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8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乌林自然也将他仅剩不多的骑兵们丢出去捞一些战功,至于步卒就还是算了,鏖战了大半天的他们,此刻也是疲累不堪,还是留下来善后,打扫战场也是一个不错的活计儿,大兵们能从那些死人身上弄到不少的钱财。
至此,齐军的一路进攻便算是基本上失败,但一天之后,飞艇传来的情报,便让几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敛去了,彭春的那两万人,压根儿就不是去万州城的,他们擦着万州的边境行进了一长段距离之后,然后突然拐了一个弯,竟然向着湘州方向而去了。
“本来还想让你们在这里休整两天,我好好尽尽地主之谊的,现在看起来是不行了。”乌林笑道:“你们似乎又要赶路了。”
“骑兵,就是一个劳碌命!”江上燕大笑着,“劳烦乌将军给我们准备足够的干粮,酒水等物,我们这便去追彭春去,那小子想当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闹腾一番,我们也只好当一当如来佛袓了。”
“小事一桩!一个时辰之后,便会备足各位将军部属所需。”
第2049章 背河而战
湘州郡守胡睿在听到两万齐军直奔湘州而来的时候,顿时慌了神。如果不是紧跟着传来大将军杨致在得到消息之后已经带兵前来,他几乎已经在盘算着到底是守土殉职还是弃职潜逃了。胡睿在楚国时期就是湘州的郡守,能一直做到现在还没有换人,也是一个异数,这不仅仅得益于他是当初大明算计江南四郡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决定投奔大明的楚国官员,也因为他如果细数起渊源来,也可以说成是杨致爷爷那一系的官员,既然杨致现在作为留守在楚地的大将军,对于胡睿,自然也不会随意地换人了。
“大将军,大将军,您带来了多少军队?”看着顶盔带甲,系着披风威风凛凛踏进府衙的大将军杨致,胡睿一迭声地问道。
“五千人!而且还没有带得及武装起来,你这湘州武库,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吧?”杨致走进了大堂,当仁不让地往中间一坐。
“才五千人啊!”胡睿大失所望,“不过五千人,守住郡城问题也不大,大将军,郡里的武库,下官已经前去查看过了,满满当当,所有的装备都保存完好,武库官员还是很尽职的。”
“那就好!”杨致看了胡睿一眼,从他手中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放了下来,笑道:“不过我可没有准备守城,江上燕他们可以不理会彭春这股人马,任由他们在万州穿府过县,那是因为万州本来就对战争有着充分的准备,而且多年以来战争不断,人丁并不稠密,你这湘州能与万州比吗?你一个县,都要比他们一个州的人多。所以我们要找准时机,出击才行啊。”
胡睿无奈地道:“可是大将军,他们有两万人,您这五千人,虽然都是老兵,但必竟久疏战阵了,而且恕下官直言,您这五千人,可不是老明军退役的啊!”
杨致瞟了他一眼,淡淡地道:“这五千人的确不是老明军,但他们也是从前楚的东部边军退下来的,被程老帅调教过的军队,又能差到哪里去?”
“是下官失言了。”程务本虽然死去多年,但他的威信,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却仍然让人敬畏。“可是大将军,您这五千人想去寻找对手决战,还是太冒险了,一旦有所闪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啊!”
