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7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忠,以后地方上的治安,仍然由县尉或者郡尉负责,但是他们不再仅仅只受地方官府的管辖,刑部,同样对他们也有管辖权,每一个入册的捕快,你刑部都应当登记在册,建议你们刑部搞一个编号,每一个捕快有一个独属于他们的编号。地方捕快有侦察,逮搏人犯的权利,但审判权将归于大理寺,与你们一样,大理寺的管辖权也当下探到郡县一级。”秦风慢条期理地道,唐忠紧张地竖起耳朵,力图将秦风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烙印到心中。
  “地方治安部队是作为捕快的补充,但是现在据我所知,地方治安部队的战斗力还是不容乐观的,我需要的治安部队战斗力纵然比不上野战部队,但也不能比他们差多少,他们的装备,以后也会从优从先,但人数会有严格的限制。他们有时候,将去完成一些军队不方便出面完成的事情。这一条,你们下去之后,要有一个完备的方案,把方案做得越详尽越好,不然在政事堂肯定是通不过的。”
  “臣明白。”唐忠用力地点点头。到了此时,他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了,机构大改革之后的刑部,权力将得到极大的扩充,不仅仅再是一个刑律的编定,案件的复核的机构,而真正成了一个国家的暴力机构,皇帝这是要将天下所有的捕快都收拢一个大的框架之中进行集中管理,治安部队的加入更是让刑部的力量得到极大的加强。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治安的需要了,其中只怕还有皇帝其它的考虑。听皇帝的意思,就是要治安部队成为一支短小精悍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从皇宫出来,唐忠还是有些晕晕乎乎的,他能想象到,当自己带着这个消息回到刑部的时候,那些同僚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开心成什么样子,刑部这些年可够憋曲的,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相比于刑部唐忠的欢天喜地,吏部尚书方大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当他坐在秦风面前的时候,听到的却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吏部的权力在被皇帝大幅度的削减。
  首先就是县以下包括县令的任命权,被皇帝直接下放到各郡了,以后各郡可以自行任命县一下官员,只需报吏部备案即可。名义上吏部虽然还有着任命郡一级官员的权力,但方大治却很清楚,到了郡一级官员,每一个人的任命,又岂是吏部一家能说了算了,那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总是各大势力一番博奕之后得出来的结果,吏部充其量只不过是说话的份量稍微重一些而已。吏部真正的权力,其实就是对这些县一级官吏的任命,因为这个级别,在意的人并不多,除非是那些位置特别重要或者经济异常发达的县治。可现在,这个权力,没了。
  唯一让吏部在天下官吏面前保持一定权威的,就是每年对官员的小评和每三年一次的大评,这将是决定官员政绩以及升迁罢黜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王厚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吏部是何等的威风,到了自己手中,吏部一下子便沦落了,这让方大治很是不安。以前吏部尚书被视作六部之首,但现在这样一来,只怕威望就要大幅下落了。
  户部耿精明也不太开心,因为原本户部下辖的那些赚钱的行业,尽数被秦风剥夺之后塞进了即将成立的商业部,以后的户部,就只剩下管理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这些常规工作了,而耿精明最喜欢的就是赚钱啊。他现在都有一种想和王月瑶换一个职位干干的想法了。因为王月瑶将是大明第一任的商业部尚书。可惜,他也就是想一想罢了。银行金融这一块也被皇帝拿跑了,好在税务这一块还在户部,以后想要多赚钱,只能在这上面想想办法了。不过想想大明的赋税制度,耿精明便觉得有些丧气,轻税薄赋,好像一直是皇帝在坚持做的事情。
