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6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风哈哈大笑,端起杯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好了,说正经事,相州北部一场大水,死了近十万人,一场瘟役,到现在为止,死的人也差不多好几万人了,而且死亡的人数每日还在增加之中。我们的前哨军队,每天都会带回来很多的幸存者,也会发现更多的死尸,孙承龙苦心经营的象山要塞防御群,已经形同虚设了,除了象山要塞和相州郡城,其它地方的守军,要么得时疫死光了,没死光的也被吓跑了,你现在已经差不多将这时疫的情况弄清楚了吧?你觉得相州南部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舒畅擦了擦油光光的嘴,道:“这种时疫发病的病理都已经搞清楚了,发病猛,传染快,死亡率极高,但只要预防得当便无大碍,治疗起来嘛,也不是太难,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还没有病如膏肓,我们便能救回来。这病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问题了,但对于对面来说,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现在象山要塞和相州郡城内,只怕情形很不乐观,逃难的人进入到这些地方,便会把时疫带过去,而时疫在这些地方爆发,便又会让那些恐慌的人又会继续向上京城方向逃难。”
“也就是说,这些人会将疫病继续带进上京城。”秦风皱起了眉头。
“理论上就是如此!”舒畅点了点头。
“这可不行啊!”秦风摇头道:“相州也好,上京城也好,可没有我们大明这样完备的医疗体系以及这么多训练有素的医师,当然,还有你和舒宛这样的大神医在,一旦时疫进入了上京城范围之内,只怕上京城就会变成死域。我可不想我们进入上京城的时候,看到的跟我现在看到的一个样子。”
“这么说,你是要加快进军,迅速拿下象山要塞和相州郡城吗?”舒畅道。
秦风点了点头:“我在等着鹰巢传回来的消息,加快进军,势在必行。舒疯子,或者现在象山要塞,相州郡城的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你要多做一些准备,进入这样疫病盛行的地区作战,必须确保我们的士兵不被传染,另外,还要作好我们进入上京城范围之后的疫病防治。从现在开始,你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情,其它的事情,交给舒宛就够了。太医署要全面运转起来,即便是东部六郡,江南四郡等地可以利用的力量,也要全部利用起来。”
“明白了。”舒畅道。“防治疫病的汤药现在是可以满足供应的,作战的军队,只要每天保证一碗这样的汤药就可以确保无虞,而治疗疫病的药物,现在师妹正准备把其制作成药丸,以便更容易携带。不过现在你要加快进军的步伐,时间上就非常紧了。”
“必须要快。我们等得起,可这时疫却会愈来愈疯狂的。”秦风道。
象山要塞,驻守在这里的孙润泽现在是一筹莫展。水灾过后,无数侥幸逃脱的人都在向着这里汇聚,在他们看来,这里还有朝廷的军队在,有官府在,自然不会放任他们不管,虽然不能进入要塞之内,但在要塞周围,却是搭起了一个个的草棚子,站在要塞顶上,便能看到一片片的窝棚无边无际的延伸出去。
最初的时候,孙润泽的确还派出人去救济这些灾民,同时,也从这些灾民之中遴选一些青壮来挖掘壕沟,修筑墙堡,进一步地护大象山要塞的防御圈,当青巷河泛滥之后,明军必然会直接进逼象山要塞,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但接下来的情形,却大大地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之外,时疫如狂风一般横扫相州南部,当难民聚居地开始成批的有人横死之后,孙润泽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瘟役之害,他当然清楚这里头的危险。不过可惜的是,象山有数万大军,军医却少得可怜,更谈不上有什么卫生体系,即便随军的几个大夫竭尽所能,他们能做的也极少。
哪怕孙润泽立时关闭了象山要塞,切断了与外面的一切联系,仍然已经晚了,当象山要塞出现了第一个因为时疫而死的人之后,整个象山要塞便已经开始惶惶不安了。
