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闯会不会给你添麻烦?”小猫问道。
  “这个贪官污吏一头扎在钱眼子里头,好好的津州被他弄得乌烟彰气,此人如果不是姓张,不是与后族有着一点儿转弯抹角的关系,能当得上郡守?津州五千郡兵,从我到了津州之后,便将他们完全打散发到了各个府县维持治安,郡城之中不过千余人而已,早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他们的统兵将领老早就向我输诚了。”宿迁微笑着道。
  “那就好。”小猫连连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叠东西,放在桌上推到了宿迁的面前:“师兄,这些人,你可以放心使用。”
  宿迁有些疑惑地拿起桌上的卷宗,翻了翻,脸色就变得很难看起来:“这些都是我军中的一些骨干将领,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老早就策反了他们?”
  小猫摇了摇头:“你忘了,你麾下的军队,当年都是剪刀训练出来的了?”
  “是剪刀?”宿迁脸上肌肉抽搐了几下。
  “这是他死之前,最后送给皇帝陛下的礼物。在他训练这些士卒的时候,便在其中挑选了一些精明能干之人,将他们培养成了对我们效忠的人,说实话,当我们拿到这些东时候,也很惊讶,因为没有人想到剪刀会这么做。后来我们慢慢地与这些人谨慎接触,终于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但这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动用过他们。”小猫缓缓地道。“其实不光是你的军队之中,便是现在关宏宇的军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剪刀还是很有眼光的,他当年挑选的人,除了不幸战死的,基本上都成为了军中的骨干力量。”
  宿迁翻看着面前的卷宗,脸色难看之余,又不禁感叹:“那个成日半死不活地坐在椅子之上被人抬来抬去的家伙,居然不声不响地便做出了这样大的一件事情,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其实我们送给你的可不止这样一件礼物啊!”小猫耸了耸肩,“你可能还不知道吧,闵若英准备替换你了,来的人是火凤军副统领文福益,传旨太监怀里揣了两份圣旨,一份是封你为候,调你回京去火凤军中任职,一份是将你就地斩杀。文福益轻车简从,准备打你一个措手不及呢!”
  宿迁愣了一下,接着又笑了起来,不过笑容显得有些狰狞,“他们未免也太小看我了,当真以为文福益揣着两份圣旨便能将军队从我手中夺走?”
  “我们已经将他做了。”小猫笑眯眯地道。“他们还没有进入津州境内,就碰上了盗匪,被谋财害命,暴尸荒野,着实可怜。”
  宿迁瞪大了眼睛,“谁会相信堂堂的火凤军副统领是死于盗匪之手?大明在内卫有眼线,而且这个人的级别还相当高,不然不会知道如此绝密的消息。”
  小猫不置可否:“相不相信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别来给你添麻烦就成了。”
  “我这里既然有文福益来,想必徐州那边也会有人去吧?”
