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8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爷,你又出城去了啊,你老要进去就进去,还用得着交这钱?”一个伍长模样的人陪着笑脸道,显然杨巡的身份并不低。
  “爷还能差你这几个钱啊,多的你们就去买点酒,暖和暖和身子。”杨巡笑骂道:“你们也真是心狠,那老头儿这模样拉来一车炭,你们还要雁过拔毛。也不怕老天爷打雷劈你们。”
  那伍长垮了脸:“杨爷,谁愿意做这样的事哦,这不是没办法吗?咱们在这里值守,白天还能硬捱着,到了晚上,那真是跟冰窟窿一般,好不容易看到一点炭,能不弄一点吗?晚上弟兄们也能好过一点,谁都不容易呢!”
  “巡城营能差了你们这一点炭火?”杨巡奇怪地问道。
  “杨爷,您是不知道啊,别说是我们了,便是巡城营将军那公厅里,都没有生火呢,都被调走了,我们都是一些苦哈哈,不像杨爷您是富贵人啊!”那伍长愁眉苦脸地道:“现在城里啥都缺,根本就买不到这些东西啊。”
  杨巡点了点头,冲着伍长道:“辛苦了。”便打马扬长而去。
  洛阳现在物资奇缺,有价无市,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因为所有的东西现在都要优先供给军队,像柴炭这样的时令性物资,更是没地儿买去。官营的那些炭窑,基本上出窖便会装车,直接送往前线军中,也难怪这些巡城营的家伙们如此了。
  杨氏一族是洛阳的坐地户,有名的大商人,做得便是军队的制服生意,从内衣到外套,从棉衣到棉被,从帽子到鞋子,种类齐全,他家的制作工坊便在城外数里的卢镇。每隔几天,他总要出城去巡视一趟。
  大齐光是野战军便有数十万,如果再加上各地的郡兵,上百万都打不住,前些年搞了一阵子的精兵之策,但这两年因为乱子频出,大量的青壮失业成为流民,精兵政策便成为了一纸空文,为了不生乱子,朝廷大量地将这些青壮编入了军队,使得齐国的军队数量,一下子澎胀到了两百万有余。
  当然,数量是上来了,质量却是下去了。一个合格的战士,可不是这些刚刚放下锄头才不久的人就能充任的。
  说起来军队数量增加了,像杨巡这样的人该高兴才是,因为军队人数一多,他的生意也就越好,虽然他只能吃下其中的一部分订单,但这也能让他成为全大齐有名的大商户了,但在外人艳羡的目光之下,杨巡照样是有苦自己知。
  他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他背后的大人物在长安还说得上话,还手里握着权力,只怕他早就倒闭了。因为现在朝廷向他要货那是没商量的,到了时间点上,没有货物交上来,那是毫不客气地,但结起帐来,问题就大了去了。
  也就是他背后的人物还说得上话,兵部那些人才勉强还给一些面子,多多少少还是会结一部分,但日积月累,朝廷拖欠他的费用已经十分巨大,今年以来,杨巡完全是在用自己的老底子维系着生产。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样的日子还如此持续下去的话,自己离破产已经不远了。
  关键问题是,一旦破产,就交不出货,交不出货,就等于贻误了军机,这可是要掉脑袋的罪行。一家子只怕到时候一个也跑不脱。
  杨巡可是知道,即便是在这洛阳城中,也不知有多少权贵在觊觎着自家的财富,即便没了现银,那些地产,铺子,还有城中最好地段的那座占地极大的园子,都是别人想要掠夺的东西。
  他已经准备去长安跑一趟了,总不能这样等死。
  往年的这个时候,街头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倒还是人流如炽,可举目望去,却一个个形销骨立,面容呆滞,纵然有一些正常的人,也是面有愁色,来去匆匆。
  这可是洛阳啊!
  张巡在心底里长叹,洛阳如此,其他地方如何,不问可知。
  这大齐,当真已经撑不下去了吗?