现在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去一支支的巡逻队以及严利告诫麾下所有的军官,一旦发现有疫病的征兆者,必须立即杀死,然后再将尸体焚毁。
可是即便如此,疫病仍然在象山要塞之内漫延开来。
那些将领们不忍心杀死自己患病的部下,只能将这些人驱逐出象山要塞,于是每一天,象山要塞都会上演一幕幕绝望的患病士兵被绑着丢出城外的事情。
象山要塞,弥漫着绝望的气息。因为疫病正在无声无息地侵袭着这里的每一片地方,此时,不要说什么战斗力了,整个军队还没有哗变逃亡,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和尚和余秀娥率领的锐金营,就是在象山要塞最虚弱的时候兵临城下的。
抵达象山的锐金营并没有马上向象山要塞发起进攻,而是第一时间便建立起了收容营,一队队的士兵全副武装地冲进了那些棚户区,将那里的活人驱赶了进去,时疫患者自然也都抬了进去,然后一把火将大片大片的棚户区烧了一个干净。
孙润泽在要塞之顶,能清楚地看到明军的动作,但现在的他,却是无力干涉,他麾下的军队,现在毫无战意,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他胆敢离开要塞向明军发起攻击,只怕会被明军一击即溃。
明军好像是在救治那些时疫患者,当大批的穿着白色大褂子的人出没在明军军营之后,孙润泽终于明白了那个收容营是干什么的。而更让他震惊的是,似乎明军对这种时疫已经有了极好的治疗手段。
因为数天之后,那些曾经被他下令驱逐出去的要塞内患病的士兵再一次地出现在了要塞之下,他们不但没有死,反而看起来一副痊愈的模样,站在要塞之下,声嘶立竭地对着守城的士兵喊叫。
这些人喊叫的内容,让孙润泽确认了自己的想法,明人,的确能够迅速治疗这种要命的时疫。他绝望地发现,要塞内的气氛古怪了起来。
在这些士兵现身说法数天之后,象山要塞外围的几座副堡开堡向明军投降了,那里面的士兵不少人都染上了时疫,他们互相搀扶着,踉踉跄跄的奔向了远处的那个能带给他们生的希望的明军收容营。
不出十天功夫,整个堡群密布的象山要塞郡,只剩下象山主堡。
当太阳又一次从象山另一侧升起来的时候,形容枯槁的孙润泽看到了自己的副将带着数名将领走进自己的房间的时候,他便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孙将军,我也染上时疫了。”副将的声音嘶哑,“要塞之内,现在染上时疫的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我们不怕在战场之上作战,但这样死去,这样腐烂,我们心有不甘。”
“这一切本来是不该发生的。”另一名将领愤怒地道。“如果不掘开青巷河,就不会死这么多人,也就不会有这么厉害的瘟疫横行,我们是自作自受啊。孙将军,够了,我们受够了,自己兄弟如果战死沙场也就罢了,咱们当兵的,就是这命,但现在这样死去有什么意义,孙将军,我们决定向明军投降了。”
孙润泽木然地看着麾下的这些将领,没有发怒,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向着他们挥了挥手。
第1598章 疯狂
世事有因便有果,一饮一啄,自有天定。始作俑者孙承龙在设计全歼明军先锋部队失败之后,掘开青巷河,水淹相州北部,致使整个相州北部沦为泽国,十余万无辜的百姓枉死。他本想一来是借此拖延明军前进的步伐,二来也是逼迫明军无法绕开象山要塞进军,只能强攻硬打,如此一来,凭借着他苦心经营的象山要塞群以及其周边的配套防御,给明军以极大的杀伤,哪怕就算不是明军的对手,也可以大大地挫伤明军的实力。
明军的前进步伐的确是如他所愿,被拖慢了,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场洪水再加上无数人的暴尸荒野,带来的时疫如同狂风一样横扫相州。在这场瘟疫大爆发之中,明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倒是楚军因此而损失惨重。
布置在明军前进线路上的守军没有等到明军的抵达,便已经先被瘟疫打垮,瘟疫带来的恐慌,死去人的惨状,让沿线守军闻风丧胆,纷纷弃城而逃,明军不费吹灰之力,一路挺进,将这些地方收归囊中。
四月底,当象山要塞被瘟役所困,守军出降,儿子孙润泽自杀于要塞之内的消息传到相州郡城的时候,孙承龙一夜白头。