  一连几天,秦风不停地召见各部各衙的大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1685章 拜访
  雪花缓缓地飘落,落在水泥地面之上,白天清扫过的街道,此时又已经积上了厚厚的一层,马车在雪地之上走过,留下数道深深的车辙。
  车停在了权府的门外。门楣之上挂着的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权府,但这却是大明最有权力的,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权云的住所。
  在大明,能让权云迎出大门之外的人,基本上可以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了,但今天,虽然外面还下着大雪,权云却一直站在屋檐之下,看到马车停下,更是急步走下了台阶,迎向了马车。
  马车门打开,一个裹着重裘,将自己包裹得像一只狗熊一般的人从马车里钻了出来,在护卫的搀扶之下,下了马车。
  “曾公。”权云抱拳为礼。
  “哎呀呀,真是折煞曾琳了,怎么好让首辅大人亲自来迎?”只露出一张皱纹密布的脸的曾琳抱拳还礼。
  “别人来,权某自然是不会出迎的,但曾公可不同呀。”权云大笑着道:“请,请,听闻曾公要来,权某可是早早地就备下了美酒佳肴,今日天降瑞雪,你我正好一边饮酒,一边赏雪。”
  “固所愿也。”曾琳大笑,“只是身子有些不爽利,酒能喝,却不能多喝,点到为止,首辅大人原谅则个。”
  一手搀了曾琳向内里走去,权云笑道:“到了你我这个年纪,可不是赌气喝酒的时候了,当然是随意就好。”
  曾琳,曾经的楚国东部六省的总督,楚国大帅程务本的亲密战友,在楚国面临亡国之际的时候,与程务本携手,一起在荆湖郡建立起了楚国的新防线,死死地扛住了齐国人的进攻,为楚国延命了数年。但随着程务本的冤死,曾琳灰心丧气,终于在杨致的劝说之下,倒戈投奔了大明。
  东部六郡在他的带领之下整体投奔大明,对于当时已经势弱累卵的楚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大明征服楚国之后,曾琳也离开了荆湖,到了越京城,成为了政事堂的议政之一。
  不过这位在过去数年艰苦无比的岁月之中,从来没有病过的坚强的老人,到了越京城之后,却是大病了一场,直至今日,也没有正式上式,一直都在府中养病。今天,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门。
  这一场病险些儿便要了他的命去,也幸得大明越京城医术神手云集,这才将这位老人从阎王爷手中抢了回来。用舒畅的话来说,就是这位老人其实在过去的那些岁月之中,早已是落下了病根,只不过因为时局的原因,他不能倒下,所以一直靠着意志苦苦地支撑着,当他卸下了一身的重担到了越京城之后,完全放松下来的身体,倒是顶不住病魔的侵袭了。
  好在,他再一次的挺了过来。当时的秦风可是对舒畅等人下了死命令,曾琳必须活着。这位活着,对于大明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曾公的身子可是大好了,看起来气色还是很不错的。”权云一边穿屋过廊,一边关心地问道。
  “好多了,好多了。”曾琳笑道:“我这个啊,就是一把贱骨头,吃苦的时候吧,这身体一点儿事也没有,真要享福了,反而吃不住劲了,说来真是惭愧啊!”
  “大明正逢建国以来之大变局,曾公身体荃愈,接下来可就要担负重任了,怕是享不了福罗。”权云道。
  “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现在啊,老朽只想好好地享享天伦之乐,蒙皇帝陛下不弃,让老朽当上议政,对于老朽而言,陛下如果有需要呢,我便去帮着参谋参谋,平日还是在家含饴弄孙的好。”曾琳笑眯眯地道。“操了一辈子心,不想再操心罗。”
  权云笑了笑,“曾公膝下一子一女,一在楚地,一在西地,离越京城都遥远,曾公如果有意,是可以将大公子调回越京城来的,在西地,苦了一些。营州那地方啊,也就比涔州好上那么一点点。”
  “让超凡去营州,本来就是老朽向皇上求来的。”曾琳道:“营州虽苦,但起点低,好做出成绩来啊,这是老朽的一点小心思,首辅可一笑而过。”
  权云大笑:“就没有与岳开山别别苗头的心思?”
  “这个自然是有的。”曾琳嘿嘿干笑起来:“说起来我与岳开山可是对峙了多年啊,此人的才华,的确是罕见,到了涔州这样的地方,也能让他干出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运河一旦修通,涔州可就要发达罗!”
