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千万的一半将会被投入到楚地的重建当中,看起来很多,但楚地这个黑洞太大,这些钱砸进去,现在也只能听到一个响声,真正想要看到效果,还是等上好长一段时间,但愿今年楚地别再碰上天灾,要不然那可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这些问题,其实更头痛的是政事堂,而现在对于秦风更迫在眉捷的事情,却是大军的整编问题。不仅仅是南路军需要开始整编,陈志华的西路军也要开始大规模地整编,调防,西路军原本就是为了攻打楚国而设立的,现在楚国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这支庞大的部队,自然就需要化整为零了。再者,这一路过来,沿途投降,归顺的楚军也需要完成整编,整编军队历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楚军,一个不好,便容易出现骚乱,兵部尚书章孝正也正在赶来上京的途中,这一次的整编涉及到两个方面军,必须要他这位兵部尚书出面了。
  可以预见的将来数年之中,大明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保有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自然是不划算的,大明那广袤的土地,需要更多精壮的劳力投入他们的力量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口气,总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每日滚滚而来的奏章,让秦风有一种自己即便是不吃不睡也无法将他们看完的感觉。
  伸手拍着自己的脸郏,他想让自己更快地从混混沌沌的状态之中清醒过来,能送到他面前的奏折,没有那一件是能轻易相与的,要是小事,政事堂自己就处置了,根本不会送来烦他。所以,即便再感到疲累,他也必须让自己静下心来看完。
  位置愈高,责任愈大,一个错误的决定,或者便是失败的开始。楚国的败亡,就是从闵若英决定东征开始的。当时看起来无比正确的决定,最后却被证实是楚国最大的错误,导致的结果就是楚国永远地从历史的长河之中消失了。
  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便是一个帝王日常生活的常态。
  拍着脸郏的秦风看到舒畅气冲冲的一路走了过来,这位舒疯子,向来只有他给人气受,怎么今日倒像是受了别人多大气似的,那脸庞涨得通红,这模样倒是少见得很。
  这些天舒畅很忙,与大明相比,楚国是没有从上到下一整套完备的医疗体系的,现在舒畅忙的就是这事,他想将大明的医疗体系,完整的移植到楚地来。不过现在看起来,他必然是受到什么挫折了。
  “气死我了。”单独相处的时候,舒畅在秦风面前,是从来不讲究什么君臣礼仪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呼呼的大叫道。
  “看你这小脸通红的模样,莫不是因为晓得了王月瑶正在来上京的途中便激动得不能自已了吗?说起来你们也分别没有太久吧?”看着乐公公将一杯茶放到舒畅的面前,秦风笑吟吟地开着玩笑。
  现在他能开玩笑的人是基本没有了,除了眼前这个家伙,那些大臣们,你跟他们开一句玩笑,往往会把他们吓个半死,便是小猫这样的老兄弟,也不复往日的自在了。
  “你可是皇帝,如此开一个臣子的玩笑,当真好吗?”舒畅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道。
  “得,看来受刺激不小。”秦风笑道。
  “等等,你说月瑶要到上京城来?”翻着白眼的舒畅突然又反应过来刚刚秦风所说的话,立时瞪眼道:“她来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你老婆是我大明商业的最高首脑,现在楚地百废待兴,作为为大明创造财富的商业署长官,她能不过来吗?她与小猫一起过来的,大概明天就抵达上京城了,你们两口子可以团聚了。”
  舒畅没好气地道:“可我儿子在越京城就孤孤单单的了,我们两口子,这一辈子算是卖给你了。”
  秦风大笑:“这话我喜欢听,对了,你这是怎么啦?”