整个相州都被瘟疫的阴影笼罩着,郡城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郡城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便封锁了城池,不许任何一个人再踏入郡城半步,那些自其它地方逃亡而来的人聚集在相州郡城之下,在苦苦哀求数天之后,终于绝望的离去。
一场人为的洪灾,孙承龙丢掉的不仅仅是整个相城的防御体系,还有楚国在相州的人心。作为紧邻上京城的州郡,楚国朝廷在这里的统治算得上是根深蒂固的,皇室对相州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孙承龙经营相州防御体系的时候,相州人也算得上是万众一心。但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便如同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的不但是一条条人命,也是一颗颗人心。
反倒是明军,一路之上建立收容营,收治病人,埋葬死尸,治理水患,恢复治安,重建秩序,他们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路之上默默地做着这些,便轻而易举地收人心聚拢在了一起。
在相州人最为恐慌和无所依靠的时候,明军的适时介入,当真是事半而功倍。惶恐不安的相州人在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地聚集到了能给他们安全的势力之下。
对于明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了。越是靠近上京城的区域,楚国朝廷的统治力和影响力也就越深,在刑州,明军便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凭借着战争上的大胜都不能短时间内拿到手的人心,现在却是轻而易举地握在了手中。
从这一点上,明军真是要感谢一下孙承龙。
一夜白头的孙承龙彻底封锁了相州郡城,不但不许进,也不许出了,因为这个时候,瘟疫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了郡城的上空,虽然郡城之内有着更为完备的医疗体系,但对于这个大郡城来说,不论是医师,还是药草,显然都是缺口极大的。不管他们如何防范,瘟疫还是无声无息地侵入到了郡城之内。
开始死人了。城西的化人场,那月底之后,滚滚的浓烟便从来没有停止过,以至于全城都能闻到那烧焦的肉香味。
疯狂的孙承龙派出了军队,一家发现一个瘟疫感染者,立时便不分轻红皂白的全家斩尽杀绝,然后运到化人场烧得干干净净。
整个相州城,现在不但是被瘟役威胁着,也被几乎要失去理智的孙承龙威胁着。这一条灭绝人性的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相州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不管是平民百姓也好,还是豪门巨富也罢,这个时候,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为瘟疫是不看人的,而现在的孙大将军杀人也是不看人的。
这个时候,连逃都逃不了。因为孙大将军不愿意放城内的任何一个人出逃,在他看来,相州城内,每一个人都有感染瘟疫的危险,而这些人出逃的方向,只会是上京城,一旦将瘟役带进上京城,那就是灭顶之灾。
他封闭了郡城,同时也去信给上京城负责防御的大将军卫泽龙,让他在上京城与相州的交界建立起了一条封锁线,对于从相州逃往上京城方向的人,一律诛杀。
相州已是摇摇欲坠了,而相州安抚使杨闯,现在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由于相州郡守马学春在掘河放水的现场殒命,现在相州郡城的一应事务,基本上便都落在了这位安抚使的手中,在处理完了一天繁杂的事务之后,疲惫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的时候,杨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而那个跟随着自己一起从津州回来的老家人,也正一脸惶恐地站在那人下首,小心翼翼地陪着他说话。
这个人自然是来自明军,专门负责与杨闯联络的鹰巢谍探。
“你是怎么进来的?”杨闯有些骇然的看着这位不速之客。
“相州郡城很大,孙大将军的篱笆扎得再紧,也有遮挡不到的地方,吾要来便来,要去便去。”来人笑吟吟地道:“杨郡守一向可好?”
