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掩上箱盖,马向南接着道:“金大人也注意到了,这些木头箱子的边缘都是设计有防撞角的,海上风浪大时,即便所有碰撞,也不会损坏内里的东西。”
  “看来马大人当真是一片好心被人当成驴肝肺了。”金景南大笑。
  “不止是这些啊!”马向南哼哼道:“我们弄出这样规整的箱子,还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以前货物上船靠什么,靠的都是人肩扛背驮,码头之上需要养无数的背夫驮夫,这些可都是精壮汉子,我们长阳郡可没有这么多的精壮汉子去干这些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情,所以这个箱子还有另外一个妙用。各位想看看吗?”
  “拭目以待!”金景南点头道。
  “正想大开眼界!”曹云也道,这个箱子的个头可不小,几个人根本就别想搬动他。想要将这样的箱子弄到船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内里还装着一些易碎的货物。
  马向南拍了拍手,站在边上的几名工人走了过来。手里推着几个小车模样的东西,小车的样子很快,贴近地面的居然是两根长长的铁铲子。
  几个小车贴进了装货的箱子,长铲子探进了箱子的底部,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箱子并不是直接放置在地下。几个工人吆喝了一声,推动小车,整个箱子就缓缓地移动起来向着站台方向走去。一直走到了一个高大的铁质框子之下这才停了下来。
  长长锁链从那个巨大的金属门框之上垂了下来,几个工人将这些锁链拉下来,挂在箱子四角的金属挂钩之上。
  曹云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些工人们操作着,这又是一个他没有见过的新东西。
  一名工人开始拉扯边上一个细小的铁链子,铁链子哗啦啦的响着,很快,吊住那个箱子的四根大铁链绷直了,接着便晃晃悠悠地升到了空中。边上的几个工人伸手将悬在空中的箱子扶平稳,不让他再晃动。
  曹云瞪大了眼睛,他刚刚看到那几个工人推动这个箱子的时候,还显得颇为吃力,但现在,一个工人扯着那么细小的一根链子,便将如此庞大的一个箱子给吊了起来,而且看起来那人丝豪不吃力。
  箱子还在升高,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一名工人吹响了挂在脖子上的哨子,另一边旋即传来了应和之声,然后曹云便看到那个箱子缓缓的在空中向前移动着,一直到了轨道车的正上方这才停了下来。
  铁链的哗哗声再度响起,箱子被缓缓的从空中放了下来,几名工人站在四周,小心地调整着箱子的角度,随着轻轻一声响,箱子完全落了下来,正好被放置在一辆货运轨道车的平板之上。
  几个工人再度上前,伸手将平板车上的金属搭扣扳起来,扣在了箱子上的一个个金属环上,整个箱子就被固定在了平板车上。
  “妙极!”金景南拍手大笑道:“这玩意儿设计得好,如此一来,我们便要以省出大量的人手去做别的事情了。商家也可以省出不少的雇佣人手的费用,啊呀呀,马公,那些告状的人,当真是不识好人心啊。”
  “哼哼,他们只看到货还没有出海,便先向我们缴纳了一笔钱,却不知道,我们做这些事,可都是为了他们好。等他们出去一次之后,就会明白我们的好心的。”马向南道。
  “的确是一举数得!”秦风亦是赞赏的点头道:“马公,这不仅解决了海运的一些问题,你的这个造箱子的作坊,也为长阳郡带来了不少的收入吧!”
