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6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儿都换一身新衣裳了,你们几年都没有添过新衣服了。”
  “我倒没什么,两个媳妇儿和孙子倒真是要添衣裳了,可怜见的,都没有一件出门的衣掌了。”老伴眯缝着眼睛,享受着火炕带来的丝丝暖气。
  “等这一次再去了安阳,我一定要去把以前的老乡们都喊回来,这个村子其它的房子都空着,老乡说了,这都是给我们这样的人准备的,要是回来的晚了,被其它地方的人占了就不好了。”
  “是啊是啊,这事儿得抓紧一些,都是左邻右坊的,一直住着也都熟悉了,大家聚在一起,有事也有个商量。”老伴也连连点头,在安阳的时候,大伙抱团与本地人干仗,倒是结下了比以前更深厚的情谊。“不再安阳受那些人的气了,等我们发达了,咱们再风风光光的回去,气死他们。”
  听着老伴的气话,黄一山不禁笑了起来,笑的同时,心里却又有些苦涩,这些年,在安阳,可真是受够了腌攢气。
  “房子有了,地也有了,现在就盼着儿子们能平安无事才好,唉!”老伴叹着气道。
  黄一山沉默不语,他也是当过兵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军队里一些事情呢,只是有些事,他不愿与老伴多讲。
  “睡吧,睡吧!”他脱去衣裳,钻进了被窝,却总是也睡不着,一闭眼,脑子里就总是出现血肉横飞的战场的景象。
  三天后,黄一山带了几件换洗的衣裳来到青河县城,果然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他的老乡,不过让他吃惊的是,他那个赶车的老乡,居然穿着一身显现的官服,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他一下子蒙了。
  井径关,卞文豪挺立在城头,看着那条刚刚修通不久的大道,即便是在这样的寒冬腊月,上面仍然行走着络驿不绝的人群。在他的身边,站着的则是安阳的郡守朱义。
  关宏宇在十天之前,率兵去了徐州。楚国经济大崩溃,引发了风起云涌一般的暴动在全国迅速地漫延开来,徐州自然也不例外,徐州郡兵不顶事,朝廷担心徐州的暴乱继续向着上京方向漫延,便下令关宏宇率安阳兵前去平叛,然后驻防徐州。这一下,安阳可就空虚了下来,关宏宇走后,安阳的防务就交给了卞文豪,井径关自然也被卞文豪接手了。
  对此,朱义无可奈何。
  不过这几天安阳郡的一些异动却让他吃惊不已,从青河郡移民到安阳安置的卞无双的军属,突然之间开始了向青河郡的回流,最开始只不过是三三两两的,到了这两天,已经出现整个村子整个村子的往回跑了。
  而明人对这件事情,似乎早有准备,一些来自明国的商队,回程之时好整以遐地带上了这些百姓,甚至还有一些车马行竟然放空过来,然后再满载着这些百姓回去。
  个别的往回跑,这是可以理解的,身在异乡为异客,思乡之情难免,再说这些青河人在安阳过得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很糟糕,但这样大规模明显是有组织的行为,那就太异常了。
  大楚需要这些军属来有威胁卞无双,同时,卞无双也需要这些军属来保证自己军队的稳定,朱义知道,卞文豪的手下,就有一支专门这样的队伍,从事的就是捉拿这些企图逃回去的青河郡人。
  但现在这些人是从井径关大摇大摆的走的,而卞文豪此时正坐镇在井径关啊。
  他居然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离去,难道他不知道这些人对于卞无双的重要性吗?