“我很不好。”杨闯颓然道。他现在在明人的罗网之中越陷越深,已是不可自拔了,现在的他,当然已经知道当时霍光从他这里离开之后去做了什么,可以说,这一场大水,一场瘟役,与他都有脱不开的关系。如果孙承龙的计谋得逞,那后面的这一切自然就不会发生。杨闯很清楚,如果这一件事传扬出去,孙承龙不会介意将他撕破碎片一块一块的生吃了。现在这位大将军已经快要疯了。
“你的家人如今都过得很好,特别是您的两个儿子,长得那叫一个壮实。”来人笑嘻嘻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杨闯,“这是尊夫人给您的家信。”
杨闯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立即将信送到烛火之上点燃,垂头丧气地看着对方道:“说吧,你们又要我干什么?现在孙承龙就是一个疯子,早就不能以常理揣泽之了,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多说一句话,因为一旦不合他意,他就要拔刀杀人了。”
来人冷笑道:“孙承龙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这不废话吗?”杨闯不满地道:“他是大将军,有军权。城内数万大军呢,特别是火凤军,唯他一人之命是从。”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从军队之上下手不就得了。”来人不以为意地道。
“别打这个主意,火凤军是不可能被策反的。”杨闯摇头道。
“火凤军是不能被策反的,不是还有几万其它军队吗?”来人笑道,“听说孙承龙在城内实行一人染病,一家斩尽之策?如果是军队中有人染上了时疫呢?”
杨闯骇然抬头。相州郡城之内,因为知道情报后防治还算得力,特别是军队,更是防范疫病的重点,所以到现在为止,军队之中还并没有出现疫情。
“如果军队之中出现了疫情,孙承龙是不是把一队一哨的军队也要斩尽杀绝?”
“他,也许会哪么做的。”杨闯艰难地道。
“那不就有好戏看了!”来人笑吟吟地道:“你是安抚使,如果孙承龙真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你是不是就可以有机会拉拢其它的军队了。”
杨闯怔怔地看着对方,那张笑吟吟的脸,在他的眼中,不谛于是魔鬼的化身。
来人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琉璃瓶子,内里装着小半瓶液体,轻轻地放在了杨闯的身前:“这里头,便是引发这一次疫情的玩意儿。”
杨闯霍地站了起来,见了鬼一般地看着对方,嘶声道:“这一次的疫情是你们弄出来的?”
来人讥笑道:“我们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东西是在疫情大爆发之后,我们大明医学院的那些神医们为了治疗这种疫情展开研究之时弄出来的。你放心,这玩意儿被咱们的舒大神医掺了料的,人感染上他之后,看起来和现在的时疫一模一样,但却不会大规模地传染的。”
“你们想要我怎么做?”杨闯嘶声道。
“找个机会,让一队士兵沾染上这东西,看看孙承龙如何应对,如果他真杀了这些人,你的机会就来了是不是?”来人微笑着道。“拉拢这些非火凤军一系的将领,与孙承龙对抗,最后迫使孙承龙率火凤军出击而不是在相州郡城内固守。”
杨闯跌坐在椅子上,好半晌才嘶声道:“那我这么做,能得到什么?”
来人大笑起来:“这才对嘛,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杨郡守。我们大统领说了,做完这件事情之后,你可以带着一部分人逃回上京城去,而且我们会送你几个医师,而这些医师都是会治疗这种瘟役的好手哦,你说你带着他们回到上京城,会不会又是大功一件?”
“让上京城染上这种时疫,不是更方便你们攻打他吗?”
“错,我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上京城,包括里头的百姓,我们可不想要一片死域,杨郡守,据我们所知,卫泽龙虽然封锁得很严密,但已经有很多人通过不通的渠道逃进了上京城,瘟役,已经在上京城开始了,时间很紧啊!”