虽然有些畏惧杨致,但胡睿还是据理力争。
“寻找?有什么可寻找的?”杨致呵呵一笑:“他们的目标如果真是湘州而不是虚晃一枪的话,他们能走的地儿多吗?我是去守株待兔。”
“那么长的河道,哪里能判断他们从哪里渡河?”胡睿喃喃地道。
杨致大笑,“胡郡守不懂军事,自然不知道,河道虽然长,但适宜渡河的地方可真不多,他有两万人,想要过河之后顺利展开的地方那就更少了,所以只要他们的目的地是湘州,那么,我就可以算死他们要在哪里过河,我就在哪里等着他们。”
“大将军若走了,郡城里怎么办?”胡睿可怜巴巴地道。
“后续会有征召而来的部队陆续赶过来,你做好准备接应他们就好了。”杨致挥了挥手:“找个地方,我休息一下,你马上安排武库官员交接装备。”
“是!”看到杨致心意已决,胡睿只能无奈地答应了下来。心道纵然大将军要冒险出击,便只能祈求老天爷保佑敌人当真是一头撞到大将军哪里去,好歹也可以半渡而击,总是能占不上便宜的。
正如杨致所言,带着两万人的彭春,可供选择的余地不是不多,而是只有一个,那就是青滩。因为哪里不但水流平缓,更重要的还有一架水泥钢筋构建的大桥。彭春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选择这一个大家都可以预料到的地方,其实是欺负此时的湘州,根本没有多少军队可供调遣。明军的主力部队,此刻要么在昆凌郡与郭显成的主力部队对峙,要么便在徐州和万州跟齐军大打出手。
在这一路的向着大明腹地进军的过程当中,他也终于清楚了江上燕带领着的上万骑兵没有理会他,而是去了同方,在心里也只能替李家荣祈祷了。从一个将领的角度来讲,江上燕的选择并没有错,如果他们能迅速地消灭李家荣的话,那么以骑兵的速度,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追上自己,所以一旦确定了江上燕骑兵的动向之后,他便再也没有什么顾忌,基本上是日夜行军,向着湘州一路狂飙猛进。
他需要争取时间抢先过河,湘州不是万州,没有多少军队防守,只要能拿下万州郡城,那接下来他回旋的余地就大多了,至少他可以据城而守,等待着大将军郭显成在昆凌郡的战果,如果郭显成一旦获胜,那他占据了湘州,便可以为齐军主力部队提供一个有力的支点,为大齐军队大规模进攻楚地奠定基础。
所以他只能选择青滩,抢占大桥。用最快的速度过河。
杨致与彭春有着同样的判断,所以他带着他的武装起来五千预备役,径直到了青滩候着彭春的到来,不过与胡睿所预想的半渡而击不一样的是,杨致是直接过了河,五千人背靠着河和大桥列阵,竟然是准备背水一战。
当然,杨致的手下,并不是真正只有五千预备役,雷暴的一千雷骑也在他的麾下,另外,四艘从泉州船厂制造出来的内河快船,此刻也正在他身后的河道之上一字摆开。这些内河战船之上可是装备了大明最先进的速射炮,如果没有这四艘船上的八门速射炮,说实话,杨致的心里还真是没有什么底气的,不过有了他们,那就大不一样了。
炮船之上装备的速射炮,与现在明军与齐军之中装备的火炮在杀伤性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用了这种炮之后,任谁也不会再喜欢现在那些还被陆军当作宝贝的火炮。
除了这些力量,杨致还有一百名贴身侍卫,这是秦风强令为每一位大将军配备的,这些人,清一色地装备着大明1式。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恃仗,杨致才信心百倍地背河一战,他要引着彭春孤独一致地来强攻自己。彭春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除非他不渡河,但他如果不过河的话,那江上燕一旦追了上来,他的下场又能好得到哪里去,两万以步兵为主的部队,一旦被一万骑兵盯上了,那迟早就是被吞掉的命运。
杨致并没有比彭春早到多少时间,他只不过比对手早了两个时辰抵达青滩。当他的军队渡过河列好阵容的时候,远方已经是烟尘滚滚,彭春的先锋骑兵已是抵达了这里。
彭春是当真没有想到杨致竟然是背河立阵,他在迷惑之余,也是勃然大怒,这是赤裸裸的蔑视。在望远镜中看到骑着高头大马,身上大红披风被寒风吹得高高飘扬的杨致大模大样地立于大桥之上的时候,他立即放下了望远镜,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他没有多少时间与敌人纠缠,因为断后的斥候,已经向他报告了江上燕的骑兵所在,距离他不过半天日程而已。
