥有过许多,现在却都失去了。要让他们认清并适应这一过程,更要让他们认清,只要他们能转变观念,那么过去他们在秦国拥有的东西,在明国他们同样能够拥有,甚至还能得到更多的时候,才能放心的将他们纳入军队。
而这,需要时间。
现在,秦风也有了时间。
身后传来的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秦风的思绪,转过头来,看到田康一脸严肃的向着自己走来,两眼之中布满了血丝,一脸的疲惫之色,很显然昨夜一夜没有睡觉。
“有消息了?”他径直问道。
田康点了点头:“陛下,鹰巢找到了那支军队的踪迹,据估计有数千人马,肯定便是马超带着的那支军队了,他们是在向青河郡方向挺进。”
“青河郡?”秦风的眼神一下子凌厉起来。
“陛下,卞无双走后,青河郡完全处于一片权力的真空,我们往哪里也只是派了一些文官,可以说,对于马超的军队,毫无抵抗之力。相信很快,我们便会接到那个方向上的报告了。而臣更怀疑的是,青河郡也不是马超的终点。”田康看着秦风,郑重地道:“陛下,我们似乎要有一个大麻烦了。”
“于超他们追上去了吗?”秦风问道。
“鹰巢在基本判断出这支军队的走向之后,便已经向我军两支骑兵部队送出了消息,现在于超和马猴想来一定在往青河的路上,但臣对他们追上马超并不抱希望。”
“还真是一个大麻烦啊!”秦风叹了一口气。
第1250章 处置
一大清早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秦风沉着脸回到屋内,田康紧跟着进来,然后将门关上。站在秦风的面前,垂着头,他是知情者,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可不小,很有可能对大明在楚国的布置产生极不好的影响。
秦风此时的心情当真很恶劣。
马超的目的当然不是青河郡,也不是想窜到落英山脉去当土匪。他带着的可是五千骑兵,骑兵进了山,还能有什么大用?他的目标应当是楚国。
他为什么要往楚国跑?马越为什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不顾一切的也要掩护马越往楚国跑?结论是不言而喻的,他们与楚国有勾结。
烦燥地抓挠着头发,秦风看着田康,叹息道:“这可真是一个教训,没有一个人是可以让我们轻视的,一直以来,马越给我们的映象都是那种志大才疏的家伙,是一个没有深谋远虑的人,以前他的表现,也在一直证明这一点,但当一个人被逼到了绝路上的时候,他真是会暴发出让人惊叹的能力来。他的智商在这一刻大爆发了。”
田康从来没有看到过秦风如此的失态,低头不语。
“还有闵若英,一个能将他大哥算计得死死的,能将左大帅玩死的人,我怎么能小瞧他呢?这些年我实在是太顺了,顺利的让我忘乎所以,顺利得让我目中无人了。闵若英这一手玩得漂亮呢!他接收了卞无双,然后又找了一个在后面制衡卞无双的人。”
“陛下,说不定他们还没有勾结起来!”田康还抱着万一的希望。
“不可能的!”秦风断然道:“我们忽略了一个人,大秦的长公主马盈啊,这位皇贵妃一直低调到让人无法注意到她的存在,但这件事,绝对是她在其中穿针引线。闵若英无条件的接收了卞无双,让卞无双手握着楚国绝大部分的兵马,怎么会没有制衡的手段?”
他苦笑着看着田康,“从我们包围雍都,卞无双准备投楚,闵若英就已经在谋划着这件事情了。那个时候,谁都能看出秦国已经快不行了。闵若英接收了卞无双,将卞无双的五万精锐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随着卞无双去了荆湖,一部分随着卞文忠去剿匪,而剩下的一万,则留在了安阳郡。同时,还有这五万精锐的家眷被安置在了安阳郡,田康,你说马超到了安阳,镇住了那一万兵马,握住了这五万精锐的家眷,卞无双可就投鼠忌器了,闵若英随时都有可能抽梯子啊!”
田康沉默了片刻,“陛下,留在安阳的这一万人,他们可是背叛了马氏父子的,只怕马超不那么容易收服了这些人。他们就不怕马超秋后算账?”
