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数不胜数。
  现在秦风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这一番话来,却是完全打消了他的疑虑。
  “早就听说了越京城现在早已经超越了上京城,长安城,成了这天下第一大城,繁华辉煌让人思之神往啊,老臣现在就想着早日去哪里瞻仰呢!”曾琳微笑着道。
  “老大人是我大明政事堂议政,去越京城那自是应有之意,只不过还得请老先生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呢,等到我大明的旗帜插上了上京城,老大人才能离开这里,这东部六郡总督一职,到了那时老先生才能卸下呢!”秦风道。
  曾琳笑着连连点头,“老臣一定会竭尽全力的,陛下,老臣来为您介绍,这位便是周济云将军了。”
  “末将周济云,见过皇帝陛下。”身着甲胄的周济云上前一步,右手抚胸,向秦风行了一个军礼。
  “周将军,慕名已久啊。上一次岳先生去了越京城之后,朕便一直想着早日见到周将军,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了。”秦风笑吟吟地道。
  “末将对陛下神往已久,今日得见圣颜,足慰平生。”周济云道。“身为一名将军,末将更是对陛下用兵之道佩服的五体投体,百战之下,从未吃过败仗,这样的战绩,古往今来,也只有陛下做到了。”
  “周将军纵横天下的时候,朕还只是一个小兵呢,说到指挥大军作战,你才是前辈。”秦风笑道:“曹云,郭显成,还有周将军你,以及楚国程务本大帅,秦国李挚大帅,你们指挥的很多经典战例,可都是朕当年学习的榜样呢,等回到越京城,朕将当年作的一些心得拿出来与周将军好好的商讨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谬误的地方,说起来,你还算是朕的半个老师呢!”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周济云摇头道:“末将这些年来,屡遭败仗,一个卞无双便让末将接连吃亏,哪敢当陛下如此夸奖?”
  “大军作战,有时候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涉及到的方面多了,周将军的那些失败,很多情况之下都是非战之罪也。”秦风笑道。
  “陛下,你要与周将军探讨作战还是等以后吧。”曾琳笑着在旁打岔道,“还有很多人想要晋见天颜呢!”
  “好,好,以后再谈。”秦风大笑着向前走去,看到江上燕的时候,他手力拍了拍江上燕的盔甲,“宝清营上下,都很想念你呢!江上燕,一别多年,你看起来还是老样子啊!”
  江上燕微笑着抱拳躬身。“能再次在陛下麾下作战,江上燕欢喜不尽。”
  一路走过去,碰上了来自大明本土的部队将领,秦风只是微笑示意,挥挥手而已,但对曾琳的部下,却是亲热有加,总是要停下来与对方多说几句话,随意地聊聊天,这倒让这些本来很有些忐忑的官员将领们都彻底的放松下来。
  秦风本来就是这片大陆之上的一个传奇,十余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麾下不过二千余人马,但十余年的时间,他便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足以与齐国相比美的庞大国家,这样的人物,他们除了仰视之外,当真找不出别的什么感觉。
  本来以为这必然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但今日一见,却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丝毫没有那种少年得志,睥睨天下皆如无物的态度。
  简单而又不失亲切的接近过这些将领之后,进入到郡城之内曾琳的郡守府,秦风的面前,就只剩下了曾琳与周济云两人。杨致去了小石城与郭显成一齐商议两位皇帝见面的事情,在荆湖,文以曾琳为首,武便是周济云挂帅了。
  “周将军,你先向陛下禀报军队整编的情况吧!”曾琳道。
  “是。”周济云站了起来,秦风却摆了摆手,“周将军,坐下说,坐下说,不用如此拘礼,以后你便会知道,我大明君臣之间,没有那么多的礼数。”
