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8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揍,纵然自己还能拼命地挥拳蹬腿挣扎几下,但结果却不会有什么改变。
  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唯有进攻,才会有一线生机,就算是进攻输了,也不过是结果稍稍提前而已。所以在周济云的大军刚刚抵达的当晚,易红元便悍然率部出击。
  周济云作为资深大将,当然不会不防着敌人会趁着自己立足未稳的偷袭,不过他料错了一点,那就是敌人出城偷袭的规模。
  潞州郡守易红元倾巢而出,三万潞州兵在这个风雪之夜,竟然是全都出了城向着明军大营涌来。
  这就大大地出乎了所有明军将领的意料之外了。敌人有坚持可供坚守,居然这样全力出击,完全就是准备做一锤子买卖,不成功则成仁啊!
  黑夜之中,飞艇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后营中的飞艇,虽然此刻都紧急起飞,但因为恶劣的天气以及夜色的笼罩,他们能做的已经很有限了。
  因为对于敌人进攻规模的判断失误,在战事初期,齐国军队是占据着绝大的优势的,周济云布置在大营前方防备敌人偷袭的军队,被连接突破阵地,齐军主力,直奔大营而来。
  杨致倒是快活无比,他将军队的指军权尽数交给了周济云之后,自己虽然挂着一个副将的头衔,其实真正完全归他指挥的,也就是由许三妹统带的三千骑兵和一百个贴身侍卫了,战事一起,他便悄无声息地脱离了自己的亲兵营,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许三妹急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像杨致这样的武道修为,在这样的一个乱战夜晚之中想要摆脱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杨致此刻却正在夜色之中如鱼得水。他就像是一个游荡在战场之上的幽灵,专门瞄准着那些齐人的将领,不管是中级的还是高级的,只要是军官,他就去猎杀。
  他当然会牢牢记得他平生的第一场大战,那时依仗武道修为高的他,兴高彩烈的冲入到秦军的军阵之中,然后险些被一帮子小兵给扎成筛子的惨痛往事,所以这一次,他是一沾即走,绝不停留。
  而这一次的形式与那一次也时截然不同的,因为双方都是乱战。
  齐国人乱战,是易红元有意为之,只有与敌人纠缠在了一起,敌人的火力优势便完全发挥不了作用。明军乱,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敌人进攻的规模而被齐军截成了一段一段的各自为战。
  这样的战斗,自然是武道高手们最喜欢的模式。
  很多齐军将领莫名其妙的便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被黑暗之中的杨致悄无声息的一击而亡。那柄薄如蝉翼的小剑在黑暗之中便如死亡的镰刀一般,收割着一个又一个的战场骁将。
  易红元领着一万最精锐的齐军在黑暗之中如同潜伏的老虎一般窥伺着战场,他准备在最合适的时候发出致命一击,看着战线一点一点地向着明军大营推动,他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有时候逆势而动,不见得就不会有好的结果,这一战,他并不指望能将明人彻底击败,但只要胜了这一仗,将敌人逼退几十里,那就是一场大胜,如果运气好一点,能斩获明军大将,那就是更好了。
  两万齐军是他投出去的石子,他指望的就是这块巨大无比的石子能将明人的军阵彻底搅乱。
  而此时,周济云却也在冷冷地注视着战场,在初期的震惊之后,他马上反应了过来,看似他在不断地投入着部队去打这一场乱仗,但在夜色之中,他也不动声色地聚集起了最核心的力量,等待着易红元的最后一击。
  双方都知根知底,谁也别想占着太大的便宜,这一仗,最终看得还是士兵们的军事素养,这一点,周济云有着极端的自信。
  现在,战场之上,双方都失去了有效的指挥,只能是小范围的基层军官们凭着战斗经验在指挥战斗,在一个个小的局部取得胜利之后,再在稍大一些的战场之上获得主动性,最终形成席卷整个战场的优势。