  他赶到了井径关,站在城头,与卞文豪又一起目睹了新一批人离开安阳,欢天喜地的坐在马车之上向着青河郡赶,还有许多人,马车实在是坐不上了,竟然背着包袱,推着独轮车,艰难地尾随着马车前行。
  就朱义看到的这一波,就起码有一两百人。而这些天,几乎每天都是这个规模。
  他侧脸看着卞文豪,对方的脸色很平静,看不出任何的情感波动。
  朱义心中原本有一个猜测,现在卞文豪的反应,证实了他那个最不好的预感,卞文豪已经投降了明人了,他不但背叛了楚国,也背叛了卞氏。朱义很清楚,在安阳的青河军属虽然有近二十万人,分布在各县,但也架不住以这样的速度回流,如果这些人都回到了青河郡,楚国会发疯,卞无双也会发疯。
  但是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是安阳郡守,但现在安阳的守备将军却变成了卞文豪,安阳唯一的一万大军,也是卞文豪的亲信下属。朱义相信,如果这个时候外面有一个明人信使奔来,在下面叫喊几句,卞文豪就会毫不犹豫地一把扯下井径关上的楚国旗帜而换上明国的日月明旗。
  他看着卞文豪,目不转睛。
  卞文豪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头看向朱义,笑道:“朱郡守感到很意外吗?”
  “是的,很意外。”朱义点头称是。“明人许给了你什么?”
  卞文豪沉默了片刻,缓缓地道:“也不仅仅是他们许给了我什么,而是楚国实在是不行了,我亲眼目睹了大秦的灭亡,现在我又看到楚国在一步一步的走上秦风的老路。朱郡守,这条船要沉了。”
  朱义无话可说,卞文豪能看到的东西,他自然也能看到。
  “二来,你看这些青河百姓,他们多么开心啊。来安阳几年,我甚少看到他们有这么开心的时刻,朱郡守知道明人在青河郡为他们准备了什么吗?”


第1456章 一剂猛药
  “安阳是安阳人的乐土,但不是青河人的。”卞文豪道:“他们在安阳过得怎么样,郡守心里清楚。”
  青河人在安阳过得什么日子,朱义自然是清楚的,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两家本来就是世代仇敌,隔着一个落英山脉,相互之间杀了上百年,准确的说,是秦人越过落英山脉来抢了上百年。现在他们又到安阳来落户,安阳人自然不开心,不满意。如果不是官府强摁着,只怕两边早就大规模地干起来了。
  朱义瞅着卞文豪,半晌道:“那你什么时候把我也绑起来送给明人呢?”
  卞文豪一怔,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朱郡守说话真是幽默,好吧,看起来朱郡守有很多话要跟我讲,那咱们就别在这儿顶着风冒着雪说话了,去我屋里头吧。”
  井径关城楼的最高处,原先关宏宇的居舍,现在已经成了卞文豪的下榻之所,走进屋内,朱义不由一怔,这间屋子原本四壁绝大部分都是窗户,推开便可以看到整个井径关的全貌,但到了冬天,为了避寒,自然是要糊上窗纸的,窗纸一糊上,自然就看不清外边了。但现在,四壁之上全都换上了透明的琉璃,屋里暖融融的,琉璃之上有着一层淡淡的雾气。
  “明人对你倒还真是舍得下本儿,这才几天啊,就给你换上了如此名贵的琉璃。”朱义冷笑着道。
  卞文豪笑着摇摇头,请朱义坐下,自己也坐在他的对面,道:“朱郡守,卞某不才,但也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吧?在下出身卞氏,钱这东西,自小就是不缺的。”
  朱义哼了一声,“卞文豪,你知道这些军属对于楚国的意义,对于你们卞大帅的意义,坐视他们回到青河郡,落入明人之手,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卞文豪微笑着道:“如果说以前,对于大楚还有点什么意义的话,也算不错,但现在,郡守觉得楚国朝廷还有能力拿这些人来威胁到卞大帅吗?”
  朱义叹了一口气。
  “至于他们落到大明手里,会对卞大帅有什么影响?那倒是真真切切的。”卞文豪沉思了片刻,道:“在我向朱郡守说明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前,我先向朱郡守说一个秘密吧,对于楚国来说,这或者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朱义瞪大了眼睛。
  “关于卞氏投奔楚国的隐秘。”卞文豪道:“当年楚人已经破了虎牢关,击败了秦帝二十万大军,将秦帝逼回了雍都,这个时候,为什么我们卞氏在青河郡可以从容不迫的越过落英山脉呢,不但军队走了,连几十万的军属也都带走了?”