“这是一个可能。不过危险已经存在了。田康,以最快的速度派人通知卞无双,告诉他这一情况,这一万人,一定不能让马超得手,否则会出大问题的。”
“是,陛下,回头我马上就派人去办。”田康点头道:“陛下,我们还有第二个路子,那就是杀了马超,马超一死,一切便都好办了。”
“他身处军中,不好下手啊,而且他也必然会防着我们这一招。”秦风叹道。
“就算有困难,也要去试着做一做,请霍光大师或者贺人屠大师去。”田康道:“我们鹰巢会全力协助,这些年,我们鹰巢也一直在楚国西军之中下功夫。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如果这样去杀马超,会不会让闵若英警觉到卞无双与我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人可是一个阴谋家,对于各类阴谋可有着极其敏锐的感觉。”秦风有些疑虑。
“陛下,不会。我们灭了秦国,杀了马越,于情于理,也不会放过马超,马超逃走,于我们而言来说,本来就是不可接受的。想出各种手段来杀他,也是题中应有之意。”田康摇头道:“再者,马超如果停在了安阳,那就会对青河郡产生威胁,如果这是闵若英刻意谋划的话,那么必然会让马超在安阳掌权,手中有了兵马,有了后勤辅助的马超,肯定会越过落英山脉向我们发起攻击的。”
“暂时倒不会!”秦风道:“现在楚国还靠着我们呢,马超既然投了楚国,就是楚国的臣子,他不敢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发生纠纷的,当然,该做的防范,我们还是要做。照影峡还是要驻军啊。”
田康点了点头,“楚军有井径关,我们必须要牢牢掌握住照影峡,才能以防万一。”
秦风摇了摇头:“你去办这事吧。朝廷也会向楚国施加压力的,我会派一名特使去上京城,威胁也好,利诱也罢,总之要让闵若英感受到我们的愤怒。如果能借着此事再捞一点东西回来,也算是没有亏得吐血了。”
田康无声的躬身退下。接下来,他有的忙了。
田康刚离开,陈志华就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的脸色很是不好看。
“陛下!”
秦风点了点头:“你也接到消息了?我已经知道了。还能不能追上?”
陈志华摇了摇头。
“于超和马猴虽然还在追,但他们之间,已经拉开了数百里的差距,马超提前走了三天。我们现在的追击,最多能做到让马超不赶在一地的时间停留太久而荼毒地方,陛下,现在看来,他们的目的地,应当是穿过落英山脉去楚国。在这沿途之中,要通过三个郡,而我们在哪里,都没有什么兵力,只有一些文官以及他们的侍卫,再就是镖局和一些商人卫队。”陈志华沉默了片刻之后:“恐怕我们的这些人员,会受到极大的损失。马超是轻骑而逃,随身所带的补给不够,他们只会走一路,抢一路。”
咚的一声,秦风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桌上,刚刚他只是想到了马超逃到楚国有可能对他在楚国的布局造成极大的影响,现在陈志华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所过之处,只怕明人的商队,护卫都会成为他们泄愤的对象。
正如陈志华所说,损失只怕是不会小的,财富的损失还是小事,但人员的损失可就无法挽回了。
“陛下,这都是我的失职!”陈志华屈膝跪了下来,“我如果能事先想到这一点,在外围布置一支监视的人马,就绝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纰露。请陛下降罪!”
“这不仅仅是你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秦风摇头:“如果真要追究罪责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了。”
“陛下,军事计划都是臣制定的,战事指挥也是臣。”陈志华抬起头来,“臣会向兵部,政事堂上折子说明整件事情的经过,然后请兵部,政事堂议臣之罪!”