第2061章 手起刀落
  易红元很希望他付出了很多心血的子弟兵们能在这样一场混战之中占据上风,这样,将会迫使周济云不断地将手中的力量投放出去来挽回劣势,这样一来,在自己随后的致命冲击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这样的战斗方式,是他再三考虑,反复权衡之后有可能收益比最大的一种,周济云的兵比他要多,但此刻骑兵用来去遮断自己后路,其它两翼的兵马在这样的一场乱战之中,即便派出援军,能发挥出来多少的战斗力来也值得怀疑,真正与自己面对面交锋的,主要便是周济云的中军了。
  守,肯定是死路一条,这样搏上后搏,或者便能搏出另一番天地。
  他目不转睛地盯视着战场,审视着整个战场之上的态势,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他终究还是失望了,在一般人看来,整个战场之上,双方还是处于均势当中,谁也没有占到谁的便宜,但像易红元,周济云这样的战场老将而言,却是一眼便能看出,战场之上的优势已经在一点一点地向着明军转移。
  其实易红元的想法并没有错,如果他面对的不是明军,而是其它的一支这队的话,这样的战斗,肯定会造成对方的慌乱,问题是明军不断地单兵装备之上,战斗力之上要比他的兵马更胜一筹,便是在最基层的指挥之上也要更有效率。
  乱斗之中,每一小支明军与友军相遇之后,很快地便能相互融合,由其中的官阶最高的一人负责指挥,如果两人官阶相同,那便由入伍年限更长的人指挥。明军全军上下,采用的是同一种操典,使用着同样的口令,练习着同样的内容,哪怕这两支小部队之间以前毫无关联,他们也能迅速地彼此融合,就算这个时候,从千里之外的桃园郡调来一支部队,他也能毫无障碍地与这里的部队迅速地配合作战。
  易红元的潞州兵则不成了。他的兵的确很勇猛,但每一支部队都带着领兵将领极强的个人色彩,作战虽然一个个都奋勇向前,但彼此之间的配合却大有问题,甚至有时候明明可以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团体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选择各自为战。
  此消彼涨之下,明军由初期的猝不及防,到慢慢地稳住了阵脚。
  易红元正是在看到明军已经稳住了阵脚之后,才发出了一声长叹。
  能在这样的被动局面之下稳住阵脚,已经说明了明军比己方要强大,接下来,便是他们的反攻时刻了。他不得不出击,这已经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点火!”他举起了手中的长枪。
  无数的火把骤然点亮,一条火龙骤然出现在夜空之下。
  “出击!”易红元摧动战马,向着战场狂奔而去,在他身后,一万兵马犹如奔腾的火龙,直直地插了进去,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敌我双方,只要处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之上的,无一不是被他们碾压在了地上。
  他们出击线路之上的明军自然是走避不迭,而躲开了军队正面冲击的潞州兵则是欣喜万分地粘连到了队伍的末端,跟着向前冲去。
  这条火龙,笔直地向着周济云的大营冲撞而去。
  原本灯火稀疏的明军中军大营突然之间光明大作,周济云策马立于大营之中一座用土垒起来的高台之上,冷眼注视着那支越来越近的潞州兵,在他的周围,无数的骑兵策马而立,靠近大营栅栏的地方,一排排的步兵挺枪带刀,在他们的前方,一台台的弩机蓄势待发。人不过由于栅栏的掩盖,进攻者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大营之内的情况。
  这样的乱战之中,什么火炮,霹雳火统统变成了废物,一炮打出去,指不定刚刚还是潞州兵云集的地儿,落下去的时候,便已经变成了明军占领的地块儿。
  “易红元还真是长进了不少,这样的招儿,倒也亏他想得出来。”周济云哧之以鼻,“不过终究也是只能为将,不能为帅。不能从全局考虑问题,这样的殊死一搏,与大局何益?徒然送死而已。”
  彼此知根知底,即便是在最初明军大乱的时候,周济云也没有自乱阵脚,没有派出中军大营之中他亲自指挥的兵马,而真是给其它各营下达了各自为战的命令。他相信他麾下的将领们,能很快地扭转局势。
