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7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看现在涔州,营州很穷,可一旦运河挖通,那就又是另外一个场景了。
现在的涔州,就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工地。到处都在开工。
岳开山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关注工程的进度,然后调度从外面进入的各种资源再将他们分配下去。这对于他这样的才能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工作了。
所以他更多的时候,是奔波在各个工地之上。他希望能在明年开春之前,将工程的进度往前推进的更多一些。
粮是人的胆,到了明年开春,就又是一个春播季了,万万不能误了农时的,到了那时候,可就没有这么多可用的人手了。
总不能一直指望外地的支援。这对于岳开山来说,首先就是自尊心上受不了,当年他在昆凌郡,可是从一片废墟之上重新开始的,真要说起来,现在的涔州可比当时的昆凌郡条件还要好上一些。
干净利落在地在最后一份文件之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边上的长史立即盖上了郡府的大印,将这份文件收到了一边。岳开山便站了起来。
“马已经备好了,今天跑哪里?”长史问道。
“去六合。”岳开山简洁地道。
“郡守对那几台蒸汽机的兴趣还是那样大吗?”长史笑了起来,“这都已经去了三次了。”
“兴趣如何能不大?”岳开山大笑,“有了这几台机子,我们的进度加快了不知多少倍,原来我以为至少也要在明年中,才能将小汤河与沮河连通,现在看起来,年底就能完成这个任务了。”
“小汤河荒干了多年,河道几乎已经不存在,沮河本来今年断流了,但一场大雨又让他重新活跃了起来,但却也给我们的施工带来了难度。”长史有些遗憾。
“不管怎么说,进度我是很满意的,这是一项大工程,三五年内,能全线贯通,我就很开心了。”岳开山笑道:“长史,你就瞧着吧,三五年之后,我们涔州,必然会变成西地江南的。”
“下官当然相信。”长史大笑。
“我走之后,郡府一应杂务就拜托长史了,大概十天吧,我就回来了。”岳开山道。
“郡守尽管放心去,说起来,现在还真是没有什么事儿。”长史点头道。
正准备离开之时,门外一名郡府卫士却是急匆匆地走了进来,“郡守,有人送来了拜贴,想要拜见您。”
岳开山微微一怔,“又是那些商人?”
卫士摇了摇头:“不像,看那模样,像倒是一个读书人。”
“读书人?多大年纪?”岳开山接过了拜贴,扫了一眼,脸色都是陡地沉了下来。
“四十出头吧!”
拿着拜贴沉吟了片刻,岳开山吩咐道:“告诉那人,我马上要去六合视察工地,如果他愿意,那就与我同行吧,有什么话,路上说就可以了。”
“是,郡守!”卫士躬身领命,匆匆而去。
“怎么郡守您认识这人?”长史察言观色,问道。
岳开山点了点头:“一个老相识,多年没见了,不想竟然到了涔州。”
“原来是这样啊!”长史呵呵一笑。
岳开山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直奔郡府之外而去。
外面,随行的卫士早已准备好了出行的准备,而在另外一侧,一个四十出头的读书人模样的中年人牵着一匹马,静静地站在哪里。
岳开山大步走出了府门,远远地看着那人。
“岳兄,多年未见,风彩依旧啊!”那人抱拳拱手,一揖到地。
岳开山叹了一口气,还了一礼:“周岚兄,多年未见,你倒是显老多了。”
“四处奔走,难得有空闲的时候,风餐露宿,自然显老了一些,不过心情却是极好的。”周岚微笑地看着岳开山。
“一起走吧,边走边说。”岳开山翻身上马。
周岚点了点头,也不废话,翻身上马,与岳开山并肩而行。
在岳开山的示意之下,身后的卫士策马缓行,与二人渐渐地拉开了一段距离。
“你怎么跑到涔州这里来了?”
“怎么能不来?我们这些世家亡魂,如今除了你和周济云之外,可没有人能上得了台面了。”周岚收敛起了笑容。
岳开山沉默了片刻,“怎么?你们的计划进行得不太顺利?”