  “岳开山此人,的确是一个人才。超凡想要胜过他,难度不小。”权云公平地评价道。
  “超凡才华,的确逊此人一筹,不过跟着老朽多年的几个老幕僚,可都是跟着他去了营州,老朽跟他说了,要是输给了岳开山,那就莫要回来见我了。”曾琳道。
  “苛刻了,苛刻了。”权云不断摇头。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一间屋子里。看到这间屋子,曾琳也是不由得惊叹出声。
  这是一间豪奢到了极致的屋子。
  靠着后花园的那一面墙,完全被高大的琉璃所代替,此刻后花园中,无数的琉璃灯即便在风雪之中,也闪耀着明亮的光芒,风卷雪落,划过光芒,不时制出一些七彩的光芒。站在屋内,对外面可谓是一目了然。
  曾琳到越京城也已经有大半年了,知道这些东西的造价所在。即便现在琉璃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的降价,但像这样如此高大宽阔的琉璃,却仍然是有价无市的。
  屋子里看不到火,但却温暖异常,这一点曾琳倒是很清楚,因为他所居住的府邸,在入冬之前,也在皇帝的特别关照之下,安装了这样一整套的取暖系统。
  那是一根根的铁管密布在墙体之中,在另一处地方烧水,热水流过这些管道,不停地循环,热气便透过这些管道散发出来,让整间屋子里温暖如春。如果不是有这些设施,在南方生活惯了的人曾琳,还真不会习惯越京城这样的酷冷。
  琉璃幕墙前,早已经摆上了一张小桌,四五盘小菜,两人左右坐下,扫了一眼桌上的小菜,曾琳叹道:“不到越京城,不知天下之富也。”
  “我们年纪都大了,大鱼大肉油荤太重,倒是不适合我们,清淡小菜,更有利于养生,曾公,莫嫌我薄待哦!”权云笑着替曾琳倒上殷红的葡萄酒,“这不是我们大明自产的,而是来自海外原产地,滋味大有不同。曾公,这种酒可得多喝几杯,不会伤身。”
  莫道曾琳惊叹,除开这屋子里的豪华的设施,光是这桌上不起眼的几碟小菜,就不是一般人家置办得起的,因为他们全都不该在这个季节里出现。曾琳知道这是在温室里种植出来的菜肴,而且这些疏菜有好几种都是从西域引来的种子,现在在大明根本就还没有来得及普及开来。曾氏一族来越京城不久,像这样的种植技术,却还是不会的。小小的温棚里要种植出反季节的疏菜,对于温度的把控就需要有相当的经验了,曾府的老家人,可没这个本事。所以到了越京城之后,他的夫人带着家人们虽然也捣腾了几个月,现在温棚里却仍然惨不忍睹,钱倒是搭进去了不少。
  看着曾琳脸有异色,权云笑道:“曾公莫看我家虽然豪奢,但置办这些东西的钱,可都是干干净净的,权某虽然身为首辅,但以权谋私的事情一来是干不出来,二来呢,也不敢干。”
  曾琳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的确有些讶异,因为靠着首辅的薪俸,似乎也还置办不来啊。”
  权云点头,“的确置办不来,不过权某还另外有些来路,曾公也知道,我是从沙阳郡走出来的,所以在沙阳郡那边的生意之中,倒也还是有些股份,本来是想退出的,但皇帝陛下说没这个必要,只要钱是干净的,有什么不敢拿的呢?首辅的体面,还是要的。”
  说到这里,他向着皇宫方向拱了拱手,“陛下待人以诚,以信,权云感佩无地。”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皇帝陛下,才有了如今大明之格局啊!”曾琳赞同地点点头:“那首辅,咱们便先敬皇帝陛下一杯。”
  “自然!”权云一笑,两个侧身,向着皇宫方向遥遥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曾琳站起身来,拿过酒瓶,替两人倒满。
  “这第二杯酒,我便借花献佛,敬首辅,十多年来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使大明成为了这天下首富之国。大明有今日之强盛,首辅当居首功。”曾琳举杯道。
  “这可真是谬赞了。”权云道:“从沙阳开始,我便一直替陛下当着管家的角色,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管家一当便是十余年,而且家当越来越大啊。从区区一郡之地,数十万百姓,到如今地跨数千里,百姓亿万,当时可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托陛下的福,史书之上,想必也会为权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杯酒,虽然受之有愧,但权某还是喝了。”
  两人相视一笑,再次一饮而尽。


第1686章 请辞
  “既已浓墨重彩,何不画中留白?”曾琳挟起一块糖蜜的番茄,塞进嘴里,含笑看着权云。
  正在倒酒的手微微一颤,殷红的酒液洒在了桌上,略微停顿了一下,再次将酒杯倒满,放下酒瓶的时候,权云的脸色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
  “陛下让你来的?”他语气平静地问道。
  曾琳摇摇头,“陛下在等你去找他。”
  权云端起酒杯,慢慢地啜饮着,一言不发。
  “首辅不是贪权恋栈之人,为何这一次竟然装聋作哑呢?”曾琳放下了筷子,颇有些不解地看着权云。
  “曾公终还是知我的。”权云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
  “如今越京城中风起云涌,大家都在看着你呢!你的沉默,让所有人都很难堪啊!”曾琳笑着道:“我今日来,其实就是好奇,首辅到底想做些什么呢?”