  舒畅叹了一口气,端起茶一口气喝完:“还能怎么样?还不是被丰稷那个老头子可气的。想要在楚国完成医疗体系的建设,丰稷这个老头子是绕不过去的,我们哪有那么多的医者,国内都还没有完全铺开呢?有些郡守已经写信给我骂我厚此薄彼,不当人子了。”
  “非那老头子不可?”秦风问道。
  “此人在楚国杏林之中享有盛誉,徒子徒孙遍布楚地,要是有他一句话,那各地太医局的布设便会轻松许多,奈何这个老东西是油盐不进啊。我已经去找了他数次,每一次都被他拒之门外,连人都没有见着。”
  “三两兵卒足矣。”秦风冷然道。
  “那老头子八十多快九十了,可经不起这些折腾。”舒畅摇头道:“要是真将他弄得一命呜呼了,与你的名声可不好。再者,这位可是我仅有的几个还算尊获的医者了。”
  “很少看到你如此规矩啊,想不到还有你舒疯子佩服的人啊!”秦风奇怪一向目无余子的舒畅居然还有服气的人。
  “医术一道,千头万绪,谁又能门门精通啊?就像我与师妹二人,也只是在某一二项上面特别擅长罢了,那丰稷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啊。”舒畅道。
  “那你今天过来?”秦风问道。
  “要不陛下你跑一趟?”舒畅瞪大眼睛看着秦风:“大明皇帝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求贤若渴,就算那丰稷自己还想摆架子,他的家人,弟子也定然吃不住劲儿。”
  秦风大笑:“原来你来找我,是打得这个主意?”
  “我这不是没办法了吗?在我看来,楚国的医疗体系简直就是一摊狗屎,如果让我们自己来干,也不是不成,可耗时耗力,一时之间还不见得能让人信服,但如果让这个老头子加入进来,那就大不一样了,事半功倍那是肯定的。”
  “你都跑到我这里来了,还能怎么办?”秦风两手一摊,笑道:“正好我批阅奏章也头昏脑涨了,便随你走一遭,看看这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子究竟有什么本事?”


第1638章 不足为虑
  十余年的皇帝生涯,秦风已经学会了妥协,而舒畅也与他一样,有些事情,并不是恃强凌弱便能办成的,也不是威权可以压服的。
  就像这个丰稷一样,如果秦风强硬,多半也会让他屈服,毕竟他的身家性命,在一个帝国的力量面前,可以说便如同蝼蚁一般,不费吹灰之力便碾碎了。但以后呢?该办的事情,便会因此而遭遇更大的困难,受到更大的挫折。
  事情肯定最终是能办成的,但如果能更快,更好地办好这些事情,于国,于民自然更有利。楚地的百姓现在自然也是大明的子民。
  有了丰稷之助,以他在楚国杏林的威望和遍布天下的子弟,舒畅便可以事半而功倍地在楚地建立起基本的医疗体系,以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一点一点的完善起来。
  秦风不再是过去那个仅仅需要在战场之上击败敌人就好的将军,舒畅也不再是过去那个仅仅治病救人的神医,他们现在站在了更高的高度,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层面,救一人和救千万人,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秦风知道自己变了。从最开始的单纯的想要报仇,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最初的目标,已经不知不觉得退到了次要甚于再次要的目标,或者说,当年的主要目标,已经变成了一个附带的目标而已。
  这才他亲手捶杀了闵若英之后,并没有多少复仇的快感便能清晰地感受出来,这与他当初诛杀那一些帮凶的时候的心情完全是不同的。
  舒畅或者还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改变,但秦风却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
  丰稷想要的不过是面子,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自抬身份,待价而沽,显然舒畅还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值,要是过去,秦风会哧之以鼻,但现在,他却愿意去捧这个场,抬这个庄。
  事情也果如秦风所预料的那样,当皇帝亲自驾临丰氏府第的时候,在舒畅面前倨傲无比的丰稷立时便没有了所有的傲气,八九十岁的年纪五体投地的跪伏在秦风的面前,表示愿意为大明的医疗事业燃烧他生命的最后价值。
  这个老头儿,是想要利用他的声名和价值为后世子孙谋取立身之根本,对此,秦风已经见怪不怪,如果真能助舒畅完成那些事情,那么这些又算得了什么?而且这样的谋算,现在的秦风也不认为算得是什么缺点,有能耐的人,可以任性一点。亲自许下了丰老头的儿子将在大明的太医署内获得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所有的一切便都不再是问题。