  事实上,他的部下,也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这样一场混乱之中,他们慢慢地扭转了局面,虽然到了这个时候,各营的建制已经完全被打乱,队伍好一点的是以尉为单位,差一点的便是以伙为单位,更有一些彼此之间以前根本就不认识,但在乱战之中聚集到了一起,便立即组成一个新的小队,彼此肩关肩的杀敌,无数个这样的小队汇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伙,然后几个伙汇集在一起,便又汇成了一个尉。
  此刻的战场之上,彼此之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便是营指挥,身边也没有多少人,更有一些营指挥打到后来,发现自己指挥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兵马。
  不过,这对于明军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大明兵部最喜欢的就是将大明的兵丁调来调去,有时候是调一个伙走,有时候是调一个尉走。齐国是调将,大明是调兵。齐国人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大明则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潞州兵终于冲到了周济云的中军大营之前,此刻,他们已经不止是出发的一万人了,冲锋的过程之中,不停地有被打散的潞州兵附着在了队伍之后,使得他们的队伍愈发地庞大了起来,当然,失去了对手的明军此刻也在他们的后面聚集起了大队人马,在轻松地剿灭了那些被隔断的潞州兵之后,已经从后面围了上来。
  潞州兵从一字长蛇骤然散开,犹如洪水过镜,漫延而来,轰隆隆地冲向了明军的大营,然而不等他们发起进攻,明军大营的栅栏却自己倒了下来。露出了里面整整齐齐的步兵队列以及一台台的弩机。
  战鼓声骤响,弩机啉啉的声音不绝于耳地响起,将冲锋向前的潞州兵们一排排地扫倒在地上。
  这是一场有进无退的战斗,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更多的明军正在向着他们反包围过来,他们唯有笔直向前,冲破前方的阻碍,杀透明军的大营,才能赢得生机。
  骑兵们不顾一切地纵马向前,迎着弩机的暴射直直地冲了上去,有的战马倒在冲锋的路上,有的虽然身中无数弩箭,但却仍然长嘶着高高跃起,一头撞进明军的阵容之中,将下面的队列砸得四分五裂。
  弩机停止了射击,长枪手们彼此交错地刺向前方,刀盾手们从长枪手的肋下钻出来,挥舞着雪亮的钢刀,左劈右砍。大营之中,顷刻之间便成了修罗场。
  周济云举起了手,在高台之下,骑兵们一声呼啸,纵马向前,杀进了战场。
  易红元左劈右砍,不顾一切地向前突进,他的目标,便是到现在,还策马高高地立于高台之上的周济云。
  眼前似乎有杀不尽的明军骑兵,砍倒一个,又来一个,易红元觉得自己的双臂愈来愈沉重,就在他觉得几乎已经抡不起手里不知什么时候抢来的一把大刀的时候,眼前却骤然开郎起来,再也没有了任何阻挡,在他的前方数十步外,就是周济云,而在他们两人之间,再也没有了明军的阻挡。
  回顾左右,自己的身边,也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余骑。
  “周济云,你这叛贼,今日便是你毕命之时!”易红元大喜过望,举起了手中缺口累累的大刀。周济云身边居然没有了护卫,这样的机会,简直是千载难逢。
  周济云大笑,大笑声中,他身后的高台之下,骤然多出了数排士兵,这些人快速地涌到了周济云的左右,手中黑洞洞的枪口,齐唰唰地指向易红元。
  大明的高级将领身边,都有皇帝秦风派出来的一百名贴身侍卫,这些侍卫们装备的都是大明最先进的武器,杨致身边有,周济云身边自然也有。
  易红元僵在了原地。
  “易红远,你能杀到我的面前来,当真让我很惊讶,看来你做了十来年的文官,这身武艺倒是没有拉下,现在投降,我饶你一命。”周济云大笑着道:“大齐大履将倾,这艘破船,不值得你为他殉葬!”
  “呸,你这叛贼,有死而已,假惺惺的作甚么?”易红元大怒,环顾左右:“大齐勇士们,随我上前,诛杀此獠!”