  朱义目不转睛地看着卞文豪。
  “因为卞大帅在此之前,曾经去了一趟虎牢关,与明国皇帝见过一面。”卞文豪轻描淡写地道:“我们与明国达成了协议,卞大帅将成为明人吞并楚国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卞大帅入楚,去了荆湖,万州一战,功成名就。终于使得楚国皇帝闵若英迫不及待地逼死了程务本。其实这件事,早在明人和我们的计算当中。程务本是楚人最后的中流砥柱,他的死,使得明人吞并楚国的战略意图,去除了最后一个最难翻越的障碍。严格来说,我们杀不了程务本,明人不愿下手杀了程务本,因为这会让楚人对明人极度痛恨的,只有让闵若英杀掉他,才是最好的结果,当然,这里头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小细节,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朱义又惊又怒地看着卞文豪。
  “原来卞无双一直都是明人的奸细。”
  “也不能这么说,大帅其实是另有打算的。”卞文豪摇头道:“我们与明帝的约定,并不具有多强的约束性,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们大帅,实则是想打下东部六郡,然后再拿下江南之地,这两地加起来,可就等于是割取了楚国最富有的膏腴之地。这一切,现在看起来,卞大帅都办到了,东部六郡卞大帅得到了五郡,江南之地,卞文忠借着剿匪,也在四处插手,暗中布局。”
  朱义牙齿咬得格格响,半晌,颓然靠在了椅子上:“大楚安能不败,大楚安能不亡啊?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投靠明人呢,卞大帅现在不是握着一手好牌吗?”
  “好牌?”卞文豪苦笑:“看起来是如此,但明人技高一筹啊,看似落在卞大帅手里的这些地方,早已被明人渗透得千疮百孔。东部五郡是产粮区,但民政之事,却被曾琳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大帅深受其制。而江南这等财富之地,鱼米之乡,经济命脉却被控制在明人之手,明人稍动手脚,那里便是饿殍遍地,朱郡守,你说这是什么好牌?现在周济云又投靠了明人,卞大帅被夹在中间成了夹心馍。”
  “等等,等等。”朱义打断了卞文豪的话,“你刚刚说到了曾琳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曾琳控制了东部五郡的民事?”
  “朱大人果然敏锐。”卞文豪一笑:“曾琳早在程务本控制荆湖的时候,便已经倒向了明人,成为了明人在东部六郡最得力的手下。”
  “你胡说!”朱义失态的蹦了起来。
  “郡守,都到了这个时候,我欺骗你干什么?这是大明次辅金景南亲口跟我说的,当初联络曾琳的,就是杨一和的孙子杨致杨将军。要不然,为什么卞大帅在对周济云大胜之后,不能乘胜追击,现在周济云面临齐人两路夹攻,如此大好的机会,卞大帅却没有办法乘机对周济云进行攻击而彻底拿下昆凌郡?这可是闵若英的要求,也是我们卞大帅想要的,但是,就因为曾琳在中间作梗,这事儿便办不成。明人不希望周济云灭亡。”
  朱义颤声道:“那,那江上燕呢?”
  “郡守,您说呢?”卞文豪反问道。
  “宿迁呢?”
  “宿大将军我不知道。”卞文豪摇头道,“但现在宿迁将军已经被闵若英调到津州去守上京城的门户去了。闵若英害怕有朝一日明人的水师自泉州长期而入至津州登陆然后直趋上京城啊!”
  朱义浑身的力气都被卞文豪的这一番话给抽走了,瘫倒在椅子上,“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啊,大楚倚赖的干臣,居然一个个都是他国的奸细,哈哈哈,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千古难得一见的奇景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大楚皇帝自己作下的孽,焉能怪得别人?”卞文豪冷笑道:“害左立行,杀杨一和,轼前太子闵若诚,让曾琳这样的人心灰意冷,杀程务本,又让江上燕这样的悍将彻底与楚廷反目,国内横征暴敛,不顾民生疾苦,使得国内烽烟四起,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朱义泪流满面。
  “朱大人,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吗?大帅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曾琳与江上燕的真实身份,他还在筹划着想要实现自己的大计划,但我却知道,大帅只要一动,便会万劫不复。所以我将这些军属还给明人,希望大帅能因此而悬崖勒马。”卞文豪道:“只要大帅不动,而是老老实实的履行与明帝的约定,那么,大帅的一世富贵还是跑不了的。如果大帅要一条道走到黑,自取灭亡的话,我向明人投诚,则为闵氏保留一点香火种子,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你告诉我这些,就不怕我将这些天大的秘密都捅出去吗?”流着泪的朱义问道。
  “朱大人,有用吗?行动已经开始了,你瞧,你连我放青河郡人出关而去都无能为力,还能做些什么呢?让关将军带兵回来,关将军在徐州只怕已是难得脱身了,可就算他脱身回来了又能怎么样呢?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扭转也。”
  “是的,你说得不错,大势如此,非人力难得扭转。”朱义哽咽着道:“那你什么时候改旗易帜,迎接明人入关呢?”