  转过了几条街道,街面之上便显得冷清了许多,这些地方住着的非富即贵,要么便是朝廷的衙门所在,那些难民们是不可能走到这个地方来的。杨巡的府弟也便住在这条街上。
  正欲策马加速,他却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正是先前他在城门口碰到的那卖炭的老夫妇,他勒停了马匹,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在巡城营衙门口,看到了几个军官,正在合力将平板车给拉进衙门大门里去,而那老夫妇,则满脸欣喜地站在大门口,大概他们也没有想到,一进城,便会碰到这几个军官,然后便被带到了这里,声称他们要买下他所有的木炭。
  杨巡眉头微皱。觉得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片刻之后,又一名军官走了出来,递给了那老汉一样东西。
  果然,那老汉惊叫了起来:“这是什么?”
  “这是你卖炭的凭证,三个月之后,拿着这凭证,到巡城营来领钱。”那军官丢下这一句话,转身便走进了大门,砰的一声,大门在老夫妇面前关了起来。
  “官爷,官爷,我们不要凭证,我们要钱,家里有人病了,等着钱救命呢!”老汉夫妇两扑到门前,用力地拍着大门,但大门内,却毫无声响。
  杨巡叹了一口气,想要上前,走了两步,却又停了下来,他可怜这老夫妇,谁来可怜他呢?要是自己破产了,不但自己一家性命难保,只怕靠着自己吃饭的成千上万的人,也要落得这老夫妇一个下场吧?自己又能救得了几个?
  他硬着心肠,策马而去。


第2026章 加盟
  跨进家门,杨巡翻身下马,用力揉了揉脸庞,在脸上摆出了一副笑容的模样,他不想家人看到自己焦灼无比的模样。
  没走几步,管家已经是急步迎了上来,“家主,二爷回来了。”
  “怎么样?有没有弄到足够的绵布和棉花?”杨巡向前跨出的步子猛然顿住,脸上的笑容消失,急切地问道。
  “看二爷的模样,似乎情况比预料的要好得多。”管家道。
  杨巡的脸上立时浮现出了笑容,“我就知道他不会辜负了我的期望。”
  杨氏的工坊,因为没有足够的原料,已经无限接近于关停了,而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关停,而是不能按期交货时朝廷的责任追究。
  对于现在的齐国朝廷来说,他可不会管你什么客观原因,他只管你能不能按时交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来。
  可这些订单,真不是自己想要拿来的啊!那是朝廷硬塞给他的,不接还不行,也就是长安的那位大人物再三斡旋,才尽量地给自己减少了一部分订单,要不然杨氏早就倒下了。豫州的另一位从事这一行业的大佬,底子比自己更厚,在行业之中更一直都是老大,可就是因为不能按时交货,被以贻误军机之罪抄家,最后虽然逃得了一条活命,但却是倾家荡产,一家人就此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凄惨无比。
  杨巡似乎已经看到,此人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
  家中得力的人手,全部都被他洒了出去,唯一的一个目标,就是搜集足够的原材料。但问题是,现在他的资金已经不足了,手里拿着兵部的厚厚的一沓白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兑现。
  派出去的人一直都没有回来,而二弟杨速是第一个赶回来的。
  他迈开大步便向着屋内走去。
  “家主,同仁堂的樊春樊家主与二爷一起过来的,现在正与二爷在堂中喝茶叙话呢!”管家急追两步,道。
  “樊春?是来借钱的?”杨巡一怔,问道,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他哪里还顾得上别人,哪怕是一向交情不错的同仁堂。
  “看样子樊家主的心情也不错。”管家犹豫了一下,道。
  杨巡想了一会儿,低声道:“你先去大堂把二爷叫出来,让他去二堂,你再哪里陪着樊老板说会儿话,我先问问二爷这是怎么一回事?”
  “明白了,家主。”
  瞅了一眼大堂,杨巡转身走向了旁边的小道,绕路向着后面的二堂走去。
  刚刚换好常服,一杯热茶端在手中还没喝上一口,杨氏老二杨速已是急步走了进来。一看洋溢在杨速脸上的欢快的笑容,杨巡一颗心立时便放到了肚子里。
  “大哥!”杨速叫道。
  杨巡指了指身边的位子,示意杨速坐下,旁边的茶几之上,早就放好了另一杯热茶,杨巡慢慢地喝了一口,这才看着杨速道:“这次弄到了多少货?”