  周济云笑着也不推辞,大方地坐下道:“陛下,在卞文忠投齐,卞无双自杀之后,东部六郡完全便归属了我大明所有,在东部六郡汇集的军队,严格说来,来自四个不同的体系,他们是来自大明本土的部队,隶属于臣的部队,隶属于曾郡守的部队,还有一部分,便是关宁,韩华锋的部属以及一部分原属于卞无双的部队。整个军队的数量多达十五万人,号令不一,军令不同,所以整编便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秦风点了点头。
  “大明奉行精兵之策,所以整编的第一部分,就是精简部队,而这主要涉及到的是末将与曾郡守的部属。末将麾下一共有五万兵员,精简之后,现在还剩下二万人,编为了四个战营。”
  “精简了如此之多?”秦风略略有些惊讶。
  “陛下,末将以前的部属,战兵其实只有三万人,剩下的两万,都是属于后勤辎重人员以及辅助人员,而在大明,这些人是不需要的。”周济云道:“裁减了这一部分之后,剩下的三万战兵再优胜劣汰,之后便只剩下了两万人。隶属于曾郡守的部队,包括江上燕的骑兵,也只保留了两万人,其中江上燕的骑兵一万人未动,步兵只保留了一万人,编为了两个战营。”
  “裁减如此之多,安置可曾妥贴?安置费可不能少。”秦风道。
  曾琳笑道:“陛下,这里可不是大明本土,在没有整编之前,他们也还算不上真正的大明士兵,所以我们并没有按照大明老营士兵的遣散条例执行,因为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当然,我们给了他们房子,土地和以后的减免赋税的允许,实际上,这些人是很欢喜的。裁减如此多的人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年的战争,使得东部六郡的青壮减员甚是严重,缺少劳力是东部六郡最为严重的问题,其中以昆凌郡,万州等地最为严重,这些载减下来的兵员,也大多安置在这些地方。”
  “有了这些青壮的加入,东部六郡应当可以喘一口气了,以后还要加大这些地方的建设,曾郡守,不久的将来,东部六郡又会成为我们进攻齐国的大本营之一,一点也懈怠不得啊。”秦风点头道。
  “周将军,你接着说。”
  “陛下,整编过后,现在汇集在这里的部队,计有苍狼营,锐金营各五千人,明威营五千人,韩华锋麾下五千人,末将麾下两万人,曾郡守麾下两万人,还有从卞部整编的一个战营五千人,以及驻扎在江南地区的三千水师陆战队士兵,在江南四郡,仍然保留着当地的郡兵,主要作用是维持治安。现在我们的战兵数量,总计近七万人,如果加上陛下这一次带来的亲卫营和矿工营,我们的作战力量,已经超过了八万人。”
  “足够了。”
  “现在末将麾下两万人驻扎于昆凌郡,曾郡守麾下两万人已经进驻到两河口,苍狼营,锐金营开拔到了小石城附近,关宁,韩华锋,以及黄刚所部已经开拔到了徐州边境。”周济云接着道。“等到陛下与齐皇会面之后,这些部队便会陆续开拔,准备对楚战争。”


第1560章 感慨
  曹云负手站在大营之前,抬头看着远处莲花峰峰顶。
  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斜,从莲花峰的后方照射过来,光线落在那幢淡黄色的建筑之上,为其凭添了无数的华彩,整幢建筑此时此刻都似乎散发着光芒。
  “陛下,末将惭愧之至。”郭显成一脸的郁闷和自责,这幢大殿矗立在哪里一天,就是啪啪的响亮耳光在抽打着每一个齐国人的脸庞。
  曹云脸上的肌肉微微地抽搐了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尽力就好。朕在明国大半年,早就见识过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我们的确比不了,不过咱们建的这条直通山顶的道路也不差嘛,短短的十几天功夫,便能有这样的成就,很不错了,咱们大齐,只要拿出修建这条道路的劲头来,国力强盛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多谢陛下不罪之恩。”郭显成松了一口气。
  “一条路而已,有什么罪不罪的,左右不过是一个面子问题,现在咱们还有多大的面子吗?”曹云冷笑着道。“这宫殿立在哪里也好,让咱们所有的齐国人都看一看,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地认知,我们虽然号称是天下第一大国,实则上早已经是外强中干了。再不奋起直追,下场就会和秦,楚差不多,灭国无日。这大殿立在那里一天,对我们就是一个警醒。”