秦风苦笑,陈志华并不知道卞无双之事,他更不知道此事的影响可不仅仅是马越会在这一路之上袭杀明人商队,护卫,而是会对整个楚国的布局造成极大的影响。秦风与卞无双的约定,本来对于双方都没有太大的约束力,真正能让双方最后往一条道上走的因素,便是这天下大势。可现在出了这样一个变数,让一切都有些不可琢磨起来。
唯一的好处就是大明在荆湖布下的棋子,现在唯一暴露在卞无双面前的,便只有宁知文一个人而已。
但这些,他现在并不想对陈志华明言。
“既然我在这里,就轮不到你负主要责任。”秦风拍了拍陈志华的肩膀,可以想象,兵部小猫,政事堂的权云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会有多么暴怒,这件事情过于隐秘不能公之于世,但他们肯定会在以后找别的由头惩罚陈志华。
但对于秦风来说,陈志华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将领,这一场攻灭秦国的战事,基本上都是由陈志华指挥完成的,他基本完成了朝廷布置给他的任务,以最小的伤亡,取得了整个战事的胜利。
秦风要将他保下来,便只有将绝大部分的责任担在自己身上。再说了,这件事情,自己也的确是有责任的,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一茬啊!
“陛下!”陈志华抬头,两眼有些泛红。
“好了,你是我的大将军,怎做小儿女态?赶紧做正事吧!于超和马猴两人要继续追,不但他们要追,随后还要派步卒跟进,准备驻防照影峡,同时,也要对井径关做出攻击的态势,朝廷会向楚国派出特使,军队在这方面要做出配合。”
“楚国如果不交出马超,我们就进军安阳!”陈志华霍地站了起来。
“只能是威胁,希望能得到一些补偿。马超之事,我另有安排,你把这几件事情做好就行了,别的,你不用管了。”秦风道。“雍都初定,千头万绪,朝廷一时之是还不能派人过来,雍都仍然要执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军管。另外,除开去落英山脉的军队,以及驻防雍都的军队,其它的部队,都要回调了。”
“是,臣会妥善安排的。陛下认为那支部队去落英山脉?”陈志华问道。
秦风想了想:“让柯镇去吧,他是何卫平的心腹,忠心没有问题。”
第1251章 新生活
相对于大人物们的苦恼,普通士兵和百姓们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黄泥山村便是这样,这个最早建立起来的安置难民的村子,如今已经成了附近远近闻名的一个样板村。
随着战争的结束,军队里的那些修修补补的活计已经越来越少,但其它的活计却是勃蓬发展了起来。原本的那个伤兵村正,已经返回了大明,回到了他自己的家,而王遵之取代了他的位置。
王遵之原本是一名秦军军官,由他来管理这个村子,村民们更容易接受,而他,也将他的管理才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村子里的男人越来越多了,王遵之在黄泥山建起了砖厂,瓦厂,烧制砖瓦,距黄泥山村不远处的黑泥山村有着现成的石炭,弄这些厂子,燃料是不用愁的,如果单纯靠去砍柴的话,那人手可就不够了。
有了砖瓦,王遵之首先便开始改造村子里的房屋,原本的简易的茅草房,如今可都换成了青砖碧瓦,因为是村子里公共产业,为村民们改造屋子,都是免费的。大家伙一齐动手,丰衣足食,半年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是旧貌换新颜。
改造完了村子,再烧制出来的砖瓦,便开始向外销售了,逃难的百姓已经开始返回了家园,原本那些荒芜的村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在恢复生气,他们的砖瓦并不愁销路。
而距他们不远的黑泥山村,因为有着丰富的石炭资源,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来自新桐的商人在黑泥山村办起了烽火炉作坊,一头卖炉子,另一头便卖烽窝煤,那个商人精明得很,最初的一批炉子都是采用赠送的方式,送炉子,买烽窝煤。这个小小的手段,让他的生意很快就在这一带风糜开来。
这种炉子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方便。不用的时候,将风门关上,一个煤球便能管上大半天,期间还能让你一直有热水可用。再者,这个炉子比起烧柴禾来说,要干净了许多,煤球烧完之后变成的煤灰,仍然是一个个的蜂窝形状,收拾在一起,可以用来铺在村子里的道路之上,沥水性能极好,即便是下雨,也不用一脚水来一脚泥。
很多的男人们都在这个作坊里作工,打制炉子的铁匠,工钱自然是相当丰厚的,即便是那些下苦力的汉子,每日的收入也都是不菲。做一个蜂窝媒,可以赚上一文钱,一个精壮的汉子勤快一点,一天做上千个一点问题也没有,这可就是一千文,折成银子都一两了。一个月下来,三十两银子到手。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收入。并不是每一天都能开工干活的,做这东西,还要看天吃饭,要是下雨,那可就没有场地做了。但是每个月平均下来,十几两银子那是妥妥当当的。