“的确不太顺利。”周岚苦涩地一笑:“当初我们选择的那一批青年才俊在大齐都是极出色的,但到了大明,明显的有些水土不服啊,大明的取官制度,与大齐完全不同,他们的所学在大明根本派不上用场,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但他们差不多已经定型了,虽然很努力,但在一次次的竞争之中,几乎全都败下阵来了。”
“这一次的秋试考得不好?”岳开山问道。
“岂止是不好,三十八人参加京师大学堂的考试,过关者只有一人。”周岚叹息道:“他们的文章自然是没话说,策论也不错,不过在格物,算学等科目之上一败涂地。不能进入京师大学堂,便只能去各郡的学堂就读,可这样一来,起点就太低了。”
“周大将军哪里的人也发展得不顺利?”
“岳兄,你比我更熟悉大明的军制,大将军哪里,原本的确是安排了不少人的,这些人都勇武过人,如果能在大将军麾下,只要稍加照顾,升迁便很容易,但今年秋上的一次大调动,我们的人被调得七零八落。原本我们以为他们已经暴露了,这是大明兵部有意而为之,后来才发现,大明兵部的这些调动根本就是成例,目的就是不想让一个大将军的麾下形成固定的一些势力。大明军队的各条律令,训练制度都是一模一样的,军队不管怎么调动,对于战斗力的影响力并不大,而且高级军官并没有大的调动。可是你也知道,我们的那些人都只是一些基层军官,到了别的将军手下,那在沙场之上战死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周岚苦涩无比。
“大明就是这样。想要在军队之中爬起来,就只能依靠实实在在的战功。”岳开山低沉地道。“不能想着走捷径。这一次你来找我,是想干什么呢?”
看着岳开山,周岚突然兴奋起来:“岳兄,我们的那些人,在郡学里毕业之后,便只能先当吏,但现在有一个好机会啊,大明朝廷不是将郡府以下的选人用人之权交给了本地吗?如果我们的那些人能到你这里来,你岂不是可以简拔他们直接为官?”
岳开山呵呵一笑:“你是想将涔州变成世家子弟的大本营吗?”
“有何不可?”周岚压低了声音道:“涔州现在很穷困,但正因为很穷困,愿意来的人就少,空着的位子就会很多。而且运河一旦修通,涔州的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我听说了你有将涔州变成西地江南的宏愿,我也相信以你的能力,肯定能办到这一点。我们的那些子弟是有能力的,只要有一个供他们施展的舞台就行了,你也知道,跨出第一步总是最难的。他们来到这里为官,也能让你将涔州抓得更紧是不是?”
第1730章 另僻蹊径
“我的涔州?”岳开山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周岚,“你在明国的时间说起来比我要更长,对于明国这些年来的用官制度的变化,难道还不了解吗?你觉得我能在涔州呆多久?”
周岚默然片刻:“涔州与当年的长阳郡有很多相像之处,或者你能像马向南一样,在这里呆上极长的时间。”
“你想多了。”岳开山截断了对方的话:“长阳郡马向南那是因为当时大明初创,一切都处在开始阶段,需要马向南那样的人坐镇,但现在,时移势易,大明早就非昔日那个危机四伏的国家了。朝廷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力度是不遗余力的。我在涔州的时间,最多三五年罢了,这条运河一旦被正式沟通,我估计也就到了离开的时候。”
“可据我所知,明朝皇帝答应了你要将涔州建成西地江南,这可不是三五年能完成的。”周岚反驳道。
岳开山大笑起来:“运河一旦沟通,涔州最大的短板就将消失,那个时候,无论是谁来任涔州郡守,照样能达到先前的预定目标。”
“这对你未免太不公平了。”周岚愤愤不平地道。
“大明不是齐国,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岳开山淡淡地道:“朝廷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封疆大吏在某一个地方经营太长的时间,看没看到永平郡的程维高,现在不是乖乖地回到了越京城?连他都不能幸免,我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三五年后,我也巴不得离开涔州了。”
“你会高升?”