  “足够我们应付这一次的订单!”杨速兴奋地道。
  “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的货?”杨巡震惊地问道,原本他以为二弟只是弄到了一点货来应急,没有想到他居然能弄到这批订单所需要的所有原料,如此一来,杨氏的危机,便算是暂时解除了。过了这个冬天,日子便会要好过一些,因为订单会大幅度的下降了。
  “走得是同仁堂樊老板的路子。”杨速道。
  杨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樊春是做药材的,什么时候有了我们这一行的路子了?”所谓隔行如隔山,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身在局外,你根本就弄不清楚这行业里面的弯弯绕绕,就算是盛世之时,外行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更何况现在这样的世道。
  杨速左右看了看,杨巡心中微惊:“我们的货款也不足,樊老板帮你走通了路子,难不成还帮你垫付了货款吗?现在这世道,有货的人,绝不会接受我们赊欠吧!”
  杨速叹了一口气:“倒不是赊欠,而是有人给我们贷款。”
  “还有人敢给我们货款?利息几何,你答应别人用什么作抵押?”
  杨速吞了一口口水,低声道:“大哥,给我们货款的是明人,货物也是那些明人想办法弄进来。”
  杨巡的手微微发抖,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手指着杨速,他声音颤抖:“你,你怎么敢,你这是把我们杨氏往绝路上引啊!这要是泄漏出去,立即便是抄家灭族之祸。”
  “大哥,我们不能按时交货,下场又有什么两样吗?豫州雷氏便是前车之鉴,这一次出去我还专门去了豫州,原本是想去看看雷氏还有没有什么资源我们能拿来用一用,可是去一看,实在是太惨了,让人不忍目睹,我给他们留下了一些银钱,雷氏家主千恩万谢,竟然下跪向我道谢,大哥,以前那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呢!我不想我们杨氏也落到这样的下场。”
  “可是,可是……”
  “大哥,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为什么不能搏一搏?”
  “这哪里是搏一搏,你这是让我们从此被架在火上烤,被放在油锅里烹啊,明人就那么好心,给你布匹,给你棉花,还给你贷款?你要说他们无所图,只怕连我们家的狗都不会相信。”杨巡怒道。
  “那又怎么样?现在这世道,大齐还能撑几年,谁都不知道呢?我们只能熬着,只要家族不倒,人不死,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杨速抗声道。
  杨巡长久地沉默,好半晌,才幽幽地道:“货怎么进来?”
  杨速紧绷的脸皮顿时放松了下来,走到杨巡身边,俯身低语了几句。
  “从海路?”杨巡惊问道。
  “先走海路,然后再伪装一番,折腾几个来回,便将这些货全部洗清了,大哥,涉及到此事的有不少材料供应商,这些人都是要从中获利的,虽然我们从明人那里拿来的货价格很低,但这样一番捣腾下来,成本价格可就起来了不少,比我们以前的成本价要高出不少。”
  “现在那里还能计较这些,能顺利地拿到货,不露馅,完成订单,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杨巡叹息道,“你这一番谋划还是很不错的,如此一来,虽然成本增加,但风险却也大大降低了。”
  杨速尴尬地一笑:“大哥可是高看我了,我哪有这个本事?这都是那些明人安排的,说实话,这一阵子安排把我也绕得七荤八素,要不是樊春樊掌柜这一路回来给我介绍,我到现在都还摸不清这其中的脉络呢!”
  “明人!”杨巡呻吟了一声,“明人给我们贷款,你拿了什么做抵押?”
  “给我们贷款的是兴隆银行,这也是我放心的原因之一,这家银行的兴誉着著,从不坑人,我答应他们用我们在洛阳的铺子还有那些田产作抵押,那些人很大度,现在货已经开始向着洛阳行来,他们只不过派了一个人过来拿我们的这些东西。”
  “仅仅如此吗?”杨巡苦笑道,如果明人的兴隆银行真只要这些,那于他家而言,还真是幸事,只不过这样的好事,打死杨巡也是不相信的。像兴隆银行这样虽然说是私人的,但要说背后没有明人官方的影子那才是有鬼了。
  无利不起早,像兴隆银行这样的大独角兽,追求的恐怕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上的利润了。
  杨速道:“樊老板希望能与你面谈。”
  杨巡点了点头,“你去请他进来吧!”