  “自沙阳郡开始,我便当着这个大管家,后来地盘愈来愈大,子民愈来愈多,其实从根子上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就像管着一大家人的吃喝拉撒一样,管了这么多年,投入了太多的心血。”权云道:“说句实话,人也真是累了。”
  “既如此,何不洒然而去?”
  “不舍,不放心。”权云淡淡地道。
  曾琳当然懂得权云嘴里的不舍,并不是舍不得他所在的位置和掌握的权力,任大明首辅十余年,大明有今天,权云的功劳,自然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圣君在位,诸贤当朝,有什么不放心的?”曾琳道。
  权云笑了笑,“陛下看中的人是金景南,如果是方大治,我早就上表辞去首辅一职了。我现在这么做,就是想让陛下再考虑考虑。”
  “首辅不看好金景南?此人也是一个极有能力之人。”
  “他太有能力了。”权云摇头:“他手段酷烈,做事只盯着结果而不问过程,如果他任首辅,于整个大明而言,并非福音。大明正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公你也是议政,有些事情,我也可以透露一二你知道也无妨,天工署发明了一样新东西,这样东西在让大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造就无数的社会问题,这一点,我绝不会看错,如果是方大治,必然会想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而如果是金景南,他一定会采取无数的办法让这些问题提前暴露出来然后以雷霆手段除之。我担心,这样会造成大明的动荡。大齐虎视一侧,一旦大明内部不稳,你可以想象会发生什么?”
  曾琳举起酒杯,喝了一口,缓缓地道:“首辅,你能想到的问题,我相信陛下也一定会想到,但陛下依然决定这么做了,就说明陛下对此早有心理准备。”
  “陛下这些年来太顺,太顺则容易滋生傲骄之心,我觉得陛下小视了天下英雄,有些急于求成了。”权云道:“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能一味地迎合陛下,在陛下行为有差池的时候,我们有责任来纠正这些偏差。我想,这也是陛下当初设立政事堂,让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的原因所在。”
  “首辅你觉得现在政事堂当真能制衡陛下?”曾琳反问道。
  权云顿时沉默了下来。
  政事堂自然是以首辅为尊,往下便是方大治,金景南,曾琳,再加上户部耿精明,兵部章孝正,礼部萧华,刑部唐忠,工部温鹏。
  在这里面,权云知道,方大治肯定是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萧华也有可能支持自己,其它人,恐怕就不能指望了。曾琳还没有正式履职,在这些议政之中,他又是唯一个没有实职的,说话的声音自然也不会太高,而且以曾琳的处事作派和所处的环境,这样的事情,他绝对会保持沉默,而金景南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会反对自己,兵部章孝正和工部温鹏是陛下的心腹干将,陛下指哪他们就会打哪,耿精明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而刑部唐忠是这一次机构大改革的赢家之一,他当然也会支持皇帝。
  想到这里,他无声地叹了一口气,就算自己硬撑着,最后陛下也必然会要求大家表态,自己还是必败无疑。
  “首辅,陛下是一个念旧的人,也是一个讲情分的人,这便是他虽然动作不断,但却仍然没有直接跟首辅挑明的原因所在,但首辅啊,陛下必竟是陛下,你每多撑一天,这情分可就被磨薄一分了,真到了最后大家被逼着表态的时候,情分可也就没有了。”曾琳诚心诚意地道。
  “只是有些不甘心啊,辛辛苦苦地置办了偌大一份家业,可看着继承人有可能将它败坏掉,曾公,你说,我能放心吗?”权云叹息道。
  “首辅或者想多了。”曾琳微笑着道:“我来越京城不久,但对于首辅,方吏部,金都御史还都是有些了解的,必然你们三人,可是大明除却陛下之外,权力最大的人,各种各样的消息,就算我不刻意去打听,也会吹到我的耳朵之中。首辅,恕我直言,方大治与你的治政理念,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如果要让方大治上来,那陛下又何必要换你下去呢?做熟不做生,让你继续做,岂不是更好?”