  “末将受教。”郭显成肃然道。“陛下,像水泥这样的东西,的确是军国利器,为什么我们就一直制造不出来呢?还有他们使用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器械,我大齐泱泱大国,为什么就做不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曹云叹了一口气:“秦风立国之初,就提出了农为国家腹心,商为国家手足,工为国家筋骨的建国之策,十余年来,他们更是将这三条国策从上到下地彻底地执行了下去。他们严禁土地兼并,以国家的名义收购土地然后将其分配给无地农民,他们的农税低到令人发指,他们免除徭役,采用国家购买的方式,光是这一条,便让明国的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啊。他们大力发展商业,商税之重,史上少见,但他们却又竭力地为他们的商人寻找新的商机,不停地为商人开拓财源,商人虽然交着重税,但却能赚到比以前更多的钱。他们大力提拔匠人,但凡做出一些发明的匠人,立时便是授官授职,极大地激起了匠人的热情,各种发明创造寸出不穷。不管是水泥还是你嘴里所说的那些器械,都是这些政策刺激之下的产物。”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郭显成低声道:“陛下,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自然也能做到。”
  “不能全盘照搬啊。”曹云叹息道:“东施效颦,一个搞不好,就是南辕北辙啊!不过既然大明珠玉在前,我们自也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有很多水土不服的东西,便需要改良了。”
  “至少土地我们现在有了。”郭显成道。
  “远远还不够。”曹云道:“大齐的土地兼并,不仅仅是八大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像明国那样干,我们是万万不成的。很多事情,即便我们知道对方是怎么做的,也知道这样做很好,可是我们却无法效仿。”
  “难道说我们就一直仰明人鼻息吗?陛下,这样下去,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的,不是臣说丧气话,现在我们双方国力已经差不多要到一条水平线上了,一旦明人兼并了楚国,实力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就要处于下风了。从前三国抗齐,我们还可以上下其手,挑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换取时间和空间,他们彼此之间,本来也各自心怀鬼胎,这才有大齐无往而不利,但现在,大不同了。一个统一的大明,对我们的威胁要远远大于过去。”
  “我们也在路上。”曹云点了点头:“首辅田汾这些年来一直在潜心研究明人的政策,准备将他们裁减修补一番之后嫁接到我们大齐的土地之上。军功授地,将最先被朝廷采纳使用,八大家被没收的土地,就是准备用来做这个事情的。稍后便会有详细的方案下达,你可以将这个消息传达给军中士卒,只要作战勇敢,立下功勋,那么,朝廷就会奖励给他一块土地。在我们大齐,现在想要弄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郭显成大喜:“如此一来,军中士气必然高涨。”
  曹云微笑着转身向着大营内走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大齐这匹骏马,虽然现在年纪大了,有些步履蹒跚,举步维艰,但只要他昂起头来,却也不是能轻易撼动的。”
  “大齐在陛下的引领之下,必然会再次焕发生机,重新整装上路。”郭显成道:“眼下军中士气旺盛,国内政治平稳,正是陛下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阻力永远存在。只不过现在由明处转到了暗处。”
  “陛下,田汾可信么?”郭显成问道:“只要一想起他以前做的那些事情,末将便看他不顺眼。”
  曹云呵呵笑了起来:“谈不上信任不信任,但我相信田汾希望齐国强大起来的心思与朕是一样的,只要这一个目标统一,那么,他便会是朕的首辅,大齐之内,想找一个像他那样的首辅,还是不容易的。”
  “陛下当真大度。”