“高升不见得。”岳开山摇了摇头:“三五年之后,明齐之战,只怕就要爆发了,我这样一个熟悉齐国,又熟悉大明的人,你觉得皇帝还会把我丢在涔州这地方?”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你现在还在位,把我们的人好好地安排一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周岚急切地道:“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一个上升的渠道,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了。”
岳开山叹了一口气:“周兄,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大明的官员选拔自有一套制度,京师大学堂的人毕业出来便会有七品官职,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担任主官,而从吏员之中选拔优秀之辈晋升才是主流。大明重视有经验的实干之辈,不喜口若悬河的清淡之徒,在大明,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对做官没有什么帮助,不能做实事的人,在官场之上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你难道不知道首辅金景南提出的无功便是过的选官标准吗?你觉得我们那些子弟,有在基层面对那些最普通老百姓们的能力?他们能解决那些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周岚叹了一口气。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你一口气交这些人塞到我这里来,真当大明的国安部是吃干饭的不成,大明的每一个官员,吏员都会有专门的人事档案,入职,晋升,都会受到各方面的详尽考查,我们的那些人,是经不起太过于详细的调查的。一旦他们大规模地出现在我这里,对他们不是帮助,而是大害。说不定到时候,他们真会一辈子被永远地摁在大明最为艰苦的地方,涔州发展起来了,便会调他们去其它的地方继续为大明的事业添砖加瓦,那可真就是翻身无日了。”岳开山苦笑道。
“这么说来,当真只能放任自流了?”
“放任自流,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岳开山淡淡地道:“现在不要想着去钻营什么,那些人有本事当官的,让他们自己去奋斗,能当吏员的,便让他从基层做起,在大明,不流血流汗历经磨难,怎么可能飞黄腾达?能爬起来是他们的运,爬不起来是他们的命。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小孩子身上吧,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定型,到了大明,接受大明的教育,形成大明人的思维,过得一些年头,自然会有人冒出头来。”
“这需要多长时间?”
“你急了?”岳开山淡然道:“一个轮回,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欲速则不达。”
“我是急了。”周岚叹道:“大明的发展太快了,都让我有些目不遐接之感,早前我一些做海商的朋友,告诉我大明已经在海上试验蒸汽战舰了,我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个消息,便亲眼看到了蒸汽火车在大明的土地之上奔驰。一个蒸汽机头,拖着十几节车厢,满截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从越京城到永平郡,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事儿,你该知道吧?”
岳开山点了点头。“我当然知道,那些工具,本来就是支援我西部诸州的。”
“你说说,我能不急吗?大明越来越强了,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大明会愈来愈强,与齐国的战争,也会因为大明的迅速变强而提前发生。战争,是能让人飞速成长的最好机会,一旦明国击败了齐国,天下一统,就不会再有那种一步登天的机会了,阶层将会固化,我们的人,再想占据有利地位难度可就大了。岳兄,一步先,步步先,现在我们已经落后了,如果不抓住这一次的机会,以后说不得要付出无数倍的努力,还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你也明白,先得利益者,一定会对后来者加以打压的。”
“能在打压之中脱颖而出的,才会是未来你们的领导者。”岳开山不以为意地道。“当初世家安排的时候,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是你心急了。你忘记了,你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资助者,一个联络者,但并不是一个掌控者和安排者。”
“我总想让事情变得更容易一些。”周岚道。
“欲速则不达。”岳开山笑道:“沉下心来,把步子走稳,现在你们不是在商业一道之上也已经颇有成就了吗?”
“商人,终归是成不了大气的。”
“这你可错了。”岳开山道:“只怕未来,商人会成为大明政治版图之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周兄,与其你来恳求我安排那些人做官,你自己不如好好地在商途一道之上好好地争一争,如果你能担任一行一业联合会的会长,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这也是一条路子。”周岚眼前一亮。“只不过你的这个判断基于何来?”
