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辉身子微微一颤,“陛下,您是想?”
“派人去告诉卡努,联络那些西方人。那片海域,现在不需要和平,只需要铁与血。”曹云冷冷地道。
曹辉楞怔了一小会儿:“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有话就说,吞吞吐吐做什么?”曹云有些不满地道。
“那些西方人,臣曾见过,金发碧眼,高鼻深目,与我们完全不一样。”曹辉字斟句酌地道:“在臣看来,与野兽何异?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我们与明国之争,说到底,还是同源同种,是兄弟阎于墙,是正统之争,衣钵之争,一旦外族来袭,进入我堂堂中华之地,万一有失,岂不是衣冠尽丧?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曹云大笑:“你觉得那些西方人能给我们造成麻烦?”
曹云沉默不语。
“就算是有麻烦,现在也是明人的麻烦,而不是我们的。”曹云冷笑道:“马尼拉现在控制在明人手中,那些西方人想要越过马尼拉,就要先过明人这一关。他们能不能战胜明人朕一点儿也不关心,朕关心的是,他们能在哪里给明人造成足够的麻烦。牵制明人更多的海上战力。我们在海上,被明人压制得透不过气来,宁则枫现在好不容易造出了五艘三层战舰和其它一些辅战船只,却仍然只能龟缩港内或者在近海游戈,压根不敢出海。但如果西方那些人大举来袭,明人想要保住马尼拉,其水师必然会大规模往援,如此一来,我们才有了与明人在海上争夺控制权的实力。大齐的第二船厂今年就可以投入了,今年底,我们会新增三艘战舰,明年,我们就将正式组建第二支舰队。而明人,想来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水师实力突飞猛进的,海盗的故事,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曹辉点了点头。明人水师多次扮成海盗袭击大齐海岸,让大齐千里海疆风声鹤唳,一日三惊。
“再者,当初那些西方人,连区区一个小小的马尼拉国王都打不过,可见实力有限。想要撼动我中华根基,未免是痴人说梦。”曹云接着道。“这件事,你马上去办,只要说服那些西方人大举来袭,我们就有隙可乘了。现在的马尼拉可不是过去那个老国王在世的时候铁板一块,各人都有各人的算盘,只要战火一起,我们就能在其中觅得属于我们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也是对明人财源的一个重大打击。如果那些西方人争气一些,击败了驻扎在哪里的明人舰队,不怕秦风不马上派援军去灭火。”
“臣明白了,这便派人,携带金银财宝,先去马尼拉,然后在哪里带上熟悉西方事务的人手前去说服那里的当权者,陛下,此事想要取信对方,只怕还需要陛下修国书一封。”曹辉想了想,道。
“当然,朕会以大齐皇帝的身份,邀请那边的国王前来与我一晤。”曹云大笑道。
满腹心事的曹辉走出了皇宫,便只奔岳父田汾的府第,自从长安事变,新皇登基之后,他已经甚少登门了,除了逢年过节来尽一尽女婿的情分,余下的时候,是能避则避,生怕让皇帝生出一些别的不满来。不过今天,他觉得这件事,还是应当与岳父讲一讲。
“父亲,此事非同小可啊!”曹辉满脸的忧愁:“我们大齐多年以来都不曾重视海外,哪怕是马尼拉,也才是这两年才有了一些了解,小婿曾经去皇家秘档查过,当年的那些资料,要么遗失,要么因为保管不善而损毁。这还只是马尼拉,而更西方,我们完全是两眼一抹黑,那边到底有多大,是无数个国家分裂割据还是已经一统天下,这些全都不知。我很是担心引狼入室啊。”
“你想多了。”田汾倒是很赞成皇帝的想法。“正如陛下所言,就算有麻烦,也先是明国人的麻烦。西边那些人,如果真是一只老虎,那反而更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啊。我还担心他们太弱了经不起明人一击呢!”
“如果他们很强,强到明人不堪一击,他们反而登堂入室了呢?”