  宾主相得甚欢,秦风甚至还请这老头为自己把脉诊治了一番,然后才起身离去,留下了舒畅与他商讨后续事宜。
  舒畅想尽办法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秦风这里,三言两语,便皆大欢喜。
  相比起舒畅要建立的医疗体系,秦风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因为小猫已经抵达了上京城,部队整编事宜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风尘仆仆地小猫坐在秦风面前,身体挺得笔直,“陛下,因为临时出了几起意料之外的事情,使得臣晚出发了几天,还请陛下恕罪。”
  “是水师的事情还有横断山脉那边的事情?”秦风道。
  “是!”小猫道:“齐国水师连续袭击我国出海商队得手,我国海商损失惨重,商业署下属的联合合险也赔得叫苦连天,陛下也知道,现在这些商人的后面,都站着不少的大臣或封疆大吏,联合保险更算得上是半个朝廷衙门,他们一齐向朝廷弹劾水师统领宁则远玩忽职守,空耗国努,让宁则远现在很是狼狈。”
  “咱们的商船都是半武装的,齐国现在虽然开始重建水师,但他们的主力战舰极少,不可能出海冒险作战,那他们是怎么得手的?”秦风有些恼火。
  “陛下,大海辽阔无际,只有千日作贼,那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其实倒也怪不得宁侍郎。”宁则远是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兼任水师统领,所以小猫称呼他们宁侍郎。“大明对楚作战,水师的大部分战舰都被抽调过来帮着运送物资,现在虽然战事结束了,但运送物资的数量反而在逐步加大,使得宁侍郎没有足够的战舰出海护航。而且您也知道,战舰这几年的建造数量,实际上是极少的。而且,这一次齐人除了小型战船的偷袭之外,让我们的商船吃了大亏的却是他们的一种新式战船。”
  “新式战船?”秦风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这些年来,在武备之上,一直便是大明在引领风骚,几乎所有最新式的武器都是出自大明之手,而现在,齐人也终于弄出了新东西吗?
  “不错,这种新式战船与以往的所有战船都不一样,他绝大部分都在水面之下,水面之上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稍加伪装,便让人无从探查,而这样的一艘船却可装载一两百名士兵,我们的商船正是因为猝不及防之下才吃了大亏,而这些齐人也是心狠手辣,每次动手,都是鸡犬不留,直到我们找到了一个侥幸逃过一劫的水兵,这才知道了这个东西,宁侍郎亲船战舰出去狩猎,才捕获了这样的一艘被齐人称为半潜船的东西,现在正在葫芦岛,由一班造船大匠在研究,听说他们也是极为震惊这船的设计。”小猫道:“不过陛下放心,既然这东西已经暴了光,那接下来的作用就很有限了。相信我们的造船大匠必然能弄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来。”
  “宁则远现在在干什么?”
  “他已经调集了两支舰队,准备将海上扫荡一番,也算是给国内一个交待吧。”小猫道。“相信海上会平静一段时间的。”
  “齐人不但在海上动手,他们的触角已经探到了马尼拉,不但与前马尼拉国主卡努有接触,甚至在试图接触洛一水和陈慈。”秦风脸色有些阴沉。
  小猫微微一惊:“洛一水他们不用担心吧?”
  “洛一水是我们大明的臣子吗?”秦风冷笑了一声:“或者他们认为这样两面逢迎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好处呢?你也知道,那里是我们重要的财源地之一,而且是通往西方的咽喉要道,洛一水可不是一般人,他真甘心当我们大明的一介附庸?”
  “陛下说得是,这件事还得需从早计议。”小猫点头道。
  “我已经派了雷卫过去了,此人在大陆无法立足了,派他去海外,倒正好让他大显身手。”秦风笑了笑。
  “陛下英明!”小猫拍了一声马屁,接着道:“第二件事,便是横断山区的拓拔燕了,此人到了沧州之后,便让前越国太子吴京替他治理沧州,而他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军事之上,经历了数个月的整编之后,现在拓拔燕麾下的齐军只余下一万人,齐中五千常驻沧州,另外五千却是由拓拔燕亲领。”
  “如果我所料不错,拓拔燕亲率的这五千人必然精擅山地和丛林作战是不是?”秦风问道。
  “陛下明见万里。”小猫道:“何卫平已经很是吃了几次亏了,不得不将战线后撤了数十里。”
  “早就提醒了何卫平了,居然还吃了这样的亏?”