  马向南嘿嘿一笑:“为民造福吧,再给这些海贸商人带来便利的时候,为我长阳郡的百姓多找一些活计,多赚一点钱,也是应用之意。陛下,长阳别的不多,山多,树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的这个木箱作坊,的确收益不菲。”
  秦风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端地厉害,小猫,你们兵部运送物资军械,也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集中装载,卸货的方式,这些箱子是可以反复利用的,又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是,陛下,回去之后,我便让兵部的人研究怎么把这个想法应用到军队的运输中去。应当可以大量的节省人手,节约财力。而且便于存放。其实现在军队之中的运输都是外包给商人,而最难的其实是将物资转运到驻防各地的军人手中去。毕竟这些外包商人,只是将货物运到我们的贮备仓库,剩下的事情还要我们自己做,有了这样的东西,我们再向下面的部队分发物资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就这么三两句话,一个足以改变军队供应体系的事情就算落地了,曹云心中暗叹,这箱子没有什么技术复杂性,但吊这个箱子的玩意儿,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陛下,这样的东西,不知大明允不允许外售?”他抚摸着那个巨大的冰凉的金属门框,瞅着那些垂下来的铁链子,试探着问道。
  秦风大笑起来:“亲王殿下,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大明的好东西可是很多的,到时候恐怕你什么都想要了。”
  “只要陛下肯卖,我们便买!”曹云断然道。


第1333章 小生意,大收入
  对于秦风的承诺,曹云半信半疑。他很清楚这样的事情,并不能百分这一百的完全相信,有时候上面答应的很好的事情,在进入到了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便会被设置出无数的限制条款来刁难,最终可能让这件事情完全泡汤。
  被马向南称之为龙门吊的那个器械,曹云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其实整体的建造也并不难,最关键的就是那些滑轮了,与明人所说的轴承有些相仿,但又并不完全一样,核心装置就是这玩意,但这东西,却恰恰是大齐造不出来的。
  一脉还通,周身不遂,现在曹云是真正体会到了那些医师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现在的大齐不就是一脉不通,导至事事都受制而不能发展么?
  技术,工艺可以去偷,去抢,去买,去坑蒙拐骗,但最基础的东西,却只能靠自己,没有那个底子,看着好东西,你也生产不出来。
  接下来的两三天,曹云在秦风的陪伴之下,由马向南充当引导员,参观了长阳郡一个又一个的地方,每到一地,都能让曹云惊叹一番。
  与大明其它地方不同,长阳的经济模式,更多的是一种集体工的庄园经济,官府深深的介入到了这些生产当中。这与当初长阳郡的极端疲蔽有着很大的关系。
  莫洛的一场动乱,让本来就穷困的长阳郡雪上加霜,明军拿下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一无所有,连最基本的人,都很少,能找出来的,还是以妇孺为主。
  马向南为了发展本地的经济民生,只能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抱团取暖,由官府提供资金,工具,组织生产。
  长阳郡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可以种植粮食的土地,当时的长阳郡也没有那么多人丁来种植粮食,开垦荒地。马向南只能另僻蹊径,果木,药材成了当时长阳郡的两根救命稻草。
  而现在,这两项产业,仍然是长阳郡的支柱产业。与曹云想象中的大齐那种每家每户分开种植不一样,这里是以一个村一个村为单位来种植的。每个村民只是这个种植单位的一分子,从事着不同的工种,拿着不同的薪饷。
  “这样的方式有利也有敝,不过从目前来看,还是利大于敝的。”马向南介绍道:“像药材种植,我们是与制药作坊或者药铺结合在一起,提前一年与他们约定今年种什么,种多少,价格为几何,这样的话,一来是可以避免农民们胡乱种药材导致最后卖不上什么钱,二来呢,也可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每个村子或者说每个地方种植的药材也有不同的规划,免得大家一窝蜂的种植同样的药材而导致某一种药材过多而其它的又不足。”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啊!”曹云点头表示赞同。这让他不由想起国内的那些农户,每每受价格的波动影响而导致一年收入大减的情况。
  “长阳郡每个县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主要种植果木,有的主要种植药材,就是靠着这两样东西,长阳郡才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啊。当然,这也得感谢陛下啊,当年为了帮着长阳郡推销这些果子,陛下也是出了大力的。”
  “长阳的果子,还是很好吃的。”秦风微笑着道。“特别是这两年,你们是花样繁多啊,每一次鲜果上市的时候,都会掀起一阵阵热潮。”
  马向南得意地道:“陛下,度过了生存危机之后,自然便想着要将日子过得更好一些了。您来瞧瞧这些果木。”
  在马向南的引导之下,一行人走进一片苹果林子。让曹云有些惊讶的是,有一些果子之上居然被套上了一个个形状不一的小木盒子。
  “这是干什么?”他问道。
  秦风一笑,扯过一个枝丫,指着上头的小木盒子对曹云道:“亲王殿下请看,这个木盒子上面是有字的。”
  曹云定睛看时,果然看见秦风扯过来的这个枝丫上的小木盒子方方正正的四个面上,分别镂空雕刻着福禄寿喜几个字。
  “这样的果子被套了这种盒子里,他们的生长形状便会受到限制,最终长成的时候,便也变得方方正正了,而这些镂空的地方因为受到太阳的照射,最后也会在果皮之上出现这四个字,当初这种果子刚刚出现在越京城的时候,可是引起了轰动啊,一个,可以卖到一两银子以上,我们的马郡守可是借此大赚了一笔。”秦风摇头笑道:“起初朕也很觉惊讶,还以为天降祥瑞呢,更有官员上书为朕贺喜,后来在朝议之上马向南一说是怎么搞出来的,那些人的脸被打得是啪啪响啊!”