  “不大度不行啊!”曹云道:“都说我大齐人才济济,但我去了明国,去专门看了他们的京师大学堂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人才济济。显成啊,以后我们的用人策略要有改变才成。专门的人才去做专门的事情,秦风跟朕说过的这句话,朕是牢牢的记在心里。咱们的大学堂里教学生的是什么,是怎样作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是怎样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篇,是穷头皓首去钻故纸堆,去挖空心思地解释圣人的文章大义,朕不是说这就是错的,但这对于治国来说,益处并不大。明人一样重视文治,他们的礼部尚书提出的村村都有学堂,家家都有读书声,比我们所提倡的文治还要更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堂教得是学以致用。朕在京师大学堂里看到,他们居然分了数十个科目,有专门学水利的,有专门学术算的,有教人怎么勘测绘图修路架桥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人不用学别的,只需要精通这一门便可以了,他这一辈子也只需要去钻研这一门学科。”
  郭显成点头道:“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的确比我们大齐要好得多。”
  “可笑得是我们大齐国内,到现在还有一些所谓的大家居然耻笑人家是奇巧淫技难登大雅之堂,这些人也不想想,难道萧华比起他们来,名望,学问就低了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是落到实处,却一个个是眼高手底,光会说,不会做,我们大齐这样下去,可就要被他们嘴里的那些奇技淫巧给打得溃不成军了。”曹云冷冷地道:“大齐想要强大,首先便要扭转这些人的想法,但这偏生却是最难的,这些人别看做事不行,但却一个个名头偌大,一呼百应。脖颈子偏生又强项。”
  “再强能用钢刀强?”郭显成冷笑:“陛下,快刀斩乱麻,眼下正是好时机,他们一个个惊魂未定,不敢胡乱叫嚣,再过些时日,说不定就又会跳起来了。”
  “朕让曹辉去整治长安城里的太学。”曹云大笑起来:“那些人手里有大把的小辫子攥在曹辉手里,这一次,朕要将这些光说不练的家伙统统撵回去抱孙子去,不能让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大齐的太学,要培养那些真正的人才,朕不要那些只会当官,不会做事的混账。”
  郭显成失笑道:“这可真是人尽其才了,曹辉保管能让那些人乖乖地腾出位置来。”
  曹云却是叹了一口气:“文华风流朕不是不想要,只是现在不合适宜,且等我们一统天下,击败强敌之后,再来说这些吧,眼下只能用雷霆手段,万万不能有菩萨心肠。想必后世史书上记载的朕,必然是不堪入目。”
  “陛下,公道自在人心。”郭显成不以为意,“胜利者才有资格来书写历史。那些酸腐虽然顽固,但事实会让他们闭嘴的,只要陛下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保管他们一个个立刻都会改变立场,这些人啊,有骨头的可不多。”
  曹云大笑:“你这话要是传出去了,你的名头保管要在长安臭大街。”
  “臣一介武将,何必在意这些文人的看法?”郭显成笑着,眼看已经到了曹云的御帐之前,他停下了脚步:“陛下远来辛苦,今日先休息吧。”
  “这点路途算什么,你忘了当年我们放马沙场的时候了?时不我待,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是觉得时间总不够用啊!”


第1561章 倾诉
  齐军营地之内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被圈禁了起来,里面并不是营帐,而是一个个的囚笼。一个个衣衫褴褛,形容憔悴的汉子或躺或坐,不少人身上都带着伤,奄奄一息的躺在笼子里,半天也不动弹一下。
  拓拔燕胳膊底下挟着一大坛子酒,在这个小营地之外,来回徘徊了半晌,最终,还是一咬牙,跨步走了进去。
  囚笼大小不一,有的关着三五人,有的却只关着一个人。拓拔燕走到中间的一个小囚笼跟前,俯身看着一个四仰八叉躺在里头的汉子,脸上露出悲伤的神情。
  汉子的脸上以及裸露在外面的身体之上满是血痂,头发胡子长成了一片,纠缠在一起结成了板块,看到拓拔燕,他伸手拨开了覆盖在脸上的毛发,露出了本来面目,赫然竟是拓拔燕曾经的副手慕容海。
  慕容海翻身坐了起来,靠着囚楼,盯着拓拔燕,突然笑了起来:“怎么?鬼影儿的人把我折磨得欲仙欲死都没有让我屈服,现在换成你来打感情牌了吗?别费劲了!”
  拓拔燕一屁股坐在囚笼外头,摇了摇头,“不是,我知道你的性子,所以不会作无用功,我也是刚刚知道你被抓住了押来了这里,怎么就没有跑脱呢?”