“如果他们真有那么强,还会等到现在不过来吗?要知道,他们可是曾经带过一次的。”田汾笑道:“想来马尼拉老国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由此可见,他们的实力当有限得很。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他们很强,但也只是在海上,如果他们当真能击败明人,长驱直入,到了这片大陆,又岂能轮到他们说话,劳师远征,补给困难,他们能给我们造成多大的麻烦?更何况,到了那时候,我们的水师只怕也成长起来了。”
“既然父亲也这么说,那么小婿回去之后就马上准备启动此事。”曹辉点了点头。
“你准备怎么着手?”
“大齐有商人与明国海商暗通款曲,这一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小婿准备透过这些人,光明正大地去马尼拉,然后再见机行事。”曹辉道。
“派去的人一定要得力。而且地位要不低才行。”
“小婿准备让秦厉去。”曹云道。“他的地位足够,也有决断力。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人就在明国。”
第1704章 倒钱
要说现在谁是长安城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那自然是非户部尚书郑志宇不可。原本户部在朝廷之上就是仅次于吏部的实权部门,但新帝上位之后,出身行伍的新皇帝对于人事的把控,史无前例的加强,反倒使得吏部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而户部,却是因为大力鼓励商业的原因而水涨船高,光是一个贸易许可证,便让郑志宇成为了整个大齐商业圈都必须得顶礼膜拜的人物。
户部是一个技术性极强的部门,不精通这门技术的人,在这样的部门里,基本上等于抓瞎,曹云再厉害,也不可能门门都懂,至少对于户部,他是不懂的,不懂,自然就只能依靠那些懂的人,而郑志宇,就恰恰是这样的一个人。
就像大明当年立国之时,照样找不到管理户部的人才,而不得不沿用前越的户部尚书苏开荣,当然,这个老头子干得相当不错,虽然在大明官场之上,此人赢得了铁公鸡的绰号,但他却是以此为荣。在后来秦风找到耿精明之后,他又很识时务的激流勇退,优哉游哉地去昌隆银行当了一个顾问,每年的顾问费用,是他以前薪饷的数倍之多。而他的儿子苏灿,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大明太平银行的最高执掌者。一本钱论,到现在为止,还被大明列为禁止流传的禁书,只在高层流传。钱论开创了大明最基础的金融理论,为大明对楚国实行金融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便是家学渊源了。
郑志宇今天是相当的开心,在朝议之时,大大地出了一把风头,成功地将皇帝那一点念头给堵了回去,明朝的有些政策自然是好的,但有些却是万万不能学的,像他们将商业这些事从户部分离出去单独地成立一个部门,齐国怎么能学他们呢?要是真这样的话,那户部还剩下什么?
朝廷大事,无外乎就是合纵连横,像今天,自己就成功地拉拢了兵部,工部等几大部门,这么多的重臣反对,皇帝也不得不三思了。
兵部冯珂愿意刑部从自己的嘴巴里分出去一块肥肉?地方治安兵那也是兵啊,也是有编制,有军饷,有费用的啊!
工部愿意将那些大工程从自己手里分离出去?一旦分出去了,他们从哪里来油水?
都察院还想着吞并鬼影儿了,岂可让自己成为一个光秃秃的嘴炮?没有了对官员的审察权,没有了诏狱,谁还会怕他们?
今天大家在朝议之时都是相当的默契,将皇帝的话堵在了嘴里都没有说出来,而作为皇帝代言人的田汾,脸色一直都难看之极。曹辉坐在角落里,就像是一只躲在黑暗之中的狗,可是这两个人身上有污点,皇帝能完全的信任他们?
当然不会。
在郑志宇看来,迟早有一天,像曹辉那样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在之所以没有下手,只不过是碍着亲王曹冲的面子罢了。
跨进家门,一边更衣,一边随意翻阅着管家呈上来的一叠拜贴。
“怎么又是他们几个?早就说了,像桐油,生漆诸如此类的,是不能销往明国的,这是管制物资。”郑志宇有些不耐烦地道:“还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他们想干什么?”
“老爷,这是他们的礼单!”管家笑眯眯地呈上了另外一些单子。
郑志宇瞟了一眼,眼中不由放光,语气虽然放缓了,但却仍是摇头:“这些事情不好办啊,明人对这些东西需求量大,知道他们大都用在哪里吗?绝大部分都用在军事之上,特别是水师之上。敢大量地卖这些东西,不想要脑袋了吗?”