杨致的五千军队,除了弩机之外,什么远程武器也没有带,这与彭春差不多,彭春连弩机都没有携带,像重弩这样的重武器更是不用提,为了追求前进的速度,他的军队,只是保持了最基本的装备,军队的远程武器,便只能是弓箭为主了。好在齐国兵不像大明军队淘汰弓箭手已经多年,在他们的军队之中,弩手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起攻击的首先便是骑兵。
三千骑兵狂奔而来,溅踏而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明军军阵之上,咣当咣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正如杨致所言,这支预备役部队虽然已经久疏战阵,但毕竟是程务本调教过的东部边军,与齐军熬战多年,一踏上战场,一听到熟悉的军鼓之声,一看到齐国人的军旗,齐国人的军装,那种根植与内心的战意瞬间便被激发。
一面面的大盾被竖在了地上,伴随着卡卡的声音,所有的盾牌被组装到了一齐,构成了一面盾墙,在盾墙的后方,一台台弩机从盾墙的缺口里探出了机头,对准了烟尘翻腾的地方。
但率先开火的,却是他们身后的四条内河炮船。
八门速射炮的炮口齐唰唰地对准了前方的战场,伴随着一声令下,炮船船身向后微挫,一圈圈的浪花向着四周荡漾开去。
炮弹准确地落在了奔腾的骑兵中间,每一次爆炸,便会将或多或少的骑兵掀下马来。
听到对面炮弹隆隆不绝于耳地自空中落下来爆炸,彭春脸色微变。
骑兵冲了出来,再一次响起的是清脆的大明1式的声音,杨致将他的一百名枪手集中在弩机之后,此刻这些人稳稳地站在大盾之后,稳稳地勾动板机,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枪手,拿子弹喂出来的这些人枪法极准。几乎是一枪一个地将八十步左右的骑兵掀下马来。
再向前,便听到了弩机的啉啉之声。
第2050章 一战而定
骑兵冲阵,步兵跟进,彭春采用的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标准的进攻模式,但他的对手却并不是过去类型的军队,横亘在河道之上的四艘内河炮船之上安装的八门速射炮,与他们的武器装备,已经不仅仅是代差了,而是领先了太多太多。猛烈的炮击,打散了骑兵的冲锋队列,将后续跟进的步卒阵列炸得七零八落。杨致的那一百名手执大明1式的贴身侍卫,对于骑兵的杀伤尤其巨大,不管是人是马,每当有骑兵冲过了炮火组成的死亡铁幕之后,他们手中的大明1式总是会适时地响起,将这些骑兵殂杀在距离本阵六十到八十步外。而能侥幸冲过这两道阻拦的骑兵,已经是廖廖无几了,在弩机的再一次攻击之下,真能攻到明军本阵之前的,已经是少得可怜了。
然后,他们便倒在了那面盾墙之前。
大桥之上的杨致举起了手,微微向下一按,河道之上的炮船在下一刻,便全都沉寂了下来,密不透风的盾墙蓦然左右一分,露出了他们身后的由雷暴统领的一千铁骑。
这支军队是兵部尚书小猫在受到矿工营的启示之后,组建的一支重装骑兵,人数并不多,从建成之日起,便只有一千余人,这些骑兵的战马,都是从成千上万匹战马之中挑选出来的,体形比一般的战马要大上三分之一,一般所谓神骏的战马跟他们一比,就像是一只驴子了。
这些战马都装上了盔,硕大的马头之上都没有放过,头盔之上那根长长的尖刺,看起来倒像是一只只的犀牛。与战马一样,骑士也是身材高大,全身都基本上封在了盔甲之中。
但这样的重装骑兵,从一开始便得不到皇帝秦风的支持,因为能用到他们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更多的情况之下,这样的一支骑兵,能被一支轻骑兵活活地玩儿死。所以从组建开始,这支骑兵便只有一千人而已。随着火药的发明,热武器的迅速发展,这支重骑兵的存在感便更低了,因为他们即便穿上更好更重的盔甲,在炮弹的攻击之下,仍然会不堪一击。
但在今天,这支重骑兵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炮声停止,枪声不再,五千大明步卒之后,露出的是这样的一支钢铁怪兽。为首的雷暴高高地举起他的狼牙棒,这支钢铁之师,便从战场之上横压了过去。
在他们的身后,五千步卒敲着战鼓,举着刀盾,缓缓跟进。
无数的羽箭落在了这些铁甲怪物的身上,只不过在发出叮叮当当的一阵乱响,留下一些小白点然后便无奈地滑落下去,他们所过之处,便如同一只巨大的碾子碾过一般,不论是人还是战马,都被摁平在了地下。
彭春悲哀地发现,自己拥有人数之上的绝对优势,但在对方的凶猛打击之下,军队已经在开始溃散了。看着那支重装骑兵向着自己的中军大旗汹涌而来,他长叹了一声,举起了手中的战刀,厉声喝道:“擂鼓,出击!”