  马向南大笑:“当初第一个上书的是礼部侍郎皮大人吧,知道真相之后,掩面而去,听说最后好多天称病没有上朝呢!”
  “不错啊,最后还是朕派人去斥责了他一顿,他才不好意的重新去衙门理事了!”秦风乐呵呵地道。“虽然后来这东西慢慢地被人所熟知了,但他的价格仍然是一般的果子的数倍啊,谁家不图个喜庆呢?”
  “长阳郡的果木都是这样卖的吗?”曹云呆呆地道。
  “不不不!”马向南道:“这样的果子对品相要求很严格的,一棵树也长不出来多少,最好的,我们想法子让他卖出高价,一般的,就直接装箱卖出去,最次的,就做成果脯等。总之是不会浪费的啊!陛下,亲王殿下,前面就有一个果脯作坊,要不要去看一看?”
  “走,去瞧瞧!”秦风兴致勃勃地道。
  一间间红砖碧瓦的房子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还未走进,阵阵甜香便已经扑鼻而来。山溪之旁,有人在清洗着一筐筐的果子,现在七月,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那一筐筐的果子,正是桃子,不过大小不一,品相着实不怎么样。
  洗好之后,便抬着这些果子走进屋子里,屋内的清一色的妇人,正坐在案板之前,熟练的将洗好的桃子剖开,取出果核,然后将果肉切成长条,案板上堆满之后,便将其扫到一个大竹簸箕之中。
  将这些装满了果肉的簸箕搬到外面阳光之下暴晒,除去水份,一大块平地之上,放满了这样的簸箕,倒也蔚为壮观。有的是刚刚抬出来晒,有的却已经被晒得蔫蔫的了。
  “品相不好的果子,卖不上价,扔了又可惜,后来有人想出了这个法子,做出果脯,还别说,很受人欢迎,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销量极好。”马向南引着众人到了另一间屋子里,这里是制作果脯最后的一道工序,一条条的果脯被裹上了蜂蜜,然后放在竹篱笆之上晾干,最后装进一个个的小陶罐之中密封保存起来。
  “陛下,亲王殿下,尝尝?”马向南道。
  曹云拈起一根,放进嘴里,果子的清香,再加上蜂蜜的甘甜,瞬间便充斥着他的口腔和味蕾。
  “的确不错!”尝了尝的秦风笑道:“去年军队采购了一批,士兵们反响很好啊,特别是有些地方的驻军,大冬天的能吃上一顿青菜都难上加难,这东西送去之后,大家伙儿是异常开心啊,今年兵部的采购目录之上,这果脯可是其中一大项。不过马公你也别得意,现在仿照你这儿么这么搞的可多了,到时候,还是要看谁的价钱更便宜,货更好。”
  “咱们长阳郡可不怕别人来竞争。”马向南傲然道:“没有那个郡有我们这样的种植规模和成熟的工艺,不管是比质量还是比价格,短时间内都不会是我们的对手。等他们有了我们这个水平之后,我们早又不知向前走了多远了,更何况,现在我们长阳郡的东西可是已经打响了名号了,但凡是我们出品的东西,在市场上价格就要好上不少。这可是别人短时间内弄不起来的。至少臣觉得在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是没机会赶上我们的。”
  “敢问马公,这些果子一年能为长阳郡创造多少收入?”曹云问道。
  马向南得意地道:“光是果树这一项的产出,去岁我们长阳郡便收得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过去咱们长阳郡一直都靠朝廷拨钱才能支撑,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向朝廷缴纳赋税了。”
  “去年长阳郡一共只向朝廷缴纳了一百万两,看来马公你瞒报了收入啊,朕可是知道,果木的收入在你长阳郡可不是大头,药材才是。”秦风半真半假地道。
  “陛下,长阳郡还要发展啊,修路,架桥,这都是大消耗啊,我们长阳郡可比不得外头,做这些,格外花钱。”马向南认真地道。“以前欠账太多,现在主要还是还欠账啊。陛下请放心,再过上两年,长阳郡可以向朝廷缴纳的收入,足可以翻上几番。”
  “好,那我拭目以待!”秦风高兴的道。