“你来大明这么久了,脑子却还是停留在大齐啊!”岳开山呵呵一笑:“商业部的成立,就是一个明证。商业部作为商人的代表,已经正式踏入大明的政治圈儿了。铁路总公司,运河总公司虽然不隶属于商业部,但他们行的终归也是商人事,他们便是商业部天然的盟友。你说说看,商人在大明的地位低吗?如果你成为了你这一行的联合会的会长,便可以直接与王月瑶发生联系了,那可是皇帝的心腹。”
“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想成为一行一业的联合会的会长,何其难也?”周岚道。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岳开山勒停了马匹,想了想道。
“你有法子?”周岚眼前一亮。
“周兄,你以前在齐国的时候,就是世家的暗子,一直从事着商业贸易,在齐国有着深厚的人脉,到了明国,又在商业之上开出了另一片天地,这便是你的优势啊,要知道,因为拓拔燕的叛变,大明在齐国的谍报机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也还在艰难之极的重建当中,但曹辉可不是弱者,据我所知,大明的进展很不顺利。如果你能在这上面有所帮助的话?”
“这太危险了。”
“要想大收益,不冒险怎么行?”岳开山不屑一顾,“你如果能做这事儿,那必然会得到国安部的大力支持,有了他们的加持,你在这一行的地位必然会步步高升,真要有所建树,你得到这个位置很难吗?”
周岚沉默了片刻:“好,就依你所言,我来试试,哪怕就算是折戟沉沙,这终归是一个路子。不过我总不能这样自己找上门去,太热情了,反而惹人怀疑是不是?”
“如果你决定了,我来给你引见国安部的大人物。”岳开山道:“也算是我为你们尽一份心力。”
“如此,那就多谢了。”周岚喜道。
“你说的那些人,找一两个能吃苦的人叫他们来找我吧,直接安排做官是不可能的,但做一个基层的吏员还是没有问题的。”岳开山想了想,“但我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不要指望我对他们有什么特别的照顾,能不能做出来,就看他们自己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要是他们一直不发光,那也就只能和光同尘了。”
“好,我会挑选最能吃苦的到你这边来试一试。”
“那就这样吧,你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便跟我来看一看如今涔州的变化吧!”岳开山笑道:“几十万人,万众一心的场面,就算你见多识广,也很少看到过吧?”
“在齐国,这样的事情多着呢!”
“可那些人是被迫的,是不得不去做,但在涔州,大家却是自愿的,你一路过来,没有看到大家干活儿的热情吗?”岳开山大笑,“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我原本以为数郡合力,朝廷支持,怎么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这件事,但现在看起来,最长三年,我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第1731章 升华
岳开山最是痛恨曹天成。因为他的家族便是因为曹天成当年有意识地要消灭地方豪族而被楚将安如海彻底毁灭掉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后来,一力劝说周济云投奔明国的原因所在。他想要覆灭曹氏对于齐国的统治。
他是一个治理地方的人才,秦风重视他,甚至多过于重视周济云,因为大明其实不缺大将,但着实有些缺像岳开山这样的治世能臣。你只要想象一下当初周济云在昆凌郡面临的尴尬局面以及被战火多番蹂躏的昆凌郡有多么破败就能明白这一点。
身在敌国,麾下全都是自身怀有仇恨的敌国子民,而就在这样的不利环境之中,岳开山成功地安抚了昆凌郡的百姓,将昆凌郡打造成了周济云牢固的根据地,并任借一郡之力养活了周济云数万兵马。
纵然活得不那么滋润,但终究是活了下来,并且最后成了三国较量之中的一股关键力量。
当然,他对齐国也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当八大家安排下来的蜇伏计划到了他手中的时候,他还是将这个计划交给了周济云,并且给予了他们不少的帮助。
同为一类,兔死狐悲。同是家破人亡,自然同仇敌忾。这便是当初周济云最真实的心情写照。对于岳开山来说,投奔大明,为大明努力做事,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大明能够帮助自己干掉曹氏,完成自己的心愿。