“老爷,明国这边的这些东西,价格奇高,是我们国内的三倍有余,即便刨出了各类费用,运到地头,也还有二倍多的赚头。他们愿意跟老爷两成的干股。”管家肃手道。
换好了衣服,郑志宇坐了下来,“二成的干股很诱人,但这事儿真的不好办啊!”
“老爷,左右朝廷现在不是差钱吗?只要把税定得高一些,限定一些配额就可以了。”管家笑眯眯地道:“这样对上对下也都有了交待。”
“限定配额?”郑志宇瞟了一眼管家,“这事儿你可想不出来,是那几个商人教你的吧?嘿嘿,配额?只要开了这个口子,配额多和少有关系吗?这些人有的是办法卖出去比配额多出数倍的货物去。你这个老狗,老实交待,他们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在我面前说这些话?”
“不敢瞒老爷,他们给了老奴一千两银子。”管家笑眯眯地道。
“一千两银子,倒真是大手笔,不过倒也值。”郑志宇大笑起来:“你给他们说,这事儿我会考虑的,让他们先在长安住下来,等一段时间。”
“是,老爷!”管家大喜,老爷这么说,自然就是答应了。
“今天还有谁要见我?”郑志宇问道。
“老爷,铸钱司的钱谦大人先前递了贴子过来,说晚一点会来向老师禀报铸钱的一些事宜。”管家道。
“嗯,我先小憩一会儿,钱谦来了,就先让他在偏厅等着我。”郑志宇点了点头,钱谦是他手下干将,铸钱司更是户部下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朝廷赚取钱财的大衙门,虽然是他的下属,倒也不能怠慢。
管家退出了房间,郑志宇仰靠在软榻之上,眯上了眼睛。现在可真是一个好时代啊,只可惜,自己虽然赚了无数的银钱,却不能将他们拿出来买地置产,只能将他们变成一箱箱的金条,金砖,贮存在家里的地窖之中。皇帝现在对于那些敢于大量购置土地的人下手是毫不留情的。
将土地分给那些无地百姓,增加全国的自耕农,是皇帝的底线,谁敢触到这条底线,那就是在找死。但郑志宇并不觉得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很长时间,也许,在灭了明国,没有了这个大敌之后,这条禁令便会被慢慢地消除,那时候,才是自己置办更多家产传给子孙后代的好时机啊,现在,还是让那些家当在地窖里睡大觉吧。
想着那些闪闪发亮的东西,郑志宇心满意足,从一介户部员外郎被皇帝简拔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之上,只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自己就积累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当官,当大官,果然是发家致富的不二门路。别看现在长安的那些商人走在路上一个个耻高气扬,不可一世,但在自己面前,他们一个个乖地像一条条小狗。
大丈夫手中不可一日无权啊。自己翻手之间,就能让这些家伙一夜之间暴富,也可以让他们一夜之间变得精穷,这种掌控他人命运的感觉,让郑志宇分外的沉迷。
半个时辰之后,郑志宇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铸钱司钱谦的面前。
“见过大人。”钱谦上前见礼。
“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用不着那么多礼数,说说吧,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在衙门里说的,偏要跑到我家中来,不是矿上又出了什么事吧?”郑志宇看着钱谦问道。铸钱司那里最让人头疼的便是铜矿上的工人闹事,每年,都会出那么几起,每年,都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不仅有那些矿工的,也有矿上的兵丁,官员的。
郑志宇不怕流血,但必竟事儿出多了,会让皇帝质疑他的管理能力。
“不是不是。”钱谦笑道:“现在都给这些穷鬼发了以前两三倍的工钱了,他们干活卖力着呢。”
“那是什么事?”郑志宇奇怪地问道。
“大人,属下有个亲戚是做生意的,这一年来,一直在常宁那边走动。”钱谦道。
“哦,那应当是发财了吧?”郑志宇笑道:“有你照拂,应当不会差。”
“属下可不敢公器私用,他也没什么大本钱,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勉强维持生活罢了。”钱谦笑嘻嘻地道。“不过这半年,他的确是发财了。”
“现在能在哪里做生意的齐国商人,哪有不发财的道理?”郑志宇有些不满地瞅了这个属下一眼,他的亲戚发财,自然是因为他,但钱谦可从来没有孝敬过他?平常过年逢切的那点礼物,也不过是应个景儿罢了。
“大人,属下以前也一直以为他是倒腾些货物赚些差价罢了,岂知前些日子他回来找到我,我才知道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您可知道,他在常宁干什么吗?”钱谦神神秘秘地道。
“不卖货物,还能干什么?”郑志宇奇怪地问道。
“他在倒钱!”钱谦道。
“倒钱?怎么一个倒法?”