  呀呔!二十余名骑士举刀大呼。周济云摇头叹息,正想下令射击的时候,异变骤起,易红元挥刀向前的那一瞬间,他身侧的一名骑士忽然手起刀落,干脆利索地便砍下了易红元的脑袋。脑袋向前疾飞,那名骑士也是纵马疾追,人一跃而起,在半空之中一把抓住那人的脑袋,整个人向着高台之上落下。
  “是杨大将军,不要开枪!”周济云大呼道。
  高台之上的明军呆住了,那些追随易红元一路杀到这里的骑士兵也呆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杨致已经落在了高台之上,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死不瞑目的脑袋。
  “杀啊!”悲愤莫名的骑士们暴怒地向前发起了冲锋,然而迎接他们的是炒豆一般的清脆的枪声。
  二十余骑兵只不过向前十余步,便尽数被击毙在高台之下。


第2062章 大堤
  魏越站在大堤之上翘首以盼。
  他的目光落在那条延伸到远处的有些泥泞的大道,因为他的后勤补给将会从这条道路之上而来。一般情况之下,半个月会送一次补给上来,而这一次的补给与以往更不相同,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
  有钱没钱,这个年都是要过的,不管打不打仗,这个年也是要过的。他在这里已经驻扎了好几个月了,守卫着的也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如果江南不守,他将负责引爆这里的火药,引莱河水漫灌南城。说句实话,这个任务,魏越心里是有些发虚的,他虽然来自长安,出身龙镶,但远远还做不到视人命为草芥的程度,江南现在怕不有几十万人,一旦水漫江南,要死多少人想想都心里有些怕。
  但愿祝若凡将军能顶住敌人的进攻。他只能这样祈求,十余天前,明国大军分成了两路,一路由宿迁率领,另一路由陆大远率领,分别从酒泉,张掖进军,逼向江南,祝若凡布置在外围的防线,三下五除二就被对手击打得粉碎,现在明军已经直接进逼南城了。
  魏越觉得离自己作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有时候他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自己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以后若有冤魂亡灵不甘心,他们要找的也是大将军徐俊生而不是自己,而想来大将军那样的人,定然是煞气逼人,寻常亡灵想近身都不可能吧?
  等待最是煎熬人,不管是在等待执行炸堤任务的日子里,还是现在等待着后方物资送上来的时间里。
  春雨撩人,冬雨可就是真真正正地冻人了,像眼下这样的毛毛细雨更是烦人,你觉得他没啥了不起的,但过不了多大会儿,你就会发现似乎毫无什么威胁的这些毛毛雨,居然已经将你全身浸透,让你如坠冰窖之中。
  天色渐暗,远处还是什么也没有,魏越很是失望,大概今天是来不了啦,想想倒也并不奇怪,道路难行倒也不是什么主要的原因,关键的是现在大战已经开启,想来后勤那一片的人,应付前线都吃力,更不用说自己还处在相对安全的后方了。
  只可惜今天要是白面运不上来,大家包一顿饺子吃一个团年饭的愿望也可就落空了。转身正欲回到营地里的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条道路,这一下眼中却是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一串马灯出现在远方,他们终究还是来了。
  看着离这里不远,但等那灯火走到近前,天色竟然已是完全黑了。魏越看着领头的那个人,笑骂道:“汪大脑袋,老子今天可是盼了你们一整天呢,怎么现在才来?你老子呢,是不是见着天寒便偷懒了?”
  “魏校尉,那里敢哦!”将自己裹得跟个棉球似的汪大脑袋笑得跟个弥勒佛似的迎了上来,“南城那边打得厉害呢,现在所有的民团都在支应着那边,粮食,武器辎重连绵不绝地往那边运,伤员,死人连绵不绝地往这边拖,我爹因为熟悉那边的情况,被上头派去那边了,您这里还是大将军府那边派人问起,他们才想起来的,刚好我从南城回来,就被抓了夫了,你瞧我的人,这一路赶来,可是累得没个人样了。”
  魏越看了一眼汪大脑袋身后的那些人,一个个萎糜得紧,浑身上下都跟泥球似的,糊得没鼻子没眼儿的。
  “辛苦了!”魏越点了点头,这两三个月来,以直便是汪家父子带着人替他们送后勤,倒也知道他们是勤勉能做事的。
  “魏校尉,能不能借你这一间房子,让我们点个火,烧点水,熬点姜汤,喘息一下再走,就这样再一路回去,我看是要出人命的。”汪大脑袋陪笑着道。
  魏越稍有迟疑,自己的营房里按理说是不得允许外人进入的,便是汪大脑袋他们送来物资,也是只到营房门口,但看了一眼天色,又看了看那不到二十个人的泥猴一般的人,他又不以为意了,自己营地里,五百号人呢!