  一边的曹云不由默然,大齐最富庶的洛阳,每年向朝廷也不过缴纳百万两银子的赋税而已,而在大明,一个以穷蔽而著称的郡治,现在的收入居然能与洛阳平起平坐,小小的看不起眼的果树,居然能创造出如此大的财富,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不是亲耳听他,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长阳如此,那大明其它的州郡呢?


第1334章 繁忙之港
  看着五层战舰大明号那庞大舰身,一股凌人的气势扑面而来,它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根本就无法停泊进港口,只能停泊在更远处的海面之上,犹如一道海上长城一般巍然耸立。曹云一辈子都在陆上作战,对于水师并不擅长,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对于海上作战一窍不通。至少他知道,这样的五层战舰相比起三层战舰来说,在制造难度,操控难度之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当然,他的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三层战舰相比于一般的商船,已经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了,但看着停泊在港口的数艘三层战舰,跟大明号比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大明的水师,居然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地步。曹云很清楚,即便是在千年之前大唐帝国时期,唐水师纵横四海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海上巨兽。
  他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勃州叛乱,桃花岛一役,齐国仅存的最后水师,也被曹刚尽数葬送在了那里,现在的齐国水师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虽然皇帝已经下定决心要重建水师,但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办到的事情。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大齐自然可以从容不迫的徐徐图之,但现在,大明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爪牙,正自虎视眈眈,齐国想要与明人在海上争锋,只怕已经很难了。
  他微微垂下眼睑,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大明水师载着无数的士兵,从海面之上肆意突击大齐的海岸线,而失去了海上控制的大齐,只能疲于奔命地被动防守,沿海之地,将会是千疮百孔,宛如一个筛子一般被明人予取予求。
  如果齐明一旦开战,战线将绝不仅仅是桃园常宁一线,而且是会在大齐各地燃起,大齐将不得不去揣择明人的主攻防向,一旦判断失误,必会遭遇灭顶之灾。
  大齐攻击明国,可选的道路却是非常明确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桃园常宁郡一线,一个是横断山区一线,但在横断山区一线有虎牢关扼守,在秦国时期,大齐都没有办法打破这道防守屏障,更别说现在那里的防守换成了装备更好,战斗意志更强的明人。
  他的脑子中一下子便浮现出了贲宽的面孔。桃园郡从一开始,便被明人预定为了其中的一个战场,那里的一切建设,包括那些农人的村庄,都是为了应对一场大战而准备的。稀疏的人丁,散落的一个个堡垒,强悍的明军,都在诏示着一旦发生战争,桃园郡便会成为一个大泥潭,陷进去便难以拔足,而大齐一旦在桃园郡不能迅速打开局面,则明人的水师就会带着明军在齐国其它地方登陆,将齐国绝大部分地区卷入战火之中。
  大战一旦开始,生灵荼炭,经济凋零,特别是战区,不但不会再为国家贡献他们的力量,反而需要朝廷反哺才能生存下去。而大明内地,却不会受到任何的波及,他们只要守好几个点就可以了。
  此消彼长之下,大齐何以为助?