“因为我大齐不允许明国的钱钞在我国通用,明国也不许我大齐的制钱甚至是金银成为通兑物,所以两家要交易,都要到对方的银行或者我们的钱庄,兑换对方的钱钞,我们竟然不知道,这里头居然是有差价的。”
“嗯?”
“大人,一两银子的明钞,在齐国的银行之中,可以兑出一千一百文大齐制钱。”钱谦道。“他就是利用这个差价在倒腾,半年下来,比起一般的那些做买卖的人,竟然还要赚得多。他现在野心大了,所以找到了我,属下一想,这可是一个发财的好时机啊!”
第1705章 长期计划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明摆着亏本吗?”郑志宇迷惑不解地看着钱谦,问道。
“起初下官也是这么问我那位亲戚的。”钱谦笑道:“后来他给下官解释一番,下官这才明白过来。明国现在有两大银行,一个是昌隆,一个是官办的太平,除了这两个巨无霸之外,这两年,又陆陆续续地冒出了一些小型的银行,说白了,就是我们的钱庄。他们之间是存在着极为激烈的竞争关系的。”
“太平银行是大明官办银行,还怕与这些私人钱庄竞争?”郑志宇不屑地道。
“明国与我们大齐不太一样。”钱谦讪笑了一下,“在明国,私人银行的经营手段更灵活,收存款的利率更高,贷出去的条件也更活络,所以真竞争起来,太平还真不是对手,也就只能在大方向上利用掌握制定政策的优势打压一下,但昌隆银行也是有着极大背景的,像明国前户部尚书苏开荣,现在便是昌隆银行的顾问。而他的儿子苏灿,又是明国太平银行的掌舵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所以即便太平银行想要打压昌隆,却也是力不从心。”
“或者是不愿意。”郑志宇笑道:“也不知那苏氏父子从中捞了多少好处?”
“这个是当然的了。”钱谦笑道:“这些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钱钞从他们的银行流动,增加存款,便不择手段地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大人您也知道,我们大齐在那里活动的商人,可都是大家伙,拉到一家,那就是不得了的流水啊。”
“那他们怎样赚钱呢?这一成的差价,可不是好玩的。”郑志宇沉吟道。
“他们有了更多的流水,更多的存款,便能将更多的钱贷出去,明国普通的贷款利率是两成,如果是风险较高的像海贸,利率更高,最多的年利率高达四成,他们是这边亏,那边赚,而且是大赚啊。”钱谦笑道:“商人,怎么肯做亏本的买卖?”
郑志宇连连点头:“那你的意思是?”
“大人,既然明人开了这个口子,我们不利用一下,那简直是没有天理啊!”钱谦笑道:“下官想加大铸钱的数量,然后拿着这些钱去明国的银行兑换,再拿着这些兑换的明钞去明国购买货物运到国内来出售,这样里里外外都赚钱啊!”
郑志宇捻须不语,钱谦话里的意思,重点当然是前面那一段。
“现在铜矿的产量跟得上?”