  杨速转身走了出去,杨巡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衫,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一个他不得不掉进的陷阱之中。明人当然不会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所要的,必然也是要让自己担上破家灭族风险的勾当。
  同仁堂老板樊春满脸笑容地走进了二堂。杨速着了房门,自己就站在房门口。
  杨巡看了杨速一眼,刚刚杨速只怕还有很多话没有跟自己讲。
  “樊老板,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已经与明人勾结在了一起?”杨巡直截了当地问道。
  樊春看着杨巡,失笑道:“杨家主果然彗眼如炬,说勾搭未免太难听了一些,我这叫做弃暗投明。不瞒杨家主,一年前,我便已经投奔了明人,加入了他们的国安局。”
  “因为去年的那一桩事?”杨巡叹息道。
  樊春点了点头:“去年我的遭遇与杨家主如出一辙,那时的我是走投无路,朝廷不顾我们的死活,杀鸡取卵,这是要活活的逼死我们啊,那个时候,有一个熟人找到了我,这才让我们同仁堂活了下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了,我们的朝廷不可恃,我们要活下去,想要活得更好,就得另谋出路。”
  听着这话,杨巡看向杨速,见自己的二弟毫无惊讶之色,显然,这些事情,二弟是早就清清楚楚的了。
  “这么说来,明人是希望我也加入他们的国安局了。”他苦涩地道。
  樊春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放在了杨巡的面前。
  “振武校尉?明人出手,倒也大方。”
  “杨老板意下如何?”
  杨巡将东西卷了起来,放进了怀中,“还能如何?如果我拒绝,那些正在向洛阳行来的货物一定会岔子吧?那时候,我不但完不成订单,还会被明国谍探这个帽子死死地扣住,樊老板,你说我能什么意见?”
  樊春大笑:“杨老板是个妙人。不过杨老板,你绝不会后悔的,齐国,撑不了几天了,过几天,你便会有一场热闹看的。看到了这些,你就会知道,大明必将胜利。等到明国一统了天下,才是我们商人的最好的时代啊!”


第2027章 商人最好的时代
  明国一统了天下,才会是商人最好的时代。
  这一句话,让杨巡怦然心动。是啊,作为商人,他们怎么会不知道明国的商人们过得是如何的惬意呢?
  在齐国,商人不论如何有钱,看起来光鲜亮丽,让旁人艳羡,实则上他们就如同官府在刻意养着的一头头肥猪,看着足够肥的时候,便拖出来放放血,这还要是那种知情识趣听话的,否则,就是直接拖出猪圈去一刀宰了吃肉。反正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又会培养出新的肥猪来。
  杨巡家大业大,但也不得不在长安城中找上一个大人物作为自己的靠山,那人什么本钱也不用出,什么风险也不用担,每年便能多杨巡这里拿走数十万两银子。而且不论杨巡这一年是赚是亏,这一笔孝敬银子是断然不能少的。
  而真正到了出大事的时候,这些人并不能挺身而出替他们挡灾,就像这一次,那人也只不过替杨巡减少了一些订单,而剩下的那些单子仍然足以把杨氏压死。而豫州雷氏,显然就没有自己的好运气了,他的靠山肯定也替他出了力,但他的摊子太大,涉猎太广,终于活生生地将自己压死了,而最后关头,他的后台并没有将他保下来。
  但在大明,商人们却根本不用在意这些。明国有着一条条的律法,确保着商人们的利益,商人组成了一个个的联合会,他们甚至对明国朝廷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他们已经堂而皇之的走上了前台。
  大明朝廷也向商人借钱,他们不但向商人借钱,还向百姓借钱,但借钱的同时,利息也说得清清楚楚,一年一结,清旧账,借新帐,听说明国朝廷历来都靠着借贷渡日,但他们却建立起了无比可靠的信用,以致于商人百姓踊跃给朝廷借钱,最为可笑的是,这两年,明国朝廷逐渐富有,不再向商人百姓借贷了,居然还有不少人有怨言,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生财路子。
  这在齐国人听来,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杨巡却知道这是真真切切地发生着的。
  明国朝廷替商人们开路,替他们开源,让商人们赚取越来越多的财富,而良性循环之下,他们的朝廷敢越来越有钱了。
  这与齐国成了最为鲜明的反差。
  最让杨巡羡慕的是,齐国的商人,现在不但逐渐已经在政治之上有了发言权,他们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在海外开拓,打下一个个新的地方,将那些地方变成了自己销售商品的最新的地盘,明国永远在扩大生产,却永远不愁东西没有销路。
  恨不能生为明国商人。
  杨巡只能在心里叹自己生不逢地。如果自己生在明朝,指不定现在自己也在海外耀武扬威地做着那些土番们的太上皇呢!