  “去徐州的是兵部尚书贾政道,不过这个时候,大概也去阎罗殿里与文福益两人相顾垂泪吧?”小猫嗬嗬笑道:“如果他们大张旗鼓,大队军队护送,堂堂正正的来,我们还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可既然他们选择了隐秘的做此事,不敢张扬,那我们当然就好下手了。”
  宿迁点了点头,“津州,徐州,上京城的两大门户,这两扇大门一打开,大明便可直趋上京城,一战而定天下了。”
  “正是如此,我们不想在楚国身上花费太长的时间,因为最大的敌人,正在从废墟之上准备爬起来了,曹云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敌人。”小猫道。
  “齐国政局之变化,当真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遐接。”宿迁摇头道。“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各显神通,人心呐,当真是深不可测。”
  “趁着他们现在忙着处理国内之乱局,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干涉我们对楚国的征伐,我们要迅速完成占领楚国和整合楚地,占领容易,以后的整合反而要更加麻烦,更耗时间,秦地入我大明已经有时日了,但时至今日,很多事情仍然是一团乱麻,战争可以快刀斩乱麻,民生,却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
  “归顺大明之后,你们准备怎么安置我?”宿迁问道。
  “师兄还用担心这个吗?”小猫笑了起来:“整合大楚之后,我们将会在大楚组建一个进攻集团来准备对齐的战事,估计到时候应当是以杨致为帅,周济云副之,师兄你自然会在这支大军之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小猫与宿迁,正可谓是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对于津州的归属问题,两人三言两语便已决之,公事差不多说完的时候,房门也适时地被敲响了,彭琰亲自端着酒菜,满脸笑容地走了进来。
  就在小猫与宿迁二人对坐而饮的时候,在徐州边境一家客栈之内,贾政道与一名传旨太监,十数名护卫人员,已经在睡梦之中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寒冷的春夜之中,一具具尸体被悄无声息的从客栈内抬出来,装上一辆辆马车,迅即地离开了这里,驶向了黑暗之中。
  这些人便就此消失了,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好像他们从来都没有这一趟徐州之行。
  王凌波很是不满地看着对面的谢秋,“我堂堂一名太医,大明医学院的教授,雍郡医学院的院长,居然被你弄来搞这些杀人的勾当,你知不知道,我是救人的,不是杀人的,仅此一次,要是再有下一次,我便也让你尝尝三个月下不来床的滋味。就是那种脑子清楚得很,但眨眨眼睛都费劲的病。”
  谢秋听得毛骨悚然,别看他在鹰巢之中位置挺高的,但在眼前这位面前,还真拿不起架子来,这王凌波不管是自身的背景,还是自身的实力,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再说了,像王凌波这样的神医传人,谁不想巴结着呢?
  “王太医,仅此一次,绝对不会有下一次,这不是因为贾政道身边有高手护卫,急切之间,下官我又找不着足够的人手,再者上头又要求不动声色秘密行动,我实在是没辙了,这才求到您这儿来吗?说起来,您可真是厉害,我看您配药的时候,不过就是一些寻常的草药,怎么一经您说,这些治病的东西,就成了要命的东西呢?我是大开眼界了,回头下官一定要建议田统领要培训一些这方面的人才。”
  “医学一道,岂是你能明白的,杀人救人,不过就在一念之间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王凌波被谢秋一捧,不由得又轻飘飘起来,虽然本事高,背景厚,毕竟年轻,在谢秋这种人面前,玩心眼儿那就远远不是对手了。


第1527章 劝说
  卞文康半躺在床上,背靠着冰冷的石壁,仰着头双眼无神地看着从那个不过婴儿脑袋大的窗口里透进来的阳光。
  他被卞文豪扣下之后,因为一直试图逃跑,终于被卞文豪关到了郡城的大牢里的这间特殊牢房。当然,卞文豪还是将这里专门地收拾了一下,厚厚的被褥,桌椅板凳,书藉应有尽有,每日的饮食也都是可着最好的供应,但就是不放他离去。
  起初卞文康还每天咒骂,但时间一长,他发现根本就没有人理会他,在这个牢房里,就算他叫破喉咙也没有人会听到,除了一日三餐的送饭者之外,也就是卞文豪隔三岔五地会来瞧瞧他,陪他说会儿话。
  人终究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是有社会属性的,被关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时日一长,卞文康终于感受到了无边的寂寞,到得后来,每日前来送餐的狱卒也成了他盼望的对象,而每一次卞文豪的到来,更是成为了他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人。