“跟不上。”钱谦摇头:“即便是正常的铸钱速度也跟不上。”
“那你这不是白说吗?”郑志宇翻了一个白眼,不满地看着钱谦。
“大人!”钱谦意味深长地道:“既然是拿出去赚钱的,这钱的成色,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大齐的制钱是铜七铅四,那么将他变成铜六铅五,甚至于对半,短期之内,也不会有什么两样的。我们甚至可以用铜夹铁来铸造也行啊。”
郑志宇悚然而惊:“这可不是小事,一旦传出去,那是要掉脑袋的。”
“大人,只要您替皇帝赚回无数的银钱,将朝廷的库房堆满,皇帝会在意您的钱是怎么赚回来的吗?”钱谦笑道。
“这事儿,我要好好考虑考虑。”
钱谦深知郑志宇的性子,既然他说要好好考虑考虑,那这件事便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了,站起身来,含笑告辞,不过他离去之后,在他坐着的椅子上却多了一个信封。上来收拾茶盏的管家身子走过,这个信封就不见了踪影,显然是做惯了这类事情的。
越京城,大明皇宫。苏灿正与秦风相对而座。秦风一边慢慢地品着茶,一边听着对面的苏灿口沫横飞地给他上着一节全新的关于经济入侵的课。
“陛下,人心本来是逐利的,或者说是逐欲的。只不过不同的人追求的有所不同罢了,世人都说商人逐利,其实其它人,又何尝不是一辈子都是追逐自己的欲望呢?有的人追逐财富,有的人追逐权利,有人的追逐名望,就算是那些自命清高隐居山野的人,他们所追过的这种安逸,难道不也是另一种欲望吗?”
“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这跟你的经济侵略新政策有啥关系呢?”秦风笑问道。
苏灿尴尬地笑了笑:“陛下,臣跑题了,完全是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重点说说你们正在执行的那个新政策,上一次你跟我简单地说了说,我听得云里雾里,没有怎么听懂,今天正好有空,你好好地给我解说一番。”秦风道。
“是,陛下,其实这事儿也挺简单的啊!”苏灿道。
“会难不难,难者不会,这些事情对你们来说是挺简单的,但对我来说,可就完全不懂了,你不会以为我真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天选之子吧?”
“陛下当然是天选之子。”苏灿义正辞严地道。
“少拍马屁,说重点。”秦风假意斥道。
“是,陛下。”苏灿笑道:“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首先对齐人的钱币信用造成致命的打击。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因为齐国制钱与明国纸钞之间兑换的差距,那些聪明的人,便会大量地收集齐国的制钱到我们大明的各个银行里兑换我们的纸币。”
“但我们是吃亏的。就是兑换一下,我们就付出了一成的利息。”秦风道:“怎么看,我们都是亏本生意啊?”
“陛下,他们兑换出来的纸币是不能在齐国流通的,唯一能使用的地方便是大量购买我们大明的产品,货物回去销售,才能将其变现,从银行的帐面上看,我们的确是吃亏了,但放之整个大明,我们难道不是赚了吗?”苏灿笑眯眯地道:“这些齐国商人手里有了更多的明钞,要购买更多的货物,但我们大明制造的货物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齐国商人自己的竞争会导致大明货物价格的上升,所以入之整个大明来说,我们还是赚的。”
“这么说也有道理。”秦风点了点头。
“其实重点不在这里。”苏灿笑道:“齐人会看到这是一条来快钱的道路,所以他们会拼命地收集齐国制钱,这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齐国会出现钱荒。”
“钱荒?”
“对,陛下,大量的制钱涌入到了我们的银行之内,齐国国内自然就会缺少制钱,制钱的价格就会上升,齐国的百姓所生间出来的货物价格便会暴跌,以前一枚铜钱可以买一个烧饼,钱荒之后,或者一枚铜钱就能买两个甚至三个烧饼了。”
“百姓的收入会减少!”秦风沉吟道。
“正是如此,齐国百姓的产出,价格会暴跌,卖不也本身的价值,但齐国的税赋却不会因为铜钱价格的上升而减少的,以前是多少,现在只会还是那么多,也就是说,齐国在变相地给自己的百姓加税了。”苏灿阴阴地笑着。“时间一长,便会造成大量的齐国自耕农无法负担,甚至于破产,曹云的如意算盘便会遭到重大的挫折。”
“的确是个阴损的好主意。”秦风立时兴奋起来。
“这还只是第一步,陛下。”苏灿道:“在这个期间,我们会屯集大量的齐国制钱,而齐国为了解决钱荒,也会拼命地铸造铜钱,铜跟不上,他们就会将钱的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