  想到此处,冷汗涔涔而下。
  抬头看向身边笑语晏晏的秦风,这位年轻的统治者,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但实则上却是胸有山川之险,只怕从立国开始,他便开始一步步的布局,为的就是形成今日这样的局面。
  当大明刚刚立国,危极四伏的时候,他便立排众议,开始发展水师,近十年的经营,到了今天,他终于拥有了齐国无可匹敌的水上优势,也让大明在未来的争霸之战中,有更多的战略安排,有更多的战术选择。
  大明和大齐会有一战吗?
  当然。
  这不但是大齐上下的共识,也是明人的共识。现在的双方,都在为将来的这一场大战积蓄力量,现在所谓的停战,谈判,都只不过是为了将手臂缩回来,以便积蓄更大的力量,使得到时候击打出去的拳头有更足的力量。
  很显然,明人做得更好。
  在看了明人这么多地方之后,曹云再也不认为大齐地大物博,人丁众多,财力雄厚。如果论绝对数,大齐的确与大明不在一个量级之上,但如果要论创造财富的速度,以及利用财富的效率,大齐根本无法与大明相比较。
  他们当真是将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之上。
  而更可怕的是,秦风和他的朝廷成功地将大明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他的旗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或者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他们的目标却都是一致的。
  大齐,就完全没法说了,朝廷有朝廷的盘算,世家有世家的算盘,内部不靖,何以攘外敌?如果大齐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起国内的力量,那在将来与明人的交锋之中,胜算极低。
  国内局势纷乱,是打,还是和,这是一个绝大的题目,一个搞不好,就会让大齐烟消云散,也能让他曹云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乘船登上了停泊在远处海面上的巨大的大明号战舰,登上了最高的那一层甲板,整个宝清港一下子就全都收到了眼底。
  以前的宝清港是一个什么模样,曹云没有什么概念,但现在的宝清港的繁华程度,比之长阳郡城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港城仍然在扩建之中,蚂蚁一般的人群正在挥舞着他们手里的工具挖掘着前方一座已经光秃秃的山,这项工程看起来已经进行了很久,那座本来不小的山峰,现在已经缺失了一半,一辆辆的平板车将这些挖出来的泥石拖到远处,倾倒在那里的洼地之中,看起来是准备将那片洼地填平。
  当真是掘山倒海啊!
  看着宝清港现在的规模,曹云便能猜到同样的工程,肯定一直都在进行着。
  “亲王殿下,请坐,尝尝这长阳特产的花茶!”秦风道:“看亲王殿下的嘴唇都起血泡了,时有些水土不服么,这肝火可有些旺盛了,这是金银花与菊花混合制作的清火败毒茶,舒畅专门配制的方子,极其有效!”
  我这那里是水土不服,分明就是心急如焚而导致的好吧?曹云装作听不懂秦风话里那些许揶揄的语气,捧着茶杯轻抿一口,清香扑鼻却又略带苦涩,比起其它的茶叶来说,倒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港口极急繁忙,一条条商船靠在泊位之上正是装货或是卸货,曹云再一次见到了他在长阳车站之中见到的那个被称为龙门吊的器械,与那里比起来,这里的更要大得多。一个个箱子被轻而易举的吊起,移到了船上,然后放到他们该去的位置之上,速度极快,曹云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便看到一艘船已经满载着这样的箱子,缓缓地退出了港口,在一艘小船的引导之下,向着港外慢慢地驶去。
  港口里,差不多有十余艘大号的商船正在同时进行着这种作业。
  而就在大明舰的四周,便停着不少的商船,他们的船上,也都是装满着货物,他们不是出港,而是入港,港口泊位不够,他们便只能停在这里等候着引导小船来将他们引入港口。
  “宝清原来是军港,虽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进行扩建,但扩建的速度始终跟不上我们海贸发展的速度啊!”秦风打量着大明舰周围不远处的那一艘艘货船,那些货船之中不仅有挂着大明旗帜的,还有挂着那片海域如马尼拉的旗帜的,海贸的开放,不但让大明的海商走了出去,也让外面的人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