  经过了这样的一段日子之后,在他眼中无比可恶的卞文豪,似乎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收回了目光的卞文康在心里默默地算了算时日,已经整整七天卞文豪没有来了,一般情况下,他五天都会来一次,看起来外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他无遐分身。
  在东部六郡的大将军和卞氏军队,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每每想起这个问题,卞文康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不安,卞文豪并没有与他说太多,但每一次的只言片语,都透露出大将军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绝路。
  这又让他感到绝望。
  牢门吱呀一声响了起来,卞文康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在这样一个无边寂廖的环境之中,别说是牢门响了,便是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让他察觉。还不到送饭的时候,来的应当是卞文豪了。
  脚步之声响起,卞文康掀掉身上的被褥从床上下来,他一听就知道是卞文豪,狱座的声音比这要重得多。
  片刻之后,出现在他面前的,果然是他的三哥卞文豪。
  看到卞文豪穿着一身素白的衣服,额头之上还整着一根白色的带子,腰里系着一根麻绳,卞文康顿时呆在了哪里。麻木地看着卞文豪打开了牢门,走了进来,伸手将一个包袱扔到了桌子上。
  “这是孝服,换上吧,昆凌郡刚刚传来消息,族长,已经去了。”卞文豪淡淡地道,脸上浮现着淡淡的忧伤。
  卞文康死死地盯着对方,突然起冲了过去,一把揪住卞文豪的衣领,嘶声吼道:“老三,要不是你,要不是你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大将军怎么会败,又怎么会死?你是罪魁祸首,你有什么资格穿这一身孝服,大将军不会原谅你,卞氏一族也绝不会原谅你的,脱下来,你给我脱下来。”
  他死命地撕扯着卞文豪身上的孝服。
  卞文豪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将他重重地推倒在床上,冷声道:“你告诉我,我带着几十万军属,怎么从安阳一路跑到东部六郡去,抛下这些军属不管,带着这一万大军去吗?这一万大军愿不愿意抛下他们的家人跟着我走?你知道东部六郡是怎么一回事吗?你知道大将军他是怎么败亡的吗?我告诉你,就算我去了,也只不过是给别人的功劳薄上再添一笔功劳罢了。”
  “你胡说!”卞文康带着哭音道。
  “老五,你知不知道,大将军要干什么,明国很早就知道,而且有了针对性的布署,你知不知道,曾琳早就投靠了明人,江上燕也早就投靠了明人,你知不知道周济云也向明人输诚了?你知不知道,宁知文早就在江南水道之下布下了无数的钉子,你知不知道明国大将军杨致在江南悄悄地聚集了多少人马?大将军不起事便罢,一起事,立时便陷入到了四面八方的包围当中。”卞文豪怒声道:“大将军走错了道,是他害了卞氏一族,而不是我。如果说我真做了什么,我也不过是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之中的一朵水花罢了。”
  卞文康捂脸号淘大哭起来,“他们都死了吗?一个都没有剩吗?”
  “不。”卞文豪摇头道:“只是死了大将军一个人。大将军最后坐困危城之中时,与明国大将军杨致进行了谈判,大将军愿意将昆凌郡城交出来,所有的军队都解除武装,而条件便是明人放文忠,文富他们离去。所以,卞氏嫡系子弟在文忠,文富的带领之下,分成两批,去了齐国。最后,族长自刎在了昆凌郡城头。数万大军放下了武器。”
  卞文康呜咽着看着卞文豪:“三哥,求你放了我吧,让我也去齐国。”
  卞文豪叹了一口气,拉着卞文康的手坐到了桌边:“五弟,我今天来就是跟你说这件事的,等我说完了,你如果还要去齐国,那也由得你去,我不拦你。”
  “你说!”卞文康道。
  “大明马上就要进攻楚国了,东部五郡,江南四郡,新宁,安阳,泉州,都已经投奔了明国,仗还没有开打,楚国已经没了一半儿,接下来,徐州也要向明人投降了,安阳郡守朱义已经去了徐州劝降关宏宇,所以这一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悬念了,大明会很快打到上京城,灭亡楚国。以后的岁月之中,将是明齐两国争霸天下的格局。”
  “齐国比明国要强。”卞文康咬牙道。
  卞文豪冷笑:“齐国发生了内乱,齐帝曹天成被世家豪门刺杀,国内乱成一团,现在登上皇位的是此前的亲王曹云。”
  “怎么会这样?”卞文良听得目瞪口呆。
  “一个是日穷途暮,一个却是朝阳初起,文豪,你还没有见识过明国的风景,可是我见过了,所以,三哥我看好未来将获得最终胜利的会是明国,所以,我坚定不移地留在明国。我也希望你也能留下来帮我,你也知道,现在我在大明,就是孤家寡人一个,需要帮手,你有能力,能成为我最好的帮手。”
  卞文康怔忡不语。
  “文忠他们去了齐国,不知道他们会在哪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老五,齐国已经有了我们卞氏的人了,我们需要在大明也有一支扎下根来,将来两国相争,我们固然要同族相残,但不管是明国获得胜利还是齐人笑到最后,我们卞氏一族都不会消亡,都会有一支留下来传承香火,祭祀先祖,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明白我说得话吗?”