  “杨兄,以后我们就真正是自己人了。”看着若有所思的杨巡,樊春亲热地拍着他的肩膀,“放心,十天之内,你要的货物,便会运到洛阳,你的厂子,能继续开工,完成朝廷的订单。”
  杨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定下神来,道:“樊兄,虽然我们都知道,齐国最终可能会失败,但现在,我们必竟还是在他们的治下,他们要取我们的性命轻而易举,这种事情,便是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活计,所以,我要给杨氏留一条后路。”
  “杨兄是想要送一些子侄辈去明国吗?”樊春问道。
  “你怎么知道?”看着如同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一般的樊春,杨巡惊问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早就这么做了。”樊春耸了耸肩。
  杨巡瞪着樊春看了半晌,才恍然大悟地道:“去年你那暴病去世的次子,便是去了明国?”
  “不错,现在他正在明国越京城,过得很好,很安全,另外开了一家回春堂。这两年,我们店里一些有经验的老人逐渐辞工离开同仁堂,实际上是去了明国那边。”樊春得意地道。
  “你着手得早,倒也没有问题,但现在我想这么做的话,只怕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杨巡有些苦恼地道。
  “这个其实我们早就想到了,也想了一个法子。”樊春道:“杨兄,你交付货物的时候,是不是要亲自押送往军中。”
  “当然。”杨巡恨恨地道:“亲自押往军中,由那些人验货,直到他们签了单据,我们才能凭这些单据到兵部拿回那些白条子,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贿赂那些验货的人,才不会受到刁难。”
  “这一次,你便安排那些离去的子侄押送货物,等他们交了货,在回来的途中,会遭到一些暴民的袭击,然后就死翘翘了,这样一来,那些当官的,只会因为你丢失了这些单据而不由付款沾沾自喜,倒是不会理会这些人究意是怎么死的了。”樊春笑道:“当然,戏要做全套,你要再安排人去重新讨要单据,或者去兵部扯皮,不过他们当然是不会认账的。一来二去,你家里没了几个人的事情,倒是不会有人在意了。”
  杨巡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这样一来,我也能安心不少,不管怎么样,杨氏不会断了根。只是莫名损失了这么大一笔钱,明年的日子就会更不好过了。”
  “咱们抱上了明国这条大腿,总是能想办法渡过这条难关的。”樊春笑道:“我现就在盼着大明早一点打过来,这样一来,咱们便可以活得光明正大,活得潇潇洒洒。”
  双方至此,算是谈得皆大欢喜,杨巡有了货物,又有了退路,心中也是欢喜,当下让人摆上酒菜,与樊春把酒言欢。
  席间两人不由自主地又说起了明国商人的现状,都是唏嘘不已,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啊!
  “樊兄,你先前说有惊喜要给我,这到底是什么惊喜,现在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您可以透露一二了吗?”几杯热酒下肚,杨巡笑问道。
  “说来惭愧,这话,也是有人这么跟我说的,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是真不知道,但说起来也就是这两天了。”樊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先前,我不过是扯虎皮,做大旗呢!”
  “能有什么惊喜呢?总不成是明人打过来了吧!”杨巡笑着摇头道:“他们距离洛阳还不知有几千里地儿呢,除非他们能飞。”
  “谁知道呢?”樊春摇头道。“不过另外一个惊喜我倒是可以提前告诉你,到时候你的货物来的时候,有咱们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