  随手一指营地最边上的一间小房子,道:“看你这一段时间也很尽心,便卖你一个面子,去那边儿,不过进营之后,可不要随意走动哦,呆一个晚上,明天一大早,赶紧离开。”
  “谢魏校尉!”汪大脑袋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房间里传来了那些力夫们有些拘禁的低声说话声,间或着又水哗啦啦的响起,听起来就像是那些人用水在浇洗身子,不大会儿又有煮饭的香味传了出来。听到了警戒的士兵们传回来的消息,魏越笑着终于完全放下了心。
  “派几个兄弟,轮流在哪里守着,别让他们离开那间房子。”
  “是!”
  安排好了最后的值勤,魏越完全放松了下来,刚刚他看了汪大脑袋这一次运上来的东西,很是丰富,除了米面之外,牛羊肉食也是极多,最为关键的是,还有酒。这玩意儿是多久没有见着了啊,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实在记不起上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了。提起瓶子看了看,不由很是感慨,到底是要过年了啊,大将军还是很体恤他们的,送来的居然是明国的烧刀子,这样的酒,现在可是真很难得了,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喝一口,那是通体舒泰啊。
  军营里忙碌了起来,所有人都开始准备着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了。
  营地边上的角落之中,汪大脑袋将窗户拉开了一条小缝,扫视着外面的情况,魏越还是很小心的,哪怕是到了现在,该有的警戒仍然没有放松。
  屋里各种各样的喧哗之声仍然在响起,外面的警卫也渐渐地懈怠了下来,缩到了屋角,艳羡地看着另一边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景象,他还要站许多才能轮到换班呢!
  “这个营地,是依着大堤枢纽扎营的,整个控制的中心,便在魏越的房间之内,而引爆大堤,也是自他那里开始,各位,炸毁大堤并且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那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魏越这里只是引爆点,然后顺着他这里,一连串的爆炸点会持续不断地爆炸从而摧毁整个大堤。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死魏越,控制他这个房间,破坏第一引爆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身上。
  “交给我了!”石书生笑眯眯地道。
  谢秋微笑着冲石书生点头示意,回头接着道:“魏越的布置是很周密的,以我们二十来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将这里驻扎的五百人全部干掉,只能控制一些要点,然后等着特种大队上来,只有消灭了这五百人之后,我们才能干净彻底地清除这段大堤之上的火药解决后患,南城那边,我们的大军也才能毫无顾忌地展开进攻。大家都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吗?”
  “明白了!”
  “那好,现在吃饭,休息,到了时间,我会叫醒大家的。”谢秋挥了挥手,道。
  近两个月来,他便一直在谋划着此事,光是把汪顺弄进齐国人的民团队伍里去,都让他伤透了脑筋,当然,事情进展得比想象中的要顺利一些,汪顺在魏越这里混了一个脸熟,为了今日的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兵营在狂欢过后,终于陷入到了沉寂当中,魏越喝得满脸通红,脚步有些踉跄,却仍然坚持着再去巡视了一遍这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当中,被冷风一激之后,酒气上涌,倒是醉得更快了,走进房内,倒下便呼呼大睡起来。
  呼号的寒风当中,角落里的一扇门被拉开了一条缝隙,一个人幽灵般地闪了出来,出现在刚刚从屋前走过的数名巡逻士兵身后,单手只不过是轻轻一抹,几人便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小屋之中几人弯着腰跑了出来,将这几个巡逻兵拖到了小屋之中。
  率先动手的自然便是石书生了,解决了这几个巡逻兵之后,他脚步不停,直接向着魏越的小屋里走去。
  当谢秋带着另外两人进入到魏越的房间之后,石书生已经好整以遐地在坐在火盆前烤着火了。谢秋扫了一眼床上的魏越,凭经验便知道已经死透了。伸手拉开了床边上的一道维幕,又一扇门出现在了谢秋的眼前,他并没有急着推开,而是蹲了下来,仔仔细细地检查着。石书生眼见着谢秋在片刻之间,便将门上的数个机关一一破坏殆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