  “明国不是已经有你了吗?”卞文康喃喃地道。
  “我势单力孤,而且是一员武将,征战沙场之时,像我这样的人,得有冲锋在前的自觉,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完蛋了,你如果愿意留下来,我会想办法给你谋一个治理地方的文官职位,这样你不会上战场。前几天雍都郡守钟镇大人到了安阳,我以前便认识他,与他说起这件事,他答应给你在雍郡下面安排一个县令的职位,只要你答应,走出这间牢房,便可以去上任了。”
  卞文康沉默了下来。
  卞无双死了,让氏大军烟消云散,卞文忠他们去了齐国,也只是寄人篱下,反倒是卞文豪手中还握有一万精兵,他说得有道理,卞氏想要重新崛起,需要极长的时间,而且不能将赌注押在一方,明国这些年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也许他们会接着创造奇迹。
  自己和卞文康留在明国,文忠他们在齐国,不管怎么样,到时候都不会被一股脑儿的给灭了。
  卞文豪看着卞文康仍在犹豫,站了起来,道:“你好好想想,过几天我再来看你,你再给我回复吧,现在大明军队正在向安阳调动,我很忙,不能在这里久留。”
  站起身来,走到牢门口,身后突然传来了卞文康的声音:“三哥,我留下来,你带我出去吧!”
  卞文豪满脸喜色的转过身来,看着正在换上孝服的卞文康,道:“五弟,有一件事我要告诫你,真要做了大明的官,就要兢兢业业的努力为大明尽忠,做事,这样才能获得信任,如果你还是三心二意,不能事事为大明着想,那你还是去大齐的好,因为你在这里,也做不成什么事。”
  “放心吧,三哥,我既然答应了,以后当然会为大明努力尽忠的。”卞文康点了点头,擦去眼角的泪水,“你说得对,卞氏已经没落了,以后需要我们这些人来努力,好让卞氏重现往日的荣光。”
  “好,我现在就带你出去,钟大人还在安阳,你去见过了他,然后就跟着他回雍郡去,大明将会有一支大军从安阳出发向上京迫近,雍郡至安阳,都会成为这支大军的大后方,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走出深深的大牢,灿烂的阳光让卞文康有些眩昏,他用手遮出刺目的阳光,看向这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安阳郡城。
  大街之上来来去去的,更多的是军队。一队队的士兵秩序井然地自街道之上走过,有的顶盔带甲手持武器,有的却是空手。
  持武器的来去匆匆,空手的却是兴致盎然地边走边看边说笑,他甚至还看到这样的一队士兵走进了一家小吃店,一个个笔直地坐在桌边,带队的那人,则开始点菜,看起来小吃店的老板并不怕这些士兵吃白食,笑嘻嘻地上前支应着。


第1528章 盛世之象
  楚国大乱,上京城中一片萧条,长安大乱,流血飘杵,大陆之上三大国之中,唯有越京城仍然是一片盛世繁华之景象,随着天气暖和起来,越京城里的人再一次塞满了大小的街道,如今的越京城老城之中,可谓是寸土寸金,老城的居民,光是每月坐收租金,便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城池每一天都在向外扩张着,一片片的农田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大的建筑。
  钢筋水泥架构的建房技术,在工部持之以恒的攻关之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新崛起的外城之中,高大的建筑愈来愈多。
  房屋越建越高,自然是因为越京城的土地越来越贵,好不容易拿到土地的人,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便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之上将房屋往高里建设。
  而这,也让工部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拥有这种建筑技术的,只有工部下设的建筑司,如今建筑司下的八支工程队伍,有六支在越京城建房,另外两支,则在外承建各种桥梁建筑。而像水泥,钢筋这种东西,因为是管制物资,一般的民间建筑队伍也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拿到手。
  当然,相对于户部来说,工部赚得只是一点辛苦钱。耿精明不愧他精明之名,先以国家的名义征用大批的土地,然后再将这些地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公开拍卖,土地的价格,几乎每一天都在创新高,无数的财富向着大明的国库集中。
  当然,以大明朝廷的屌性,钱赚得再多,也是不可能放在国库里让他发霉的,左手赚进来,右手便大把的投入出去,特别是以雍郡中心的西地,更是朝廷投入的重中之重,以前的西地太过于贫穷,基础建设基本等于零,无论是修路架桥,还是修建水利设施,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这看到投入而看不到产出的长线投资。