逃是逃不掉的,不是说他从这一场战事之中逃不掉,而是就算逃过了今天这一劫,接下来也会被江上燕撵得如同狗一般的四处奔逃,最终还是难逃一败一死。
更重要的是,他突然发现了明军的真实战力,与战前他们这些齐国大将估计的大相径庭,这只是一支预备役部队啊!
彭春整个人都蔫了,他似乎已经看到了郭显成在大会战之中兵败如山倒的场景。他要完了,李家荣早就完了,徐州的兵马,便能撑更多的时间吗?
左右两翼全都完蛋了,明军必然会从两翼反插进潞州,到时候,受到威胁的就是郭显成了。齐军突然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在战事的初期的确占到了一些便宜,让明军有些猝不及防,但随着战事的深入,双方的战力差距便越来越清晰了。
杨致孤独地策马站在大桥之上看着战场,明军虽然人数更少,但却已经牢牢地掌控住了局势,雷暴如同碾子一般模碾过战场,五千明军组成了数个方阵,跟在他们的后方将被冲击的稀稀拉拉的齐军砍麦子般地砍倒在地上,几个方阵时分时合,完美地展示出了楚国最强盛时期的东部边军的风采。
这让他很是有些伤感。当年的楚国何其强盛啊,文有杨一和,武有程务本,一文一武,硬是顶住了齐国多年的进攻,可惜的是,这支强大的军队,如今剩下来的人已经太少了。这一战之后,或者自己可以上书皇帝,将这支硕果仅存的东部边军的编制保留下来,也算是给九泉之下的爷爷和老帅程务本一个安慰。
胡睿自从杨致率军扬长而去之后,便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燥不安,连在府衙里也呆不住,干脆跑上了城头翘首以盼,城内所有的青壮都被他组织起来上了城头,城门早就封闭,城内也全部戒严,但只要一看看城头之上那些简直可以用一无是处的家伙,他便觉得自己的脖子凉嗖嗖的,他是见过强军的,这些勉强武装起来的青壮,到时候当真有用?只怕敌人的旗帜一出现,他们就会扔了武器撒丫子就跑吧?
在一阵阵的煎熬之中,在夜幕即将落下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远处一骑飞一般地向着城头而来,看着那名骑士背后背着的一面红旗,胡睿从咽喉身处发出了一声呜咽,声音如此之大让他自己也吓了一跳。
这是从紧崩之极的神经之中骤然放松下来之后无意识反应。
红旗报捷!
“大将军威武!”他情不自禁地挥舞起拳头,大吼了一声。
骑士狂奔到了城下,一个漂亮的小弧线侧停,战马两只前蹄高高扬起,再重重地踏下。
“青滩大捷,我部歼灭齐军主力,阵斩齐将彭春,大将军有令,湘州郡守胡睿,立即组织城内青壮,赴青滩协助大军清扫战场,捕捉余寇。”
“湘州郡守胡睿谨遵大将军令!”城头之上,胡睿喜笑颜开。
江上燕的一万骑兵在青滩战事结束之后的第二天才赶到,让他无语的是,这里已经没有他什么事了,除了协助杨致去清剿那些在战场之上溃散的漏网之鱼之外,他竟是无所事事。
三天之后,来自湘州的后勤补给让这两支军队满血复活,他们立即启程前往昆凌郡,周济云面对的是郭显成的主力,他哪里的兵力,略显不足,现在整个楚地动员起来的兵马,都从各地在源源不绝地赶往昆凌郡。
这一场战事,已经不仅仅是与郭显成决战了,皇帝要去潞州过年的口喻已经传到了高级将军们这里,击败郭显成,拿下潞州城,已经成了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昆凌郡的形式已经渐渐明朗起来,随着郭显成派出的两支大军,一支覆灭,一支被拦在徐州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整个战役的焦点,带是落在了双方主力的决战之上。而对于双方来说,明军犹有退路,即便会战失败,他们也最多不过是退守昆凌郡,而两翼从万州和徐州发起反击的军队,仍然能逼迫郭显成不敢太过于深处,从而再度形成僵持之势,但对于齐军来说,会战一旦输掉,就会输掉所有。
总体形式对于明军极其有利,但周济云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哀兵,有时候可能一触即溃,有时候,却也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齐军的战斗力其实是不弱的,曾经身边齐国大将的周济云当然深深地了解着这支军队,如果不是明军在武器装备之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那么两军对垒,谁胜谁负还真说不清。