  “治政需要延续性。”权云反驳道:“如果换一任首辅,便换一个执政思路的话,只会让朝廷动荡,让百姓多出许多磨难。现在我们已经做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之上,延续,才是让大明更加强大的正确做法。”
  “可刚刚首辅跟我说了,现在大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既然是大变局,原有的治政理念真能适合这种变化?”曾琳问道。“在我看来,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才会让金景南上位,也许陛下认为,现在的大明,需要一个手腕强硬的首辅了。”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啊。”权云道:“各个部门的改革方案基本上已经都出来了,曾公想必也看到了,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都有大变化,新成立了商业部,监察部,安全部,铁路总公司,运河总公司的地位大幅度的被提高,未来的政事堂的权力将会更大,原先的垂直管理,正越来越扁平化,首辅手中会拥有更多的权力。”
  “权力的确是更大了,但制衡的力量,却是增加了。”曾琳微笑着道:“以前只不过是六部,可现在却多了三个部,铁路总公司,运河总公司,还有大明帝国银行,虽然比九部低了半格,但看这格局,也必然是会进入政事堂的。首辅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还听到了一个说法,上京郡守,雍郡郡守,也会进入政事堂,虽然不来越京城任职,但却有议政的权力。陛下正在一步一步地扩大政事堂的规模了。”
  权云沉默半晌,才苦笑道:“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因为人数多了,但其实陛下对政事堂的控制力度却是前所未有的加强了,这与当初设立政事堂的初衷背道而驰。曾公,恕我说句不敬的话,以后陛下要干什么事,哪怕是错的,只怕也会一言而决。”
  曾琳笑了起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相权和皇权,总是相互合作而又对立的,只不过到了大明这里,秦风用律法的形式将其固定了下来。皇帝要干什么,得政事堂附署,政事堂想颁布什么律法,需得皇帝同意,否则就于法不合。
  “开国皇帝,英明神武,这是不争的事实。”曾琳笑道:“首辅难道只看现在,不看未来吗?或者到了以后,第二任皇帝,第三任皇帝的时候,政事堂的力量,就足以制衡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了。”
  权云呆了呆,曾琳说得自然是有道理的,将来的皇帝,自然不可能再有开国皇帝那样的权威和声誉。
  “首辅,放手吧,你拗不过陛下的。”曾琳劝道。
  琉璃幕强之外,灯已熄,桌上酒已冷,曾琳早已经告辞离去,而权云却还在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酒,只不过葡萄酒此时已经换成了大明最烈的烧刀子。
  他终于醉倒,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而去。
  翌日,大明首辅权云上表,以身体原因不再适合担任大明首辅为由上了辞呈,皇帝再三挽留未果,加封权云为辅国公,太子太保,同时延请权云担任皇子秦武的老师,教导秦武治国之道。
  第三天,皇帝下旨,晋次辅,原都御史金景南为大明首辅。
  第四日,刚刚新鲜上任的首辅金景南,立刻公布了大明整个机构大改革的方案,朝野震动。改革方案极大地削弱了六部的权力,除了刑部捡了一个大便宜之外,其实五部,实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地方郡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