第1599章 必须要加快节奏
秦风的中军大帐设在一处高地之上,在确定了地方之后,大批的工匠提前抵达,迅速地用水泥将地面硬化。因为是临时驻地,倒也不用太费功夫,垫层什么的就免了,地面也只铺了薄薄的一层,虽然春雨连绵不容易干爽,但这对于大明的工匠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问题。
以这个高地为圆心,数万大军的营帐向着四周漫延出去,无边无际。当然,他们就不会有这个待遇了,一般的士兵扎下营帐之后,多是去寻一些干草树枝铺在地面,再铺上自己的行军毯,即便是将领,也不例外。
秦风的中军大帐真得很大,整个支撑开来,足足上百个平方,当然,这并不仅仅为了显示皇帝的尊贵,其实也是为了实际的应用。
大帐的内部被简易的木板做了隔断,最大的自然就是用来议事的会议室,然后一边是用来装文卷兼秦风平日里的办公场所,另一边则是休息的地方。
皇帝到哪里,无数的事情自然也就追到哪里。
现在秦风就有些头疼。自大明立国以来,总体说起来,一直是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这也被大明的臣民作为秦风得天佑的证据之一,在秦风最为艰难的那几年,要是来上几场天灾,说不定大明早就垮台了。
现在摊子愈来愈大,疆域愈来愈广,麻烦事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今年入春之后,大明终于感受了大自然的威力。首先便是西地五个郡治在开春以后,还没有下过一场雨,春雨贵如油,没有春雨滋润,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后果。而这样反常的气候,还代表着一个很严酷的事实,那就是今年西地的旱灾必然是板上钉钉了。
如果是雍郡,青河这些地方倒也罢了,必竟这两年来,这些地方一直在大力兴修水利,对于灾祸的抵御能力要强悍许多,但出现问题的却是最西边的几个郡治,这问题就大了。那些地方也是最晚归顺大明的前秦郡治,民风彪悍好斗,在归明之后,是当时大明两大镖局重点打击的地方,好不容易才将盗匪杀得杀,捉得捉,安抚得安抚,使之归于了平静。但即便如此,大明在哪里的统治,相对于其它地方,仍然是薄弱的。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虽然带着歧视的意味,但也大致说出了真相,你不能指望一个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人与你讲什么仁义礼智信,人饿急了,啥事儿都干得出来,这样的事情,秦风见过太多。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祖宗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从来都是来自于最真实的生活。
赈灾,这是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提前安排了。
岳开山去了巩州,也是这一次受灾最严重的一个郡治,对于岳开山的能力,秦风是不置疑的,如果连他也忧心忡忡的话,这就说明事情已经在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了,以至于岳开山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他想要开凿一条连通西部五郡至雍郡的运河,一劳永逸地解决西部的用水问题。
这是一个犹如天外飞仙一般的计划,要知道,如果真动手的话,这可是一条长达千里的大运河,其工程量,让秦风初阅这篇奏章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政事堂对这件事争吵不休,权云还没有发言,方大治历来是求稳,对于这样的异想天开的计划自然是反对的,金景南却是大力支持,而另一位刚刚进入政事堂,目前还没有去越京的议政曾琳,也抱持了沉默。
这样的一个大工程,当然不是一个巩州能完成的,甚至西地所有州郡都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完成,因为西地相对于大明本土来说,还是太贫穷了。而开凿这样的一条大运河,所需要的资金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需要大明整个帝国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完成。
这可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还有政治上的。
当然,岳开山提出来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一来可以以工代赈,在灾荒之年,由政府出资大兴土木,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二来,这条大运河当真能修成的话,一条河便能将整个西部联为一体,对于未来的发展,其意义不言自明。
对于这样一个计划,西部的那些官员必然是支持的,工部巧手肯定也是举双手赞成,毫无疑问,如果这条大运河开凿的话,在未来的几年之中,工部的话事权必然会大增。
而与之相对应的,其它各部必然是反对的。不说别的,单是这件事所需要的资金,便足以让朝廷压力山大,这边多了,哪边可就少了。
秦风考虑了半晌,终于还是觉得这件事现在来做,还是为时过早,岳开山为巩州谋福利自是不遗余力,因为这也是他的政绩,但作为皇帝,他还要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提起笔来,在奏折之上批下了一行字:“再议,可先由工部成立筹备组,把功课先做好。”
话不能说死,这样容易打消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留一条缝隙,让他们先准备起来,必竟这样一件大工程,光是前期要做的事情,就数不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