  但大明朝廷不会因为这样就停止向西地投资,大明本土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这些基础设施上来了,民生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大明需要一个稳定的西地,一个为将来的大明提供源源不断兵源的西地。
  西地兵源的个人素质,一直是秦风垂涎三尺的,他们沉浸在骨子里的那种好勇斗狠,从秦风还是一个小小的校尉的时候,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不过西地初归,人心仍然不稳,想要他们真心诚意地为大明而奋斗,对大明有发自内心的归属感,那么,首先便得让西地富裕起来,哪怕只是让他们做到衣食无忧,不再饿肚子,对于大明来说,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西地之中,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并不太多,而且大多集中在雍郡周边的几个郡治,针对西地的这个实际情况,大明将培植出来的棉花开始在西地大规模地种植,今年,他们就将迎来第一个收获季。
  而产自西地荒漠之中的明黄岩,如今更是大明最顶尖的建筑材料,以前在秦国治下的时候,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明黄岩,一直都是皇家的独家用品,没有人敢僭越使用,但大明皇帝秦风,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西地此如丰富的明黄岩就这样荒废在矿野之中,简直就是巨大的浪费。
  放开的结果,就是明黄岩的开挖,制料,运输,售卖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聪明的商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明黄岩切割售卖,现在他们还将其剖开成片,制作成地板,将边角废料加工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小物件,每一样一经推出,立时便供不应求。
  光是一个明黄岩,就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工作问题,如果再算这些人背后的家人,那就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
  现在的西地,已经形成了新桐的钢铁产业,沙州的明黄岩产业,以及棉花产业三大支柱经济,而在短期内,西地的粮食,仍然靠明国本土的输入,在大明朝廷的预计之中,一到两年之后,当在西地修建的水利设施初具规模之后,或者将满足三分之二的粮食供应,从而减少从大明本土的输入。
  当大明拿下楚国全境之后,粮食就更不是问题了,江南膏腴之地,土地大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只要经营得好了,大楚将成为大明腾飞的又一动力源泉。
  大明的军队在频繁的调动,但越京城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战争气氛,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连续不断地改旗易帜的消息更是让所有的明人都消息,拿下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废太多的力气,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怎么能挣到更多的钱。大明本土的商业格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格局,更多想要通过经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西地,更投向了即将成为大明疆域的楚国。
  这不,刚刚过年,无数的小商人们开始成群结队的向着楚域进发了。
  无法与大商人竞争的小商人们,开始串连在一起,各自出一部分银钱,组成一个个的商会,试图从大商人们手里分一杯羹,而朝廷也相当鼓励这种商会的出现,对于朝廷来说,这些由无数个商人结合在一起的商会,比起那些大型的家族性的商会更容易控制。一旦出事,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中找出破绽,分而化之。而那种家族型的大商会就不行了,他们有着更为严密的组织和控制力。
  从阮富之事之中嗅出了一些味道的秦风,指使王月瑶的商业署,有意无意地开始打压家族性的大商人,将更多的机会给予这些新近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三月,将是大明春试的日子。为了缓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