  “朱郡守,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也能明了大势,顺势而行,而不是逆流行舟,你在安阳郡多年,苦心孤诣,民望极高,你也是楚国老臣,如果你能与我一起,在适当的时机迎接明人入关,那对于安阳人,对于大楚人来说,都会是一种幸运。因数他们不必再经历战火。实话跟您说吧,在青河郡,明人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这里,将是明人最后向上京城进军的路线之一,明国希望像郡守,关将军这样的人归义,以二位的地位,名望,不但安阳,便连徐州等地必然也会望风而降,这样,明国大军可以直趋上京城。大明皇帝希望灭楚之事,只会有一场战争,那就是上京之战。”
  “进军路线之一?”
  “是,另外几路,一路是自新宁郡方向,一路是从泉州至津州方向,三路大军,齐聚上京城。”卞文豪道:“到时候,恐怕还有其它的力量加入。”
  朱义站了起来,踉踉跄跄的走出了屋子,失魂落魄的离开了井径关。
  隔着琉璃窗,看着朱义孤单离去的背影,卞文豪道:“药下得是不是猛了一点?”
  “恰到好处。”他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一人踱着步子走了出来:“朱义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在多年之前,就不会断然从上京城跑到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了。他自会权衡利弊,楚国已经病如膏肓,救无可救了。”
  “次辅大人,朱义真能说服关宏宇?”卞文豪转过身来,看着走出来的人。
  “能行。”金景南笑眯眯地道。“关宏宇向来唯朱义马首是瞻,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可不如他们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第1457章 还是愿意拉他一把
  “看起来朱义已经深受打击,只要他是聪明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大楚的崩溃已成必然,从而倒向大明,避免安阳陷入战火之中。就怕他是一个死心眼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有些麻烦。”卞文豪仍然有些担心,就他在安阳的这几年,能够看得出来朱义的确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能吏,在安阳的日子里,他仍然在努力地为了延续大楚的统治而拼尽全力,哪怕为此让安阳人吃了不少的亏。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程务本那样的。”金景南笑道:“朱义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不可否认,他们的确算得是忠臣,能吏,但凡还有一点点希望,他们就会拼尽全力维系着这一点希望,这个时候,只要花点心思打掉他们最后的希望,如果是楚国的皇帝再来一些倒行逆势的行为,那他们最后的坚持就会被打得粉碎。”
  卞文豪连连点头。
  “这些人啊,自诩精英,他们忠君,爱民,但当他们发现忠君已成为奢望的时候,他们便会转而求其次,将爱民作为他们的下一个选项。”金景南不无讽刺地道:“他们这样的人,总是能在最后关头做出大义凛然的选择并且让史书对他们的选择不吝赞扬。”
  卞文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这样的人,对程务本这样的人充满敬仰但绝不会效仿,对朱义这样的人却会哧之以鼻。
  “次辅大人,您还会在青河郡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吗?”他问道。
  金景南点了点头:“还会在青河停留不短的时间,黄国新因病回京休养,而他的继任者,还要在新年过后才能到青河来接任,但现在青河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大的动作,需要有人主持,所以我还不能离开。”
  “那就好,有次辅大人在青河,我也能安心不少。”卞文豪开心地道。
  “你麾下这一万大军,有把握完全听你的指挥而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吧?”金景南笑问道,“卞无双不会不在这支军队里留下几个人制衡你吧?”