  “何卫平没有想到拓拔燕的麾下居然有在山地之中如履平地的骑兵。”小猫摇了摇头,“正是这些山地骑兵,让何卫平吃了大亏。我已经下令给抚远郡,要他们在山中蛮部之中召募一支一千人的蛮骑。等到这些蛮骑就位之后,拓拔燕再想这样轻易得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拓拔燕善于出奇兵,越是地形复杂的地方,反而更有利于他的发挥,何卫平在灵活地动用战术方面,的确是不如他的。除了这些蛮骑之外,你只怕还要给何卫平再配一个脑子灵活的将领去当他的副手才行。”秦风想了想,道。“何卫平如果老是想着以平常的方法去对付拓拔燕,肯定还是要吃亏的。我们与齐人还有和约,双方都不可能堂堂正正的大规模用兵,这种小股部队的作战,正是拓拔燕的拿手好戏。但积少成多,也会让人头疼的。”
  “是,我会找到这样一个人的,大明数十万将士,战将成千上万,想找一个能与拓拔燕较量的人,也不算什么难事。”小猫笑道。
  “海上齐人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了不得就是能对我们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曹云对于水师的定位,肯定就是近海防御,十年之内,他们休想与我们在海上争锋。至于拓拔燕嘛,即便在横断山区小小地占些便宜,但只要何卫平站稳了脚跟,也尽可守得住。这些都算不得如今的大事,我们现在的重头戏,还是国内的经济建设,民生恢复,你从越京城内,应当了解了不少东西吧?”
  “当然,还目睹了首辅次辅与耿户部,苏灿大人吵架。”小猫笑道:“这些文质彬彬的君子吵起架来与我们这些粗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嘛,耿户部还向金次辅吐唾沫呢。”
  看着大笑的小猫,秦风却没有笑出来:“政事堂内吵成这样,你也该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吧,所以我才要迫不及待地将你叫到上京城来,军队的改编刻不容缓,这也是为朝廷减负的办法之一啊!”


第1639章 裁撤事宜(上)
  大明军队士卒的薪饷之高,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一个普通士兵的薪饷,便足以让一个四口之家过上小康的生活,再加上一些相应的减免赋税的优惠政策,使得在大明当兵,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当然,这是一份高危职业。可是就算如此,成为一名士兵仍然是大明人分外盼望的事情,特别是像刚刚归附到大明的西地百姓,一旦成为一名士兵,便意味着马上可以摆脱贫穷。
  但高额的薪饷,也成为大明政府的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养活一个兵,可不仅仅是薪饷,大明的武器装备,亦是大陆之冠,算将下来,每一名士兵每天花费的银钱,便是一个极大的数字,如果在这个数字上面,在乘上兵额的总数,看起来便相当恐怖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明养不起太多的兵。三年退役制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产物,一来是可以保证财政不至于被军费给拖垮,二来,也能使大明在需要的时候,有充足的兵源可用。
  但这些只是和平时期的政策,一旦到了战争期间,便不管用了。抛开战争本身所需要的天文数字的开支,激增的军队数量,也使得军饷成倍的增加,这还不算打了胜战之后的奖赏和战死受伤士兵的抚恤。
  这场征服楚国的战争,从东部六郡开始,军队的数量便在迅速的增加中。周济云麾下三万人,曾琳麾下两万余人,关宁,韩华锋麾下重新入伍的一万余人,宿迁麾下的两万余人,关宏宇麾下的两万余人,卞文豪麾下的一万人。这猛然增加的十余万人,便几乎抵得上大明平常时节的常备军了,而且他们是大明承认的军队。
  既然已经入了大明兵部的管辖范围,那么自然就要与大明原本的军队一视同仁。大家都在一齐并肩作战,拼死打活,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互相之间的军饷差距太大,只怕会严重地影响军心士气。
  所以即便明知财政压力甚大,大明政事堂,兵部,也只能咬着牙,在正式接收这些部队之后,便将他们的待遇提高了与大明原本军队的同样的待遇水平之上。
  这等于将大明的军饷开支差不多翻了一番。
  战争期间,再难也得忍着,现在战争一结束,不管是政事堂还是兵部,立马便将整编提上了议事日程。所谓整编,也就是裁减军队了。因为维持着如此庞大的部队一天,便意味着要消耗更多的银钱。