对于秦人来说,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收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过去辛苦一年,在年终看看自己的荷包,也不见得能有十几两银子的财货,而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月的收入罢了。
而且现在看起来这种炉子大有风糜雍都之势,商人们已经开始在城中推销,一旦城中也开始使用这种炉子和煤球,那他们的收入还会再提高。
毕竟使用这种煤球和炉子,算起总帐来,比起买柴禾烧不仅要更方便,而且也更实惠。
黑泥山村的人有了钱,自然便也要想着改善一下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么黄泥山村烧制的砖瓦便也有了去处,这些日子,王遵之正带着一帮人,在替黑泥山村的人盖房子。
昔日的军官,如今已经转化成了一个成功的村正,一个成功的商人。管着整个村子一千多人,好几个砖瓦作坊以及数个建房子的工程队。
王遵之觉得现在的自己比以前过得可充实多了,而且也快乐多了。每天看着村民们那乐呵呵的笑容,看着他们逐渐红润的脸色,慢慢强壮起来的身体,他便无比的开心。只是偶尔想起那些战死在沙场之上的战友,还有那些孤儿寡妇们的时候,心里才会涌起一股淡淡的哀伤,美好的日子是来了,但换来这日子的代价,可真是不小呢!
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直延续下去。
雍都城破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黄泥山村,战争已经彻底结束,所有人的一颗心都放回到了肚子里。在明人的统治之下,他们已经生活了大半年了,日子的好转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仍在怀念着那些死在明人手下的亲人和战友,但活着的人总是要继续活下去。
至少,他们现在活得比过去要强得多。王遵之很聪明,他知道村子里的这一切得来的原因所在,所以他也一直在村子里采取着多种方法来淡化村民们对明人的仇恨感。
仇恨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着的,毕竟这个村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亲朋好友们死在明人的刀枪之下。
王遵之必竟曾是一个职业军人,对于这样的事情看得更开一些,两国交兵,沙场搏杀,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仇恨,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那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东西啊!
或者这些人的死亡,能为他们的家人换来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安息吧!王遵之希望这种平静的日子一直能延续下去,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在村子里有任何仇恨明人的言论出现,一旦让他发现,他会毫不留情面的将这样的人驱逐出村子去。
时间会淡化一切的。当年轻一代们渐渐的成长起来,他们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秦人,他们会习惯于自己是一个明人。
安排好了村子这几天的事情,王遵之准备回城一趟,他的家人,可都还在雍都城里呢!当初自己出城,然后一去不复返,或者家里人都以为自己死了吧,他有些苦涩地想着。回去之后,便将家人接到黄泥山村来,一家人团聚,以后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那才是最幸福的日子。
套上村子里的马车,王遵之带上了两个村民,便准备去城里搬家了。他原本是一名牙将,算是中级军官之中偏上一点的了,在城中的家当自然也还是有一些的。
一行人刚刚走出村子,便看见了数匹战马奔驰而来,在他们面前猛地停住,王遵之抬眼一看,打头的人却是一个熟人,上一次与他一起送战俘到黄泥山村来的明军骑兵军官程小鱼,正想打招呼,却一下子看见程小鱼的腿,脸色不由一变。
程小鱼只有一条腿了。
“王村正,不认得我了?”程小鱼爽朗地笑着,马鞭子指着王遵之,大声道:“你记性未免也太不好吧?”
王遵之心中喟叹了一声,这是一个多么阳光的少年啊,黄泥山村的那些老弱妇孺能够活下来,说起来与眼前这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不是这个少年,那些人,只怕早就在冰中被冻饿而死,如今都化成一堆枯骨了。
这样一个好人,却也在战争之中失去了一条腿。
“你的腿?”王遵之问道,大家都是军人出身,倒也没有太多的避讳。
“没事儿,干了一仗,少了一条腿,不错了,我运气好,整整一个百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