不过到了大明久后,这个心思虽然还没有变化,但心境,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与过往有了极大的不同。
作为大明皇帝的秦风几乎是单人独骑来到被旱灾所困的涔州,让他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秦风当众求雨成功,让他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那种千万人同呼万岁的场景,让他当时震惊得几乎不能自已。
因为那是发自百姓内心最真实的拥护和爱戴。
岳开山终于明白了当年马向南离开长阳郡的时候,为什么长阳郡人牵马坠蹬不愿意他离开了,当初自己还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政治作秀,但看到了秦风在雨中接受万众欢呼的那一刻,他发现是自己错了。
你为百姓做了事,百姓便决不会忘了你,你有所付出,便有所回报。
复仇,或者并不是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而为这些百姓做些事情,反而要更有意义。就像自己离开昆凌郡的时候,虽然自己曾是入侵者,占领者,但那里的百姓仍然对自己异常感激。
当有了这种认知之后,岳开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豁然开郎了起来。他毫无私心杂念地投入到了自己的新生活当中,并从中得到无比的快乐。
而与之相对应的,周岚他们的想法,要求在岳开山看来,是有多么地幼稚和可笑,重建豪门世家,建起来了又能怎么样呢?终究不过是一家一姓的荣耀罢了。殊不知最后留下的是英名还是骂名。
岳开山希望自己离开涔州的时候,能得到像马向南那样的荣耀,他希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却永远记得他的名字。
自己不可能做一个名君,但却能附于名君之翼尾,成为一代名臣。
谋一家福,何如谋万家福!
看一家笑,何如看万家笑!
现在的岳开山,只觉得一身轻松,满心干劲,摆脱了过去的思维,现在的他,正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呢。
在秦风离开涔州的时候,岳开山用开玩笑的口吻给皇帝讲起了大齐八大家在预感到自己会覆灭的时候安排下来的后手以及蜇伏计划,换来的却是秦风不以为然的大笑。
他是真正感受到秦风完全没有将这件事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也是,站在秦风的高度之上,这些小谋算,的确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
这也让岳开山感到很放松。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之上考量,使得八大家所有的谋算,看起来的确就像小娃娃在过家家。
“由着他们去吧!”秦风当时的回答,似乎在看着一出好看的戏剧:“如果他们真能重新崛起,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马蹄踩踏着刚刚筑成不久的水泥大道,岳开山面带笑容地看着那些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百姓,不时挥手向他们致意,而换来的,是百姓们如雷鸣一般的欢呼之声。
一个肯折节下交,一个愿意卷起裤腿,挽起袖子与百姓们一齐挖泥抬石头的郡守,符合老百姓们对于脑子中那种清官的最为朴素的认识。
岳开山抬头看着天空中的云舒云卷,脑子里想着的却是大明的皇帝,此时正在忙些什么呢?像那样一位智慧通天,心悯天下的帝王,过的日子可能要比自己还要苦上几分吧?没有他的辛苦,何来如今这大明的强盛天下呢?
想到这里,岳开山不由自主地挥动鞭子,敲在自己胯下马儿的屁股之上,马儿轻嘶一声,加快了步伐。
千金难买寸光阴呢,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当得珍惜每一寸时光。
岳开山快马加鞭,向着目的地飞奔而去。
而此时,岳开山认为必然正在辛苦工作的秦风,正趴在地上柔软的毯子上,手里拿着一支炭笔,聚集会神地在纸上画着什么。在他身后的大床之上,闵若兮倚在斜枕之上,面色却是有些苍白。
片刻之后,闵若兮又是一阵恶心感袭来,不由张嘴发出干呕之声,趴在毯子上的秦风唰地一下站了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