  “对于这一次的整编,兵部应当已经有了相应的预案了吧?”秦风瞅着小猫问道。
  小猫点了点头:“当然,到了战争的后期,权首辅,耿户部差不多每天都要问上臣一遍,盯得紧着啊。”
  “说说看大致的方略。”秦风笑道,庞大的军费,的确会让政事堂以及户部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明,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一次的整军方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最简单的,就是大军前进途中,那些归附的地方军队,县兵,郡兵等,这些人是不被我大明兵部承认的等外兵,所以对于他们的处理办法就是就地载撤。这些人都是当地官员临时征召而来的,没什么战斗力,本身也是有家有口的,所以不曾在什么压力,解除他们的武装之后放他们归家,绝大部分只怕还会欢喜不尽。”小猫笑道。
  “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不高,但在战争期间,对于维持本地的治安,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裁撤他们之后,地方上的治安会不会恶化?大战之后,楚军的一些部队被打散,其中一些溃兵很有可能流窜成匪,这一切,不得不防。”秦风叮嘱道。
  “是,这些事情,就关乎到我们大明整体的治安策略了,后面我再讲。”小猫点头称是:“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原本的老营头,兵部作了统计,达到三年的老兵,现在占据着我们老营头的三分之二的总人数,但不可能一次退役这么多人,所以兵部这一次准备退役三分之一。抛开在战争之中战死的,受伤的,其实真正将要退役的,只占那些老营现存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而已。这一部分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因为大明的老营头对于我们的政策是相当了解的,这一政策也执行多年,对此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
  “这倒是。先退役老营头的士兵,也算是给其它的军营一个示范作用是不是?”秦风笑问道。
  “也有这个想法。”小猫笑道:“这也是做给其它部队看的,大明老营的士兵都得按照规定离开军营,其它的战营,那就更不用说了,先整编老营,也是给这些新加大明军队的家伙们一个心理准备。”
  “最难的,便是第三部分了。比方说宿迁的部队,关宏宇的部队,周济云的部队等等,他们以前的待遇相当低,在归顺大明之后,骤然之间便拿到了以前十倍的饷银,他们自然对这份职业有着相当的期盼了,而且现在战争已经结束,连生命危险都没有了,这个时候,骤然要将他们裁出军队去自谋生路,恐怕会引起一些不满。”小猫道:“想要平平安安地整编,裁撤,除了需要这些部队的军官们高度配合之外,地方上的安置也必须得跟上。”
  “政事堂在安置这些退役兵时有什么打算?”秦风问道。
  “方案做了许多,比方说关宏宇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安阳人,如果他们愿意回到安阳,朱义也给他们准备了相应的土地,房屋,牲畜等,而青河郡的耿前程更是抛出了更大的诱饵,只要这些退役士兵愿意去青河郡落户,他给出的价码是安阳朱义给出的足足两倍。”
  “耿前程下这么大的本钱?”秦风笑道。
  “青河郡人丁不足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耿前程想要改变青河郡的人员构成。”小猫笑道:“现在青河郡的人,大多是原卞无双部被解散的军队以及他们的军属,那里的人啊,或多或少都能与相互拉扯上关系,有事抱团,互相声援,让耿前程很是头痛,这也造成了治理地方时的一些困挠,所以耿前程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种人丁构成的模式,这些退役下去的士兵们,勇悍不输于青河本地人,到时候去了青河,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必然会更加地依靠官府,耿前程在那里便会有更多的本钱来治理地方了。”
  “难怪他不惜代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