但武器终究是需要靠人来操纵的,这一战,他是一点儿也不敢懈怠,更何况皇帝说要去潞州过年,也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与昆凌郡与潞州双方都是默默地准备最后的大决战的时候,沧州,也并不平静,明军自从在横断山脉之中击杀拓拔燕,迫使齐军退出广阳城之后,便整个控制了横断山脉,何卫平率领的军团,以广阳城为基地,大军已经突出了横断山脉,对沧州形成了致命的威胁。而此时在沧州,随着拓拔燕的败亡,士气也低落到了一个最低点,暂代拓拔燕指军沧州军队的燕小乙,手中虽然拥有两万军队,却一直裹足于沧州城中不出。
沧州郡守吴京在处理完了最后一份文书之后,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揉了揉有些昏沉的脑子,来沧州数年,他竭尽所能,使得沧州能以一群之地,供养着数万大军,作为越国的前太子,他的才能用来治理一郡之地,实在是小事一桩。
“长安又来信使了,要求我们主动出击,夺回广阳城,燕将军哪里还没有做好出击的准备吗?”喝了一口茶,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一名官员。
“郡守,燕将军只怕不是没有作好出击准备,而是压根儿就没打算出击。”官员苦笑一声道。
吴京沉默了片刻,他与拓拔燕来到沧州,一文一武,军中,向来都是拓拔燕的禁地,他一直无法伸手,现在他无比后悔,因为拓拔燕死后,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便落在了燕小乙手中,他几次想要谋取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却一次次无功而返。
“燕将军被明人吓破胆了,这样的人,实在不适合再呆在这个职位上了。”
“郡守,这件事,还是等冯珂将军抵达之后再计较吧!”官员叹道。“现在,宜静不宜动。”
第2051章 装着装着,便成真的了
吴京决定与燕小乙再谈一谈。他对燕小乙还是很有感情的,当初他从大明逃出来时,身边陪着他的人便只有拓拔燕,孙军,燕小乙等廖廖数人,后来拓拔燕去了蛮地,便一直只有孙军与燕小乙伴在他的身边,可以说,在他人生最低潮的那十年前,就是这两个伙伴让他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在齐国觉得他的利用价值基本没有了的时候也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那时堂堂的前越太子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也是孙军与燕小乙二人在养活着他们一家子,当时的吴京可拉不脸去学着燕小乙孙军二人去给人看家护院当镖师。
孙军随着拓拔燕死在了横断山脉之中,曾经让吴京异常伤心,所以燕小乙如今的状况,他也是心有戚戚,但燕小乙如果还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状态的话,冯珂来了,是不可能放过他的,更重要的是,吴京到现在,还有着一颗复仇的心。虽然不管怎么看,齐国如今的形式总体上来说是极不妙的。
如果说吴京还是长安城里那个颓废的落寞贵族,那么他也就认命了,但现在,他手中有权力,手中也有兵,在他看来,燕小乙现在掌握着的军权,也就是他的军队,因为这么些年下来,他打心底里已经认为燕小乙是他的兄弟了。
十数年相伴,除了妻儿子女,还有谁能像燕小乙那样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的呢?
“小乙,来尝尝,这可是你嫂子亲自下厨做的菜呢!”吴京亲热地挟了一块肥瘦相当的梅花扣肉放在燕小乙面前的碗里。
昔日的太子妃康灵,是在吴京逃出越京城抵达齐国之后,明国皇帝秦风将其送还给吴京的,同行的还有他的一儿一女,秦风的大度或者说是对他吴京的不屑一顾,当时让吴京又是欢喜,又是愤怒。
洗尽铅华学煮羹汤的康灵,比吴京更早地接受了现实,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没日没夜地做着女红让燕小乙他们拿出去卖以补贴家用。当时在长安,一位被灭国的太子的日子,实在是难熬了一些,长安城中,那些自诩高贵的家庭的纨绔子弟最多是将他们当作猴子来观赏一番,但失去了朝廷的保护之后,那些街头的浪荡子以及黑心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