  “留下人制衡我那是自然的,不过现在的情况之下,他们与我难道不是一样能看到大势如此吗?”卞文豪轻松地道。“卞氏是一个大家族,但具体到我们个人来说,每个人又都有着自己的小家,既然大家族摇摇欲坠了,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竭力保全自己的小家了。”
  “这是正理,不过像你们这样的小家保全得多了,这个大家族自然又会另僻蹊径,再次崛起了,只不过是以前的主干枯死了,以前的傍枝却将自己的根须扎进肥沃的土里,开枝散叶,一跃而成为主干。”
  “这正是我的期望。”
  金景南大笑:“我喜欢与你这样的人说话,合作,不费劲,不虚伪。”
  “次辅,我们算是同一类人。”
  金景南点头:“不错,我们是同一类人,我虽然读了不少书,但却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目标主义者,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能够约束我。”
  “次辅,现在回流愈来愈快,青河那边能完全的妥善安置,我知道前期回去的人都过得极好,但这毕竟是近二十万人的回流呢!”卞文豪有些担心:“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差距大了,恐怕会生出一些事来。”
  “你想多了。”金景南轻松地道:“青河郡有多大,你也知道的,回流的人,安置的地方,相互之间还是有些距离的,再说了,先回去的,肯定会有一些格外的褒奖,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会有一些区别对待。对了,你知道第一个回去的那个黄一山吗?”
  卞文豪摇头:“近二十万军属,我怎么会知道他是谁?”
  金景南哈的一声笑:“可是我知道,为什么他是第一个?”
  卞文豪好奇地道:“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两个儿子啊,现在在卞无双麾下,都已经升到了校尉了,所以我们第一个就找上了他。他不仅是第一个回去的,而且还是这些回去的军属之中第一个成为我大明官员的。”金景南大笑:“卞无双军中,哨长,果长,校尉的履历,我们手里都有一份,分门别类,清清楚楚,这些军官们的家属,在这一次的回流安置之中,当然会得到更好的优待。”
  卞文豪失色,“居然,居然做到了如此地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金景南道:“事前这些准备工作做得更多更详细,做起事来便愈加轻松,黄一山的这两个儿子作战相当骁勇,你说说,如果他们一旦知道了自己有老婆孩子现在在大明过得很轻松愉快,老爹还成了大明的官员,心里会怎么想?卞无双真要反水的话,他们会不会犹豫?而这些事情被他们的上官知道了,会不会再信任他们?”
  卞文豪不寒而栗。
  “当然,这样的人哪果只有几个,当然也成不了什么事,但如果多了呢?”金景南摊了摊手,看着卞文豪,得意地问道。
  “军心就散了。”卞文豪心情有些沉重地道。“这些基层的军官,才是一支军队真正战斗力的体现。”
  “不错,他们才是控制军队的主体。将是军队的胆,军队的魂,但这些基层军官就是骨节,骨头要是断了,胆儿越大,那就死得越快。”金景南愉快地道:“你们的卞大帅想必此时还在做着割居东部六郡的美梦,占据东部六郡,控制江南地区,在大齐与大明之间玩一趟刀锋之旅,嘿嘿,想法不错,但稍有错失,便会粉身碎骨啊。”
  “希望卞帅能认清这个事实悬崖勒马。”卞文豪叹息道。
  “卞无双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这样的人,也是最为因执的,最为自信的,总认为自己能掌控大势,想让他回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实话,我们也不想他这么做。”金景南摊了摊手,“你先前所说的其它人,其实没有必要想那么多,回到青河郡之后,即便条件再差,也比他们在安阳的时候要好上无数倍,在这个上面,我们大明是投入了巨资的。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我们大明一向是不吝钱财的。”
  “次辅,您要求的要在年前完成所有的军属回流事家,只怕是很困难的,现在主要还是井径关附近几个县治,还有不少人距离这里太远,这天寒地冻的,恐怕很难完成。”
  “那就有选择的进行,回头我会给你一份名单你,那些基层军官们的眷属,必须第一时间全部转移回青河郡。”金景南看了看外面大雪飘飞的天气,“天气着实恶劣,而且距离井径关越远,消息便也传送的越慢,不少人还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