  他倒了一盅酒,从囚笼的缝隙里递给了慕容海。
  慕容海接过酒,一口喝得干干净净。“老子本来是跑得脱的,只可惜匡老三他们几个被抓住了,狗日的鬼影儿将他们倒吊在哪里往死里折磨,明知道是陷阱,老子也要闯一闯。”
  “你总是做事不想后果,结果是匡老三没有救出来,你也搭进来了。”拓拔燕叹息道。
  慕容海嘿嘿的笑了起来:“我没有你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看不得兄弟们受苦,老子冲上去了,狗日的一刀就斫了匡老三的脑袋,匡老三的脑袋骨碌碌就滚到了我面前,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我怀疑他也想冲我咆哮。说不定还想向我吐唾沫,你知道那臭王八蛋最喜欢吐人唾沫星子。不过老子不后悔,至少老子冲上去,匡老三得了一个痛快不是吗?拓拔燕,你还记得匡老三是谁吗?就是我们第一次打跑马坪的时候,那个替你挨了一箭的家伙,在床上挣了半年命才活过来的,可惜啊,这一次再也没得救了。”
  拓拔燕举起酒坛子,自己也喝了一大口,闷闷地道:“我当然记得他。海子,你恨我吗?”
  幕容海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道:“没什么可恨的,这些年在战场之上,你救了老子不止一次,权当是将这条命还你了。”
  “海子,只要你愿意还跟着我干,我现在就能把你放出来!”拓拔燕突然道。
  慕容海哈哈大笑:“你真敢?你就不怕我假意答应你,然后趁着你不注意的时候,一刀便砍了你的脑袋,就像匡老三被人砍了脑袋那样?拓拔燕,我知道你心中有愧,但也用不着在老子面前假模假样,老子没什么可遗憾的,老婆娃子现在过得好得很,娃娃转头出了京师大学堂就能得一个县令,老子怎么可能让他们因为我而受到牵累,这些年,老子快活过够了,死了也不觉得委屈。”
  拓拔燕一仰头又喝了一在口酒,莽汉子随口说出的话,总是能这样直指人心,毫无掩饰,是啊,就算现在慕容海答应投降,自己敢用他吗?只不过是求一个心安罢了。
  “别光顾着你喝啊,你带着酒来,不就是给我喝的吗?”慕容海叫了起来,“你说说,抓住了我,又不砍我的脑袋,巴巴的将我弄到这里来是个什么意思?”
  他伸手去抓拓拔燕手里的酒坛子,当啷啷一声响,手上的铁链却让他的手伸到了一半便再也够不着了。拓拔燕倒了一盅酒,递给了他。
  “齐国的皇帝与大明的皇帝要在这里会面。”他道。
  慕容海一愣,“这么说来,老子很可能死不了啦?齐国皇帝巴巴的将我们弄到这里来,难道是想将我们卖给大明皇帝?可我们就是一些穷厮杀汉,不值钱的。”
  “我不知道。”拓拔燕摇头道。
  慕容海呵呵的笑了起来:“看来你也没有我混得那么得意嘛!拓拔燕,我就不明白了,你干得好好的,干嘛要向齐国人投降?以后有的是你后悔的时候,齐人,干不过大明的。”
  “你为什么不投降?”拓拔燕反问道。
  “废话,老子婆娘娃娃都在大明,过得不错,投降了齐国,他们就要遭殃。”慕容海道。
  “我的孩子,妻子都在齐国。”拓拔燕幽幽地道。
  “可是没人知道你是谁?”慕容海愣了一下,“我觉得你不仅仅是为了这个?你老婆的身份与我老婆可不一样,人家出身名门,就算你暴光了,她也不见得有事。”
  拓拔燕愣了半晌,终于还是颓然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海子,你说我们出生入死,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嘛。可是我现在在齐国已经做到了,我是大将军,手握数万重兵,位高权重,在齐国,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但在明国,我算什么?一个暗探。一个见不得光的人。”
  慕容海歪着脑袋想了想:“你说得也没有错,不过将来齐国被大明灭了,你可就什么也没有了,你好好的做下去,将来大明赢了,你不照样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我厌倦了这样胆战心惊的生活,见不得光的日子,我就像一只老鼠一样活着黑暗之中,我每天戴着假面具活着,真得过得很累。”拓拔燕低声道:“我不想再这样了。你不知道,郭大帅,我岳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